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管理思想差异
中西方管理思想对比

中西方管理思想差异一、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各自起源管理思想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渊源于古希腊文化传统的西方管理思想,它在近代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演变为具有一定科学形态的管理理论,从20世纪初泰勒开始已发展成为科学化的理论体系,对现代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种是渊源于中华文化传统的中国管理思想,它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色彩。
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管理思想在近代没有能够与产业革命及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相结合,以至今天一般人认为科学管理的观念和方法都来自西方。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飞速发展,才使人们的眼光重新从西方转向东方,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重大意义。
管理思想是由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1)中国一贯“以农立国”,历史上,虽然经历了许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迁,但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却一直延续下来,很少变动。
这种农业社会的管理形态反映在思想观念上就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管理体制上是专制与民本相互依存的思想。
中国农业社会是由大量分散、小型、雷同的,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村落和城镇组成的,要维持这种社会结构的稳定就必须有一个高高在上、君临一切的集权管理体制和万众臣服的管理思想。
自秦汉以来,中国这种被称之为“东方专制主义”的管理体制基本上二千多年没有发生什么重大改变。
这种体制在组织上等级森严、上下有序,在领导上强调绝对服从,抹煞个性;强调严格统一,忽视差别。
在控制上重视整体效果,忽视个体利益,重视自上而下的控制,忽视自下而上的反馈。
第二,在管理方法上是经验与理性相互补充的思想。
农业生产必须注重经验、注重实际、注重应用。
一方面在管理上时刻保持着一种清醒的理性态度,重人事轻鬼神,把管理活动放在实实在在的人间实务上,讲求入世,不重出世;重视德育,轻视宗教;崇尚经验,无视神异:尊崇王权,压抑神权。
另一方面,它不重言论,不重思辨。
注重在实际经验基础上的切实领会和直觉领悟,注重于实际行动本身。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比较与融合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比较与融合一、引言管理思想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于组织和管理的经验和理论,中西方管理思想作为两种代表性的管理文化,分别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
本文旨在对中西方管理思想进行比较与融合的探讨,希望能够从中发现各自的优势,并探寻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融合路径。
二、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比较1.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中西方管理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比如,在中国,儒家思想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家庭和社会团体的和谐,对于组织管理也强调以德治人,重视领导者的道德和品德。
而在西方,古希腊罗马文化对于个人主义和民主理念的强调影响了后世的管理思想,注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
2.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进中西方管理思想在理论层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西方管理思想的代表性学派包括科学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和行为科学学派等,这些学派强调科学化、人性化和行为研究的重要性。
而中国的管理思想则更加注重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强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文化差异对管理的影响中西方在文化层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管理思想的不同。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独立、竞争和以目标为导向的价值观,而中国文化则强调集体主义、合作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这种文化差异也在管理实践中产生了不同的偏好和风格。
三、中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1.学习借鉴和消化中西方管理思想在融合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和消化优势,吸取彼此的经验和教训。
中方可以积极学习西方的科学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组织效率和绩效评估的能力。
而西方可以从中方的整体观念和人际关系管理中汲取智慧,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
2.文化融合与适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方管理思想需要注重文化融合与适应。
中西方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文化的特点和要求,尊重并融入当地员工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同时,也要积极促进文化交流和对话,达到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和谐。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一)2024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一)引言概述:管理思想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对管理理念和实践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深刻而明显的差异,这也导致了他们在管理思想上的不同取向。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探讨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包括权力与控制、组织结构、沟通方式、决策方式以及领导风格。
