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PP2C 蛋白磷酸酶 ABA 信号转导及逆境胁迫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植物应答逆境胁迫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植物应答逆境胁迫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许存宾来源:《种子科技》 2018年第9期摘要: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遭受各种胁迫因子的影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植物适应逆境的机制研究也从生理水平步入分子水平。
对植物应答逆境胁迫的转录组、蛋白组和调控分子机制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植物;应答逆境胁迫;分子机制;研究进展植物经常遭受各种逆境胁迫,对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起死亡。
植物的逆境胁迫通常包括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前者主要由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条件引发,如高温、干旱、冷害、高盐、重金属、机械损伤等,后者主要由各种生物因子引发,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菟丝子等引起的病虫害[1]。
植物为了适应逆境环境,会在分子、细胞、器官、生理生化等水平上作出及时调节[2~3]。
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命过程,其分子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各种逆境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带来的影响也日渐严重,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国学者对植物逆境应答机制的研究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力量[4]。
早期科学家们对植物在不利环境中的形态变化和生理指标变化研究较多,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植物适应逆境机制的研究从生理水平进入分子水平,使得植物在逆境胁迫条件下的代谢机理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植物受到逆境刺激后,通过系列信号分子对相关抗逆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进行调节,进而改变自身形态和生理生化水平来适应逆境[5]。
此研究不仅能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而且能更好地进行分子育种和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研究。
本文就植物应答逆境胁迫的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分子调控机制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1植物应答逆境胁迫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转录组学(transcriptomics)是一门在RNA水平上研究生物体中基因转录的情况及转录调控规律的学科,即从RNA水平研究基因表达的情况。
转录组学可定量分析生物体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基因表达变化情况。
逆境胁迫条件下植物抗氧化酶基因表达调控机制解析

逆境胁迫条件下植物抗氧化酶基因表达调控机制解析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环境胁迫的影响,包括氧化胁迫。
氧化胁迫是由于环境中过高的活性氧(ROS)水平引起的,这些ROS会损伤植物细胞的膜、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生物分子,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损或甚至死亡。
为了应对这种氧化胁迫,植物进化出了一系列抗氧化机制,其中包括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调控。
抗氧化酶基因是编码抗氧化酶的基因,这些抗氧化酶能够降低ROS的水平,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在逆境胁迫条件下,植物会调整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水平,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已经对一些主要的抗氧化酶基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
通过对模式植物阿拉伯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研究发现,在逆境胁迫下,这些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水平会显著增加,从而增强植物的抗氧化能力。
这种表达调控主要通过激素信号、转录因子和其他调控因子来实现。
在逆境胁迫条件下,激素信号在调控抗氧化酶基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
例如,植物胁迫响应中的激素乙烯(ethylene)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可以诱导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
研究表明,乙烯可以通过激活特定的转录因子来增强抗氧化酶基因转录,并促进植物逆境抗性的提高。
脱落酸也可以诱导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并且可以与其他激素信号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
转录因子是调控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重要因素。
已经发现了一些与抗氧化酶基因表达调控相关的转录因子家族,例如AP2/ERF、MYB和NAC等。
这些转录因子可以与DNA结合,激活或抑制抗氧化酶基因的转录,从而调节其表达水平。
在逆境胁迫下,这些转录因子的活性会发生变化,从而促进或抑制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
除了激素信号和转录因子,其他调控因子也参与了植物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调控。
例如,环境胁迫下产生的ROS可以作为信号分子,直接或间接地调节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
植物蛋白磷酸酶2C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47(1):11~20,2021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Agric.&Life Sci.)http :///agr E -mail :zdxbnsb @植物蛋白磷酸酶2C 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陈耘蕊,毛志君,李兆伟,范凯*(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摘要蛋白磷酸酶是蛋白质可逆磷酸化过程中2个关键酶之一,蛋白磷酸酶2C (protein phosphatase 2C,PP2C )是蛋白磷酸酶的重要成员。
