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区别
专硕和学硕的区别

专硕和学硕的区别研究生专硕和学硕的区别1、培养模式学硕注重学术研究能力,专硕注重动手实践能力。
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培养模式就有一些区别,不过现在区别越来越不明显了。
学硕,很多学校要求毕业前至少发表一篇能被认可的专业*。
而专硕的很多学校,之前的学制都是2年,第一年学习,第二年完成毕业论文就可以毕业了。
不过,随着考研热度的不断提高,有些学校专硕变成了3年,毕业要求也水涨船高。
总体上学硕要比专硕要更严格一点。
2、学习时间和费用学硕学制一般3年,而专硕有些学校还是保持2年,但有的学校则和学硕一样变成了3年。
对于学硕的费用,各个院校普遍标准是8000元/年(具体专业有所不同);专硕的费用会比学硕高些,按照专业区别有点大。
对于计算机来说,基本12000元/年,而MBA可能十几甚至是几十万。
虽然研究生学费不少,但研究生的奖学金可是很丰厚的,一等奖学金就是8千,国家奖学金是2万。
还有国家助学金以及实验室发的钱,只要你有能力,读研阶段实现自立完全没问题哒!3、招生名额不同一般来说,专硕的招生名额会比学硕的名额要多。
高校的推免很大比例都是学硕,导致学硕名额很少很少,竞争大。
对于本科双非想考名校的考生,可以重点考虑招生名额更多的专硕,但要跟大家说的是,名额更多并不意味着更好考,名额多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抗风险能力。
4、入学难度不专业硕士公共课英语科目多考英语二。
专业硕士多数不考公共课数学科目或考数学三、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学术硕士公共课英语科目考英语一。
学术硕士公共课数学科目考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农)或招生单位自命题理学数学。
5、专业设置学术硕士,招生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学科,及其下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涵盖所有专业方向。
专业硕士,招生专业比较有针对性,根据研招网“专业知识库”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共计47个。
专业硕士与科学硕士的区别

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区别首先解释下什么是专业硕士。
专业硕士以前就有,但都是分非脱产(周末上课)和脱产(全日制)两种,应届毕业生不能考,只有工作两年之后的人才可以考,不过09年的时候应届毕业生可以从学术硕士调剂到专业硕士。
以前的专业硕士只有学位证没有学历证,也就是说你的学历还是本科学历。
只是有个硕士的学位而已。
如果单位要就研究生才能上的工作你就没法去,因为你没有学历证。
09年国家开始招收应届毕业生能考的专业硕士,有学历,也有学位,也就是所谓的双证。
全日制专业硕士,和学术性研究生一起参加全国统考!只是考试科目不一而已,具体科目有什么不一样,请参看自己报考学校的2010招生简章必须提醒的是,专业硕士毕业后和学术性拿到的毕业证书是一模一样的。
但是学位的话,请注意了,不是“专业硕士”这四个字眼!而是分类的,专业硕士是个统称。
它包括“工程硕士,建筑学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等等。
所以根据你的专业,拿到的学位就是相对应的。
比方说你是“结构工程”的专业硕士,那么你拿到的学位上面的字眼就是“工程硕士”。
你是建筑学的专业硕士,那你拿到的就是“建筑学硕士”!不是“专业硕士”字眼!!特此提醒!学术性的话,学位证书就是“工学硕士”等等!从学制来说,专业硕士一般只要求2年即可毕业,其中不少于半年的实习期,重视操作能力;而学术型基本上以学习理论为主,学制一般为3年。
专硕和学术型硕士(科学型硕士),在校的主干课程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生活、学习与导师培养方式等等都没太大区别!在校期间有五点区别的是:1、三助申请的岗位有区别,专硕的比较少;2、奖学金,同样有A、B类。
学术型的每个人都有奖学金,而专硕型,只有部分人有。
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人要自己出全部学费、(其实这是和学校有关系的,比方说武大,上海交大的专硕是全部有奖学金的。
同济特例!);3、专硕研二要外出实习半年。
这是必修的课程。
(但是如果导师有项目就不要出去了,可以跟着导师做);4、毕业论文,专硕既可以做学术型的论文,也可以做工程实例型的;5、专硕不能直博,考博正常。
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有哪些区别

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有哪些区别读到研究生,就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了。
那么同学知道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有哪些区别吗?下面是由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有哪些区别”,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术型硕士主要是针对理论培养,因此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型硕士则是偏重于实践方面,后期培养的基本都是一些理工类人才等。
学术型硕士的报考条件比较宽松一些,对工作经验不做太大的要求,而专业型硕士由于偏向于实践方面,因此对学历和工作经验有着很大的要求,因此比较苛刻一些。
学术型硕士只需要参加年初的统考即可;而专业型硕士不仅需要参加全国联考,还需要参加院校组织的复试,难度比较大一些。
学术型硕士的上课方式是以全日制为主,学员需要全天候的在校上课,而专业型硕士是利用闲暇之余上课,不会耽误正常工作安排。
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在学费上面有没有差别呢?差别是有的,学术型一般在8000每年,浮动不大,只是专业的不同存在一些小差异。
而专业型硕士学费浮动的范围非常大,有些是跟学术型硕士相差不多,学费在7000-8000每年,有些专业例如MPA、MBA学费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具体是根据选择的专业来的。
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学费也是根据专业的不同产生很大的差异,但是差别就是全日制有很多公费的情况,这样学费就等于免除了,在职研究生则一般是自费且没有国家助学生,学费相比就比全日制贵很多。
重点院校由于是国家重点培养人才的地方,给学生提供的政策非常好,一般有一等到三等奖学金,基本就相当于免除了学费,每一个还有几百元的补贴,有些高校甚至是不收取学费的,例如深圳大学和辽宁大学。
中下等院校也分公费和自费,看学校具体规定,学费一般也在7000-10000,当然不包括一些特殊专业例如MBA。
