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中的方程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日历中的方程》优秀教案

《日历中的方程》优秀教案

53日历中的方程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运用方程解决日历中一系列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运用方程解决日历中一系列问题;教学难点:如何从日历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三个连续的奇数,已知它们的和是54,这三个奇数分别是().2.2000年5月1日是星期三,5月15日是星期().二、设疑激趣,导入新课游戏一:老师随意说出日历中一个竖列上相邻3个数的和,让学生说说这3个数各是多少?学生可能一时回答不上来.游戏二:师生互换角色,学生模仿老师给出一个竖列上相邻3个数的和,让老师说说这3个数各是多少?(老师很快说出得数)师:你们一定想知道老师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得出答案吧.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内容学习.板书课题:日历中的方程三、新知探讨:1、探求日历中一个竖列上相邻的几个数之间的关系.活动一:在各自的日历上任意圈出一个竖列上相邻的3个数,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换几组数试试,看是不是有同样的结论.(同桌两人讨论、交流.)学生汇报,同时老师给出以下问题:(1)如果设最上面的一个数为,那么其他两个数怎样表示?你还可以怎样设未知数?(2)学生任选一种设未知数的方法,列出方程,并求出这三天分别是几号?(每小组尽可能三种方法都有.)①学生独立解答.②小组讨论、交流.③学生汇报.(3)如果这3个数的和是75,求求看这3天分别是几号?①小组讨论、交流.②叫一位“小老师”上台,讲解该题.③师生质疑.活动二:看看日历上一个竖列上相邻的4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1)同桌两人一起探讨.(2)两人一组做游戏:①在各自的日历上,任意圈出一个竖列上相邻的3个数,两人分别把自己所圈3个数的和告诉同伴,由同伴求出这3个数.②换成4个数试试看.2、探求日历中相邻的2×2个数之间的关系.活动三:(1)在各自的日历上,用一个正方形任意圈出2×2个数,看看这4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2)认真观察日历上的数,看看你还有什么发现?(3)两人一组做游戏:在各自的日历上,用一个正方形任意圈出2×2个数,把它们的和告诉同伴,由同伴求出这4个数.3、例题教学:(1)出示例1.(教材152页的例1)(2)学生独立解答.(3)看书订正.活动四:(小组合作学习)每组由组长给2—3个类似的题,组员进行抢答,组长及时小结.四、考考你1.教材152页习题的2题.2.游戏:老师分别拿出一些标有6,12,18,24,…的卡片,后一张卡片的数比前一张卡片上的数大6.让一学生从中抽出相邻的3张卡片(卡片上的数保密),然后把这些卡片上的数字之和告诉大家.(1)让大家猜猜该同学拿到了哪3张卡片?(2)你能拿到相邻的3张卡片,使得这些卡片上的数之和是86吗?(该题是将教材152页习题第3题进行了改编)五、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方面的收获?1、2、3、4六、作业 P162七、板书设计七、教学后记。

练习课《日历中的方程》教学设计.doc

练习课《日历中的方程》教学设计.doc

《日历中的方程》(讲练课)教学设计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1]当给予如日历、奇数、年龄等有规律的数字时,学生能用设未知数和列方程的步骤(程序性知识)解决问题(求未知数)(程序性知识的应用)。

{2]解决实际问题后,能结合实际情况检验结果的合理性(概念性知识的评价)。

【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分析:学生已掌握了设未知数x,列方程式等基本方法和步骤。

2、目标中的学习结果类型:程序性知识或者说规则的应用。

3、支持性条件:学生需要知道日历的天数、排列方式(陈述性知识),如竖列、横行等。

【教学过程】一、告知目标并引起学生学习动机1、教师与学生共同做有关日历的游戏(具体做法是:由学生随意说出日历中任意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老师快速说出这三天的日期)。

2、提出问题:在游戏中老师是如何知道日期的?3、强调本课目标:在游戏中,老师是用列方程的方法求出这三天的日期的。

可见设未知数 X,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培养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与本课题有关的原有知识教师提问:谁还记得怎样列方程呢?学生回答设未知数和列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呈现精心组织的新信息1、让学生观察日历中的数的规律(屏幕上出现日历)2、展示问题(1)I I历中的数是一些什么数?最小是多少?最大是多少?(2)I I历中横行上相邻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3)I I历中竖列上相邻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4)II历中的一个数为16,能说出其周围的8个数吗?(5)在II历中,任意圈出一横行上相邻的二个数,设中间的一个数为x,则其余两个数分别是、,它们的和是。

