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调节ph值加药量计算

合集下载

水处理中次氯酸钠、PAC、碳源工作原理及加药量计算

水处理中次氯酸钠、PAC、碳源工作原理及加药量计算

水处理中次氯酸钠、PAC、碳源工作原理及加药量计算1、次氯酸钠消毒原理及加药量计算:次氯酸钠消毒杀菌最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它的水解作用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O],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原微生物致死。

根据化学测定,次氯酸钠的水解会受pH值的影响,当pH超过9.5时就会不利于次氯酸的生成,而对于ppm级浓度的次氯酸钠在水里几乎是完全水解成次氯酸,其效率高于99.99%。

其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表示如下:NaClO + H₂O = HClO + NaOHHClO → HCl + [O]次氯酸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还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发生氧化反应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

R-NH-R + HClO → R2NCl+ H₂O (细菌蛋白质)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次氯酸产生出的氯离子还能显著改变细菌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其细胞丧失活性而死亡。

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污水处理中一般次氯酸钠的投加量为2mg/l-6mg/l,本方案按3.5mg/l的投加量计算,日处理量为40000m³/d的市政污水,每天需投加次氯酸钠为40000m³/d*3.5mg/l=140l/d,20%浓度的次氯酸钠每天投加量为700l,调试期一个月时,20%浓度的次氯酸钠投加量为700l/d*1.1kg/l*30d=23.1t。

水处理加药计算公式

水处理加药计算公式

水处理加药计算公式水处理加药计算是指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确定水处理中所需的药剂加药量。

在水处理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和化学成分,常常需要添加适量的药剂。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水处理加药计算公式。

1. 吸附剂加药计算公式吸附剂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颜色、异味和有机物等杂质。

加药量的计算公式为:Dosage = (C1 - C2) × Q / M其中,Dosage为吸附剂的加药量(单位为克);C1为进水中某种有机物(颜色、异味等)的初始浓度(单位为mg/L);C2为出水中该有机物的浓度(单位为mg/L);Q为水处理量(单位为m³);M为吸附剂的质量(单位为克/千克水)。

2. 氧化剂加药计算公式氧化剂主要用于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去除有机污染物。

加药量的计算公式为:Dosage = C1 × Q / A其中,Dosage为氧化剂的加药量(单位为克);C1为水中有机物的浓度(单位为mg/L);Q为水处理量(单位为m³);A为氧化剂的有效氧浓度(单位为克/千克水)。

3. 絮凝剂加药计算公式絮凝剂主要用于悬浮物的团聚,从而加速悬浮物的沉降和过滤,使水变得清澈。

加药量的计算公式为:Dosage = (C1 - C2) × Q × f / M其中,Dosage为絮凝剂的加药量(单位为克);C1为水中悬浮物的初始浓度(单位为mg/L);C2为出水中悬浮物的浓度(单位为mg/L);Q为水处理量(单位为m³);f为絮凝剂的药剂浓度(单位为g/L);M为絮凝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单位为克/千克水)。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公式仅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水处理加药计算。

在具体应用中,还需考虑水质的变化、设备的特点以及不同药剂的使用要求等因素,确定最佳的加药量。

总之,水处理加药计算公式是根据水质的特点、需要去除的污染物以及药剂的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得出的。

酸碱中和计算方式

酸碱中和计算方式

碱性废水加盐酸调PH值,原水PH值是A,出水PH值是B,当B>7时,需要添加的盐酸量为:V×(10A-14-10B-14)×36.5kg/h,当B<7时,需要添加的盐酸量为:V×(10B-14+10-A) ×36.5kg/h V:废水的流速m3/h;例如进水流速为45m3/h,PH为11,出水为8,PH用31%的盐酸来调节,则需要盐酸量为:45×(10-3-10-6)×36.5÷31%=5.3kg/h 进水流速为45m3/h,PH为8,出水为6.5,PH用10%的盐酸来调节,则需要盐酸量为:45×(10-6+10-6.5)×36.5÷10%=1.64kg/h两溶液等积混合求溶液pH的0.3规则的内容可叙述如下:两种强酸溶液,或两种强碱溶液,或一种强酸溶液与一种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当两溶液的pH值之和为14时,混合液pH=7;当两溶液的pH值之和小于13时,混合液的pH值为原pH 值小的加上0.3;当两溶液的pH值之和大于15时,混合液的pH值为原pH 值大的减去0.3。

若用pHA、pHB、pHC分别表示两种溶液及混合液的pH值,且pHA<pHB,当pHA+pHB=14时,pHC=7;当pHA+pHB<13时,则pHC=pHA+0.3;当pHA+pHB>15时,则pHC=pHB-0.3。

