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项相消法公式大全

裂项相消法公式大全

裂项相消法是一种数学方法,用于解决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无理数列的求和问题。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无理数列的每一项分别裂项,然后将裂项相消,从而得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无理数列的和。

以下是裂项相消法的一些公式: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Sn = n * (a1 + an) / 2

其中,n 是数列的长度,a1 是数列的首项,an 是数列的最后一项。

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Sn = (n/2) * (a1 * an) / (an + a1)

其中,n 是数列的长度,a1 是数列的首项,an 是数列的最后一项。

3. 无理数列求和公式:

对于无理数列,可以将每一项裂项,然后相消。例如,对于无理数列π*(n+1)/n,可以将π*(n+1)/n 裂项为π/n 和 (n+1)*π/n,然后将两项相消。

4. 等差数列裂项公式:

a[n+1] - a[n] = (n+1-n)*a1

其中,a[n+1] 是数列的第 n+1 项,a[n] 是数列的第 n 项,n 是数列的长度。

5. 等比数列裂项公式:

a[n+1]/a[n] = (a[n]/a[n-1])*(a[n-1]/a[n])

其中,a[n+1] 是数列的第 n+1 项,a[n] 是数列的第 n 项,n 是数列的长度。

6. 无理数列裂项公式:

π*(n+1)/n - π/n = (n+1-n)*π

其中,π*(n+1)/n 是数列的第 n+1 项,π/n 是数列的第 n 项,n 是数列的长度。

以上是裂项相消法的一些公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求解。

裂项相消法公式大全

裂项相消法公式大全 裂项相消法是一种数学方法,用于解决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无理数列的求和问题。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无理数列的每一项分别裂项,然后将裂项相消,从而得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无理数列的和。 以下是裂项相消法的一些公式: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Sn = n * (a1 + an) / 2 其中,n 是数列的长度,a1 是数列的首项,an 是数列的最后一项。 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Sn = (n/2) * (a1 * an) / (an + a1) 其中,n 是数列的长度,a1 是数列的首项,an 是数列的最后一项。 3. 无理数列求和公式: 对于无理数列,可以将每一项裂项,然后相消。例如,对于无理数列π*(n+1)/n,可以将π*(n+1)/n 裂项为π/n 和 (n+1)*π/n,然后将两项相消。 4. 等差数列裂项公式: a[n+1] - a[n] = (n+1-n)*a1 其中,a[n+1] 是数列的第 n+1 项,a[n] 是数列的第 n 项,n 是数列的长度。

5. 等比数列裂项公式: a[n+1]/a[n] = (a[n]/a[n-1])*(a[n-1]/a[n]) 其中,a[n+1] 是数列的第 n+1 项,a[n] 是数列的第 n 项,n 是数列的长度。 6. 无理数列裂项公式: π*(n+1)/n - π/n = (n+1-n)*π 其中,π*(n+1)/n 是数列的第 n+1 项,π/n 是数列的第 n 项,n 是数列的长度。 以上是裂项相消法的一些公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求解。

数列裂项相消法例子

数列裂项相消法 数列裂项相消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技巧,用于求解一些复杂的数列求和问题。以下是几个例子,说明该方法的应用。 例1:已知等差数列{an},其中a1=1,d=2,求前n项和Sn。 解:首先,我们可以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为an=a1+(n-1)d=1+2(n-1)=2n-1。 然后,我们可以将前n项和表示为Sn=a1+a2+...+an。 接下来,我们使用裂项相消法,将相邻两项相加,得到: Sn=(1+3)+(3+5)+...+[(2n-3)+(2n-1)] =2+4+ (2) =n(n+1) 例2:已知等比数列{an},其中a1=1,q=2,求前n项和Sn。 解:首先,我们可以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为an=a1*q^(n-1)=2^(n-1)。 然后,我们可以将前n项和表示为Sn=a1+a2+...+an。 接下来,我们使用裂项相消法,将相邻两项相减,得到: Sn=(1-2)+(2-4)+...+[2^(n-2)-2^(n-1)]+2^(n-1) =-1-1-...-1+2^(n-1) =-(n-1)+2^(n-1) =(2^n)-1-(n-1) =(2^n)-n 例3:已知数列{an},其中an=n^2,求前n项和Sn。 解:首先,我们可以将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为an=n^2。 然后,我们可以将前n项和表示为Sn=a1+a2+...+an。