PP2C 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可以调控真核生物细胞生命活动。
PP2C 成员主要参与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尤其可作为脱落酸信号途径的关键调节因子,能响应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在器官发育和种子萌发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不同的植物中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PP2C 成员,该酶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生长环境以及不同的生理活动中均有不同的调控方式,这也是目前及今后对PP2C 成员的研究方向。
本文主要介绍了植物PP2C 家族的结构特点、亚细胞定位及其在生长发育、激素信号转导、逆境胁迫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在提高植物生物产量、促进果实发育等方面的新进展。
关键词蛋白磷酸酶2C ;植物生长发育;激素信号转导;胁迫响应中图分类号Q 945文献标志码AResearch status and progress 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C in plants.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Agric.&Life Sci.),2021,47(1):11-20CHEN Yunrui,MAO Zhijun,LI Zhaowei,FAN Kai *(Key Laborator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Genetics,Breeding and Multiple Utilization of Crops,College of Agricultur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 )Abstract Protein phosphatase is one of the two key enzymes in the process of protein reversible phosphorylation.Protein phosphatase 2Cs (PP2Cs)are the important members of protein phosphatases.They are attributed to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phosphatases (STPs)and can regulate the life activities of eukaryotic cells.PP2C memb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especially abscisic acid (ABA)signal pathways;they can respond to various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es,and also regulate organ development and seed germination.Recently,more and more PP2C members are found in plants.The regulation mechanisms of the PP2C members are diverse in different plants,different growth environments,and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The related research is an important topic.This review mainly introduce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and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PP2C family in plants,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in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s,and stress responses,as well as in aspects of improving plant biological yield and promoting fruit development.Key words protein phosphatase 2C;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stress response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20.05.29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147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7M610388,2018T110637);福建农林大学杰出青年科研人才计划(xjq201917)。
水稻中ABA信号途径调控的研究进展

水稻中ABA信号途径调控的研究进展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已经有了更多的高产稻种和种植技术,可以更好地保证粮食安全。
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ABA信号途径调节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机制之一。
ABA主要在抗旱、耐盐和热逆境中发挥作用,调节逆境下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研究水稻中ABA信号途径调控的机理很有意义。
本文将阐述水稻中ABA信号途径调控的研究进展,包括ABA的生物合成、ABA受体、ABA转运和ABA信号转导。
1. ABA的生物合成ABA是一种萜类化合物,其合成途径复杂,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色氨酸(Trp)和5'-腺苷酸(AMP)为前体产生,这一途径主要在种子中发生;另一种是由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为前体合成,该途径主要在叶片和茎中发生。
有研究发现ABA合成途径中的一些关键酶的基因在水稻中的功能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水稻中ABA合成的第一个关键酶ZEP(zeaxanthin epoxidase)通过转录后剪切形成两个不同的亚型,其中ZEP1与ABA合成异戊烯醇酸(ABA)的通路相关。
此外,水稻中的VIVIPAROUS1(VP1)和VIVIPAROUS2(VP2)基因也参与了ABA合成的调控,这两个基因在某些应激处理中下调,从而抑制ABA的生物合成。
2. ABA受体ABA通过与受体结合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种反应。
在ABA受体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
ABA受体是G蛋白偶联受体,主要是由三个基因家族PYR/PYL/RCAR、ABA-INSENSITIVE5(ABI5)和ABA RESPONSE ELEMENTS-BINDING FACTORs(ABFs)组成。
PYR/PYL/RCAR基因家族可以与ABA结合,由此引起ABA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其他反应。
