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作文讲座一] 要写清事情的六要素
要写清楚事情的六要素

要写清楚事情的六要素事情的六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
在文学、新闻报道、历史记载、法律文书等各种文体中,都需要对事情进行描述和叙述,而事情的六要素是构建完整、准确的叙述的基础。
时间是指事情发生的具体时刻或时间段。
时间的描述可以是具体的日期、月份、年份,也可以是相对的时间,比如白天、晚上、春夏秋冬等。
时间的描述有助于读者清楚地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和时间顺序,可以让叙述更加有条理、连贯。
地点是指事情发生的具体地点或区域。
地点的描述可以是具体的建筑物、街道、城市,也可以是相对的地点,如家中、学校、办公室等。
地点的描述有助于读者形象地了解事情发生的环境,使叙述更加具体、生动。
人物是指参与事情的具体人物或角色。
人物的描述可以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特点等。
人物的描述有助于读者了解事情发生的主体和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使叙述更加丰满、生动。
事件是指具体发生的事情或行动。
事件的描述应该具体、准确,包括行动的经过和结果。
描述事件时应该注重客观、中立,不加主观评价和个人感受。
事件的描述有助于读者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发展,使叙述更加具体、真实。
原因是指导致事情发生的具体原因或动机。
原因的描述应该客观、准确,避免主观臆断和推测。
原因的描述有助于读者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和动因,使叙述更加合理、有说服力。
结果是指事情发生后的具体结果或影响。
结果的描述可以是某种改变、某种影响,也可以是具体的事件发展。
结果的描述有助于读者了解事情的结局和影响,使叙述更加完整、有意义。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是构建事情叙述的六个要素。
只有在这六个要素都清晰明了的基础上,才能写出准确、有说服力的叙述。
通过对时间的描述,读者可以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和时间顺序;通过对地点的描述,读者可以了解事情发生的环境和氛围;通过对人物的描述,读者可以了解事情发生的主体和角色;通过对事件的描述,读者可以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发展;通过对原因的描述,读者可以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和动因;通过对结果的描述,读者可以了解事情的结局和影响。
描述事情的六要素

描述事情的六要素1. 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描述事情的六大要素!说起来可有意思了,就像破案一样,要把这六个小侦探都派出去,才能把事情说清楚哦!2. 人物要素可是个大明星!讲故事怎么能没有主角呢?是张三还是李四,是小明还是小红,得说清楚是谁在唱主角。
比如说:"调皮的小明",这不就让人一下子有画面感了嘛!3. 时间要素就像时光精灵,得告诉大家这事儿是啥时候发生的。
昨天?今天?去年夏天?清清楚楚地标注好时间,就像给故事打上了时间戳。
"昨天下午三点",瞧,时间一说,故事就有了准确的方向!4. 地点要素可是个小导航,得让听故事的人知道事情发生在哪儿。
教室里?操场上?还是在家里的客厅?就像给故事装了个定位器,让大家跟着你的话语"到现场"去看看。
5. 事件要素就是整个故事的主菜,说的就是发生了啥事儿。
比方说"小明不小心把墨水瓶打翻了",这就是事件的重点。
没有事件,那就像演电影没有剧情,多没意思啊!6. 原因要素就像解谜游戏,告诉大家这事儿为啥会发生。
是因为太着急了?还是因为没注意?把原因交代清楚,故事才不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7. 结果要素就是故事的收尾曲,说说最后怎么样了。
是得到了表扬还是受到了惩罚?是皆大欢喜还是留下教训?结果要素就像给故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8. 来,咱们用这六要素编个小故事试试:"调皮的小明人物昨天下午时间在教室里地点不小心把墨水瓶打翻了事件,因为他急着去上厕所没看路原因,结果把新买的白衬衫都染蓝了结果。
"瞧,是不是一下子就清清楚楚了?9. 这六个要素就像六个超级英雄,缺一个都不行。
要是少了时间,大家就会问"这是啥时候的事啊?"要是少了地点,又会问"这是在哪儿发生的呀?"10. 写作文的时候可得把这六个小帮手都请来帮忙。
它们就像六个小闹钟,提醒你别忘了把故事说完整。
如何叙事(一)交待清楚记叙六要素

