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GINA哮喘指南更新要点

合集下载

GINA 2017之哮喘评估篇丨指南共识

GINA 2017之哮喘评估篇丨指南共识

GINA 2017之哮喘评估篇丨指南共识一起来看一下2017年GINA哮喘指南解读——哮喘评估篇!作者丨蓝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来源丨医学界呼吸频道一什么是哮喘评估?要点哮喘评估哮喘控制的两方面:①症状控制和未来不良后果的风险;②治疗方面问题,如吸入器的使用、治疗依从性、药物副作用、合并症。

从白天和夜间哮喘症状、药物缓解使用频率、活动限制方面评估症状控制。

症状控制不佳不仅对患者而言是负担,还是未来病情恶化的风险因素。

即使症状控制良好,及时评估患者未来疾病恶化、固定气流受限和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已明确的和症状控制无关的病情恶化风险因素包括:一年内病情恶化≥1次,依从性差,吸入器使用方法错误,肺功能低下,吸烟和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一旦诊断为哮喘,肺功能就可以作为最佳指标预测未来风险。

肺功能检查应在确诊时、开始治疗后3-6个月进行,并在治疗方案确定后定期复查。

临床症状与肺功能检查结果不一致应进一步查明原因。

症状控制不佳和疾病恶化可能为不同因素所致,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控制症状和阻止疾病恶化所需的治疗水平可用于回顾性评估哮喘的严重程度。

区分严重哮喘和控制不佳的哮喘很重要,如由于吸入器使用方法错误和/或依从性差和药物剂量小,应给予不同的处理。

成年人、青少年、6-11岁儿童哮喘评估如何描述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哮喘控制情况描述应包括症状控制和未来不良后果风险两方面,例如:X症状控制良好,但未来恶化风险升高,因其去年出现一次严重的疾病恶化。

Y症状控制不佳,还有几个未来恶化风险因子:肺功能低下、未戒烟、用药依从性差。

对病人而言“哮喘控制”的含义?许多研究描述了医患之间对哮喘控制水平理解的不一致,这并不意味着患者过高估计了哮喘控制或过低估计了哮喘控制的严重程度,而是因为患者对“控制”一词与医生理解不一致。

在患者看来,哮喘控制效果就是用药之后症状缓解速度。

所以,在使用“哮喘控制”一词时,应向患者解释其中含义。

2017儿童哮喘指南PPT

2017儿童哮喘指南PPT

2017儿童哮喘指南PPT【篇一:2017儿童哮喘指南ppt】2017年2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发布了哮喘更新指南,本文是更新的重点内容。

1. 哮喘慢阻肺重叠(asthma-copd overlap)哮喘慢阻肺重叠(asthma-copd overlap)是2017 gina和gold推荐的术语,用于描述具有哮喘和慢阻肺两种疾病特征的患者。

这些患者常见于临床,但很少纳入临床研究中。

哮喘慢阻肺重叠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实体,是指“哮喘”和“慢阻肺”,它可能包括由不同的基础机制引起的几种不同的表型。

既往的术语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sthma-copd overlap syndrome)或acos不再建议使用,因为这个术语经常被用于一种单独的疾病。

2. 更新肺功能测量肺功能测量频率??肺功能评估应在诊断或治疗开始时进行;控制治疗后的3~6个月后,评估个人最佳fev1;并且此后定期(periodically)对定期(periodically)进行了说明:??大多数成人:应至少每1~2年测量肺功能??高风险患者频率应该更高??儿童根据严重程度和临床过程,频率应该更高肺功能轨迹??患有持续哮喘的儿童肺功能生长可能降低,一些患者在早期成人生活中可能有肺功能加速下降的风险。

资源匮乏地区??贫穷通常与肺量受限有关,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记录fev1和fvc。

