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流变学第一章 绪论 新版

合集下载

2011本科流变学基础修改稿(第一章)

2011本科流变学基础修改稿(第一章)

流变学的分支和方法论地位
生物流变学和 血液流变学 红细胞直径7-8微米,毛细血管直径4微米左右
光、电、磁流变学 Smart Fluids 日用化工流变学
化妆品、乳液、 牙膏、涂料、油墨流变学等 表面活性剂流变学 界面流变学 Interfacial Rheology
心理与精神流变学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五脏——心、肝、脾、肺、肾
剪切诱导粘度的特殊变化
Effect of the shear rate on the viscosity of a 1-wt.% solution of 12-2-12 in D2 O.
双瓢尔菜基-2-羟乙基-丁基-双季铵盐
双瓢尔菜基-2-羟乙基-丁基-双季铵盐 粘弹性胶束体系特殊的粘温关系
CTAB与水杨酸钠胶束体系粘温关系
Constitutive equation for vescoelastic – thixotropic fluid
(t)
G
t dt
0
C1Bn
exp( C1
t ndt)
0
G elastic index viscous index C1 kinetic rate constant of aggregates breaking into
涨塑性流体(dilatant fluid) 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增大,剪切增稠流体。
含屈服应力的流体(fluid with yield stress) 当外力大于某临界应力值时,材料才始流动,该 临界应力称为屈服应力。 牙膏等膏霜类产品常具有屈服应力。
非牛顿流体及种类
非牛顿流体的分类
剪切变稀和剪切增稠
Constitutive equation for “8”-form hysteresis loops

(完整版)原油流变学

(完整版)原油流变学

第一章1粘性;当相邻流层存在着速度差时,快速流层力图加快慢速流层,慢速流层力图减慢快速流层,这种相互作用随着速度差的增加而加剧,流体所具有的这种性质就是粘性2动力粘度:流体对变形的抵抗随形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的性质3运动粘度: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流体密度的比值4流变学:是一门研究材料或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与流动的科学5流变学研究的是纯粘性固体与牛顿流体状态间的所有物质的变形与流动的问题5物质的流变性: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与流动的性质6连续介质:就是把物质看做是由一个挨一个的,具有确定质量的,连续的充满空间的众多微小质点所组成的7一般施加到材料上的力有三种或三种的组合:拉力,压缩力,切向力8应变速率又分为拉伸应变速率和剪切应变速率9剪切应变速率描述的是流体的剪切运动,拉伸应变速率描述流体的拉伸运动10剪切速率:单位时间内剪切应变的变化11本构方程(流变状态方程,流变方程):料宏观性质的数学模型12物质的流变学分类:刚体,线性弹性体,弹粘性体(弹粘性固体,粘弹性流体),非线性粘性流体,牛顿流体,无粘性流体。

13德博拉准则:De很小,呈现粘性,很大,呈现弹性14分散体系:指将物质(固态,液态,气态)分散成或大或小的粒子,并将其分布在某种介质之中所形成的体系15非均匀分散体系具备的2个条件:在体系内个单位空间所含物质的性质不同,存在着分界的物理界面16流体的流变性分类:按照流体是否含牛顿内摩擦定律(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按流体是否具有弹性(纯粘性流体,粘弹性流体),按照流变性是否与时间有关(与时间有关的流体,与时间无关的流体)17与时间无关的流体:牛顿流体,胀流型流体,宾汉姆流体,屈服-假塑性流体,卡森流体18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表观粘度是减小的,因此假塑性流体具有剪切稀释性19剪切稀释性:对于假塑性流体,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或剪切应力的增加,表观粘度降低,对其他类型的非牛顿流体,也表明这一特点,这一特点在流变学上称为剪切稀释性20具有剪切稀释性的原因:假塑性流体是最常见的非牛顿流体,在乳胶类,悬浮类,分散类物料中广泛遇到。