综上所述国内研究生学费一般在7000-10000,加上国家对于研究生的各种政策优惠,价格不算很高,但是对于未来的就业前景则受惠无穷。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是研究生阶段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硕士学位。
尽管它们都是硕士学位,但它们在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学术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上存在一些区别。
一、培养方向专业硕士主要以应用型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特定专业领域中实际应用的技能和知识。
这些专业包括工商管理、法律、教育、医学、工程等。
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学生将学习和应对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并通过实际项目、实习等方式提高实践技能。
学术硕士更加注重学术研究,其培养方向主要是为学术界或研究机构提供高水平研究人才。
学术硕士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培养,学生需要完成独立的研究项目并提交学术论文。
二、课程设置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会涵盖相关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能力。
实践课程可以提供学生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培训和实践机会。
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以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术硕士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术理论课程、研究方法和独立研究课程。
学术理论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和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课程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独立研究课程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并完成一篇学术论文。
三、学术目标专业硕士的学术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
学生毕业后应当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熟练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专业硕士的毕业生通常会进入相关行业就业。
学术硕士的学术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的能力。
学生毕业后应当具备深入研究一个学术领域的能力,并有能力向学术界或研究机构推进学术知识的发展与进步。
四、职业发展方向专业硕士的毕业生通常在相关领域找到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工作。
他们可以在企业、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以及相关行业中从事实际应用的工作。
他们的重点是解决问题和应用专业知识。
学术硕士的毕业生通常进入学术界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第一,培养目标不同。
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专业硕士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
这是一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式。
学术硕士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第二,培养方式不同。
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的实践环节,实践学分比重较学术学位更大。
学术硕士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第三,报考条件不同。
专业硕士,部分专业报考要求和学术硕士相同,但其中的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报考条件为: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学术硕士报考条件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

学术型硕士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学术硕士毕业后主要是去研究所搞研发工作。而专业硕士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为目的,专硕毕业后主要是进入企业发展,实践操作能力更强。
2.文凭颁发不同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只颁发学位证书(工商管理硕士等个别少数专业除外)
3.招生考试不同 文都网校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招生考试是1月份的统考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招生考试是1月份的统考。
在职专业型硕士的招生考试是参加10月份的联考(工商管理硕士等个别少数专业也可参加1月份统考)。
4.学制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学制来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一般2~3年,其中不少于半年的实习期;而全日制学术型基本上以学习理论为主,学制一般为3~5年。
5.招生条件
国家09年开始新增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GCT专业硕士不是同一个概念,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招生条件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相同,不要求工作经验,应届生同样可以报考。
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区别是什么?

