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汇总表(铁塔车间)

合集下载

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

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

危险源识别一览表
一、危险源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危险性=D=LXEXC L 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0.1-7)
E 一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0.5-7)
C 一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1-50)
三个主要因素的评分方法如下表:
表一:
0.1 实际上不可能
评价结果分类及控制要求
表二:
(1)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
(2)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
(3)曾发生过事故,但没有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
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

总分三100分高度危险的一律视为重大危险源。

注:本“危险源识别”为开工初次识别,随工程进度会继续完善、及时调整。

二、识别清单
作业过程:施工准备
作业过程:办公区
作业过程:路基工程(现场便道)
作业过程:工地试验室
作业过程:配电房
作业过程:食堂
作业过程:员工宿舍
作业过程:钢筋工程
作业过程:模板工程
作业过程:混凝土工程
作业过程:桩基、横梁、塔柱等结构工程
作业过程:液压爬模支架
作业过程:起重、提升机械
作业过程:修补工程
作业过程:构件加工
作业过程:建筑电器
作业过程:机械施工
作业过程:设备、仓库管理
作业过程:自然灾害
作业过程:后勤管理。

危险源辨识表全(精品)

危险源辨识表全(精品)

危险源辨识清单危险源辨识一览表汇总:审核:审批:注,存在形式中:1、正常;2、非正常;3、所有人员;4、人的行为;5、人的能力;6、其他人为因素;7、公司外部且能够施加影响;8、公司以内的周边地区;9、设备设施和材料;10、各类变更(活动、材料、计划、体系)危险源辨识一览表注,存在形式中:1、正常;2、非正常;3、所有人员;4、人的行为;5、人的能力;6、其他人为因素;7、公司外部且能够施加影响;8、公司以内的周边地区;9、设备设施和材料;10、各类变更(活动、材料、计划、体系)危险源辨识一览表汇总:审核:审批:注,存在形式中:1、正常;2、非正常;3、所有人员;4、人的行为;5、人的能力;6、其他人为因素;7、公司外部且能够施加影响;8、公司以内的周边地区;9、设备设施和材料;10、各类变更(活动、材料、计划、体系)危险源辨识一览表汇总:审核:审批:注,存在形式中:1、正常;2、非正常;3、所有人员;4、人的行为;5、人的能力;6、其他人为因素;7、公司外部且能够施加影响;8、公司以内的周边地区;9、设备设施和材料;10、各类变更(活动、材料、计划、体系)危险源辨识一览表注,存在形式中:1、正常;2、非正常;3、所有人员;4、人的行为;5、人的能力;6、其他人为因素;7、公司外部且能够施加影响;8、公司以内的周边地区;9、设备设施和材料;10、各类变更(活动、材料、计划、体系)危险源辨识一览表注,存在形式中:1、正常;2、非正常;3、所有人员;4、人的行为;5、人的能力;6、其他人为因素;7、公司外部且能够施加影响;8、公司以内的周边地区;9、设备设施和材料;10、各类变更(活动、材料、计划、体系)危险源辨识一览表注,存在形式中:1、正常;2、非正常;3、所有人员;4、人的行为;5、人的能力;6、其他人为因素;7、公司外部且能够施加影响;8、公司以内的周边地区;9、设备设施和材料;10、各类变更(活动、材料、计划、体系)危险源辨识一览表注,存在形式中:1、正常;2、非正常;3、所有人员;4、人的行为;5、人的能力;6、其他人为因素;7、公司外部且能够施加影响;8、公司以内的周边地区;9、设备设施和材料;10、各类变更(活动、材料、计划、体系)。

工厂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汇总表

工厂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汇总表

工厂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汇总表本文档旨在为工厂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提供一个汇总表,以帮助工厂管理人员全面了解和管理潜在风险。

以下是汇总表的主要内容:工厂概述在此部分,将简要说明工厂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地址、所属行业等。

危险源辨识在此部分,将列出工厂中各种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危险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机械设备- 电器设备- 化学品- 噪音和震动- 高温和低温环境- 高处作业- 燃气和爆炸危险- 火灾和自然灾害对每个危险源,都要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可能引发的风险和可能造成的伤害类型。

风险评价在此部分,将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

评价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因素:- 危险源的可能性:对该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概率进行评估。

- 潜在伤害:对可能造成的伤害进行评估,如人员伤亡、财物损失等。

- 风险等级:根据危险源的可能性和潜在伤害,确定相应的风险等级,如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等。

