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微切片制作及缺点判读简介

合集下载

微切片制作

微切片制作

具体 1
2
3
4
5
6
7
流程 简介 取样 灌胶 研磨 拋光 微蚀 判读
7.3 胶渣 Smear IPC-A-600H-3.3.12.~ 3.3.13
允收
拒收
拒收
垂 直 切 片
允收
水 平 切 片
拒收
拒收
微切片制作与检验
具体 1
2
3
4
5
6
7
流程 简介 取样 灌胶 研磨 拋光 微蚀 判读
7.4 孔壁粗糙度 Roughness
2
3
4
5
6
7
流程 简介 取样 灌胶 研磨 拋光 微蚀 判读
6. 微蚀
微蚀液的配方是: “氨水+水+双氧水” 配比为:1:1:0.1
观察面上滴微蚀液用棉花棒擦抹后,铜面产生微小 气泡,即表示反应已在进行,来回擦蚀约1~~3秒钟,立刻用 口罩擦干,勿使铜面继续氧化变色. 良好的微蚀将呈现鲜 红铜色,且结晶分界清楚。
7.1 龟裂 Crack IPC-A-600F-3.3.5~3.3.6
允收-孔壁及转角均无裂痕
拒收-镀铜层均有裂痕
微切片制作与检验
具体 1
2
3
4
5
6
7
流程 简介 取样 灌胶 研磨 拋光 微蚀 判读
7.2 芯吸 Wicking IPC-A-600F-3.3.11
允收
拒收: 芯吸≧4mil
微切片制作与检验
具体 1
2
3
4
5
6
7
流程 简介 取样 灌胶 研磨 拋光 微蚀 判读
5. 拋光
拋光粉
拋光
微切片制作与检验

PCB微切片制作与分析报告

PCB微切片制作与分析报告

微切片制作与分析报告经过一段时间对微对片的制作与分析观察,从中收获很多.微切片是我们用于分析问题﹑认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工具.尤其对我们制程工程师来说,对于问题的分析确认和以及条件变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我们制程工程师来说,学会制作分析微切片是我们的一项基本技能。

