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附图清晰版
呼唤城镇品质提升,开启规划探索之路——以温州市鹿城区山福镇为例

呼唤城镇品质提升,开启规划探索之路——以温州市鹿城区山福镇为例山福镇,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的西北部、温州市和丽水市交接处,为温州市鹿城区下辖14个街镇中最西端的行政单元,同时地处浙江省第二大河——瓯江上游的旅游发展带。
该镇下辖18个行政村,总面积约61.71平方公里,常驻人口约2万8千余人。
山福镇于2016年经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调整了藤桥镇行政区划后,新增设的镇区,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包括历史上的临江镇和双潮乡的管辖范围。
温州市山福镇地貌呈丘陵装分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西南部丘陵地带受长期的地质作用,山地地貌大多表现为沟谷及舒缓起伏的山坡;东北部沿瓯江地势低缓,主要由河口冲积平原和瓯江冲积平原组成。
镇域内,水源、树木、水产、矿产等自然资源较丰富,自然边坡稳定。
常驻人口及主要生活、生产活动主要集中在瓯江沿岸地带,因城镇建设和发展而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主要包括临江社区和沙头工业区范围。
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在浙江省山坡地村镇开发试点工作及浙江省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建设等契机,山福镇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区域发展背景”、“战略发展布局”、“规划空间管制”三个层面分述山福镇的规划探索之路。
一、区域发展背景:201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全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在未来三年里,重点培育百个特色小镇,对制造类产业、历史经典产业加大投入力度。
同年4月,浙江省政府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对特色小镇的创建程序、政策措施等做出了规划。
特色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城镇发展的潮流。
同时,区域发展战略转变也为温州西部山地发展制定了新的思路。
《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努力建设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要求深入实施西部生态产业带发展规划,构建保护与利用结合、优势与功能互补的新兴生态格局。
随后批复的《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7年修订》,战略上提出陆海联动的构思,空间上打通横向通道、拓展中西部腹地,并提出温州与丽水的协调发展应突出旅游合作,共同保护好瓯江上游水源涵养区,合作开发水资源。
规划性质

