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垂体腺瘤切除术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经蝶骨垂体部分切除术讲解模板

手术资料:经蝶骨垂体部分切除术
概述:
第2、3、4、5、6颅神经与脑组织,引起 上述颅神经障碍、失语与偏瘫等严重并发 症。手术死亡率较高。因此,过去对于这 类内侧型脑膜瘤有人主张只做姑息性减压 手术。随着麻醉方法与显微外科技术发展, 为根治此类复杂的肿瘤提供了条件。
手术资料:经蝶骨垂体部分切除术
概述:
经蝶骨垂体部 分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蝶骨垂体部分切除术
经蝶骨垂体部分切除 术
科室:神经外科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经蝶骨垂体部分切除术
概述:
蝶骨嵴是脑膜瘤好发部位之一,约占颅内 脑膜瘤的14%。按发生部位,蝶骨嵴脑膜 瘤分为内1/3(前床突)、中1/3(蝶骨小 翼)与外1/3(蝶骨大翼)三类。临床上 则一般分为外侧型(图4.3.3.6.2-0-1) 与内侧型(图4.3.3.6.2-0-2)两类。肿 瘤多为一侧性,个别为两侧性。肿
手术资料:经蝶骨垂体部分切除术
概述:
围动脉支。此部位肿瘤,尤其是扁平形者, 经常伴有颅骨增生,蝶骨大翼骨质增生时, 颞窝呈现骨性隆起,蝶骨嵴外侧骨质增生 形成骨刺可伸入肿瘤基底。骨质增生范围 可达眼眶顶部与后外侧壁,使该处骨质显 著增厚,眼眶容积缩小,加之肿瘤向眼眶 内生长,因此发生该侧眼球突出,并以一 侧性、无痛性眼球突出为特
概述:
时出血;⑥仔细探明肿瘤与周围的邻属关 系,再整个或分块切除肿瘤。对于包围重 要神经和血管的肿瘤部分,采用显微手术 方法切除,切忌盲目剜出肿瘤和片面强求 全切;⑦注意保护脑组织以减少术后并发 症。
手术资料:经蝶骨垂体部分切除术
适应证: 蝶骨嵴内1/3脑膜瘤切除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经蝶骨垂体部分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蝶骨垂体部分切除术
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手术指引

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手术指引1.概念:(1)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残余上皮细胞发生的肿瘤。
(2)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生率一般为1/10万,有的报告高达7/10万。
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瘤和脑膜瘤,约占10%。
(3)垂体腺瘤好发年龄为青壮年,对病人生长、发育、劳动能力、生育能力有严重损害,并造成一系列社会心理影响。
2.解剖:脑垂体位于蝶鞍内,呈卵圆形,约1.2*1.0*0.5cm大小,平均重量为750mg (男350~700mg,女450~900mg)。
女性妊娠时呈现生理性肥大。
垂体具有复杂而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分为腺垂体(前叶)和神经垂体(后叶)垂体瘤位于颅底蝶鞍窝内,上方为鞍膈、视交叉和第三脑室底部,下方为蝶窦。
3.手术方式:经鼻垂体瘤切除术4.麻醉方式:全身麻醉5.手术体位:仰卧位(头下垫薄型头圈,固定头部)6.仪器设备:脑外科动力系统,电刀,吸引器,显微镜7.物品准备:(1)器械准备:辅料包、手术衣、治疗碗、新脑包、垂体瘤包、电钻包、脑外科四件套(2)一次性物品准备:1/4/7缝线、阑尾针、电刀(长电刀头)、23#/11#/15#刀片、电刀擦、双极电凝(长细型)、骨蜡、医用薄膜、膨胀海绵(五官科)、明胶海绵、脑棉、冲洗球、5ml/10ml/50ml注射器。
(3)特殊物品:肾上腺素、庆大霉素8.手术配合:(1)消毒铺单,接电刀,双极电凝,吸引器、动力系统(2)递肾上腺素棉片浸湿鼻黏膜,使鼻黏膜收缩同时可以撑开鼻腔。
通常从右鼻孔入路手术(3)让术者视野从右侧鼻腔进入,找到蝶窦的开口,必要时在脑科显微镜的辅助下,递上长电刀、双极电凝,打开蝶窦开口,止血,保持视野清晰。
(4)打开蝶窦前壁进入蝶窦内分隔递双极电凝灼烧黏膜,微型咬骨钳咬除部分蝶窦前壁和蝶窦中间分隔。
(5)递双极或骨蜡止血,显微吸引器持续吸引,观察旁边结构,包括颈内动脉,视神经,骨性隆起,显露鞍底,确定中线将覆盖在鞍底的黏膜用吸引器或显微剥离器轻轻推向旁边,打开鞍底。
手术讲解模板:经颅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颅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术前准备: 2.影像学检查 蝶鞍及肿瘤的影像学检查。
