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心电数据库建立的意义及实施
尽快建立中国心电数据库-北京某著名医院心内科

(4)提高运动试验心肌 缺血的阳性率:与监测 12导联心电图相比,监 测同步15导联心电图时 能明显提高阳性率。
如何建立中国心电数据库
如何建立中国心电数据库
组织:中心医院结合社区模式选择:高精度、国 际认可的心电图数据库系统 选择:高精度、国际认可的心电图数据库系统 实施:分阶段逐步,实现数据共享,会诊,研究
尽快建立中国心电数据库-北 京某著名医院心内科
心电信息管理系统
心电信息管理系统(MUSE)是指通过医院局域网将各临床科室及 心功能科的心电图机、运动测试系统及动态心电图等产生的心电信 号集中进行数字化存储、分析、编辑、查询等系统管理,同时与医 院信息系统(HIS)进行双向数据整合,实现心电图申请预约、检查、 报告发放,数据查询流程化、自动化。
心电数据库主要临床作用
2.心电图自动及人工对比分析
MUSE自动比较功能
心电数据库主要临床作用
3.药理学研究
心电数据库主要临床作用
药物最严重的两个副反应
肝毒性 QT间期延长:心电数据库可将QT间期延长的变化
进行系统的收集与分析,并储存
The European Agency for the Evaluation of Medicinal Products (EMEA). Human Medicines Evaluation Unit. Committee for Proprietary Medicinal Products (CPMP). Points to Consider: The Assessment of the Potential for QT Interval Prolongation by Non-Cardiovascular Medicinal Products. CPMP/98/696. 17 December 1997. Fenichel RR, Koerner J. 1999. Development of Drugs that Alter Ventricular Repolarization (Draft).
心电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心电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近年来,我国医院信息化和系统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当前很多医院已从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会计信息系统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方向转化,并建成了以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为基干,以医嘱、电子病历、医务会计为主体,以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C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1aborators;Informationmanagement system,LIS)、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ystems,PACS)等临床专业系统为支撑的医院整体信息化平台”。
然而,医院最大检查量之一的心电机检查、单机打印的模式上。
心电检查信息化的主要困难原因在于:心电信息分类较为繁杂,心电图设备厂商众多,虽然2007年已经出台了国际心电信息标准(MFER ISO/TS l 1073—92001 2007),但尚未得到其广泛应用,因此尽管心电信息是人类最早实现数字化的生物信息之一,但其整体的信息化进展却明显落后于医学影像等技术的应用。
心电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电生理检查,实现心电图的采集、存储、诊断、管理。
同时与医院HISSH连接,使心电图检查真正融入到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并最终实现医疗信息共享的目标。
下面从从心电图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HIS 集成以及系统构成等方面全面介绍心电图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建设目标●能够实现心电图数字化的采集、存储和管理,降低运作成本。
心电图信息系统实施后,医院的门诊医生工作站、临床医生工作站和相关科室均能方便阅读病人的心电图信息,在医院内部实现无纸化管理。
●实施的心电图信息系统必须与医院信息系统完全集成,信息能够高度共享。
心电图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分析

心电图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分析心电图(ECG)检查属于临床诊断尤其是心脏病诊断最常用方式之一,ECG 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实现ECG高采样率的储存,更加及时准确提供当前及既往心电信息。
ECG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提供心电数据集中地进行储存、分析、管理与统计,且该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HIS)连接,将心电检查汇入至医院信息化建设当中,有效实现了资源网络共享。
ECG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化管理中重要一部分,为医院、患者及社会均带来便利,该管理系统的有效应用对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与信息化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该文从ECG信息化管理现状出发,论述其建设过程以及建设意义,分析该系统的具体应用。
标签:心电图;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建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为适应社会逐步信息化趋势,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推广与普及。
医院为社会结构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现代化需求,我国各大医院正在将医疗信息逐步信息化管理。