接下来,我们使用裂项相消法,将相邻两项相减,得到: Sn=(1^2-0^2)+(2^2-1^2)+...+[n^2-(n-1)^2] =1+3+5+...+(2n-1) =n^2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裂项相消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数学技巧,可以用于求解各种复杂的数列求和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该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数列类型和题目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裂项方式。

裂项相消法公式求和公式

裂项相消法公式求和公式 在数学中,求和公式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它用于将一系列的数值相加,得到它们的总和。裂项相消法是求和公式的一种常见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我们通过将相邻的项相减,以消去一些项,从而简化求和公式。本文将详细介绍裂项相消法的公式和使用方法。 裂项相消法公式 裂项相消法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求和公式,它可以用来求解一些较为复杂的求和问题。这个公式的具体形式如下: $$\sum_{i=1}^{n}a_i=\frac{1}{2}\left[\sum_{i=1}^{n}(a_i+a_{n- i+1})-\sum_{i=1}^n(a_i-a_{n-i+1})\right]$$ 这个公式看起来比较复杂,但实际上它非常简单。其中,$\sum_{i=1}^{n}a_i$表示从1到n的所有$a_i$的和,而$\sum_{i=1}^{n}(a_i+a_{n-i+1})$和$\sum_{i=1}^{n}(a_i-a_{n-i+1})$分别表示将$a_i$和$a_{n-i+1}$相加和相减后的总和。根据裂项相消法的原理,这两个总和相减后,可以得到原始的$a_i$的和。 使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使用裂项相消法求和的具体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按照公式进行计算即可。以下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sum_{i=1}^{5}i^3$$ 我们可以使用裂项相消法来计算这个求和式。首先,我们可以将这个求和式写成两个总和的形式: $$\begin{aligned}\sum_{i=1}^{5}i^3&=\frac{1}{2}\left[\sum_{i =1}^{5}(i^3+(6-i)^3)-\sum_{i=1}^{5}(i^3-(6- i)^3)\right]\\&=\frac{1}{2}\left[\sum_{i=1}^{5}(i^3+(6-i)^3)-\sum_{i=1}^{5}(2i^3-3i^2\times6+3i\times36- 2\times6^3)\right]\end{aligned}$$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简单的代数运算来计算这两个总和: $$\begin{aligned}&\sum_{i=1}^{5}(i^3+(6- i)^3)=2\times\sum_{i=1}^{5}(i^3+108- 18i^2)\\=&2\times(\sum_{i=1}^{5}i^3+540- 18\sum_{i=1}^{5}i^2)\\=&2\times(1^3+2^3+3^3+4^3+5^3 +540- 18\times(1^2+2^2+3^2+4^2+5^2))\\=&2\times(1+8+27+6 4+125+540- 18\times55)\\=&2\times(775)=1550\end{aligned}$$ $$\begin{aligned}&\sum_{i=1}^{5}(2i^3- 3i^2\times6+3i\times36-

第5讲简便计算——裂项相消法

第5 讲简便计算(四)——列项相消法(拆分法) 一:裂项相消法(拆分法):把一个分数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分数相减或相加的形式,然后再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裂项相消法,也叫拆分法。 :列项相消公式 2) 5) 22 a b b a a b a b 三:数列 (1)定义:按一定的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2)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一项(首项)、第二项、、、、、、第n 项(末项)。 (3)项数:一个数列中有几个数字,项数就是几。四:等差数列 (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2)等差数列的和=(首项+末项)×项数÷2 (3)等差数列的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4)等差数列的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三:经典例题 例1 、 1 1 1 1 1 1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例 1 、例2、例 3 的运算符号都是加号相连,分母都可以分解为两个连续正整数的积可用 公式11 n(n 1) n 1 n1 1) 1 1 1 n(n 1) n n 1 3) 1 n(n k) 1 ) 1 kk 4) 11 n n 1 n 2 n n 1 11 n 1 n 2 2 6)

