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写景文章中的思想感情 (2)

合集下载

写景类阅读基础篇(1)-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写景类阅读基础篇(1)-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写景类阅读基础篇一、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题目。

湖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

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自己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

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大的发光的翡翠。

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小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

“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

你看,天空中一道亮闪,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

你看见湖面上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正是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

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告诉你。

湖是美的......(1)给加点的字注音。

无瑕.闪烁.湖畔.翡.翠凝.视竞相.(2)结合文章内容,解释词语。

①竞相开放:②翩翩起舞:(3)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①文章为了突出表现“湖”之美,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②你喜欢哪种状态下的湖?说说理由。

(4)写出本文的过渡句。

这个过渡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秋的原野窗外飘来一片梧桐的落叶。

我凝视着落叶,恍然领悟到:这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了。

我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一种不出的舒畅。

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天空被秋风擦拭得干净而明亮,像一块蓝宝石。

村外的那个小池塘,也睁着绿莹莹的眼睛,凝望这美好的天色。

那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悠闲地游着,在水面上荡起一圈圈波纹;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许是嫌这儿稍微有点儿寂寞吧,于是伸长脖子有节奏地叫着,为宁静的大自然平添了不少生气。

阅读复习指导(三)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含五篇)

阅读复习指导(三)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含五篇)

阅读复习指导(三)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含五篇)第一篇:阅读复习指导(三)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阅读复习指导(三)复习要求:知道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指什么,能通过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部分,通过抓文章中的关键词句,通过分析题目等途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用准确、简洁的语句进行个性化的表述。

复习提示: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具体说是作者想通过文章的主要内容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抒发什么感情,说明什么道理等等。

如果我们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能对文章理解得更深刻。

1、指点迷津,引导体会。

2、明确要求,强调深入思考。

3、总结方法,强调运用。

在复习指导中要注意两点:1、指点迷津,引导体会。

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相联系是思想感情表现的基本形态。

在复习中,要自觉地随机地揭示、总结这方面的写作规律,使学生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与文章体裁、类别、表现形态的联系,显然有助于学生在复习训练中明确方向。

应该让学生了解:1、写人或记事的文章一般都是人的思想、品质、精神或事的情理;2、写景状物的文章一般都是表达一种情感;3、寓言、童话一般都是说明一个道理等等。

应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表现的基本形态,比如,写景状物的游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纵式,所谓“移步换形”,如《长城》、《草原》,文中的每一部分都包括游踪(观察点)、风貌、观感三个方面,思想感情必然集中包含在观感当中;另一种是横式,所谓“分类摹写”(如《桂林山水》),它总是离不开“总分”或“总分总”的结构形态,思想感情的语言标志必然在“总”的部分。

2、明确要求,强调深入思考。

在引导学生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存在着相当普通的“浅尝辄止”、“生搬硬套”的现象。

所谓“浅尝辄止”,就是找出“有关词句了事,而不能真正入乎其内。

”其实以记叙性文章说,思想和倾向大多渗透和体现在文章的整体中,作者有时点化,甚至直接评说,只是为了加强所描述事实的说服力而已。

通常所说的“寓论断于叙事”、“寓观点于事实”、“寓想象于形象”、“寓感情于画面”,正是记叙文表达感情的特点,所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环,复习中更应当在感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应该是理解的深刻性与概括的精辟性的综合体现。

【高分教程】四年级语文阅读讲义三 写景类文章阅读

【高分教程】四年级语文阅读讲义三  写景类文章阅读

四年级阅读训练专题三写景类文章阅读以描述地理环境、山川风貌、名胜占迹为中心,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写景类文章。

写景的文章一般有三类:一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二是描写生活中见到的自然景象;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色。

在答题时,我们要注意抓住以下几个要点:一、明确描写的顺序。

阅读写景类文章时,要分析它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一般来说,描写的对象是固定的,作者常常采取这样以下四种顺序:1.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行进顺序移步换景,落笔写景,条理清楚。

2.按时间推移的顺序来写。

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依次出现不同的变化。

有的依据白天、黑夜或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深夜的先后顺序来写,也有的按春、夏、秋、冬季节变换顺序来写。

3.按空间顺序来写。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4.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

