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pH调节和加酸量问题
循环冷却水主要控制指标影响及处理

循环冷却水主要控制指标影响及处理(一)浊度1、影响浊度变化的因素⑴泥沙与扬尘通过冷却塔进入循环水影响浊度,空气中扬尘越多,循环水浊度越高,工艺介质的泄漏也影响浊度。
⑵补充水中浊度越高,补水浊度、空气含尘量愈高,循环水浊度愈高;补水浊度、空气含尘量不变,若排污量减少,即浓缩倍数升高或浓缩倍数不变而运行时间增长,则循环水浊度增加。
⑶循环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所产生的粘泥和胶体会增加浊度。
而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所产生的色度因能引起光的散射亦会影响浊度分析。
⑷循环水池液位过低,因池水搅动加剧,引起了池底污泥翻动,而浊度增加;循环水流量突然大幅增加或循环水泵短暂停止和再启动,因水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会引起循环水浊度的变化。
⑸循环水pH值、碱度、Ca2+等严重超高限时,引起难溶盐类结晶析出,浊度增加;⑹油类进入循环水系统与水产生乳浊而浊度增加;腐蚀产物如铁﹥1mg/L时,易与氧作用而产生浑浊现象。
⑺系统热负荷突然大幅增加,管壁上随温度升高而溶解量增加的盐类溶解时,再汇同管壁上的其它污物进入水中,浊度亦增加。
⑻循环水旁滤池故障或停运会增加循环水浊度。
2、浊度偏高的解决措施⑴排放置换,加大排污量循环水浊度降低。
⑵降低补充水浊度和改善冷却塔周遍环境,有利于循环水浊度的降低。
⑶选好药剂配方、严格控制各项水质指标、搞好杀菌灭藻,保持系统运行稳定,能较好地控制循环水浊度。
⑷改善旁滤池过滤效果,可以降低循环水浊度。
(二)pH值1、pH值是关系到循环冷却水结垢或腐蚀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水质指标。
其一规律是,pH值高时结垢趋势增加,腐蚀减少;pH值低时腐蚀增加,结垢减少。
2、影响pH值的主要因素⑴浓缩倍数在不调pH值循环冷却水系统,正常状态下循环水浓缩倍数越高、碱度越高、pH越高,因pH值与lgM成直线关系。
若浓缩倍数降低而碱度、pH随之降低。
⑵酸性物质(如CO2、H2S、NO X等)或碱性物质(如NH3等)漏入或由冷却塔进入循环水系统,引起pH下降或升高。
循环水的pH讲课

循环水pH值的测定一.pH定义:氢离子活度(浓度)的负对数,表示稀的酸碱浓度,pH小于7为酸性,7为中性,大于7为碱性。
因为pH是测定稀溶液可以把活度按浓度计算,pH使用范围1-14,过高过低大多使用碱度和酸度表示。
二.目的和标准:循环水是结垢判定的指标之一,水质分析中计算碳酸盐各组分的依据。
控制标准:循环水8.3-8.9。
三.碱度与pH的关系循环水补充水的碱度是有水中的重碳酸根组成,在循环水中由于二氧化碳的逸出和加热,使的水中的重碳酸根分解,碱度的由碳酸根和重碳酸根组成。
其反应为2HCO3-←→H2O+ CO32-+2CO2↑碳酸是二元弱酸可以二级离解,其离解常数分别是:H 2CO3←→HCO3- +H+ K1=[ H+][ HCO3-]=4.31×10-7[H2CO3]HCO3-←→CO32- +H+ K2=[ H+][ CO32-]=4.69×10-11[HCO3-]在循环水中存在着大量的碳酸氢根和碳酸根离子,这些离子不是来自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溶解,而是由溶解盐类离解产生的。
因此循环水中存在着游离二氧化碳、碳酸氢根和碳酸根这三者之间的浓度平衡。
这三种物质在平衡时的浓度主要决定于溶液的PH值和温度。
例如:在25℃,PH=8.3的水 [ H+]=10-8.3=0.47×10-8溶液中它们的平衡浓度可用K2式来计算[ H+]=[ CO32-]=0.47×10-8 [ CO32-] = 4.69×10-11 =10-2[HCO3-] 0.47×10-8也就是说在pH=8.3时,碳酸氢根离子是游离二氧化碳浓度的100倍。
因此,可以认为,在25℃、PH=8.3的水溶液中,没有游离的二氧化碳和碳酸根离子,只有碳酸氢根离子存在,这也是滴定酚酞碱度计算碳酸根的依据。
在25℃、PH>8.3的水溶液中,有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但没有游离二氧化碳存在。
在25℃、pH<8.3的水溶液中,有碳酸氢根和游离二氧化碳,但没有碳酸根离子。