而ABI5和ABFs则是ABA信号转导的重要效应基因,在ABA信号通路中起重要作用。
3. ABA转运ABA转运是水稻中ABA信号通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非生物胁迫的研究进展

植物非生物胁迫的研究进展作者:于新海李濛周红昕来源:《农业与技术》2016年第09期摘要: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构成。
且植物对这些胁迫的反应同样复杂,其中干旱、水淹、冷、高盐等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危害尤为严重。
文章对国内外近年来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机制、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和基因工程对培育具有非生物胁迫耐受性作物的应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非生物胁迫;转录因子;基因工程中图分类号:Q7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20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非生物胁迫或生物胁迫,其中非生物胁迫包括盐碱胁迫、干旱胁迫、冷胁迫、热胁迫等等因素。
为了适应在各种不同胁迫条件下的生存环境,植物进化出了响应不同胁迫信号刺激的调控途径。
当植物受到这些胁迫条件胁迫后,将会激活植物体内响应该胁迫的调控途径,使植物能够抵抗该胁迫,从而生存下去。
因此,研究植物的耐非生物胁迫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植物是如何抵御外界环境胁迫及通过哪些关键途径来进行调节。
目前,随着全测序成本的降低,已经完成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玉米(Zea mays L.)、大豆(Giycine Max L.)、水稻(Oryza sativa L.)、苹果(Malus domestica.)等许多物种的全基因组测序[1]。
结合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差异转录组分析结果和大量基因的功能分析,发现转录因子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转录因子包括MYB和AP2/ERF等家族。
当植物受到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刺激后,会激活脱落酸、乙烯等信号途径,从而激活转录因子的表达,再通过转录因子结构域内的反式作用元件特异性结合到下游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上,来激活或者抑制下游功能基因的表达来完成调节作用。
这一过程中,最终需要通过基因来行使功能,因此本文重点讨论植物非生物胁迫反应中主要的可能机制。
ABA生物代谢及对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ABA生物代谢及对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摘要脱落酸(丙烯基乙基巴比妥酸,Abscisic Acid,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
能引起芽休眠、叶子脱落和抑制细胞延长等生理作用的植物激素。
ABA在植物遭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时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ABA生物合成和分解的路径,介绍ABA在植物干旱、低温、高盐、病虫害等逆境胁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对植物保护和农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脱落酸;生物合成;抗逆性;胁迫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土壤和水分环境的逐渐恶化、干旱、高低温胁迫、盐胁迫及虫害等问题也日趋严重,对植物保护和农林业生产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这引起了各国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对激素抗逆机理的探索更为深入。
对于ABA 对植物的抗性生理机制的了解从微观到不断深入,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大量科学实验已经证实其合成关键基因受环境胁迫诱导。
1 脱落酸的发现分布及生物合成分解途径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1963年美国艾迪科特等人从棉铃中提纯了一种植物体内存在的具有倍半萜结构的植物内源激素物质,能显著促进棉苗外植体叶柄脱落,称为脱落素II。
英国韦尔林也从短日照条件下的槭树叶片中提纯一种物质,能控制落叶树木的休眠,称为休眠素。
1965年证实,脱落素II和休眠素为同一种物质,统一命名为脱落酸。
ABA主要在叶绿体及细胞质中合成,然后转移到其他组织中积累起来。
研究发现不仅植物的叶片,根尖也能合成大量的脱落酸。
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的其他器官,特别是花、果实、种子也能合脱落酸<1>。
植物体内的脱落酸是由一种植物色素—玉米黄质(zeaxanthin)合成,玉米黄质在玉米黄质环氧酶(ZEP)的作用下氧化成紫黄质(violaxanthin)。
紫黄质经两条路径在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作用下断裂形成黄氧素(Xanthoxin),NCED也是ABA 生成中的关键酶,黄氧素再经过修饰成为ABA。
植物蛋白磷酸酶2C在非生物胁迫信号通路中的调控作用

植物蛋白磷酸酶2C在非生物胁迫信号通路中的调控作用杜驰;张富春【摘要】植物在非生物胁迫下会产生一系列的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上的适应性变化,尤其是非生物胁迫会引起植物体内的蛋白磷酸酶2C(PP2C)基因表达的改变,从而诱导植物合成相关的蛋白以适应胁迫。
植物中有不同类型的PP2C亚群,各种PP2C亚群能够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参与胁迫应答,因此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述了植物PP2C在非生物胁迫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机制。
%Abiotic stress could cause a series of changes to plants in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level. Especially the abiotic stresses would lead protein phosphorylase PP2C related gene expression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teins related biosynthesis induced by the abiotic stresses would improve plants resistance. However, the different PP2C through the different signaling pathways involved in abiotic stress.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regulative mechanisms of PP2C mediated the abiotic stress signal pathways.【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7页(P16-22)【关键词】植物蛋白磷酸酶2C;非生物胁迫;信号通路;胁迫应答;调控【作者】杜驰;张富春【作者单位】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46;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46【正文语种】中文蛋白质磷酸化与去磷酸化是细胞生命过程的重要反应类型,也是蛋白质翻译后的主要修饰方式,在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ABA信号转导在植物应对环境逆境中的作用

