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拓展还原问题例题解析+练习

合集下载

小学奥数趣味学习《还原问题》典型例题及解答

小学奥数趣味学习《还原问题》典型例题及解答

小学奥数趣味学习《还原问题》典型例题及解答还原问题是典型应用题之一,指已知某数经过四则运算的结果,要求出某数的应用题。

解题思路和方法:解这类问题应按题目所述顺序的逆序,施行所述运算的逆运算,就可列出算式。

简言之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就能算出结果。

例题1:将一个数先加上6,然后乘6,再减去6,最后除以6,结果还是6,那么这个数是多少?解:1、本题考查的是一个量多次变换还原,关键是从最后的结果出发,根据加减乘除的逆运算进行解答。

2、由最后的结果出发,除以6商是6,那么之前就是6×6=36;减去6是36,那么之前是36+6=42;乘6是42,那么之前是42÷6=7;加上6是7,那么之前数7-6=1。

例题2: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多2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一半少15米,第三天修了50米,还剩30米没有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解:1、本题考查的是一半与整体关系还原,关键是抓住最后的数量,从后往前推理。

2、根据题意,如果第二天正好修了余下的一半,则剩下(30+50-15)=65(米),用65×2=130(米)就是第一天修完余下的长度;又因为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多20米,如果第一天正好修了全长的一半时,则剩下的是130+20=150(米),这样得出剩下的长度的2倍就是全长,即150×2=300(米)。

例题3:甲、乙、丙三人各有连环画若干本,如果甲给乙、丙各5本,乙给甲、丙各10本,丙给甲、乙各15本后,那么三人所拥有的连环画一样多,都是35本,原来甲、乙、丙各有连环画多少本?解:1、本题考查的是多个量之间的还原关系,我们通常采用列表的方式倒推解决此类问题。

2、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表如下:3、最后每人都有35本,因为丙给甲、乙各15本,所以丙给甲、乙前,丙有35+15×2=65(本),甲、乙各有35-15=20(本)。

4、因为乙给甲、丙各10本,所以乙给甲、丙前,乙有20+10×2=40(本),甲有20-10=10(本),丙有65-10=55(本)。

小学数学三年级 趣味题 25大类 奥数题 课外拓展提高题 含答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 趣味题 25大类 奥数题 课外拓展提高题  含答案

三年级数学有趣经典奥数题一、还原问题1、工程问题绿化队4天种树200棵,还要种400棵,照这样的工作效率,完成任务共需多少天?解答:200÷4=50 (棵)(200+400)÷50=12(天)【小结】归一思想.先求出一天种多少棵树,再求共需几天完成任务.单一数:200÷4=50 (棵),总共的天数是:(200+400)÷50=12 (天).2.还原问题3个笼子里共养了78只鹦鹉,如果从第1个笼子里取出8只放到第2个笼子里,再从第2个笼子里取出6只放到第3个笼子里,那么3个笼子里的鹦鹉一样多.求3个笼子里原来各养了多少只鹦鹉?解答: 78÷3=26(只)第1个笼子:26+8=34(只)第2个笼子:26-8+6=24(只)第3个笼子:26-6=20(只)二、楼梯问题1、上楼梯问题某人要到一座高层楼的第8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如从1层走到4层需要48秒,请问以同样的速度走到八层,还需要多少秒?解答:上一层楼梯需要:48÷(4-1)=16(秒)从4楼走到8楼共走:8-4=4(层)楼梯还需要的时间:16×4=64(秒)答:还需要64秒才能到达8层。

2.楼梯问题晶晶上楼,从1楼走到3楼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各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那么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解:每一层楼梯有:36÷(3-1)=18(级台阶)晶晶从1层走到6层需要走:18×(6-1)=90(级)台阶。

答: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90级台阶。

三、页码问题1.黑白棋子有黑白两种棋子共300枚,按每堆3枚分成100堆。

其中只有1枚白子的共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的共42堆,有3枚白子的与有3枚黑子的堆数相等。

那么在全部棋子中,白子共有多少枚?解答:只有1枚白子的共27堆,说明了在分成3枚一份中一白二黑的有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的共42堆,就是说有三枚黑子的有42-27=15堆;所以三枚白子的是15堆:还剩一黑二白的是 100-27-15-15=43堆:白子共有:43×2+15×3=158(枚)。