0.3规则的意义是弱者仅对强者起一个稀释作用,或者说,弱者是强者的陪衬。

由于溶液的体积增加一倍,溶液的[H+]或[OH-]除2,0.3实际上是lg2的值。

因此,pH=2的盐酸与pH=6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或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以及用水稀释一倍,其结果都一样,pH值都是2.3。

0.3规则是一个近似规则。

因为两种强酸或两种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时,若pH值相差1,混合液的pH值应是±0.26;强酸、强碱混合,pH值与pOH值相差1(即pH值之合为13或15),应是±0.35;若以上相差值小于1,误差就更大。

水处理阻垢剂、杀菌剂、还原剂、pH加药量如何计算

水处理阻垢剂、杀菌剂、还原剂、pH加药量如何计算

水处理阻垢剂、杀菌剂、还原剂、pH加药量如何计算因用水条件与制水流程差异,以下描述的水处理阻垢剂、杀菌剂、还原剂、pH加药量计算方法仅供参考,实际加药量应以产水水质稳定为准。

一、阻垢剂的加药量脱盐水处理系统一级反渗透系统回水率按75%计算,在20-50℃条件下,该水质有较强的结垢倾向,这说明必须加入适量的膜用分散剂,以保证反渗透系统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延长膜的使用周期。

二级反渗透进水为一级反渗透产水,硬度碱度低不需加入阻垢剂。

经过反渗透专用软件计算得知:水质在75%的回收率下的建议投加药量为:3ppm(以进水计),每天加药量=药剂浓度×进水量×24h≈8.64公斤(进水量按120m3/h计)二、PH调节调节pH系统采用X015型隔膜泵和120L水箱,在水箱中配制浓度为0.1%~0.5%的Na0H溶液,通过隔膜泵进行药物的投加。

根据产水pH值以及产水电导率调节加碱量使产水的值达到适中值,根据实际二级产水电导率来确定投加浓度。

隔膜泵与二级反渗透同步运行。

调节加碱量的一般原则1、当电导率急剧上升,则说明加碱量大。

2、当电导率较稳定但较高,则说明加碱量太小。

3、当加碱量太小再增大加碱量时,电导率急剧下降,但下降到一定程度又马上上升,则加碱量增加太大。

4、碱隔膜泵刻度调至最大还无法达到加碱量,则说明水箱碱浓度太小。

5、碱泵刻度在20以下且调节的灵敏度太高,则说明水箱碱浓度太高。

三、杀菌剂的加药量1、由于原水为市政自来水,系统中的细菌较少,但随着气温的升高,尤其是在夏季,会影响反渗透膜的正常运行,所以应投加一定量的杀菌剂,以控制细菌的生长,保护反渗透膜不受微生物的侵害,该药剂连续投加至系统预处理中,维持进水中余氯量以抑制细菌的滋生,因此药剂投加量应以系统实际所受生物污染程度来定,建议投加量为2ppm (以进水计)。

2、脱盐水处理系统每天加药=药剂浓度×进水量×24h≈5.76公斤(进水量按120m3/h计)四、还原剂的加药量1、为了避免氧化型杀菌剂进入反渗透膜将膜元件氧化,在反渗透系统前设置还原剂加药系统。

污水处理设备加药装置计量计算方法【最新版】

污水处理设备加药装置计量计算方法【最新版】

污水处理设备加药装置计量计算方法一、阻垢剂的加药量脱盐水处理系统一级反渗透系统回水率按75%计算,在20-50℃条件下,该水质有较强的结垢倾向,这说明必须加入适量的膜用分散剂,以保证反渗透系统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延长膜的使用周期。

二级反渗透进水为一级反渗透产水,硬度碱度低不需加入阻垢剂。

经过反渗透专用软件计算得知:水质在75%的回收率下的建议投加药量为:3ppm(以进水计),每天加药量=药剂浓度×进水量×24h≈8.64公斤(进水量按120m3/h计)二、PH调节调节pH系统采用X015型隔膜泵和120L水箱,在水箱中配制浓度为0.1%~0.5%的Na0H溶液,通过隔膜泵进行药物的投加。

