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口妊娠临床治疗分析
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23例临床治疗分析

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23例临床治疗分析目的:总结剖宫产子宫切口早期妊娠的临床资料,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并探讨治疗方法。
方法:分析8年来本院收治的剖宫产子宫切口处妊娠23例。
结果:23例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中22例均用甲氨碟呤保守治疗成功,1例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后清宫术中因大流血行子宫切除术。
结论:用甲氨喋呤治疗可有效杀死早期妊娠胚胎,未见明显副反应,是一种疗效显著,安全的保守治疗方法。
标签:剖宫产子宫切口;早期妊娠;甲氨喋呤;临床治疗本文对23例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进行保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了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我院确诊并治疗的23例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病例。
患者年龄在25-43岁之间,平均年龄31.6±6.3岁,其中有2例有2次剖宫产史,其余21例有1次剖宫产史,手术方式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
剖宫产至切口妊娠时间最短为10个月,最长12年,平均6.1±3.7 年。
患者均无心、肺、肝、肾等慢性疾病史。
1.2 临床资料23例患者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最短为39天,最长为76天,平均52.4 天。
停经后多数病例有少量阴道流血(16/23),阴道流血时间均在停经32-50天,有7例无阴道流血,伴或不伴下腹隐痛,有1例在人工流产前未明确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出血多收住院治疗。
1.3辅助检查:(1)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尿HCG)阳性及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HCG)升高,血HCG最高21450mIu/ml,最低967mIu/ml,(我院血清HCG正常值小于5mIu/ml)。
(2)阴道彩超检查可显示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部见妊囊样回声,局部血流丰富,其中有11例阴道彩超提示妊囊着床部位子宫肌壁菲薄,厚度为4-6mm.。
1.4治疗方法:常规化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血HCG,无化疗禁忌症后给予甲氨喋呤(MTX)50mg肌注,隔日一次,共3次为一疗程,间隔期间予亚叶酸钙6mg肌注解救,于用药第4天、第7天复查血HCG,血HCG明显下降或阴道彩超提示局部血流明显减少后在输液、备血,子宫切除准备条件下在B超监测下行清宫术。
子宫切口妊娠保守治疗1O例临床分析

3讨 论
31发 病 原 因 .
尿 H G均 为 阳性 , B H G高 于正 常 ; 道 B超 提示 C 血 — C 阴 子 宫下 段 切 口处 可见 孕囊 , 小在 1~ 1m 大 3 2 m。
【 中图分 类 号】 7 4 R 1
【 文献 标 识码】B
【 章编 号1 6 3 7 1 2 1 ) 2( 】 1 1 0 文 1 7 — 2 0(0 1 1 a 一 4 — 2 0
子 宫 切 1 妊 娠 c sra C rg a c . S 是 一 种 特 : 3 eaen Sa pe n y C P) r n 殊 类 型 的罕 见 的异 位妊 娠 . 剖 宫产 的远 期并 发 症 之 一 。随 是 着 剖 宫 产率 的增 加 , S C P的发 生有 明显 的 上升 趋 势 。人 们 对 C P认识 的加 深 ,诊 断水 平 的提 高 , S S C P的 治 疗水 平 也 得 到
MT 0 mg 给予 静 脉 注射 ,第 2 4 6 8天 分别 肌 内注射 X 5 / m2 …
了大 幅提 高 。 本文 回顾性 分 析 上海 市 松 江 区 中心 医 院近 5 年 收治 的 1 0例 C P患 者 , 其 发 病 原 因 、 S 对 临床 表 现 、 断 及 治 诊
保 留了子 宫 , 随访 的 9例 患者 血绒 毛 膜促 性腺 激 素水 平 均 降至 正 常 。 论 : 结 超声 检查 能 够对 子 宫切 口妊 娠作 出诊 断 , MT X和 ( ) 花 粉进 行保 守 治疗 , 有效 避 免子 宫 切除 , 或 天 可 且达 到 治疗 目的 。
【 键词1子 宫切 口; 位妊娠 ; 守治 疗 ; 宫切 除 关 异 保 子
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临床分析

1 行 药物保 守 治疗 患 者 1 6例 3例获 得 成功 , 患者 予 以米 非 司 酮 1 , 5mg 口服 , , , 服 5d 甲 氨 蝶 呤 ( X)0mg 2次 d 继 , MT 5 ,
应 正确 固定 并给 予 妥善 保 护 , 免 因牵 拉 、 曲导 致 滑脱 或 避 扭 引流不 畅 。 日做好 局部 消毒 工作 , 换 引流袋 时注 意 : 每 更 严格 遵 循无 菌操 作 , 防止 逆行 感染 , 同时 观察 引流 液 的量 和颜 色 , 详细记 录变 化情 况 , 对其 动态 观察 对 比。 32 生活护理 患者术后 6h可饮少量温开水 .2h .3 - 1 后进食富含高 蛋白的流质饮食 : 如出现恶心 、 呕吐等 胃肠道反应者要推迟进食。
