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词五首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5课《词五首》同步练习题 新人教版

第25课 词五首1.重点词语解释。
(1)老夫聊.发少年狂( ) (2)为报倾城..随太守( ) (3)洒酣胸胆尚开张.....( ) (4)鬓微霜..( ) 2. 一词多义。
(1)尽⎩⎪⎨⎪⎧过尽.千帆皆不是( )鞠躬尽.瘁( )触草木,尽.死( ) (2)异⎩⎪⎨⎪⎧塞下秋来风景异.( )觉无异.能者( )渔人甚异.也( ) 3.词类活用。
(1)将军白发征夫泪.( ) (2)左牵黄.,右擎苍.( ) 4. 古今异义。
(1)持节.云中 节⎩⎪⎨⎪⎧古义:______今义:_______ (2)会.挽雕弓如满月 会⎩⎪⎨⎪⎧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___ 5. 重点句子默写。
(1)《望江南》中写出思妇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表现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和内心痛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家傲》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敢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征夫们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文章的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习题:24 《词五首》预习检测及

(共30分)1.给加粗的字注音。
(8分)(1)斜晖脉脉()(2)白蘋洲()(3)人不寐()(4)右擎苍()(5)锦帽貂裘()(6)鬓微霜()(7)舴艋舟()(8)麾下炙()2.解释下列加粗字。
(6分)(1)老夫聊发少年狂()(2)千骑卷平冈()(3)会挽雕弓如满月()(4)也拟泛轻舟()(5)五十弦翻外声()(6)马作的卢飞快()3.默写。
(10分)(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
(2)________ ,燕然未勒归无计。
(3)千嶂里,________。
(4)_______ _,将军白发征夫泪。
(5)为报倾城随太守,________ ,________ 。
(6)_______ _,西北望,射天狼。
(7)物是人非事事休,________ 。
(8)________ ,载不动许多愁。
(9)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 。
(10)________ ,赢得生前身后名。
4.温庭筠的《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认识。
(4分)5.《武陵春》上片的哪句诗表明季节是春天?(2分)预习检测参考答案1.(1)mó(2)pìn(3)mèi(4)qíng(5)qiú(6)bìn(7)zé(8)huī2.(1)姑且、暂且(2)一人一马称一骑(3)定将(4)打算(5)奏(6)像……一样3.(1)斜晖脉脉水悠悠(2)浊酒一杯家万里(3)长烟落日孤城闭(4)人不寐(5)亲射虎,看孙郎(6)会挽雕弓如满月(7)欲语泪先流(8)只恐双溪舴艋舟(9)弓如霹雳弦惊(10)了却君王天下事4.这首词描写了女主人公梳洗打扮完毕,独自登上可以眺望江面的楼台,倚栏而盼,强烈地盼望亲人的归来,水面上成百上千的船只都驶过了,没有她盼望的那一只,眼前只有斜晖脉脉,照着悠悠流水,望着她送别亲人的白蘋洲,怎不令她心伤肠断!5. 风住尘香花已尽。
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词五首》中考赏析试题汇编及答案[1]_2
![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词五首》中考赏析试题汇编及答案[1]_2](https://img.taocdn.com/s3/m/ca47fc17240c844769eaeee2.png)
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词五首》中考赏析试题汇编及答案[1]_2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词五首》中考赏析试题汇编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通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13.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域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下面提示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
(二)9、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词人着意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内地景象的迥然不同。
B.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开头两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从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卫国思家的心理矛盾。
C.结尾三句情调激昂、高亢。
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的腐朽和软弱及其不修武备、不重边功做法的愤懑之情。
D.词人写了自己亲临目见的景物,表达了戍边将士复杂的情感,全词意境壮阔,形象鲜明,语言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三)1.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
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2.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阙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崩殂.(cú)恢弘.(hóng)疲弊.(bì)B.攘.除(rǎng)裨补阙.漏(quē)猥.自枉屈(wěi)C.陟罚臧否.(fǒu)以遗.陛下(wèi)性行.淑均(háng)D.陟.罚臧否(zhì)夙.夜忧叹(sù)斟酌..损益(zhēn zhuó)答案:C解析:分析:C项“否”应读pǐ,“行”应读xíng。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一句中“以”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先帝不以.臣卑鄙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答案:D解析:分析:D中“以”的意思是“把”,D项中“以”也是“把”的意思。
A项,“以”的意思是“以致”;B项,“以”的意思是“来”;C项,“以”的意思是“因为”。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掌握。
3.下列句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亡.羊补牢,犹未晚也B.河曲智叟亡.以应C.亡.命天涯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答案:D解析:分析: A项中“亡”是“丢失”的意思;B项中“亡”是“无”的意思;C项中“亡”是“逃亡”的意思;D项中“亡”是“灭亡”的意思。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掌握。
4.下列朗读语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臣/不胜受恩感激B.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C. 以塞/忠谏之路也D.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答案:D解析:分析:D正确的停顿应为: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点评:考查断句能力。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太宗谓.房玄龄等曰太守谓.谁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立闻亮卒.卒.闻有所获D.发.病而死发.闾左谪戍渔阳答案:B解析:分析:B都是“曾经”的意思。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同步练习题新人教版.doc

1. 重点词语解释。
(1) 老夫聊发少年狂((2) 为报倾城随太守(• •⑶洒酣呦胆厳开卷((4)鬓微霜d • • •)• •2. 一词多义。
〔过尽千帆皆不是()■(1) 尽{鞠躬尽瘁(、触草木,尽死(■”塞下秋來风景异( )(2) 异觉无异能者() ■.渔人甚-异也(■3. 词类活用。
(1) 将军白发征夫申((2) 左牵黄,右擎苍(• •古义. ⑵会挽雕弓如满月会人,• 〔今乂: _______5. 重点句子默写。