其中,心血管疾病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对其进行及早诊断发现并予以及时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常规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等均为心脏疾病诊断最常用诊疗工具,然而大量的心电图报告的研究取用、储存管理等给医生与医院带来很大不便,也影响着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1]。
为实现心电信息于医院内部以及各个医疗机构之间顺畅交流,实现信息的共享,建立ECG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ECG信息化管理现状ECG为心脏病常规一项检查项目,各级医疗单位均广泛使用,心电图室负责心电图的收集、分析以及报告,然后目前的ECG检查仍具有较多问题需要解决。
①心电资料收集之后不能进行数字化储存,使得大量临床数据资料丢失,而且心电信息无法共享也影响着医生日常工作,使联合会诊难度增大。
②我国仍未建立自己的心电数据库,目前仍在沿用欧美分析诊断标准;而且如今心电记录纸上无患者基本信息资料,使得心电报告缺失法律效力。
③虽各级医院均配备心电设备,但专业诊断医师较为缺乏,各医师诊断水平不同,导致报告质量受到影响,使患者诊治受到延误[2]。
尽快建立中国心电数据库-某著名医院心内科ppt课件

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CIS临床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行政管理系统
-
3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医院信息系统
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CIS 临床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CIS 临 床信息系統
检验科信息系统 心电信息系统
(LIS)
(MUSE)
影像信息系統 (PACS)
入院前 急診 检验科 放射科 手术室 ICU 超声 导管室
-
4
心电数据库发展历史
-
12
心电数据库主要临床作用
2.心电图自动及人工对比分析
-
13
MUSE自动比较功能
心电数据库主要临床作用
3.药理学研究
-
17
心电数据库主要临床作用
药物最严重的两个副反应
肝毒性 QT间期延长:心电数据库可将QT间期延长的变化
进行系统的收集与分析,并储存
The European Agency for the Evaluation of Medicinal Products (EMEA). Human Medicines Evaluation Unit. Committee for Proprietary Medicinal Products (CPMP). Points to Consider: The Assessment of the Potential for QT Interval Prolongation by Non-Cardiovascular Medicinal Products. CPMP/98/696. 17 December 1997.
心电信号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心电信号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心电信号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2 心电信号特征2.1 心电信号基本构成2.2 心电波形检测近年来心脏病仍然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世界上心脏病的死亡率仍占首位。
据统计全世界死亡人数中,约有三分之一死于此类疾病,这己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因此心脏系统疾病的防治和诊断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首要问题。
1 心电信号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心电信号是人类最早研究并应用于医学临床的生物信号之一,它比其它生物电信号更易于检测,并且具有较直观的规律性,因而心电图分析技术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心电图检查是临床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
心电图的准确自动分析与诊断对于心血管疾病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国内外学者所热衷的课题。
以前的心电图大多采用临床医生手动分析的方法,这一过程无疑是费时费力且可靠性不高。
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心电图自动分析得以迅速发展,将医生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七十年代后,心电图自动分析技术已有很大发展,并进入实用化和商业化阶段。
然而,心电图自动诊断还未广泛应用于临床,从国内外的心电图机检测分析来看,自动分析精度还达不到可以替代医生的水平,仅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辅助信息。
其主要原因是心电波形的识别不准,并且心电图诊断标准不统一。
因此,探索新的方法以提高波形识别的准确率,寻找适合计算机实现又具诊断价值的诊断标准,是改进心电图自动诊断效果,扩大其应用X围的根本途径。
如何把心电信号的特征更加精确的提取出来进行自动分析,判断出其异常的类型成了鱼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2 心电信号特征心电信号的检查意义在于:用于对各种心率失常、心室心房肥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病症检查。
心电图是反映心脏兴奋的电活动过程,它对心脏基本功能及其病理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心电图的检查必须结合多种指标和临床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对心脏的功能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
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及进展摘要:信息化的出现,对我国传统的心电管理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传统的心电管理已经不能够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因此,心电管理进行系统进行了改革创新,将网络信息化融入到心电管理系统当中,从而推动临床心电管理系统的发展。