血支 持治 疗 , 疗 1 后根 据 B超 及 血 B H G复查 结 果决 治 周 —C
定是 否追 加治 疗 , 大 出血 患者 行手 术 , 例 行病 灶部 位楔 2例 1 形切 除术 , 1例行 子宫 次 全切 除术 , 术后 发 现病 变 累及 肌层 。 所 有患者 均行 病理 检查证 实 为妊 娠组织 。
术后 切 E 妊娠 的 1 患者 的临 床资料 。结 果 : l 8例 首次确 诊 6例 ,2例误诊 ,3例药 物保 守成功 , 手术 治疗 , 疗后 1 1 5例 治 状况 均较 好 。结论 : 剖宫 产史 的流 产患者 , 有 应先 行超 声检查 及 B H G检测 , — C 彩色 多普勒 可作 为诊 断切 口妊娠 的 主 要方 法 , 根据 病情 , 甲氨蝶 呤 加清宫 可作 为治 疗切 V妊娠 的主要方 法 。必要 时行 子宫 局部 病灶 切 除加 子宫 修补 及子 I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择取8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
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以及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中药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治愈有38例,占95.00%,对照组为30例,占75.00%,实验组的治疗方式更具有疗效,p<0.05。
结论:对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生化汤进行保守治疗,疗效好,对患者今后的生育功能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指绒毛、孕囊、胚胎在子宫下段切口疤痕之处着床,属于剖宫产手术之后较长远的并发症之一,也属于异位妊娠的一种[1]。
近些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的频繁运用,其发病几率也逐渐上升。
本研究主要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择取8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有40例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
对照组中,共40例患者,年龄为21岁至38岁,平均年龄为(30.22±6.48)岁,患者停经的时间为22天至61天,平均停经的时间为(40.11±10.05)天。
距剖宫产手术治疗已经有1年至8年,平均有(3.59±1.24)年。
实验组中,共40例患者,年龄为22岁至39岁,平均年龄为(31.62±6.77)岁,患者停经的时间为21天至62天,平均停经的时间为(40.09±9.11)天。
距剖宫产手术治疗已经有1年至9年,平均有(3.48±1.31)年。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有剖宫产史,手术方式均为子宫下行短横切口的手术方式,均符合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诊断标准。
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分析

子宫切 口处兄孕 卵生长 , 向膀胱方向膨出 ; 并 孕卵 与膀胱间的子宫肌层
组织有 凹陷或肌层菲薄 ≤12 m。对于胎 盘已形成病 例 , .m 可应 用阴道
表 2 本 市子宫切 1妊娠发生 的高危 因素 3
从表 2 以看出 , 可 子宫切 1妊娠的发生与剖 宫产 的次数 、 3 距手术 时 后 因孕 卵已植入子宫与膀胱之间而行介人治疗 ,O 1 例病人 均痊愈 出院 间、 手术缝合技术 、 及孕产数密切相关 。 23子宫切 口妊娠 的诊断和治疗 :0 . 1 例病人主要 根据停经 、 阴道流 血、 B
 ̄ JI 3L 临床
CeA e健 m a hs nog 康e e ie中 妇non l n 外 iW Ht dr F儿 h
2年q1第 05 95 1 卷 期 1J 第
子 宫切 口妊 娠 的 临 床 分 析
刘 爱 民 许 金 莲 杨 若玲
【 中图分 类号] 7 9 8 R 1 . 【 文献标识 码】 B 【 文章编号】 6 2 3 3 2 1 ) 5 0 9 - 0 1 7 —6 8 一(0 10 - 0 4 2
12方法 .ຫໍສະໝຸດ 表 1 本市剖宫产及子 宫切 口妊娠发生情况
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7例临床分析

【 bt c】 O jcv T uyh i ns d r tetfea a ape ac. t d Te li la A s at r bete o t e a os n e m nocsr n c r nnyMe os h ic to7 i s d t d g ia ta e s r g h cn ad a f
p t nsda n sd a eae nsa rg a c o J u r 0 9 t rl 0 weea aye top ciey Reut 3 p t ns ai t ig o e sc sra crp en n yf m a ay2 0 oAp 1 r n zd r rse t l. s l e r n i 2 1 l e v s ai t e
四川 医学 2 1 0 2年 2月第 3 3卷 ( 2期) Scu nMei l a ur,0 2,o 3, o2 第 i a h dc n ay 2 1 V1 aJ .3 N .
