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类的元素周期表教学提纲
第11讲 元素周期表 讲义

第10讲元素周期表知识网络图10.1元素周期表知识精讲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编制了首张元素周期表,解释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成横行的一系列元素成为一个周期。
(2)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按电子层数依次递增的顺序上而下排列成纵行的一系列元素成为一个族。
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7个周期,16个族)(1)横行:七个横行(七个周期)短周期: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周期,分别有2、8、8种元素。
长周期:包括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周期,分别有18、18、32、32种元素。
(2)纵行:18个纵行(16个族)a、第8、9、10三个纵行叫第Ⅷ族,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标作一族b、电子层数=周期序数①主族:七个主族,用A表示;分别是IA、II A、III A、IV A、V A、VI A、VII Aa、第IA族(除氢外):称碱金属元素,包括锂、钠、钾、铷、铯、钫第VIIA族:称卤族元素,包括氟、氯、溴、碘、砹元素b、同一主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主族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正价= 8 -│负价│②副族:7个副族,用B表示;分别是IB、II B、III B、IV B、V B、VI B、VII B③第Ⅷ族:包括3个纵行;过渡元素(又叫过渡金属):包括全部副族和第Ⅷ族④0族:指稀有气体元素。
【归纳小结】元素周期表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以下几点:1.从左到右一共有18列,请说出从左到右族的名称?2.每一个周期能容纳多少个元素?计算出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3.同族的上下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3.要求写出前二十个元素的元素符号、和7个主族元素的所有符号、自己会画周期表4.二主族元素与三主族元素差多少个原子序数?5.指出镧系、锕系的位置、元素种数?6. 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规律练习:根据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1、在所有的族中,______元素种类最多;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在______族。
高中化学提纲教案模板

高中化学提纲教案模板课题:化学元素的周期律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及基本特点;2. 掌握化学元素周期律规律的基本原理;3. 熟练运用周期表进行元素分类和预测元素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基本特点;2. 化学元素周期律规律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内容安排:一、周期表的构成和基本特点1.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建立历程;2. 一级、二级和三级半径概念;3. 周期表中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基本特点。
二、元素周期律规律的原理1. 周期性规律的核心思想;2. 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性质;3. 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 元素周期表的分类方法;2. 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预测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和解释教学相结合;2. 实验观察分析法;3. 讨论和思考交流。
教学过程安排:1. 介绍周期表的历史和构建;2. 分析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基本特点;3. 讲解元素周期律规律的原理;4. 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分类方法和性质预测;5. 实验操作展示元素周期性规律;6. 讨论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评价方法:1. 单元测验;2.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3. 讨论和思考能力。
教学反思与改进:1. 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3.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资料准备:1. 周期表实物展示;2. 实验化学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实验器材;3.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相关资料。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及发展过程;2.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分类;3.理解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4.掌握使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元素的分类及化合物的组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组成及分类;2.难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三、教学过程:1.概述(1)典型金属元素:钠(Na)、铜(Cu)、铁(Fe)、铝(Al);非金属元素:氧(O)、氯(Cl)、硫(S)、氢(H)。
(2)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可以方便地进行分类和记忆。
2.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发展(1)1869年,德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的最早版本。
(2)20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门德里夫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并用电子层模型解释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3.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分类(1)元素周期表是由行和列组成的。
(2)同一行中的元素具有相同的外层电子结构,被称为同位素。
(3)同一列中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被称为同族元素。
(4)元素周期表还包括质子数、中子数、电子层数等信息。
4.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1)原子半径:同一周期中,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减小;同一族中,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电子数目的增加而增大。
(2)电离能: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电离能随原子半径的减小而增加;同一族中,元素的电离能随着电子数目的增加而减小。
(3)电负性: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半径的减小而增加;同一族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电子数目的增加而减小。
(4)金属特性: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左侧和中间位置,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5)非金属特性: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右侧位置,具有不良的导电性和热导性,特别是卤素族和气体族。