流变学第一章

流变学第一章
3高分子液体的奇异流变现象?高粘度与剪切变稀行为?weissenberg效应?挤出胀大现象?不稳定流动和熔体破裂现象无管虹吸拉伸流动和可纺性?无管虹吸拉伸流动和可纺性?各种次级流动?孔压误差和湾流压差?湍流减阻效应?触变性和震凝性高粘度与剪切变稀行为一般低分子液体的粘度较小温度确定后粘度基本不随流动状态发生变化如室温下水的粘度约为103pa
变形:是固体(晶体)材料的属性 ,而固体变形时, 表现出弹性行为,其产生的弹性形变在外力撤消时 能够恢复,且产生形变时贮存能量,形变恢复时还 原能量,材料具有弹性记忆效应。
牛顿流动定律——材料所受的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成正比。 流动过程总是一个时间过程,只有在一段有限时间内才能 观察到材料所受的应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胡克定律——材料所受的应力与形变量成正比,其应力、应 变之间的响应为瞬时响应。一般固体变形时遵从胡克定律。
➢ 牛顿流体与胡克弹性体是两类性质被简化的抽象物体,实 际材料往往表现出远为复杂的力学性质如沥青、粘土、橡 胶、石油、蛋清、血浆、食品、化工原材料、泥石流、地 壳,尤其是形形色色高分子材料和制品,它们既能流动, 又能变形;既有粘性,又有弹性;变形中会发生粘性损耗, 流动时又有弹性记忆效应,粘、弹性结合,流、变性并存 对于这类材料,仅用牛顿流动定律或胡克弹性定律已无法 全面描述其复杂力学响应规律,必须发展一门新学科 流变
加工流变学的研究课题:
➢ 加工条件变化与材料流动性质(主要指粘性和弹性)及 产品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材料流动性质与分子结构及组分 结构之间的关系。
➢ 异常的流变现象(如挤出胀大现象、熔体破裂、拉伸共振 等现象)发生的规律、原因及克服办法;
➢ 加工操作单元(如挤出、注射、纺丝、吹塑等)过程的流 变学分析;
高聚物流变学导论

《聚合物流变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聚合物流变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聚合物流变学(Rheology for Polymer)课程编号:07410156学分:2学时:32 (讲课学时:32)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高分子物理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材:高分子流变学基础,史铁钧、吴德峰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4 月第一版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本课程是面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基础选修课,本课程的内容与高分子成型加工、高分子工程、高分子物理等方向密切相关,是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进一步开展这些方向的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基础。

本课程旨在介绍聚合物熔体流变学原理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的专业应用,通过研究热和力对聚合物流体流动和变形的影响。

使学生了解聚合物熔体的粘性流动、弹性效应及其流变测定法、守恒方程和本构方程、流体在简单几何形状流道中的流动,以及挤出、注塑、压延和吹塑等成型过程中的流动。

另外,对挤出机、双辐机和密炼机的混合特性进行研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各种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相关流变学的思想,理解相关理论,并能够利用流变学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

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聚合物材料的独特流变学特征,并理解相关机理;课程目标2:掌握聚合物结构与其流变学特征之间的关系;课程目标3:掌握流变学性能的相关测试及其原理;课程目标4:掌握影响聚合物流变学特征的各种因素,能够通过调控相关因素来控制流变行为。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章撰写)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列出主要知识点、能力点)(1)流变学的历史和现状(2)流变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高分子材料典型的流变行为(4)流变学在高分子材料加工中的应用(二)教学要求(将相关内容按照掌握、理解、了解等不同教学要求进行分类)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聚合物流变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和意义,了解聚合物流变学的发展历史,懂得聚合物流变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了解聚合物流变学中的一些奇特现象以及理解产生这种特殊的行为的物理原因是什么。

原油基础知识介绍-PPT课件

原油基础知识介绍-PPT课件

1.4 原油交易单位
一吨≈7.2桶(轻质)
一桶=42加仑(美制)
一桶=158.99升
1加仑=3.78543升
美制1加仑=பைடு நூலகம்.785升
英制1加仑=4.564升
1.5原油生产分布
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家地图 绿色为加拿大油砂矿; 红色为美国的石油; 黄色为英国挪威的北海石油; 蓝色为OPEC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 褐色为其他国家的石油。
操控油价的方法
控制 产量
弱化 波动
垄断 物流
2.5世界主要产油区的原油战略介绍
(2)美国 美国拥有了最发达的工业,最强劲的军队,以及众多的人口, 但这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能源消耗。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 石油六成来自进口,2019年进口石油的支出达2500亿美元。因此美 国采取了十个步骤确保国家石油安全。
1980 年,原油价格首次 突破30美元/桶
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1.8原油价格三大历史阶段
第二阶段: 1983~2019 年初,20年 油价一直徘 徊在30美元 之下。 1986 年,国际原油价格 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
1986 年初 2019 年初,国 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 在20美元/桶 2019 年底 2019 年初,国 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 10美元/桶以下。 2000 年,国际原油价格 曾短时间内冲至 30 美元 / 桶
一 、 打 压 、 削 弱 欧 佩 克 二 、 建 立 美 俄 石 油 联 盟 三 、 推 行 多 元 化 战 略 四 、 控 制 西 非 石 油 五 、 全 面 控 制 中 亚 产 区 六 、 战 略 点 转 向 加 拿 大 七 、 建 立 石 油 统 一 战 线 八 、 扩 大 石 油 战 略 储 备 九 、 重 新 制 定 地 缘 战 略 十 、 攻 打 伊 拉 克 垄 断 油