手术资料:经颅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1.经额下入路(subfrontal approach)
手术资料:经颅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这是Cushing最早提出的古典式垂体外科 手术入路,经硬脑膜内、外抬起额叶,显 示嗅束和视神经而达到垂体区。随着现代 麻醉技术与手术方法的改进,显微镜照明, 可将额叶的牵拉减至最小,从而提高了手 术疗效。习惯上做右额开颅(如术者习惯 用左手,亦可做左侧)。有些神经外科医 生倾向于选择损害较重
手术资料:经颅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侧或肿瘤向鞍旁伸展较明显的一侧进行手 术。
手术资料:经颅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1)头皮切口:头皮切口依个人的习惯 而有不同,但采用较多的是Frazier切口。 近年来由于美容的目的,更多的作者主张 采用发际内冠状切口,以免在面部遗留切 口瘢痕(图4.3.1.2.2-3)。
经颅入路垂体 腺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颅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经颅入路垂体腺瘤切 除术
科室:神经外科 部位:垂体 麻醉:全麻
手术资料:经颅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概述:
近20多年来,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 普及,使经颅手术的比例逐渐减少,但由 于垂体瘤生长与 扩展方向的不同,这两种入路终难互相取 代而各有其存在的价值。据Guiot(1973) 报道,在其个人手术的563例垂体瘤中, 只有28%的病人绝对适于 经蝶窦入路,10.5%绝对适于经颅入路, 其余
手术资料:经颅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难分辨,应尽量予以保护。这样反复多次 地分离并切除膨起的鞍隔及扩展至双侧视 神经 及视交叉下方的肿瘤,直至鞍隔后方显露 脚间窝。有时肿瘤发展到视交叉后方,如 有部分存留,可致术后视力改善不佳,故 应提起囊壁小心检查,并尽量切除之(图 4.3.1.2.2-5A~C)。由于垂体瘤的鞍上 瘤块多未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
一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是一种微创的头颈外科手术方法。
主要特点是:在患者左或右侧的鼻窦内开路,经鼻孔穿入颅内,沿蝶窦进入蝶腔,从而实现垂体腺瘤的手术切除。
为提高手术的可靠性,使手术更安全,术前应该完善患者检查,包括头颅CT、MRI等,对于复杂病例还应该做出全颅DSA检查。
手术中,在鼻咽头里选择合适的入路,然后在蝶窦前选择合适位置,穿刺进入颅内。
之后经过移植链和取出、吻合颈部的一系列方法,实现垂体的完整切除,再比较郑重地完成术后护理,以确保术后长期痊愈。
手术讲解模板:垂体病损切除术

手术资料:垂体病损切除术
注意事项: 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切除向鞍后延 伸的肿瘤时尤需注意。
手术资料:垂体病损切除术
注意事项:
大型或主要向一侧生长的鞍上脑膜瘤可能 突入颈内动脉-动眼神经间隙。分离切除 该部分肿瘤时,应避免损伤动眼神经,必 要时可用术中眼肌电图监护。如果该神经 不慎离断,可试行直接吻合或取一段腓肠 神经移植。
手术资料:垂体病损切除术
手术步骤: 、受累硬脑膜和颅底骨可留待最后处理。
手术资料:垂体病损切除术
手术步骤:
切开肿瘤包膜,用CUSA、剥离子、吸引器、 双极电凝尽可能切除其中的瘤组织。待瘤 体缩小,包膜塌陷后,再游离肿瘤周围, 要特别注意肿瘤与视路、颈内动脉、大脑 前动脉及其分支、动眼神经、垂体柄及下 丘脑的关系(图4.3.3.2-4)。由于肿瘤 起源、生长方向和大小不同,它与上述结 构的关系亦不尽
手术资料:垂体病损切除术
注意事项:
大型鞍上脑膜瘤常将基底动脉推向后方, 但很少真正突破Liliequist膜而进入脚间 池。因此,可将肿瘤与该层蛛网膜分开而 全切肿瘤。肿瘤全切后,可清晰窥见桥脑 上端、中脑、动眼神经、基底动脉及其分 支。
手术资料:垂体病损切除术
术后处理:
1.术后出现尿崩症或其他内分泌紊乱者, 酌情给予醋酸去氨加压去氨加压素(弥 凝)、垂体后叶素、长效尿崩停,或其他 激素。
并发症:
3.动眼神经损伤 如肿瘤与动眼神经相邻, 分离牵拉该神经常可使病人在术后出现暂 时的动眼神经麻痹;神经离断者则出现永 久的麻痹。
手术资料:垂体病损切除术
并发症: 4.垂体柄损伤 按损伤程度,术后将出现 暂时或持久性尿崩。
手术资料:垂体病损切除术