5.使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元素的分类及化合物的组成(1)使用元素周期表可以方便地用元素的化学符号进行元素的分类。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组成可以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公式。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元素周期表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元素周期表一、引言元素周期表是化学领域中重要且基础的工具之一,它为我们理解元素性质的规律提供了有效的框架。
本文将介绍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中有关元素周期表的内容,包括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中的趋势规律以及元素的分类等方面。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 元素周期表的布局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小到大进行排列,横行称为周期,纵列称为族。
最左侧的是金属,右侧是非金属,中间是过渡金属。
2.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由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组成。
三、元素周期表中的趋势规律1. 原子半径的变化原子半径是指从原子核到最外层电子的距离,它在元素周期表中是有规律的。
一般来说,原子半径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减小,原因是原子核的电荷增加,吸引外层电子向内部靠拢。
同一周期内,原子半径会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这是因为电子层的增加导致了原子半径的增加。
2. 电离能的变化电离能是指从一个原子中移走一个外层电子所需要的能量。
元素周期表中,电离能一般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大,原因是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外层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吸引力减弱,使得电子更难被移走。
同一周期内,电离能会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这是因为电子层的增加导致外层电子与原子核的距离增大,降低了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吸引力。
3. 电负性的变化电负性是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的度量,越强烈的吸引力就意味着越高的电负性。
通常来说,在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大。
原因是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距离增大,电子更容易被原子核吸引住。
同一周期内,电负性会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这是因为增加的电子层使得外层电子与原子核的吸引力减弱。
四、元素的分类1. 金属元素周期表最左侧的区域是金属区,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金属通常呈固态存在,但汞是金属中的唯一液态元素。
2. 非金属元素周期表最右侧的区域是非金属区,非金属通常不具备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大多数呈气体或固态存在。
高中化学教案 学习元素周期表

高中化学教案学习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教案:学习元素周期表引言: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组织化学元素。
学习元素周期表对于高中化学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教案将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组成以及应用。
一、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元素周期表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化学元素表。
它被分为若干个水平行(周期)和垂直列(族)。
在周期表中,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递增顺序排列。
1.1 元素周期表的水平行(周期)每一周期代表着一个主能级。
从左至右的周期数增加,代表着电子壳层中的电子数量递增。
水平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电子构型。
1.2 元素周期表的垂直列(族)周期表的垂直列被称为族,在同一族中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元素周期表的最左侧是碱金属族,最右侧是气体族。
二、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由一系列的数据组成,包括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和元素名称等。
这些数据为化学家和学生提供了有关元素的重要信息。
2.1 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唯一的符号,用于简洁地表示该元素。
例如,氧元素的符号是O。
2.2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是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元素都具有的一个特有数字。
它表示了该元素原子核中的质子数量,也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顺序依据。
2.3 原子量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量代表了该元素一个摩尔的质量,通常以克/摩尔(g/mol)为单位。
原子量与元素的质量相对应。
2.4 元素名称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名称。
一些元素的名称来自科学家的名字,例如钴(Cobalt)是以哥伦比亚的拉丁名Co-balt(邻近地球)而得名。
三、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方法学习元素周期表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3.1 掌握周期表的布局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布局是学习的基础。
学生应该掌握周期表的水平行和垂直列代表的意义,以及元素的排列顺序。
3.2 记忆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是学习的重点。
透过记忆经常出现的元素,例如氢(H)、氧(O)、碳(C)等,可以加强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应用。
《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表》教案元素周期表是化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描述了化学元素的特性和排列方式,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如何设计一份优秀的《元素周期表》教案,让学生感到有趣、容易理解并且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先明确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来撰写教案。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 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和规律;2. 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各个元素的特性、价电子及价态;3.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针对上述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重难点分别为:1.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和规律,以及描述这些规律的基本概念;2. 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各个元素的特性和应用方法,特别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掌握元素的化学反应和相关知识,为深入理解元素周期表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方法针对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讲授法:对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该表格的排列方式和规律;2. 实验法:利用化学实验在实验室中模拟元素间的化学反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元素的特性和反应;3. 案例法: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元素周期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的作用和价值。