原油流变学第一章 绪论 新版讲解

原油流变学第一章 绪论  新版讲解

单位:Pa.s或mPa.s。 2、运动粘度
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的密度之比值。又称比密 粘度,用符号表示,即

单位:m2/s或mm2/s。
四、粘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粘度与温度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常温常压下当温度变化1℃
时,液体的粘度变化达百分之几至十几,气体约为千分之几。粘 度与温度并不呈线性关系,它与温度范围有关,温度越低,粘温 关系越密切,即随温度的降低,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越大。
公式(1-1)及(1-2)称为牛顿内摩擦定律或牛顿定律。凡符 合牛顿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反之则称为非牛顿流体。牛顿 流体的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间呈正比关系,剪切应力与剪切速 率的比值为常数,即动力粘度。非牛顿流体的剪切应力与剪切速 率之间无正比关系,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比值不再是常数。
三、粘度的定义 1、动力粘度 动力粘度是稳态流动中的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值,即
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与流动的性质可以称之为物质的流 变性,流变学就是研究物质流变性的科学。
二、流变学的研究发展 在流变学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美国物理化学家宾汉姆教授作
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不仅发现了一类所谓宾汉姆(Bingham) 流体(如润滑油、油漆、泥浆等)的流动规律,而且把20世纪以前 积累下来的有关流变学的零碎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并正式命 名为流变学(Rheology)。1929年宾汉姆等倡议成立了美国流变学 会(society of rheology of USA),且同年创刊流变学杂志(Journal of Rheology)。人们一般以此作为流变学(作为学科)创立的标志。以 后流变学逐步被欧、美、亚等各大洲的许多国家所承认。目前全 世界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流变学会,1948年在荷兰召开了第一届 国际流变学会议,以后每4年举行一届国际流变学会议。2008年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举行了第十五届国际流变学会议。一般的说, 我国在流变学方面的工作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特别是改 革开放以来,在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促进下,无论是在广度还 是在深度,流变学在我国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于1985年11月 在长沙召开第一届全国流变学会议,2008在长沙湘潭大学举办了 第九届全国流变学会议。

第1章绪论-1

第1章绪论-1

川东石炭系相18井出气
塔里木沙漠地震勘探
海拔3100m的青海油田
台参1井喜获工业油 流,打开了吐哈盆 地油气勘探 新局面
③“六五”-“九五”期间 对天然气地质学开展了系统 的科研攻关,天然气勘探进展很大,发现了鄂尔多斯盆
地(中部、北部、东部)大气区、塔里木(克拉2等)
气田、川东石炭系区域性高产气层、川中三叠系气田、
气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了精练的叙
述,致力于语言风格上精练、简约,内容安排上
深入简出,以便于学生的学习、掌握;
2、在课程体系安排上,体现了以油气藏为核心的油气 勘探指导思想。先介绍油气地质学的核心——油气藏 及其构成因素,然后是油气藏的形成机理,最后介绍 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共分三个大的板块; 油气藏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还特别包括了西北大学在
油气地质学领域的一些富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如盆 地分析、油气运移、储盖层评价、圈闭分类等方面 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已经被石油地质界同 行所认可,并已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实践中。
2000
1988
1979
西北大学编写的《石油地质学》教材
主要参考教材:
1、王震亮主编.《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多媒 体电子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张厚福等编.《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 版社,1999 3、Richard C. Selley. Elements of Petroleum Geology (2nd edition). ACADEMIC PRESS, 1998
4、东部油气区的发现和中国油气地质理论的系统发 展(1959 - 1978年) 1959年9月26日,部署
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高台子 构造上的松基3井喷油,从 而发现了大庆油田。大庆油 田的发现是着眼全盆地,进

