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 10附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全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全集

一、选择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2题。

材料1: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材料2:“嫦娥二号”奔月模拟图。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B.图中包含两级由自然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C.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D.“嫦娥二号”奔月途中,与地球组成天体系统2.有关“嫦娥二号”卫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奔月途中工作能量主要来自太阳B.在地月转移轨道段未飞出地月系C.在其飞出地球大气层的奔月途中属于天体D.在月球上探寻到存在生命的证据解析:第1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选项内容分析A项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自然卫星,但不是唯一的卫星,地球还有许多人造卫星B项图中由自然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只有一级,即地月系C项从图中地月距离以及月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可知该项正确D项“嫦娥二号”奔月途中并没有与地球相互绕转,不能组成天体系统第2题,“嫦娥二号”卫星在奔月途中,满足天体的条件;主要依靠太阳能发电提供能量来完成其工作;“嫦娥二号”在奔月过程中都未脱离地月系;从目前情况看,月球上还没有存在生命的证据。

答案:1.C 2.D“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球小,月球绕着地球跑。

”重温童谣,据此回答3~5题。

3.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恒星、行星、卫星B.星云、恒星、行星C.恒星、行星、小行星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4.童谣中出现的天体都属于()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银河系④河外星系⑤总星系⑥宇宙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③⑤⑥5.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3.A 4.D 5.B6.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的左邻右舍是()A.金星、地球B.地球、木星C.木星、土星D.水星、木星解析:选B。

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基础练学问点1天体的推断2024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平安着陆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其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

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放射取得圆满胜利,当日,多地网友拍到我国空间站过境祖国上空,直呼美极了。

据此完成1~2题。

1.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与其成因类似的是( )A.流星 B.极光C.彗星 D.磁暴2.依据天体类型,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属于( )A.恒星 B.行星C.流星 D.卫星学问点2天体类型的推断读“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3~4题。

3.甲、乙、丙、丁代表的天体系统依次为( )A.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C.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D.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地月系4.以下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月地距离是1.5亿千米B.日地平均距离约38.4万千米C.月球是地球的卫星D.太阳系处于银河系的中心学问点3太阳系中的一颗一般行星2024年8月20日出现了木星冲日现象。

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天体是( )A.土星 B.金星C.火星 D.海王星6.木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 )A.方向相同 B.轨道近圆C.轨道共面 D.平安稳定学问点4存在生命的行星2024年1月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发觉了一个与地球类似的、可供人类将来居住的“宜居地球”,并将其命名为“TOI700d”,距离地球仅100光年。

据此完成7~8题。

7.由材料可知,“TOI700d”最可能位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C.银河系 D.河外星系8.推断“TOI700d”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A.与地球相像的地表形态B.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C.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D.获得与地球上相像的可见光易错练易错点1天体与天体系统特征驾驭不清2024年11月8日晚(农历十月十五)上演了月全食,月球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大致在同始终线上,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从而产生月全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0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0含答案

课时分层作业(十)海水的性质A级·学考达标练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能表示海水水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曲线①B.曲线②C.曲线③D.曲线④2.造成曲线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B.海陆热力差异C.大气环流D.海水导热率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图中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海水运动C.纬度D.径流4.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A.2月B.5月C.7月D.10月[2023·辽宁沈阳高一期中]2022年5月15日上午,海军第38批护航编队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解缆启航,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37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读图,回答5~6题。

5.亚丁湾与红海的海水密度大小()A.亚丁湾>红海B.亚丁湾=红海C.亚丁湾<红海D.无法判断6.舰船从亚丁湾驶入红海前后,因海水密度的不同,轮船的吃水深度会()A.增加B.减小C.不变D.都有可能在“掉深”事故中,中国海军372号艇的官兵,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坚韧的毅力,在3分钟内执行500多个动作,成功处置事故,创造了潜艇史上成功摆脱“掉深”先例。

“掉深”即“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性质发生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使潜艇犹如人“从山顶跳下悬崖”一样,引发潜艇的破损并导致沉没。

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造成“掉深”现象的海水性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水盐度由上至下急剧增加B.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C.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D.水下滑坡引起海啸8.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

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B.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加深而迅速增大C.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突然变化会影响鱼类的生存和繁殖D.海水密度不会影响海水运动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____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________附近的海域。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10: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10: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题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选择题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有举世闻名的坎儿井工程,用以发展灌溉农业。

据此回答1~2题。

1.坎儿井工程直接利用的水源是()A.冰雪融水B.地下水C.河流水D.淡水湖泊水2.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所需的水源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A.大挖机井,充分利用地下水B.采取措施,加速高山冰雪融化C.发展节水农业D.人工增雨解析第1题,坎儿井是通过暗渠引水,直接利用地下水,主要的间接来源是冰雪融水。

第2题,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应选用耐旱品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采用喷灌、滴灌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 1.B 2.C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4.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第3题,图片中反映出的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污染严重,加之人口激增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加大。

第4题,华北地区由于处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造成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较小,难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