根据产水pH值以及产水电导率调节加碱量使产水的值达到适中值,根据实际二级产水电导率来确定投加浓度。

隔膜泵与二级反渗透同步运行。

调节加碱量的一般原则:1.当电导率急剧上升,则说明加碱量大。

2.当电导率较稳定但较高,则说明加碱量太小。

3.当加碱量太小再增大加碱量时,电导率急剧下降,但下降到一定程度又马上上升,则加碱量增加太大。

4.碱隔膜泵刻度调至最大还无法达到加碱量,则说明水箱碱浓度太小。

5.碱泵刻度在20以下且调节的灵敏度太高,则说明水箱碱浓度太高。

三、杀菌剂的投加1、由于原水为市政自来水,系统中的细菌较少,但随着气温的升高,尤其是在夏季,会影响反渗透膜的正常运行,所以应投加一定量的杀菌剂,以控制细菌的生长,保护反渗透膜不受微生物的侵害,该药剂连续投加至系统预处理中,维持进水中余氯量以抑制细菌的滋生,因此药剂投加量应以系统实际所受生物污染程度来定,建议投加量为2ppm (以进水计)。

2、脱盐水处理系统每天加药=药剂浓度×进水量×24h≈5.76公斤(进水量按120m3/h计)。

四、还原剂的投加1、为了避免氧化型杀菌剂进入反渗透膜将膜元件氧化,在反渗透系统前设置还原剂加药系统。

加药计算方式

加药计算方式

各种加药计算1. 浓联氨的需用量的计算:N2H4= c*d*v*1000/w (kg)式中:c——欲配溶液的百分比浓度d——所配制溶液的比重(稀联氨溶液可取1.0g/m3)v——所配稀联氨溶液体积m3w——浓联氨的百分比浓度(一般为40%)2.一般是程序控制,连续加入.1.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药量的计算(1) 空锅上水时给水所需加碱量X1=(YD-JD +JD+ JDGMV式中:X1 一一空锅上水时, 需加NaOH 或Na2C03 的量,g;YD 一一给水总硬度,mmol/L;JD 一一给水总碱度,mmol/L;JDG 一一锅水需维持的碱度,mmol/L;V 一一锅炉水容量,m3;M 一一碱性药剂摩尔质量; 用NaOH 为40 g/mol, 用Na2C03 为53g/mol 。

(2) 锅炉运行时给水所需加碱量1) 对于非碱性水可按下式计算X2=(YD-JD +JDGP)M式中:X2 一一每吨给水中需加NaOH 或Na2C03 的量,g/t;PL 一锅炉排污率,10-2;其余符号同上式。

如果NaOH 和NazC03 同时使用时, 则在上述各公式中应分别乘以其各自所占的质量分数, 如NaOH 的用量占总碱量的η×10-2, 则Na2C03 占(1-η)×10-2 , 两者的比例应根据给水水质而定。

一般对于高硬度水、碳酸盐硬度高或续硬度高的水质宜多用NaOH, 而对于以非碳酸盐硬度为主的水质, 应以Na2C03 为主, 少加或不加NaOH 。

2) 对于碱性水, 也可按上式计算, 但如果当JDG 以标准允许的最高值代入后, 计算结果出现负值, 则说明原水钠钾碱度较高, 将会引起锅水碱度超标, 宜采用偏酸性药剂, 如Na2HP04 、NaHJ04 等。

2. 磷酸三纳(Na3P04 ·12H20) 用量计算磷酸三纳在锅内处理软水剂中, 一般用来作水渣调解剂和消除残余硬度用。

当单独采用锅内水处理时, 加药量是按经验用量计算。

加药水处理方法华安

加药水处理方法华安

注汽锅炉给水加药除氧除硬方法为提高中心注汽管理水平,保障锅炉供水硬度、含氧合格,对加药除氧除硬作出如下说明,注汽队参照本方法执行。

计算前提:中心在用注汽锅炉目前状况⑴药泵排液量16.5×行程ml/min(辽宁抚顺锅炉,满行程100);⑵设水处理装置供水量为xt/h;(泵排液量注意用加药罐液面下降距离计算校正)一、除氧:针对中心实际情况,以常用的两种除氧剂分别作出使用方法说明。

:1、复合除氧剂除氧选用高压注汽锅炉用,除氧器除氧后,残氧量远低于1mg/l,在含氧低于或等于1mg/l 的情况下,加药量需40mg/L,假定注汽锅炉流量Xt/h,日需复合除氧剂0.96XKg(不同种类、浓度的除氧剂,加药量按使用说明另行计算)。

操作内容:(1)配制复合除氧剂药剂。

配制方法是每10L水中加300g,可配成浓度30g/l的溶液。

(2)水处理设备加药操作。

复合除氧剂加入量:加30g/l的复合除氧剂,药泵排量调至22.2xml/min;2、选用Na2SO3药剂除氧(1)除氧器短时未投运时,选用Na2SO3药剂除氧(Na2SO3纯度97%)配制Na2SO3药剂。