微切片的制作标准是﹔抛光完美﹑织纹清晰可见﹐无明显刮痕。

按照一般的流程﹐要想制作一个好的微切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取样把样品从板内或测试coupon上取下﹒公司化验室有两种用于提取样品的机台﹓一种是切割机﹐主要用于切割较薄的板子﹐或是板边取样﹓另一种是捞床﹐主要用于捞取较厚的板子﹐或离板边较远处取样﹒2﹒烘烤(1).热应力切片必须经过121℃-149℃烘烤至少6小时.(2).烘烤后将样品放入干燥器内的陶瓷板上冷却至室温.3﹒热应力试验(1).样品从干燥器中取出后涂上助焊剂.(2).热应力条件依客户规格4. 灌胶灌胶的目的是为了固定试片﹐方便研磨.(1)将样品用适当溶剂清洗干净.(2)将切下的样本放置压克力中﹒然后将固化剂和树脂粉混合均匀后倒入模子中﹐烘烤加速硬化或在常温下使溶剂挥发硬化起到固定样品的作用﹒在该步骤中﹐注意在灌胶前需要将试样放正﹐胶要调得黏稠适度﹐太稀会影响胶凝固的时间﹐太浓胶不易灌到孔内﹐且容易产生气泡另外要注意的是要尽量减少灌胶时产生的气泡胶﹒5﹒研磨研磨是在高速转盘上利用砂纸的切削力﹐将样本磨至我们所需要观察的地方﹒这是制作一个好的微切片的关键步骤﹐是制作微切片技术的精华所在﹐往往一个微切片制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研磨过程质量的好坏﹒(1).用180#,1200#,2400#砂纸磨到孔中心.(2).用4000#砂纸去除切片表面刮痕,使之光滑平整.研磨的要点是:对孔壁而言其截面必须落在孔心平面之附近,必须要两壁平行﹐必须要消除大多数砂痕﹒6﹒抛光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将微切片研磨后还要经过几个动作﹐来加以保证微切片的制作质量﹒(1)抛光时应加0.3um氧化铝膏作抛光助剂.(2)抛光时要不断改变方向,使之产生均匀的抛光效果直至刮痕完全消除,切片表面光亮如镜.一般抛光1~3min.7﹒微蚀(1)用微蚀液在切片表面擦约2~3秒,使电镀界面显现,必要时重新微蚀2~3秒.(2)用清水或纯水将微蚀液冲掉后吹干.备注:两种典型微蚀液NH4.H2O,H2O2微蚀液K2Cr2O7微蚀液8﹒判读(1)在放大100X明视下观察并判读所有要求之内容.(2)除非另有说明,一般以放大200X为最终判定倍数经过上面几个步骤﹐一个切片的制作就基本完成了﹐下面我就KS组常用到的一些微切片作一个基本介绍﹒1﹒孔未堵满孔未堵满也是KE站内常见的不良之一﹒对于内层的堵孔﹐如果孔未堵满﹐在后续制程中易残留药水﹐从而产生重大的报废等不良后果﹒而对于外层堵孔﹐如果未堵满容易产生孔发黄﹐出现假性露铜的不良﹐客户也是不能接受的﹓当然﹐不同的客户对孔未堵满各有不同的管控标准﹐如果在客户标准范围内的孔未堵满﹐还是可以接受的﹒究其原因﹐常见的有﹔(1)网版未对准﹓(2)印刷时油墨有气泡﹓(3)刮刀压力不足﹒(4)油墨粘度不够﹓(5)研磨过度﹓(6)底座粘板﹒2.油墨起泡油墨起泡是KE站主要不良之一,其主要原因及对策有如下几点油墨厚度是KE印刷时经常提到的一个控制参数﹒如果控制不好﹐会对产品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按照IPC规范﹐拒焊油墨厚度的规格为﹔(1)原板厚度﹔>=0﹒4mil;(2)拐角厚度﹔>=0﹒2mil ﹓(3)线路和铜面厚度﹔>=0﹒2mil﹒导电油墨的规格是﹔基材厚度﹔0﹒6~2﹒0mil﹓拐角厚度﹔0﹒2~2﹒0mil﹓铜面厚度﹔0﹒4~2﹒0mil﹒油墨太薄﹐则影响线路的阻抗﹐外观等﹒而且易引起油墨起泡等不良﹐进而造成板子报废等后果﹒油墨太厚﹐同样会影响线路的阻抗﹐而且对生产成本也会有较大的影响﹒就本站来说﹐影响油墨厚度的原因﹐常见的有﹔(1)网版目数﹓(2)网版间距﹓(3)刮刀压力﹓(4)刮刀角度﹓(5)刮刀厚度﹓(6)印刷速度﹓(7)印刷次数﹓(8)油墨粘度等﹒。

微切片手册

微切片手册

第二部分:切片的制作程序
&研磨:
1.打开研磨机电源,并调节转速钮 2.在研磨过程中需加入适当之水量帮助研磨。 3.用150目砂纸,将观察孔研磨至孔邊。 4.用600目砂纸,将观察孔研磨至约1/4处。 5.用1200目砂纸,将观察孔研磨至约1/3处。 6.用2000目砂纸,将观察孔研磨至约1/2处。 7.研磨方向应与切片成45角,并不断以90旋转,以确保切片表面完全 研磨。 8.研磨时用力应均匀,防止磨偏。禁止用力过度,导致切片与压克力 胶分裂。 9.在接近孔中心时,应注意防止过磨,检查有无喇叭孔、磨偏及研磨不 够等缺陷
第四部分:導同孔常見異常及允收標准 &.除胶渣不良
圖示一 圖示二 不允收/钻孔时钻针与板材强力摩擦所产生的温度甚高,故所累积的热量常使得 孔壁瞬间温度高达200℃以上,如此一来不免使得部份树脂被软化而成为胶糊, 随着钻针的旋转而涂满孔壁,各内孔环的內層铜面也自不能幸免,冷却后变成胶 渣導致PTH后殘膠不能除盡
自動取樣機
手動取樣機
第二部分:切片的制作程序 &封胶:
1.将沖切下來的切片试样用吹风机吹干,并卡于灌胶模内(或以双面胶将 切片研磨边固定于塑料灌胶模内),竖直固定。 2.将压克力粉与硬化剂(约1:1)调和均匀,缓慢注入灌胶模,并检视无气 泡后,自然固化约15分钟。 注意事项: 1.若切片孔内存有气泡,则用棉花棒沿切片边缘来回移动,直至赶出气 泡为止。 2.固化时间必须充足,否则研磨时,会导致切片与压克力胶分裂。
B
第七部分:切孔的判讀
項目 允收規格及說明 圖片說明
粗糙度
≦1.2mil
回蝕
0.2-3 mil
第七部分:切孔的判讀
項目 允收規格及說明 圖片說明

pcb微切片制作与不良分析

pcb微切片制作与不良分析

微切片制作(一)一、概述电路板品质的好坏、问题的发生与解决、制程改进的评估,在都需要微切片做为客观检查、研究与判断的根据(Microsectioning此字才是名词,一般人常说的Microsection是动词,当成名词并不正确)。

