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欧阳询书法见解
浅谈欧阳询书法艺术

浅谈欧阳询书法艺术内容提要: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
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
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关键词:严谨工整气韵生动正文一、欧阳询的生平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在隋代欧阳询的书法享有较高的声誉,到了唐代,年近古稀的欧阳询还在“宏文馆”教授书法。
欧阳询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创立的欧体楷书,大到整体章法、汉字形式类别,小到点画之间的主次关系、穿插挪让,都成为一种严肃、郑重的创作方式,一切变化都是按照法度而表现得完整、坚实、充分、和悦,趋于尽善尽美,因而具有一种典雅、庄严的气派,对后世影响极大。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艺术皇帝,他精通书法,奉欧阳询为师长。
载询书法初学王字,而险峻过之。
传说欧阳询曾以重金购得王羲之教子习字用的《指归图》,日夜揣摹、刻苦钻研。
还有一次他跟虞世南外出,途中见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石,竟席地而坐,在碑旁细心观察描摹学习了3天,可见欧阳询对书法爱好之深。
后来他又广泛地学习北朝的碑版石刻,同时吸取了当地一些书家的长处,再融入隶书笔意,形成“刚健险劲,法度森严”的书风。
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也称“率更体”)。
其《九成宫醴泉铭》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主要作品还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梦奠帖》等称名于世。
二、欧阳询书法作品赏析1《仲尼梦奠帖》赏析《仲尼梦奠帖》为隋唐时期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作,世称中华第一楷书,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解读欧阳询一生的书法风格

解读欧阳询一生的书法风格
欧阳询书法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
其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后人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书法风格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
具体表现形式为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具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
他的书法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欧阳询的书法早在隋代就已声名雀起,远扬海外。
进入唐代,更是人书俱老,炉火纯青,其特色可用“险劲”2字来概括。
在唐代的武德年间,也就是唐高祖李渊在位的时候,高丽皇帝因为喜爱欧阳询的书法,特地派遣使者来到长安求取欧阳询的书法。
唐高祖李渊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然大到连远方的夷狄小邦都知道。
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
一般而论,书法和线条组合宜平正,如果超出了常见的平正标准,就认为是偏。
但是有意识地将某些线条置正,某些线条置偏,使之对
比成趣,则可以从整体上获得险中求稳的艺术效果。
“欧体”书法之所以很美,其原因就在于此。
语文书上欧阳询的书法特点

欧阳询是中国古代书法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书法风格为欧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高大挺拔:欧体书法笔画挺拔,字体高大,给人一种庄重、端
正的感觉。
笔画粗细均匀,线条流畅,给人一种稳重的氛围。
2.线条有力:欧阳询的书法线条有力而有韵律感,力度适中。
他
的字形线条优美流畅,秀丽而不失刚毅。
其书法作品字笔粗细
相间,采用变幅清晰的勾点和饰衬,让字形呈现出独特的韵律
美。
3.点画凝炼:欧体书法中的点画运用得非常凝炼,勾、点、撇、
捺等各种笔画饱满有力,点画精准而凝重,并注重点画之间的
距离和比例,使之协调有序。
4.华丽装饰:欧体书法注重装饰性,常常在字的旁边加入波浪状
的卷饰,使作品更加华丽壮丽。
他的作品常以斜行排列,构图
疏密有致,布局合理,整体观感非常美观。
总的来说,欧阳询的书法特点是线条高大挺拔、有力而有韵律,点画凝炼,华丽装饰,注重字形的美感和整体布局的协调性。
他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六大字体"之一。
五上语文书欧阳询书法特点

五上语文书欧阳询书法特点
欧阳询是唐代书法家,他的书法特点有:
1. 颤笔婉约:欧阳询书法流畅自然,线条柔和婉约,用笔颤动,给人以舒缓的感觉。
2. 立笔秀丽:欧阳询的书法作品笔画直立苍劲,线条秀丽俊逸,整体构图均衡美观。
3. 巧妙运笔:欧阳询善于运用筆锋变化,创造出多样的丰富笔触,使作品具有动感和立体感。
4. 技法独特:欧阳询采用了隶书的技法,字形端庄古朴,结构
严谨有序,并融入草书的一些书法特点,增添了一些自由和奔放的
韵味。
5. 书法雅致:欧阳询的作品注重字形的规整和线条的流畅,整
体作品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
总的来说,欧阳询的书法特点是颤笔婉约、立笔秀丽、巧妙运笔、技法独特和书法雅致。
他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
的地位和影响力。
欧阳询书法字体的特点