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区别是什么?考研知识篇考研基本知识: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差异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意图是培育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习惯特定作业或作业实习作业需要的使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育规格各有侧重,在培育方针上有显着差异。
学术型学位按学科建立,其以学术研讨为导向,侧重理论和研讨,培育大学老师和科研机构的研讨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习为导向,注重实习和使用,培育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遭到规范的、高水平练习的高层次人才。
专业学位教育的杰出特点是学术型与作业性紧密联系,取得专业学位的人,首要不是从事学术研讨,而是从事具有显着作业布景的作业,如工程师、医生、老师、律师、管帐师等。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在培育方针上各自有清晰的定位,因而,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颁发学位的标准和需要等方面均有所不一样。
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差异首要在以下三个方面:(1)培育方向不一样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育教育和科研人才为主,颁发学位的类型首要是学术型学位;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战胜学术型硕士的缺乏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育的是如今商场紧缺的使用型人才。
(2)招生条件不一样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不需要报考者有必定年限的作业经历。
专业硕士有的需要报考者有必定年限的作业经历,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需要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赞同,有的乃至需要所在单位引荐等。
此外从2009年起国家扩大了接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专业硕士中有部分专业开端答应应届毕业生报考,比方管帐硕士。
详细报考条件详见:【备考手册】硕士研讨生报考条件及政策解读(3)培育方法不一样全日制学术型研讨生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要点培育学生从事科学研讨立异作业的才能和素质。
全日制专业型课程设置以实习使用为导向,以作业需要为方针,以归纳素质和使用知识与才能的进步为核心。
专硕和学硕的培养方式

专硕和学硕的培养方式
专业硕士(专硕)和学术硕士(学硕)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它们在培养方式上存在一些区别:
一、专业硕士(专硕)的培养方式:
实用性强:专业硕士更注重实用性,培养学生具备特定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内容更倾向于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职业导向:专业硕士更注重培养学生直接投入职业领域的能力,通常与行业合作紧密,包括实习、项目合作等。
课程设置: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更加实际,可能包括案例分析、实地考察、企业项目等,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制相对较短:专业硕士的学制相对较短,通常为1-2年,使学生更快地融入职场。
不一定要求论文:一些专业硕士项目并不要求学生完成独立的研究论文,更侧重于实际项目和实践经验。
二、学术硕士(学硕)的培养方式
研究性强:学术硕士注重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学术思维,侧重于深入理论和学科知识。
学术导向:学术硕士更注重培养学生成为学术界的专业人士,包括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潜力。
课程设置:学术硕士的课程设置更加理论化,包括专业课程和研究方法等,以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
学制相对较长:学术硕士的学制相对较长,通常为2-3年,为学
生提供更多深入学术研究的时间。
必须完成研究论文:学术硕士通常要求学生完成一篇独立的研究论文,这是对学术能力的一种验证。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区分并不是绝对的,有一些硕士项目可能具有介于专硕和学硕之间的特征。
学生在选择硕士课程时应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兴趣,仔细了解各个项目的特点和课程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区别
首先解释下什么是专业硕士。
专业硕士以前就有,但都是分非脱产(周末上课)和脱产(全日制)两种,应届毕业生不能考,只有工作两年之后的人才可以考,不过09年的时候应届毕业生可以从学术硕士调剂到专业硕士。
以前的专业硕士只有学位证没有学历证,也就是说你的学历还是本科学历。
只是有个硕士的学位而已。
如果单位要就研究生才能上的工作你就没法去,因为你没有学历证。
09年国家开始招收应届毕业生能考的专业硕士,有学历,也有学位,也就是所谓的双证。
全日制专业硕士,和学术性研究生一起参加全国统考!只是考试科目不一而已,具体科目有什么不一样,请参看自己报考学校的2010招生简章必须提醒的是,专业硕士毕业后和学术性拿到的毕业证书是一模一样的。
但是学位的话,请注意了,不是“专业硕士”这四个字眼!而是分类的,专业硕士是个统称。
它包括“工程硕士,建筑学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等等。
所以根据你的专业,拿到的学位就是相对应的。
比方说你是“结构工程”的专业硕士,那么你拿到的学位上面的字眼就是“工程硕士”。
你是建筑学的专业硕士,那你拿到的就是“建筑学硕士”!不是“专业硕士”字眼!!特此提醒!学术性的话,学位证书就是“工学硕士”等等!
从学制来说,专业硕士一般只要求2年即可毕业,其中不少于半年的实习期,重视操作能力;而学术型基本上以学习理论为主,学制一般为3年。
专硕和学术型硕士(科学型硕士),在校的主干课程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生活、学习与导师培养方式等等都没太大区别!
在校期间有五点区别的是:1、三助申请的岗位有区别,专硕的比较少;2、奖学金,同样有A、B类。
学术型的每个人都有奖学金,而专硕型,只有部分人有。
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人要自己出全部学费、(其实这是和学校有关系的,比方说武大,上海交大的专硕是全部有奖学金的。
同济特例!);3、专硕研二要外出实习半年。
这是必修的课程。
(但是如果导师有项目就不要出去了,可以跟着导师做);4、毕业论文,专硕既可以做学术型的论文,也可以做工程实例型的;5、专硕不能直博,考博正常。
至于就业,由于现在第一届全日制应届考取专业硕士的研究生还是研一,所以,没办法说谁好就业。
不过,就我感觉,专业硕士以后是主流,而且重实际能力也适合企业选拔人才的需要。
总结:对于工科类的来说,外出的实习不乏为一件好事情。
但最后还要靠自己的考虑,和导师的态度!