第一章规划性质、范围与依据一、规划性质本规划为《旅游规划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GB/T18971—2003)规定的县级旅游业发展规划。
二、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北纬27°40'10”~28°01'00”,东经120°10'05”~121°15'00”之间4331平方公里的瑞安市市域。
三、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浙江省旅游管理条例》(二)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3838—200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199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旅游业卫生标准》(GB9663)《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633—9673,16153—1996)《城市区域环境嘈音标准》(GB3096—1993)国家旅游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三)规划文件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旅游1998—2002年发展规划和2010年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浙江省旅游“十五”与至2010年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旅游发展规划思路暨五年行动纲要(2003—2007)》(2003.12)《温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温州市旅游发展“十五”计划与10年规划》《瑞安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瑞安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20远景目标纲要》(2001.10)《瑞安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初稿)《瑞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瑞安市政府工作报告》(2003.3)《瑞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浙江省瑞安市市城镇体系规划》《瑞安生态市建设规划》《瑞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瑞安市海洋开发规划》《瑞安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12)《瑞安市旅游资源普查资料》《瑞安市志》第二章背景与概况一、地理位置瑞安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是泛长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的连接地带,地理坐标在东经120°10'05”~121°15'00”和北纬27°40'10”~28°01'00”之间。
温州市域铁路客运S1线项目情况说明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项目选址调整情况说明2011年10月26日,省住建厅颁发温州市域铁路S1线工程选址意见书(浙规选字第[2011]147号)。
规划选址后,项目工程建设单位多次工程现场踏勘、选址线位地质条件勘探、线位进一步论证,以及与沿线各区、功能区衔接后,发现原规划选址线位在局部地区存在工程可实施性差、地质条件差等问题。
设计部门根据新的情况对选址线位进一步优化,已完成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2012年11月19日,省发改委批复《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年6月10日,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抄告单[2013]10号意见和市政府6月5日第23次常务会议通过初步设计,温州市发改委对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批,设计线位与《温州市域铁路S1线工程建设项目选址审查意见》批复内容相比,主要存在选址线位局部调整、项目用地功能和建设规模调整的问题。
根据浙江省建设厅《浙江省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规范要求,为了更好地衔接规划实施,本次针对市域铁路S1线调整内容进行规划选址的补充论证。
一、项目概况、规模和技术标准调整后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西起瓯海区潘桥镇,向北经沿海铁路温州南站后,折向东上跨沿海铁路至温州西站,沿既有金温铁路廊道至温州东站,折向南沿龙湾区南洋大道、前房路经奥体中心至永强机场,出机场后向北跨越瓯江南口至灵昆半岛,线路全长53.507 km,其中地面线3.029 km、高架线(桥梁7座)39.112 km、越岭双线隧道2座1.323 km、地下线10.043 km,桥隧比94.34%。
全线近期设置桐岭、潘桥、温州南、温州西、德政村、龙霞路、温州站、府东路、上江路、龙腾路、温州大道、南洋大道、奥体中心、永强、机场、灵昆、半岛一站共17座车站(地面车站2座、高架车站12座、地下车站3座),预留下斜、文昌路、半岛二站共3座车站;近期平均站间距3.13km,远期平均站间距2.73km;于桐岭站位置设桐岭车辆段一处,半岛二站东端设灵昆停车场(预留检修基地)一处,温州站附近设控制中心。
翁垟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翁垟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4调整完善版文本乐清市人民政府二〇一六年十月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 ...................................................... 1 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标 ..................................................................... .......................... 5 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 ...................................... 9 第四章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与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11第五章生态用地保护规划 ..................................................................... (13)第六章农用地保护规划 ............................................................................................................. 14第七章建设用地规划 ..................................................................... ............................................ 17 第八章节约集约用地规划 ..................................................................... .................................... 20 第九章土地整治规划 ..................................................................... ............................................ 23 第十章土地用途分区 ..................................................................... ............................................ 25 第十一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 ........................ 29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与管理措施 ..................................................................... ............................ 33 第十三章附则 ..................................................................... .. (35)翁垟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2014调整完善版文本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指导思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先导,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为重点,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围绕“建设美丽乐清,创建美好生活”的总体要求,围绕翁垟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统筹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加强宏观调控,创新用地模式,完善用地机制,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土地的集约和高效利用,以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第⼀章总则根据《中华⼈民共和国TRANBBS城市TRANBBS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温州市市域范围内城市建设的指导性⽂件。
温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含开发区)内的⼀切规划、TRANBBS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本规划。
规划期限:近期 2003~2007年中期 2008~2012年远期 2013—2020年远景 2020年以后⽂本中粗体字条⽂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
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为,应依法进⾏查处。
本规划⾃浙江省⼈民政府批准之⽇起,由温州市⼈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章城市发展⽬标总⽬标:将温州建设成为国际性轻⼯城及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业、商贸、⾦融、港⼝、旅游城市,实施“⼀港三城”发展战略,加快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的发展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全⾯、协调、可持续发展,进⼀步加强⽣态城市建设,为提前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形成现代化⼤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综合实⼒,到规划期末国内⽣产总值和三次产业结构接近国内⼀流⼤城市的相应⽔平。
形成具有现代化⽔平的温州都市区,到规划期末温州的城市化、⼯业化⽔平达到国内先进⽔平,确⽴影响全国、辐射浙南闽东的中⼼城市地位。
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宏观管理制度,形成统⼀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逐步向资源配置市场化、合理化,经济运⾏规范化、法制化⽅向发展。
形成现代化温州都市区基础设施的构架,到规划期末,建成现代化的城市综合TRANBBS 交通、公⽤设施、环境保护、抗灾防灾等基础设施系统,在数量和质量上满⾜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和⼈民⽣活的需要。
形成以促进⼈的全⾯发展为核⼼的社会发展体系和⼈与⾃然和谐共存的⽣态环境,社会风⽓良好、公共秩序井然、⽣活环境优美为重要标志的城乡⽂明程度显著提⾼。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

包括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洞头县行政辖区及瓯
北片、七里片总面积为1423.6平方公里。
都市区规模
人口规模 规划确定温州近期(2007年)城市人口为200万人左 右;中期(2012年)城市人口为225万人左右;远期 (2020年)城市人口不超过260万人。
用地规模 近期城市建设用地为179.26km2(人均89.63m2), 中期用地为206.5km2(人均91.78m2),远期用地为 259.71 km2 (人均99.89 m2)。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
一、区位介绍 二、现状分析 三、规划目标
温州,沿海港 口城市,位于中国 东南部,瓯江下游 南岸,为中国浙江 省辖市,简称 “瓯”。
城市性质:我国东南 沿海重要的商贸、工 业、港口、旅游城市。
目标:将温州建设成 为国际性轻工城及我 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工 业、商贸、金融、港 口、旅游城市
经济情况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925.57亿元。人 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37366元,增长10.0%, 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520美元。
主城区(3个):鹿城区、 龙湾区、瓯海区 县级市(2个):瑞安市、 乐清市 重点县镇(6个):永嘉、 洞头、平阳、苍南、文成、 泰顺
中心城市对外交通
中心城市道路交通
中心城市中期规划图
•用地发展方向 •开发原则 •住宅建设 •绿地建设
中心城市远景市布局结构
发展目标 远景温州成为更高一级区域的次中心,进 入国内一流城市行列,城市的可居性增加, 金融商贸业发达,在城市的管理和运营方 面成为国内的典范,创造“新的温州模 式”。
温州港状元岙港区8#9#多用途泊位项目情况说明