如果设第一个(或第二个)数为x呢?(6)在II历中,任意圈出一竖列上相邻的二个数,设中间的一个数为x,则其余两个数分别是、,它们的和是。

如果设第一个(或第二个)数为x呢?3、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例1:小颖圈出日历中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的和为60,这三天分别是几号?解:设中间的数为X,则其余的两个数分别是x-7, x+7,根据题意得:x-7+x+x+7=60 x=20因此,这三天分别是:13号;20号;27号。

日历中的方程教案

日历中的方程教案

日历中的方程一、教材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七(上)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三节《日历中的方程》.二、设计思想:这一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了列代数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安排的连续几节应用的第一节,其目的是通过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日历中找方程,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教学中要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建立等量关系,通过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方程能帮助我们解决多种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日历中方程问题的过程,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3、情感目标发展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学会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和简单的事实推理.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意见.四、教学重点:分析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这一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难点:准确地分析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为方程.六、教学准备:1、每两人准备一张某年一月的日历表2、回忆列代数式的方法3、制作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1、在日历上圈出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然后你们把它们的和告诉我,我能马上知道这三天分别是几号?2、提出问题:为什么老师能说出这三个数字呢?这三个数字之间有什么规律?提示课题并板书:日历中的方程.(二)自主探究1、学生观察自己准备的日历,思考一个竖列上相邻的3 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回答P179的问题串.2、学生尝示练习:某月你能列方程求解吗?3、再探究:某月日历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为75,那么这三个日期分别是多少?我巡视了解学情,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三)合作探究1、学生交流自主探究的结果.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提出三种方法解决“日历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为60,那么这三个日期分别是多少?”并比较哪种方法最简单,体现优化思想.并用多媒体展示方法一:解:设最小的数是X, 则其余二数分别是x+7、x+14.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x+(x+7)+(x+14)=60 解得:x=13则x+7=20,x+14=27答:这三个日期分别是 13,20,27方法二:解:设中间的一个数是x,则第一个数是x-7,第三个数是x+7.根据题意列方程得:(x-7) +x+(x+7)=60解得:x=20则x-7=13,x+7=27答:这三个日期分别是 13,20,27方法三:解:解:设一个数列上最大的一个数是X, 那么其余两个分别是x-7, x-14.根据题意列方程得:(x-14)+(x-7)+x=60解得:x=27则x-7=20,x-14=13答:这三个日期分别是 13,20,273、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解决“日历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为75,那么这三个日期分别是多少?”强调: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应用题时必须注意检验方程解的合理性.4、小组合作:探究“用一个长方形任意圈出2×2个相邻的4个数,把它们的和告诉你,你能够求出这4个数吗?”出示图片(四)解难释疑1、我指导学生仿照前面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长方形2×2个相邻的4 个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并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用课件展示解题过程:解:设最小的数为x,则其余3个数分别是x+1, x+7, x +8,根据题意列方程得:x + x+1+ x+7+ x+8=764 x=60x=15答:这4天分别是15号、16号、22号、23号。

《日历中的方程》教案1

《日历中的方程》教案1

《日历中的方程》教案教学内容:1、通过日历中七天一周这一数学情景,观察日历中的数的规律;2、找出某月日历中,横列或竖列上相邻三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用字母表示它们;3、通过游戏、交流、充分讨论,确定相等关系,得到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生动的、有趣的日历问题,让学生认识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必须把握好三个重要环节,一是正确审清题意;二是找准“相等关系”;三是正确求解方程并判明解的合理性2、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针对一系列生动有趣且富于挑战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学生获取成功体验,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必须把握好三个环节。

2、让学生体会多种方法、多种角度设未知数。

3、让学生体会如何判明解的合理性根据实际问题正确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整体把握和分析题意,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等量关系,并解释方程解的合理性。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和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具有运用日历的经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在本章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把学生引入列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之中。

经过引导、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理解根据问题设未知数的意义,初步认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必须把握好三个重要环节。

教学设计一、情景引入:1、今天是2003年11月21日,星期五,上个星期五是几月几日?再过10天是星期几?(注意学生得到答案的方法)2、请你在日历上圈出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只要你把它们的和告诉我,我就能马上知道这三天分别是几号?二、知识准备:观察某月日历:1、日历中数字的排列方式;2、每一横行中各数的关系;3、每一竖列中各数的关系;三、问题解决:问题1:某月日历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为60,那么这三个日期分别是多少?探讨:(1)设中间的数为x,则另两个┄(2)设第一个数为x,则另两个┄(3)设第三个数为x,则另两个┄解决: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学生板演,对比解法)尝试:(学生独立练习,根据实际判明解的合理性)(1)某月日历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为75,那么这三个日期分别是多少?(2)某月日历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为21,那么这三个日期分别是多少?(3)某月日历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为55,那么这三个日期分别是多少?归纳:某月日历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应符合什么条件?(范围:大于21小于75 特征:被3整除)问题2:用正方形在某月日历中选取相邻四个数的和为76,那么这四个日期分别是多少?(小组探讨)四、运用巩固:游戏:1、在各自的日历上,圈出一个竖列上相邻的 4个数。