(1) 《望江南》中写出思妇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表现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和内心痛苦的 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 《渔家傲》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敢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了征夫们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 表达了文章的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⑶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句子是 ;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 外,稍含不满之意的句子是 __________ ;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 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4)《武陵春》屮写人事变迁让人伤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词人独辟蹊径,抒发内心沉重的哀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⑸《破阵子》屮由外在的形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位落魄英雄的龜型形象 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战争的激烈和顺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 怀第25课词五首4. 古今异义。
最新精选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24 词五首习题精选五十四

最新精选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24 词五首习题精选五十四第1题【单选题】读《破阵子》,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扭转/纽带粗犷/旷日持久哽咽/狼吞虎咽B、白洲/濒临骁勇/百折不挠竣工/崇山峻岭C、麾下/旗靡绰号/绰绰有余称赞/称心如意D、右擎苍/风掣红旗脉络/斜晖脉脉蚱蜢/舴艋【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渔家傲·秋思》作者是______朝文学家______(姓名)。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理想在辛弃疾心中是“______,______”的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的我们也应该自己的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诗句填空)【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约作于______十五年(1188)。
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上饶带湖。
布衣______“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辛、陈两人______,______,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
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一时传为词坛佳话。
这首词写于______之后。
“破阵子”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题目,交代写词的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读《渔家傲·秋思》,悠悠:形容声音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古诗文默写。
2019-2020学年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4 词五首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三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4 词五首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三篇第1题【单选题】对《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面各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B、老夫聊发/少年狂C、八百里/分麾下炙D、俗子朋匈襟/谁/识我【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千骑卷平冈”形象地写出出猎的人很多,气势很大。
B、“亲射虎,看孙郎”表明词人已功成名就,对孙权有蔑视之意。
C、“酒酣胸胆尚开张”是说词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
D、这首词表面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______,世称苏东坡,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北宋政治家、______家、书法家、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______”;其散文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______”。
苏轼亦善书,为“______”之一。
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号称“______”。
元丰三年(1080),因“______”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______”。
苏轼主要作品有《______》、《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_____》、《石钟山记》等。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武陵春》这首词所写的时令是“晚春”,从词中哪个语句看出的:______ (用词中原语句填写〉;“日晚倦梳头”的原因是:______ (可用词中原句回答)。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24 词五首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九篇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24 词五首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读《破阵子》,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题为“壮词”,“壮”在于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壮阔的战斗生活,道出了英雄渴望杀敌报国的一片壮心。
B、“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用典贴切,描绘了秋天沙场点兵场面的辽阔、宏大与苍凉,烘托出一幅肃杀、庄严的战争画面。
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与之前的梦境形成鲜明对比,情感由雄壮变得悲壮,词人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悲愤跃然纸上。
D、全词虚实结合,首尾写实,“梦回吹角连营”一句即写梦境,激情直泻,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常规写法,凸显艺术上的独创。
【答案】:【解析】:第3题【多选题】读《破阵子》,属于军中生活的是( )。
A、看剑B、分炙C、吹角D、奏乐【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读《破阵子》,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______。
表现作者为现实而悲叹,对人生而感叹的句子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渔家傲·秋思》:1038年西夏______后,连年侵宋。
由于积贫积弱,______,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
宋仁宗______元年(1040),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今陕西延安)知州。
延州是西夏出入关的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词五首
1.下列加点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斜晖脉.(mò)脉水悠悠
B.左牵黄,右擎.(qíng)苍
C.只恐双溪舴艋
..舟(zéměng)
D.马作的.卢飞快(dé)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千骑.卷平冈(一人一马称一骑)
B.会.挽雕弓如满月(定将)
C.左牵黄,右擎苍.(苍鹰)
D.马作.的卢飞快(作为)
3.下列句子中没有用典的一句是( )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B.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4.下列诗句的作者、朝代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唐
B.物是人非事事休——温庭筠——唐
C.浊酒一杯家万里——李清照——南宋
D.沙场秋点兵——辛弃疾——南宋
5.默写填空。
(1)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表现作者远离家乡,为国戍边却未能建立军功、壮志未酬的诗句: , 。
(2) ,西北望,射天狼。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点明全篇所言均是作者想象的句
子: , 。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的诗
句: , ?