答案 3.C 4.B淡水资源日益紧张,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

我国西北地区实施的“母亲水窖”工程,现已取得较好效果。

据此完成5~6题。

5.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母亲水窖”工程,可缓解的水资源问题是()A.提高水资源质量B.产业利用不平衡C.空间分布不均D.时间分配不均6.国际上对河流的开发利用率一般不超过40%,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约达20%,西北地区为53.3%,其中黄河流域为55%,内陆河流域为52.5%。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课时作业10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课时作业10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十)[学业水平层次(A)]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1~3题。

1.a、b两地的气压性质为()A.a地是高气压,b地是低气压B.a地是低气压,b地是高气压C.a、b两地都是高气压D.a、b两地都是低气压2.假如图中五条等压线(单位:hPa)的数值分别是1 000、1 008、1 016、1 024、1 032,那么等压线②④的气压值分别是()A.1 024、1 032 B.1 000、1 032C.1 016、1 008 D.1 008、1 0243.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解析】第1题,结合题意,1月份陆地上(亚洲)形成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则海洋上(太平洋)为低压。

第2题,由题意可知,图中①应为1 000 hPa,⑤应为1 032 hPa,那么②④分别为1 008 hPa、1 024 hPa。

第3题,c点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部,处于东亚地区,冬季东亚地区盛行西北季风。

【答案】 1.A 2.D 3.B(2022·南通检测)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图,读图,完成4~6题。

4.图示季节最有可能为北半球()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甲风形成缘由主要是()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C.受信风带的把握D.副热带高压的影响6.受乙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A.不会形成洪涝灾难B.普遍寒冷干燥C.普遍高温多雨D.多大风天气【解析】第4题,季风环流从海洋吹向陆地,因此是北半球的夏季。

第5题,甲为南亚的西南季风,其形成缘由主要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成。

第6题,乙是东南季风,由于空气来自于低纬度的海洋,因此形成的天气特征是高温多雨。

【答案】 4.B 5.A 6.C读下图,结合所学学问,回答7~8题。

7.图中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全球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8.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解析】图中的风带位于北纬30°~60°之间,该纬度带为西南风,故图中①风向正确;大陆西岸常年受西南风影响,形成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10:3.3海水的运动练习题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10:3.3海水的运动练习题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海浪,也称为波浪,是常见的海水运动形式。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海浪及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风浪—风力大小B.海啸—海水运动C.风浪—火山爆发D.风暴潮—洋流2.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

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 km,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 000 m)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

若图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壳陷落,则四地中最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海水运动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巨大的能量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

据此回答3~4题。

3.夏威夷是冲浪爱好者的天堂,冲浪时人们利用了( )A.潮汐的能量B.洋流的能量C.海啸的能量D.波浪的能量4.在海水运动的表现形式中,对人类的破坏性最大的是( )A.风浪B.海啸C.潮汐D.洋流潮汐现象是地球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下产生的,一般具有周期性变化。

以月球为参照对象,地球的自转周期平均是24小时50分,月球阴晴圆缺的周期约为29.6天。

下图为地球表面某地潮汐的变化周期示意图。

据此回答5~6题。

5.如果图示潮汐变化为潮汐的日变化(只考虑月球的影响),可以推测( )A.A至B的时间间隔为6小时B.B至C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C.C至D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25分D.A至D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50分6.如果图示潮汐变化是受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的影响,可以推测( )A.产生B、D现象时,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B.产生A、C现象时,月球的引潮力被太阳削弱C.产生A、C现象时,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D.产生B、D现象时,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相垂直下图示意我国港珠澳大桥位置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读图,完成7~8题。

7.东、西人工岛建成后,涨潮时海水自南向北涌入东、西人工岛之间水域会使主航道( )A.流速减缓B.宽度变窄C.淤塞加剧D.水深增加8.轮船进出港时,宜选择( )①进港时,选择涨潮时②进港时,选择落潮时③出港时,选择涨潮时④出港时,选择落潮时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洋流按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高中地理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0 海水的性质含解析

高中地理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0 海水的性质含解析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0海水的性质含解析课时分层作业10海水的性质【合格基础练】4月15日,我国科考功勋船“大洋一号”驶离厦门现代码头,开始执行2018年综合海试B航段任务。

其中,4 500米级“潜龙三号”潜水器首次亮相。

据此回答1~2题。

1.如图表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中,该潜水器下潜过程中经历的温度变化最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2.根据上题的结论,推测下列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小的是()A.赤道B.回归线C.副热带D.北极圈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量B.温度C.蒸发量D.入海径流4.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化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A.2月B.5月C.7月D.10月读“北冰洋部分航线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北部地区海岸线很长,港口却很少,其主要原因是()①海水温度低,冰封时间长②沿岸河流少,淡水补给难③人口密度小,经济不发达④大雾天气多,白昼时间短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6.有人预测北冰洋航线将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试推测其理由()①全球气候变暖,海冰面积减少②图示北冰洋航线为公共海域,各国可自由穿行③核动力破冰船的广泛使用④缩短了西欧与东亚及北美的航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素养提升练】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辽东湾是我国水温最低、冰情最重、海冰资源分布最多的海区,但目前仍未大规模开发.据此完成7~9题。

