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鹤冲天·黄金榜上》赏析

合集下载

鹤冲天-黄金榜上_宋词鉴赏_宋_柳永

鹤冲天-黄金榜上_宋词鉴赏_宋_柳永

鉴赏
《鹤冲天·黄金榜上》是柳永进士科考落第之后 的一纸“牢骚言”,在宋元时代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反 响。它正面鼓吹文人士者与统治者分离,而与歌妓等 下层人民接近,有一定的思想进步性。既表现出词人 身世漂零之感,又反映出对妓/女们的同情以及蔑视 功名、鄙薄卿相的倾向,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而且还带有消极反抗的情绪。
译文 上片
在金字题名的榜上,我只不过是偶然失去状元的 机会。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君王也会一时错失 贤能之才,我今后该怎么办呢?既然没有得到好的 机遇,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游乐呢!何必为功名患 得患失?做一个风流才子为歌姬谱写词章,即使身 着白衣,也不亚于公卿将相。
译文下片
在歌姬居住的街巷里,有摆放着丹青画屏的绣房。 幸运的是那里住着我的意中人,值得我细细地追求 寻访。与意中人依偎在一起,享受这风流快活的生 活,才是我平生最大的欢乐。青春不过是片刻时间, 我宁愿把功名,换成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 婉转的歌唱。
鉴赏
科举落第,使他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只有以极 端对极端才能求得平衡。他毫不顾忌地把一般封建士 人感到刺目的字眼写进词里,恐怕就是故意要造成惊 世骇俗的效果以保持自己心理上的优势。还应看到, “烟花巷陌”在封建社会是普遍存在的,这是当时的 客观事实,而涉足其间的人们却有着各自不同的情况。
鉴赏
柳永与一般“狎客”的不同,主要有两点:一是 他保持着清醒的自我意识,只是寄情于声妓,并非沉 湎于酒色,这一点,他后来登第为官的事实可以证明; 二是他尊重“意中人”的人格,同情她们的命运,不 是把她们当作玩弄对象而是与她们结成风尘知己。可 见,词人的“狂荡”之中仍然有着严肃的一面,狂荡 以傲世,严肃以自律,方能不失为“才子词人”。
鉴赏
全词充分地展示了词人的狂傲性格。“黄金榜上, 偶失龙头望”,考科举求功名,开口辄言“龙头”, 词人并不满足于登进士第,而是把夺取殿试头名状元 作为目标。落榜只认作“偶然”,“见遗”只说是 “暂”,其自负可知。词人把自己称作“明代遗贤”, 这是颇有讽刺意味的。宋仁宗朝号称清明盛世,却不 能做到“野无遗贤”,这个自相矛盾的现象就是他所 要嘲讽的。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及赏析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及赏析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及赏析鹤冲天·黄金榜上宋代:柳永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译文在金字题名的榜上,我只不过是偶然失去取得状元的机会。

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君王也会一时错失贤能之才,我今后该怎么办呢?既然没有得到好的机遇,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游乐呢!何必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个风流才子为歌姬谱写词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亚于公卿将相。

在歌姬居住的街巷里,有摆放着丹青画屏的绣房。

幸运的是那里住着我的意中人,值得我细细地追求寻访。

与她们依偎,享受这风流的生活,才是我平生的欢乐。

青春不过是片刻时间,我宁愿把功名,换成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转的歌唱。

注释鹤冲天:词牌名。

柳永大作,调见柳永《乐章集》。

双调八十四字,仄韵格。

另有词牌《喜迁莺》、《风光好》的别名也叫鹤冲天,“黄金榜上”词注“正宫”。

黄金榜:指录取进士的金字题名榜。

龙头:旧时称状元为龙头。

明代:圣明的时代。

一作“千古”。

遗贤:抛弃了贤能之士,指自己为仕途所弃。

如何向:向何处。

风云:际会风云,指得到好的遭遇。

争不:怎不。

恣:放纵,随心所欲。

得丧:得失。

白衣卿相:指自己才华出众,虽不入仕途,也有卿相一般尊贵。

白衣:古代未仕之士著白衣。

烟花:指*女。

巷陌:指街巷。

丹青屏障:彩绘的屏风。

丹青:绘画的颜料,这里借指画。

堪:能,能够。

恁:如此。

偎红倚翠:指狎*。

宋陶谷《清异录·释族》载,南唐后主李煜微行娼家,自题为“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