三年级奥数:还原问题

三年级奥数:还原问题

盈亏问题〔一〕1、少先队员植树,如果每人植 5棵,那么剩下13棵,假设每人植7棵,那么差21棵,参加植树的少先队员有多少人?这批树有多少棵?2、分一堆苹果,每人分3个,还剩下2个苹果;每人分4个,还缺2个,问有几个人?一共有几个苹果?3、四年级同学搬砖,每人搬一块还剩20块,每人搬2块差30块,有多少个同学?有多少块砖?4、学校给新生安排宿舍,假设7人一间那么多5人,假设8人一间,那么最后一间只住2人,共有多少新生?宿舍多少间?5、学校招收一批学员,如果每班50人,那么还要招收45人,如果每班40人,那么最后一个班有人,问方案编几个班?共招收多少名学员?6、学校有一些图书,准备分给几个班级,如果每班分40本,还需再买20本,如35果每班分本,那么最后一个班可以分到45本,学校原来有图书多少本?准备分给几个班?7、解放军战士赶往某地搞洪抢险,如果每辆汽车坐35人,那么剩10人;如果每辆汽车坐40人,可剩一辆汽车。

一共有多少辆汽车?多少个战士?8、学校分配宿舍,如果说每个房间住8人,那么多出4个房间,如果每个房间住5人,那么少 2个房间,问这批学生有多少人?9、用一根绳子测量树周长,绕 3周绳子还余84厘米,如果绕5周,绳子缺16厘米,绕这棵树一周需绳子多少厘米?10、同学们去划船,如果减少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9人,如果增加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 6 人,问全部有多少人?11、幼儿园的王阿姨分饼干,如果每人分8块,那么多出2块饼干;如果每人分10块,那么少12块。

问有几个小朋友,几块饼干?12、老师买来一些练习本分给优秀少先队员,如果每人分本,那么多出2本。

优秀少先队员有几人,买来多少本练习本?5本,那么多出14本;如果每人分7。

三年级下册思维拓展《还原问题》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思维拓展《还原问题》全国通用

原题用“-”,还原用“+”;
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多少台?
A、 127
B、128
A、 127
B、128
原题用“÷”,还原用“×”。
原来加的,倒推时用减,原来是乘的,倒推时用除法。
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多少台?
原题用“÷”,还原用“×”。
1、小梅吃樱桃,第一次吃了一盘的一半,第二次吃了剩下的一半少5个,这时盘中剩下17个樱桃。
原题用“-”,还原用“+”; 原题用“×”,还原用“÷”; 原题用“÷”,还原用“×”。
例1 一个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最 后结果还是6,请问这个数是多少?
我们从问题入手, 往前一步一步倒推
{(□+6)×6-6}÷6=6
1
+6 7
×6
-6 42
36
-6
÷6
+6 ×6 ÷66Biblioteka □+38-52=48 C、29
2、李奶奶卖鸡蛋,第一次卖了全部的一半,第二次卖了剩下的一半还多7个,这时篮子中剩下25个鸡蛋。
(□+50)÷20×4=80
+50
÷20
×4
350
400
20
80
-50
×20
÷4
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是指知道最终的结果,求最初的数量或状态的问题。 1. 解题思路:解决还原问题要进行逆向思考,也就是倒推,从结 果出发,逐步倒推回去,直到回到最初状态。原来加的,倒推时 用减,原来是乘的,倒推时用除法。 2. 解题方法:为方便解题,我们还可以应用几种方法:列表法、 线段图法和图示法来帮助我们理解。 3. 解题技巧:原题用“+”,还原用“-”;
原题用“÷”,还原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还原问题(练习含答案)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还原问题(练习含答案)全国通用

还原问题笨笨要把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打开。

它先拆开最外层的彩纸;接着打开纸盒,纸盒里有一个绒布盒;再打开绒布盒一看,里面是两支“派克”金笔。

妈妈说,这礼物是送给哥哥的,要笨笨把它重新包装起来。

笨笨是按这样的顺序做的:先把两支笔放入绒布盒→盖上绒布盒,并把它放进纸盒→盖上纸盒,并用彩纸封好。

还原问题⑴单还原——方框箭头法、线段法⑵多还原——列表法结果例1爸爸买了一些橘子,全家人第一天吃了这些橘子的一半多1个,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少1个,第三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还剩下1个。