《日历中的方程》教学设计

《日历中的方程》教学设计

《日历中的方程》教学设计1、《日历中的方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是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节课。

本节课是通过对日历中数据规律的探索,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运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来自生活,又可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2、教学的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探究出具体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探究数字排列规律的一般方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在于如何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探索日历中数的规律,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实际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能够运用方程解决有关数字排列的一些实际问题。

(2)能够在实际问题中验证方程解的合理性。

2、过程与方法(1)初步能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多样性。

(2)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和数学建模思想。

(3)能够尝试解决不同情境的生活问题,体验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三、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每位同学准备一份日历,尽量是不同年不同月的。

2、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一份日历挂图。

3、上课环境为本校多媒体大屏幕环境,多功能教室,4、教师准备练习及课中、课后思考题。

四、教学过程1、师生互动,游戏导入教师活动:(1)游戏引入:今天我们一起做一个智力游戏,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日历圈出日历,中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告诉老师,老师很快说出这三天的日期。

换两组数试试,老师也能很快地说出答案。

(2)设置疑问,引发思考:同学们想知道老师快速回答的诀窍吗?你们是如何做的?(3)引入课题:日历中的方程。

《日历中的方程》教学案例及反思

《日历中的方程》教学案例及反思

《日历中的方程》教学案例及反思摘要:本节课从学生的基础出发,从学习的兴趣入手,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日历,通过做游戏的形式引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通过优化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有用的数学;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和学生的互助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更享受发现新知的成就感,体现了他们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通过启发、调整、激励来实现自己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日历中的方程;教学案例;反思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3-195-03教材设计说明:1、教材内容分析:《日历中的方程》一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整体、系统地审题,把握问题中的各已知代数式与用未知数表示的代数式的实际意义,寻找“等量关系”使相关的日历中的问题“数学化”,并根据实际给出方程解的合理解释。

2、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基本都是13――14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一定的判断力和表现力。

因此让他们自学,学会学习尤为重要。

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日历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2、利用数与数的关系审清题意,从而把握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3、选择合理方法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检验解的合理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日历中数与数之间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

2、经历探究日历中数与数之间的规律,使学生产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意识,渗透分类思想与方法。

3、通过列方程的审题分析和自主训练,提高学生获取数学信息和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

4、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初步感受知识与方法的迁移。

情感与态度目标1、通过有趣的引入,问题悬念的设置、竞争氛围的营造,增强学生探究日历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

2、通过不同的激励机制,让学生体验成功,热爱数学。

日历中的方程教案北师大版(优秀教案)

日历中的方程教案北师大版(优秀教案)

《日历中的方程》教课设计讲课教师: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洪水中学陈彩燕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学会设未知数 ,并利用日历中相邻各数之间的规律,找出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相等关系;2、能正确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问题的解,并学会依据实质意义查验解的合理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研究日历中数字摆列规律,运用方程解决实质问题的过程,提高抽象、归纳、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开放式教课,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创建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加意识和激烈的求知欲念,并经过自主、合作研究使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 , 领会集作的重要性;2、在一系列风趣且富裕挑战性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育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和勇于战胜困难的意志;3、经过对实质问题的求解,领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课要点:掌握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并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质问题、数字问题。

教课难点:找寻等量关系,把实质问题转变为方程,依据实质问题查验解的合理性。

教课方法:自主、合作研究法、比赛教课法。

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一本挂历用木条制成的活动方框学生:一张挂历或日历彩笔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一、创建问题情形、导入新课以切近学生生活的问思虑问题并解答。

题为切入点,创建问题情课件出示问题:算术方法:利用这个日期境,增添数学的兴趣性 ,西安是我国的历史古都,老挨次差这个规律来解答:调换学生的学习踊跃性,师在今年代份来西安旅行了天,÷就是中间的日期(第三培育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日在日历上对应的号码(如月天),就是次日,-就是日这天在日历上对应的号码第一天(抵达日期)。