ABA信号转导在植物应对环境逆境中的作用植物是生命力很强的生物体,能够适应各种环境。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会遇到很多逆境,例如干旱、极端温度和盐碱等环境压力。
植物需要通过各种机制来抵御这些环境压力。
ABA信号转导被认为是植物在逆境条件下进行生物学响应的重要途径之一。
ABA是一种植物内源性激素,可以促进植物对干旱、盐碱和低温等逆境条件的适应。
ABA信号通路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到多个蛋白质和激酶相互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ABA激活了一个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包括慢性响应和快速响应,最终促进植物产生逆境适应性。
下面本文将从ABA信号转导在植物逆境适应中的角色和机制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植物ABA信号通路与逆境适应性1. 植物ABA信号通路的结构和功能ABA信号通路是由多个蛋白分子和激酶组成的。
这些蛋白分子和激酶共同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响应模块,促进植物对干旱、盐碱和低温等逆境条件的适应。
其中,ABA受体与细胞内的G蛋白偶联。
当ABA结合到其受体时,可以通过激活了细胞内的G蛋白激酶(G protein kinase)的过程转换。
这激活了一些不同的细胞通路,包括了钾离子 (K+) 和超氧化物种 (O2- )通路。
2. ABA信号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适应中的作用ABA的生长调节作用可以归结为其对植物的二次代谢,逆境生理和发育调节作用。
最近的研究表明,ABA通路的基本成分还参与了植物的根冠交互作用、脱落酸合成、水稻不同株高性状的建立等生物过程,这些过程影响到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ABA又是生长与逆境之间调控平衡的重要调节物质, 在植物应对干旱、盐碱、低温等逆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BA逆境响应中包括水分调控、矿质元素调控、抗氧化物质 synthesizing。
细胞膜上活性氧 species产生及其对其他重要信号通路的影响,进而实现了细胞吸收水分,释放水分,维持倒位调节的平衡和通路活性。
二、 ABA信号转导在植物逆境应激响应中的机制1. ABA信号控制植物逆境适应的分子机制ABA对植物逆境应激响应的调节机制非常广泛,它在很多途径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 PP2C 蛋白磷酸酶 ABA 信号转导及逆境胁迫调控机制研究进展张继红;陶能国【摘要】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PP)是蛋白质可逆磷酸化调节机制中的关键酶,而 PP2C 磷酸酶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残基蛋白磷酸酶,是高等植物中最大的蛋白磷酸酶家族,包含76个家族成员,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
迄今为止,在植物体内已经发现了4种 PP2C 蛋白磷酸酶。
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协同催化蛋白质可逆磷酸化,在植物体内信号转导和生理代谢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蛋白质的磷酸化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信号转导途径中。
大量研究表明,PP2Cs 参与多条信号转导途径,包括PP 2C 参与 ABA 调控,对干旱、低温、高盐等逆境胁迫的响应,参与植物创伤和种子休眠或萌发等信号途径,其调控机制不同,但酶催化活性都依赖于 Mg2+或Mn2+的浓度。
植物 PP2C 蛋白的 C 端催化结构域高度保守,而 N 端功能各异。
文中还综述了高等植物PP 2C 的分类、结构、ABA 受体与 PP2Cs 蛋白互作、PP2C 基因参与 ABA 信号途径以及其他逆境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
%Protein phosphatase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pivotal enzymes in reversible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regula-ting mechanisms.While the PP2C phosphatase is a kind of serine/threonine residues of protein phosphatase,is the largest protein phosphatase family in higherplants,there are 76 family members,widely exists in living organisms. So far,four kinds of PP2C protein phosphatases have been found in plants.Protein kinase and protein phosphatase catalyzed reversible protein phosphorylation,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protein phosphorylation exist in almost the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Numerous academic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lant PP2Cs are involved in multipl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including PP 2C involved in ABA sig-naling pathway,the response to drought,low temperature,salt stress,participated in the plant wound and seed dor-mancy or germination signal pathway,and exist the different regulation mechanism and the enzyme catalytic activity were dependent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Mg2+ or Mn2+ .In plant PP2Cs protein C-terminal,there are a highly con-served catalytic domains,as well as in their N-terminal,their function are different.The review would provide a brief overview of classification,structure of PP 2C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BA receptor and PP2Cs protein,the recent progresses about their roles in ABA and other stress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in higher plant.