平生:一生。

饷:片刻,极言青年时期的短暂。

忍:忍心,狠心。

浮名:指功名。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柳永早期的作品,是他初次参与进士科考落第之后,抒发牢*感慨之作,它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性格,也关系到作者的生活道路,是一篇重要的作品。

鹤冲天柳赏析及翻译

鹤冲天柳赏析及翻译

鹤冲天柳赏析及翻译导读:鹤冲天柳永赏析翻译,是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鹤冲天是词牌名,柳永的这首鹤冲天的全名是《鹤冲天·黄金榜上》,这首词是柳永在科考落第之后的一纸恼骚言,却在宋代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反响。

原文:鹤冲天·黄金榜上柳永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翻译:在金字题名的榜上,我只不过是偶然失去取得状元的机会。

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君王也会一时错失贤能之才,我今后该怎么办呢?既然没有得到好的机遇,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游乐呢!何必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个风流才子为歌姬谱写词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亚于公卿将相。

在歌姬居住的街巷里,有摆放着丹青画屏的绣房。

幸运的是那里住着我的意中人,值得我细细地追求寻访。

与她们依偎,享受这风流的生活,才是我平生最大的欢乐。

青春不过是片刻时间,我宁愿把功名,换成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转的歌唱。

鹤冲天字词解释:⑴鹤冲天:词牌名。

柳永大作,调见柳永《乐章集》。

双调八十四字,仄韵格。

另有词牌《喜迁莺》、《风光好》的别名也叫鹤冲天,“黄金榜上”词注“正宫”。

⑵黄金榜:指录取进士的金字题名榜。

⑶龙头:旧时称状元为龙头。

⑷明代:圣明的`时代。

一作“千古”。

遗贤:抛弃了贤能之士,指自己为仕途所弃。

⑸如何向:向何处。

⑹风云:际会风云,指得到好的遭遇。

⑺争不:怎不。

恣:放纵,随心所欲。

⑻得丧:得失。

⑼白衣卿相:指自己才华出众,虽不入仕途,也有卿相一般尊贵。

白衣:古代未仕之士著白衣。

⑽烟花:指妓女。

巷陌:指街巷。

⑾丹青屏障:彩绘的屏风。

丹青:绘画的颜料,这里借指画。

⑿堪:能,可以。

⒀恁:如此。

偎红倚翠:指狎妓。

宋陶谷《清异录·释族》载,南唐后主李煜微行娼家,自题为“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

《鹤冲天》柳永词作鉴赏

《鹤冲天》柳永词作鉴赏

《鹤冲天》柳永词作鉴赏【作品介绍】《鹤冲天;黄金榜上》是宋代词人柳永早期的作品。

是柳永进士科考落第之后的一纸“牢骚言”,在宋元时代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反响。

它正面鼓吹文人士者与统治者分离,而与歌妓等下层人民接近,有一定的思想进步性。

既表现出作者身世漂零之感,又反映出对妓女们的同情以及蔑视功名、鄙薄卿相的倾向,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而且还带有消极反抗的情绪。

全词直抒胸臆,语言自然流畅,平白如话,读来朗朗上口。

【原文】鹤冲天⑴黄金榜上⑵,偶失龙头望⑶。

明代暂遗贤⑷,如何向⑸。

未遂风云便⑹,争不恣游狂荡⑺。

何须论得丧⑻?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⑼。

烟花巷陌⑽,依约丹青屏障⑾。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⑿。

且恁偎红倚翠⒀,风流事,平生畅⒁。

青春都一饷⒂。

忍把浮名⒃,换了浅斟低唱!【注释】⑴鹤冲天:词牌名。

柳永大作,调见柳永《乐章集》。

双调八十四字,仄韵格。

另有词牌《喜迁莺》、《风光好》的别名也叫鹤冲天,“黄金榜上”词注“正宫”。

⑵黄金榜:指录取进士的金字题名榜。

⑶龙头:旧时称状元为龙头。

⑷明代:圣明的时代。

一作“千古”。

遗贤:抛弃了贤能之士,指自己为仕途所弃。

⑸如何向:向何处。

⑹风云:际会风云,指得到好的遭遇。

⑺争不:怎不。

恣:放纵,随心所欲。

⑻得丧:得失。

⑼白衣卿相:指自己才华出众,虽不入仕途,也有卿相一般尊贵。

白衣:古代未仕之士著白衣。

⑽烟花:指妓女。

巷陌:指街巷。

⑾丹青屏障:彩绘的屏风。

丹青:绘画的颜料,这里借指画。

⑿堪:能,可以。

⒀恁:如此。

偎红倚翠:指狎妓。

宋陶谷《清异录;释族》载,南唐后主李煜微行娼家,自题为“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

