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15年初三期末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5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5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5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2015届初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语文(本试卷共23小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积累与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蹂躏(lìn)剽(biāo)悍箱惬(qiè)恪(kè)尽职守....B.XXX(huì)挑衅(xìn)籍贯(ɡuàn)看风使舵(tuó)....C.沉湎(miǎn)饶(ráo)恕殷(yīn)红断壁残园(yuán)....D.怂恿(yǒnɡ)惘(wǎnɡ)XXX(wéi)幕粗制滥(làn)造....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XXX春晚把传统高雅的艺术节目与时尚、搞笑等元素圆满地融会在了一起,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B.这次学校的庆元旦晚会既然由你全权筹谋,作为你的石友,我自然当鼎力互助。

....C.他最终为自己的腐败堕落付出代价,等待他的将是20年的狱中峥嵘岁月。

....D.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B.建筑基础工程的任何一道工序出了毛病,都会使高楼大厦基础不牢,甚至倒塌的危险。

C.2014年XXX和平奖授予了17岁巴基斯坦女孩XXX,以表彰她在维护儿童权益上所做的贡献。

D.大型文化传承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广泛媒体的关注,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

4.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文章借紫藤萝花的盛开,引出对生命的感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6分)A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陆象山①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②观棋,如是者累日。

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

”象山曰:“未也。

”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

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③数也。

”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

乃起谢曰:“某④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

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

”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

②肆:店铺。

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

④某:我。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常坐临安市肆观棋11. 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A常找高手过招B观摩他人下棋C善于知识迁移D善于思考领悟E坚信天下无敌12. 结尾“象山笑而去”,请写出“笑”的含义。

(4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

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

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

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

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báshè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

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

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

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2015年上海市奉贤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2015年上海市奉贤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2015年奉贤区调研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2、一览众山小。

(《望岳》)3、必先苦其心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截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5、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下列与本诗中所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A、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B、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C、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7、诗人在诗中借大海的雄伟壮丽之景,抒发了。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本文的作者是东晋大诗人(人名)。

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与本文文体相同的课文《》。

9、从引文看,渔人的经历是:(2分)进入桃花源——————辞别村中人——临别受叮嘱10、本文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表达了作者。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

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

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

孝基与治后事如礼。

2015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5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城郊中学二0一五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

第I卷1至2页,第II卷2至6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21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7小题。

每小题3分,共21分。

一、基础知识。

(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歼灭(jiān)伛着(yǔ)寒噤(jìng)气息奄奄(yǎn)B阻遏(â)埋怨(mán)掳去(lǔ)销声匿迹(lì)C阡陌(qiān)憎恨(zēng)嫉妒(jí)自出心裁(caí)D伧俗(cāng)追溯(sù)藩篱(pān)脍炙人口(kuài)答:C 。

A寒噤(jìn) B 销声匿迹(nì)D藩篱(fān)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荒谬案牍天之娇子世外桃源B托辞妥贴相形见绌粗制烂造C缔听作揖莫名其妙芸芸众生D戛然驾驭物竞天择不能自己答案:B 妥帖粗制滥造 A天之骄子 C谛听 D不能自已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辩论赛上,欧文同学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B谈论中国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不盲目乐观。

C面对保安的盘问,作案小偷义愤填膺....,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却不得不束手就擒。

D泸州方山的风景独特优美,游客来到这里无不闲情逸致....。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不能不否认,读那些文字粗糙内容单薄的消遣读物应该有所节制。

B有的宠物猫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猫被称为“喵星人”。

上海市嘉定区2015年1月初三语文一模考试官方版(含答案)

上海市嘉定区2015年1月初三语文一模考试官方版(含答案)

2014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会当凌绝顶,。

(《望岳》)2. ,晓驾炭车碾冰辙。

(《卖炭翁》)3.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4.了却君王天下事,。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5.山行六七里,,酿泉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宋词,完成6-7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密州出猎的季节是季。

(2分)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作者的心情。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10.这则故事的寓意是(3分)A.赞叹老虎的谨慎。

B.讽刺外强中干者。

C.惋惜驴子的轻敌。

D.鼓舞人们的斗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刘氏善举刘氏者,某乡寡妇也。

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

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乡里咸称其善。

然儿不解,心有怨言。

母戒之,曰“与人为善,乃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丧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

2015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2015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26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卖炭翁》)2.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3.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4.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5.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

(2分)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乙句:渴望能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丙句:渴望能登顶泰山、俯瞰一切的气概。

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 (2分)A 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 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 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 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6分)文学常识大苏泛赤壁大苏指苏轼(人名)词语解释水波不兴兴:起句子翻译尝贻余核舟一译句(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核桃雕刻成的小船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C (6分)A 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奉贤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奉贤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奉贤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奉贤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篇一:上海市奉贤区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初三语文试卷奉贤区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初三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试问卷帘人,。

(《如梦令》)2.闲云潭影日悠悠,。

(《滕王阁》)3.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5.政通人和,。

(《岳阳楼记》)6.,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诗中“驱将”的意思是(2分)8.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写出了卖炭翁劳动的艰辛。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翁矛盾的心理,表现了他处境的悲惨。

