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合集下载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目的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目的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目的一、引言感恩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感恩的品质和态度,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作为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一种方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感恩的含义,培养感恩的心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感恩的重要性、感恩教育的意义和目的以及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的具体实施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感恩的重要性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态度,是一种对他人付出的理解、尊重和感激。

感恩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人际关系:感恩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让人与人之间更加融洽,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

2.提升心理健康:感恩能够降低个体的负面情绪,缓解压力和焦虑,增强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

3.塑造积极人生态度:感恩能够让人们更加乐观,对生活充满感激,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4.增强社会责任感:感恩能够让人更加关心社会、他人,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

三、感恩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感恩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目的:1.塑造良好的人生态度:感恩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感恩生活。

2.增强社会责任感:感恩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励他们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

3.培养团队意识:感恩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4.提升人际关系:感恩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更加关心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

四、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的具体实施内容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是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要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具体实施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恩故事分享:通过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增强感恩的体验和认知。

2.感恩表达训练:通过训练学生真诚的感恩表达和感谢他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礼貌风度。

3.感恩心得交流:组织学生交流感恩的心得和体会,鼓励学生把感恩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促进感恩的习惯养成。

感恩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与责任感

感恩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与责任感

感恩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与责任感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与责任感。

感恩与责任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这两种品质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感恩的意义,教育中培养感恩之心与责任感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的方法。

一、感恩的意义感恩,是指对他人的善意、帮助和付出心存感激,以及对生活中所得到的一切保持谦虚和感激之情。

感恩之心能够使人更加积极向上,增强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同时,感恩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能够促使人关注他人需求,从而建立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

二、教育中培养感恩之心与责任感的重要性1.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感恩之心与责任感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教育,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所受的教育、成长的环境以及父母、老师、朋友给予的帮助与付出,从而更加珍惜和感激身边的一切。

2.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感恩与责任感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通过感恩,学生能够更加关心他人,增强互助意识,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3.推动社会进步感恩与责任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当学生具备感恩与责任感,他们会思考如何回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教育中培养感恩之心与责任感的方法1.树立榜样教师及家长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

他们的言行举止应体现出感恩与责任感,让学生从身边的榜样中得到启迪和教育。

2.培养社会责任感学校应该通过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社会的不同阶层和群体的生活,增强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心,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如感恩日、感恩主题班会等,让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感恩之事,增强对他人帮助的认知和感激之情。

4.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培养感恩之心与责任感最重要的场所。

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教育他们如何关心他人,从小事做起,学会感激父母、老师和朋友的付出。

幼儿教育中的感恩教育意义与实施

幼儿教育中的感恩教育意义与实施

幼儿教育中的感恩教育意义与实施感恩教育是一种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教育方式,它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感恩教育,幼儿可以学会珍惜、感激和分享,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育中感恩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实施。

一、感恩教育的意义1.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感恩是一种美德,培养孩子感恩之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幼儿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感恩教育,可以让他们学会感激他人的关爱和帮助,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从而培养出一颗感恩的心。

2. 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感恩教育还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让幼儿感受到他人的付出和关心,他们可以意识到自己也应该为他人付出,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培养幼儿的分享精神感恩教育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分享精神。

通过让幼儿感受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他们可以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和成果。

分享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感恩教育的实施1. 通过故事和绘本进行感恩教育故事和绘本是幼儿教育中常用的教育工具,可以通过讲述感恩故事或阅读感恩绘本来引导幼儿学会感恩。

故事和绘本中的主人公可以是感恩的榜样,通过他们的故事,幼儿可以学到感恩的重要性和方式。

2. 创设感恩环境创设感恩环境是感恩教育的重要一环。

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布置感恩主题的装饰和展示,让幼儿在感恩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感恩活动,如感恩日,让幼儿亲身参与,体验感恩的乐趣。

3. 培养幼儿的服务意识服务是感恩的一种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一些社区服务活动,如为老人送温暖、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等。

通过亲身实践,幼儿可以体验到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培养出乐于助人的品质。

4. 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礼仪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场景,教授幼儿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如感谢、道歉、请安等。

通过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可以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感激他人的付出。

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感恩是一种美德,是我们应该培养和传递给下一代的重要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孩子们往往与过多的物质和消费主义观念接触,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感恩之心。

因此,对于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一、感恩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孩子的幸福感:感恩是幸福的源泉。

当孩子学会感恩时,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所得和价值,从而培养出正面的情绪和幸福感。