⒁平生:一生。

⒂饷:片刻,极言青年时期的短暂。

⒃忍:忍心,狠心。

浮名:指功名。

【白话译文】在金字题名的榜上,我只不过是偶然失去取得状元的机会。

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君王也会一时错失贤能之才,我今后该怎么办呢?既然没有得到好的机遇,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游乐呢!何必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个风流才子为歌姬谱写词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亚于公卿将相。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原文+赏析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原文+赏析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原文+赏析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赏析】这是一首直抒胸臆的名篇。

它与一般即景言情,融情人景的词作有所不同,但它仍能深深打动读者,原因是,它抒发了作者强烈而又真实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一种傲视公卿、轻蔑名利的思想。

在整个封建社会,哪怕是所谓“圣明”的历史时期,科举考试也不可能没有营私舞弊、遗落贤才的通病。

“明代暂遗贤”、“未遂风云便”等句,蕴含着作者自己的无限辛酸和对统治集团的讥讽揶揄,它道出了封建社会中许多失意知识分子的内心感受,获得了广泛的共鸣。

这首词的社会意义也正表现在这里。

正因为这首词刺痛了统治阶级,所以作者终生失意,备受压抑排摈。

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载:“初,进土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

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及皇帝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这首词所表现出的那种蔑视功名,鄙薄卿相的倾向是很明显的。

整个看来,这首词的基调,它的主导方面,无疑是积极的。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些话,充分表明作者的生活态度和行动方向。

历史证明,作者的一生是忠实于这一誓言的。

他为下层妓女填写过许多词篇,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相当普及的程度(见叶梦得《避暑录话》),并且获得了“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无以复加”的社会效果(见胡寅《酒边词序》)。

一个古代白衣词人的作品,其流传程度如此广泛,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封建统治阶级把他长期摈斥于官场之外,甚至毁灭了他的政治前途,但另外一方面,这又恰恰成全了他。

正由于他长期仆仆风尘,奔波于下层人民之中,才使他成为北宋独具特色的词人,成为中国词史上具有转折意义和具有深远影响的大词家。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鹤冲天-黄金榜上》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①明代暂遗贤,如何向?②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③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④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⑤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

⑥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注释】①黄金榜:即黄榜。

殿试后朝廷发布的榜文,用黄纸书写,故名。

龙头:宋以来称状元为龙头。

宋·王禹偁《寄状元孙学士何》诗:“唯爱君家棣华榜,登科记上并龙头。

”②明代:即明朝,盛明之朝。

诗文中常称本朝为明朝。

王禹偁《送于淳中中舍悬车侍养》:诗:“悬车东去谢明朝,摆脱簪缨似一毛。

”遗贤:谓有贤才而未被(朝廷)发现者。

《尚书·大禹谟》:“嘉言罔攸优,野无遗贤。

”③风云:《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原谓同类相感,后以之喻人的际遇。

④白衣卿相:言身为白衣之士,而有卿相之资。

⑤烟花:指妓女。

偎红依翠:狎妓之别称。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微行倡家,自题为“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

”(见宋·陶谷《清异录·释族》)【译文】高悬的金榜,暂时没有我的大名。

这不过是清明朝代偶然将贤才遗落。

名落孙山,怎么办?既然未能身乘风云,出将入相调金鼎,何不恣意任己狂荡?更无须计较得失。

我本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尽管仕途失意,还有意中人可堪寻访。

就在那烟花巷陌,仿佛绘有图画的屏风半敞着,姑且先去偎红倚翠,寻求慰藉。

这种风流韵事,亦足慰平生。

青春不过转瞬,还是下决心,把那金榜题名的虚名,换成浅斟低唱的享乐。

【集评】清·叶申芗:“此亦一时遣怀之作。

”(《本事词》)清·陈廷焯:“耆卿‘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荒漫语耳,何足为韵事。