・2 7 ・ 2
论 著
剖 宫产 后 子 宫切 口妊娠 7例 临床 分 析
陆 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成都市 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 , 四川 成都 60 3 ) 10 1
工 流产术 时 出现 严 重 的 大 出血 , 至危 及 生 命 。 因此 甚
本 病 的早 期诊 断 和 治 疗 极 为 重要 , 现将 近两 年 来 我 院 收 治 的 7例 C P患者 的诊 治进 行 回顾 性 分析 , S 为今 后 的早 期诊 断 、 确 治疗提 供依 据 。 正
we e t ae y ta s tr e a tr h moh rp n mb l a in,1 p t n h m u e e u e c ri a h s r co u o r r td b r n u ei r y c e te a y a d e oi t e n e z o ai t o te s f r d s p r e vc y t e tmy d e t e f l e r p u e o t r s te oh r2 p t n swee c n e v t e y t ae .4 p t ns w r u c s fly t ae yc n e v t n t a me t u t r u eu , t e ai t f h e r o s r ai l r t d ai t e e s c e s l r td b o s r ai e t n v e e u e o r f o
子宫切口妊娠5例临床分析

【 关键词 】 子宫切 口妊娠 B超辅助检 查 保 守治疗 护理
剖宫 产 切 E 妊娠 ( 称 C p是 一 种 罕 见 的 异位 l 简 s) 妊 娠 , 是 剖宫产 的远期并 发 症之 - [ 它 I 。它是 指胚胎 着 床 于子 宫 岬 部 前壁 原剖 宫 产 手术 瘢 痕处 , 即孕 囊 植 入 子宫 切 口部 位 。孕囊 在 子宫 部 位 着床 和发 育 。 文 献报 道其 发生 率为 O 5 有 剖宫 产 史的妇 女 , . %。 4 再 次 妊 娠 时 , 胎 着 床在 前 次 子 宫 切 口处 , 胚 随着 妊 娠 的进 展 . 毛 与 子 宫 肌层 粘 连植 入 , 重 者可 穿 透 绒 严 子 宫造 成子 宫破 裂 , 致子 宫切 除 j2 0 导 。 0 8年 2月~ 20 0 9年 1 2月 , 我科 共 收 治 5例子 宫 切 1妊娠 患 者 , 5 1 现 总结 报告 如下 :
5例患 者均 为女 性 , 年龄 2 ~ 6岁 。 剖宫 产手 83 距
术 时间 1 1 ~ 0年 ,其 中 1 剖宫产 术 在我 院 实施 。 例 术 后无 切 口感染 及 愈合 不 良史 。 2 临 床 症 状 5例患 者均 有停 经史 , 最短 3 8天 , 长 5 最 6天 。 5 例 患者 入 院前 均 有 不 同程 度 的 阴道 流血 , 中 】例 其 患 者基 层 医院 B超 示 早 孕 . 而采 用 了保 胎 治疗 的方 法. 至停 经 5 6天 。 阴道 流 , 院 复查 B超示 : 寓 我 子 下 段 切 口处 肌 层 不 均 质 回 声 . 孕 囊 及胎 心 搏 动 见 3 诊 断 治 疗 方 法 及 疗 效 子 宫切 口妊 娠 易 误诊 为宫 内 早孕 、先 兆 流 产 、 难免 流 产等 。本 文 5例有 1例早期 误 诊 。其 诊 断依
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

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目的:研究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振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特征,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本病提供依据。
方法:对25例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5例患者中有23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本病初诊误诊19例,误诊率76%,25例患者中保守治疗22例,21例痊愈,占95.45%;2例治疗失效而行全子宫切除术。
结论: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因停经就诊时,要常规行阴道超声检查,对阴道超声怀疑切口妊振的病例,有必要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切口妊振的主要方法;甲氨蝶吟加清宫术可作为治疗切口妊振的主要方法,可有效地避免子宫切除。
关健词:异位妊振;剖宫产后切口;诊断;治疗剖宫产后切口妊娠(全称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处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它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
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时,胚胎着床在前次子宫切口处,随着妊娠的进展,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人,严重者可穿透子宫造成子宫破裂,导致子宫切除;如果误诊为早孕而行人工流产时则易发生术中大出血。
近几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此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
本研究对2000年7月—2012年12月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下段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共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切口妊娠的发病机理以及临床处理中出现的问题,以便为临床能够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此病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收集2000年7月一2012年12月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人民医院因剖宫产后切口妊娠住院的患者25例,经血β-HCG测定、经阴道超声检查(TVS)、彩色多普勒(CDFI)以及其它辅助检查确诊。
患者年龄为22一39岁,平均30.52士3.53岁;剖宫产次数为1-2次,剖宫产方式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
距前次剖宫产的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11年,平均3.86士2.4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切口妊娠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36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
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注射液肌内注射,观察组在阴道超声的辅助下直接向孕囊内注射甲氨蝶呤注射液稀释液。