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解决了原有心电采集、分析报告发送时间过长、效率过低的问题,实现了心电检查工作的系统化、数字化、规范化的目标。
本文就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及进展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临床应用;进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各企业利用网络技术加强管理,在市场竞争中,加强自身的实力,以取得优势竞争地位。
医学行业也不例外。
其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医学临床研究相融合,从而衍生出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使得心电采集、信息传递、加工、转换等工作的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心电图数据信息的分析,为临床医学提供了更加完善的诊疗服务,推动了医学行业的发展。
1.心电网络信息系统概述所谓心电网络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医院中的各科室的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系统等的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递至医院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当中。
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传送至的信息进行内部分析,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将集中存储,以供心电信息使用者随时取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电图的科研分类、专业参数查询、资源共享、质控管理等工作。
在临床医学中,心电网络信息系统是电子病历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为医院之间进行心电数据交流、远程会诊、远程技术培训和医学再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心电网络信息系统具有诸多的优势,而想要使得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就要对心电网络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就需要医院能够引进先进的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其可以有效加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提高心电图的工作效率,减低信息技术整合成本,将医院的各种不同的心电以及电生理检查设备与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想连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将心电信息进行统一的存储,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在互联网建立WEB浏览器,从而方便医生在网上进行心电信息资源的查询,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世界卫生组织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关于“医疗危机”这一概念的提出了,具体来讲,指的是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对于相应所需医疗费用,已经无力承担。
就目前形势而言,统计用于心血管治疗的费用,正在以每年18.6%的速度增长着,而这一数值相较于我国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而言是非常惊人的,这也就代表着,我国已经深陷医疗危机,所以,我国积极推行的医疗侧改革,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医疗联合体、加快推进分级诊疗”的政策目标。
在过去的几年中,全国各地的区域医联体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本文仅就心电医联体建设的需求进行分析,阐述心电医联体建设的意义及在建设中需关注的问题。
1 心电医联体建设政策背景2017年10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内容包括: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以强基层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发展健康产业。
2018年4月2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有这样的内容表示:应积极把互联网技术贯彻、落实用于医疗联合体当中,促进医疗资源的上下贯通,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与互通,保证医疗业务的高效协同,以此为基础,积极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等服务工作,施行由基层检查、由上级诊断的这一模式,使得规范、有序、合理的分级诊疗各具就此形成。
2018年7月12日,国家卫健委《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提出:预计直至2020年,我国便会全面实现远程医疗服务,且这种服务模式将会覆盖于全国各大医院及县级医院,自此之后再慢慢延伸落实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等机构当中。
而对于医疗联合体的牵头医院而言,应积极创设远程医疗中心。
2018年8月7日,卫健委与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加强统筹规划,加快推进医联体的构建:将重心重点放在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上,以此来不断拓展分级诊疗的区域分开;将中心重点放在县医院能力建设上,不断促进城乡分开;将各大危重症病的管理作为重点,积极开展分级诊疗的上下分开;将三级医院日间服务作为重点,贯彻落实分级诊疗的急、慢分开。