对每个危险源,应给出相应的风险等级和评价依据。

控制措施在此部分,将给出针对每个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建议。

建议控制措施应能够减少或消除危险源的可能性和潜在伤害。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工程控制:通过改变工艺、设备或环境来减少危险源。

- 行政控制:通过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培训等方式来管理危险源。

- 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遵守操作规程等。

对每个控制措施建议,应给出相应的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估。

风险管理计划在此部分,将综合前述内容,制定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计划。

计划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风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周期性进行。

- 控制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估的周期性进行。

- 事故和应急情况的处理和报告机制。

结论在此部分,将简要总结工厂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汇总表。

以上是工厂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汇总表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汇总表的制定和实施,工厂管理人员可以全面了解和管理工厂中的潜在风险,确保工厂的安全运行。

危险源(危险因素)辨识一览表知识分享

危险源(危险因素)辨识一览表知识分享

物体打击 1
37
13
吊点不对称、起吊物体不平衡、吊绳夹角不符安全要 求、
起重机倾覆
1
38 14 钢丝绳破断拉力
物体打击 1
39 15 大型设备空中吊运未使用缆风绳
物体打击 1
40 16 人员在吊运物体上
高处坠落 1
41 17 人员在起重物下行走或停留
物体打击 1
42 18 人员在起重物上
高处坠落 1
车辆倾覆
1
137 1 千斤顶使用前没有拆洗干净,
工具损坏 1
138 2 检查各部件是否灵活,有无损伤
工具损坏 1
139 3 使用千斤顶时未放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
140

斤 4 应严格按照千斤顶的额定起重量使用
顶 141
5 不同型号的千斤顶应放在同一端使用
千斤顶倾倒 1 工具损坏 1
千斤顶倾倒 1
3 10
118
的 安 4 遇有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

119 5 夜间无充分的照明设备。
高处坠落 1 其他伤害 1
120 6 顶升时,如发生故障,未立即停机检查
起重机倾覆 1
121 1 司机酒后或带病上岗作业
高处坠落 1
122 特
2
指挥人员作业中,未位于司机听力或视力所能及的明 显处
物体打击
2
123 种
3 输电电缆脱落或破皮及电源电压是不正常
起重机倾覆
1
133 1 厂内道路各种警示、限速标识缺失
车辆伤害 1
134
现场、
2
运输圆筒件、锥形体不稳定件体无进行防倾倒紧固措 施
散落
1
135
车辆、 运输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评价汇总表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评价汇总表
2
项目部
LEC
41
对焊机棚搭设没有使用防火材料
导致火灾、人身、财产损害
将来/异常
3
3
7
63
2
项目部
LEC
42
违章作业、电焊火花引发火灾
人员伤害、人身、财产损害
将来/紧急
3
6
3
54
2
项目部
LEC
43
没有设置安全标志
导致安全事故
现在/正常
3
6
3
54
2
项目部
LEC
44
安全操作规程挂牌位置不当难以看到
导致伤人
将来/异常
6
6
1
36
2
项目部
LEC
15
搅拌机安装未经验收或经验收不合格使用时出现设备故障
设备损坏,
将来/异常
1
6
7
42
2
项目部
LEC
16
搅拌筒内和各配套机构不转动、运动部位及仓门、斗门、轨道等有异物卡住、导致设备事故、提升料斗及拉链制动失灵等到检修时
检修人员坠落仓底伤害
将来/紧急
3
6
3
54
2
项目部
LEC
项目部
LEC
37
电焊弧光、辐射,焊渣、火花飞溅
灼伤作业人员眼睛和皮肤
现在/异常
3
6
1
18
1
项目部
LEC
38
无防护棚
雨水浸湿漏电导致触电事故
现在/正常
3
6
3
54
2
项目部
LEC
39
使用氧气、乙炔放置间距、工作间距不符合要求

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划伤
卫生 清洁
擦窗户跌落
人员摔伤
拖把头或抹布擦拭运转设备 人员绞伤
√ √
√ √ √ √
√ √ √ √ √ √
1 6 7 42 1 6 7 42 161 6 131 3 1 2 15 30 3 3 3 27
切粒岗位高温作业
中暑


