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蜜蜂,飞在花丛中(周海亮)阅读答案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14蜜蜂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类文阅读-14蜜蜂在生活中,只要一提到蜜蜂,有的小朋友马上就想到蜜蜂会蜇人。
其实,蜜蜂一般不轻易蜇人,蜇人是它进行的自卫,是它维护生命做出的一种本能反应。
当蜜蜂遇到侵害时,它就会把尾部的毒针刺入对方的身上,并放出毒液。
蜜蜂尾端的毒针是自卫的武器,它连着身体里的毒腺,蜜蜂在使用它的毒针之后身体会被撕毁而死去。
其实,蜜蜂是一种可爱的小精灵,以它的勤劳赢得人们的喜爱。
蜜蜂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分工明确而精细。
工蜂负责采蜜,每天忙碌地出去寻找蜜源,采到蜜后送回来,再出去。
它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蜜蜂在采蜜时,眼睛起了关键作用。
蜜蜂生长着许多复眼,大约有500万只。
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但是由于它的身体较小,眼睛就显得更微小了。
看来蜜蜂虽然体型微小,但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和贡献却一点也不小,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下面的这句话,你觉得放到短文的哪个位置上比较合适?所谓复眼就是由很多微小的眼睛组成的,每只小眼睛都能看清一个小范围,再把那么多小眼睛看到的物体组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很大的范围。
3.工蜂是如何判断风向的?用“”在短文中画出。
4.读了短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蜜蜂?1.例:可爱的小蜜蜂2.这句话放在第三自然段“眼睛起了关键作用”这句的后面(或“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这句话前面)。
3.画: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4.我们应该爱护小蜜蜂,不能随便伤害它。
神奇的蚂蚁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
一只小小的蚂蚁能把一颗米粒拖进蚁穴,如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相当于大象的60倍。
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药剂师”。
在南美洲圭亚那的印第安人部落里,当地的大夫做外科手术时,常用一种割叶蚁来进行伤口缝合,大夫先将病人的伤口对合,让割叶蚁咬住缝合口,再剪下蚁身。
现代文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16 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

【美文赏读】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①天气骤然变冷了,一只孤独的蜜蜂栖在窗台上。
它一动也不动,一副冻僵了的样子。
我推开窗户,原想室内的暖意,一定会将它吸引进来。
可是它仍无动于衷,只是微微地翘了两下翅膀,而后吃力地朝远方飞去。
②我猜想,它应该是一只迷失了方向的流浪蜂。
在这个寒冬将至的深秋,它竟拒绝了一丝温暖的慰藉,毅然选择了远行。
③它一定是在为了寻找花香,抑或那些同伴的去向,而作生命里最后的努力吧。
一只蜜蜂飞过,竟悄然唤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④很多年前,在我居住的村前,有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槐树林。
每当到了五月槐花盛开的时节,远远望去,那片槐树林犹如一座座延绵起伏的雪山似的,浓郁的花香,溢满了整个天空。
⑤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从异乡赶来的放蜂人,在槐树林旁边搭起一个个小帐篷。
那一排排蜂箱的四周,被舞动的群蜂围裹着,宛如一团团飘浮的彩云。
那些蜜蜂们总是不知疲倦地飞进飞出,忙碌着采集花蜜。
⑥当时,尽管我对那些蜂箱充满了好奇,可是嗡嗡嘤嘤的蜂群却令我望而生畏,只能远远地观望。
有一次,淘气的我为了探究蜜蜂是如何采蜜的,竟然用柳条去扑打那些落在野花上的蜜蜂。
我的野蛮举动,被一位放蜂的老人发现了。
他疾步赶过来,狠狠地呵斥了我一顿。
之后,他蹲下身,捡起一只奄奄一息的蜜蜂放在手心。
他的眼神溢满怜惜。
过了许久,放蜂老人才把目光从那只蜜蜂的身上移开。
他看着我,说话的声音轻了很多,“孩子,你看它们活得多么不容易啊。
”我听了之后,惭愧地低下了头。
但一直令我感到不解的是,放蜂老人养着数不清的蜜蜂,为什么会因为一只蜜蜂的意外死亡而伤心呢?这个谜,就像放蜂老人那充满怜惜的眼神,在我的内心久久挥之不去。
⑦后来,村前的那片槐树林被人们砍伐殆尽,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盐滩和纵横交错的沟壑。