”(《白雨斋词话》卷六)现代·刘永济:“此词乃永初试不及第所作,语皆狂放,……其‘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之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语,乃失意后自傲之言,未必真能轻视科第,不屑求功名者”(《唐五代两宋词选析》)。

最新-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及赏析 精品

最新-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及赏析 精品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及赏析柳永还是两宋词坛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据统计,在宋词880多个词调中,属于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个。

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

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下面是鹤冲天·黄金榜上宋代柳永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译文在金字题名的榜上,我只不过是偶然失去取得状元的机会。

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君王也会一时错失贤能之才,我今后该怎么办呢?既然没有得到好的机遇,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游乐呢!何必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个风流才子为歌姬谱写词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亚于公卿将相。

在歌姬居住的街巷里,有摆放着丹青画屏的绣房。

幸运的是那里住着我的意中人,值得我细细地追求寻访。

与她们依偎,享受这风流的生活,才是我平生的欢乐。

青春不过是片刻时间,我宁愿把功名,换成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转的歌唱。

注释鹤冲天词牌名。

柳永大作,调见柳永《乐章集》。

双调八十四字,仄韵格。

另有词牌《喜迁莺》、《风光好》的别名也叫鹤冲天,黄金榜上词注正宫。

黄金榜指录取进士的金字题名榜。

龙头旧时称状元为龙头。

明代圣明的时代。

一作千古。

遗贤抛弃了贤能之士,指自己为仕途所弃。

如何向向何处。

风云际会风云,指得到好的遭遇。

争不怎不。

恣放纵,随心所欲。

得丧得失。

白衣卿相指自己才华出众,虽不入仕途,也有卿相一般尊贵。

白衣古代未仕之士著白衣。

烟花指*女。

巷陌指街巷。

丹青屏障彩绘的屏风。

丹青绘画的颜料,这里借指画。

堪能,可以。

恁如此。

偎红倚翠指狎*。

宋陶谷《清异录·释族》载,南唐后主李煜微行娼家,自题为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

鹤冲天-黄金榜上--翻译和注释

鹤冲天-黄金榜上--翻译和注释

鹤冲天·黄金榜上柳永〔宋代〕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翻译:在黄金榜上,我只不过是偶然失去皇帝的题名。

圣明的时代失去了如我一般的贤能之士,未来又会走向何处?既然没有得到好的机遇,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游乐呢!何必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个风流才子为歌姬谱写词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亚于公卿将相。

在歌姬居住的街巷里,有摆放着丹青画屏的绣房。

幸运的是那里住着我的意中人,值得我细细地追求寻访。

与她们依偎,享受这风流的生活,才是我平生最大的欢乐。

青春不过是片刻时间,我宁愿把功名,换成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转的歌唱。

注释:鹤冲天:词牌名。

柳永大作,调见柳永《乐章集》。

双调八十四字,仄韵格。

另有词牌《喜迁莺》、《风光好》的别名也叫鹤冲天,“黄金榜上”词注“正宫”。

黄金榜:指录取进士的金字题名榜。

龙头:旧时称状元为龙头。

明代:圣明的时代。

一作“千古”。

遗贤:抛弃了贤能之士,指自己为仕途所弃。

如何向:向何处。

风云:际会风云,指得到好的遭遇。

争不:怎不。

恣:放纵,随心所欲。

得丧:得失。

白衣卿相:指自己才华出众,虽不入仕途,也有卿相一般尊贵。

白衣:古代未仕之士著白衣。

烟花:指妓女。

巷陌:指街巷。

丹青屏障:彩绘的屏风。

丹青:绘画的颜料,这里借指画。

堪:能,可以。

恁:如此。

偎红倚翠:指狎妓。

宋陶谷《清异录·释族》载,南唐后主李煜微行娼家,自题为“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

平生:一生。

饷:片刻,极言青年时期的短暂。

忍:忍心,狠心。

浮名:指功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词《鹤冲天·黄金榜上》赏析《鹤冲天·黄金榜上》是柳永参与进士科考落第之后,抒发牢骚感慨之作,它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性格,也关系到作者的生活道路,是一篇重要的作品。

这首词的意思和赏析如下:鹤冲天·黄金榜上作者:柳永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晌。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注释①黄金榜:就是公布考取人员名单的黄榜。