术后护理:
1.术后出现尿崩症或其他内分泌紊乱者, 酌情给予醋酸去氨加压去氨加压素(弥 凝)、垂体后叶素、长效尿崩停,或其他 激素。
手术讲解模板: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层而在内外两层间进行分离,则可误入静 脉窦内造成出血。硬脑膜切口边缘电凝后 可收缩成圆形。一般正常垂体与硬脑膜无 粘连,两者间容易分离,在显微镜下垂体 被膜稍有闪光,容易辨认。垂体微腺瘤 (Ⅰ级)生长于垂体内,未突破垂体被膜, 硬脑膜切开时仍保留硬脑膜下间隙,垂体 表面被膜完整,仅在靠近肿瘤处
手术资料: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分离鼻中隔粘膜-骨膜层亦可以从左侧 鼻孔进行(图4.3.1.2.1-7A~G)。
手术资料: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2)进入蝶窦:完成上述操作后,便可开始在显微镜下操作。用骨凿或 微型钻切除部分骨性鼻中隔,看清蝶窦前壁及犁骨隆突。将粘膜-骨膜层从 蝶窦前方骨面向外剥离,在上方中线两侧1至数毫米处可见蝶窦开口,于 其下方用骨凿或微型钻打开蝶窦腹侧的前壁骨质便可进入蝶窦。
手术禁忌: 3.蝶窦气化过度,视神经与颈内动脉可暴 露在蝶窦粘膜下,术中易致损伤。
手术资料: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禁忌:
4.冠状位CT扫描见鞍上与蝶鞍内的瘤块呈 哑铃状,示鞍隔口较小,经蝶窦手术不易 达到鞍上,且鞍内瘤块切除后,鞍上瘤块 不易在颅内加压时降入鞍内。
手术资料: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经蝶窦入路垂 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蝶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 切除术
科室:耳鼻喉科 部位:鼻子 麻醉:全麻
手术资料: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概述:
垂体瘤的手术途径曾有许多变更,大体上 可分为经额颞开颅与经蝶窦入路两种。其 中经蝶窦入路始于Schloffer(1906), 同年Hirsch采用鼻小柱切口,经鼻中隔蝶窦入路;1911年Chiari创用经典的眶旁 切口,经筛窦-蝶窦入路;此3种入路采用 者众多。Cushing于1907~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ppt课件

麻醉与体位 全麻下手术。 气管插管固定在口角。口咽腔内填塞纱布 条以防止液体吸入气管。患者平卧位,头 后仰30o 。
手术备物
1、一次性物品 纱布×1、颅脑护皮膜×2、脑棉×2 ×1、3L氯化钠注射液、硬脑膜(小)镜头 套×1、 2、药品 盐酸肾上腺素×6
适应症
1、垂体微腺瘤。 2、大型垂体腺瘤但肿瘤主体位于鞍内并向 蝶窦内侵犯者。 3、大型垂体腺瘤瘤体主要位于鞍内,鞍上 扩展部分不呈哑铃形未向鞍旁扩展。
禁忌症 1、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者。 2、鼻咽及副鼻窦各种慢性炎症。 3、蝶窦气化不良如甲介型鼻窦。 4、肿瘤向鞍上明显扩展,而且呈哑铃状。 5、肿瘤向鞍旁、鞍后或前颅凹扩展。 6、病人及家属拒绝手术者。
术前准备
1、内分泌检查:包括脑垂体各种内分泌激素 的放免测定。 2、影像学检查:应尽可能进行蝶鞍部薄层 CT及MRI扫描。头颅冠状扫描(对显示蝶 鞍发育状态、蝶窦鼻中隔位置及鞍底骨质 有无破坏)。
3、药物准备:术前有垂体功能明显低下者, 应于术前3天补充激素,一般给予泼尼松5 ~10mg,甲状腺素20~40mg,一日3次 口服,必要时可静点补充激素。大型泌乳 素腺瘤术前可给予溴隐停2~4周,每日 7.5mg。 4、术前一周用抗生素溶液滴鼻、漱口,术前 一天剪鼻毛。
• 2、切除蝶窦前壁:牵开鼻中隔软骨,暴露 蝶窦前壁,以充分显露鞍底为宜切除蝶窦 前壁。蝶窦前壁的前端两侧可见蝶窦开口 ,是蝶窦前界,勿超出此界,防止入前颅 凹。切开、剥离蝶窦黏膜,可用双极使其 皱缩,以免不必要出血。
• 3、切开鞍底:鞍底骨质开窗范围不可超过 颈内动脉隆起的内缘。 • 4、切开鞍底硬膜:先用细长穿刺针穿刺硬 膜中心,以除外鞍内动脉瘤。尖刀十字切 开硬膜,硬膜切开的范围应少于鞍底骨质 开窗,以免损伤海绵间窦引起出血(有出 血时勿用双极电凝止血)。
垂体腺瘤摘除术的麻醉处理PPT课件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 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并发症预防
了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如颅内出血、感染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 持,缓解焦虑、抑郁等