流变学 考试复习

流变学 考试复习

《化工流变学概论》复习参考题型选择填空简单综合仅供参考第一章:绪论1.何谓流变学(Rheology)?流变学是研究和揭示物质或材料流动和变形规律的科学。

是化学、力学和工程学交叉的交叉学科。

2.流变学分支和方法论地位流变学分支:高分子流变学、石油工程流变学、食品流变学、悬浮液流变学、地质流变学、泥石流流变学、固体流变学(金属加工流变学、岩石流变学)、非牛顿流体流变学、分形体流变学、生物流变学和血液流变学,光、电、磁流变学、日用化工流变学、表面活性剂流变学、界面流变学(至少记住5个P1)方法论地位:流变学本身即体现出朴素的辩证观点,具有方法论作用,可与多种学科交叉,形成新的学科分支。

?3.流变学主要研究对象:非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粘弹性材料的流变特性、流变测量技术、流变状态方程,即本构方程(揭示物质受力和变形的本质规律。

例:牛顿粘性定律、胡克定律)。

4.流变学与化学工程的关系/流变学与日用化工(轻化工?)的关系化学工程:单体聚合反应、高分子加工、乳化过程与流体的流变行为密切相关。

要研究其传递和反应过程、设计反应器、工程放大,必须对流变特性有明确认识。

流变学提供材料的流变状态方程,用于解决非牛顿流体的动量传递问题,并进一步为非牛顿流体的热质传递和反应工程提供基础。

流变学是非牛顿流体化学工程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日用化工:日用化学品(膏霜、乳液)为多组分、多相态的非牛顿流体。

日用化工过程为非牛顿流体的制造过程。

1)乳液、泡沫的稳定性:包括热稳定性、耐剪切稳定性、储存稳定性等(表面粘度、表面弹性)2)产品的涂布性:均匀性和涂布难易性能3)挤出能力,屈服应力4)增稠性:各种流变性调节剂(粘多糖、聚丙烯酸等)5)流平性指甲油等6)触变性膏霜、牙膏7)流动控制能力在洗衣粉料浆中加入适量甲苯磺酸钠,调节降低粘度,使之易于喷粉成型。