配制方法是每10L水中加1031gNa2SO3(Na2SO3纯度97%),配成100g/l浓度的溶液。

水中含氧为ymg/l时,药泵排量调至1.3xyml/min水温10-20℃时,水中含氧约为10mg/l,药泵排量调至,13xml/min;水温20℃以上时,水中含氧约8mg/l, 20℃以上时药泵排量调至10.4xml/min;水温10℃以下时,水中含氧约为13mg/l, 10℃及以下时药泵排量调至16.9xml/min;(2)除氧器投运时配制Na2SO3药剂。

配制方法是每50L水中加103gNa2SO3时(Na2SO3纯度97%),配成2g/l浓度的溶液;水中含氧为ymg/l时,药泵排量调至65xyml/min具体分档:水中含氧为1-0.2mg/l时,药泵排量调至65xml/min水中含氧为0.2-0.1mg/l时,药泵排量调至13xml/min水中含氧为0.1-0.03mg/l时,药泵排量调至6.5xml/min水中含氧为0.05mg/l以下时,可不加药除氧。

污水pH值调节药剂计算公式

污水pH值调节药剂计算公式
1.00E-07 mol/l pH=
10.00% 0.0000 g/l
7.00 需加入的离子量
【OH】 【OH】加入 浓度 加药量
1.00E-07 mol/l 0.00E+00 mol/l pH=
10.00% 0.0000 g/l
7.00 到 7.00 的加药量 合计加药量
pH 0.0000 g/l 由
偏碱加酸
pH(原始) pH(要求) H2SO4 【H】 【OH】 浓度 加药量
以 H2SO 4控 制pH 值 (硫 酸) 参数
7.00
7.00
98 g/mol 1.00E-07 mol/l
1.00E-07 mol/l pH=
5.00% 0.0001 g/l
Hale Waihona Puke 【H】 【H】加入 浓度 加药量
1.00E-07 mol/l 0.00E+00 mol/l pH=
【H】 【H】加入 浓度 加药量
合计加药量
1.00E-07 mol/l 0.00E+00 mol/l pH=
10.00% 0.0000 g/l
pH 0.00004 g/l 由
7.00 需反应的离子量
pH(原始) pH(要求)
CaOH 【H】 【OH】 浓度 加药量
7.00 7.00
74 g/mol 1.00E-07 mol/l 1.00E-07 mol/l pH=
10.00% 0.0000 g/l
7.00 需加入的离子量 7.00 到 7.00 的加药量
【OH】 【0H】加入 浓度 加药量
合计加药量
1.00E-07 mol/l 0.00E+00 mol/l pH=
10.00% 0.0000 g/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NaOH控制PH值
参数
7.00
7.00
40 g/mol
1.00E-07 mol/l 1.00E-07 mol/l PH=
7.00
10.00%
0.0000 g/l
需反应的离子量
【H】 【H】加入 浓度 加药量
1.00E-07 mol/l 0.00E+00 mol/l PH=
5.00% 0.0000 g/l
PH(原始) PH(要求) H2SO4 【H】 【OH】 浓度 加药量
以H2SO4控制PH值
参数
7.00
7.00
98 g/mol
1.00E-07 mol/l 1.00E-07 mol/l PH=
7.00 需反应的离子量
5.00%
0.0001 g/l
PH(原始) PH(要求)
NaOH 【H】 【OH】 浓度 加药量
参数 7.00
7.00
36.5 g/mol 1.00E-07 mol/l 1.00E-07 mol/l PH= 7.00 需反应的离子量
10.00% 0.0000 g/l
合计加药量
PH(原始) PH(要求) CaOH 【H】 【OH】 浓度 加药量
0.0000 g/l PH由 7.00 到 7.00 的加药量 以Ca(OH)2控制PH值
参数 7.00
7.00
74 g/mol 1.00E-07 mol/l 1.00E-07 mol/l PH= 7.00 需反应的离子量
10.00% 0.0000 g/l
【H】 【H】加入 浓度 加药量
1.00E-07 mol/l 0.00E+00 mol/l PH=
10.00% 0.0000 g/l
7.00 需加入的离子量
7.00 需加入的离子量
【OH】 【OH】加入 浓度 加药量
1.00E-07 mol/l 0.00E+00 mol/l PH=
10.00% 0.0000 g/l

7.00 需加入的离子量
合计加药量
PH(原始) PH(要求) HCL 【H】 【OH】 浓度 加药量
0.0001 g/l PH由 7.00 到 7.00 的加药量 以HCL控制PH值
【OH】 【0H】加入 浓度 加药量
1.00E-07 mol/l 0.00E+00 mol/l PH=
10.00% 0.0000 g/l
7.00 需加入的离子量
合计加药量 0.00004 g/l PH由 7.00 到 7.00 的加药量 合计加药量 0.00004 g/l PH由 7.00 到 7.00 的加药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