情绪问题。
定期复查与随访
定期复查
术后应定期进行复查,以 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 现的问题。
随访安排
评估患者是否有高血压、心脏 病、呼吸道疾病等基础疾病, 以及是否长期服用抗凝药物。
了解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以及是否曾接受过麻醉手术。
评估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包 括体重、身高、BMI等指标。
麻醉前的药物准备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需要 ,确定是否需要停用某些药物, 如抗凝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等。
根据手术要求,确定是否需要为 患者注射抗生素、止血药等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合理的随访计划,确保 患者得到持续的关注和护 理。
健康指导
向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包 括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建 议,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者生命安全。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 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 当的镇痛药物,缓解术后疼痛 ,提高患者舒适度。
营养与饮食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手术情 况,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逐
渐恢复患者的饮食。
患者恢复期间的注意事项
休息与活动
术后患者应充分休息, 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
。
脑脊液漏
术中应注意保护脑膜,避免脑脊 液漏的发生。如发生脑脊液漏, 应保持头高脚低位,及时补充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别切除位于视交叉前方、鞍旁及颞叶内 侧的瘤块。必要时,还可经此入路,用微 型钻磨除前床突,在Parkinson三角切开 海绵窦,切除侵袭到海绵窦内的肿瘤。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注意事项:
1.手术中应注意保护脑组织,用生理盐水 棉片覆盖,其中尤应注意保护外侧裂血管。 在抬起额叶前,应先给予20%甘露醇静滴 脱水,并撕开侧裂池的蛛网膜,吸除脑脊 液,待脑组织张力减低后,再抬起额叶, 进入额底,否则易致额叶损伤,发生脑肿 胀,而增加手术困难。手术中应尽量使用 显微外科技术,采用蛇形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时不可急于暴露,因为突出的鞍上肿瘤常 将其掩盖而妨碍探查,待视交叉前方的瘤 块大部切除时则对侧视神经显露并不困难。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垂体瘤常突出于视交叉的前方,两侧视神 经被挤压变扁,视交叉向后移位。剥离视 神经和视交叉的蛛网膜之后,即达肿瘤前 部。为了证实肿瘤为实质性或囊肿性,并 排除蝶鞍区的动脉瘤,在切开肿瘤前,应 常规用细长针头进行穿刺抽吸。如为肿瘤 囊性变者,则可抽得褐色囊液,囊壁下陷, 更便于显露周围解剖关系且便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突破鞍隔,其上方被覆隆起的鞍隔与重叠的蛛网膜,下为鞍底硬脑膜及两 侧海绵窦内壁,周围均为硬 脑膜组织,止血多不困难。最后塌陷的鞍隔还可电凝止血收缩,使之张开 于蝶鞍出口,以防术后视交叉塌陷至蝶鞍内而影响视力。止血彻底后结束 手术。鞍隔的两侧 为左右海绵窦,不可过分切除,以免引起大出血。
手术步骤:
脑前-前交通动脉池的蛛网膜相连,手术 过程中尽量保持完整,可减少动脉损伤的 机会。在两侧视神经间远离视交叉处双极 电凝处理膨起的鞍隔,用长柄尖刀洞形将 其切开并剪下部分鞍隔,此时可见其与下 方的垂体腺瘤组织粘连。鞍隔本身增厚、 脆软,病理检查多可见其被肿瘤组织浸润, 在硬脑膜纤维间有散在的瘤细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利,操作要轻柔小心,刮除方向为自后方 深部刮向前方浅部,尤其在刮除两侧时更 应特别小心,不可刮破海绵窦内壁。垂体 腺瘤组织多较脆软,经双级电凝后更易切 除,有时用显微剥离子或鼻中隔剥离器便 可将其切碎,再用吸引器管吸除。切取瘤 块时,一般最先从两侧视神经间、视交叉 前方开始,然后用弯曲的取瘤镊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注意事项: 脑牵开器,以免手持脑压板压力不稳定而 致额叶挫伤及损伤下丘脑。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注意事项:
2.在切除鞍内瘤块时,不可过分偏向侧方、 后上方及下方,也不可对周围有韧性的组 织施加任何压力或牵拉。吸引器的吸力不 可过大,注意勿损伤视神经、视交叉、下 丘脑及垂体柄。此外还应防止海绵窦、颈 内动脉、前交通动脉与基底动脉分支的损 伤。要避免穿破菲薄的鞍底进入蝶窦,如 一旦发生则应采用肌片或筋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这时可用弯头的电凝镊伸入鞍隔下进行双 极电凝。由于鞍隔下无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残留的正常垂体多被肿瘤压迫移位至后 上方),且肿瘤供血常来自鞍隔,鞍结节 及周围的硬脑膜,电凝后不仅可以止血, 且可使膨隆的鞍隔收缩,瘤体变小,更利 于进一步操作。切取肿瘤一般可用取瘤钳、 镊或刮匙,但刮匙不可过于锋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血管间隙小心将囊内肿瘤切除(图 4.3.1.2.2-8)。鞍旁蛛网膜下腔内有垂体柄,需注意保护。如手术不慎将 其损伤。将导致尿崩症。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有些垂体腺瘤向鞍上视交叉前且同时向鞍旁生长,在CT与MRI影像上呈分 叶状。为了在手术中充分显露且便于经视交叉前入路及颈内动脉内侧或外 侧入路 切除肿瘤,可采用经额下和翼点联合入路,即将经翼点入路的骨瓣向内侧 扩大至中线,这样便可在手术中同时经这两种入路分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难分辨,应尽量予以保护。这样反复多次 地分离并切除膨起的鞍隔及扩展至双侧视 神经 及视交叉下方的肿瘤,直至鞍隔后方显露 脚间窝。有时肿瘤发展到视交叉后方,如 有部分存留,可致术后视力改善不佳,故 应提起囊壁小心检查,并尽量切除之(图 4.3.1.2.2-5A~C)。由于垂体瘤的鞍上 瘤块多未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侧或肿瘤向鞍旁伸展较明显的一侧进行手 术。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1)头皮切口:头皮切口依个人的习惯 而有不同,但采用较多的是Frazier切口。 近年来由于美容的目的,更多的作者主张 采用发际内冠状切口,以免在面部遗留切 口瘢痕(图4.3.1.2.2-3)。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到手术侧视神经。抬起额叶时不可操之过 急,必须等待放出足够的脑脊液使脑自动 退缩,不可用力牵拉脑组织, 接近鞍区时,应仔细用棉片保护显露的额 叶眶面,并改换蛇形脑牵开器,在手术显 微镜下继续观察鞍区的结构。视神经外侧 为同侧颈内动脉,其内侧即为位于鞍结节 后方的鞍隔,如再将脑压板稍稍内移就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手术步骤: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11.2 2.硬脑膜外入路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为Cushing早年改良并提倡的垂体瘤手术 入路。骨瓣的操作与位置同前,但开颅后 不切开硬膜,而从前颅凹底硬脑膜外抬起 额叶,到达蝶骨嵴,沿之在其前方0.5cm 处切开硬脑膜。进入硬脑膜下,放出脑脊 液,再向后进入鞍区,其他操作同前。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3)进入鞍区、显露肿瘤:用脑压板轻 抬额叶底面外侧,暴露外侧裂。撕开外侧 裂表面的蛛网膜,吸出脑脊液,显露患侧 嗅神经,并尽量予以保护。如嫌其妨碍操 作或显示不够充分,亦可将嗅束切断,如 术中不损伤对侧嗅束,则病人仍可保留嗅 觉。硬脑膜上的小出血点用电凝止血,沿 蝶骨嵴向内直至前床突,即可看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胞巢。鞍隔切开处灰红色的肿瘤组织常可 自动涌出。如肿瘤为囊性或瘤内有出血, 则切开时有大量囊液及陈旧性血性液体溢 出,应注意在周围垫好棉片,减少手术野 污染,以免术后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如肿 瘤坏死软化,则可用吸引器吸除。如肿瘤 组织坚韧,可用取瘤钳或镊子分块取出。 