两组患者均配合早晚口服米非司酮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β-HCG转阴时间为(8.9±2.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2±3.1)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阴道超声的辅助下将甲氨蝶呤注射液稀释液直接注入孕囊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血β-HCG转阴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子宫切口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Analysis of clinical treatment for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LIU Gui-ying,HUANG Gui-lan,DING Han-xiang. Gaoyou City People’s Hospital,Gaoyou 2256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 for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after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36 patients with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1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methotrexat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ransvaginal ultrasound-assisted direct injection of methotrexate diluent in gestational sac. Both groups received morning and night oral administration of mifepristone tablets. Comparison was made on curative effect and blood 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HCG)clearance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4.4% than 66.7%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lood β-HCG clearance time as (8.9±2.3)d,which was much shorter than (14.2±3.1) d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Direct injection of methotrexate diluent in gestational sac with assistance of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can improv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and shorten bloodβ-HCG clearance time,and this method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Cesarean scar pregnancy;Methotrexate;Mifepristone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是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胚胎着床于手术后的子宫瘢痕处,是少见的异位妊娠[1,2]。
本病早期诊断较困难,常被误诊为宫内早孕或流产,盲目行药物流产、人工流产术,常造成术中大出血、子宫穿孔,甚至导致子宫切除危及患者生命[3-5]。
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切口妊娠方法尚未统一,主要需要结合患者的不同状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本文主要是针对本院36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其发病机理并总结相关治疗经验,以提高未来对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治水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36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剖宫产切口均位于子宫下段横切口。
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2.7±8.4)岁。
其中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9年,平均时间(3.7±2.3)年。
排除标准:排除嚴重心肺疾病者;排除相关药物过敏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排除精神异常、不能配合者;排除伴有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异常者。
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
1. 2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超声检查、血β-HCG 测定,其中,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子宫下段切口处血流丰富,可见不均质团块,有些甚至直接可在子宫切口处见到孕囊。
患者血β-HCG 值升高。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停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腹部疼痛等。
1. 3 方法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注射液肌内注射,50 mg/次,观察组将50 mg甲氨蝶呤注射液稀释于5 ml氯化钠中,并在阴道超声的辅助下直接向孕囊内注射稀释液。
两组患者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均配合早晚口服米非司酮片,50 mg/次,2次/d。
分别于用药后第4天和第7天检测患者血β-HCG水平。
治疗时定期观察和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6] 治疗疗效分为治愈、有效及无效三个级别,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缓解,血β-HCG水平下降至正常水平,且超声检查显示子宫下段切口处的不均质团块体积明显缩小;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但并未完全消失,血β-HCG水平有所下降但仍未降至正常水平,超声检查显示子宫下段切口处的不均质团块体积略缩小或没有明显变化;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缓解,血β-HCG水平未下降甚至出现上升,超声检查显示子宫下段切口处的不均质团块体积没有明显变化或略有增大。
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并比较两组患者血β-HCG转阴时间。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P<0.05);觀察组的血β-HCG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P<0.05)。
见表1。
3 讨论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及剖宫产手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剖宫产,研究显示,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临床上子宫切口妊娠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有调查结果显示子宫切口妊娠的发生率为1∶2216[7]。