欧阳询书法字体的特点
欧阳询书法是中国古典书法的一种,是由欧阳询(1007-1072年)创作的。
欧阳询书法以其独有的笔划特点而闻名,它的笔划有节奏感,有力度的变化,使书法充满了动感和生命感,笔划细腻、灵活,画面逼真,带有浓重的质朴之美。
欧阳询书法的特点就是笔划的节奏感,变化的力度。
书法家通常称这种节奏感为“龙形节奏”,它的特点是篆字的起承转合,节奏有自然而又富有感染力的起伏,比如抑扬顿挫,给人以自然舒畅之感。
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力度的变化,书法家会用力字,弱字,和抑扬顿挫的力量运用。
其次,欧阳询书法的笔划自然,灵活,画面逼真,带有浓厚的质朴之美。
欧阳询书法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既有节奏感,又有力度变化,这些特点可以使书法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使书法看起来具有鲜明的个性,书写起来更加舒畅,也更有表达力。
欧阳询书法具有节奏感、力度变化、笔划自然、灵活、画面逼真、带有浓厚质朴之美等特点,是中国古代书法的一种重要流派。
如今,欧阳询书法仍然是深受爱好者喜爱的一种书法,在书法界中享有极高的地位。
欧阳询字体解析

欧阳询字体解析:
欧阳询的字体被誉为其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以下是对欧阳询字体的解析:
1.结构严谨:欧阳询的字体在结构上严谨工整,字形方正,每个笔画都经过精细的雕琢和处理。
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稳重、端庄、典雅的气质。
这种严谨的结构也反映了他在书法创作中的一丝不苟和精湛的技艺。
2.用笔细腻:欧阳询的字体在用笔上非常细腻。
他的每个笔画都展现出精细的线条和流畅的运笔。
线条流畅而富有弹性,表现出一种高雅、清秀、温润的韵味。
同时,他的书法作品中的点画尽显力道,刚柔并济,既有柔软的曲线美,又有刚劲的直线美。
3.变化丰富:欧阳询的字体虽然整体上呈现出严谨的结构和细腻的用笔,但在笔画之间的变化上非常丰富。
他的行书变化丰富,笔画之间相互呼应,字形流畅连贯,表现出一种自然、流畅、活泼的气质。
同时,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神韵,通过字形和笔画的细微变化,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生动性和活力。
4.法度森严:欧阳询的字体还具有法度森严的特点。
他在书法创作中注重规矩和法度,每个字都有其固定的结构和笔画顺序。
这种法度森严的特点使得他的字体更加规范和易于辨识,也反映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精湛技艺和深厚造诣。
总之,欧阳询的字体以其严谨的结构、细腻的用笔、丰富的变化和法度森严的特点而著称,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论述欧阳询的书法风格

论述欧阳询的书法风格
欧阳询是我国隋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风格独具一格,深受后人喜爱。
其书法风格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首先,欧阳询的书法工整、稳重,结构规整,线条优美。
他擅长采用小篆的结构,加以发挥,使书法笔画更加有序,篆意犹存。
同时,他对笔画的力度和速度掌握得非常出色,保证了字的结构和笔画的精度。
其次,欧阳询的书法颜色深浓匀润,黑色墨迹浓郁深邃,墨色质地饱满。
他使用的墨汁十分精细,常常在用笔前用温水泡笔,以获得更好的墨水质量。
其书法作品色泽醇美,线条平稳,给人以沉着睿智的印象。
再次,欧阳询注重笔画的韵律,并且在处理曲直交错、追求变化的同时,也总是以布局和结构的完美为准则,这就是他书法韵味的奥秘所在。
他注重笔画的长度、位置和造型的协调,使得作品不仅具有固有的欣赏价值,而且还展现了书法家蕴含的对文化和艺术的洞察力。
最后,欧阳询的书法光彩夺目,充溢着神秘、魅力和力量。
他善于把执笔心境和内涵表现在书法之中,让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总之,欧阳询的书法兼有治学、发明、审美与匠艺的四个方面,其书法艺术风格、书法技法和书法态度对后世书法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以精湛工艺和内在的韵味吸引着世人。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反映了他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而且深深影响了后人的书法发展。
欧阳询书法特点和风格