一般在开始时,肿瘤较易出血,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2)打开骨瓣与切开硬脑膜:额部的骨瓣要尽量开得低些,直抵颅前窝 底的前缘,但应根据X线所示的额窦大小设计骨瓣,尽量避免锯开额窦, 若额窦不慎被锯开,则应按常规妥善处理。硬脑膜切口与眶上缘平行,其 内、外端向前后剪开两个辅助切口,形成“H”形,切口前方的硬脑膜瓣缝 吊在骨膜上。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11.3 3.经翼点入路(pterional approach)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图4.3.1.2.2-6) 有部分垂体腺瘤向蝶鞍外侧或鞍后发展,或为前置型视交叉肿瘤向视交叉 后方生长,经额下入路不能显示肿瘤,则应采用经翼点入路。开颅后,弧 形或Y形切开额下部和颞部硬脑膜,将其悬吊于蝶骨嵴附近的骨膜上。贴 近额叶开放侧裂池,分离、电凝
手术步骤: 11.1 1.经额下入路(subfrontal approach)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这是Cushing最早提出的古典式垂体外科 手术入路,经硬脑膜内、外抬起额叶,显 示嗅束和视神经而达到垂体区。随着现代 麻醉技术与手术方法的改进,显微镜照明, 可将额叶的牵拉减至最小,从而提高了手 术疗效。习惯上做右额开颅(如术者习惯 用左手,亦可做左侧)。有些神经外科医 生倾向于选择损害较重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概述:
61.5%的病人采用上述两种入路中的任何 一种均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当 时经颅手术的死亡率及致残 率均较经蝶窦手术高,故最后多采用经蝶 窦手术。近年来,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的发展,虽有许多作者采用经蝶窦入路切 除向鞍上扩展的巨大垂体瘤取得了很大的 成绩,或采用术中超声波监测、内镜辅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紧贴前床突伸至蝶鞍内直抵鞍底切取鞍内 的瘤块,并进行双极电凝。这些操作有时 不能在手术显微镜下直视观察,故必须轻 柔小心,依靠手的触觉。残存的瘤块亦可 用吸引管吸除。肿瘤前极及下极充分切除 后,用弯曲的剥离器可触知骨性的鞍底及 后床突,鞍隔逐步塌陷且与视交叉、视神 经分开。将肿瘤后壁轻轻向前牵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术前准备:
1.内分泌检查 包括全面的脑垂体多种内 分泌素的测定。如生长激素、催乳素、促 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刺激素、滤泡刺 激素、黄体生成素以及一些下丘脑内分泌 素等。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术前准备: 2.影像学检查 蝶鞍及肿瘤的影像学检查。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概述: 的治疗创造了条件。局部应用解剖见图 4.3.1.2.2-1。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概述: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适应证: 垂体腺瘤一经诊断,均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禁忌:
1.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者。 2.肿瘤累及海绵窦、颈内动脉和下丘脑 等重要神经和血管结构,手术应慎重考虑。 3.病人及家属拒绝手术者。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颈内动脉-动眼 神经间隙或动眼神经外侧-颞叶底部间隙 向外膨出(图4.3.1.2.2-7A~D),造成 该间隙扩大或该处硬脑膜向外膨隆。这时 需从相应的间隙小心分离该 处增厚的蛛网膜并用棉片保护好周围的神 经与血管,切开肿瘤表面的硬脑膜,用吸 引器或取瘤镊经相应的神经
手术资料: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于操作(图4.3.1.2.2-4A~C)。 (4)切除肿瘤:当确定为垂体瘤后,应将处于两侧视神经之间及视交叉 前方的蛛网膜向后推开至视交叉上方,并在手术过程中使之紧贴额叶底面 的脑组织,尽量避免撕破。该膜相当于覆盖在鞍隔表面视交叉池上方的蛛 网膜,向后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