(5)《武陵春》中,表现李清照笔下的愁有了重量的诗
句: , 。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辛弃疾在《望江南》这首小词中,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的情感。
B.依据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惯常体例,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的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
边塞的征人之情。
C.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
D.“物是人非事事休”,李清照要表达的是:在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变化,而人却
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7~8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
8.在下片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9~13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9.这首词融与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10.词中描绘了对昔日浴血沙场、报国杀敌等岁月的回忆。
如、、
等场景,显得雄壮刚健。
11.从季节和地点入手,体会“沙场秋点兵”产生的效果。
12.“可怜白发生”一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1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4.(2015·安徽利辛期末)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1)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2)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4)池上碧苔三四点, 。
(晏殊《破阵子》)
(5)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15·湖南邵阳石齐学校期中)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代把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作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作阴。
B.“山坡上收几颗粮食,草场上养些牛羊。
”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夸张。
C.“寒舍”用来谦称自己的家,“驾临”是欢迎对方到来的敬辞。
D.“舍生取义”与“扑朔迷离”两个成语均出自《木兰诗》。
·四川达州)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16~17题。
【甲】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6.结合甲词乙诗的内容,谈谈画线部分所流露出的情感有何异同?
17.乙诗颈联从视听两个角度展现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18.(2014·江西南昌)综合性学习。
阅读所提供的材料,结合你对辛弃疾的了解,参照示例,为辛弃疾写一段80字左右的推荐词。
材料:①辛弃疾生于金宋乱世,21岁就统帅数千人马与金军激战。
归宋后,他在危难之际率五十骑直闯五万人的叛军大营,生擒叛将张安国。
任湖南安抚使期间,辛弃疾亲自组建了一支飞虎军,三十年内一直是南宋国防军的一支劲旅。
②辛弃疾所写的治国方略《美芹十论》,在政治军事上极具价值。
辛弃疾后因主战被弹劾罢免,曾有长达八年的闲居生活,期间创作了大量爱国文学作品,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收复失地、统
一国家的理想。
示例:李白推荐词——他自由,豪爽,不受名利与富贵的羁绊;他逍遥,自在,四处行走,仿佛世间的种种纷争都和他无关;他只关心他的朋友,他的诗,他的酒。
他就是他,独一无二的诗仙。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D 解析:D项,“的”在词中应读“dí”。
2.D 解析:D项,“作”的意思是“像……一样”。
3.B 解析:A项,“亲射虎,看孙郎”用典;C项,“燕然未勒”用典;D项,“马作的卢飞快”用典。
4.D 解析:A项,“苏轼”是“北宋”人;B项,“物是人非事事休”是宋代李清照《武陵春》中的
句子;C项,“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句子,范仲淹是北宋人。
5.(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会挽雕弓如满月(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5)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A 解析:《望江南》的作者是温庭筠。
练提能
7.示例: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意思对即可)
8.(1)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2)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意思对即可)
9.梦幻(理想) 现实
10.吹角连营分麾下炙沙场点兵
11.“沙场”视野开阔;“秋”既点明季节,也为出征渲染了悲壮肃杀的气氛。
12.从回忆回到现实,词的格调由雄壮到悲壮,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13.表达了词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练模拟
14.答案:(1)斜晖脉脉水悠悠(2)会挽雕弓如满月(3)只恐双溪舴艋舟(4)叶底黄鹂一两声(5)零落成泥碾作尘
解析:此题是对古诗词名句的考查。
做题时根据提示写出上句或下句,要做到不错字,不漏字。
注意“晖”“雕”“舴艋”“鹂”“碾”等字词的书写。
15.D 解析:此题是对成语出处积累的考查。
D项,“舍生取义”出自《鱼我所欲也》。
练真题
16.参考答案:同:甲词乙诗都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
异:甲词还抒发了将士久陷
疆场、思念家乡、遥无归期的感慨。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相同点: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但从《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将士久陷疆场、思念家乡、遥无归期的感慨,这属于不同点。
17.答案示例: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的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
解析:此题是对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
首先要求知道律诗的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乙诗
的颈联是: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借助联想与想象,在翻译诗句的基础上
丰富诗句内容即可。
练培优
18.答案示例:他生于乱世,戎马一生,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爱国赞歌。
他文武双全,虽命运坎坷,却从未忘怀家国天下。
《美芹十论》,洞悉纷乱政局。
豪放诗词,光耀千古文坛。
他就是他,一代英才辛弃疾!
解析:此题是对语言表达综合能力的考查。
可以从辛弃疾的军事才能、政治才能、文学成就三方面概括,文句通顺,文辞优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