【期刊名称】《广西植物》【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7页(P935-941)【关键词】蛋白磷酸酶;ABA;信号转导;逆境胁迫;研究进展【作者】张继红;陶能国【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系,湖南湘潭 411105;湘潭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系,湖南湘潭 4111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78环境胁迫是限制植物生长和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蛋白质激酶在植物逆境胁迫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已有较多报道,而关于催化其可逆反应的蛋白磷酸酶与干旱等逆境胁迫的报道却不多,而且不一致(Schweighofer et al.,2004)。
Sbeng(2003)的研究表明干旱和高盐等逆境胁迫可诱导多种蛋白质激酶的上调表达。
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介导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是信号转导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调控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重要作用方式。
基于底物特异性和对特定抑制剂的敏感性,蛋白磷酸酶(PPs)可被归纳为PP1,PP2A,PP2B或PP2C(Luan,2003)。
在高等植物中,PP2Cs是最大的蛋白磷酸酶家族,存在76个成员,被分为10个组(A-J) (Kerk et al.,2002)。
PP2C磷酸酶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残基蛋白磷酸酶,目前,在植物体内已发现6种PP2C蛋白磷酸酶,包括ABI1,ABI2,HAB1, HAB2,AHG1和PP2CA/AHG3。
Shinozaki et al.(2000)的研究认为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能协同催化蛋白质可逆磷酸化,是植物体内信号转导和生理代谢的重要调节途径。
PP2C型磷酸酶的共同特征是在蛋白质的催化部分存在11个特有的亚结构域(Bork et al., 1996)。
在高等植物中,PP2Cs参与了ABA、病原、胁迫及发育等各个信号转导途径(Tougane et al., 2010),笔者对植物PP2C的结构及参与ABA等逆境信号调控网络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otase,PP)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使磷酸化的蛋白质去磷酸化,而蛋白激酶的作用相反。
Kerk et al.(2002)的研究表明,蛋白磷酸酶在植物细胞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蛋白质的磷酸化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信号转导途径中。
PP2C酶的活性非常依赖于Mg2+或Mn2+、Ca2+、Zn2+、Ni2+等离子。
例如,竞争Mn2+或Mg2+离子会致使PP2C的活性丧失。
如加入螯合剂EDTA,PP2C酶就不再具有生物活性,但海绵酸(okadaic acid)、环孢霉素(cyclosporin)等对PP2C的活性没有影响(Hunter,1995)。
植物PP2C蛋白C端具有保守的催化结构域,N端具有功能各异的延伸区。
N端延伸区是植物PP2C所特有,这些不同长度延伸区赋予PP2C不同的功能。
如PP2Cs的KAPP(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phosphatase,激酶关联的蛋白磷酸酶)的N端携有与激酶直接相互作用的激酶(KI)作用结构域(Li et al., 1999)。
烟草PP2C蛋白的DBP1(DNA-binding protein phosphatase 1,DNA结合的蛋白磷酸酶1)的N端具有转录因子的序列特征,能与相关防卫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相结合(Bray,1997)。
拟南芥PP2C成员ABI1蛋白的N端对C端催化结构域对其酶的活性有一定的调控功能。
更有甚者,拟南芥PP2C成员之一POL蛋白的N端能抑制其酶的活性(Yu et al., 2000)。
植物体内PSPs(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种类繁多且功能多样,当PP2C缺乏调控亚基时,则可能需要多样性的N端结构域在其蛋白质活性以及底物专化性识别中起重要作用。
在拟南芥ABA不敏感型突变体中,筛选得到的ABI 1和ABI 2两种基因,均编码PP2Cs蛋白(Leung et al.,1994)。
拟南芥abi 1-1或abi 2-1突变体在不同组织及发育的不同阶段都表现出对ABA不敏感,这表明PP 2C基因是ABA信号途径中的调控因子(Gosti et al.,1995)。
在高等植物PP2C家族成员中,ABI1和ABI2同属一个亚类(A类),拟南芥的A类成员有9个(Schweighofer et al.,2004)。
HAB 1与H AB 2等作为ABA信号途径的负调节因子被分离是基于与ABI 1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很高(Saez et al.,2004)。
从拟南芥突变体植株中筛选得到AHG 1和AHG 3/At PP 2CA(Nishimura et al.,2007)基因。
其他植物物种中的PP 2Cs基因在ABA信号转导途径的负调控的功能被试验证明,表明PP 2Cs的功能相对保守(Komatsu et al.,2009)。
在拟南芥植物中,Merlot et al.(2001)发现ABI1和ABI2占ABA诱导PP2C活性的50%,由此推断,还存在其他PP2C蛋白也参与了ABA信号转导途径。
研究证明在ABA信号途径中,ABA诱导PYLPP2C相互作用。
在PP2Cs的A类成员中,种子萌发过程中对ABA都高度敏感,但至少有一个(AHG1)不被PYLs所抑制(Antoni et al.,2012)。
在分子水平上,PP2C的A类不同成员之间存在功能上的冗余,在不同组织器官中有不同的表达,显示组织特异性的表达模式。
转录水平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种子发育、休眠和萌发等过程(Nakabayashi et al.,2005)。
定量Q-PCR或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ABI 1能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包括种子和保卫细胞,而AHG 1和AHG 3/At PP 2CA主要在种子中表达(Nishimura et al.,2007;Umezawa et al.,2009)。
ABI1和AHG1/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显示,其模式明显不同,ABI1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而AHG1和AHG3蛋白特异性定位于细胞核中(Umezawa et al.,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