660MW超超临界间接空冷系统循环水PH值超标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660MW超超临界间接空冷系统循环水PH值超标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摘要:间接空冷系统循环水采用除盐水,循环水水质直接影响散热设备的性能,在国内已投产的间接空冷系统机组中,京能康巴什热电厂、华电魏家峁电厂等曾因PH值超标发生过严重的间接空冷散热器铝管束腐蚀问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为了保证机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循环水PH值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本文通过对国华宁东二期扩建工程循环水PH值进行分析、研究,为后续同类型机组循环水PH值控制措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间接空冷系统;循环水;PH;铝管束腐蚀1.引言火力发电厂的蒸汽冷却技术分为湿冷、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技术,空冷技术比传统湿冷技术节水约65%~90%,这对于富煤缺水地区火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直接空冷技术与间接空冷技术相比,直接空冷需要机械设备强制通风,厂用电的消耗非常大,而间接空冷技术有效解决了节约水资源和厂用电的目的。
因此,近年来在我国富煤缺水地区的火力发电厂中得到广泛应用。
间接空冷系统循环水PH值作为重要控制指标,对间接空冷系统散热器铝管束腐蚀有重要影响,为了保证机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循环水PH值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概况神华国华宁东发电厂2×660MW机组扩建工程采用自然通风表凝式间接空冷系统,即汽轮机排汽通过凝汽器凝结,热水由循环水泵送入由翅片管束组成的冷却三角内,由翅片管外侧的空气进行冷却的整个过程。
管内介质不与空气直接接触,从而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系统,冷却水几乎无蒸发、排污损失,从而节水环保。
间接空冷系统冷却三角散热器沿间冷塔外侧圆周方向垂直布置,共分为10个冷却扇区(包括174个26.2m高冷却三角,2个19.65m高冷却三角),总换热面积152万㎡,为闭式循环冷却,冷却水采用除盐水,单台机组循环水系统储水量约为16000m³。
3.间冷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保证冷却三角散热器的性能,运行中要严格控制循环水的水质,其水质控制标准如下:PH值6.7~8;电导率小于2us/cm;AL子小于8ug/l;悬浮物5mg/l。
水的pH值调整及计算

水的pH值调整及计算碳酸化合物的一级电离[ H+][HCO3]CO2 =K1推导公式为:CO2[ H+] = K1[HCO3]已知25℃时,K1=4.45×10-7,Pk = 6.35 ,可以得出pH = 6.35+Lg[HCO3] - Lg[CO2]如果pH值大于8.3,产生二级电离[HCO3][ H+] = K2[CO32-]已知25℃时,K2=4.69×10-11,Pk = 10.329 ,可以得出pH = 10.329+Lg[HCO3]- Lg[CO32-]1、原水中CO2二氧化碳的计算CO2 =注:式中pH(R) 为原水的pH值举例运算:如用户填入Raw water pH ( 原水pH值)为7.0,而HCO3(以CaCO3计)为350mg/L(以CaCO3计),那么原水中的CO2二氧化碳含量计算为:CO2 =350÷(10 7.0-6.3)=350÷100.7=69.83 mg/L(以CO2计)注:用户没有进行pH值的调整的需求,可直接根据公式计算输出结果。
如果用户调整pH 值,则需重新计算。
因为加入硫酸和盐酸后会改变HCO3、SO4、Cl 的离子含量,影响CO2含量。
所以当用户需要调整pH值,则Feed CO2含量需重新计算。
原理如下:H2SO4+2HCO3- 2CO2+2H2O+SO42-HCl+HCO3- CO2+H2O+Cl-以盐酸为例:HCl+HCO3- CO2+H2O+Cl-36.5 61 44 18 35.5每加1mg/L的盐酸(100%)产生1.205mg/L的CO2,同时减少1.37mg/L的HCO3(以CaCO3计)。
推导公式为:HCO3(以CaCO3计)[HCO3]pH=6.35+Lg R = 6.35 +Lg[CO 2]CO2= [HCO3] ×10 6.3-pH代入公式中[HCO3]-1.37 [HCL ]R =[CO 2] +1.205[HCL ]得到HCl 投加量 =2、加酸量的计算及Feed Water (膜系统进水)水质数据的修正。
