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玉周海亮阅读答案
2020高考语文二轮主题复习—专题强化训练4 打印带解析版

专题强化训练(四) 中国小说阅读(一)一、(2018·长沙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木鱼周海亮①冬子小时候,家里穷。
不仅他家穷,全村都穷。
不是吃不到米闻不到肉的那种穷,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那种穷。
贫穷与饥饿贯穿了冬子的童年,即使现在想起,冬子的记忆深处,仍然是望不到尽头的饥饿。
②冬子九岁那年,村里有亲戚嫁女,娘带冬子去吃喜宴。
临行前娘嘱咐冬子说,饭桌上一定要放开了吃,吃慢了,东西就没了。
又说,千万别动桌上那条鱼,否则会被别人笑话。
冬子问为什么,娘说那是条假鱼。
鱼是木头雕刻而成,上面浇了汤汁,撒了葱花,盛在盘子里,端上桌,与真鱼别无二致。
娘还说木鱼是栓叔的手艺,栓叔一晚上就能将一截木疙瘩变成一条活灵活现的鲤鱼。
娘带冬子来到亲戚家门口,再次嘱咐冬子不仅要吃得快,还要尽量多吃。
吃饱了,咱家晚上那顿就省了。
她说。
③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
普通的蔬菜,加几片肉,味道就完全变了。
冬子听了娘的,快吃,使劲吃,却总是吃不饱。
那条鱼摆在桌子中间,假如娘事先不说,冬子绝不会当它是一条木鱼。
鱼浇了汤汁,撒了葱花和香菜,那是一条红烧口味的木头鲤鱼。
亲戚家虽穷,但厨艺高超,据说能把一条鱼烹成七八种不同的味道。
木鱼也能。
不过仅仅是味道的样子。
④满桌人心照不宣。
他们的筷子和汤匙伸向不同的盘子和汤碗,却绝没人去碰那条鱼。
桌上很快只剩残羹冷炙,唯有那条鱼,仍然闪烁出诱人的光泽,散发出美妙的酱香。
满桌人仍不散去,他们蘸着盘子里剩下的汤汤水水,啃着手里的黑面馒头,那也是平常时日难得的吃食。
⑤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
冲动那样强烈,有那么几个瞬间,他几乎无法自控。
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条鱼,可是鱼却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
终于冬子做出令他和他的家人从此蒙羞的举动——他动了那条鱼。
他甚至夹起撒在木鱼上的葱花,他甚至将那些葱花,直接填进嘴巴。
⑥他挨了娘的一顿巴掌。
他受到村人的讥笑。
以后很多年,他在村里都抬不起头。
文学类文本阅读《铁周海亮》附答案2(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铁周海亮》(附答案)(2)文学类文本阅读《铁周海亮》(附答案)(2)文章来自: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铁周海亮红色的铁伏在砧上,任一把大钳夹持,任两把铁锤反复锻打。
老铁匠的小锤轻敲上去,如蜻蜓点水,小铁匠的大锤紧跟上来,似巨雷轰顶。
柔软的铁像面团般变着形状,灼烫的火星在大锤落下的瞬间如烟花般迸散绽放。
几点火光飞溅老铁匠腰间的牛皮围裙,又在霎时熄灭。
围裙就像黄褐色的天幕,黑色的星光点点。
炉火熊熊,红和蓝的火焰缠绕交织。
小铁匠气喘吁吁,挥锤的胳膊渐渐变得沉重,表情也开始痛苦。
老铁匠看看他,停下手里的小锤。
歇一歇喝口水,他说,你好像心不在焉。
小铁匠没有搭话。
因为这把刀?老铁匠问他。
小铁匠只好点点头。
他用一条黑色的毛巾擦着彤红的脸膛,村里人都说你是汉奸。
还说你是小汉奸?老铁匠面无表情。
那是肯定,小铁匠瞪着老铁匠,干脆我们逃了吧!夜里咱们爷俩……你觉得能逃出去吗?老铁匠仍然面无表情。
那也不打了!小铁匠把毛巾狠狠地扔到地上,不打能怎样呢?大不了是一死。
不打?老铁匠苦笑,不打铁,我们还是铁匠吗?他站起身,从熊熊炉火中钳出再一次变得柔软的铁,用力按到砧上。
儿啊,开锤!军刀在两个月以后打造完毕。
青蓝的刀锋,弧形的刀柄,雕了简洁图案的刀鞘。
刀似乎可以斩断目光和阳光,那是一把令人胆寒的好刀。
小野小队长按时过来取刀,身边跟着四个持枪的日本兵。
他盯着刀,嘴角不停抖动。
他问老铁匠,全是铁的?老铁匠说,当然。
小野再问,如何?老铁匠说,可试。
小野就抽出腰间的军刀,哇哇怪叫着冲上来,一道寒光自上而下,直逼老铁匠。
老铁匠微微一笑,手中刀轻轻一迎,“噗”一声响,小野的军刀,便折为两截。
小野向老铁匠翘起拇指,好快的刀!又摆摆手,示意身边的日本兵接过刀。
想不到老铁匠却退后一步,说,刀暂时不能拿走。
不能拿走?小野愣住。
不能拿走。
老铁匠说,刀柄上还没有刻字。
刻字?这是规矩。
老铁匠说,只有刀柄上刻了字,才算一把刀打造完毕,刀才算有了主人。
周海亮秘密的阅读答案

周海亮秘密的阅读答案【篇一:第一单元测试卷】试时间:90分钟测试总分:100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2.下列加点字释义不完全正确的一组()(2分)a. 人声鼎沸(水开)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缘故(原因)泯然众人(完.....全)b. 敛在盒里(收拢)渊博(深)总而言之(说)指挥倜傥(洒脱;不拘束).....c. 人迹罕至(稀少)轻捷(快)鉴赏(鉴定)来势汹汹(形容波涛的声音).....d. 讪笑(嘲讽)嫉妒(忌妒)荒草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自为其名......(写上)3. 对本单元课文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将现实与往事交替着写,将爸爸爱花和“我”的毕业典礼两线交替着写,突出了爸爸既严厉又充满了关爱的性格。