微切片做的好不好真不真,与研判的正确与否大有关系焉。

一般生产线为监视(Monitoring)制程的变异,或出货时之品质保证,常需制作多量的切片。

次等常规作品多半是在匆忙几经验不足情况下所赶出来的,故顶多只能看到真相的七、八成而已。

甚至更多缺乏正确指导与客观比较不足下,连一半的实情都看不到。

其等含糊不清的影像中,到底能看出什么来?这样的切片又有什么意义?若只是为了应付公事当然不在话下。

然而若确想改善品质彻底找出症结解决问题者,则必须仔细做好切取、研磨、抛光及微蚀,甚至摄影等功夫,才会有清晰可看的微切片画面,也才不致误导误判。

二、分类电路板解剖式的破坏性微切法,大体上可分为三类:1、微切片系指通孔区或其他板材区,经截取切样灌满封胶后,封垂直于板面方向所做的纵断面切片(Vertical Section),或对通孔做横断面之水平切片(Horizontal section),都是一般常见的微切片。

图1.左为200X之通孔直立纵断面切片,右为100X通孔横断面水平切片。

若以孔与环之对准度而言,纵断面上只能看到一点,但横断面却只可看到全貌的破环。

2、微切孔是小心用钻石锯片将一排待件通孔自正中央直立剖成两半,或用砂纸将一排通孔垂直纵向磨去一般,将此等不封胶直接切到的半壁的通孔,置于20X~40X的立体显微镜下(或称实体显微镜),在全视野下观察剩余半壁的整体情况。

此时若另将通孔的背后板材也磨到很薄时,则其半透明底材的半孔,还可进行背光法(Back Light)检查其最初孔铜层的敷盖情形。

图 2.为求检验与改善行动之效率与迅速全盘了解起见,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强光之下以性能良好的立体显微镜(40X~60X)直接观察孔壁。

PCB微切片

PCB微切片
然后以实体显微镜或高倍断层显微镜,观察其斜切平面上各 层导体线路的变异情形。如此可兼顾直切与横剖的双重特性。 (此種切片作起來很困難,也不易觀察)
明视200X之斜 切片
暗视200X之斜 切片
三、制作技巧
微切片需填胶抛光与微蚀,才能看清各种真实品质.以下为 制作过程的重点:
1、取 样(Sample culling)
剥膜及蚀刻后尚未熔锡之画面,其二铜与锡铅之横 向扩镀
网印负片法熔锡后的切片
由圖可以看出二铜镀得特别厚,不但超越 油墨而且还侧爬颇远 ,孔环外缘截面呈现缺口
2、干 膜 阻 剂
此200X画面的油墨阻剂(如同墙壁)出现 异常,致使二次铜一开始往墙外恻向伸出, 有了镀铜层在非导体表面建立基地,锡铅镀 层当然就毫不客气顺理成章的成长,其结果 不免造成板子的报废。
各种直接电镀法),即全板镀铜直到完成孔壁铜厚之要求随即以 干膜进行盖孔式(Tenting)的影像转移,再直接蚀刻 .
4.1.2孔銅完整情形 1.銅瘤
是否有銅瘤(Nodule)夾雜物(Inclusion)孔口之階梯式鍍層 (Step plating)及銅層結晶情形.
一銅鍍銅不均形 成的铜瘤
鑽孔毛刺造成,鍍一銅時, 形成的瘤狀
膠渣會影響孔环与铜壁的互连 IPC-6012对此明文规定:过份除胶渣所造成的回蚀深度的不可超
过1mil。
内层孔环与孔壁之间有未除尽的残余胶渣
镀上的铜壁又被拉开的情形
一面镀一面不断被拉开的情形
重铬酸过镀除胶渣造成孔 壁表面的树脂全部溶出, 其缩陷造成断点整齐的玻 纤束突出
除膠渣良好圖片
未做除胶渣的双面板孔铜壁 经喷锡后退即出现了罕见的 严重拉离(Pull Away)
二、分类
电路板解剖式的破坏性微切法,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1、 微 切 片