子宫切口妊娠是一种极为危险的异位妊娠,目前主要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但因为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且早期表现不明显,很容易误诊及漏诊。
目前对于子宫切口妊娠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切除子宫,影响患者的再次生育,因此临床上大多采用药物治疗。
探究如何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切口妊娠成为了医学的一个难点和热点。
目前子宫切口妊娠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子宫切口妊娠与剖宫产后的子宫切口缝合操作不当有关[8-11]。
剖宫产后缝合子宫切口时,切口肌层之间没有充分对合,留有微小裂隙,存在一定的死腔,容易诱发感染。
当患者再次妊娠时,胚胎很容易在子宫裂隙处着床,随着胚胎的不断发育,绒毛可以完全植入子宫肌层中,甚至直接穿透肌层。
如果不及时发现做出恰当处理,随着胚胎的不断增大,可能引起子宫破裂,引发大出血,最终导致患者发生休克甚至死亡。
也有部分患者因为受精卵着床以后,切口处血供不足,孕囊营养不足、发育迟缓,导致早期流产、阴道出血[12,13]。
此外,也有文献报道,有些切口妊娠发生在上一次剖宫产术后几个月,说明切口处伤口愈合不全,可能有助于胎盘植入,所以再次妊娠的间隔时间也是影响子宫切口妊娠的一个因素[14,15]。
临床上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药物主要是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有研究显示[16-18],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甲氨蝶呤是一种抗代谢药物,能够抑制体内叶酸二氢还原酶的合成,有效阻碍叶酸转变成为四氢叶酸,从而影响胚胎滋养层细胞的正常分裂,最终导致胚胎死亡。
米非司酮则具有抗孕酮作用,可以有效拮抗孕激素的作用,从而阻碍胚胎的正常着床及发育。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P<0.05);观察组的血β-HCG转阴时间为(8.9±2.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2±3.1)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P<0.05)。
这说明直接在阴道超声的引导下向孕囊内注射甲氨蝶呤注射液稀释液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患者血β-HCG转阴时间。
这一点与相关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19,20]。
由于子宫切口妊娠早期诊断较困难,风险较大,治疗方法也尚未统一,因此做好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要严格遵守剖宫产的手术指征,降低临床剖宫产率,手术过程中规范操作、仔细缝合切口,避免残留微小缝隙,增加再次妊娠时发生子宫切口妊娠的风险。
综上所述,在阴道超声的辅助下将甲氨蝶呤注射液稀释液直接注入孕囊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血β-HCG转阴时间,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1] 徐佳,孟跃进,顾晓丽,等.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分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6):886-888.[2] 尹保娜. 不同方法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 郑州大学,2014.[3] 马平,宋娜.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患者的诊治与护理进展. 齐鲁护理杂志,2015(6):49-51.[4] 王文丽,彭久君. 剖宫产术后疤痕部位妊娠59例临床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7):171.[5] 姜静.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进展探讨. 中国农村卫生,2015,25(4):97.[6] 马玲,周莹,张启欣. 超声引导下氨甲喋呤局部注射治疗子宫瘢痕妊娠.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16(1):67-68.[7] 曾丽明.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8例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227.[8] 左莉. 12例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临床分析. 重庆医学,2013,42(11):1294-1295.[9] 刘娟,林惠芳,李祝有,等.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治子宫切口妊娠患者43例分析. 实用医技杂志,2015(5):498-499.[10] 张坤.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临床病例分析. 大连医科大学,2010.[11] 李智.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修复术后再妊娠13例临床分析. 浙江大学,2015.[12] 郭鹏. 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治疗分析. 当代医学,2013,12(11):39-40.[13] 高璇.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15例临床分析. 大连医科大学,2012.[14] 穆红茹. 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展.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5):522-523.[15] 武超. 剖宮产切口妊娠及胎盘植入的诊疗现状. 继续医学教育,2016,30(5):94-96.[16] 利峰,鲍道君,赵开飞,等. 子宫动脉插管灌注甲氨喋呤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26例切口妊娠的疗效观察. 吉林医学,2013,34(31):6464-6465.[17] 冉建淑.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切口妊娠与介入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320-321.[18] 曾玲. 甲氨蝶呤不同途径给药联合米非司酮对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3-34.[19] 蒋桔莲,陈健.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治体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6):49-50.[20] 冯卉. 超声引导下氨甲喋呤局部注射治疗子宫瘢痕妊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6(2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