c.《丑小鸭》中的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但他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
d.《伤仲永》一文意在说明,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毫无关系,完全取决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
4.选出标点符号用错的一句()(2分)a.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b.“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c.看外边的天,有点阴,我忽然想,爸爸会不会忽然从床上起来,给我送来花夹袄?d.“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5.常识填空:(7分)?鲁迅原名,我国伟大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普希金是著名诗人。
代表诗作有、等。
弗罗斯特是诗人。
?《伤仲永》选自,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系列-周海亮选文(word版有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系列-周海亮选文(word版有答案)2022中考语文阅读系列——周海亮选文8阅读文字,回答问题一朵一朵的阳光周海亮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的头颅,男人如同穿在铁扦子上的垂死的蚂蚱。
他穿过一条狭窄的土路,土路的尽头,趴着一座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
男人在小屋前站定,擦一把汗,喘一口气,轻轻叩响铁锈斑斑的门环。
少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暗青色脑壳出现在他的面前。
“你找谁?”男孩扶着斑驳的木门,打量着他。
“我经过这里,迷路了。
”男人专注地看着男孩,“能不能给我一碗水?”他目送着男孩进屋。
然后在门前的树墩坐下。
男孩端来了水。
男人把一碗水一饮而尽。
那是井水,清冽,甘甜,喝下去,酷热顿消。
男人满足地抹抹嘴,问男孩:“只有你一个人吗?你娘呢?”“她下地了。
”男孩说,“她天黑才能回来,回来的路上她会打满一筐猪草;回来后还得做饭,吃完饭她还得喂猪,或者去园子里浇菜……除了睡觉,她一点儿空闲都没有。
今天我生病了,我没陪她下地。
”“你生病了吗?”男人关切地问他。
“早晨拉肚子。
不过现在好了。
”男孩眨眨眼睛说。
“你今年多大?”男人问他,“七岁?”“你怎么知道我七岁了?”男孩盯着男人。
男人探了探身子,他想摸摸男孩青色的脑壳。
男孩机警地跳开,说:“我不认识你。
”“你们怎么不住在村子里了?”男人笑笑,手僵在空中。
“本来是住在村子里的,我爹和别人打架,把人打残,跑了,娘说她在村子里抬不起头,就搬到山上来。
娘说他的罪,顶多够判三年,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就出来了……可是他跑了。
”男孩又给男人一碗水,男人再次喝得精光。
燥热顿消,久违的舒适从牙齿直贯脚底。
男人将空碗放在树墩上,问男孩:“你和你娘,打算就这样过下去吗?”男孩仰起头:“娘说,在这里等爹。
”“可是他逃走了。
他怕坐牢,逃走了……你们还能等到他吗?”“不知道。
”男孩说,“我和我娘都不知道。
可是娘说我们在这里等着,就有希望。
如果他真的回来,如果他回来以后连家都没有了,他肯定会继续逃亡。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系列-周海亮选文(word版有答案) (1)

2021中考语文阅读系列——周海亮选文7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
(20分)那夜,那对盲人夫妻周海亮⑴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
悲怆的声音一点点变得平和,变得快乐。
因为一声稚嫩的喝彩。
⑵那是乡下的冬天,乡下的冬天远比城市的冬天漫长。
常有盲人来到村子,为村人唱戏。
他们多为夫妻,两人一组,带着胡琴和另外一些简单的乐器。
大多时候村里会很晚。
在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那是村里人难得的节日。
⑶让我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粗糙的表演,而是他们走路时的样子。
年幼的我常常从他们笨拙的行走姿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卑劣的快乐。
那是怎样一种可笑的姿势啊!男人将演奏用的胡琴横过来,握住前端,走在前面。
女人握着胡琴的后瑞,小心翼翼地跟着自己的男人,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
