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概况(新)
阿克苏简介介绍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资源环境压力
阿克苏地区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的挑战,需要采取可持续的 发展方式,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产业结构调整
阿克苏地区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发展新兴产业,提升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区域合作与竞争
阿克苏地区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 ,同时也要面对其他地区的竞争,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工业发展
阿克苏地区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了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地区内主要工业门 类包括能源、化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其中能源和化工行业是地区的支柱产业,纺织和农副产品加工等轻工业也有一 定的发展。
阿克苏地区还积极引进内地企业来疆投资兴业,推动地区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 拓展了工业发展空间。但也要注意到工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技术人才短缺、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需要进一步加 以解决。
经济发展
阿克苏地区计划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 合作,促进外贸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实现经济的全面提升。
城市化建设
阿克苏地区有意推动城市化进程,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 高城市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
教育和科技
阿克苏地区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计划加大对教育和科技领域的投入 ,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提升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水资源
阿克苏地区的水资源较为丰富, 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适合发展
水利设施和农业灌溉。
矿产资源
阿克苏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已 探明的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 、铁矿等,其中部分矿产储量大
,开采价值高。
05
新疆阿克苏市

灵徉南牌化发照地多种的动峰原的之阿 秀于的。和展 西达;有植国、雪路克 资 与神巨走天 国 物家森峰上苏 的源域 粗秘型进山 种家种。级林、的独 要定精 犷与 这峡 。和,列自、冰城特 求位萃 山 之苍 幅谷 围自二入然沙川堡的 ,、的 水 间茫 不系 绕治级国保漠、和地 全品旅 画 , 是列 打区保家护、湖烽质 力牌游 景 瑰 江 造野护一区胡泊燧地 两打打目 丽,南 生动级以杨、,貌 大造造的龟 与将却 珍物保及、峡原、 旅 、地兹 雄使胜 龟 贵的护众托谷始古 游 关 奇您似 兹 ,故林有动多木、生丝 品 联 、徜江 文 按 木 物的尔草态绸 · “ ” 16 11 “ ” ” ” “ “ 28
“阿克苏”以 水得名,维吾 尔语意旅游资源具有品位高、 类型全、特色突出的总体特征,拥 有全国74个旅游基本类型中的35 个,占46%。典型的自然风光和人 文景观是“一峰(温宿天山托木尔 峰)、一河(塔里木河)、一漠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水 (库车大、小龙池)、一山(乌 什燕子山)、一泉(拜城铁热克 温泉)、一园(温宿天山神木 园)、一林(塔里木河沿岸原始 胡杨林)、二谷(库车天山神秘 大峡谷和温宿托木尔峰神奇大峡 谷)”。
……
阿克苏简介介绍

艺术文化
传统手工艺
阿克苏地区的传统手工艺非常发达,如维吾尔族的制毯、刺绣等手工艺品制作技 艺,以及汉族的剪纸、年画等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技艺。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浓 郁的地方特色,而且制作精细、技艺精湛,深受游客的喜爱。
文化交流
阿克苏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这种文 化交流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也为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 献。
制造业
阿克苏地区积极推进制造业发展,主要涉及机械 制造、化工、纺织等领域。
建筑业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阿克苏地区的建筑业也 得到了快速发展。
服务业
旅游业
阿克苏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 括天山神秘大峡谷、塔里木河等景点 ,旅游业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优势产业 之一。
餐饮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阿克苏地区的餐饮业也得到了快 速发展,各种特色小吃和美食不断涌 现。
阿克苏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地理位置 • 历史背景 • 文化特色 • 自然资源 • 经济发展 • 旅游景点
01
地理位置
所在省份
•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缘,天山南麓,东 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连,南与喀什地区接壤,西与克孜勒 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交界,北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接壤 。
伊斯兰教寺院
阿克苏地区有多座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是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
古代墓葬
在阿克苏地区发掘出了大量古代墓葬,为研究当地历史和文化提 供了宝贵资料。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饮食文化
特色美食
阿克苏地区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著名的美食有烤全羊、手抓饭、羊肉串等。 这些美食以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阿克苏地理简介