C.“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刻画了宫使强取豪夺、压榨百姓的形象。

D.本事揭示了封建社会“宫市”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醉翁亭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9.引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习过他的另一篇作品《》。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11.引文写了滁人游山之乐和,表现在。

奉贤区九年级中考一模(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奉贤区九年级中考一模(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奉贤区九年级中考一模(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题1默写1、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2、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5、_____________________,皆出酒食。

(《桃花源记》)6、悍吏之来吾乡,_____________________,隳突乎南北。

(《捕蛇者说》)二、写作题2写作(60分)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三、阅读理解与欣赏3阅读下面诗,完成小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小题1:“淡妆”和“浓抹”是指西湖的________和_______(2分)小题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句描写了西湖晴天的水光。

B.次句描写了雨后的山色。

C.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4阅读下文,完成小题(8分)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2005.1)(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2、,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3、知否,知否?。

(《如梦令》)4、,往来翕忽。

(《小石潭记》)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

(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题目中“乐天”指的是,“见赠”的意思是。

(2分)7、诗人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要表达的是。

(2分)A、对自己长时间被贬谪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B、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

C、为自己在荒凉的地方虚度了年华儿感到惆怅和忧伤。

D、要振奋精神,重新投入生活的决心。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

(8分)【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8、甲文选自课文《》,乙文选自课文《醉翁亭记》,乙文作者是宋代文学家。

(2分)9、两段文字同样是写景抒情,不同的是甲文写了洞庭湖阴雨和晴和之景,乙文写的是,甲文表达的是,而乙文表达的是自然山水之乐。

(6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张之万之马张尚书1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

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

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

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

连易数人,皆掀坠。

此乃劣马,故退之。

”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

比公乘之,驯良如故。

盖此马愿从主也。

【注释】1尚书:职官名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公不许.()(2)连易.数人()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比公乘之.,驯良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军人认为这是一匹劣马的原因是“”(用文中语句回答)。

(2分)1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3分)A、要善于识别和培养人才。

B、不仅要有识别人才的眼光,还要学会用人。

C、用正确的方法才能驾驭千里马。

D、要善于发现人才。

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21分)品味遗憾①遗憾,词典上的解释是“不称心”“大可惋惜”。

无论是人还是事,若留下遗憾,似乎都会存有残缺,让人叹息不已。

②很多悲剧都在展现遗憾:荆轲身负重任刺秦王,偏偏选人不当刺杀失败,遗憾!屈原忠心耿耿爱君国,偏偏遇上昏庸的楚怀王,遗憾!岳飞忠君驱鞑虏,偏偏奸臣当道遭陷害,遗憾!历史上类似的悲剧不胜玫举,在人生的行进过程中遗憾也似乎常常如影相随。

③然而,这样的遗憾往往是精彩的开始。

面对遗憾,与其抱怨、气馁,不如坦然接受它,把它化作人生中的另外一道风景。

你看,韩愈接受了朝奏夕贬的遗憾,写出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千古绝句;柳宗元接受了贬谪永州闲置的遗憾,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永州八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看来,遗憾,也是一朵奇葩。

④这样的遗憾是人生的一块磨砺石。

越王勾践亡国被俘,遗憾,但他砥砺沉潜,最终“苦心人,天不负,____________,三千越甲可吞吴”;音乐家贝多芬,正值创作的盛年,然而双耳失聪,遗憾,但他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了如《命运交响曲》等许多不朽作品。

当人们还在对他们的种种遗憾扼腕长叹时,他们已经把遗憾当作展现生命进取的长空,翱翔搏击其中,创下一个个奇迹。

⑤这样的遗憾是人生的一种厚重美。

人人都有理想,而理想的最大特色就是高于现实,也正因为如此,现实的人才会在理想的门外久久徘徊,流连忘返。

也许,这个追求理想的人至死也未能叩开理想的大门,但只要他追求过,奋斗过,拼搏过,他的人生就闪耀着为后人赞叹的美。

李白欲求仕,但终生仕途不顺、屡遭排遣,是遗憾,然而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又曾让多少文人墨客欣然折服;王勃一生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是遗憾,然而他“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唱,又让多少人怦然心动。

遗憾就是一种厚重的美,它正如一杯苦茶,虽然入口苦涩,却能于入咽时感受到它的香甜。

⑥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播种帮能有收获,尽管并不是所有的追求都会绽开花朵,但正如朱光潜老先生所说:“倘若件件事都尽善尽美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

”既然如此,何必拒绝遗憾!因此,我们可以认定,遗憾乃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应该正视遗憾。

14、第二段画线句中的错别字是__________,它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2分)15、根据上下文内容,在第三段横线上补充一个事例(不得使用本份试卷上的事例)。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结合文章的论述,理解第三段“遗憾,也是一朵奇葩”这句话的含义。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填入第四段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3分)A、退避三舍B、韬光养晦C、卧薪尝胆D、破釜沉舟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到第五段依次论述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9分)穷人的“玫瑰”①我常去他们的小吃店里吃饭。