二、抓住文章的中心部分。

抓住文章的中心部分是答题的关键所在,把握与景类文章中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通过分析文章中的有关画面,结合作者的内心感受,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中关键性句子和段落,特别是首尾段,从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抓住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在答题时,常出现找修辞手法、仿写句子、缩写句子等形式的题目,这些都是建立在我们准确理解句子意思和修辞手法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在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另外也要养成勤思考的习惯。

典型例题讲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西湖的绿(节选)①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

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

②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

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

三年级阅读理解——写景类文章(含答案)

三年级阅读理解——写景类文章(含答案)

三年级阅读理解——写景类文章(含答案)写景类文章——阅读有方法以描述地理环境、山川风貌、名胜古迹为中心,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便是我们说的写景的文章。

阅读此类文章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1.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景物的特点一般是从它的形态、色彩、声音、气味,以及气氛、意境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我们在阅读时,应注意从这些方面考虑文章是如何运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来描绘的。

2.理清文章的写景顺序在写景类文章中,作者通常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

一般来说,描写的对象是固定的,作者常常会采用这几种顺序:一、按观察的先后顺序;二、按时间推移的顺序;三、按景物的不同类别。

在阅读时,理清写景顺序,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层次。

3.把握作者所写景物的特征作者笔下景物所呈现的特征,既是作者的观所得,也往寄托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或想要阐述的道理。

准确把握作者所写景物的特征,有助于我们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4.体会作者的思想豪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此类文章中,通常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景抒情、借景抒怀。

我们在阅读中应努力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点语句反复诵读,细细品味,从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阶梯训练一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在写景的文章中,作者对景物的描写往往都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恰当的比喻能使景物生动形象,拟人的手法更是增添了景物的勃勃生机和情趣,夸张、排比等手法则可以增强语势、强化效果。

在阅读时,我们可以抓住一些优美生动的语句来体会其表达效果,从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我爱秋天①炎热的夏季总算过去了,几缕凉风吹过,顿生了几丝惬意。

“秋天来!”我的心中全然是对秋的喜爱。

我要高呼:“我爱秋天!”②秋天,色彩绚丽的季节;秋天,果实累累的季节。

③每当秋天悄然而至,我都要去回野里、山坡上,欣赏秋赐子大地的装。

瞧这边的田野,脱去了绿裙子,换上了金黄的斗篷,又是一种别样的美天是那么(。

),那么(。

);流水是那么(。

快速阅读理解——阅读写景的文章

快速阅读理解——阅读写景的文章

教育学科教师辅导教案学员编号: 年 级: 课 时 数:3学员姓名:YYY 辅导科目:语文 学科教师:XX课题快速阅读理解——阅读写景的文章 教学目标1. 能概括出景物的特征2. 了解景物描写的方法 授课日期 ××年××月××日教学内容有位老太太请了一个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

油漆匠一进门,看到她的丈夫双目失明,顿时流露出怜悯的目光。

可是男主人开朗乐观,所以油漆匠在那里工作的几天,他们谈得很投机,油漆匠也从未提起男主人的缺陷。

工作完毕,油漆匠取出账单,老太太发现比原来谈妥的价钱打了一个很大折扣。

她问油漆匠:“怎么少算这么多呢?”油漆匠回答说:“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他对人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

所以减去的那一部分,算是我对他表示的一点谢意,因为他使我不再把工作看得太苦!”油漆匠对这位太太的丈夫的推崇,使她流下了眼泪。

因为这位慷慨的油漆匠,自己只有一只手。

态度就像磁铁,不论我们的思想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我们都受它的牵引。

而思想就像轮子一般,使我们朝一个特定方向前进。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生命历程,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1.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写景的文章一般有三类。

你的感悟要点指引哲理小故事我们如果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2.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阅读写景文章时,要分析它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一般来说,描写的对象是固定的,作者常常采取这样几种顺序:(1)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一般以参观游览的行进顺序换景。

(2)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

随着时间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变化。

(3)按空间顺序来写。

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4)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

3.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两种:一是总分结构。

表现形式为:总—分、分—总、总—分—总。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一、散文常识特征:形散神不散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二、解题方法1、研读题干(题目),明确要求,尤其把握好关键词的含义。

2、寻找答题区,检索范围,综合分析。

具体做法:细读3、准确表达。

(1)摘关键词(2)摘关键句(3)自己的话概括4、原则:答案在文章中一定有根据三、如何解读散文的主旨(考点剖析一)方法:1、看标题2、看注释3、看过度句(段)4、看开头结尾句5、看抒情议论句6、看反复出现句(段)概括格式:本文叙述(描写、介绍)了……,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讽刺、反映)了……(分清主旨、主题、梗概、中心思想与主要内容的异同。