1 1 1 1 1 1 1 +9 +11 +13 +15 +17 +19 20 30 42 56 72 90 110 1 1 1 1 1 1 1 3 3 5 5 7 7 9 9 11 11 13 1 1 1 1 1 1 1 2 6 12 20 30 42 56 例 2 、 3 15 35 63 99 11+3 1 +5 1 +7 1 +9 1 3 15 35 63 99 11 1+3 +5 +7 6 12

数列求和裂项相消法

数列求和裂项相消法 数列求和裂项相消法是一种利用数列中相邻项之差的特殊性质,通过对数列元素进行分解和化简,最终得到数列的和的公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 找出数列中相邻项的差,通过将相邻项进行相减,得到一个新的数列。 2. 对新数列进行合并。如果新数列中对应的项之间存在相消的情况,可以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式子。 3. 将合并后的式子进行分解,找出一些特定的公式或规律。 4. 将分解后的公式和规律代入到原数列的求和公式中,得到数列的和的公式。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方法: 例子:求数列1+3+5+7+9+...+99的和。 分析:这个数列中相邻项的差为2,所以我们可以将它分解为: 1 + (3-2) + (5-2*2) + (7-3*2) + (9-4*2) + ... + (99-49*2) 在对每一项进行合并时,可以发现有些项之间存在相消的情况,比如:

3-2和2*1可以相消; 7-3*2和2*2可以相消; 11-4*2和2*3可以相消; ... ... 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些相消的项合并起来,得到下面的式子: 1 + 2(1-2) + 2(2-3) + 2(3-4) + ... + 2(49-50) 接下来,我们可以将每一项进行拆分,得到如下的式子: 1 + 2(-1) + 2(-1) + 2(-1) + ... + 2(-1) 或者简写为: 1 - 2 + 2 - 2 + 2 - ... + 2 - 2 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首项为1,共有50项。因此,它的和可以通过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来计算: S = (a1 + an) * n / 2 其中,a1是首项,an是最后一项,n是项数。将这些值代入到求和公式中,得到:

裂项相消法公式推导

裂项相消法公式推导 设有一个一次方程:$ax + b = cx + d$。 首先,我们将方程中的$a$与$c$相加或相减,将$b$与$d$相加或相减。这样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方程: $(a\pm c) x + (b\pm d) = 0$。 根据方程中系数的正负情况,我们有四种不同的情况: 情况1:$(a+c)x+(b+d)=0$; 情况2:$(a+c)x+(b-d)=0$; 情况3:$(a-c)x+(b+d)=0$; 情况4:$(a-c)x+(b-d)=0$。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讨论这四种情况,以便更好地理解裂项相消法。 情况1:$(a+c)x+(b+d)=0$ 我们可以通过相除的方式,将$(a+c)$与$(b+d)$相消,从而得到 $x$的值。 例如:$2x+3=5x+7$。 将$a=2$,$b=3$,$c=5$,$d=7$代入情况1的公式: $(a+c)x+(b+d)=0$ $(2+5)x+(3+7)=0$ $7x+10=0$

将$x$的系数和常数项分别相除: $\frac{7x}{7} + \frac{10}{7} = 0$ $x + \frac{10}{7} = 0$ $x = -\frac{10}{7}$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 = -\frac{10}{7}$。 情况2:$(a+c)x+(b-d)=0$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同样可以通过相除的方式,将$(a+c)$与$(b-d)$相消,从而得到$x$的值。 例如:$2x+3=5x-7$。 将$a=2$,$b=3$,$c=5$,$d=-7$代入情况2的公式: $(a+c)x+(b-d)=0$ $(2+5)x+(3-7)=0$ $7x-4=0$ 将$x$的系数和常数项分别相除: $\frac{7x}{7} - \frac{4}{7} = 0$ $x - \frac{4}{7} = 0$ $x = \frac{4}{7}$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 = \frac{4}{7}$。 情况3:$(a-c)x+(b+d)=0$

高一数学裂项相消公式

高一数学裂项相消公式 在高中数学中,学生学习到了很多有趣的数学公式,其中之一便是裂项相消公式。这个公式常常被用于化简复杂的代数式,尤其是在高阶数学中,如高等数学或线性代数中经常用到。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了解裂项相消公式的基本知识、应用场景以及如何应用它简化代数式。 什么是裂项相消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裂项相消公式。裂项相消公式是一种将代数式化简的方法,它可以将式子中的任意一项拆分成较小的项,然后将这些项相加或相减,以达到化简的效果。它的基本形式为: (a+b)(a-b)=a^2-b^2 这个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简化代数式,还可以用于求解各种数学问题,例如三角函数、复数等等。 裂项相消公式的应用场景 裂项相消公式的应用场景很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例子: 1.化简三次方程式:

(x+2)(x+3)(x+4)=x^3+9x^2+26x+24 根据裂项相消公式,我们可以将这个式子拆分成两个相加的式子: [(x+2)(x+4)]+[(x+3)(x+4)]=x^2+6x+8+x^2+7x+12 然后我们再将这两个式子相加,即可得到原来的三次方程式的简化形式。 2.求解三角函数: sin(x+y)+sin(x-y)=2sin(x)cos(y) 我们可以将sin(x+y)表示为sinxcosy+cosxsiny,同时将sin(x-y)表示为sinxcosy-cosxsiny,然后进行合并,就可以得到2sin(x)cos(y)的结果。 3.求解复数: (a+bi)(a-bi)=a^2+b^2 这个公式可以用于将一个实数和虚数相乘的过程中。 如何应用裂项相消公式?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裂项相消公式的基本形式和应用场景,下面就让

裂项相消的万能公式ab

裂项相消的万能公式ab 裂项相消是一个常用的代数技巧,它可以使复杂的式子化简为简单的 形式。裂项相消可用于求解各类算式,公式和方程,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而裂项相消的精髓就是万能公式ab。 万能公式ab又称因式相消法则,它告诉我们,如果两个式子的差可 以分解成它们的公共因子与不同因子的乘积,那么这两个式子就可以通过 裂项相消来简化。 万能公式的表达式为: ab = a - b / a - b = a + b / a + b 其中,a和b可以是任意实数或变量,a≠b。 使用万能公式ab的步骤: 1.将原式写成差的形式; 2.判断式子中是否存在公共因子,如果存在,将其提取出来; 3.将差分解成不同因子的乘积; 4.对分解后的式子进行裂项相消,将结果合并。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看看万能公式ab的应用。 例1:化简(某^2-25)/(某-5) 解:将分子分母写成差的形式,即: (某^2-25)/(某-5)=(某+5)(某-5)/(某-5)

我们可以发现分子和分母中都存在(某-5)这个公共因子,将其提取出来得到: =(某+5)某[(某-5)/(某-5)] 此时我们可以使用万能公式ab进行化简: =(某+5)某[(某-5+10)/(某-5+10)](将-5拆成-10+5) =(某+5)某[(某-5)/(某+10)] 最终结果为:(某+5)某[(某-5)/(某+10)] 例2:求解方程某/(某-3)-2/(某-3)=1/(某-3) 解:将方程化为差的形式,得到: 某/(某-3)-2/(某-3)-1/(某-3)=0 我们可以发现分母相同,可以将分子分别裂项相消,最终得到: (某-5)/(某-3)=0 因为方程的分母不能为0,所以只有当某=5时,方程成立。 例3:将(某^2+某-2)/(某^2-4某+3)化简为最简式子 解:将分子分母化成差的形式,并寻找公共因子,得到: (某^2+某-2)/(某^2-4某+3)=(某^2+3某-2某-2)/[(某-3)(某-1)] =[(某+3)(某-1)-2(某-1)]/[(某-3)(某-1)] =(某+3-2)/(某-3) =(某+1)/(某-3)