阿克苏地理简介阿克苏,那可是个超有趣的地方呢!阿克苏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那是一片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
一提到阿克苏,我就满脑子都是它那超美的自然风光。
你能想象大片大片的棉花田吗?就像白色的海洋一样,风一吹,那“海浪”翻滚,特别壮观。
棉花可是阿克苏的重要作物之一呢,那些白白胖胖的棉花就像是大地孕育出的精灵。
还有那神秘的塔里木河,河水悠悠流淌,就像一条蜿蜒的巨龙穿梭在这片土地上。
它滋润着周边的一切,河两岸的胡杨林更是美得不像话。
胡杨的叶子在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颜色,秋天的时候,那满树金黄,就像是大自然打翻了金色的颜料盘,把胡杨林染得金灿灿的。
而且胡杨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很让人敬佩,“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简直就是传奇。
阿克苏的水果也超级好吃。
像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咬一口那叫一个甜,甜到心里去了。
果肉脆脆的,汁水还特别多,感觉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
还有那又大又甜的香梨,皮薄肉嫩,口感清甜,吃起来就停不下来。
阿克苏的人们也特别热情好客。
当你走进一个维吾尔族家庭,他们会拿出各种美食来招待你,像馕啊,烤羊肉串啊,手抓饭啊,每一样都充满了民族特色。
大家围坐在一起,唱歌跳舞,那种氛围特别欢快,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阿克苏的天空也是一绝呢。
湛蓝湛蓝的天空,就像一块巨大的蓝色绸缎,上面飘着一朵朵洁白如雪的云朵,那些云朵的形状千奇百怪,有时候像骏马,有时候像绵羊,有时候像棉花糖,感觉就像是老天爷在天上作画一样。
在阿克苏的草原上,还能看到成群的牛羊。
那些小羊就像一个个移动的小白球,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吃草。
牧人骑着马,在草原上放牧,那画面就像是从古老的画卷里走出来的一样。
阿克苏的建筑也很有特色,那些传统的维吾尔族建筑,有着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图案。
清真寺的尖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建筑上的花纹细腻而又精美,每一处都体现着维吾尔族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阿克苏还有很多有趣的传统习俗呢。
像热闹非凡的古尔邦节,那时候大家都会穿上漂亮的传统服饰,宰羊宰牛,然后把肉分给亲戚朋友和穷人,这是一个充满爱和分享的节日。
我的家乡阿克苏的发声亮

我的家乡阿克苏的发声亮摘要:一、阿克苏简介二、阿克苏的发声亮相三、阿克苏的发展变化四、阿克苏的未来展望五、结论正文:【阿克苏简介】阿克苏,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南部,地处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阿克苏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享有“丝路名城”的美誉。
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
【阿克苏的发声亮相】近年来,阿克苏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民俗文化、良好的生态环境等因素,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的新宠。
当地政府也积极利用这些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使阿克苏的发声亮相愈发引人注目。
阿克苏地区有着壮美的天山景色,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奇观。
此外,阿克苏地区的民族风情浓郁,各民族文化交融,为游客呈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民族画卷。
【阿克苏的发展变化】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阿克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同时,阿克苏地区积极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旅游、生态、文化等产业的扶持力度,使得这些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此外,阿克苏还通过举办各类大型活动,如国际旅游文化节、民族运动会等,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阿克苏的未来展望】展望未来,阿克苏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优势,加大旅游业的发展力度,将阿克苏建设成为一座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国际旅游城市。
阿克苏地区将继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结论】总之,阿克苏这座丝路名城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疆“阿克苏地区”概述

新疆“阿克苏地区”概述阿克苏地区地处东经78°03′至84°07′,北纬39°30′至42°41′间,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和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处南疆中部,东接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西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交界,南与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相邻,北以天山为分水岭,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接壤。
全地区总面积13.25万平方千米,边境线长235千米。
[7]地形地貌阿克苏地区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海拔7435.3米的托木尔峰是境内的最高点;海拔945-1020米的塔里木河两岸则是境内最低处;北部众多山峰,南部是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为山麓砾质扇形地、冲积平原区、戈壁、绿洲相间;中、低山丘陵带分布有大面积水草丰茂的天然草场,其间有黑音山盆地、拜城盆地、柯坪盆地以及乌什谷地;山前洪积-冲积倾斜平原中、下部地势平坦,水量丰富,土地肥沃,是地区的老绿洲所在;沙漠区分布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北部。
[4][8]水文阿克苏地区是新疆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境内重要的有塔里木河、阿克苏河、多浪河,水资源总量6. 3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5亿立方米。