如何叙事(一)交待清楚记叙六要素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
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
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
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
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练习]:1、“咔嚓——呼”,一声尖响,一阵冷风骤雨,沉闷拥挤的车厢里激起一片惊呼。
原来,后车厢前排那块有裂纹的窗玻璃,在公共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幸好没伤人。
一阵忙乱之后,就听见乘客中有人说:“大清早就触霉头!”“现在乘车啊,真是……”后门那位理着童花式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脸,一声不吭的站起来,走到玻璃窗前。
座位上一对盲人夫妇手握着手,默默坐着,雨水已打湿了他们的脸和前襟。
姑娘的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堵住洞口。
车厢里一下子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来。
“对不起,师傅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
怪我们……”“姑娘柔气轻声地刚说了一半,一阵狂风把她娇小的身子刮退半步,话也咽了进去。
记事作文六要素

记事作文六要素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有的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有的却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而当我们想要把这些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让别人也能感同身受时,就需要掌握记事作文的六要素,它们就像是搭建房子的基石,缺了哪一块,这房子都可能摇摇欲坠。
这六要素分别是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听起来好像挺简单,但真要把它们运用得恰到好处,还真得下一番功夫。
就拿我前段时间参加的一次家庭聚会来说吧。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时间),我们一家人决定去郊外的农家乐游玩(地点)。
这次聚会的人物当然就是我亲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调皮捣蛋的弟弟。
聚会的起因呢,是因为大家平日里都忙于工作和学习,很少有机会一起放松身心,好好享受家庭的温暖。
爸爸妈妈觉得这样可不行,一家人就得时常聚在一起,增进感情,于是便策划了这次农家乐之行。
到了农家乐,那场面可热闹了!一进门,就能看到一个大大的院子,里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果树。
角落里还有几只小鸡在悠闲地觅食,那模样可爱极了。
爸爸一看到院子里的果树,立马来了兴致,说要给我们摘果子吃。
只见他挽起袖子,像个猴子一样蹭蹭蹭就爬上了树(经过)。
妈妈在树下着急地喊着:“小心点,别摔着!”我和弟弟则在一旁捂着嘴偷笑。
爸爸在树上左挑挑右选选,终于摘了满满一篮子的果子下来。
我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新鲜的水果,那滋味,甜到了心里。
接着,妈妈提议去菜园里摘菜,晚上做一顿丰盛的农家菜。
于是,我们一家人又浩浩荡荡地向菜园进发。
奶奶可是摘菜的高手,她一边给我们介绍各种蔬菜,一边熟练地采摘着。
我和弟弟也学着奶奶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摘了起来。
不一会儿,篮子里就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有绿油油的青菜、红彤彤的西红柿,还有胖乎乎的茄子。
到了中午,大家都有点饿了。
爷爷自告奋勇地说要给我们露一手,做他最拿手的红烧肉。
爷爷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那香味飘得满院子都是。
终于,红烧肉出锅了,色泽红亮,肥而不腻,我们吃得那叫一个香啊!这一天,我们一家人在农家乐里度过了一个无比欢乐的时光(结果)。
叙述事情的六要素