问爸爸买了多少个橘子?例2有一筐苹果,把它们三等分后还剩两个苹果;取出其中两份,将它们三等分后还剩两个;然后再取出其中两份,又将这两份三等分后还剩两个。

问:这筐苹果至少有几个?例3甲、乙、丙三人钱数各不相同,甲最多,他拿出一些钱给乙和丙,使乙和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两倍;接着乙拿出一些钱给甲和丙,使甲和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两倍;最后丙拿出一些钱给甲和乙,使甲和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两倍,结果三人钱数一样多了。

如果他们三人共有81元,那么三人原来的钱分别是多少元?例4两只猴子拿26个桃,甲猴眼疾手快,抢先得到,乙猴看甲猴拿的太多,就去抢了一半,甲猴不服,又从乙猴那里抢走一半,乙猴不肯,甲猴就还给了乙猴5个,这时乙猴比甲猴多2个,问甲猴最初拿多少个?例5兄弟三人分24个桔子,每人所得个数分别等于他们三年前各自的岁数。

如果老三先把所得的桔子的一半平分给老大与老二,接着老二把现有的桔子的一半平分给老三与老大,最后老大把现有的桔子的一半平分给老二与老三,这时每人的桔子数恰好相同。

问:兄弟三人的年龄各多少岁?测试题1.桃园里来了第一群猴子,吃去桃子总数的一半又一个;第二群猴子又来吃掉剩下桃子的一半又一个;第三群猴子又来吃掉剩下桃子数的一半又一个。

这时桃园里还只有100个桃了。

那么园中原有多少桃?A.8 14B. 816C. 818D. 8202.有一堆棋子,把它四等分后剩下一枚,取走三份又一枚;剩下的再四等分又剩一枚,再取走三份又一枚;剩下的再四等分又剩一枚。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经典的奥数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经典的奥数题及答案解析

经典奥数题一、还原问题1、工程问题绿化队4天种树200棵,还要种400棵,照这样的工作效率,完成任务共需多少天?解答:200÷4=50 (棵)(200+400)÷50=12(天)【小结】归一思想.先求出一天种多少棵树,再求共需几天完成任务.单一数:200÷4=50 (棵),总共的天数是:(200+400)÷50=12 (天).2.还原问题3个笼子里共养了78只鹦鹉,如果从第1个笼子里取出8只放到第2个笼子里,再从第2个笼子里取出6只放到第3个笼子里,那么3个笼子里的鹦鹉一样多.求3个笼子里原来各养了多少只鹦鹉?解答:78÷3=26(只)第1个笼子:26+8=34(只)第2个笼子:26-8+6=24(只)第3个笼子:26-6=20(只)二、楼梯问题1、上楼梯问题某人要到一座高层楼的第8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如从1层走到4层需要48秒,请问以同样的速度走到八层,还需要多少秒?解答:上一层楼梯需要:48÷(4-1)=16(秒)从4楼走到8楼共走:8-4=4(层)楼梯还需要的时间:16×4=64(秒)答:还需要64秒才能到达8层。

2.楼梯问题晶晶上楼,从1楼走到3楼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各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那么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解:每一层楼梯有:36÷(3-1)=18(级台阶)晶晶从1层走到6层需要走:18×(6-1)=90(级)台阶。

答: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90级台阶。

三、页码问题1.黑白棋子有黑白两种棋子共300枚,按每堆3枚分成100堆。

其中只有1枚白子的共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的共42堆,有3枚白子的与有3枚黑子的堆数相等。

那么在全部棋子中,白子共有多少枚?解答:只有1枚白子的共27堆,说明了在分成3枚一份中一白二黑的有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的共42堆,就是说有三枚黑子的有42-27=15堆;所以三枚白子的是15堆:还剩一黑二白的是 100-27-15-15=43堆:白子共有:43×2+15×3=158(枚)。

三年级还原问题应用题

三年级还原问题应用题

三年级还原问题应用题一、还原问题的概念还原问题是指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运算之后得到了一个结果,要求原来的数。