②偶:偶然,表明作者对自己的才能没有失去信心。

③明代暂遗贤:明代,圣明的时代。

此句另有作“千古暂遗贤”,详见《乐章集》。

④恣:放纵的意思。

⑤屏障;屏风。

⑥一饷;一顿饭,形容时间短。

词意在朝廷张贴的状元榜上,偶然没有我的大名,盛明时代暂时遗落贤才,叫我如何面对?反正这不是我的问题,既然不能大显才华一展抱负,那就索性把自己浪费,纵情放荡,何必患得患失!我本才子词人,自应是不穿官衣的能臣高官。

就在烟花巷陌中,就在那艳丽雅致的丹青屏风里流连。

幸有知己知音的意中佳人,最值得我寻访。

就这样偎红依翠,这样的风流韵事,足令我平生舒畅。

青春如此短暂,还是忍着辛酸,把金榜虚名换成及时行乐的小饮轻唱!赏析这是柳词中一首非常有名的直抒胸臆之作。

它抒发了作者强烈而又真实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一种傲视公卿、轻蔑名利的思想。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柳永已经三十六岁了,他参加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但都以落榜告终,屡考屡败,这一年再度名落孙山,很伤自尊,郁闷之极,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贻害他一生的著名词作《鹤冲天》。

这首词的构思、层次、结构和语言均与柳永其他作品有所不同。

全篇直说,绝少用典,不仅与民间曲子词极为接近,而且还保留了当时的某些口语方言,如“如何向”、“争不”、“且恁”等。

全词写得自然流畅,平白如话,读来琅琅上口。

不独在柳词中,即使在北宋词中,这一类作品也是少见的。

这种“明白而家常”,“到口即消”的语言,正是词中之本色,是经过提炼而后取得的艺术效果。

指斥柳永词过分俚俗浅直,看来,不能不说是一种偏见了。

在整个封建社会,哪怕是所谓“圣明”的历史时期,科举考试也不可能没有营私舞弊、遗落贤才的通病。

“明代暂遗贤”、“未遂风云便”等句,蕴含着作者自己的无限辛酸和对统治集团的讥讽揶揄,它道出了封建社会中许多失意知识分子的内心感受,获得了广泛的共鸣。

这首词的社会意义也正表现在这里。

正因为这首词刺痛了统治阶级,所以作者终生失意,备受压抑排斥。

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载:“初,进士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

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及皇帝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这首词所表现出的那种蔑视功名,鄙薄卿相的倾向是很明显的。

轶事南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六里有一则记载:(宋)仁宗留意儒雅,而柳永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云,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其写作背景大致是:初考进士落第,填《鹤冲天》词以抒不平,为仁宗闻知;后再次应试,本已中试,于临发榜时,仁宗故意将其黜落,并说了那番话,于是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在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可见这首词曾经给他的仕途经历带来很大的波折。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东(今山西),曾为沙县县丞,在州郡颇有威信。

父亲柳宜,出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柳宜供职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费县县令、濮州任城令。

柳永即出生于其父任所(984年,费县)。

淳化元年(990年),柳宜入汴京上书,授全州通判,柳永随父赴任。

淳化五年(994年),柳宜以赞善大夫调往扬州,柳永随往,习作《劝学文》。

至道三年(997年),柳宜屡迁至国子博士,命其弟携画像前往故里崇安,以慰家母思念,柳永随叔归乡。

咸平元年(998年),柳永居家乡,游览名胜中峰寺,作诗《题中峰寺》。

柳永读到《眉峰碧》,甚爱此词,将它题写在墙壁上,反复琢磨。

咸平四年(1001年),柳永尝试为词,作《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歌颂家乡风景武夷山,有“飘飘凌云之意”。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计划进京参加礼部考试,由钱塘入杭州,因迷恋湖山美好、都市繁华,遂滞留杭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咸平六年(1003年),孙何知杭州,门禁甚严,柳永作《望海潮·东南形胜》,前往拜谒。

此词一出,即广为传诵,柳永亦因此名噪一时。

景德元年(1004年)秋,孙何还京太常礼院,柳永做《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追忆陪孙何游乐情事。

景德年间(1004—1007年),柳永离开杭州,沿汴河到苏州,作《双声子·晚天萧索》;不久入扬州,作《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追忆旧游,度过了青年时期的一段放浪生活。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入京师汴京(今开封)。