从此,再也见不到那些远道而来放蜂的异乡人。
⑧去年初夏的一天,我和几位朋友一起到十梅庵森林公园观赏槐花。
在山脚下,我们遇见一位放蜂的中年男子。
当时,有几只蜜蜂不慎飞落到帐篷附近的一个小水洼里。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语文-14蜜蜂同步阅读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语文-14.蜜蜂同步阅读现代文阅读)1. 阅读回答问题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zhuō zuō)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作了白色的记号。
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作)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zǐ zhǐ)袋,把它们放出来。
(那哪)些被闷(mēn mèn)了好久的蜜蜂(象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jījǐ)乎要触(chǔ chù)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见(摇遥)远的家呢?(1)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标出来。
(2)找出括号里正确的字,用“√”标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我先在我家花园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________里,然后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________,接着我走了很远的路,把蜜蜂放出来,它们飞得________ ,我担心它们找不到________ 。
(4)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的括号里打“√”①“我”在“我”家附近的花园里捉了一些蜜蜂。
()②“我”在蜜蜂的胸脯上做了白色的记号()③“我”做实验的蜜蜂有二十多只。
()④刚从“纸袋”里放出来的蜜蜂飞得很低,“我”猜这是蜜蜂为了减小阻力()2. 阅读《勤劳的蜜蜂》回答问题春天,田野里百花盛开。
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还有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一阵阵的香味。
一只蜜蜂飞来了。
它飞到桃花上,竖起翅膀,嗡嗡地说:“桃花姐姐,我给你传播花粉来了。
”蜜蜂用两条前腿趴在花瓣上,它中间的两条腿上有两簇长毛,像两把刷子。
蜜蜂用这两把刷子,把花粉刷到毛茸茸的两天后退上。
它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忙着传花粉。
桃花高兴极了,用花蜜招待蜜蜂。
蜜蜂用嘴吸着花心里的蜜,高兴地说:“桃花姐姐,你的花蜜又香又甜,我要带回家去酿蜜。
”蜜蜂飞回蜂房,吐出花蜜,不一会儿,它又飞向梨花、油菜花……蜜蜂一遍传花粉,一边采花蜜,来来回回忙个不停。
2021年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带答案)

2021年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带答案)一、课内阅读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那些被闷.(mèn mēn)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jī jǐ)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在回家的路上,我推(侧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没等我(跨挎)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1.用“√”选择文中正确的读音和字。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遥远——(______)大概——(______)3.用短文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寻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文将下列内容按顺序排列,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叫小女孩在蜂窝旁等着。
②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③回到家,得知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④来到离家四公里远的地方。
⑤在蜜蜂身上做记号并放飞蜜蜂。
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
二、阅读提升。
蜗牛(节选)小时候,每当下过雨,我和小伙伴们就到潮湿的墙根捉蜗牛。