循环冷却水常见问题的预防、判断及处理

循环冷却水常见问题的预防、判断及处理一、空冷塔喷淋头冷垢1.判断低温水喷淋头是否结垢:查看最近3~6个月的低温冷却水喷淋流量和阀门开度;如果喷淋流量未变,但阀门开度逐步上升(如从50%逐渐上升到80%),那说明低温水在逐渐形成低温垢,空冷塔喷淋头也有明显堵塞;如果阀门开度是固定的,但是喷淋流量明显减少(如从60m3/h下降到40m3/h),那也说明喷淋头已经明显堵塞。
2.在喷淋头堵塞不严重的情况下(未影响生产),先降低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将低温水中的钙硬度控制在300mg/l之内,碱度在300mg/L以下,PH控制在8.5以下,总磷控制在5mg/l以下。
然后往低温小循环加入低温阻垢剂,通过调整喷淋流量(时大时小),将喷头缓慢逐步疏通(周期较长,2~3个月);3.如果喷淋头已经严重堵塞(已影响生产),在停机的情况下,打开空冷塔顶部的人孔,带好氧气面罩(封闭空间,安全第一),派人将喷淋管全部拆卸下来,通过物理办法(敲击、通泡)将冷垢去除。
二、水冷塔冷垢1.判断水冷塔是否有冷垢:查看最近3~6个月的数据,在同等污氮的情况下,低温水的降温率是否一致;在检修时低温水泵前过滤网上也可见低温垢。
2.水冷塔填料比较松散,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到生产,可以通过降低循环水浓缩倍数,然后在低温小循环投加低温阻垢剂缓慢剥离(3~6个月)。
三、冷冻机软垢1.判断冷冻机是否有冷垢:a.查看最近3~6月的冷冻机端差(出油温度-出水温度),如果有明显上升,说明存在问题;b.暂停冷冻机,打开冷冻机出水管,查看是否有冷垢析出;c.打开冷冻机端盖;2.冷冻机冷垢的处理:A.轻微冷垢(<0.5mm):a.快速处理:提高水温或用热蒸汽加热;b.日常处理:添加高分子分散剂,同时增大低温阻垢剂的用量。
B.严重冷垢(>1mm):a.物理方法:.用电钻夹硬毛刷,一根根铜管清洗;b..化学方法:使用化学药剂,对冷冻机进行单机清洗;清洗之前,最好做一下垢样分析。
(完整版)循环水pH调节和加酸量问题

关于循环水pH调节和加酸量问题加酸调pH是帮助循环水有效阻垢的辅助措施,当补充水为高硬、高碱水系(如北方地下水)和要求浓缩倍数高的循环水系统、药剂阻垢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时,目前普遍采用此处理方法,以保证水质的稳定。
美国Nalco,Betz等世界知名水处理公司,过去和现在为中石化、化工部大化肥等厂提供的配方仍以加酸处理配方为主、其处理效果为各厂所认同。
贵厂加酸量可根据循环水每天碱度(CaCO3)测定值计算投加,方法有二,可任选其一。
循环冷却水调pH时加酸量的计算循环冷却水用硫酸调pH时,其硫酸加入量有两种计算方法,可以选任一种方法计算投加。
(1)根据分析室测定循环水酚酞碱度时,盐酸标准溶液的耗量计算为系统硫酸投加量:硫酸(98%)投加量=(V1C/2×100)×1000×98×(V/1000)×(100/98)=( V1CV/2)(kg)(6-2-1)式中:V1—测定酚酞碱度时,盐酸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ml;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冷却水系统容积,m3;100—测定酚酞时取样体积,mL;100/98—由100%换算为98%硫酸的系数;98-硫酸摩尔质量,g。
贵厂用30%盐酸时,则将公式盐酸(30%)投加量=(V1C/×100)×1000×36.5×(V/1000)×(100/30)=(1.22 V1CV)(kg)贵厂保有水量按400 m3计,则加首次30%盐酸量为488V1C(kg)例:系统容积V=8000 m3,测定酚酞碱度盐酸耗量V1=1.3 mL,盐酸标准溶液浓度C=0.05 mol/L,求硫酸(98%)加入量。
解:硫酸(98%)加入量(kg)=( V1CV/2)=1.3×0.05×8000/2=260答:根据该系统酚酞碱度测定值,其硫酸(98%)加入量为260 kg。
循环冷却水PH值-碱度的理论计算和分析汇总

循环冷却水PH值-碱度的理论计算和分析The PH value-alkalinity theory counting and analysis of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李贺全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45关键词:碱度PH值曝气碳酸盐平衡Key words: alkalinity PH value aeration carbonate equilibrium摘要:循环冷却水和空气中的CO2在两者之间存在交换,由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连续运行,冷却水和空气中的CO2达到平衡,此时的PH值可由公式准确计算出来。