心电信号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心电信号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心电信号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2 心电信号特征2.1 心电信号基本构成2.2 心电波形检测近年来心脏病仍然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世界上心脏病的死亡率仍占首位。
据统计全世界死亡人数中,约有三分之一死于此类疾病,这己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因此心脏系统疾病的防治和诊断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首要问题。
1 心电信号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心电信号是人类最早研究并应用于医学临床的生物信号之一,它比其它生物电信号更易于检测,并且具有较直观的规律性,因而心电图分析技术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心电图检查是临床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
心电图的准确自动分析与诊断对于心血管疾病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国内外学者所热衷的课题。
以前的心电图大多采用临床医生手动分析的方法,这一过程无疑是费时费力且可靠性不高。
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心电图自动分析得以迅速发展,将医生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七十年代后,心电图自动分析技术已有很大发展,并进入实用化和商业化阶段。
然而,心电图自动诊断还未广泛应用于临床,从国内外的心电图机检测分析来看,自动分析精度还达不到可以替代医生的水平,仅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辅助信息。
其主要原因是心电波形的识别不准,并且心电图诊断标准不统一。
因此,探索新的方法以提高波形识别的准确率,寻找适合计算机实现又具诊断价值的诊断标准,是改进心电图自动诊断效果,扩大其应用范围的根本途径。
如何把心电信号的特征更加精确的提取出来进行自动分析,判断出其异常的类型成了鱼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2 心电信号特征心电信号的检查意义在于:用于对各种心率失常、心室心房肥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病症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图数据库的临床应用
不同研究方向,心电图数据库要求不同 1. 正常人群心电图范围的调查研究:数据库应包含足够大的样本量,并且要考 虑到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样本分布数,以符合正常值研究的统计学要求。 2.大规模的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临床试验:心电图数据库常是心血管 病医学库的一个组成部分。
首先应建立入选样本的基础心电图(包括各种测量数据),并按预定计划定 期随访采集系列心电图进入数据库,以便进行不同时期心电图的比较(例如 比较QRS电轴、QRS电压、Q波、ST-T变化以及节律、传导变化等)及调查心 电图变化与临床资料的关系。
心电图数据库的价值
四、建立中国人心电数据库迫在眉睫
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国家,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各 类心脑血管疾病逐年上升,心电图检查是临床筛查各类相关疾病的 重要、快捷检查手段,但目前为止,虽已有中国人相关心电数据的 报道,但均因样本量小,检测仪器缺乏统一性,因而指导意义不强。 为此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律学会以及中国医师协会联合拟在中国 开展心电数据库的建立,拟在美国GE公司等支持下,应用FDA认证 的统一标准的心电图机在全国进行大范围的心电数据的收集、整理 和测量、统计,以期在未来5-10年建立一个代表性强的中国人心电 数据库。
具体研究目的
- 建立中国正常成人心电图数据正常值范围。 - 调查和评估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对中国正常成人心电 图 数据的影响。 - 检验环境因素,如地域差异、体力活动、生活习惯等因素对心电 图数据的影响。
研究人群
人群特征:根据2011年人口调查,正常中国成人,年龄18-85岁,男女各 半。汉族人群为主。 入选标准:
心脏结构异常
LVEF≤50% 室壁运动异常 心包积液
肺动脉高压等。
研究方案
样本量:8000-10000人。
抽样原则:兼顾样本的全国代表性和抽样方法的可行性,采用
多阶段分层结合整群随机抽样。
研究方案
抽样方法:
- 将全国31省份划分为8类地区,样本量平均分配为8组,按照方便原 则选取1个省份作为代表; - 在选定的省份,按照方便原则结合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代表 性,分别选择一个城市和一个农村(县),将样本量平均分配到城市和 农村; - 在选定的城市和农村(县),收集辖区内的全部街道和村落名称, 然后按照完全随机抽样分别抽取足够数量的街道和村落,以满足该组所 需的样本数; - 在抽中的街道和村落,动员所有适龄人口(18-85岁)参加筛查和调 查。
心电图正常值:各指标均采用均值、标准差、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
2%,5%,25%,50%,75%,95%,98%分位数描述;正常值范围采用2%分位数, 98%分位数确定。
心电图影响因素:按年龄、性别、心率等因素分层,分别初步描述各因素
对间期、振幅、电轴等指标的影响。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为参研单位之一,可提供良好的流行病学及统计 学技术支持。
中国人心电数据库建立 的意义及实施
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律学会
资料来源:医汇心脏健康 网
背景
在循证医学背景下,医学数据库地位日益凸显
医学数据库是宝贵的医学资源,对医学研究、临床诊断、 疾病过程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开发心电图数据库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进行心电学研 究的主要模式和方向之一。