感恩使孩子能够更好地珍惜所拥有的,并满足于现状,从而增加他们的幸福感。

2. 提高孩子的自尊心:通过感恩教育,孩子们会学会欣赏和感激他人的关爱和帮助。

他们会明白到自己并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与他人和社会息息相关的。

这种意识能够提高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自信和坚定。

3.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感恩教育使孩子更加关注他人,从而培养出责任心。

当孩子懂得感谢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时,他们也会产生一种责任感,觉得有义务帮助和回报他人。

这种责任心将对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4. 塑造孩子的良好品格:感恩教育能够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

感恩不仅仅是对于他人的感激之情,更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和品质。

通过感恩教育,孩子们能够培养出宽容、友善、关爱和理解他人的品格,使他们成为有担当和善良的人。

二、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方法1. 以身作则: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

通过我们自己的言行和态度,向孩子展示什么是感恩。

我们可以主动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感恩。

2. 给予孩子鼓励和认可:当孩子对于别人的帮助表达出感激之情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积极的回应和鼓励,让他们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并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豪。

3. 通过故事和绘本教育:给孩子讲一些关于感恩的故事,或是阅读一些相关的绘本,通过这些有趣的方式,使孩子理解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

4. 参与公益活动:带领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感恩教育主题内容

感恩教育主题内容

感恩教育主题内容1. 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感恩教育是一种培养孩子们感恩之心的教育方式,它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珍惜身边的一切,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和责任心。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对他人和社会所付出的努力,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

因此,感恩教育对于培养孩子们正确价值观和积极性格是非常重要的。

2. 感恩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通过感恩教育,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所付出的努力,并学会珍惜一切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然界中所给予他们的一切。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常常会因为得到而忘记了给予,并且容易产生各种不满和抱怨。

而通过感恩教育,他们将能够更加懂得珍惜,并主动回报社会。

3. 感恩教育在家庭中培养的途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

父母可以从小事做起,例如教会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帮助、感谢家人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们适当的赞赏和鼓励。

4. 感恩教育在学校中培养的途径学校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和品德修养的重要场所。

在学校中,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和活动组织来培养学生们的感恩之心。

例如,在班级活动中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任务,并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奖励。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并深刻体会到帮助他人所获得的快乐。

5. 感恩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社会是由每个个体组成的整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使他们从小就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主动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

这将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团结。

6. 感恩教育在培养孩子们积极心态方面的作用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积极心态,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强与勇敢。

通过培养感恩之心,孩子们将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并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

在面对挫折时,他们会更加坚定地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并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感恩教育的意义以及作用

感恩教育的意义以及作用

感恩教育的意义以及作用感恩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强调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其懂得珍惜、感激和回报。

感恩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德和道德品质。

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它能够使人心存感激,感恩他人的恩惠和帮助。

通过感恩教育,学生能够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明白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懂得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出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感恩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感恩教育的引导下,学生会更加明白自己的价值和优点,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他们会对自己的成绩和努力感到自豪,同时也会对他人的成绩和努力表示赞赏和尊重。

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自信,敢于面对挑战和困难,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感恩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感恩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感恩教育,学生会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条件,并感激这些条件所带来的机会和福祉。

他们会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弱势群体,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还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感恩教育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

感恩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教育中进行,更应该渗透到家庭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懂得感恩。

社会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大舞台,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努力,营造感恩的氛围。

只有家庭和社会共同合作,才能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懂得感恩的人,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感恩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美德和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感恩教育,将其融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中去,为培养有情怀、有责任感的新一代做出努力。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美好。

幼儿园感恩教育总结报告精华

幼儿园感恩教育总结报告精华

幼儿园感恩教育总结报告精华幼儿园感恩教育总结报告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内心美德和良好行为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幼儿园阶段,感恩教育更是需要注重和重视的内容。

经过对幼儿园感恩教育的总结和回顾,得出以下几点精华内容。

一、感恩教育的重要性1.1、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感恩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孩子说“谢谢”,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感恩的意义和内涵,从而形成感恩的心态和态度。

1.2、促进孩子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感恩教育,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1.3、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感恩教育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让他们珍惜学习机会,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二、感恩教育的实施方式2.1、榜样引领教师和家长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榜样,应该先行树立起感恩之心,以身作则,引导孩子从身边的事物中学会感恩。

2.2、故事教育通过一些感恩的故事,让孩子在情感上深入感受感恩的力量和意义,潜移默化地激发他们的感恩之心。

2.3、日常活动在日常的幼儿园活动中,融入感恩教育的元素,例如感恩节庆祝活动、学院亲情交流活动等,让孩子从实际生活中体会感恩。

三、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3.1、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品德学生感恩教育能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培养出更多积极向上,充满感恩之心的优秀学生。