3. 呼出一氧化氮(feno)的改变哮喘的诊断??列出了增加或降低feno的其他因素。

??feno对诊断或排除哮喘没有帮助未来风险的评估??过敏患者feno升高已被添加至哮喘发作的独立预测因子列表中。

单次测量??某个时间点的单次feno测量结果应谨慎判读。

控制治疗??由于缺乏长期的安全性研究,目前不推荐feno决定对诊断或疑似哮喘的患者使用ics治疗。

??根据目前的证据,gina建议使用低剂量ics治疗大多数哮喘患者,以及那些症状不常见的患者,以减少哮喘恶化的风险。

GINA更新要点解读及哮喘急性加重期治疗ppt课件

GINA更新要点解读及哮喘急性加重期治疗ppt课件

GINA2017更新要点
GINA2017更新要点
§5 关于降阶梯治疗
降级治疗的目的:探寻对于患者最小最有效的治疗,有助于患者
继续规律使用控制药物。 降级治疗的条件:哮喘控制良好达3个月、肺功能稳定方可考虑
降级治疗。
按需使用ICS和SABA作为降级方案的证据不足。 第二阶段患者降级治疗时,添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能对患者有帮助。
不推荐基于 FeNO来对哮喘患者应用ICS进行治疗。
过敏患者的FeNO水平升高,已添加至哮喘发作的 独立预测因子列表中。
GINA2017更新要点
§4 治疗方案推荐——总体上没有进行太大的更新
强调ICS是哮喘治疗的基石, ICS/LABA维持缓解治疗是中重度哮喘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
第三阶段患者,首选控制药物为低剂量的ICS+LABA。
GINA2017更新要点介绍 ﹠ 哮喘急性加重期治疗
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胡 瑞 成
内容提纲
1 GINA2017更新要点介绍 2 哮喘急性加重期治疗
哮喘急性加重定义 哮喘急性加重诊断 哮喘急性加重期严重程度评估 哮喘急性加重期管理

哮喘急性加重期治疗措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7年2月,GINA专 家组发布了 新版的 哮喘管理及预防指南
发现哮喘恶化的迹象;行动计划应包含何时及如何使用缓释和控制 药物、口服激素及在症状未能缓解时如何寻求医疗帮助;
哮喘迅速恶化的患者应及时就医;
内容提纲
1 GINA2017更新要点介绍 2 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
哮喘急性发作定义 哮喘急性发作诊断 哮喘急性发作期严重程度评估 哮喘急性发作期管理

GINA哮喘该如何评估主要内容

GINA哮喘该如何评估主要内容

GINA哮喘该如何评估主要内容
评估GINA(全球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倡议)指南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 哮喘的诊断标准:GINA指南提供了哮喘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肺功能测
试和其他相关检查的评估。

2. 哮喘的分级和控制:GINA指南根据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将哮喘分为不
同的控制水平,如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

指南还提供了相应的治疗建议。

3. 哮喘的治疗原则:GINA指南提供了哮喘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药物治疗和
非药物治疗,如避免诱因、教育患者和自我管理等。

4. 药物治疗的选择和使用:GINA指南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哮喘药物,包括
控制药和缓解药,并提供了根据不同控制水平的治疗建议。

5. 哮喘的急性发作处理:GINA指南提供了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原则和步骤,
包括使用快速缓解药、调整药物剂量和就医等。

6. 哮喘的管理和随访:GINA指南强调了哮喘的长期管理和随访,包括定期评
估哮喘控制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和提供持续的教育和支持。

评估GINA指南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阅读和理解指南的各个章节和部分来完成。

此外,还可以参考GINA指南的摘要和关键信息,以快速了解指南的主要观点和建议。

哮喘GINA指南解读

哮喘GINA指南解读

哮喘GINA指南解读GINA指南简介基于国际哮喘管理战略(GINA)制定的哮喘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哮喘病人。

GINA指南的制定是在对全球哮喘病人的研究基础上,由世界各地的哮喘专家共同制定。

该指南制定了一些管理措施和疾病预防方法,主要目的是让患者得到更好的呵护和治疗。

GINA指南根据哮喘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多种级别,包括:•间歇性哮喘•持续性哮喘–轻度持续性哮喘–中度持续性哮喘–重度持续性哮喘不同级别的哮喘需要不同的治疗措施和药物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哮喘的治疗措施GINA指南提供了针对不同病情的不同治疗措施和药物治疗:间歇性哮喘的治疗对于轻度间歇性哮喘患者,可以在需要时使用快速作用型β2激动剂来缓解哮喘症状。

如果病情加重,就应该采用较低的剂量的吸入性类固醇,以控制症状。

持续性哮喘的治疗对于持续性哮喘患者,如轻度持续性哮喘或中度持续性哮喘,应该采用长期控制治疗方法,包括:•吸入性类固醇•长效β2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同时,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和哮喘病情的变化来调整剂量或改变药物的组合使用。

对于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需要更加强有力的治疗方法,包括:•最高剂量的吸入性类固醇•长效β2激动剂•口服类固醇哮喘的预防方法除了药物治疗,GINA指南还提供了一些哮喘预防的方法:1.避免哮喘诱因:如避免冷空气、室内空气污染和烟草烟雾等引起哮喘的因素。

2.加强锻炼和体育运动:适当的体育运动有益于提高肺功能和普通的生命质量。

但也要注意运动时的呼吸和用药等方面的控制。

3.学会正确使用吸入器:吸入器是哮喘患者常用的药物治疗设备,在正确使用吸入器的前提下,可以使药剂到达肺部并发挥出更好的治疗效果。

4.建立哮喘管理计划:针对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制订适当的哮喘管理计划,包括合理的药物使用和医生监督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GINA指南为哮喘患者提供了全面和科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哮喘患者应该认真遵守医生的指导,建立合理的治疗计划,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017哮喘GINA指南解读