塔河南有胜利水库、北有多浪水库,总库容1. 48亿立方米。
最大淡水湖为艾西曼湖,面积约26. 57平方千米。
气候阿克苏地区位于亚欧大陆深处,远离海洋,为暖温带干旱型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的显著特征:气候干燥,蒸发量大,降水稀少,且年、季变化大;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热量资源丰富;气候变化剧烈,寒冬酷暑,昼夜温差大,年均风速很小。
阿克苏地区幅员广大,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差异显著:北部、西部山区湿润多雨,夏季凉爽,冬季寒冷,高山带四季降雪;平原区除拜城盆地、乌什谷地以外都比较干燥,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拜城盆地、乌什谷地则夏季略短,冬季略长,降水稍多;南部沙漠区干燥少雨,多风沙,夏季酷热,冬季干冷。
生物资源阿克苏地区主要珍稀野生动物有塔里木马鹿、兔娜、鹅喉羚、赤狐等。
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一、基本概况阿克苏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总面积13.13万平方公里。
东南西分别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为临,北以天山为分水岭,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交界,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全地区边境线长23 5公里。
全地区辖8县1市,84个乡镇,56个农林牧场。
总人口251.7万(含农一师29.2万)其中,维吾尔族184.4万,占73.26%,汉族63.91万,占25.39%;农业人口171.77万,非农业人口79.93万),阿克苏市总人口48.55万人。
由36个民族组成,是一个以维吾尔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
阿克苏史称“龟兹”、“姑墨”,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早在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就在此设立西域都护府,龟兹、姑墨、温宿正式列入汉朝版图。
唐朝政府在此设立安西大都护府,管辖西域三十六国,阿克苏是龟兹国、姑墨国、温宿国所在地。
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政府在此设置参赞大臣,冠名以阿克苏(维吾尔语意为“清澈奔流的水”)。
二、资源现状水土光热资源:“阿克苏”是新疆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共有冰川1298条,冰川面积4098平方公里,储水量21 54亿立方米,境内有大小河流16条,其中流量在10000kr.r12以内的河流有15条,塔里木河流量的70%以上为阿克苏河下泄水;地表水年径流量133亿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77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379.3万千瓦,在全疆仅次于伊犁。
现有耕地920多万亩,宜垦荒地4000多万亩,森林资源1000多万亩,草场5000多万亩。
阿克苏地区气候宜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2800-3831小时,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183-227天,年平均气温9.9。
c-ii.s℃,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和林果业的种植。
年产原棉1000万担,占全国的九分之一、全疆的三分之一,开工和已落实纺锭规模200万锭;已建成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优质特色林果生产基地,林果面积达407万亩,农民人均林果纯收入1 278元,当年增收571元;高效节水面积达169万亩,种植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73.7%。
阿克苏地区资料

人文地理阿克苏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东与沙雅县相邻,西与柯坪、乌什县毗连,南与阿瓦提、洛浦、策勒县接壤,北与温宿、新和县为界。
地理坐标为北纬39°30'ˇ41°27',东经79°39'ˇ82°01'。
市境总面积18369.9平方公里。
东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隔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和田地区相望,西南连接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北以天山为分水岭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相连,西北同吉尔吉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
市内海拔高度1114.9米。
距乌鲁木齐市989公里,距喀什市466公里。
行政区划阿克苏市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中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
辖7乡2镇1场、130个行政村及农12个国营团场。
新中国成立后,阿克苏从1949年至今为阿克苏专署、地区行署所在地。
阿克苏市辖6个街道、2个镇、4个乡:栏杆街道、英巴扎街道、红桥街道、新城街道、南城街道、柯柯牙街道、喀勒塔勒镇、阿依库勒镇、依干其乡、拜什吐格曼乡、托普鲁克乡、库木巴希乡。
市境内有:良种场、红旗坡、兵团一团、兵团二团。
经济情况初步核算,预计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含一师、石油开采作业区)778.78亿元,较上年增长14.1%;地方生产总值362.87亿元,增长20.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35亿元,增长9.2%;第二产业增加值128.21亿元,增长29.1%;第三产业增加值142.31亿元,增长20.3%。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45:35.33:39.22。
在地方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贡献率为14.14%,拉动经济增长2.86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贡献率为48.97%,拉动经济增长9.8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93.93亿元,增长35%,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0.66%,拉动经济增长8.2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6.89%,拉动经济增长7.45个百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韵森林之城—新疆阿克苏市概况“阿克苏”因水得名,维吾尔语意为“白水城”,座落于世界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的上游。