7.辽东湾海面冬季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有()①纬度较高,获得光热少②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③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④受寒潮影响,降温明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海湾封冻会导致()A.上空空气湿度增加B.区域内降雪量增加C.冰面风力显著减弱D.冰下海水盐度升高9.目前,世界范围内通过海冰大规模制取淡水成本较高的原因可能是()A.海水结冰时间短B.海冰资源较少C.开采海冰难度大D.海水污染严重下图为“大西洋沿某一经线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及“该经线上三个观测点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10~11题。

2023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作业10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2023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作业10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作业10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一、选择题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下图是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假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

读图完成1~2题。

1.遵循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规律,图中陆地降水量和入海径流量单位数分别是()A.7913B.798C.2113D.2182.a、b为水循环主要环节,则()①环节a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②环节a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③环节b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④环节b可以输送水汽和热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水循环各环节对应正确的是()A.a—水汽输送B.b—蒸发C.c—地下径流D.d—下渗4.有关水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A.促使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B.影响全球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C.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D.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

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5~6题。

5.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水汽输送B.降水-1-C.植物蒸腾D.下渗6.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①减少内涝发生②改善生态环境③提高江河水位④加剧热岛效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虹吸雨水收集系统是在缺水地区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后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

读虹吸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回答7~9题。

7.该系统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降水C.下渗D.地表径流8.该系统建设的主要目的是()A.调节城市局地气候B.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状况C.缩短径流汇聚时间D.减少土壤水分蒸发9.最适合使用该系统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华北地区D.青藏高原地区读“亚马孙河流域水系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亚马孙河属于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A.水汽输送B.下渗C.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11.关于亚马孙河流域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描述错误的是()A.植物蒸腾作用减弱B.下渗减少C.地下径流增加D.地表径流增加2023年4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有16个城市开始试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10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2019·郑州高一检测]下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向图”,图中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

据此完成1~2题。

1.与我国冬季风的形成有关的气压中心是()
A.甲B.乙
C.丙D.丁
2.图中⑤地的风向及其成因是()
A.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东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2.解析:第1题,我国冬季受亚洲高压的影响,盛行西北风。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⑤地的风向为西南风,主要是由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导致的。

答案:1.A 2.D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为某月份三个不同大气活动中心,且乙活动中心达到一年中势力最强盛值。

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所示月份最可能是()
A.1月B.4月
C.7月D.10月
4.图示月份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少雨B.温和多雨
C.高温多雨D.寒冷干燥
5.图示月份图中①②③三处的主导风向分别是()
A.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北风
B.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南风
C.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北风
D.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南风
3~5.解析:第3题,从图中甲、乙所在的位置可知,甲是印度低压,乙是夏威夷高压,当夏威夷高压达到一年中最强盛时,是7月。

第4题,7月,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第5题,①位于东亚,②位于南亚,7月,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西南风,③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7月该地是东南风。

答案:3.C 4.C 5.B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气压带代表()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
7.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季风能带来高温多雨的天气
.图中阴影所示气压中心为亚洲低压,是M
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部分应该为亚洲高压,该图所示季
地处在东亚地区,冬季风的成因为海陆热力性
地盛行()
.西南季风
.西北季风
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13.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
B.B地寒冷干燥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正值1月左右
11~13.解析:第11题,图中A、B、C三个季风区分别是东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

三地的季风成因和性质不同。

东亚1月吹西北风。

第12题,南亚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造成的,性质湿热,其强弱进退影响降水的多少;冬季风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性质凉爽干燥;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第13题,澳大利亚北部1月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吹西北风;7月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吹东南风。

答案:11.D12.D13.D
二、综合题
14.下面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气压带如图1中甲所示位置时,简述A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2)说出与A海沿岸地区相对应的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的名称及成因。

解析:第(1)题,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炎热干燥。

第(2)题,30°N~40°N大陆东岸,由于受冬、夏季风的交替控制,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
(1)炎热干燥。

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2)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5.读“中纬度大气环流理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a、b、c三种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完成中纬度大气环流。

(2)a气流在地面形成的气压带叫__________,此气压带是由于__________(热力或动力)作用而形成的,它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团的性质是__________。

(3)与b气流有关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a气流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场不呈带状分布,而是一个个闭合系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年7月在北半球的海洋上出现的主要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年受b气流影响的地区,其气候类型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请在图中大致绘出该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曲线。

解析:从图中可知,中纬大气环流为北半球,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作用形成,气候炎热干燥。

b为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有关。

30°N海陆相间分布、气压带被切断。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曲线变化和缓。

答案:
(1)图略。

(a为下沉气流,b为西南风,c为上升气流)
(2)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炎热干燥
(3)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4)北纬30°附近海陆相间分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热力差异明显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
(5)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小图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