PH值的控制范围同循环水的浓缩倍率有密切关系,并对节水和腐蚀有重要影响。
Abstract: There is exchanging of CO2 between atmosphere and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With the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operation continuous, the CO2 equilibrium can be produced between them. Then the PH value can be counted with equation by alkalinity exactly. The control range of PH value is related to the concentration cycles closely, and also play important role th the water conversation and corrosion.循环冷却水的PH值是循环冷却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指标,它同冷却水系统换热面的结垢和腐蚀密切相关。
在一个具体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的PH值常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由于循环水在运行时,循环水在水塔喷淋向下,而周围空气进入凉水塔后自下向上流动。
循环水加酸量计算

循环水加酸量计算1、循环冷却水加酸调PH,是为了提高浓缩倍数及阻垢的需要,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理论上加酸量等于碱度降低量。
如果循环水加酸前后的碱度差为ΔM,则:ΔM=M前—M后,M前为循环水调PH前碱度,M后为循环水调PH后碱度。
M前和M后可由现场实测或由自然PH值与碱度计算公式求得。
如果用98%的硫酸调PH,循环水单位用量为:A=49/ΔM(50*0.98*1000)=ΔM/1000,A----循环水单位加酸量 g/l或kg/m?,49----为硫酸的克当量。
2、循环水冷却系统加酸量为:首次加酸量=A*V (kg);是为了中和循环水碱度首次加入量; 系统运行时加酸量=AB*24 (kg/d);在首次加入量的基础下,为了维持循环冷却水一定浓缩倍数下的PH一天的加酸量。
V---系统保有水量或容积 m?,B----系统排污量(包括蒸发量)m?/h,例如:V=5000 m?,B=93 m?/h,M前=320mg/l,M后=135 mg/l(控制PH值为8.2),求:系统98%硫酸量的加入量。
解:循环水单位加酸量A=ΔM/1000= (M前—M后)/1000=0.185 kg/m?,系统首次加酸量=A*V=0.185*5000=925 kg,运行加酸= AB*24=0.185*93*24=412.92 kg。
电厂循环水处理系统发展趋势发布日期:2012.4.12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上一页]一、早期循环水处理技术循环水技术发展早期,主研究各微溶盐类于不同pH下溶解度,极限碳酸盐硬度、朗格里尔饱和指数及雷兹纳稳定指数、安定性指数、经验公式的方法判断碳酸盐沉积趋势,磷酸钙饱指数判断磷酸钙是否析出。
受技术水平限制,循环水浓缩倍率一般二点五以下,用加聚磷酸盐辅助硫酸方法处理。
循环水杀菌灭藻用加氯处理。
早期循环水处理技术浓缩倍率低,循环水系统需水量大。
加氯一有水效果差且氯胺类污染物生,随水资源日益短缺及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于应用的逐渐被新技术取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循环水pH 调节和加酸量问题加酸调pH 是帮助循环水有效阻垢的辅助措施,当补充水为高硬、高碱水系
(如北方地下水) 和要求浓缩倍数高的循环水系统、药剂阻垢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时,目前普遍采用此处理方法,以保证水质的稳定。
美国Nalco,Betz 等世界知名水处理公司,过去和现在为中石化、化工部大化肥等厂提供的配方仍以加酸处理配方为主、其处理效果为各厂所认同。
贵厂加酸量可根据循环水每天碱度(CaC03测定值计算投加,方法有二,
可任选其一。