3.2、提高学校和班级的凝聚力通过感恩教育,学校和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将得到有效提高,形成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3.3、促进家校合作和社会关系感恩教育将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联系起来,促进更加良好的家校合作和社会关系。

我对幼儿园感恩教育的理解:通过对感恩教育的总结和回顾,我深刻感受到感恩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这一教育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更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

也能为学校和社会营造更加向上、积极的氛围和环境。

我对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实施和推广表示支持和赞同。

总结:幼儿园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更可以提高学校和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儿童学会感恩的重要性与培养

儿童学会感恩的重要性与培养

儿童学会感恩的重要性与培养学会感恩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备的素质,尤其对于儿童来说,培养感恩之心更是至关重要。

感恩的能力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还与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息息相关。

因此,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儿童提供学习和培养感恩的机会。

一、感恩的重要性1.提升幸福感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态度,能够让人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有更多的体验和认识。

当儿童学会感恩时,会更加关注并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从而增加幸福感和满足感。

2.塑造积极的心态感恩具有积极的心理作用,能够让儿童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感恩能够让他们更好地面对挑战,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3.促进社会和谐感恩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情感体验,还对社会和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儿童学会感恩后,他们会更加关心他人的感受,更有意愿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儿童感恩的培养方法1.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感受和了解世界的第一大环境,对于培养儿童的感恩之心具有重要影响。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1)树立榜样,亲自积极表达感恩之情;(2)与孩子一同分享善良和感恩的故事,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共鸣;(3)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

2.学校教育学校作为儿童重要的社会化环境,也应当承担起培养感恩意识的责任。

学校可以采取以下举措来教育儿童感恩:(1)开展感恩教育课程,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2)组织感恩主题的活动,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感;(3)关注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点,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赞赏,从而激发感恩之心。

3.社会共建社会也应当为儿童提供更多培养感恩意识的机会,以营造一个感恩的社会氛围:(1)建立相关的志愿者服务项目,让儿童有机会参与其中;(2)举办感恩教育的讲座和活动,加强社会对感恩教育的关注;(3)媒体宣传,倡导感恩的理念,传播感恩的力量。

三、儿童感恩教育的策略1.启发思考儿童天性好奇,教育者可以通过启发他们的思考来激发感恩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恩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泗洪县实验小学郑云【内容提要】:感恩,一个多么美丽的字眼。

在生活条件日益丰富的现代社会,给予孩子心灵的滋养是必不可少的。

孩子懂得感恩,才能使自己的精神生活精彩,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处于莹润的状态,才能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恩图报发扬光大。

对孩子随时随地抓住感恩的教育时机,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教育感恩成长教书以来,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

教育者到底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在我看来,培养出一位懂得感恩,懂得时时刻刻让自己的心灵滋润的一个健康成长的人是最重要的。

因为,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爱,感受爱的能力,以及付出爱的能力。

感受爱的能力来自老师,更来自自自己的亲人与朋友。

感恩教育应该成为孩子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说:我们的职责是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使他享有完满的精神生活。

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中表现出的是驯化过的状态,很难有自然的状态,我认为我们对孩子除了进行学校的感恩教育活动外,更要关注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爱的能力。

我们的职责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我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方法与感受。

一、利用教材和绘本,感知身边点滴之爱1、利用好所教学科的教材,让孩子感知爱在我们苏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是适合对生进行感恩教育的。

如:《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是四年级的一篇课文。

课文的内容很简单,但是要让生感受到文本中母亲的伟大,还是非常有难度的。

因为,文本中感人的地方是母亲走无数条山路翻山越岭将姐弟几人拉扯大,而现在的孩子很难体会当时妈妈抚育儿女的艰难。

作为拓展,我专门做了一个课件,主要表达了母亲养育我们的不易,此外,我通过和我的爸妈以及婆婆交流,搜集了许多他们那个年代的父母养育子女的感人小故事,然后讲给同学们听。

当我讲到:李大娘家姐弟四个为了抠出桌缝中的几个砂糖粒而将桌子拍散时,同学们第一反应是笑,而后是沉默。

我知道沉默之后必定有孩子经历的一场思考,对于我们自己的优越生活的思考,更有对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人的思考,内心不免经受了灵魂的洗涤,变得干净澄澈。