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通常根据题意从后往前进行逆运算。

二、例题及解析1. 例题一个数加上5,再乘以3,然后减去6,最后除以2,结果等于12。

这个数是多少?2. 解析我们从最后的结果12开始,按照运算顺序逐步往前进行逆运算。

因为最后是除以2得到12,所以在除以2之前的数字是:公式。

之前是减去6得到24,那么在减去6之前的数字是:公式。

再往前是乘以3得到30,所以在乘以3之前的数是:公式。

最开始是加上5得到10,那么这个数就是:公式。

3. 另一个例题小明有一些弹珠,他先送给小红一半,又送给小刚剩下的一半多2颗,这时他还剩下5颗弹珠。

小明原来有多少颗弹珠?4. 解析我们从最后剩下的5颗弹珠开始分析。

因为送给小刚剩下的一半多2颗后剩下5颗,那么在送给小刚之前剩下的数量是:公式颗。

这14颗是送给小红一半后剩下的,所以小明原来有的弹珠数量是:公式颗。

三、练习题1. 题目一个数减去8,乘以4,再加上5,最后除以3,结果是13。

这个数是多少?2. 解析从结果13开始逆运算。

因为除以3得到13,所以除以3之前是:公式。

加上5得到39,那么加5之前是:公式。

乘以4得到34,所以乘4之前是:公式。

减去8得到8.5,这个数就是:公式。

2. 题目有一筐苹果,第一天吃了一半多2个,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少1个,这时筐里还剩下8个苹果。

这筐苹果原来有多少个?3. 解析从剩下的8个苹果开始。

因为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少1个剩下8个,所以第二天没吃之前剩下的数量是:公式个。

第一天吃了一半多2个剩下14个,那么这筐苹果原来的数量是:公式个。

三年级数学下册素材-还原问题【奥数拓展】(例题+分析)(含答案) 全国通用

三年级数学下册素材-还原问题【奥数拓展】(例题+分析)(含答案) 全国通用

还原问题【奥数拓展】应用题:还原问题学习:用画图法和列表法进行还原。

掌握:倒推法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会运用倒推法解决问题。

诀窍1简单计算型例题1:丁丁写了一个数,他说这个数先加上3,再乘3,然后除以2,最后减去2,结果是10,问:原数是多少?【解析】分析时可以从最后的结果是10逐步倒着推,用逆运算进行还原,如果没减去2,此数是:10+2=12.如果没除以2,此数是:12×2=24.如果没乘3,此数是:24÷3=8.如果没加上3,此数是:8—3=5.综合算式(练习1:有一个数,如果用它加上6,然后乘6,再减去6,最后除以6,所得的商还是6,那么这个数是多少?例题2:笑笑老师带着37名同学到野外春游。

休息时,小强问:“笑笑老师您今年多少岁啦?”笑笑老师有趣地回答:“我的年龄乘2,减去16后,再除以2,加上8,结果恰好是我们今天参加活动的总人数。

”小朋友们,你知道笑笑老师今年多少岁吗?【解析】采用倒推法,我们可以从最后结果“参加活动的总人数”即37+1=38(人)倒着往前推。

这个数没加上8时应是多少?没除以2时应是多少?没减去16时应是多少?没乘以2时应是多少?这样依次逆推,就可以求出笑笑老师今年的岁数。

没加上8时应是:38—8=30;没除以2时应是:30×2=60;没减去16时应是:60+16=76;没乘以2时应是:76÷2=38,即【(38—8)×2+16】÷2=38(岁)答:笑笑老师今年38岁。

练习2:小智问小康:“你今年几岁?”小康回答说:“用我的年龄数减去8,乘7,加上6,除以5,正好等于4.请你算一算,我今年几岁?”例题3:一种有益的细菌种每小时可增长1倍。

现有一批这样的细菌,8小时候达到200万个。

当它们达到50万个时,经历了多长时间?【解析】首先要明确细菌的变化规律,每小时增长1倍也就是变为原来的2倍,即×2,那么倒推上一步,就需要÷2;已知第8小时涨了1倍后是200万个,所以第7小时是:200÷2=100(万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指的是给出一个数的运算过程及结果,再求这个数的问题。