叙述事情的六要素在记叙文的写作中,能完整看记叙好一件事,是一项基本功。
练好这个基本功,对以后写好几件事的记叙文就有了扎实的基础。
那么,怎样完整地记好一件事呢?(1)要写清楚事情的六个要素。
事情的六个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任务、起因、经过和结果。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无论大小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环境(地点)里,还有一定的人物参加,并且有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要写好一件事,就必须写清楚这六个要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有条理地告诉读者,让读者的脑子里留下一件事的完整印象。
不然的话,读者就会对文章所写的事情不甚了解,对中心的理解也就受到影响。
【例文】下面这篇文章对六个要素交代得很清楚。
一个雨后的清晨,学校的操场上沾满了被雨水打下来的落叶。
我们五二班的少先队员们来到学校,方好书包,就拿起扫帚开始打扫操场。
女孩子们,挽起袖管,挥动扫帚,一片片落叶给清除了;男孩们,手捧簸箕,来回跑着,一堆堆垃圾给消灭了。
(劳动过程,略)这时,太阳升起来了,万道光芒撒在干干净净的操场上,像给操场镀上了一层金。
微风吹动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称赞同学们的劳动成果。
陆续进学校的小同学,在操场上开始了早锻炼,那欢快的笑声回荡在校园里。
校园的早晨真美!这可是我们用劳动的汗水创造的呀!小作者在开头交代了事情的时间:雨后的清晨,地点:学校操场上,人物:五二班同学,事情起因:雨后操场上沾满了落叶,接着又写经过:打扫操场,结果:操场打扫干净了。
这样写,六个要素写得清清楚楚,整篇文章就显得非常有条理,读者也容易接受,由于小作者把事情写完整了,结尾的感情抒发也就有了基础,读来亲切自然。
当然,事情的六个要素在文章里没有统一的表述格式,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
时间、地点有时也可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述间接地表示出来。
[叙事作文讲座一] 要写清事情的六要素
![[叙事作文讲座一] 要写清事情的六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0b81ece9524de518964b7d62.png)
[叙事作文讲座一] 要写清事情的六要素叙事就是叙述事情,就是以书面的形式把一件事情说清楚。
因为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为了让别人看明白你写的事情,我们必须在叙事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就是事情的“六要素”。
记得十八世纪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把一件事情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情说清楚了。
可见一个人说清楚一件事情的重要性。
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写清一件事情的“六要素”,这是最起码的基本功了。
一般来说,要写好一篇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写清这“六要素”是少不了的,但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要写明“六要素”。
个别要素,有时虽在字面上不显示出来,却隐含在文章中,也是可以的。
写作过程中怎样来安排“六要素”呢?可以说,没有统一的格式。
较多的是先交代时间、人物、地点,然后再逐步写出起因、经过、结果。
但有时也可以变化,应根据写作时的具体情况而定,不拘泥于一种格式。
范文:雨中福建郑廷柱一个雨天的下午,妈妈叫我上街去买菜,我打着雨伞走了。
一路上树枝被风吹得哗啦啦地响,摇摇晃晃。
我在泥泞的路上小心地走着。
雨伞被风吹得几乎都撑不住了,雨不停地打在我身上,裤子下段都湿透了。
我走了一段,忽然听见风雨里隐约传来一阵哭声。
我赶紧走上前去,只见一个小孩子站在屋檐下,全身都湿透了。
我问他:“小弟弟,你为什么哭?”他说:“妈妈叫我把两只小鸭赶回家,碰上这阵大雨,它们全跑了。
”说完又哭了起来。
他一哭,我的心也慌了,想帮他去找小鸭子。
但又一想:要是晴天,那就帮帮他,可现在雨下得正大呢!想着想着,我不知不觉地拔腿走开了。
小弟弟见我走了,又哭起来,每一声都刺进我的耳朵里。
这时我想起好少年张高谦,高谦哥哥他是非常热心帮助小同学的:在山上,他为小同学砍柴;在路上,他替小同学挑柴;每天放学时,他还护送小同学安全地渡船、过溪……那我怎么能不帮助小弟弟呢?想到这里,我停住了脚步,仿佛眼前站着高谦哥哥,他满腔热情地在帮助这小弟弟找小鸭子。
记叙文六要素

记叙文六要素
记叙文记事六要素,大家千万要记住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
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住处
第三要素是人物,不写人物是糊涂,
第四要素是原因,为何发生找原因;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
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结局别含糊
记叙文记事六要素,大家千万要记住文章要具体,主题才突出
1记叙文从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为主,以---为主,以---为主,以--为主这四类
2记叙文在表达方式上一般以------为主,兼以-----,-----,有时还用--- 3记叙文的六要素是-----
4记叙文常用的时间顺序是--和---
答案
1.人物事景
2.记叙描写说明抒情和议论
3.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4.顺序倒叙。
怎样写事_记叙文写作指导