除了语文教材,品社学科中更有许多适合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好例子,好篇章。

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

这一课要进行精心准备的话会将孩子感动的精魂发挥出来。

我模仿了一些名师的好做法并结合自己的思考。

进行了以下精心的设计,我早早起来拍摄了辛勤的人们卖早点、蔬菜以及清洁工人清扫街道的感人摄像。

去乡下拍了许多农忙时农民们汗流浃背、不怕脏,不怕累的照片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在课上完美的展现,给孩子全新的视觉以及心灵的震撼。

正如赫尔巴特所说:“心灵最好是通过和风细雨般的浸润的方式,用种种的感受来培养。

”孩子耳濡目染的感受到了身边人为我们做了如此多,我们没理由不心怀感恩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2、利用好平时阅读到的“经典”,将感恩延续平时我除了进行自己专业学科的学习外,我更不忘狩猎学科以外的“经典”。

最喜欢读绘本,绘本图画美,文字美,内涵丰富。

适时的给孩子看绘本更会滋养孩子的心灵。

我将绘本拍下来做成PPT和孩子共同欣赏完,就叫他们写观后感。

在孩子看完《爱心树》后,写下: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的付出太多太多,我们总是向父母索取最好的,但我们从不知道给父母最好的,我们太不该了!赵悦岑写下:爱心树多像那总是尽力满足我们的父母呀!他们的爱就像清泉,又像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永不停息的流。

我们是否也应让父母体会我们的爱呢!在孩子看完《长大当个好爷爷》后,也写下了真情至性的文字。

何鹏写道:读了绘本之后,我才感到。

爷爷是比爸爸妈妈还要亲切的字眼。

他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是我们从未想过要回报的。

张莞悦写道:我们从此刻起一定要珍惜和爷爷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孝敬他们。

曹文博写道:绘本里的爷爷其实是身边的很多的爱我们的人的代表,我们一定要懂得回报别人对我们的爱。

这些文字的自然流露,不是孩子已心怀感恩的最好证明吗?这些孩子心头花儿的悄然绽放,心灵真情的表达,不是感恩教育的最好证明吗?在我看来,要想真正让孩子体验到感恩的真谛。

必须让孩子在活动中让自己去学会感恩,在活动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在各种竞赛活动中,试着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爱从教两年来,从感受在乡下太平支教到县城的实小教育氛围,最大的感受便是重视孩子的品格教育。

太平的特色《三字经》积累诵读展示赛总是在三八妇女节如火如荼的展开,而实小《感恩演讲比赛》在感恩节的闪亮登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太平小学,我执教的第一所学校,是我收获最多的一所学校。

在这算普通的乡镇学校,却让我感到不一样的地方。

他们重视生命的教育,即让孩子懂感恩,懂分享的教育。

每当妇女节或者母亲节到来之际,学校就进行《三字经》经典诵读比赛,孩子在经典中感悟古典文化带给他们的艺术感染与熏陶。

接着便是各种为母亲准备的礼物的大比拼,学校会邀请部分家长作为评委选出适合孩子表达爱的礼物。

班级内部举行关于母爱的名言的诵读积累活动,当读到“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当读到“慈母的胳膊是由宽容和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这些句子时,大家内心都有所触动,表达要好好回报母亲的爱。

在演讲比赛的时候请几位家长参加,听着孩子真情至性的表达:当你遇到危险时,她不顾一切地救助你,即使失去生命也毫无怨言;当你感到伤痛绝望时,她比你更加痛心悲伤,却必须要坚强地劝慰你,让你安心;当你欢心愉悦时,她会陪你一起分享心中的喜悦,但是却绝对不会多霸占一点,让你的心变得空虚无物……母爱,不求回报。

母爱,永不停息。

在家里,母亲的关爱如泉涌般包围着我;学校里,母亲的思念如丝网般牵动着我;陪伴时,母亲的真情与温馨时刻感染着我……这是所有母亲希望听到的孩子的懂得感恩的心声的表达!这是所有孩子爱的表达!而台上的只不过是懂事孩子的代表而已!除此此外,孩子更愿意拿起手中的笔将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画出来,更愿意将这份爱拿出来与别人分享。

这是一场幸福的旅途,孩子还是十分乐意参与的。

竞赛活动的开展真的带给孩子的意义是深远的,在母亲内心和孩子心灵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他们会在一段时间以后共同回忆这美妙的幸福时光!三、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强化感恩教育实验小学,我执教的第二所学校,这所学校对感恩教育更是注重。

小原国芳的“道德教学的重大任务就是启发儿童的道德知性,锻炼坚强的意志,陶冶纯美的情操。

”的教育理念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学校会请专家为实小可爱的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类演讲活动。