正文:一、权力与控制1. 西方管理思想注重个人权利与自由,倾向于平等的组织体系。
2. 东方管理思想强调集体主义和家族观念,在权力结构中强调长辈的权威和权力集中的组织架构。
3. 西方管理倾向于强调企业的弹性和灵活性,推崇促进员工参与和自主权的管理模式。
4. 东方管理思想注重纪律和秩序,更强调上下级关系的尊重和权威的体现。
5. 西方管理趋向于以事务为导向,以专业能力和成就为评价标准。
6. 东方管理更加注重个人背景和人际关系,重视家族和个人荣誉的维护。
二、组织结构1. 西方管理更倾向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强调团队合作、平等和自由流动。
2. 东方管理更倾向于层级严格、权力集中的组织结构,强调对长辈和上级的尊重与依赖。
3. 西方管理注重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强调权责对等的原则。
4. 东方管理强调从上到下的管控和指导,注重管理者对员工的指示和决策权。
5. 西方管理追求灵活性和创新,鼓励员工的自我发展和探索。
6. 东方管理侧重稳定性和流程化,注重社会规范和传统价值观的维护。
三、沟通方式1. 西方管理注重直接、开放和透明的沟通方式,鼓励员工表达和分享意见。
2. 东方管理更多采取间接、含蓄和尊重的沟通方式,强调避免冲突和维护面子。
3. 西方管理更倾向于使用现代化的沟通工具和技术,如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
4. 东方管理更倾向于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注重非言语和非正式的交流方式。
5. 西方管理注重个人主义和个人表达,强调自我实现和个人权利。
6. 东方管理注重集体责任和社会形象,强调团队合作和整体利益。
四、决策方式1. 西方管理更倾向于民主的决策方式,强调员工参与和意见的收集。
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研究

4.要灵活地掌握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方式和融合程度。矛盾是有特殊性的,不同的民族,国家,企业有不同的背景,面临不同的问题,如果将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方式定性、定量化或者标准化、流程化,也就意味着把这种融合建立在西方管理思想的逻辑体系上,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是一种新的逻辑,既不是原来东方管理思想的逻辑,也不是西方管理思想的逻辑,因此,不能完全套用东西方管理思想原有的逻辑框架和分析方法,应该是坚持东西方管理思想共同的基础,在管理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融合东西方的管理思想来为组织服务。
三、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可行性
1.管理思想的本质。管理思想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共存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和发展着的概念。管理思想是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的理性认识,包含着人们的实践经验,产生于管理行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观点和概念,是存在于管理主体中某种稳定的、持久的、最高层次的理论体系。从管理思想的起源来看,管理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本质就是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最终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东西方管理思想比较

论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

论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目录摘要 (1)1.东方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发展和应用1.1东方管理思想的渊缘 (1)1.2东方管理思想对管理理论的影响1.2.1以人为政治管理的中心 (3)1.2.2以家为生活及日常活动的中心 (3)1.2.3以计谋为交往的中心 (3)1.3.在企业中的发展与应用 (4)2.西方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发展和应用2.1西方管理思想的渊源 (5)2.2西方管理思想对管理理论的影响2.2.1把管理的科学即理性方面同管理的艺术性即非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5)2.2.2把管理中正式组织的作用和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结合起来 (6)2.2.3把管理中的系统性,计划性,程序化等方面与灵活性,权变性,非程序化等相结合 (6)2.3在企业中的发展与应用 (6)3.结论 (6)4.参考文献 (7)论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摘要本文讲述了东方与西方各自在管理思想上的差异,东方管理思想侧重于人与人间的交际来往,情感联络,重视集体的利益,个人为集体服务,强调人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并通过伦理道德规范来束缚。
而西方管理思想侧重于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个人在集体中的行为活动,从而促进整体利益的提升,重视个人的利用和自我利益及价值的实现,强调通过科学量化的规章制度来束缚管理。
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关于东西方管理思想上的文献,抽丝剥茧,总结出东西方在管理思想上的差异以及如何在各自企业中的实施发展应用。
关键词:管理思想,伦理,科学,东方与西方引言:本文写作的目的是想通过论述东西方在管理思想上的差异来研究东方和西方在企业中的实施发展应用的不同,从而总结出能够促进企业积极健康发展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手段。
在东方侧重伦理道德规范来管理人,而西方则侧重于用科学化方法测评衡量管理人,两者各有千秋且都对企业有积极发展的作用,当然最好的方法是两者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共同携手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实施应用。