浅析PCB线路各种缺陷及切片观察

浅析PCB线路各种缺陷及切片观察

浅析PCB线路各种缺陷及切片观察PCB线路是电子产品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连接了各个电子元件,传递电信号和电能。

然而,在PCB线路制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缺陷,这些缺陷会影响电路的性能,甚至导致故障。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PCB线路缺陷进行浅析,并介绍如何通过切片观察来判断线路的质量。

1.走线缺陷:走线缺陷是指PCB线路板上电信号走线存在问题。

常见的走线缺陷包括走线间距不合适、走线过窄、走线断裂等。

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电路的可靠性降低,信号传输效果不理想。

可以通过切片观察走线的质量以及是否存在缺陷。

2.焊盘缺陷:焊盘是连接电子元件和PCB线路板的关键部分,它们直接影响元件和线路板之间的连接质量。

常见的焊盘缺陷包括焊盘孔径不合适、焊盘冷焊、焊盘开裂等。

通过切片观察焊盘的质量,可以判断焊盘是否存在缺陷,并及时采取措施修复。

3.绝缘层缺陷:绝缘层是PCB线路板上各个线路之间的隔离层,防止线路之间短路发生。

绝缘层缺陷可能导致线路之间的电路短路,造成电路故障。

通过切片观察绝缘层的厚度、均匀性,以及是否存在气泡、裂纹等缺陷,可以判断绝缘层的质量。

4.阻抗不匹配:PCB线路上的信号传输需要符合一定的阻抗匹配要求,以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

当连接线路的阻抗不匹配时,会引起信号反射、衰减等问题。

切片观察可以通过测量线路的宽度和距离来判断阻抗是否匹配。

在切片观察PCB线路时,可以使用显微镜等仪器来观察和测试PCB线路的质量。

首先,将PCB线路切片,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的表面和内部结构。

可以通过观察线路的走向、良好的焊接、焊盘是否光滑、绝缘层是否均匀、阻抗是否匹配等来判断线路的质量。

总而言之,PCB线路在制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缺陷,这些缺陷会影响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切片观察可以及早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提高PCB线路的质量和可靠性。

PCB切片制作及分析

PCB切片制作及分析

切片制作及分析切片(Mircosection)分析是PCB行業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通常被用作品質判定和品質異常分析。

對於外層品質或者外觀不良,我們可以通過AOI或者目檢進行判定;但對於壓合後的內層或者孔的品質確認,則須要通過切片進行分析判定。

因此﹐制作出好的切片對於產品品質判定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已經熟練掌握了切片的制作﹐也學會了通過切片進行品質判定和對不良的原因作出初步分析。

一、切片分類:1.縱切片:沿垂直於板面的方向切開,研磨並觀察剖面狀況的切片稱為縱切片。

通常用來觀察孔在鍍銅後的品質、疊構以及內部結合面的狀況,如孔銅厚度確認,物性確認,有無內斷、內連異常等品質問題。

除此以外,像電鍍下陷、銅顆粒等不良我們也會做縱切片加以分析。

縱切片也是我們切片分析中最常用的方式。

2.水平切片:水平切片是順著板子疊合方向一層層向下研磨,用來觀察每一層面的狀況。

通常用來輔助縱切片進行品質異常的分析判定,如內連異常,我們可以在縱切片的基礎上加做水平切片觀察內連異常的范圍;此外,還可以用來確認內O內S等。

二、切片的制作步驟﹕1.取樣:取樣是指將板子上需要分析確認的部分切割下來。

取樣時首先要確認好切片位置:如確認孔銅厚度,通常選擇密集最小孔取樣;如果是確認物性,則通常選擇密集孔區域取樣,取樣大小為5cm*5cm;若是確認品質問題,則取樣位置為出現品質異常的區域。