时北宋承平日久,都城繁华极盛:元宵,皇帝与民同乐;清明,郊外踏青;端午,龙舟竞渡;汴京风情,纸迷金醉。

柳永凌云辞赋,将帝都的“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春闱在即,柳永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

及试,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柳永初试落第。

愤慨之下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但对中举出仕并未完全绝望。

不久之后,柳永作词《如鱼水·帝里疏散》,对此次应试的不利,柳永已不再介怀,对试举仍抱希望。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柳永第二次参加礼部考试,再度落第。

同时,与相好歌女虫娘关系出现裂痕,柳永作词《征部乐·雅欢幽会》,抒发失意兼失恋的苦闷情绪。

天禧二年(1018年),长兄柳三复进士及第,柳永第三次落榜。

天圣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愤而离开京师,与情人(或为虫娘)离别,作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由水路南下,填词为生,词名日隆。

因漂泊日久,身心疲惫,柳永作《轮台子·一枕清宵好梦》,追忆“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感叹“芳年壮岁,离多欢少”。

天圣七年(1029年),柳永返回京师,汴京繁华依旧,但故交零落,物是人非,触目伤怀,柳永又离开京都,前往西北。

明道年间(1032—1033年),柳永漫游渭南,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不久,至成都,时田况知益州,锦里风流、蚕市繁华,柳永作词以赠。

出成都后,柳永又沿长江向东,过湖南、抵鄂州。

景祐元年(1034年),仁宗亲政,特开恩科,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柳永闻讯,即由鄂州赶赴京师。

是年春闱,柳永与其兄柳三接同登进士榜,授睦州团练推官,暮年及第,柳永喜悦不已。

二月,柳永由汴京至睦州,途经苏州,时范仲淹知苏州,柳永遂前往拜谒,并作词进献。

九月,睦州知州吕蔚爱慕柳永才华,向朝廷举荐,因“未有善状”受阻。

景祐四年(1037年),柳永调任余杭县令,抚民清净,深得百姓爱戴。

宝元二年(1039年),柳永任浙江定海晓峰盐监,作《煮海歌》,对盐工的艰苦劳作予以深刻描述。

柳永为政有声,被称为“名宦”。

庆历三年(1043年),调任泗州判官。

时柳永已为地方官三任九年,且皆有政绩,按宋制理应磨勘改官,竟未成行,柳永“久困选调”,遂有“游宦成羁旅”之叹。

秋,柳永进献新词《醉蓬莱·渐亭皋叶下》,因有“太液波翻”等语,不合圣意,改官投诉无果而终。

八月,范仲淹拜参知政事,颁行庆历新政,重订官员磨勘之法。

柳永申雪投诉,改为著作佐郎,授西京灵台山令。

庆历六年(1046年),转官著作郎。

次年,柳永再度游苏州,作词赠苏州知州滕宗谅。

皇祐元年(1049年),转官太常博士。

次年,改任屯田员外郎,遂以此致仕,定居润州。

皇祐五年(1053年),柳永与世长辞。

文学成就柳词内容1、描写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柳永词大量描写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词中的女主人公,多数是沦入青楼的不幸女子。

柳永的这类词,不仅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还写出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

在词史上,柳永第一次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柳永的词才走向平民化、大众化,使词获得了新的发展趋势。

2、描写都市生活和市井风光柳永词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他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

这些都市风情画,前所未有地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太平气象。

3、描写羁旅行役柳永多次科举失利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宦游干谒,以期能谋取一官半职。

柳永工于羁旅行役词,正是基于他一生宦游沉浮、浪迹江湖的切身感受。

《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地展现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

在这类词中,柳永写其行踪所至,自抒漂泊生活中的离别相思之情,背景远比五代以及宋初词人所写思乡念远词阔大,意境也更苍凉,特别真切感人。

4、其他柳永还写过不少歌颂帝王、达官贵人的词,也写过一些自叙怀抱,自叹平生遭际的词,例如其《戚氏》一篇,是《乐章集》中最长的一首词,他在词中对自己的生平作了回顾,字里行间颇多感触,唱出了天涯沦落的不遇之士的悲音,被誉为《离骚》的遗风。

艺术成就1、丰富词调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

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首慢词,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是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的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