他们走在狭窄的村路上,深一脚浅一脚,面前永远是无边的黑夜。
雨后,路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洼,男人走进去,停下,说,水。
女人就笑了,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
然后换一个方向,继续走。
换不换都一样,到处都是水洼。
在初冬,男人的脚,总是湿的。
⑷那对夫妻在村里演了两场。
地点在村委大院,两张椅子就是他们的舞台。
村人或坐或站,聊着天,抽着烟,跺着脚,打着呵欠,一晚上就过去了。
没有几个人认真听戏。
村人需要的只是听戏的气氛,而不是戏的本身。
⑸要演最后一场时,变了天。
严寒在那一夜,突然蹿进我们的村子。
那夜滴水成冰,风像刀子,直接刺进骨头。
来看戏的人,寥寥无几。
村长说要不明天再演吧?男人说明天还得去别的村。
村长说要不这场就取消吧?男人说,说好三场的。
村长说就算取消了,钱也是你们的,不会要回来。
男人说没有这样的道理。
村长撇撇嘴,不说话了。
夫妻俩在大院里摆上椅子,坐定,拉起胡琴,唱了起来。
他们的声音在寒风中颤抖。
⑹加上我,总共才三四名观众。
我对戏没有丝毫兴趣,我只想看他们离开时,会不会被冰的水洼滑倒。
天越来越冷,村长终于熬不住了。
他关掉村委大院的电灯,悄悄离开。
那时整个大院除了我,只剩下一对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唱戏的盲人夫妻。
高考文学类文本周海亮《星月菩提》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文学类文本周海亮《星月菩提》阅读练习及答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星月菩提周海亮第二次与他见面,他送她一串星月菩提。
是他亲自打磨的,用了两年时间。
两年时间打磨出一串菩提,却在第二次见面就送给了她,爱情来得突然并且果断。
他说,佛教徒需要历练,爱情也是。
他不信佛,可是他信缘份,信爱情,信地久天长。
星月菩提从此成为她的随身之物。
戴上脖子,或缠上手腕,她显出一种与别的女孩不同的秀美与安静。
时间久了,菩提珠开始变色、包浆和挂瓷,碰撞之时,清脆有声。
她迷恋那种声音。
相恋一年后,他回老家过春节。
之前因一点小事,两个人闹了别扭,临行前,她没有去送他。
她很快后悔了。
后悔了,却使着性子,既没有给他打电话,也没有给他发短信。
整个春节她过得惴惴不安,心里总感觉有什么堵着,有时候,正盘着菩提,虎口会突然蹦跳起来,越来越快,不得控制。
然后,她突然接到他的短信。
他在短信里说:我不能再回去了。
分手吧!她被这句话击倒,病床上躺了整整半个月。
半个月以后,她感觉到事情的蹊跷。
她给他发短信,问:为什么?他答:我去了远方。
她问:哪里?他不答。
再问:哪里?仍不答。
他的态度又让她病了一场,这次,整整一个月。
一个月以后,她鼓足勇气拨他的电话,他却不接。
几分钟以后,再拨,仍不接。
两小时以后,还拨,还不接。
第二天,继续拨,继续不接。
之后的半年,她不停地拨他的电话,然那边的他,从未接起。
只是,她给他发短信,他偶尔会回。
只有一句话:对不起,我不再回去了。
她哭。
夜里,冲着墙,手指轻轻摩挲着那串星月菩提。
菩提珠颜色更深,更统一,每一颗珠子全都明亮似玉。
他曾告诉她,星月菩提需要日久天长才能有玉般的感觉,而她,不过用了两年时间。
两年时间,她似乎走完一生。
她还年轻,可是她竟有了老人的模样和心境。
她的人生开始加速,不见他的日子里,度日如年。
有两个菩提珠开始开片,裂纹完美,温润逼人——那是别人需要一辈子甚至几辈子才能做到的事情。
玉花的阅读短文答案

篇一:玉花的阅读短文答案
篇三:玉花的阅读短文答案
小学语文经典阅读题及答案(25篇)_六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城市学校网为您提供小学阅读题:美丽的湖_六年级语文,本试卷满分24分,考试时间20分钟! *请点击右侧【开始考试】按钮进行考试,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试卷,试卷提交后能马上查到考试成绩及试卷答案!试卷标签: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题,美丽的湖玉花。
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解题指导:新大纲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发展思维”。
如何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领悟主要精神?一是读懂短文,知道短文讲的主要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二是指导学生抓住短文的开头和结尾,因为一般人用文字表达思想的时候总喜欢把最为重要的东西放在开头和结尾,诸如开场白、压轴戏;三是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
四是抓住短文的关键句子,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墓碑周海亮阅读题答案(精选五篇)

墓碑周海亮阅读题答案(精选五篇)第一篇:墓碑周海亮阅读题答案学习不应该成为一种负担。