2017哮喘GINA指南解读

2017哮喘GINA指南解读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指南作为哮喘管理的重要参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权威的指导。

2017 年的GINA 指南在以往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带来了一些新的观点和建议。

首先,2017 哮喘 GINA 指南强调了哮喘的定义和诊断。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通常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存在随时间变化和强度多变的呼吸道症状,如喘息、气短、胸闷和咳嗽,同时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

诊断哮喘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肺功能检查等多种因素。

对于有典型哮喘症状的患者,肺功能检查显示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是确诊的关键。

然而,对于症状不典型或肺功能检查结果不明确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来辅助诊断。

在治疗方面,2017 指南提出了基于症状控制水平的阶梯式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症状控制情况,将治疗分为不同的级别。

轻度间歇性哮喘患者,可能仅需要按需使用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SABA)来缓解症状。

而对于症状控制不佳的患者,则需要逐渐升级治疗,增加控制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常用的控制药物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₂受体激动剂(LABA)、白三烯调节剂等。

值得注意的是,ICS 在哮喘治疗中具有核心地位。

它能够有效地减轻气道炎症,改善症状,降低急性发作的风险。

对于中重度哮喘患者,联合使用 ICS 和 LABA 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指南还强调了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患者需要了解哮喘的本质、诱发因素、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如何监测病情。

通过自我监测症状和峰流速,患者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另外,2017 指南对于特殊人群的哮喘管理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例如,儿童哮喘的治疗需要根据年龄和病情特点进行个体化调整,同时要关注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孕妇哮喘患者的治疗则需要在控制哮喘症状和保证胎儿安全之间寻求平衡。

与时俱进 规范哮喘长期管理——全球哮喘防治倡议 GINA解析

与时俱进 规范哮喘长期管理——全球哮喘防治倡议 GINA解析
GINA 2017.
指南推荐:在哮喘诊断流程中,如遇临床紧急 情况且排除其它诊断,可进行经验性治疗
有呼吸系统症状的患者 是否为哮喘典型症状?
针对哮喘的详细病史/查体 病史/查体是否支持哮喘诊断?
临床紧急情况,且 其它诊断可能性低
可逆性试验检查肺量/PEF 结果是否支持哮喘诊断?
针对其它诊断行进一步病史和检查 是否确认为其它诊断?
指导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必要内容: • 自我监测哮喘症状和(或)PEF • 书面哮喘行动计划以标明如何识别哮喘加重 • 由医生常规评估哮喘控制、治疗和吸入技术
GINA 2017.
书面哮喘行动计划是患者自我管理的关键部分
指南建议:所有哮喘患者均应填写哮喘行动计划,以便患者和医生早期发 现哮喘恶化的迹象:
STEP1
首选控 制药物
STEP2
低剂量ICS
STEP3
低剂量 ICICSS+低/LL剂AA量BBAA***
STEP4 中中等等//高高剂剂量量
ICICSS+/LLAABBAA
STEP5
添加治疗, 如:噻托溴 铵* Ϯ抗IgE 药物、抗IL-
5药物*
其他可选 控制药物
缓解药
考虑低剂 量ICS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LTRA)
GINA 2017.
指南对FeNO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更新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不能作为诊断或排除哮喘的指标。
➢ 嗜酸性粒细胞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变应性鼻炎、湿疹等均可导致 FeNO升高,但嗜中性粒细胞哮喘时,FeNO并不升高;
➢ 吸烟、支气管痉挛和过敏反应早期FeNO均降低;在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时FeNO 即可升高也可降低。
GINA 2017.