例一、按要求填数。

练习
1.
2.
例二、某数加上
5, 乘以5, 减去5,
除以5, 其结果等于
5。

求这个数。

练习
1、某数加上6,
乘以6, 减去6,
除以6, 最后结果等于
6。

问这个数是几?
2、一次数学考试后,李军问于昆数学考试得多少分。

于昆说:“用我得的分数减去8加上10,再除以7,最后乘以4,得52。

”小朋友,你知道于昆得多少分吗?
例三、贝贝、欢欢和迎迎三人各有一些连环画,贝贝给欢欢3本,欢欢给迎迎5本后,三人的本数都是10本。

那么贝贝、欢欢和迎迎原来各有多少本?
练习
1、小松、小明、小航各有玻璃球若干个,如果小松给小明10个,小明给小航6个后,三人的个数都是25个,三人原来各有玻璃球多少个?
432 -24 +15 ×8 88 +6 -10 ×2 ×4 40 -6 ÷2 +7 ÷6
2、甲、乙、丙三个组各有一些图书,如果甲组借给乙组13本后,乙组又送给丙组6本,这时三个组的图书本数同样多,都是45本。

原来乙组和丙组哪组的图书多,多几本?
例四、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各有年历卡若干张,如果甲给乙13张,乙给丙23张,丙给甲3张,那么他们每人各有30张。

原来3人各有年历卡多少张?
例五、
练习
1、甲、乙、丙三人各有一些连环画,如果甲给乙9本,乙给丙11本,丙给甲16本,那么这时三人各有连环画25本。

他们原来各有连环画多少本?
2、甲、乙、丙三辆载重量不同的货车拉运一批货物,如果甲车拉的货物给乙车6吨,乙车拉的货物给丙车11吨,丙车拉的货物给甲车7吨,则三辆车所拉的货物都是20吨。

问:甲、乙、丙三辆货车的载重量分别是多少吨?
例六、小红、小青、小宁都喜爱画片。

如果小红给小青11张画片,小青给小宁20张画片,小宁给小红5张画片,那么他们三人的画片张数同样多。

已知他们三人共有画片150张,他们三人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
例七、
练习
1、三年级三个班共有学生156人,若从一班调5人到二班,从二班调8人到三班,从三班调4人到一班,这时每个班的人数正好相同。

三个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2、三筐苹果共放90千克,如果从甲筐取出15千克放入乙筐,从乙筐取出20千克放入丙筐,从丙筐取出17千克放入甲筐,这时三筐苹果就同样重。

甲、乙、丙筐原来各有苹果多少千克?
小结:
还原问题
★计算问题中:加变减,减变加,从后往前不奇怪;
乘变除,除变乘。

分布书写更简便。

★可以借助流程图(火车图)来写题。

★还原问题解题方法:倒推法。

★应用题中,需要画图表示,一定要“有借有还”。

例一、按要求填数。

4328=54 54-15=39 39+24=63
做还原问题时,先把小火车图画上去。

需要从结果开始,依次向前运算,倒过来的时候需要“加变减,
减变加,乘变除,除变乘。


练习
1.
2.
88÷2=44 44+10=54 54-6=48 48÷4=12
2.
40-7=33 33×2=66 66+6=72 72
×6=432
例二、某数加上5, 乘以
5, 减去5, 除以5, 其结果等于5。

求这个数。

5×5=25 25+5=30 30÷5=6 6-5=1
答:这个数为1。

需要从结果开始,依次向前运算,倒过来的时候需要“加变减,减变加,乘变除,432 -24 +15 ×8 88 +6 -10 ×2 ×4 40 -6 ÷2 +7 ÷6
除变乘。


练习
1、某数加上6, 乘以6, 减去6, 除以6, 最后结果等于6。

问这个数是几?
6×6=36 36+6=42 42÷6=7 7-6=1
答:这个数为1。

2、一次数学考试后,李军问于昆数学考试得多少分。

于昆说:“用我得的分数减去8加上10,再除以7,最后乘以4,得56。

”小朋友,你知道于昆得多少分吗?
52÷4=13 13×7=91 91-10=81 81+8=89
答:这个数为89。

例三、贝贝、欢欢和迎迎三人各有一些连环画,贝贝给欢欢3本,欢欢给迎迎5本后,三人的本数都是10本。

那么贝贝、欢欢和迎迎原来各有多少本?
贝贝::10+3=13 (本)
欢欢:10-3+5=12 (本)
迎迎:10-5=5 (本)
答:原来贝贝13本,欢欢12本,迎迎5本。