)领会为什么写的题型(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文章中要表达的情、理+作者技法)四、写景状物类散文规律(考点剖析二)写景(物)——抒情——写人(主旨)归纳散文写作思路:写景(物),是为了写人,是为了抒发情感(物与人的相似处)。

状物类散文的写作上,作者常常是托物抒情、融情于景、移物就情。

就是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或通过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把情完全融合在写景的文字中;或把物拉过来,赋予人的情感。

根据这一特点,阅读题目就常从景入手,要求领会作者的感情这一角度命题。

五、题目的作用(考点剖析三)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中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饰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六、段落与句子的作用(考点剖析四)1、分析段落的位置: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2、分析段落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结构上的作用: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总结上文3、中间段:结构上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内容上承上(写出内容)启下(写出内容)六、句子或段在文中的作用(考点剖析五)分析语句或段的作用:一般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分析。

写景类文章阅读技巧

写景类文章阅读技巧

写景类文章阅读方法指导一、课堂导入(一)入门考1. 连线。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勤奋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多练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多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多问②赤日炎炎春露似珍珠月似弓红叶似火夏草色遥看近却无粉妆玉砌秋映日荷花别样红鸟语花香冬千树万树梨花开2. 下列成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抑扬顿错阴谋诡计置之不理气急败坏B. 恼羞成怒崇山峻岭焕然一新完壁归赵C. 声名狼籍高瞻远瞩惊涛骇浪无微不至D. 好意难却屡教不改一丝不苟万丈深渊(二)家庭作业评讲二、知识梳理(一)写景类文章类型:写景,也就是描绘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阅读此类文章要注意四点: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体会写景文章的思想感情。

写景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三类: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类是描写生活中见到的自然景象,如课文《火烧云》,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如课文《鸟的天堂》。

我们如果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二)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写景文章一般有以下几种顺序:按空间顺序写。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行进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

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三)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两种:一是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者先总后分再总。

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先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分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总起来说桂林山水美如画。

六年级第3讲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含答案)

六年级第3讲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含答案)

六年级第3讲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含答案)x写景的记叙文,主要是以描写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为中心,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绘,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

阅读此类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写景的文章一般有以下三类: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类是描写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象,如课文《火烧云》、《第一场雪》;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如课文《梅雨潭》、《鸟的天堂》。

我们如果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二)、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明确了作者的描写顺序对理解全文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

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的几种顺序:按空间顺序写。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进行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

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

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按景物的不同类型来写。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三)、理解写景文的层次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两种:一是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

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先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又总起来说桂林山水。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采写。

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章中一般都有“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物变了,或者观察点移动了,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如课文《林海》的第五段分别写了“岭”、“林”、“花”、“联想木材”、“联想兴安”。

(四)、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阅读上
八、体会写景文章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梳理、总结体会写景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整理出
体会写景文章思想感情的系统化方法。

2、培养学生自我整理知识的能力以及用准确、简洁的语句进行
个性化表述的能力。

3、学生能把学会的写作方法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品读文章,体会文章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5分钟)
第一关【积累关】【幻灯片3】
1、激趣导入【幻灯片4】
《幼学琼林》如一幅长长的画卷,集中展示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各个侧面,令我们如同置身于中华古国悠悠的文明长廊中。

漫步在文史科第中,穿越于人事天地间,可以让我们触及到那些历史所沉淀下来的精华。

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书中的精美片段吧!尝试读一读句子,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在读熟的基础上,理解意思并背诵。

2、诵读背诵《格言警句》,挑选自己理解最深刻的一句与同学分享,并表达自己的理解。

【幻灯片5】
3、趣味成语【幻灯片6】
学生自由完成填空,然后全班交流。

分组回答,加分奖励。

第二关【知识关】
一、什么是写景?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写景文章,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能促进对文章的理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幻灯片7】
二、写景文章中心思想的表现方式:【幻灯片8】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三、片段练习《荷花》,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分组回答问题。

【幻灯片9】【幻灯片10】
四、小结: 【幻灯片11】
怎样体会写景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呢?应做到以下三点:
1、进入情境,做好情感铺垫。

2、读文章想画面。

3、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三关【练习关】
一、【幻灯片12】【幻灯片13】
《泉城》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