国家政策立案:
1、向国际接轨。
香港和西方国家专业型硕士占到总硕士比例的70%-80%。
很多去国外读研的同学,其实他们拿到的就是专业学位的硕士!
2、教育部文件:2015-2020左右,全国硕士总人不变的情况下,专业硕士:学术型硕士比例为7:3。
3、学术型的硕士必须读博。
专稿学术研究!上海交大,清华等大学今年的专硕就已经接近40%。
去年招收和今年包括以后的招生区别:
1、09年,是一条线,大家一起复试,将录取的人定下来后,再将排名靠后的人安排成专业
硕士。
2、10年及其以后。
分两条线,分别招收!但是,专硕刚出来一年,基本没人报。
所以,今年最有可能的就是仍然像去年一样,讲排名靠后的人填补专硕的名额!
其他事项说明:
1、专业硕士是个统称,除去以前非全日制,非脱产的来说还有一部分,也是有双证的,社会认可度也比较高的。
比如:法硕和MBA。
这些都是专业硕士。
2、09年的添加的很多新的方向的专业硕士。
一般情况下的学费都是10000以上,有A和B 类奖学金之分。
3、今年开始国家按照政策会转变专硕和学术性的比例。
所以10年开始就已经有保研保成专业硕士的了。
4、每个学校的奖学金政策不同,其他学校其实没有什么三助岗位,只要研究生,就每人一般200多一个月。
而同济是把这些钱集中起来,作为三助岗位的人每月400。
必然有申请不到三助的人。
总结一句:名校的专业硕士还是很值得读的。
借着这个牌子还是很好的。
其次,要自己多学东西,提高能力。
毕竟社会上是靠能力吃饭的!
34所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学校名称学术型专业型
清华大学1850 1200
北京大学3000 1700
浙江大学3540 1170
上海交通大学2700 1600
南京大学2350 1150
复旦大学2100 130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500 1500
中山大学2990 1560
华中科技大学4210 1920
武汉大学4070 1900
吉林大学4550 1350
中国人民大学2220 1110
大连理工大学2550 750
山东大学3100 120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22 861
哈尔滨工业大学3311 909
南开大学2240 770
天津大学2560 880
北京师范大学1860 910
中国农业大学1500 380
同济大学2600 1560
北京理工大学2102 734
湖南大学2400 1080
中南大学2900 1300
华南理工大学2550 1040
西北工业大学1873 527
重庆大学2970 830
四川大学3900 1400
东南大学2400 900
兰州大学1860 1090
东北大学2190 560
厦门大学2300 1000
电子科技大学2470 780
西安交通大学2550 900
学术型硕士vs专业型硕士在有相同的领域,谁更强?
国家的新政策,现在助学金全日制专业硕士也有了,奖学金大部分也有了,国家规定必须有,只是政策刚下来各个学校的配套还没跟上,学费也一样了,而且有半年以上的实习实际上是个优势,咋被你胡说成劣势?(但是,今年湖南大学的专业硕士除了保研的学生有奖学金,其他同学都为自筹)
正如你所说,国家的新政策是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奖助学金也有了,学费也一样了。
而且国家是打算一步步减少学术型硕士,增加专业型硕士,最终达到专业型:学术型为7:3,你不读博士的情况下读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有大得多的优势,而读博的情况下是学术型好,因为国家就是打算把学术型当做读博的中间跳板。
U2 然后你想想,好端端的干嘛减少学术型,增加专业型?摆明就是以往的学术型硕士培养方式不好,国家要换个更好的培养模式嘛,哪有越换越差的道理?
专业型的优势在于没有论文的要求,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搞工程研究和应用研究,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而且学校在抓紧跟企业合作,在有好的实习单位的时候明显会优先分给专业型的硕士。
" R-别信那些老顽固,他们的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认知度真的像上面那兄弟所说,很久没更新了,这是个新东西,政策更新很快的。
另外,在同样是双证的情况下,以往也都是专业型大胜学术型,例如:专业型的MBA明显认可度比学术型的管理学要高;
专业型的临床医学认可度比学术型的医学硕士要高(很多医院都是只认临床医学);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认可度也是比会计学术学位要高。
w w w . ik y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