怎样写事_记叙文写作指导怎样写事_记叙文写作指导写事要求清楚、具体。
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叙文六要素”。
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
同时,还要寓理于事,即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在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
其中,“经过”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小学生的作文里,“经过”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小学生的继续文不感人,平淡乏味,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记事的记叙文可分两种:写事和写活动。
(一)怎样写事一是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
写的时候多文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
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二)怎样写活动活动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过程的。
搞什么活动?为什么搞活动?则眼搞活动?活动的结果怎样?都要写清楚。
写活动也要求写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
在整个活动当中,不是写一个人,二是写一群人;不是用一两件事来写人物,而是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
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写活动的文章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活动的经过,二是自己的感受。
如果写“参观”活动,就要用“观一处,感一处”的方法。
写整个活动的过程,要用顺叙法,即按活动的先后顺序,把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的经过和结果依次写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事作文讲座一] 要写清事情的六要素
叙事就是叙述事情,就是以书面的形式把一件事情说清楚。
因为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为了让别人看明白你写的事情,我们必须在叙事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就是事情的“六要素”。
记得十八世纪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把一件事情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情说清楚了。
可见一个人说清楚一件事情的重要性。
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写清一件事情的“六要素”,这是最起码的基本功了。
一般来说,要写好一篇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写清这“六要素”是少不了的,但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要写明“六要素”。
个别要素,有时虽在字面上不显示出来,却隐含在文章中,也是可以的。
写作过程中怎样来安排“六要素”呢?可以说,没有统一的格式。
较多的是先交代时间、人物、地点,然后再逐步写出起因、经过、结果。
但有时也可以变化,应根据写作时的具体情况而定,不拘泥于一种格式。
范文:
雨中
福建郑廷柱
一个雨天的下午,妈妈叫我上街去买菜,我打着雨伞走了。
一路上树
枝被风吹得哗啦啦地响,摇摇晃晃。
我在泥泞的路上小心地走着。
雨伞被风吹得几乎都撑不住了,雨不停地打在我身上,裤子下段都湿透了。
我走了一段,忽然听见风雨里隐约传来一阵哭声。
我赶紧走上前去,只见一个小孩子站在屋檐下,全身都湿透了。
我问他:“小弟弟,你为什么哭?”他说:“妈妈叫我把两只小鸭赶回家,碰上这阵大雨,它们全跑了。
”说完又哭了起来。
他一哭,我的心也慌了,想帮他去找小鸭子。
但又一想:要是晴天,那就帮帮他,可现在雨下得正大呢!想着想着,我不知不觉地拔腿走开了。
小弟弟见我走了,又哭起来,每一声都刺进我的耳朵里。
这时我想起好少年张高谦,高谦哥哥他是非常热心帮助小同学的:在山上,他为小同学砍柴;在路上,他替小同学挑柴;每天放学时,他还护送小同学安全地渡船、过溪……那我怎么能不帮助小弟弟呢?想到这里,我停住了脚步,仿佛眼前站着高谦哥哥,他满腔热情地在帮助这小弟弟找小鸭子。
于是,我赶忙回转身来,安慰小弟弟:“别哭,我帮你找回小鸭子。
”说完,我冒着大雨,向着小弟弟指的方向跑去,田塍小路好滑呀,走一步摇三摇。
来到田埂边,没有见到小鸭子的影子,只隐隐听到“呷、呷、呷”的叫声;跟着声音仔细找,这才看见不远处的秧田里,果然站着两只米黄色的小鸭子。
我沿着田埂轻手轻脚地走过去,刚要伸手抓,两只小鸭子“呷、呷、呷”地惊叫着跑开了。
我急忙卷起裤管,下到田里去抓;一步步小心地走着,留心别撞倒秧苗。
后来总算把两只小鸭子全都捉住了!这时,我裤子上溅满了泥水,
浑身也叫雨淋湿了。
我爬上田埂,把小鸭子交给小弟弟。
见到他小脸上露出了笑容,我心里也乐滋滋的。
【评析】
《雨中》这篇习作一开头就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一个雨天的下午,地点——泥泞的小路上,人物——“我”,事情的起因——小弟弟赶鸭,因为雨天,所以鸭子全跑了,接着,小作者详细地介绍了经过——“我”帮弟弟找小鸭,最后写明结果——找回了小鸭子。
这样,“六要素”交代清楚的文章,一读就让人十分明了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是一件什么事。
此外,本文对于自我心理活动的刻画很生动,由开始的不愿帮到后来的决定帮,写得较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