選定好取樣位置後,先用小撈機撈下略大的一塊,再用切割機切成剛好可以放入壓克力模的大小。

待觀察區域應与切片邊緣相距2mm左右﹐過大則研磨費時﹔過小則切割時的應力容易導致孔壁失真﹒如果是確認物性,則應該在做完熱應力後再用切割機切成小塊。

2.灌膠:灌膠的目的是利用樹脂的固化使切片緊固于壓克力模中,以便于研磨,并且將孔內填滿以防止出現研磨時孔銅翹起而造成的失真。

灌膠前,要保証切片垂直并緊貼于壓克力中,以保証切片的美觀並便于研磨。

配膠時應把握好樹脂粉與固化劑的用量,以免造成浪費。

PCB微切片讲义

PCB微切片讲义
(3) 改用1200#沙紙細磨到“孔的1/2位置”所预设“指示线” 的出现,并伺机修平改正已磨歪磨斜的表面。
(4) 改用2500#沙紙打磨去除粗糙表面“孔的1/2位置”所预 设“指示线”的出现1/2位置,并伺机修平粗糙的表面。
4、 抛 光(Poish) 要看清切片的真相必须仔细抛光,以消除砂纸的刮痕。
因镀铜过程中有固体 粒子附著,再被铜层所加 厚造成的瘤粒,与钻孔并 无关系.
夹杂
如圖附著物是一铜开始不久就附上,再被后续包围而成的夹杂物。须知槽液 中各种浮游固体粒子常会著落而成镀瘤(注:垂直挂镀的板子,其孔内流速 很小,愈是深孔愈糟糕)
薄膜状外来物或未除尽之原来不良皮膜会在板面铜层上被后来镀层所包围
(1).拋光時首先將拋光粉和水對調,約4-5勺拋光粉裝入0.5升的拋光瓶 內加滿水用力搖1-2分鐘,將水與粉融合.故名拋光液.
(2).將拋光絨布打湿,將抛光液倒入適當在絨布上,進行拋光 (3).拋光時要保持與孔的方向一致,這樣可以避免受力方向不同造成 的拉傷.拋光1-2分鐘,拋亮即可.
拋光良好無 刮傷的良跡
3、磨 片(Crinding) 在高速转盘上利用砂纸的切削力,将切样磨到通孔正中央
的剖面,亦即圆心所座落的平面上,以便正确观察孔壁之截 面情况。研磨時注意順著口子磨保持方向一致:
(1) 先用240#沙紙,粗磨到通孔的開口位置止.(注意研磨過程 中适量冲水,以方便减热与滑润。)
(2) 改用600#沙紙磨到“孔的1/3位置”并伺机修平改正已 磨歪磨斜的表面。
4.1、空板通孔切片(含喷过锡的板子)可看到各种现象有:
板材结构、孔铜厚度、孔铜品质、孔壁破洞、流锡情形、钻孔对准、层 间对准、孔环变异、蚀刻情形、胶渣情形、钻孔情形(如挖破、钉头)、 灯芯渗铜、孔铜拉离、反蚀回、环壁互连品质(ICD)、粉红圈、点状孔 破(Wedge Void)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of 26
3. 切片判断
3.13 回蚀(Etc back) 针对孔璧内层铜环上下对其介电层加以移除而退回之部分,铜孔壁与突 出内层孔环形成三面包夹结合, 但如过度回蚀造成孔壁粗糙也会导致应 力断裂可能
20 of 26
3. 切片判断
3.11 金属层与通孔孔壁的介电层间距
IPC:金属层自孔壁退后形成导体 间距>0.1mm或优于采购文件
21 of 26
3. 切片判断
3.12 灯芯效应(Wicking)
通常是结合力不好或者是钻孔等导致玻纤之间结合不 好,电镀时,药水渗入,形成灯芯状。
IPC:渗铜未超过0.1mm
15 of 26
3. 切片判断
3.6 孔铜完整性 有否镀瘤(Nodule), 夹杂物(Inclusion)孔口铜层结晶情形
IPC:不影响孔径
16 of 26
3. 切片判断
3.7 破洞(孔破)
一个切片只允许有三个破洞出现,破洞是焊锡时吹孔(Blow Hole) 最大原因,另外,会导致产品导致严重的失效。
IPC:1. 不可超过3个破洞 2. 大小未超过总板厚5% 3. 内层孔环与孔璧互连 接口不可出现镀层破洞 4. 破洞</=1/4圆周
NG
OK
17 of 26
3. 切片判断
3.8 钻孔品质 孔壁是否有孔壁粗糙及挖破情形
厂规:<1.4mil IPC:粗糙未降低孔铜 且孔径符合规格
18 of 26
3. 切片判断
9 of 26
2. 切片制作技巧
2.5 微蚀(micro-etch) 空板通孔直切切片一般可看到现象有 to layer registration)、孔环(Annular板材结构、孔铜厚度、孔铜 完整情形、破洞(VOID)、流锡情形、钻孔对准及层间对准(layer ring)、蚀刻情形、胶渣(Smear)情形、叠构及钻孔情形等
3 of 26
1. 微切片分类