循环冷却水调pH 时加酸量的计算
循环冷却水用硫酸调pH 时,其硫酸加入量有两种计算方法,可以选任一种方法计算投加。
(1)根据分析室测定循环水酚酞碱度时,盐酸标准溶液的耗量计算为系统硫酸投加量:
硫酸(98%)投加量= (V i C/2X 100) X 1000X 98X (V/1000) X (100/98) =( MCV/2)
( kg)(6-2-1)
式中:V1—测定酚酞碱度时,盐酸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ml;
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冷却水系统容积,m3;
100—测定酚酞时取样体积,mL;
100/98—由100%换算为98%硫酸的系数; 98-硫酸摩尔质量,g。
贵厂用30%盐酸时,则将公式
盐酸( 30%)投加量
=(V i C/x 100)x 1000X 36.5X( V/1000)x( 100/30) =(1.22 V1CV) (kg)
贵厂保有水量按400 m3计,则加首次30%盐酸量为488V1C( kg)
例:系统容积V=8000 m3,测定酚酞碱度盐酸耗量V i=1.3 mL盐酸标准溶液浓度
C=0.05 mol/L,求硫酸(98%)加入量。
解:硫酸( 98%)加入量( kg) =( V1CV/2)=1.3x0.05x 8000/2=260
答:根据该系统酚酞碱度测定值,其硫酸( 98%)加入量为260 kg。
说明:
⑴以酚酞碱度测定值作为加酸量的依据是较合理的。
因此时酚酞由红色变无色,
水的pH大约为8.3。
当pH值<8.3时,水中只有HCQ-碱度存在,碳酸盐(如CaCO )成垢趋势极微。
⑵根据上述计算,现场实际加硫酸(98%) 250 kg, pH值由8.65降至8.4,碱度由325 mg/L降至285 mg/L,硫酸实际加入量与计算量基本相符。
但此硫酸加入量仅为系统首次加入量,未考虑飞溅、排污等损失的硫酸量。
所以上述加酸量实际偏低,而排污等损失的酸量计算见本节第二例。
( 2)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加酸量
循环冷却水加酸调pH 值,是为提高浓缩倍数及阻垢的需要。
根据酸碱中和
原理,理论上加酸量等于碱度降低量。
如果循环水加酸前后的碱度差△M,贝
△ M=M前一M后
M前为循环水调pH值前的碱度,M后为调pH值后的碱度,M前、M后可由现场实测或由“自然pH 值与碱度计算”相关公式计算求得。
如用98%硫酸调pH 值,循环水单位用量为:
A=49A M/ (50X 0.98 X 1000) =△M/1000 (6-2-2) 式中:A—循环水单位加酸量,g/L或kg/ m3;
49—1〔H+〕moHSO 质量,g/〔H+〕molH z SO (即克当量)
循环冷却水系统总加酸量为:
系统中首次加酸量=Avkg(6-2-3)
系统运行时加酸量=AB • 24 • kg/d(6-2-4)
式中:V—系统保有水量或系统容积,m3;
B—系统排污量(包括飞溅及风吹m3损失量),m3/h。
公式(6-2-3)是为中和循环冷却水碱度,系统首次加入的酸量。
公式(6-2-4)是在公式(6-2-3)基础上,为维持循环冷却水一定浓缩倍数下的pH值一天的加酸量。
例:V=5000 m3、B=93 m/h,M 前=320 mg/L、M 后=135 mg/L (控制pH 值8.2),求系统硫酸(98%)加入量kg
解:循环水单位加酸量A= (320-135)/1000=0.185 kg/ m3
系统首次加酸量=AV=0.185X 5000=925 kg
为维持系统pH值,其运行时加酸量=AB- 24=0.185X 93 X 24=412.92 kg/ d 答:为中和该系统冷却水碱度首次加酸量需925 kg,为继续维持该系统一定
浓缩倍数下的循环水的pH值,一天的加酸量为412.92 kg。
(3)上述(1)或(2)的加酸量(亦称首次加酸量)。
循环水运行中还有排污、渗漏及风吹损失,所以在上述加酸量基础上还应考虑补加因排污等
带走的酸量B?b100(kg/h)
1000?C a
式中B—排污渗漏及风吹损失量之和,m3/h
上述加酸量均为估算值,因系统容积、分析误差、环境因素(影响蒸发量)、冷却水量、加之运行时不断排放、不断蒸发浓缩、不断补充等变数众多,难以准确掌握,所
以加酸量亦难以准确计算,与实际加酸量有所出入。
但在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坚持每
天投加(最好连续投加)循环水pH定能控制在需要范围;
若pH 与碱度值不成对应关系时,如pH8.65 ,碱度为305mg/l ,此时处理原则为以(3)计算投加硫酸量(即以排污量E计算投加),以维持循环水pH值在指标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