欧阳询书法特点和风格
欧阳询书法的特点和风格是:
1. 严谨工整:欧书外貌刚劲有力,字形偏修长,行笔矫健,爽利硬朗,动静结合,极富有表现力。
2. 讲究提按:提则圆如蚯蚓,按则顿后有力。
在重心沉稳中,注重对
发笔的铺毫、收笔的顿挫的刻画,用笔外拓,使得字形多呈狭长修长
的瘦劲之美。
3. 干净利落:即笔锋到而意态绰然,体现出落笔干净利落、稳而不俗。
4. 美观大气:整体结构和谐统一,每一笔都神备气足。
特别是神采的
焕发,已可跻身书法大家之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更早的资料以获取更深入的欧阳询书法
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欧阳询及其书法的看法
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隋时官至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并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他的字特点独特,被称为“欧体”。
欧阳询在书法上享有极高的造诣,研究其本人和欧阳询的书法特点,对研究中国书法和提高书法能力都有一定的意义。
--------引言我有幸在幼年时期学过几笔书法,而当时学习的就是欧阳询的楷书。
当时并不知道欧阳询在书法史上有如此高的地位,只是感觉他的字和颜真卿的饱满不一样,比较骨感。
只是比较遗憾的是,自己没能够坚持学习书法,之后的初高中由于课业紧张,书法便被荒废。
而相对于其他书法大家,自己对欧阳询了解的更加多一点,就浅浅的谈谈对他本人及其书法的理解和看法。
欧阳询的书法被看做是唐朝经典书法之一,其实他的书法在隋朝是便已经成名,并且远扬海外,传播到现在的日本。
进入唐朝,他的书法更上一层楼,用后来评论者的话叫做“人书俱老,炉火纯青”。
他最初是学习的王羲之书法。
我们都知道,王羲之书法的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参考百度知道)。
传说欧阳询曾以重金购得王羲之教子习字用的《指归图》,日夜揣摹、刻苦钻研。
但是欧阳询书法却截然不同。
他另辟蹊径,根据汉隶的演变,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丝毫不见王羲之的影子。
若非要找他与书圣的联系,那就是他的文章了。
有评论家说,欧阳询模仿王羲之的文章模仿的貌合神离,没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但是我认为,一个书法家未必样样精通,“一俊遮百丑”,文章不好无可厚非。
欧阳询对于书法纯粹是出于爱好。
对书法有兴趣,才能真正的投入到艺术学习与创作之中。
有次他和虞世南一起外出,途中见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石,竟席地而坐,在碑旁细心观察描摹学习了3天,才发现了其中精深绝妙之处,可见欧阳询对书法爱好之深。
后来他又广泛地学习北朝的碑版石刻,同时吸取了当地一些书家的长处,再融入隶书笔意,形成“刚健险劲,法度森严”的书风。
(参考杂志《书法》)。
欧阳询终于领悟到索靖书法用笔的精神所在,书法更臻完美观止。
因此,欧阳询书法的成功归功于他的勤奋好学、博览群碑。
只有经过多年的模仿学习之后,形成深厚的书法功底,才能在扎实中创新,开辟自己独特的道路。
欧阳询一生写了很多碑刻,常见都有下面几种:《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和《化度寺塔铭》。
这几个碑帖能将欧阳询晚年楷书的书法特点表现的淋淋尽致。
唐张怀瓘《书断》中说:“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
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润色寡于虞世南。
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
伤于清雅之致。
”从他的表述中看,欧阳询似乎全部书体都很精通,这就不难解释他的楷书中兼备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
可谓全才。
后人对欧阳询的评价大致有以下这些: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
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来源百度知道)我临摹过他的《九成宫》,但是苦于自身书法功底不高,并不能完全领悟出上文所说的那些特点。
但是我对此人是十分欣赏的,不仅从他的书法,也从他的为人。
尽管我没有找到欧阳询此人性格上的特点,凭借“书如其人”的理论,还是可以推断出他性格中的刚强和飘逸,也能根据事例看出他的好学。
这样一个书法家,是值得国人推崇、模仿和学习的,这有利于书法的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与文献:《中国书法》、百度百科、百度知道)
王振宇 310010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