古为秦汉之际西域三十六国的姑墨、温宿两国属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是阿克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兵团农一师师部所在地。
阿克苏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是南疆重镇和交通枢纽。
全市总面积2.33万平方公里,城区面积37.6平方公里。
市辖4乡、2镇、1场和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0.8万人。
城区绿地率达38.9%,人均公共绿地9平方米。
阿克苏市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中国人居最佳环境范例城市奖”、“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中国西部大开发新疆十座投资环境最佳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市)”、“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和“国家级优质商品棉基地”等荣誉称号。
2010年阿克苏市在西部百强县市的排名位列第42位。
资源优势一、环境、水能资源优势阿克苏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降雨量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
阿克苏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水源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30—141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2750—3078小时,无霜期长达205—219天,是全国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
阿克苏是新疆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辖区内有冰川1293条,面积4098平方公里,储水量约2154亿立方米,有大小河流16条,地表水年径流量129.4亿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106.2亿立方米,可开采用量51.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达390万千瓦,为大力发展电力工业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二、农林畜牧资源优势阿克苏生态的原始性、绿色、无污染等特点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第二批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县(市)”。
林果业是阿克苏市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阿克苏市紧紧围绕苹果、红枣、香梨、核桃、石榴5大优质果品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林果业发展,阿克苏先后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库尔勒香梨原产地”,阿克苏红富士苹果、红枣、核桃、葡萄被指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供果品。
目前,阿克苏特色林果面积427.02万亩,其中红枣173.4万亩,核桃135万亩,苹果24.24万亩,香梨30.28万亩,杏53.7万亩,葡萄10.4万亩;水果产量122.03万吨,其中:香梨33.43万吨,苹果23.26万吨,核桃5万吨,红枣13.44万吨,葡萄10.44万吨,杏子36.46万吨。
初步形成红枣、核桃、苹果、香梨、白杏、葡萄等六大果品以及城郊采摘、休闲旅游基地建设区域布局。
阿克苏市已建成“中国枣园”、优质核桃种植基地。
畜牧业优势明显,阿克苏地理位置优越,水草丰美,天然草场面积达5000多万亩。
牧畜年存栏494.56万头,其中牛42.89万头,猪26.79万头,羊405.65万头。
肉类总产量13.37万吨,其中,猪肉产量2.93万吨,牛肉产量4.53万吨,羊肉产量5.91万吨。
牛奶产量12.87万吨,水产品产量1.11万吨。
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三、油气资源优势阿克苏地区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开发的主战场,实施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气源地。
境内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10亿吨,凝析油储量7200万吨,天然气储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占塔里木盆地己探明储量的90%以上。
阿克苏市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生产开发前景良好。
石油化工企业可充分利用丰富的稠油、凝析油、轻烃及天然气资源发展特色炼油、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实现资源的就地转化,带动油气中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形成以炼油、烯烃和其它精细化工及化肥为支撑的石化产业。
四、棉花资源优势阿克苏是“中国棉都”、“中国长绒棉之乡”,棉花产量占全疆的1/3,占全国的1/8,长绒棉占全国总产量的93%,棉花产量稳定在1500万担以上,交易量稳定在2000万担左右。
阿克苏地区棉花的品质从色度、马克隆值、纤维长度等参数均可和世界上最好的埃及棉相媲美,“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看阿克苏”已成为业界共识。
为了承接东部纺织工业向西部转移,促进产业链衔接和升级,实施本地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将阿克苏确立为“新疆纺织工业城”,阿克苏由此成为全疆唯一获此殊荣的地方政府。
阿克苏纺织工业城规划棉纺规模达600万锭,建设内容包括棉纺、化纤、针织、梭织、染整、家纺、服装、仓储物流、动力能源、生活商贸等十大功能区(删去了“的奋斗目标”)。
目前,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达到了“七通一平”的要求,完成道路里程41公里、供排水管网47.23公里、绿化面积1897亩;完成10千伏电力供电网络23公里,建设了220千伏输变电枢纽工程;建设移动、联通通讯机站4座,由阿克苏火车站至“新疆纺织城”的铁路专线和铁路高架桥等已列入南疆铁路复线建设规划。
五、煤炭、矿产资源优势阿克苏煤炭总储量为358.7亿吨,探明储量40亿吨,占南疆地区探明储量的83%以上。
2010年,原煤产量807.83万吨,焦炭产量106.03万吨。
目前,阿克苏有各类矿藏79种,已探明各类矿藏46种,其中岩盐矿储量6000亿吨、石灰岩矿总储量1000亿吨、磷矿储量3000万吨、石膏储量32亿吨、麦饭石和红柱石都在1500万吨以上、霞石正长岩8.5亿吨、钒储量15.6万吨、白云岩储量26亿吨。