珍珠泉在泉城路北。

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

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所以人们称它“五龙潭”。

在五龙潭的周围还有月牙泉、悬清泉、古温泉等,组成了五龙潭泉群。

黑虎泉的源头在悬崖下的洞穴中。

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的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

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位于西门外的趵突泉公园内。

一个开阔的方形泉池,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

池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泉城》,并利用以上三点完成文后的问题。

(1)自由读文章。

(2)指名带感情朗读文章。

师:假如你身在泉城,所到之处,都能见到奇特的泉水,你会产生什么情感?最想说点什么?
生:特别喜欢泉城,会被这里的美景陶醉。

生:泉城真是名不虚传。

师:文章重点介绍了哪几个泉?其中哪个泉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师:引导学生赏析“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

”,“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他们拎到了水面。

”这样的比喻句,学习把景物写生动、迷人的方法和技巧。

师:趵突泉有什么特点?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什么情感?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师:把你想象到的印象最深的泉的图景画下来吧!边画边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师小结:细细品读《趵突泉》,头脑中就会显现“冒出水面半米高、像煮沸了似的”大泉眼,和“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摇曳”的小泉眼。

好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全图,谁不喜爱呢!
作者之所以把泉城写的如此迷人,是因为他不但对景物观察的仔细,而且还加上了丰富的想象,采用了生动的比喻。

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3)独自尝试完成练习。

(4)全班交流问题答案。

师小结:要想很好的体会写景文章的思想感情,首先一边读文章一边要想像文章描绘的画面,其次,读者还要自己进入情境,体会着有声有色地把景物的美朗读出来,在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时,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只有这样,才能把文章理解的更透彻。

二、【幻灯片14】【幻灯片15】
《迷人的夏季牧场》
就在雪的群峰的围绕中,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

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

千里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在漫流。

草原是这样无边的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

在太阳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在闪烁着白光。

当你尽情策马在这千里草原上驰骋的时候,处处都可以看见那自由自在的羊群、马群和牛群。

它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膘肥体壮,毛色格外发亮,好像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

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红羊,在太阳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

有的时候,风从牧群中间送过来银铃似的叮当声,那是哈萨克牧女们坠满衣角的银饰在风中击响。

牧女们骑着骏马,优美的身姿映衬在蓝天、雪山和绿草之间,显得十分动人。

她们欢笑着跟着马群驰骋,而每当停下来,就轻轻地挥动着牧鞭,歌唱着她们的爱情。

这雪峰、绿林、繁花围绕着的天山千里牧场,虽然给人一种低平
的感觉,但实际位置却在海拔三千米以上。

每当一片乌云飞来,云脚总是扫着草原,洒下阵雨。

牧群在雨云中出没,加浓了云意,很难分辨得出哪是云头哪是牧群。

而当阵雨过后,雨洗后的草原就变得更加清新碧绿,远看像块巨大的蓝宝石,近看像缀满草尖上的水珠,却又像数不清的金刚钻。

特别诱人的是牧场的黄昏,周围的雪峰被落日映红,像云霞那么灿烂;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

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褪,银灰色的暮霭笼罩草原的时候,你就可以看见无数点点的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

(1)自由读文章。

(2)指名读文章。

师:读了文章,夏季牧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或段落。

师:假如你来到这千里草原,会有怎样的感受?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从第二自然段找出比喻句,体会着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师:引导学生赏析“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在太阳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

”这些句子的精妙之处。

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师:文章从那几个方面描绘了牧场?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4)尝试独自完成文章后面的练习题。

(5)全班交流。

师小结:“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就是要我们注意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55分钟)
三、快乐读经典【幻灯片16、17】
学生自由读《梅雨潭》,并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词语、句子勾画出来,试着背诵。

四、读写链接【幻灯片18、19、20、21、22】
(1)师:自然是一本迷人的书,一本读不完的书。

你看,波涛汹涛的大海,高耸入云的群山,水平如镜的西湖,清澈见底的漓江,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每个地方都是一本厚厚的书,每本书中都有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也许你这样想:要是我能把自己游览过的美景写下来,那该多好!实现你的想法并不难。

现在,就请同学们选择一处你最喜欢的地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边写边想象画面,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采用比喻、拟人等写作方法,把文章写生、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选择优秀作品,大家一起赏析。

板书:
八、体会写景文章中的思想感情
1、进入情境,做好情感铺垫。

2、读文章想画面。

3、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