四、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和排列方式;2. 元素周期表中基本元素的特性、价电子和价态;3. 元素的化学反应和相关知识;4.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方法和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五、教学评估教师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评估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测试、作业和实验报告等。
通过这些手段,学生可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也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及时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元素周期表优质教案

元素周期表优质教案元素周期表优质教案【篇1】一、课程标准要求: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二、教材整体分析:本节在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之后,通过探究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使学生学习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通过整合ⅶA族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和探究金属钾的性质,使学生学习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认识元素周期表,体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即位、构、性)的关系,初步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对化学1和初中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整合;同时体会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意义三、教学目标:1、以第3周期元素和ⅦA、ⅠA族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2、了解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3、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4、了解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知识上重点、难点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2、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下探究和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后作业】教材P27页第3题【课后练习】1、下述事实能够说明硫原子得电子能力比氯弱的是()(A)硫酸比盐酸稳定(B)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C)盐酸酸性比氢硫酸强(D)硫酸酸性比高氯酸弱2、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为:HXO4>H2O4>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 X>>Z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Z (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Z D)单质与氢气反应容易程度:X>>Z3、按C、N、O、F 的顺序3、下列递变规律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C)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大元素周期表优质教案【篇2】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教案第一章: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发展1.1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2 元素周期表的编制1.3 元素周期表的演变与发展第二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1 周期表的横行与纵列2.2 周期表的周期与族2.3 周期表的区块与间隙第三章:元素周期律的规律3.1 原子序数的递增规律3.2 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3.3 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第四章:元素周期表的应用4.1 元素的查找与识别4.2 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4.3 元素周期表在物质制备中的应用第五章:元素周期表与化学键5.1 离子键与元素周期表5.2 共价键与元素周期表5.3 金属键与元素周期表第六章:主族元素的结构与性质6.1 碱金属族元素6.2 碱土金属族元素6.3 卤族元素6.4 稀有气体元素第七章:过渡金属元素的结构与性质7.1 过渡金属元素的电子排布7.2 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学反应7.3 过渡金属元素的合金与应用第八章:镧系元素与锕系元素8.1 镧系元素的结构与性质8.2 锕系元素的结构与性质8.3 镧系元素与锕系元素的应用第九章:元素周期表与生物体9.1 生物体中的主要元素9.2 元素周期表在生物体中的应用9.3 元素周期表与生物化学反应第十章:元素周期表与环境保护10.1 环境中的有害元素10.2 元素周期表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0.3 元素周期表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现代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研究11.1 元素周期表的新发现11.2 超重元素与合成元素11.3 元素周期表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二章:元素周期表与量子化学12.1 量子化学基本原理12.2 元素周期表中的量子化学现象12.3 量子化学在元素周期表研究中的应用第十三章:元素周期表与材料科学13.1 元素周期表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13.2 纳米材料与元素周期表13.3 新能源材料与元素周期表第十四章:元素周期表与化学教育14.1 元素周期表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4.2 元素周期表教育的重要性14.3 元素周期表教育的发展趋势第十五章:元素周期表与化学研究的前沿15.1 元素周期表中的未解之谜15.2 元素周期表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15.3 元素周期表与化学科学的未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包括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发展、结构、规律、应用以及与化学键、生物体、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种类的元素周期表
2015级六班甘浩弘1.扇形元素周期表
2.四棱锥形元素周期表
3.工程图式环形元素周期表
4.圆形元素周期表
5.圆环形元素周期表6
6.树式元素周期表
7.螺旋式立体元素周期表
8.塔式元素周期表
9.螺旋时钟式元素周期表
11.零件式元素周期表
12.太极八卦式元素周期表
规律:1.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2.不同种类的元素周期表都显示出元素性质与其位置之间的联系。
3.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显示出周期性的变化特征
4.在同一方向上的元素其性质往往有一定的相似性
5.元素相对原子质量随原子序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