温州港状元岙港区8#、9#多用途泊位项目情况说明温州港状元岙港区8#、9#多用途泊位工程是“水运强省”工程之一,是温州市“百项千亿”工程重中之重项目,是温州市“一港三城”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建设事关温州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根据《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状元岙港区建设实施是温州由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迈进,由“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跨越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这将对城市东移起着龙头的作用。
对加快港口发展,改变落后局面,促进腹地经济腾飞,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为确立主枢纽港地位迈出坚实的一步,也将为实现由“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的跨越奠定了基础。
温州港是我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近几年来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尤其是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前几年,年均增幅达30%以上,今年将达到2630万吨(外贸171.58万吨),集装箱21.3141万标箱(外贸箱7.36万TEU、内贸箱13.95万TEU)。
随着浙江省“水运强省”工程和温州市“一港三城”发展战略的实施,尤其是国际性轻工城的建设,将使温州成为世界轻工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和集散地,温州港建设专业化集装箱泊位已迫在眉睫。
状元岙港区位于瓯江口外南水道南侧,状元岙岛西北岸弧形海湾内,港区东临东海,西南与霓屿岛相连,南面与洞头本岛和大岙等岛屿相连,北面与对岸青山岛相距约1.5km。
拟建码头前沿水域开阔,诸多岛屿掩护较好,水深条件优越,水体含沙量较小,深槽形态基本稳定,通过围垦形成陆域用地,本次围垦可形成3公里深水岸线,规划建设9个集装箱泊位,初期可形成300万标箱吞吐能力,远期为500万标箱。
一、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温州港状元岙港区8#、9#多用途泊位工程建设规模为2个5万吨级(兼靠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
一阶段兼顾多用途功能,码头年设计吞吐能力为集装箱20万TEU,杂货70万吨。
二阶段通过增加设备扩大装卸能力后发展成全集装箱泊位,码头年设计吞吐能力为集装箱70万TEU。
六年级话说温州2-6单元教案

六年级《话说温州》教案第二单元文物古迹(二)第一课永昌堡教学目标:1、了解永昌堡的来历及其建筑特点;2、感受永昌堡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了解永昌堡的来历及其建筑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永昌堡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一、新闻导入新闻:2004年11月,欧盟官员一行进程来到龙湾区的永昌保,对现场进行评估之一,……永昌堡与欧盟有什么关系?永昌堡是什么吸引了欧盟的眼光?二:访古迹1、永昌堡修建于什么时候时代,到现在在多少年了?2、当时为什么要建造这样一座城堡呢?3、了解永昌堡到基本构造?各有什么作用?三、阅读历史1通过阅读了解永昌堡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在朗诵品味中感受永昌堡历史情怀。
2、你还还想知道永昌堡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引导学生去阅读更多的历史故事。
第二课泽雅四连碓教学目标:了解温州泽雅四连碓造纸文化的悠久历史。
探讨泽雅四连碓的保护与利用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温州泽雅四连碓造纸文化的悠久历史。
教学难点:探讨泽雅四连碓的保护与利用价值。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请问我国古代上四大发明是什么?其中造纸术居然在我们温州瓯海泽雅一带原野山涧中发明确规定,现在还完整地保存下来,今天我们一起访问“泽雅四连碓”板书:泽雅四连碓二、访古迹1、出示图片泽雅四连碓,并阅读“走进纸山”,质问:“四连碓”是怎么由来的?2、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造纸厂地方?三、了解造纸流程1、你看看课文9幅插图:你把造纸的顺序排一排。
2、其实造纸的生产工序不只这9道,一共有72道,你想像一下还有哪些工序?四、辩论赛正方:泽雅四连碓有存在的价值反方:泽雅四连碓没有存在的价值五、阅读温州在线深入了解有关泽雅四连碓。
六、网上查找有关泽雅四连碓的有关记载并进行交流。
第三课忠训庙戏台教学目标:知道忠训庙戏台的历史和建筑特点,了解薛昌荣生平,设计考察探访家乡文物古迹的活动。
教学重点:知道忠训庙戏台的历史和建筑特点教学难点:设计考察探访家乡文物古迹的活动教学过程:一、以图片情境导入出示庙会的响图片,激疑:每年八初七,当地群众都会到这里来举办庙会,这是为了谁呢?二、访古迹1、参观忠训戏台:忠训庙前后殿加东西厢房共有26间,开井正中建有温州市讫今保存最完整、最有研究价值的古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