GINA 2017更新解读

GINA 2017更新解读

支持与反对哮喘的症状
复习三:妊娠哮喘
复习三:妊娠哮喘
怀孕并不影响药物的治疗,相反需要更好的控制
复习四:何为完全控制
复习五:如何降阶梯
降阶梯应该在患者完全控制3个月后开始
复习五:是否可以停药
患者无症状后6-12个月,没有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可考虑停用控制药物, 但是需要密切观察
复习六:ICS的地位
Allergic asthma Non-allergic asthma Late-onset asthma Asthma with fixed airflow limitation Asthma with obesity
复习二:反复的时间是多少
内科学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 冷空气、物理、化学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 有关。 2、发作时双肺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至少需要以下一项实验阳性 激发试验 可逆实验 PEF昼夜变异率
ICS是哮喘治疗的基石
疑问一:选择福莫特罗而不是选择 沙美特罗
• 谢谢
定义
更新一:ACO
更新二:肺功能评估
治疗后3-6个月 以后1-2年评估一次 对于高风险患者更加频繁
更新三:FENO
FENO不能用于诊断和除外哮喘 且FENO不能用于决定是否使用ICS GINA推荐用小剂量的ICS用来治疗大部分的哮喘患者,以减少患者未来加重的风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更新四:免疫治疗
更新四:免疫治疗
皮下免疫治疗可减轻哮喘患者的症状评分及药物的需求量,但也存在过敏反应的风险 舌下免疫治疗可作为Step3-4的补充治疗,可以减少ICS的用量,副作用为轻微口腔及 胃食管症状 使用免疫治疗需要评估利弊,以及花费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GINA哮喘指南更新要点!
2017-02-24 来源:医脉通作者:吴一龙我要投稿
GINA哮喘
<div class="k_c"><span>字体:</span><a href="javascript:void(0)">大</a><a href="javascript:void(0)">小</a></div>
<a class="col_star" href="/">收藏(<span class="orange_txt">
215</span> )</a>评论(1人参与)视频播放S 视频播放E ppt播放S ppt播放E 调研专用qinjian add(20140610) (S) 调研专用qinjian add(20140610) (E)
2017年2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发布了哮喘更新指南,本文是更新的重点内容。

1. 哮喘慢阻肺重叠(Asthma-COPD overlap)
哮喘慢阻肺重叠(Asthma-COPD overlap)是2017 GINA和GOLD推荐的术语,用于描述具有哮喘和慢阻肺两种疾病特征的患者。

这些患者常见于临床,但很少纳入临床研究中。

哮喘慢阻肺重叠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实体,是指“哮喘”和“慢阻肺”,它可能包括由不同的基础机制引起的几种不同的表型。

既往的术语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sthma-COPD overlap syndrome)或ACOS不再建议使用,因为这个术语经常被用于一种单独的疾病。

2. 更新肺功能测量
肺功能测量频率
➤肺功能评估应在诊断或治疗开始时进行;控制治疗后的3~6个月后,评估个人最佳FEV1;并且此后定期(periodically)
对定期(Periodically)进行了说明:
➤大多数成人:应至少每1~2年测量肺功能
➤高风险患者频率应该更高
➤儿童根据严重程度和临床过程,频率应该更高
肺功能轨迹
➤患有持续哮喘的儿童肺功能生长可能降低,一些患者在早期成人生活中可能有肺功能加速下降的风险。

资源匮乏地区
➤贫穷通常与肺量受限有关,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记录FEV1和FVC。

3. 呼出一氧化氮(FENO)的改变
哮喘的诊断
➤列出了增加或降低FENO的其他因素。

➤ FENO对诊断或排除哮喘没有帮助
未来风险的评估
➤过敏患者FENO升高已被添加至哮喘发作的独立预测因子列表中。

单次测量
➤某个时间点的单次FENO测量结果应谨慎判读。

控制治疗
➤由于缺乏长期的安全性研究,目前不推荐FENO决定对诊断或疑似哮喘的患者使用ICS治疗。

➤根据目前的证据,GINA建议使用低剂量ICS治疗大多数哮喘患者,以及那些症状不常见的患者,以减少哮喘恶化的风险。

4. 治疗方案的改变
2017 GINA 哮喘阶梯治疗(图)
步骤5重度哮喘的治疗
➤抗-IL-5:瑞利珠单抗(Reslizumab)增加至美泊利单抗(SC)中治疗≥18岁的患者。

从低剂量的ICS进行降阶治疗
➤增加LTRA可能有帮助。

➤降阶治疗至按需使用ICS和SABA目前证据不足。

口服糖皮质激素(OCS)的不良作用
➤当处方短期OCS时,记住告诉患者常见的副作用(睡眠障碍,食欲增加,反流,情绪变化)。

维生素D
➤至今没有高质量的证据表明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哮喘控制或减少哮喘发作。

慢性鼻窦性疾病
➤用鼻部类固醇治疗可以改善鼻窦症状,但不改善哮喘结果。

阶梯管理中,SLIT可作为某些患者的附加治疗
➤对于室内尘螨(HDM)敏感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尽管使用ICS治疗,但有急性加重,FEV1>70%预测值,可考虑增加舌下免疫治疗(SLIT)。

5. ICS和儿童生长
➤ ICS可能在治疗的前1-2年减少生长速度,但不是渐进性的或累积性的。

➤一项长期预后的研究显示,仅0.7%的成人身高有差异。

➤哮喘控制不佳本身对身高产生不良影响。

6. 其他更新
➤在婴儿期,长期咳嗽和没有感冒症状的咳嗽,与家长报告的医生诊断的哮喘有关,与婴儿喘息无关。

➤更新了现实生活中的依从性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