本论:1.东方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发展和应用1.1东方管理思想的渊源在灿烂的千年历史发展中,东方世界在全人类的世界版图中始终处于屹立不倒的重要地位,其中中国以其极具鲜明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在东方历史发展中渊源流长,并影响着东方其他各国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借鉴与发展,而东方的管理思想也就此不断地壮大成长,在整个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中独树一帜。
东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差异

东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差异【摘要】本文探讨了东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差异。
首先讨论了文化背景对管理理念的影响,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管理方式的不同。
其次分析了权力与领导方式的差异,东方注重领导者的权威,而西方更倾向于民主管理。
接着探讨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东方偏向集体主义,西方注重个人价值。
另外比较了沟通方式的异同,东方更强调含蓄和间接,西方则更直接和开放。
最后讨论了目标设定与执行手段的不同,东方注重整体目标和灵活手段,而西方更注重具体目标和系统管理。
通过分析这些差异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间的管理哲学,促进跨文化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东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差异、文化背景、权力与领导方式、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沟通方式、目标设定、执行手段。
1. 引言1.1 东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差异东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差异早已是学术界和商业界广泛探讨的话题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使得管理哲学思想的差异更加显著。
东方管理哲学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礼仪、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注重长期稳定和细致处理事务;而西方管理哲学则更加注重个人的自主性、竞争性和追求创新,强调效率和快速决策。
这两种管理哲学在权力与领导方式、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沟通方式以及目标设定与执行手段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对于管理者来说,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将有助于更好地应对跨文化管理挑战,提升团队合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东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差异,解析其中的深层文化背景和实际应用情况,为管理者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2. 正文2.1 文化背景的影响文化背景对东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差异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东方文化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往往强调尊重长辈、遵从权威、注重集体利益等,这些价值观念也渗透到了管理理念中。
在东方管理哲学思想中,领导者通常被视为家长式的存在,员工对领导的尊重和服从是理所当然的。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和独立思考被强调,管理者更倾向于平等对待员工,注重个人的成就和发展。
试述: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异同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异同东西方管理思想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不断发展并完善成熟,形成了有各自特色的管理思想体系。
东西方传统价值观念在对人和物的态度上分居两极,因此在对管理思想的认识上就存在着不同之处。
管理活动从内容来分,大致可以分为决策、组织、人员配备、激励、控制五个方面,由此我们也就这五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1、在决策方面,西方强调民主决策,强调权力制约,三权分立、议会制代表了西方的政治文明和管理思想。
东方强调个人独裁,东方人更愿意把命运托付给强者,他们相信领袖胜于相信自己,所谓的“唯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治一人”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
2、在组织方面,西方组织松散化、扁平化、横向联系多,东方组织紧密化、层次化,上下联系多。
3、在人员配备方面,西方重视发挥人的个性,愿意把人安排到他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去,而东方强调个人应适应集体、服从集体,喜欢把人安排到组织认为他最适应的地方去。
4、在激励方面,西方强调物质激励,认为人的利己性是人的基本属性,东方更重视精神鼓励。
5、在控制方面,西方控制制度化,东方控制非制度化、弹性化。
为什么东西方文明在管理思想方面会有如此全面的差异呢,我认为这有其历史、哲学、社会基础的原因。
1、历史基础:欧洲是封建制,地方领主有很大的独立性,君王的权威小,中央必须重视地方意见,宗教对君权有很大的制约,造成了权力制约。
所以决策的民主化、管理的松散化也就不难理解,而东方自秦朝建立起大一统的王朝后是郡县制,而且无论是知识界、宗教界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没有自己独立的声音,所以决策的独裁化、组织的层次化就很自然了。
2、哲学基础: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社会契约论等人文主义思想,认为社会关系的基础是契约,因此强调管理制度化,人本主义思想市场广泛,因此管理上强调尊重人的个性。
东方程朱理学的思想僵化,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管理上强调等级秩序,集体利益,强调共性。