知识点裂项相消法

知识点裂项相消法 1.基本原理: 裂项相消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有理函数分解成若干个部分分式的和,其 中每个部分分式的分母是一次因式的幂。具体而言,对于一个有理函数 P(x)/Q(x),其中P(x)和Q(x)是多项式,且Q(x)可分解为一些一次因式 的乘积。假设Q(x)可分解为Q(x)=(x-a)^n(x-b)^m...(x-z)^p,则有理函 数P(x)/Q(x)可以分解成以下形式的部分分式相加的形式: P(x)/Q(x)=A1/(x-a)+A2/(x-a)^2+...+An/(x-a)^n+B1/(x-b)+B2/(x-b)^2+...+Bm/(x-b)^m+...+Z1/(x-z)+Z2/(x-z)^2+...+Zp/(x-z)^p. 其中,A1,A2,...,An,B1,B2,...,Bm,...,Z1,Z2,...,Zp是待定常数。 2.应用: 裂项相消法主要用于求解有理函数的积分和微分。在求解积分时,通 过将有理函数分解成部分分式,可以将原来的复杂积分问题转化为一系列 简单的积分。同样地,在求解微分方程时,将有理函数分解成部分分式相 加的形式可以简化微分方程的求解过程。 3.求解过程: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演示裂项相消法的求解过程。假设我们要求 解积分∫(x^2+4)/(x+1)(x+2)dx。首先,我们需要将被积函数 (x^2+4)/(x+1)(x+2)分解为若干个部分分式相加的形式。 首先,我们将(x^2+4)除以(x+1)(x+2)得到一个商函数和一个余数: (x^2+4)/(x+1)(x+2)=x-1+6/(x+1)(x+2).

然后,我们将6/(x+1)(x+2)继续分解为部分分式的和: 6/(x+1)(x+2)=A/(x+1)+B/(x+2). 通过通分得到: 将A(x+2)+B(x+1)展开,得到: 由于等式两边的系数必须相等,所以有: A+B=0, 解这个方程组可以得到: A=2, 因此,我们有: 6/(x+1)(x+2)=2/(x+1)-2/(x+2). 综合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得到: ∫(x^2+4)/(x+1)(x+2)dx=∫(x-1+2/(x+1)-2/(x+2))dx=∫(x- 1)dx+∫2/(x+1)dx-∫2/(x+2)dx=x^2/2-x+2ln,x+1,-2ln,x+2,+C. 其中,C是常数。 4.注意事项: 在应用裂项相消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被分解的有理函数中,分子的次数至多比分母的次数小一、如果分子次数大于等于分母次数,则需要先进行多项式的除法运算,将其分为整式部分和真分式部分。 b.分母需要能够分解为一些一次因式的乘积。

裂项相消法的八种类型

裂项相消法的八种类型 一、首项相消法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方程的首项(即二次项)能够通过裂项相消的方式相消除,就可以简化方程的求解过程。 例如: 1.x²+7x+10=0,首项x²可裂为(x+a)(x+b),将方程变为 (x+a)(x+b)+7(x+a)+10=0。接下来可以求出a和b的值,并解出方程。二、末项相消法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方程的末项(即常数项)能够通过裂项相消的方式相消除,就可以简化方程的求解过程。 例如: 1. x² + 5x + 6 = 0,末项6可以裂为(ax + c)(bx + d),将方程变为 (ax + c)(bx + d) = 0。接下来可以求出a、b、c和d的值,并解出方程。 三、完全平方差公式法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方程能够通过完全平方差公式的方式进行裂项相消,可以大大简化方程的求解过程。 例如: 1.x²+8x+16=0,这是一个完全平方差公式的例子,方程可以变为 (x+4)²=0。结果可直接解得x=-4

四、平方差公式法 对于一些特殊的高次方程,可以通过平方差公式的方式进行裂项相消,从而简化方程的求解过程。 例如: 1.x⁴-16=0,可以将方程写为(x²)²-4²=0。通过平方差公式,可以得 到两个解:x²-4=0,解为x=±2、因此,方程的解为x=±2 五、差平方公式法 对于一些特殊的高次方程,可以通过差平方公式的方式进行裂项相消,从而简化方程的求解过程。 例如: 1.x⁴+16=0,可以将方程写为(x²)²+4²=0。通过差平方公式,可以得 到这个方程无实数解。 六、因式分解法 对于一些特殊的高次方程,可以通过因式分解的方式进行裂项相消, 从而简化方程的求解过程。 例如: 1.x³-1=0,可以用立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得到方程(x- 1)(x²+x+1)=0。然后利用因子为0的性质解出方程,得到x=1 七、选择适当的代换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高次方程,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变量代换来简化 方程的求解过程。