要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要坚持不懈,在学习中发现真谛。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墓碑周海亮阅读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墓碑周海亮①兵是他的兵。
他是兵的营长。
②所有人,都把那个兵忘了。
唯有他,梦里时时遇见,醒来后,无限忧伤。
③整整一个营的兵力,越打越少,最后,只剩十几个人。
十几个人埋伏在沼泽的边缘。
部队正在撤离,他们的任务是拖住敌人,至少一天。
④十几个人对几千个人,这不是打仗,这是自杀。
可是他们硬是奇迹般地将敌人缠住一天一夜,更不可思议的是,当他们撤离到安全的地方,仅仅失去一名士兵。
这绝对是一场可以大书特书的胜利,可是营长不这样认为。
因为一名士兵在战斗中死去。
只要有兵死去,哪怕再大的胜利,营长也认为,这是失败。
⑤梦醒以后,营长一遍遍回忆兵死去的情景,每回忆一次,心头便多出一道伤疤。
伤疤淌出鲜血,营长心如刀绞。
⑥他们开始撤离,子弹追赶着他们。
他们且战且退,进入沼泽。
兵停下,转身,开枪,便陷进淤泥。
淤泥漫到小腿;兵动了动,两条腿,便全都不见。
兵开始挣扎,可是他越陷越深。
但兵仍然在战斗!瞄准,开枪,开枪——密集的子弹让十几个敌兵抬不起头。
他至少打死三个敌兵,淤泥终漫到胸口。
那时他就站在兵的身边,躲在一棵树的后面,他试图拉兵一把,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
他看着兵,兵只剩一个紫黑色的脑袋。
兵痛苦地从嘴里吐出污水和淤泥。
兵冲他喊,救我。
兵的脸扭曲成不可思议的形状。
淤泥一点一点漫过兵的眼睛、头顶,终于,一个巨大的气泡慢慢升起,訇然破裂……⑦营长记得清清楚楚,最后一刻,兵高举的两手胡乱地开枪。
一颗子弹击中树干,又在营长的面前,划一条滚烫的弧线。
营长不知道,兵的这颗子弹,是想送给敌人,还是自己。
⑧后来,兵被追认为烈士,墓碑下面,没有他的遗体。
很多年,夜里,营长一次次地从梦里醒来,每一次,都大汗淋漓。
兵被扔进沼泽,孤零零一个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
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
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
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
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
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
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您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难道不是吗?当然不是。
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
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
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
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
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
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您是说,用爱吗?是的,孩子。
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
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会万紫千红。
我说的对吗,孩子?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奶奶,您愿意把您看到的告诉我吗?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女孩听得很是痴迷。
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
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女孩是笑着离开的。
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
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
然后,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
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