同时管理思想上玄学化,认为最高的管理境界是无为而治,默然于心,造成管理思想的不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西方管理思想差异植物保护学院郑沛才3115102011摘要: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自然导致了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
东、西方管理思想各具特色, 这与其哲学背景的不同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哲学的发展也影响着管理思想的发展, 从东、西方管理思想所蕴涵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的比较分析中考察其各自的特点及二者融合发展的趋势, 并借此找出对我国管理思想和实践有所启发之处。
关键词: 管理思想; 哲学思想; 东西方文化The difference of eastern and western management thoughtsAbstract:Due to the eastand the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naturally leads to the east and western management thinking differencesManagement thoughts of the east andwest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with their different philosophy background. Besides,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is also influencing the de -velopment of the thought of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makes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the philosophy thoughtcontained in the east and west management thoughts anddevelopment to probe into the trend of mergence anddevelopment of each characteristic, and find out something inspiring to our country to some extent in the management thought and practice.Key words: thought of management; philosophy background; the Orient and the Occident culture管理,这个世界不变的主题。
从古至今, 人们对管理思想的研究逐渐深化, 各种著作都以各自的特色介绍着管理思想的精华, 东方、西方各自的特色论述备至。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 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贸易合作和交流日益频繁。
在国际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 管理思想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组织部门的发展。
当前东、西方传统思想文化在国际大环境中不断撞击,在这种趋势下管理思想的交流与融合也越发引人注目。
一、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以西方管理理论为基础理解管理的含义, 即认为管理是一种有关人类行为的活动。
在西方管理思想中, 无论是欧洲传统哲学思想, 还是现代的哲学思潮, 都体现了西方思维方式的严谨性, 具有严格的推理和论证、较强的逻辑性, 就像科学家对待自然科学那样既严又细致。
虽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行人文主义思潮, 但当时主要是以人权相对神权而提出, 是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 以摆脱封建阶级束缚为目的, 并不是以广大劳动者为主要考虑对象。
而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 从伽俐略开始,到由牛顿集大成的古典力学, 都展现的是一个严密的理论科学体系, 它不仅确立了观察实验和科学归纳相结合的基本科学方法, 而且还确立了一整套经典的机械决定论观念。
因此受此哲学思想影响的早期管理理论, 例如美国人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 其原则就是用来决定怎样完成一件工作的最佳科学方法。
这种管理思想, 以工作本身为重点, 把人的工作视为一种机械式的工作而忽略了人性, 因而遭到以后管理理论者的批评。
而其他, 如法国人法约尔提出的行政管理理论, 以及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官僚组织理论等, 这几种西方早期管理思想都是以工作本身为侧重点, 以经济效益为管理的目标, 以科学的方法为手段来实现管理, 也没有考虑到人的因素。
早在18世纪, 系统思想就已经在黑格尔唯心辨证系统观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系统观中有所体现, 但是以牛顿古典力学为集大成的自然科学对人们具有较大的影响, 从而机械论、还原论和决定论也长期具有影响力。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机械的、分析的方法导致只见部分, 不见整体的局限性使人们认识到整体综合的重大意义。
兴起的有机主义思潮强调事物的整体性、组织性和内调节性,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提出用一种机体的理论去代替机械论, 这就使相继提出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理论、自组织理论等理论和不断进步的计算机技术, 为管理理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
例如, 系统理论强调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整体, 把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看成一个总体过程, 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 综合地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 把握住对象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 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
而权变理论提出将特殊环境或状况下的管理方式作为重点来进行研究, 也为西方管理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做出了努力。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关注人的精神, 用统一、和谐的特色对复杂的社会与人进行概括, 因此范围广而抽象。