5.非牛顿流体的特殊性质:剪切变稀、剪切增稠、屈服应力、触变性、粘弹性、爬竿效应、湍流减阻效应(Toms效应)、无管虹吸现象、挤出胀大6.非牛顿流体的触变性:若流体的应力或粘度随剪切时间的增大而减小,并最终达到平衡粘度,该特性称为正触变性,简称触变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KV V
其中KV称体积模量,负号表示体积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
三、应变速率、剪切速率与速度梯度
用应变速率、剪切速率或速度梯度描述流体的流动。应变速
率是单位时间的应变变化
d dt
应变速率又分为拉伸应变速率和剪切应变速率,剪切应变速率 描述流体的剪切流动,拉伸应变速率描述流体的拉伸流动。在简 单剪切流动中,流体的流动方向与速度梯度方向垂直,如平行平 板间的拖动流、流体在等直径圆管中的层流流动等;对简单拉伸
就流体而言,凡流变性质不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统称
为非牛顿流体,以非牛顿流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流变学分支则称
为流体流变学。可以认为原油流变学是流体流变学的一个分支。 不同的流变学分支,尽管有学多共性,但由于各分支研究的对象
不同、研究的目的不同、环境条件不同等,其研究理论、研究方
法可能有较大的不同。 流变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笼统地讲,可分为以下几个方 (3)复杂流动中流变行为的测定或计算。 本书主要是关于原油流变学的内容,主要介绍流变学基本概念 和理论,原油流变学测量基础,原油基本流变性质,原油流变性 的评价,原油流变性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1—2)
公式(1-1)及(1-2)称为牛顿内摩擦定律或牛顿定律。凡符 合牛顿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反之则称为非牛顿流体。牛顿
流体的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间呈正比关系,剪切应力与剪切速
率的比值为常数,即动力粘度。非牛顿流体的剪切应力与剪切速 率之间无正比关系,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比值不再是常数。
三、粘度的定义
FS A
在流变学中用应变描述材料的形变。应变是相对于长度、面 相对于三种形变,三种应变形式为: 拉伸应变: T (L和L0均与力的方向平行)
积或体积等参考构形的形变度量,亦称为相对形变,是无量纲量。
L T L0
压缩应变: P (L和L0均与力的方向平行)
L P L0
• 剪切应变: S (L与力的方向平行,L0与力的方向垂直,见
关系越密切,即随温度的降低,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越大。 气体与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完全相反,气体的粘度随 温度升高而增大,因为气体的粘性是由于动量传递所致,当温度 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动量增大,流层间的内摩擦加剧, 所以粘度增大。而液体的粘性来自分子引力,温度升高,分子间 的距离加大,分子间减小,内摩擦减弱,所以粘度减小。 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还与许多因素有关,例如物质的化学 组成、粘流活化能、粘度大小等,例如通常液体的粘度越大,液 体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大。 液体和气体的粘度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压力的变化对气 体粘度的影响更大,这一因为气体的压缩性很强。
二、流变学的研究发展 在流变学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美国物理化学家宾汉姆教授作 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不仅发现了一类所谓宾汉姆(Bingham) 流体(如润滑油、油漆、泥浆等)的流动规律,而且把20世纪以前 积累下来的有关流变学的零碎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并正式命 名为流变学(Rheology)。1929年宾汉姆等倡议成立了美国流变学 会(society of rheology of USA),且同年创刊流变学杂志(Journal of Rheology)。人们一般以此作为流变学(作为学科)创立的标志。以 后流变学逐步被欧、美、亚等各大洲的许多国家所承认。目前全 世界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流变学会,1948年在荷兰召开了第一届 国际流变学会议,以后每4年举行一届国际流变学会议。2008年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举行了第十五届国际流变学会议。一般的说, 我国在流变学方面的工作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特别是改 革开放以来,在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促进下,无论是在广度还 是在深度,流变学在我国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于1985年11月 在长沙召开第一届全国流变学会议,2008在长沙湘潭大学举办了 第九届全国流变学会议。
流变学的研究对象:
按照流变学的字面意义,它几乎研究所有物质在外力作用下
的形变或流动问题,包括经典的虎克固体和牛顿流体这样的极 端。但实际上这些经典极端往往被认为超出了现代流变学研究
的范围。人们遇到的许多物质既不是理想的固体,也不是理想