建材矿产是阿克苏的一大特色,耐火粘土、陶土、石英砂、玄武岩、花岗岩、大理石、金元母等矿产,不仅分布广、储量多,而且易于开采,矿产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
六、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阿克苏的旅游资源以历史文化遗址、自然风光、民俗风情、龟兹和多浪文化为特色,拥有全国74个旅游基本类型中的35个,是新疆旅游资源最集中的地区,既有与全国大石窟并列的克孜尔千佛洞,也有国内旅游权威宣称的“九寨沟归来不看水,神木园归来不看树”的天山神木园,还有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胡杨林公园和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衬托的冰川、雪山、草地等景观,更有叹为观止的温宿大峡谷。
作为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源地,境内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克孜尔千佛洞和库木吐拉千佛洞、昭怙哩大寺、汉代烽火遂、古代冶炼遗址、伊斯兰教遗址等,无不显示出阿克苏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我们在充分整合旅游资源基础上,还紧紧围绕打造“水韵·森林之城”的目标,坚持经营城市理念,稳步实施城市“六纵四横十一湖”水网规划建设、多浪河景观带规划建设和生态城市创建,着力打造时代气息浓厚、主题鲜明的集商务、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区域经济生态文化中心,阿克苏市正逐步成为一个集悠久历史文化、独特民族风情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西北旅游目的地和休闲之都。
七、独特的区位优势作为新疆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阿克苏地处南疆地理中心,区位优势极为明显,500公里的半径内辐射南疆5个地州和吉国首都比什凯克、哈国重镇阿拉木图,从乌什口岸出发,仅440公里到达通往欧洲的铁路大动脉的起点---巴雷克其市,从这里进入欧洲市场,比从欧亚大陆桥进入欧洲市场缩短了1200公里,比海运时间缩短3/4,运输成本可降低1/3。
形象地说,阿克苏将由“口袋底”变为“口袋口”,真正成为连接内陆13亿人口,辐射中亚、南亚进而贯通欧洲市场的桥头堡。
随着乌什口岸的开通,南疆铁路复线的开工建设、国道314、217主干线全面改造升级以及阿克苏机场改扩建后每日10余次航班全面开通,阿克苏正在形成集铁路、公路、航空于一体,四通八达、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按照“东联西出”、“西来东进”的发展战略,必将形成国内外企业联手开发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局面。
这将为阿克苏发展口岸经济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阿克苏也必将以不可比量的速度得以发展,成为21世纪的“西部深圳”。
八、发展思路和目标:自治区给阿克苏市的定位是:新疆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疆纺织产业和轻工生产基地、南疆特色果品生产加工基地、南疆物流和交通枢纽城市。
为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阿克苏市紧紧抓住杭州援建的历史机遇,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谋划“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阿克苏市围绕“一个中心”,坚持“两个率先”,推动“三个双百”,加速推进“85123”工程建设,强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功能,构筑阿克苏首府经济圈,使之成为服务阿克苏民营经济的先行区、现代服务发展的集聚区、辐射南疆的金融业中心区,将阿克苏市建设成森林化、生态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西北休闲之都,使之成为推动南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围绕“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带动一产、促进三产,逐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坚持“两个率先”:即在南疆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
——推动“三个双百”:到“十二五”末,实现“百亿工业值园区、百亿二产增加值”;到2015年拉开20平方公里城西新区框架、初步建成6平方公里核心区,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倍、再造一个阿克苏市,到2030年实现“建成区100平方公里、100万市城域人口”;到“十二五”末稳定实现“林果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0万亩、牲畜年出栏100万头(只)”。
——加快推进“85123”工程建设:培植做强棉纺及棉副产品加工、电力、建材、天然气化工、盐化工、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利用、出口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等“八大产业集群”,通过做大规模、做大产业链、做响品牌、做强核心竞争力,为阿克苏跨越式发展提供最强劲的支撑;着力建设优质商品粮、商品棉、特色林果、畜禽产品生产和设施农业“五大基地”;尽快构筑一个集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交通枢纽;彰显“龟兹.多浪”两大文化品牌影响力,打造“科教文卫、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中心”。
到2015年,地方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4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万元,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一五”末的16.33:25.8:57.87调整为8.3:41.7:50。
二十一世纪是西部实现现代化的极不平凡的时代,也将是阿克苏大开放、大开发、大融合、大发展建设的黄金时期。
我们将继续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方针,不断完善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服务和载体功能,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以高效、优质的服务,殷切地期望海内外客商朋友们来我市兴办实业,真诚地欢迎各位朋友与我们合作,共同开发建设富裕、文明、美丽的西北城市——阿克苏。
阿克苏以其富饶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环境诚邀您的到来,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指引下,共同开发建设阿克苏,创造更加美好繁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