例如, 儒家主张发挥人的求善之心, 启动人的自然情感, 以便使社会上各阶层的人能和谐地相处。
墨家的观点在于, 人人都遵照天的意志, 去爱别人, 为了爱别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法家的观点是调动人的内在潜力, 努力增加社会财富, 增加军事实力, 通过相互间实力的较量, 取得社会的稳定与平衡。
而道家以保持社会安稳与人的心灵平静为主, 对金钱、地位、权势等较为淡漠。
《道德经》中讲: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这在今天,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问题几乎完全涉及于其中。
老子要求管理官员要少私寡欲, 对今天的贪污腐败问题不能不说具有预言性。
墨子认为:“使贤者众, 不贤者寡。
”此谓进贤, 而且要量才使用、以劳定赏对利用人才的见解甚为精辟。
管子主张治国要以天地为中心, 治国以法, 治人以德, 孟子也主张仁政, 认为不以仁政, 不能平天下, 而且认为以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等。
而且和为贵、和气生财的观点在中国管理思想中不仅占有重要的地位, 甚至应用至今。
这些传统的管理思想, 小到一个家庭, 大到一个国家, 寥寥数语, 却涉及到很多方面。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倡导的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至今仍然对人们的观念具有较为强的影响力。
孟子说:“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 怀利以相接, 然而不亡者, 未之有也,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也就是说,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听任人们不顾任何道义约束, 肆无忌惮地追求一己的私利, 就会亡国、天下大乱。
人们在处理个体利益、组织利益以及人类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时, 往往会忽略它们之间的差异, 强调个体对组织的服从, 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个体的利益。
而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 则促使人们在经济利益与道义之间采取非理性的选择。
从先秦的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使后人们学习到的不仅是哲理, 更多的是由这些哲理引申出来的军事上的、管理上的道理甚至是为人之道。
因此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特色, 在于十分重视人我之间、物我之间的协调、和谐、均衡、统一、有序的关系, 且认为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 应之以乱则凶。
三、东西方管理思想异同及利弊从管理内容而言,东西方的差异在于一、在决策方面,西方强调民主决策,强调权力制约,三权分立、议会制代表了西方的政治文明和管理思想。
东方强调个人独裁,东方人更愿意把命运托付给强者,他们相信领袖胜于相信自己,所谓的“唯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治一人”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
二、在组织方面,西方组织松散化、扁平化、横向联系多,东方组织紧密化、层次化,上下联系多。
三、在人员配备方面,西方重视发挥人的个性,愿意把人安排到他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去,而东方强调个人应适应集体、服从集体,喜欢把人安排到组织认为他最适应的地方去。
四、在激励方面,西方强调物质激励,认为人的利己性是人的基本属性,东方更重视精神鼓励。
五、在控制方面,西方控制制度化,东方控制非制度化、弹性化。
为什么东西方文明在管理思想方面会有如此全面的差异呢,我认为这有其历史、哲学、社会基础。
简单的阐述一下1、历史基础:欧洲是封建制,地方领主有很大的独立性,君王的权威小,中央必须重视地方意见,宗教对君权有很大的制约,造成了权力制约。
所以决策的民主化、管理的松散化也就不难理解,而东方自秦朝建立起大一统的王朝后是郡县制,而且无论是知识界、宗教界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没有自己独立的声音,所以决策的独裁化、组织的层次化就很自然了。
2、哲学基础: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社会契约论等人文主义思想,认为社会关系的基础是契约,因此强调管理制度化,人本主义思想市场广泛,因此管理上强调尊重人的个性。
东方程朱理学的思想僵化,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管理上强调等级秩序,集体利益,强调共性。
同时管理思想上玄学化,认为最高的管理境界是无为而治,默然于心,造成管理思想的不系统3、社会基础:西方是商业社会,资本对政权有很大的影响,商业社会要求是法制化、制度化,而且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在管理思想上就是制度化的控制,松散化的管理。
而东方政府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中心地位,体现在管理思想上就是决策的集中化,而且东方家庭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很强调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因此管理上人性化、弹性化。
东西方管理思想各有其利弊。
具体的说东方管理思想利在重视人,弊在不规范。
因此东方一个组织管理成效的好坏与组织成员,尤其是领导层的个人素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
而西方管理思想的利与弊反是,利在制度化,在执行层面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弊在教条化,我曾经看过一本被西方管理学界高度认同的书《参谋本部》,很多人认为书中描述的德军参谋本部的军事计划的细致化程度是一个管理的高度,但他们都忽略了正是参谋本部过于细致的计划造成了德军放过了在敦克尔克的英军四、东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趋势与意义值得我们骄傲的是, 西方国家借鉴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已取得成效, 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精华所闪烁着的智慧的光芒。
儒家思想中所体现的整体、和谐和统一的精神在具体的管理中, 不但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而且有利于组织的共同目标的形成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