听着激情四射的演讲,孩子们的眼圈不禁红了。

他们为故事中懂事的少年而流泪,为故事中死要面子却不肯认捡垃圾的母亲的大学生而流泪······在孩子们真情相拥班主任的那一刻,他们发自内心的呐喊:“老师,您辛苦了!”让在场的所有家长无一不动容的。

他们给懂事的孩子们热烈的掌声。

此刻,孩子的内心是激动的,原来,学会感恩比获得一百分还重要。

因为,学会感恩并且感动是具备感受幸福的能力的标志,这种能力的获得可以伴随人一生,而努力获得几个甚至十几个满分却只能作为符号的代表,至于其他,别无意义。

因此,当孩子获得了这种感受爱,感受幸福的能力之后,我们布置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家庭作业是必要的,例如:给辛苦的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为爸爸妈妈做家务,为爷爷奶奶读报纸······这些家庭作业孩子是十分乐于去做的,因为这次他们面对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非枯燥的文字。

当然,布置此类作业时,孩子的心里必须已有一个铺垫,即大概了解感恩的意义与目的。

生活在县城或大城市的孩子比乡下的孩子在获得感恩的能力要花的功夫多。

因为,县城的或大城市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他们很难体会到父母赚钱的心酸与生活的艰辛,因为在他们看来,父母提供自己想要得到的一切还是相当不容易得。

于是,我觉得让县城孩子体会乡下孩子实实在在的生活是进行感恩教育的第一步。

在经过学校领导的批准后,我带了县城的我班的十几个孩子浩浩荡荡的前往太平小学。

进校园孩子们情不自禁的感叹道:“这里真好,校园那门大!还让我们体验乡下弟弟妹妹们的贫困生活呢?我看是富裕生活吧!”没有批评,毕竟孩子在这带的时间短。

我接过话茬:“你们知道学校为什么那么空旷吗?也许你们进了老师以前教过的班级就知道了。

”于是,他们好奇的跟我来到我教过的三三班。

“学会感恩,学会分享”的标语依然在,只是字体外面多了一层美丽的勾勒。

看来,孩子还是奉行着。

在看墙角,摆了一张新桌子,桌面放的是我以前买的最后以礼物赠送给孩子们的几十本精美的课外阅读书。

书整齐的排放在桌面上,细看一下,还被分了类。

打开一看,里面很多地方做了批注,看来孩子还真是爱书,并且嗜书如命。

他们能够那么秩序井然的读书,整理书,我感到非常开心。

因为和别人分享的甜蜜与幸福是三三班孩子乐意品尝的。

这里是最富有的角落,除此之外,便是破旧不堪的课桌、凳子。

摇晃松动的窗户·····这时,县城孩子在看到教室简陋的条件后,脸上全露出惊讶并且羞愧的表情。

在这羞愧中,他们似乎懂得了什么,并且顿时成熟了许多······这成熟大概也包含一颗珍惜所有,懂得感恩的含义!他们将带来的礼物捐给了太平这些物质生活比较匮乏但精神生活正努力变得富有的乡下孩子。

而淳朴的少年们就不断的说谢谢,甚至有的也准备了一些自家的杂粮。

在这声声感谢背后隐藏着无数颗感恩的心。

在后来的从太平寄来的感谢信中,我为孩子们真情的表达,细致的描述而感动。

孩子们这样写道:谢谢你们给的幸福——谨此献给实小四(2)班的孩子们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从实小带来的爱心袋子,是孩子们打开后绽放的五彩缤纷······淳朴的孩子打开后,都会有怎样异常的感动呢?我们一起来打开,我们一起来体尝。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夏玉洁的葡萄味棒棒糖,谢明珠化在嘴里,甜在心里。

幸福是韩晨萱的蓝色保温杯,王彤彤捧在手里,暖在心里。

幸福是臧恒写满关切的爱的纸笺,裴浩南读在口里,甜在心里。

幸福是冒恒志的铅笔与秀珍橡皮,陈宏伟写在纸上,记在心上。

幸福是丁天辰的《斑羚飞渡》,王阳打开它,探索着动物世界的快乐!幸福是潘依一的《成语故事》,王勇翻开它,享受着成语丰富的魅力!幸福是单煦寒的《乌丢丢的奇遇》,马晓妍打开它,感受有爱滋养的生命!幸福像朵朵缤纷绚烂的花儿悄无声息的开放在太平孩子的心头这首优美动人的儿童诗,奏响了爱心互动的最强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