应用题中的还原问题,要"有借有还”。

练习
1、小松、小明、小航各有玻璃球若干个,如果小松给小明10个,小明给小航6个后,三人的个数都是25个,三人原来各有玻璃球多少个?
松:25+10=35 (个)
明:25-10+6=21 (个)
航:25-6=19 (个)
答:小松原来有35个玻璃球,小明原来有21个玻璃球,小航原来有19个玻璃球。

贝贝10 欢欢10 迎迎10 3 5
2、甲、乙、丙三个组各有一些图书,如果甲组借给乙组13本后,乙组又送给丙组6本,这时三个组的图书本数同样多,都是45本。

原来乙组和丙组哪组的图书多,多几本?
甲:45+13=58 (个)
乙:45-13+6=38 (个)
丙:45-6=39 (个)
38个<39个
39-38=1 (个)
答:原来丙组多,多1本。

例四、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各有年历卡若干张,如果甲给乙13张,乙给丙23张,丙给甲3张,那么他们每人各有30张。

原来3人各有年历卡多少张? 甲
乙 丙
甲:30+13-3=40 (张)
乙:30+23-13=40 (张)
丙:30+3-23=10 (张)
答:原来甲40张,乙40张,丙10张。

练习
1、甲、乙、丙三人各有一些连环画,如果甲给乙9本,乙给丙11本,丙给甲16本,那么这时三人各有连环画25本。

他们原来各有连环画多少本?
甲:25-16+9=18 (本)
乙:25-19+11=27 (本)
丙:25-11+16=30 (本)
答:甲原来有18本,乙原来有27本,丙原来有30本。

13 3 23
2、甲、乙、丙三辆载重量不同的货车拉运一批货物,如果甲车拉的货物给乙车6吨,乙车拉的货物给丙车11吨,丙车拉的货物给甲车7吨,则三辆车所拉的货物都是20吨。

问:甲、乙、丙三辆货车的载重量分别是多少吨?
甲:20-7+6=19 (吨)
乙:20-6+11=25 (吨)
丙:20-11+7=16 (吨)
答:甲货车的载重量是19吨,乙货车的载重量是25吨,丙货车的载重量是16吨。

例八、 小红、小青、小宁都喜爱画片。

如果小红给小青11张画片,小青给小宁20张画片,小宁给小红5张画片,那么他们三人的画片张数同样多。

已知他们三人共有画片150张,他们三人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
小红
小青 小宁
150÷3=50 (张)
小红:50+11-5=56 (张)
小青:50+20-11=59 (张)
小宁:50+5-20=35 (张)
答:原来小红56张,小青59张,小宁35张。

练习
1、三年级三个班共有学生156人,若从一班调5人到二班,从二班调8人到三班,从三班调4人到一班,这时每个班的人数正好相同。

三个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156÷3=52 (人)
一班:52-4+5=53 (人)
二班:52-5+8=55 (人)
三班:52-8+4=48 (人)
11 5 20
答:一班原来有53人,二班原来有55人,三班原来有48人。

2、三筐苹果共放90千克,如果从甲筐取出15千克放入乙筐,从乙筐取出20千克放入丙筐,从丙筐取出17千克放入甲筐,这时三筐苹果就同样重。

甲、乙、丙筐原来各有苹果多少千克?
90÷3=30 (筐)
甲:30-17+15=28 (筐)
乙:30-15+20=35 (筐)
丙:30-20+17=27 (筐)
答:甲原来有苹果28筐,乙原来有苹果35筐,丙原来有苹果27筐。

小结:
还原问题
★计算问题中:加变减,减变加,从后往前不奇怪;
乘变除,除变乘。

分布书写更简便。

★可以借助流程图(火车图)来写题。

★还原问题解题方法:倒推法。

★应用题中,需要画图表示,一定要“有借有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