看,蜗牛从硬壳里探出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东张西望地“巡视”一番,直到觉得四周没有一点儿危险了,才慢慢地伸出头来。
要是轻轻地触碰它一下,它便立即把头缩回去。
嘿,真是个胆小鬼!有一次,我将一只蜗牛放在墙壁上,想看看它怎样在垂直平面上爬行。
它爬得慢极了,脖子伸得老长,背上重重的硬壳像一块大石头向下坠着。
看得出,它爬得很努力。
好半天,在它的身后留下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爬痕。
我看得有些不耐烦了,可它还在不懈地向上爬,只是有时稍停一下,喘一口气,又继续往上爬。
2021年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突破训练及答案

2021年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突破训练及答案一、阅读。
一朵不结(jié)果的桃花春天,桃花盛开。
蜜(mì)蜂飞到花丛里,忙碌地采蜜授(shòu)粉。
许许多多的桃花都张着笑脸,欢迎蜜蜂的光临(lín),并且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他传粉的酬(chóu)谢。
有一朵桃花非常自私(sī),她舍(shě)不得给蜜蜂一点花蜜。
当蜜蜂飞到她的花蕊(ruǐ)中来时,她便大骂大叫:“去,去,去!你们这些讨(tǎo)厌(yàn)的家伙,别想从我这儿得到一点好处!”并且拼命摇(yáo)动花枝,把蜜蜂赶(gǎn)跑了。
后来,别的桃花都结了硕(shuò)大的桃子,只有这朵桃花可怜地凋(diāo)谢了。
1.短文共有(______)自然段。
桃花在(______)季盛开。
2.这朵桃花为什么没有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
春娃春天是个娃娃,喜欢图画,喜欢音乐。
他走过树林,给树林涂上了嫩绿色;走过小溪,教会小溪唱歌。
今年,春娃来了,看见我们,高兴极了。
他说:“你们都长高了。
”我们说:“是吗?”他说:“真的,真的。
你们比去年高多了!明年我来的时候,你们一定长得更高了。
十年以后,你们都是小伙子、大姑娘了。
可是我,还是个娃娃。
”1.短文共有(____________)个自然段。
2.你觉得春娃不喜欢的音乐可能是()A.小鸟的歌声B.小朋友的读书声C.北风的吼声D.小雨的伴奏声3.你能补充完整吗?春娃走过花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娃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外阅读。
蚂蚁报恩在一个炎热的夏季里,有一只蚂蚁被风刮落到池塘里,危在旦夕。
树上有只鸽子看到了,“好可怜呀!去帮帮他吧!”鸽子赶忙将叶子丢进池塘。
2021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专项提升练习及答案

2021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专项提升练习及答案一、阅读。
一朵不结(jié)果的桃花春天,桃花盛开。
蜜(mì)蜂飞到花丛里,忙碌地采蜜授(shòu)粉。
许许多多的桃花都张着笑脸,欢迎蜜蜂的光临(lín),并且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他传粉的酬(chóu)谢。
有一朵桃花非常自私(sī),她舍(shě)不得给蜜蜂一点花蜜。
当蜜蜂飞到她的花蕊(ruǐ)中来时,她便大骂大叫:“去,去,去!你们这些讨(tǎo)厌(yàn)的家伙,别想从我这儿得到一点好处!”并且拼命摇(yáo)动花枝,把蜜蜂赶(gǎn)跑了。
后来,别的桃花都结了硕(shuò)大的桃子,只有这朵桃花可怜地凋(diāo)谢了。
1.短文共有(______)自然段。
桃花在(______)季盛开。
2.这朵桃花为什么没有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段落阅读。
雨过天晴,一道彩虹高高挂在天空。
丁丁说,彩虹是一座神奇的桥,他想从这座桥上走过,去看看遥远的银河。
冬冬说,彩虹是一条五彩的项链,美丽的仙女戴上它,一定会更加好看。
小弟弟问:如果从彩虹顶上滑下,会是哪里?能不能到太空人的家?小妹妹问:是谁让彩虹这样美丽?是谁为它画了七彩衣?谁有这样硕大的笔?彩虹的颜色越来越淡,渐渐地,它回到了白云中间。
1.在短文中找到恰当的词语填在()里。
(_____)的银河(_____)的项链(_____)的仙女2.给下面的字换上新部首,组成一个新字。
例如:样——(洋)银——(_____)虹——(_____)过——(_____)河——(_____)3.用“﹏﹏﹏”画出文中小朋友们提出的5个问题。
4.我们知道天空中的彩虹是由7种颜色组成。
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一读,做一做。
羊妈妈收菜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
2020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14蜜蜂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类文阅读-14蜜蜂在生活中,只要一提到蜜蜂,有的小朋友马上就想到蜜蜂会蜇人。
其实,蜜蜂一般不轻易蜇人,蜇人是它进行的自卫,是它维护生命做出的一种本能反应。
当蜜蜂遇到侵害时,它就会把尾部的毒针刺入对方的身上,并放出毒液。