小学奥数裂项相消法

小学奥数裂项相消法 大家好,今天雨过天晴,正是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来讲一下裂项相消法。 在我们的读书生涯中,裂项相消法一直陪伴着我们。毫不夸张的说,只要你学数学,总会看到它的身影。 首先,我们来介绍两个公式: 1、母积子和公式: \displaystyle \frac{b+a}{a\times b } =\frac{b}{a\times b }+\frac{a}{a\times b }=\frac{1}{a}+\frac{1}{b } \\ •分母是两个数的乘积 •分子是这两个数的和 •则可以裂项为两个分数的和 2、母积子差公式: \displaystyle \frac{b-a}{a\times b } =\frac{b}{a\times b }-\frac{a}{a\times b }=\frac{1}{a}-\frac{1}{b } \\ •分母是两个数的乘积 •分子是这两个数的差 •则可以裂项为两个分数的差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分裂项的消除,与这两个公式有关。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初中数学经常用到的两个基本公式: \displaystyle \frac{1}{n\times \left ( n+1 \right ) } =\frac{1}{n} -\frac{1}{n+1} \\\displaystyle

\frac{1}{n\times \left ( n+k \right ) } =\frac{1}{k}\left ( \frac{1}{n} -\frac{1}{n+k} \right ) \\ 那这两个基本公式和我们上面看到的母积子和、母积子差公式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们可以暂停思考一下。 这里又用到了我们数学计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巧用1”,不管在以后的高中,大学的学习中,都会经常使用到这 个计算方法。 左边分子1可以表示成\displaystyle 1=n+1-n,那同学们是 不是马上就看到了母积子差公式。 根据这个思路,我们再来看\displaystyle \frac{1}{n\times\left ( n+k \right ) } ,分子1怎么表示,才能和分母产生联系?\displaystyle n+k-n=k那是不是 只要在前面乘上\displaystyle \frac{1}{k} 就搞定了? 是的,我们只需要将分子写成\displaystyle \frac{1}{k} \left ( n+k-n \right ) ,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母积子差公式推导出常用基本公式。 记住这两个基本公式对于我们初中数学计算来说非常重要。 接下来,有了公式当然需要实战一下,看对公式掌握的怎么样? 例1、\displaystyle \frac{1}{1\times2 } + \frac{1}{2\times3 } + \frac{1}{3\times4 } + \frac{1}{4\times5 } + \frac{1}{5\times6} + \frac{1}{6\times7}

小升初裂项相消法

小升初裂项相消法 裂项相消法(拆分法)是一种数学计算方法,它将一个分数拆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数相减或相加,然后进行计算。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拆分法。 列项相消公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1)$\frac{1}{n(n+1)}=\frac{1}{n}-\frac{1}{n+1}$ 2)$\frac{1}{n(n+k)}=\frac{1}{k}\left(\frac{1}{n}- \frac{1}{n+k}\right)$ 3)$\frac{1}{n(n+k)}=\frac{(- 1)^{k+1}}{k}\left(\frac{1}{n}-\frac{1}{n+k}\right)$ 4) $\frac{1}{n(n+1)(n+k)}=\frac{1}{k}\left[\frac{1}{n(n+1)}- \frac{1}{(n+k)(n+k+1)}\right]$

5) $\frac{1}{n(n+1)(n+2)}=\frac{1}{2}\left[\frac{1}{n(n+1)}- \frac{1}{(n+1)(n+2)}\right]$ 另外,还有以下形式: 6)$\frac{a+b}{ab}=\frac{1}{a}+\frac{1}{b}$ 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每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的项数就是数列中数字的个数。 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等差数列的和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和=(首项+末项)×项数÷2. 等差数列的项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等差数列的末项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以下是一些例题: 例1: $\frac{1}{1\times2\times3\times4\times5\times6\times7\times8}=\ frac{1}{2}\left(\frac{1}{1\times3\times5\times7\times}\frac{1}{9 }\right)$ 例2: $\frac{1}{2\times6\times12\times20\times30\times42\times56}=\fr ac{1}{2\times3\times4\times5\times6}\left(\frac{1}{1\times2}+\fr ac{1}{2\times3}+\frac{1}{3\times4}+\frac{1}{4\times5}+\frac{1 }{5\times6}+\frac{1}{6\times7}+\frac{1}{7\times8}\right)$ 例3:$1+3+5+7+9+11+13+15+17+19=100$ 例4: $\frac{1}{3\times5\times7\times9\times11\times13}=\frac{1}{2\t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