②在我们这条街上,肯定再没有第二家比他们的小吃店更简单的饭店了——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店里,门首摆着两张并排仅坐两个人的小餐桌,南边靠墙一字摆着调面皮的小方桌、烤烧饼的圆铁炉、坐鸡汤的蜂窝煤炉、煮米线的煤气灶,外加一些碗筷瓢盆油盐酱醋——所有这一切,就算是这间小吃店里所有的家当了。

③男人和女人搭眼一看就是两口儿。

女人腰里系着个花围裙边煮米线边招呼着客人,男人站在门首调面皮的小方桌后,边切面皮边不时走到烤烧饼的圆铁炉边,一拉铁炉上的盖板,翻一翻铁炉内红红的炉火边烤得喷香、焦黄的烧饼,两人都手脚忙活得像两只滴溜溜转的陀螺。

④我去他们的小吃店里吃饭,不仅仅因为这里有对我胃口的米线和擀面皮,更重要的,是这里的饭便宜——一碗擀面皮两元钱,一碗米线两元五角钱——我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八九百块钱,它们除了养家糊口,只允许我在街道上这样的小吃店里“奢侈奢侈”。

⑤今天,我原打算在家里吃饭的。

但是中午,我和妻子吵了一架。

也不为多大的事,无非是一片鸡毛一瓣蒜皮之类的琐碎事,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钱。

妻子前几年就下岗了,我们的工厂效益也不好,每个月的工资也就八九百块钱,这点钱,连有钱人上大酒店大饭店吃顿饭的零头都不够,但它却是我们三口之家一个月生活的唯一依靠。

经济的困顿像一片乌云压在我们头顶,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和妻子都变了——从前文文静静的妻子变得爱唠叨爱抱怨,而我脾气暴躁得像一堆被人浇上油的柴禾,隔三差五地总想向妻子发一通火。

⑥但是从前,我们都不是这样——从前我喜欢读书,还喜欢写诗;妻子爱唱歌爱无拘无束地咯咯咯笑,我们的家里总会飘出我和妻子欢快的笑声。

但是现在,贫穷像一种腐蚀剂,它让我们生活里温馨、浪漫的光泽,一层层不知不觉完全剥落了。

⑦我刚进门,女人就笑着问:“吃些啥?”我说:“一碗米线吧。

”女人快步走到了煤气灶旁,“吧嗒”一声拧开了火,然后从蜂窝煤炉上舀一勺鸡汤,紧接着下米线放佐料,不一会,一碗热腾腾的米线已端到了桌上。

⑧坐在桌前吃饭时,我忽然发现,桌上的一只阔口罐头瓶里插着一束花——一大束枝条青翠透绿的迎春花,有的正吐出一朵朵暗红色的花苞,有的已绽开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

因为这样一束迎春花,这间有些简陋的小店好像一下跟平时不一样起来,空气里似乎飘着股淡淡的花香。

⑨我问面前收拾碗筷的女人:“这冷的天,街上有卖迎春花的?”⑩听我这样一说,女人“扑哧”一声就笑了,然后一努嘴,瞟瞟她身后正埋头烤烧饼的男人说:“他昨晚采的。

”⑾见我正望着她,女人向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昨天下午,我回老家看儿子,从城外北坡上下塬时,我在车上看见,坡上的迎春花早开了。

你说恁冷的天,迎春花咋会开得这么早?回来后给他说了,他不信,后来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去了北坡上,真的采回了一大束,说是送给我结婚十周年的礼物。

你说,人家有钱人送玫瑰花送项链送戒指,这样一束迎春花,能值多少钱,世界上有送这样的结婚纪念礼物的吗?”女人说到这,“噗嗤”一声又笑了,一张黑黑瘦瘦的脸变得红扑扑的。

⑿我能看出来,女人嘴里虽说这样抱怨着,可女人的内心里充满了掩饰不住的幸福和满足。

⒀后来,女人告诉我——前几年,她和男人上班的工厂破产了。

最初,他们在街道上摆小吃摊,但是城管查得紧,没办法,他们开了这间小吃店……⒁我的心里忽然变得湿漉漉潮润润的。

望着桌上的迎春花,我对女人说:“你俩挺浪漫的。

”⒂女人的脸这下更红了,眼里,似乎有晶莹的泪花一闪一闪……⒃从小吃店里出来,我忽然想到城外的北坡上去一趟。

对,我也要去北坡上采一束迎春花!我是穷人,我给妻子买不起玫瑰花买不起项链和戒指,我想采一束迎春花——我们穷人的“玫瑰”——带回家送给她!19、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句子是________(3分)A.两人都手脚忙活得像两只滴溜溜转的陀螺。

B.经济的困顿像一片乌云压在我们头顶C.贫穷像一种腐蚀剂,它让我们生活里温馨、浪漫的光泽,一层层不知不觉完全剥落了D.这间有些简陋的小店好像一下跟平时不一样起来,空气里似乎飘着股淡淡的花香.20、第6段中的这样指的是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