为)之和为,你能知道老师是哪代数方法:设未知数列一一天抵达西安的吗?元一次方程。

(过程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互动研究,发现新知(一)研究用日历中的数字规律列方程解决问学生利用手中的挂历给教题师发问题,师生共同做游师生互动:戏。

初中数学3.日历中的方程教案

初中数学3.日历中的方程教案

初中数学3.日历中的方程教案5-3日历中的方程北师大课标版数学数学课程案例教案文本text/html基础教育年级水平7年级上日历中的方程教案示例日历中的方程浙江义乌沈文革教学内容《日历中的方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认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等量关系。

教学重点:问题中等量关系的分析与确定。

教学难点:发展抽象概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流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游戏1:请你写出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把它们的和告诉我,我能马上知道是哪三个数?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引导学生通过设未知数建立等量失系,通过解方程解决问题。

】游戏2:假如老师在假期外出旅行一周,这一周各天的日期之和是84,你能帮老师算一算,老师是几号回家的?【组织小组交流讨论解决。

】二、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游戏3:(1)观察某个月的日历,圈出一个竖列相邻的三个日期,把它们的和告诉我,我能马上知道这三天分别是哪几天。

【引导学生观察日历,探索一个竖列上相邻的3个数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老师告诉和是75,能求出这3天分别是几号吗?(不能。

)为什么?(3)如果和是21呢?为什么?做一做:1.在各自的日历上任意圈出一个竖列上相邻的四个数,两人分别把自己所圈4个数的和告诉同伴,由同伴求出这4个数。

2.在各自的日历上,用一个正方形任意圈出2x2个数,把它们的和告诉同伴,由同伴求出这4个数。

【同伴之间互相竞争,能激活思维,同时互帮互学,达到共同进步。

】三、拓展,培养创新意识。

试一试:请每位同学认真观察日历中的数的规律,依照上述规则,编出不同类型的游戏规则,看哪位同学编得更有新意。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同时培养创新思维。

】四、小结。

1.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是:根据题意寻找“等量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日历上连续3天的数字和是22,这三天分别是那几日?
巩固本节知识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能够真正起到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作用,用发展与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为了能够对日历中的方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采取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抽象、难懂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题目,根据课堂需要灵活出示,精讲精练,方便快捷,达到“减负提素”的目的。
教学难点
把握问题中的“数与数间的关系”,并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日历中的各种问题。
知识重点
寻找等量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根据实际问题检验解的合理性。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一张挂历或日历,彩笔。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
游戏1:请同学们在自己准备的日历上按横向任意圈出相邻的三个日期,并告诉老师这三个数的和,老师便能很快的告诉你这三天分别是几号。 Nhomakorabea思维扩展
探究:
日历中,如:“+”型、“×”型、“工”型、“M”型、“T”型、“日”型所覆盖的数字有什么规律?
通过擂台赛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问题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学生在哪个环节还有疑惑,请提出来。
布置作业
必做题:
1、连续的三个偶数的和是24,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游戏3:人在各自的日历上,用一个正方形任意圈出2×2个数,分别把自己所圈出4个数的和告诉同伴,由同伴求出这4个数。
课件演示:
未知数的各种不同的设法
左斜差6;右斜差8
对角两数的和相等
提出问题:
在你的日历中找出成正方型的4个数据,使它们的和是34。
利用上图一,可列方程为;
X+X+1+X+7+X+8=34
游戏2:如果老师告诉你在日历上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之和为60,你能知道这三天分别是几号吗?(出示挂历进行验证)
问题:你发现其中的奥秘了吗?
利用日历中的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师生互动,消除师生间的陌生与隔阂,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互动探究发现新知
提出问题:
1、你能通过列方程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吗?
2、解答问题时设未知数的方法唯一吗?如果不唯一,你认为怎样设比较简捷?说明你的理由。
3、如果老师告诉你这三个数的和是21,你能说出这三天分别是几号吗?如果它们的和是75呢?23呢?
总结规律
日历中相邻的数据横差1;竖差7
在列方程解题时,设中间数据为X,则它前面的数据为X-1,后面的数据为X+1,上面的数据为X-7,下面的数据为X+7。而设中间数据的计算是最简便的。
大连四十四中学袁芳提供
X=4.5
引导学生能恰当地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启发学生要学会思考。
学生同桌游戏时,教师深入学生,帮助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暂时较差的同学扫除游戏中的障碍,体验游戏的快乐,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引导学生能恰当地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同时通过检验解的合理性,启发学生要思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还要考虑所得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日历中的方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设未知数,并利用日历中相邻各数之间的规律,找出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相等关系;
经历探索日历中数字排列规律,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借助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