1.2 切孔 用钻石刀片将一排通孔自正中央切成两半,将切半不封胶的通孔置于 50x的立体显微镜下观察半个孔壁的全部情况。此时若也将通孔的后背 再磨的很薄时,则底材将呈透明状,可进行背光法(Back light)检查孔 铜覆盖的情形。
4 of 26
2. 切片制作技巧
2.1 取样 以特殊的切模(punch, routing)自板上任何处取样,注意不可太逼近孔 边,以防造成通孔受拉力而变形,减少机械应力的后患。早期以冲型设 备为主,后来,为了避免切片过程对于切片造成的潜在损伤,也有专用 的切割机,用铣刀高速切削下一块产品用于做切片。
PCB微切片制作及缺点判读简介
1 of 26
目录 1. 微切片分类………………………………............... 3 2. 微切片制作技巧…………………………............... 4 3. 切片判读………………………………............... 21
2 of 26
1. 微切片分类
1.1 微切片的含义
一般切片(正式名称为微切片),它是用于在观察PCB内部特征时,截取PCB 部分区域裁切而成,故称之为切片。
可对通孔区及板面其他区域灌满封胶后做垂直切片(Vertical Section), 也可对通孔做水平切片(Horizontal Section)。
垂直切片
水平切片
垂直切片
水平切片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f 26
3. 切片判断
3.1 切孔 切孔 (背光>4.5级)
11 of 26
3. 切片判断
3.2 孔铜,面铜
孔铜厚度,面铜厚度
IPC规格:孔铜 最小0.7mil 平均0.8mil
IPC规格:面铜1/2oz 最小1.3mil 平均1.88mil
12 of 26
3. 切片判断
3.3 叠构 压合后板厚, 介电层是否符合规格(Board thickness, Dielectric thickness), 有无层次错误。
7 of 26
2. 切片制作技巧
2.4 抛光(Polish) 要看到切片的真相,必须要做抛光,消除砂纸的刮痕。一般用转盘 式毛毯加氧化铝悬浮液当做助剂,研磨直到砂痕完全消失为止。经 过抛光的切片,表面光滑,避免误判。
8 of 26
2. 切片制作技巧
2.5 微蚀(micro-etch) 将抛光面用水洗净及吹干后,即可进行微蚀(双氧水+氨水),以找出金 属的各自层面,以及结晶状况,微蚀液可用棉花棒沾液,在切片表面 轻擦约2秒钟,良好的微蚀将呈现鲜红铜色,且结晶及分界清楚。 (Demarcration line)
3.9 孔壁浮离(树脂内缩) 系由于铜层应力太大,化铜附着力不良,造成受热后浮起
厂规:宽需<0.4mil 长需<40%板厚
IPC:做过热应力后 产生可允收
19 of 26
3. 切片判断
3.10 分层/起泡(De-lamination)
PCB内层结合不良,会导致层间分离。
IPC: 1.未超过板面1%且间距缩减未低于其起码之间距要求 2. 分层区域跨距未超过导体间距的25% 3. 制程中经多次高热试验后未出现擃大现象 4. 分层至板边的距离不可<2.5mm
13 of 26
3. 切片判断
3.4 对准度 可由孔壁两侧的内层长短情形看出层间对准情形及钻孔与印刷之间 的对准情形。
厂规:层与层偏<7mil,内层孔环>0 IPC:层与层间对准度依采购规范
内层孔环破出<90度
14 of 26
3. 切片判断
3.5 蚀刻 可看到侧蚀(undercut)及计算出蚀刻因子,也可看到印刷或干膜的侧壁 情形
➢ 180 号粗磨到孔壁边缘 ➢ 用800号再磨到”孔中央” ➢ 改用2000号细砂纸轻磨
➢ IPC TM650 砂纸规格 ➢ USA CAMI180,240,320,400 and
600 以转速200~300RPM 作业
规格比对 USA CAMI180, 240, 320, 400 , 600 欧洲 P180, P280, P400, P800, P1200
5 of 26
2. 切片制作技巧
2.2 封胶
封胶的目的是将通孔灌满,避免切片内部有空洞,把要观察的孔壁 固定夹紧,避免有气泡空洞等显现,避免在磨切片的时候,因为切 片处有悬空导致铜,树脂等延展,造成现象失真。
压克力粉
硬化剂
封胶
6 of 26
2. 切片制作技巧
2.3 磨切片(Grinding)
利用砂纸的切削力将样片磨到孔的正中央,以便观察孔壁断面情况的步 骤。选择的砂纸通常由粗到细砂纸,部分需要抛光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