的流体。特别是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新材料不 断大量涌现在各个领域,它们的性质往往介于理想固体和理想 流体之间,很难用传统的弹性力学或流体力学学科进行描述。 那么,流变学就是专门对这类材料的受力与形变或流动问题进 行研究。所以,流变学研究的是纯弹性固体和牛顿流体状态之 间所有物质的变形与流动问题。 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与流动的性质可以称之为物质的流 变性,流变学就是研究物质流变性的科学。
⑤含蜡原油在低温下会凝固,但外加应力超过这种胶凝结构的结 构强度后,其又会流动起来,并且剪切流动强度越大,其粘度越 小; ⑥润滑油和润滑脂在高温高压高剪切速率的工作条件下,既要有 较好的粘附性,又要有一定的弹性; ⑦食品工业中的糊状物、浓悬浮液、乳状液、巧克力、奶油等等 都属于非牛顿流体; ⑧日常生活中的牙膏、化妆品、洗涤剂等要具有一定的非牛顿流 体性质; ⑨工业中的水煤浆、油煤浆及其其它矿浆也均为非牛顿流体。 传统的流体力学无法应对这类流体的流动行为,需要有新的 学科即流变学来解决这类问题。流变学(Rheology)是一门研究材 料或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与流动的科学。
集合的总体运动—宏观运动。
物质被看成是连续介质,就摆脱了复杂的分子运动,而着眼
于宏观运动,那么反映宏观物质的各种物理性质都是空间坐标的 连续函数,在解决流变学问题时,就可应用数学分析中的连续函 数概念进行数学解析。 当然,当所研究的物体大小与物质分子的平均自由行程在同一 个数量级时,连续介质模型是不适用的。
这种力图减小速度差的作用力称为内摩擦力或粘性力。
流体的粘性实质上是流体分子微观作用的宏观表现,可以从 分子运动论来解释。 气体具有粘性是由于动量传递。气体分子的距离大,当气体 流动时,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比较激烈。当处于快层的分子 (它们具有较大的动能)由于热运动而迁移到慢层时,就把较大 的动量传给具有较小动量的慢层分子而将其加速,当慢层的分子 迁移到快层时,则将使快层分子动量减小而减速。 液体具有粘性是由于分子引力所致,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气 体小得多,分子的热运动不如气体剧烈,几乎没有动量传递,但 分子间的引力则远比气体大。当液体流动时,由于分子引力,快 层的分子力图拉着慢层的分子前进,而慢层的分子则尽量将快层 的分子往后拽。 流体分子间的这些相互作用使得运动得以逐层传递,并保持 着层间的速度差,即呈现流体的粘性。
二、力与变形
一般施加到材料上的外力有三种或这三种的组合,第一是使
材料伸张的力,称为拉力或张力FT;二是使材料压缩的力,称为 压缩力FP;第三是使材料产生扭转等切向变形的力,称为切向力 FS;在这些力的作用下,材料发生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剪切形 变,如图1-2所示。一些复杂形变可认为是由这些简单形变组合 而成的。
图1-2 几种简单形变
流变学中描述物质或材料所受的外力要用应力,应力是作用于
单位面积上的力。对于上述三种力,相应有三种应力,即 拉伸应力 T (力的方向与面积A垂直)
FT T A
压缩应力 P (力的方向与面积A垂直)
P
FP A
剪切应力 S (力的方向与面积A平行)
S
原油流变性及测量
油气储运工程系
第一章 绪 论
§1.1 流体的粘度
一、流体的粘性 流体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流体的流动是在重力或外力作 用下随时间的连续变形过程。 流体流动时流层间存在着速度差和运动的传递正是由于流
体具有粘性。(这也是流体与固体最重要区别。)当相邻流层层力 图减慢快速流层,流体所具有的这种特性就是粘性,流层间的
流动条件下,二者的物理意义有所区别,如在第三章介绍的同轴 圆筒旋转流动中。 流体在不同的流动方式下所表现出的流动阻力特性不同,剪切 粘度等于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剪切粘度就是牛顿内摩擦定 律中的动力粘度。拉伸粘度等于拉伸应力与拉伸应变速率之比。 对牛顿流体来说,在简单的拉伸流动即单轴拉伸流动条件下,其 拉伸粘度为剪切粘度的3倍;对非牛顿流体来说,其拉伸粘度大 于3倍的剪切粘度。有资料报道,自然界中95%以上的流动为剪 切流动,本书除非有特殊说明,讨论的都是剪切流动。
§1.2 流变学概念 一、流变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上一节介绍的主要较简单的流体,即牛顿流体。自然界中更多的 流体并不属于牛顿流体,而是非牛顿流体。自然界中有许多非牛 顿流体的例子,例如: ①高分子溶液和聚合物熔体,除浓度极小的溶液外,总是非牛顿 流体; ②用油漆在刷墙时,既要求油漆有良好的流平性,以自动消除刷 子留下的痕迹,但又不希望其流动性大到油漆还未干时就从墙上 流淌下来; ③人体内的正常血液循环要求血液粘度保持在合适的水平上,一 些血栓即起因于血液粘度异常因而导致微循环和组织的新陈代谢 出现障碍; ④石油工业中用到大量钻井液,用以润滑冷却钻头,并在钻井过 程中将岩屑携带出钻孔,这就要求钻井液必须具有这样一种性质, 受剪切时粘度低,停剪后变稠,以保证停钻时岩屑不致沉降;
流动来说,流体的流动方向与速度梯度方向相同,如纺丝过程等。
剪切速率就是剪切应变速率,即单位时间剪切应变的变化,常
用 表示剪切速率。

d 速度梯度是流体元的速度对空间坐标的导数,用 dy
表示,
在数学上速度梯度与剪切速率一般是相等的,这是因为一般速度
dL dL d dt dy 梯度 dy dt dy d 剪切速率。但在某些 dt
图1-2)
S
L tan L0
应力与应变的关系为
K
E
根据物体的物态及变形形式,K的意义不同。
对理想固体,拉伸与压缩状态下 E为弹性模量。
剪切状态下 G为剪切模量。
G
流体静压力p(各向同性应力)所引起的应变称为体积应变,
V V V
静压力与体积应变的关系为
二、牛顿粘性定律 牛顿粘性定律给出了粘度与内摩擦力的定量关系。图1-1所 示为两个无限大平行平板间流体的速度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