蜜蜂尾端的毒针是自卫的武器,它连着身体里的毒腺,蜜蜂在使用它的毒针之后身体会被撕毁而死去。
其实,蜜蜂是一种可爱的小精灵,以它的勤劳赢得人们的喜爱。
蜜蜂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分工明确而精细。
工蜂负责采蜜,每天忙碌地出去寻找蜜源,采到蜜后送回来,再出去。
它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蜜蜂在采蜜时,眼睛起了关键作用。
蜜蜂生长着许多复眼,大约有500万只。
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但是由于它的身体较小,眼睛就显得更微小了。
看来蜜蜂虽然体型微小,但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和贡献却一点也不小,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下面的这句话,你觉得放到短文的哪个位置上比较合适?所谓复眼就是由很多微小的眼睛组成的,每只小眼睛都能看清一个小范围,再把那么多小眼睛看到的物体组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很大的范围。
3.工蜂是如何判断风向的?用“”在短文中画出。
4.读了短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蜜蜂?1.例:可爱的小蜜蜂2.这句话放在第三自然段“眼睛起了关键作用”这句的后面(或“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这句话前面)。
3.画: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4.我们应该爱护小蜜蜂,不能随便伤害它。
神奇的蚂蚁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
一只小小的蚂蚁能把一颗米粒拖进蚁穴,如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相当于大象的60倍。
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药剂师”。
在南美洲圭亚那的印第安人部落里,当地的大夫做外科手术时,常用一种割叶蚁来进行伤口缝合,大夫先将病人的伤口对合,让割叶蚁咬住缝合口,再剪下蚁身。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14课《蜜蜂》阅读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4课阅读理解训练专项题一、现代文阅读蜜蜂(节选)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1.根据选文内容,给下面的实验过程排序。
①放飞蜜蜂②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③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④在蜜蜂身上做了白色记号⑤捉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正确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填序号)2.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走了四公里路”是为了了解蜜蜂是否认得回家的路,路远让实验更准确。
B.“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是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分开C.“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是为了让蜜蜂不明方向。
D.“我”通过实验证明了蜜蜂因飞得太低而看不到家。
3.选文中“大概”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在这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在说明性的文章中有很多看似表意模糊的词语,往往表达了准确的意思。
4.请你用“___________”在选文中画出一个除“大概”外的这样的词语。
5.法布尔做实验的过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呢?结合生活实际来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蜻蜓初秋,村外的池塘里,水清如镜,一大群蜻蜓互相追逐,飞来飞去,时而俯冲下来,尾巴在水面上轻轻一点,又立即飞向空中,池塘里留下了一圈圈的波纹,慢慢地向四下扩散。
见到这般景致,我便想起了“蜻蜓点水”这一成语,它是用来形容做事肤浅不深入的。
对于人来说,这只是根据对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做出的结论。
对于蜻蜓来说,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原来,在池塘水面上点水的是一群雌蜻蜓,它们之所以用尾巴点水,并不是要深入下去,或者测量水的深浅,而是繁育后代,把卵产在池塘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只小蜜蜂,飞在花丛中》阅读答案周海亮①十二岁,却还读着小学二年级。