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19.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其他哪些方面?(2分)20.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春天)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2)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21.结合文章内容,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4分)(1)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2)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
22.文中的女孩是因为明白了什么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缩缩变得步履轻松的?(2分)23.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
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3分)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19.老人善良美好的心灵、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老人讲述的深刻道理、女孩走出阴影变得积极乐观。
(答出两点以上即可,2分)20.(1)指(小花的)不美,也暗指女孩的残缺卑小,表现作者对残缺卑小生命的怜爱。
(1分)(2)指小女孩情绪低落,流露出小女孩的悲观心理。
(1分)21.(1)委婉含蓄,体现了老人对盲女孩的尊重,也表现了老人的善良和爱心。
(2分)(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老人对女孩的希望和鼓励;虽残缺卑小,但仍然要像花儿一样勇敢开放,乐观生活。
(2分)22.花儿的开放与残缺、卑小无关,任何生命都是有价值的,都可有所作为;一个人只要用心、用爱去感受世间万物,就能体会生活的美好。
(2分)23.这样结尾使读者觉得老人的形象更高大;收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3分)同系列文档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孔镇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新人教版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孔镇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苏科版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孔镇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地理试题0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卷081025义蓬学区0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卷0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科学质量检测答题卷(准)08.10.25溧水县孔镇中学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试卷(2)溧水县孔镇中学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试卷(1)溧水县孔镇中学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试卷(3)溧水县孔镇中学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试卷(4)溧水县孔镇中学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试卷(5)溧水县孔镇中学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试卷70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卷0810252007学年第一学期中学八年级语文期中素质检测卷0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数学质量检测答案肃南一中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南京市溧水县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九年级思想品德试卷江苏省泗洪县09-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八年级语文试题江苏省泗洪县09-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0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数学质量检测答案内容提示: 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此卷不交,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一、(22 分) 1. 默写课文原句。