331 9
3
日常 作业
在未确认情况下开启五楼换 气扇
人员伤亡

电器设备绝缘或外壳损坏 触电
人员烫伤


3 6 3 54
√4 √
不慎接触高温熔体 切粒 操作
异物掉入切割室
人员烫伤

产品污染 √
√ √√
3 6 3 54 1 10 7 70
√4 √
√4

使用物品将高压清洗机踏板 压实
人员受伤


1 6 7 42
√4

操作高压清洗机高压胶管爆 裂
人员击伤


3 6 7 126 √
3

高压清洗机胶管磨损未更换
《 CP 装 置 操 作 规 程 》 4.7.3 ( P17 ) / 《 应 急 预 案 》 3.2/3.4.1(P84)
《 CP 装 置 操 作 规 程 》 5.8.14(P78)现场贴警示标识 (7月实施)
《用电安全及节能降耗管理实 施细则》5.4.16(P5)
《 CP 装 置 操 作 规 程 》 5.8(P77)
《 CP 装 置 操 作 规 程 》 4.7.3 (P17)
《 CP 装 置 操 作 规 程 》 5.8(p77)
《 CP 装 置 操 作 规 程 》 5.8 (P77)

车间危险源辨识及防护措施一览表

车间危险源辨识及防护措施一览表
2、需站在平台上进行工作时易发生意外后仰等坠落事故。
高空坠落
1、尽量避开在高空位置(2米以上)进行检测或检验;
2、高空作业时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使用安全绳、安全梯。
3、使用平台时必须使用带防护栏的安全平台。
曾发生过除氧水箱上方施工人员因未采取安全措施导致坠落地面的事故;
曾发生过由平台(无防护栏)上后仰坠落的事故。
5
受限空间作业
受限空间作业易发生CO中毒、触电事故;
中毒和窒息/触电
1、受限空间作业必须采取可靠措施保持良好通风;
2、确保使用的设备绝缘性良好,穿戴好劳保用品,必要时佩带防业;
曾发生过受限空间内作业时触电伤人事故。
6
电器触电
1、配电盘处易发生短路引发电火花伤人事故;
2、电焊机把子线、地线易发生连电触电事故;
3、手持电动工具易发生短路漏电事故。
触电、烧伤
1、使用配电盘内插座时注意安全操作,需接线时要找设备组专业电工接线;
2、尽量避免进入电焊机多、线路杂乱的工作场地,避免触电事故;
3、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前注意先观察设备完好情况,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曾发生过配电盘接线导致电火花伤人事故;
水压试验区曾发生过除氧水箱上方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导致工具坠落事件。
3
车辆货物脱落伤人
厂区内叉车、半挂等车辆司机违章操作或意外导致货物脱落。
车辆伤害
1、进入厂区按规定路线行走;
2、注意观察躲避车辆,远离载有工件或货物的叉车等车辆。
曾发生过叉车倒运工件时司机违章操作,导致碰坏车间大门事故。
4
高空作业坠落
1、因工作需要需到产品上方进行检测或检验等工作时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2
高空坠物02

危险源辨识汇总表(铁塔车间)资料上课讲义

危险源辨识汇总表(铁塔车间)资料上课讲义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编制:
审核:
日期: 2014年8月8日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单位名称:铁塔车间统计日期: 2014年8月8日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注: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主要是指储存物质或有危险的场所。

第二类危险源分3类,第1类指物,主要是指机械设备由于操作不当、性能低下、磨损等因素不能实现稳定性能而造成的危险因素。

第2类是指人,主要是指人的失误,也就是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也属于人的失误造成的伤害。

第3类是指环境,即生产作业环境的温度、湿度、噪声、照明、通风换气等方面的要求。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编制:
审核:
日期: 2014年8月8日
1 / 1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1 / 1
1 / 1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单位名称:铁塔车间统计日期: 2014年8月8日
1 / 1
1 / 1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1 / 1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1 / 1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1 / 1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1 / 1
1 / 1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1 / 1
1 / 1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1 / 1
1 / 1
1 / 1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1 / 1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1 / 1
(注: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主要是指储存物质或有危险的场所。

第二类危险源分3类,第1类指物,主要是指机械设备由于操作不当、性能低下、磨损等因素不能实现稳定性能而造成的危险因素。

第2类是指人,主要是指人的失误,也就是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也属于人的失误造成的伤害。

第3类是指环境,即生产作业环境的温度、湿度、噪声、照明、通风换气等方面的要求。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