他不能连贯地读出课本上任何一句话,不能计算出两位数以上的加减法。
换句话说,他是傻子。
②和别的傻子不同,他从来不笑。
对一个孩子来说,不笑,代表他不快乐。
好像他没有笑神经——他是一个忧郁的傻子。
③学校领导几次找来他的母亲,商量她能不能把孩子领回家。
他说您儿子极可能读一辈子小学二年级……能不能把他带回去。
每到这时,那个头发蓬乱的中年妇女就会紧张得语无伦次。
她说让他留下吧……就算他一辈子都读二年级……我相信他会变聪明的……就算一辈子这样我也认了……一辈子读二年级我也认了……求你们,留下他。
学校领导说我们已经很尽力了,可是他连笑一下都不会。
她说没关系,笑不笑都没关系,只要你们能够留下他,让他继续读书。
她的表情固执并且卑微。
她的执着让人不忍拒绝。
④他就继续读小学二年级。
仍然念不成完整的句子,仍然不会计算两位数以上的加减法。
并且,从来没有人看见他笑过。
⑤那个女教师终于决定,和他的母亲,做一次长谈。
她是他的班主任。
她想他这样下去毫无用处,不过是时间和金钱上的浪费罢了。
也许,让他时时守着自己的母亲,会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她一路打听,来到了他的家。
他的母亲轻轻开了门,把她让进屋子。
母亲给她倒一杯水,抱歉地说,您坐一会儿,我先把他哄睡。
⑥那是怎样的一个家啊!接近于家徒四壁。
只有两间屋子,阴暗潮湿,散发着难闻的异味。
他的床,只能安在客厅的位置。
屋里没有男人用的东西,很明显,这是一个单亲家庭。
他已经躺下,盖一床破棉被。
却睁着眼,表情严肃。
在家里,他也不会笑,年轻的女教师,有一种深深的绝望。
⑦母亲坐在床头,轻轻抚摸着他的头。
他看着母亲,似乎在等待什么。
于是母亲清清嗓子,轻轻唱起来:“一只小蜜蜂,飞在花丛中,飞啊飞啊。
”她的声音沙哑。
她的歌声没有丝毫的美感和感染力。
可是年轻的女教师却惊奇地发现,他竟笑了!这个从来不会笑的傻子,因为这样一首歌,竟笑了!母亲没有停下,继续轻轻哼着,一只小蜜蜂,飞在花丛中……他继续咯咯笑着,表情快乐无比。
⑧母亲的声音慢慢舒缓下来,他的表情也渐渐平静下来。
从兴奋,一点一点归于恬静。
终于,他睡着了。
只有睡梦中的他,脸上才挂着孩子应有的单纯的笑容。
⑨母亲一边为他掖好被角,一边说,只有听到这首歌,他才会笑,才肯睡觉……他一生下来,就是傻子……那时他爸还在,那时他才两岁……一次喝酒,他爸抱着他,唱了这歌,他就笑了……于是我学会了这首歌……如果他永远是傻子,那么,我就永远给他唱……也许,这世上,只有这首歌,他才能够听懂吧?⑩母亲说,您来,是劝他退学吧? ?女教师说,不是。
我来,是想让您,教我唱这首歌。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女教师对全班的孩子说,今天,我来教你们唱一首歌。
然后,她就轻轻地唱起来,一只小蜜蜂,飞在花丛中,飞啊,飞啊……(选自周海亮《别让外界浮躁了你》,光明日报出版社) 14.请先通读全文,然后根据文中事情的发展过程,补写下面②③两处横线的内容。
(2分)①母亲坚持要求学校继续留下傻儿子读书。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女教师在全班教唱母亲唱的那首歌。
15.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分)她的表情固执并且卑微。
她的执着让人不忍拒绝。
16.请分析“一只小蜜蜂,飞到花丛中”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3分) 17.文中说母亲的歌声没有丝毫的美感和感染力,但是却让从来不会笑的傻儿子笑了。
为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分) 18. “母亲卑微如青苔,庄严如晨曦,柔如江南的水声,坚如千年的寒玉。
”(洛夫《母亲》)请你根据这首小诗的内涵并结合本文内容,具体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
(4分) 14.②女教师家访准备劝母亲让孩子退学③母亲唱歌哄儿子睡觉(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 15.“固执”表现了母亲的坚持、坚决;(1分)“卑微”表现了母亲的谦卑。
(1分)体现了母亲对儿子执着而深沉的爱。
16.①作为文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这是母亲对傻儿子深沉的爱的载体(体现);③女教师感情发生转变的催化剂,促使她用真爱来对待每一个学生和生活。
意思对即可(每个要点1分) 17.客观上讲,母亲的歌声不动听;(1分)主观上讲,这歌声让
傻儿子感受到了幸福、快乐,是深沉的母爱(父爱)的体现。
(1分)简要分析:“他的表情也渐渐平静下来。
从兴奋,一点一点归于恬静”;“一次喝酒,他爸抱着他,唱了这歌,他就笑了”;“只有听到这首歌,他才会笑,才肯睡觉”(1分)(列举一个细节即可) 18.①慈爱的母亲。
儿子很傻,她不嫌弃,不抱怨,常年为儿子哼唱歌曲;②执着(坚韧)的母亲。
为了让儿子继续求学,她固执而卑微地去求学校领导;③坚强(乐观)的母亲。
尽管家境贫寒,但她却对儿子、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评分要点:答对1个点得2分,答对2个点得满分。
大意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