(10 分)⑴,何时复西归?(汉乐府《长歌行》)⑵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⑶,孤帆天际看。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⑷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⑸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⑹ ...这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母亲,我们愿意用生命将她捍卫。
话是王说的。
对他的勇士,对他的百姓。
(甲)王的土地,安静并且富庶。
田野,炊烟,流水,教堂,古老的王国,一成不变。
王的百姓世代生活在这里,劳作,歌唱,抚琴,舞蹈,信仰独属于他们的神灵。
王和百姓都认为这里永远不会遭到侵犯,然而入侵者还是杀来了。
十万武装到牙齿的异族骑兵轻而易举地拿下王的北方小镇,然后一路往南,逼近都城。
王匆忙集结的队伍不堪一击,从前线逃回来的士兵告诉王,这不是战争,这是屠杀。
王点头,表示同意,然后,摆摆手,士兵就被处死了。
王不会放过任何逃兵,王的土地上,绝不允许有贪生怕死之辈。
王派出他的第二支队伍……然后,又派出他的第三支队伍……战局在第五天开始扭转。
王的队伍终于不再撤退,他们将敌人死死扛在河的对岸。
这不但是王的功劳,士兵的功劳,更是百姓的功劳——孩子们为锻造兵器的铁匠拉起风箱,姑娘们为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妇女们赶制着冬衣,老人则跪在神灵的塑像前,默默地为每一名士兵和每一寸土地祈祷……半个月以后,敌军开始撤退;一个月以后,敌军开始溃败;两个月以后,仅余的三万异族骑兵被困山谷。
此时战局明朗,王只需一场大胜便可将敌军彻底消灭。
夜里,王召来他最博学并且最信赖的谋士,王想采取一种最稳妥并且代价最小的方式。
可是我们不必将他们杀干净。
谋士说,我们只需要将他们赶走……他们是入侵者。
王握紧拳头,我绝不会让任何入侵者活着离开我们的土地!可是代价太大。
谋士说,如果将他们全都消灭,我们至少还会牺牲三万名年轻人……为了最终的胜利,战至一兵一卒又有何妨?可是王,您知道异族为何会突然侵犯我们吗?因为他们看上了我们的土地。
也许是这样。
不过他们似乎认为,这土地也应该属于他们……无稽之谈!王说,我们世代生活在这里,并让这片荒蛮之地变得美丽并且富饶。
他们为这片土地做了什么?他们不但什么也没有做,反而发动战争,屠杀百姓……可是王,您真的要不惜一切代价吗?我说过,我已经决定了!王抡起拳头,将木几捶得“咚咚”有声。
王与谋士,最终决定挖一条暗道。
暗道从小镇开始,一直延伸到山谷。
然后,王的五千死士会突然出现在敌军的阵营,烧毁他们的营房,捕杀他们的首领,让他们措手不及。
王和谋士将这次行动称为“天衣”,将这条地道称为“卫国暗道”。
(乙)清晨,“卫国暗道”开始动工。
几百名志愿者轮流挖掘,进度惊人。
可是挖到接近山谷的地方,他们遇到了麻烦。
数不清的深埋在地下的石碑阻挡了暗道的推进,他们必须在这里,绕一个很大的弯。
他们请示王。
王和谋士进入暗道,王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石碑如此之大,如此之多,令王匪夷所思。
王推断,多年以前,这里也许是一个古老的广场。
王盯着石碑,却看不懂那些碑文。
王向谋士请教,谋士只一眼,便说,这些石碑,至少存在了五千年。
怎么可能?王说,我们的王国,不过两千年历史。
这不是我们的石碑。
谋士说,这些石碑,属于进攻我们的异族人。
你确定?我确定。
谋士说,我不但确定这是异族人的石碑,并且知道碑文的意思。
事实上,尊敬的王,我不得不告诉您,真正的入侵者,其实是我们。
你先告诉我,石碑上写的是什么?谋士便一字一顿地念起来:这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母亲,我们愿意用生命将她捍卫。
(有删改)2.赏析文中(甲)处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
答:答案短句和长句交错,简洁整齐,紧凑有力;渲染王的土地的宁静美丽,与下文战争紧张的气氛形成对比;引出下文人们为保护家园而战斗的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分析文中(乙)处画线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答:答案通过描写志愿者自愿挖“卫国暗道”这一情节,写出王对百姓的鼓动作用,王和志愿者都以为自己在做正义的保卫祖国的事,与结尾形成对比;“数不清的深埋在地下的石碑阻挡了暗道的推进”设置悬念,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揭示王的祖先是入侵者做铺垫。
4.联系全文分析小说结尾的特点。
答:答案①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之所以出乎读者的意料,是因为作者在前面的叙述中,采用了欲放故收、欲抑先扬的手法,读者都在同情王,同情送死的勇士,但是到了结尾才知道,原来他们这一族人才是真正的入侵者;情理之中体现在前面谋士和王的对话暗示了王的祖先是入侵者。
②首尾呼应,揭示开头设置的悬念。
③小说在真相大白之时戛然而止,意味深远,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