因此,开发心电图数据库实际上是一种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 medicine)的研究模式。
心电图数据库的价值
欧洲共同体近年采用严格标准开发了1个1220例的心电图数据库
(CSE数据库)。数据库除正常人外,还包括了经临床检查(包括介 入性检查)证实的左室肥大、右室肥大、各个部位的心肌梗死及 心室肥大合并心肌梗死等各种病例的心电图。
这个数据库对心电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欧洲心电图标准化 小组通过对这个数据库的调查研究,发表了关于常规心电图测量 推荐标准的报告,并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可。
欧洲许多学者还利用这个数据库资源进行各种专题的心电图研究 活动,发表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报告。
心电图数据库的价值
3.探讨心电图诊断标准和评估心电图的潜在价值
这类数据库可以用来探讨和建立某种疾病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通过对数据库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可以评估心电图的变化(图形 改变或测量参数改变)对某一特定疾病的潜在诊断价值,这种研究 方法常可得到科学合理和有说服力的结论,并正确地指导临床实 践。
动态心电图数据库(如:美国MIT-BIH心律失常数据 库和欧洲ST-T数据库) 心室晚电位数据库 运动心电图数据库 心磁图数据库 远程心电图数据库等。
心电图数据库的基本要求
1.心电图数据库必须包括下列资料: (1)心电图记录的日期和时间; (2)患者的识别码(编号); (3)性别、种族及出生年月(不提倡用年龄表示); (4)与疾病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 2.所有的心电图应当采用数字化形式记录和保存,心电图可随时打印 在记录纸上。 3.心电图仪的采样率应满足美国心脏协会(AHA)制定的标准,即成人 心电图采样率不应低于250 Hz,心电图仪模拟信号的频响带宽必须符
心电数据库的概念
心电图数据库是指数据库内的心电图诊断和分类,经过
临床资料证实,即数据库的心电图分类是以临床证据作
为分类标准,或者数据库的心电图分类经过权威的专家
小组确认(主要指心律失常数据库)。
心电图数据库的分类
体表心电图数据库(如日本循环协会体表标测图数据库)
其它与心电检测有关的数据库。
4. 检测和客观评价市场上各种心电图自动分析仪的性能(例如著名
的美国MIT及欧洲CSE数据库),还应满足有关机构制定的标准,包 括心电图数据采集、储存,传送格式等标准。
心电图数据库的价值
1.心血管病流行病研究的重要资料
近年,美国国家卫生院以及美国心、肺、血液研究院指导和 规划了几个著名的大规模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试验(例如 CHS、ARIC、NHANES、NHANES2、Framingham心脏研究等),通过实 施这些研究计划,开发了世界上样本量最大的国家级心电图数据 库。
谢谢!
中国人心电数据库计划
中国正常成人心电数据库:2012-2014年
中国疾病人群心电数据库: 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
中国人动态心电图数据库 中国人远程心电图数据库
中国正常成人心电数据库
研究目的
总体研究目的:
建立中国正常成人心电图数据库,掌握我国居民心电图测量数据的 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制订我国成人心电图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测量指标:1) P波形态:极向、时限、振幅;2)PR段:间期、抬 高/压低;3) QRS波:形态、振幅、时限;4)ST段:形态、时限、抬高/压低; 5)T波:形态、振幅、时限;6)QT间期;7)电轴。
研究流程
数据分析
人群特征分析:对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如年龄、身高、体重、生命体征
等进行描述。
研究内容
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主要慢性病的患病状况及家族史 生活方式等。 医学体检: 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腹围、血压等) 血液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采集:
采用MAC 5500心电图记录仪(GE公司)及国产心电图机采集12导联 10s静息心电图,采样率1000Hz。心电图数据管理使用MUSE系统。
周内用药史(不包括保健品);
(4)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人群
排除标准:
调查对象存在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即不能进入本项研究: (1)静息心率<50次/分钟或>110次/分钟; (2)查体血压≥140/90mmHg,或<90/60mmHg; (3)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水平异常; (4)超声心动图明显异常:
合AHA标准。
心电图数据库的基本要求
4.推荐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标准,每份心电图记录时间长度不
应少于10 s。 5. 应保证正确的导联电极位置及采集质量合格(低噪声、无基线漂
移)的心电图。根据AHA标准:对于涉及儿童生理或疾病研究,心电
图应该包括V4R导联记录,并采用较高的心电信号采样率。 6.心电图仪必须具有通信功能。如心电图数据在网络传送过程采用 了压缩技术,应保证能精确地还原原始心电图信号。
(1)年龄≥18岁且<85岁; (2)BMI≤28kg/m2; (3)无明确诊断的如下疾病:
①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肌病、瓣膜病、先心
病、心衰等;②肝、肾功能异常;③血液系统疾病;④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 腺性疾病、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糖尿病等;⑤呼吸系统疾病如 COPD、肺栓塞、 呼吸衰竭等;⑥重大外伤及生理畸形;⑦妊娠妇女;⑧其他系统的严重疾病;⑨ 2
心电图数据库的临床应用
3.心电图数据库用于临床科学研究:例如建立某些疾病(如心室肥大、
心肌梗死、预激综合征等)的心电图诊断标准或者探讨和评价心 电图某些参数指标的临床价值,心电图数据库除包括明确的临床 诊断证据外,应有一定的样本数,最好还能收集到合并不同疾病或 病理状态的心电图。这类数据库可以客观和科学地描述某种疾病 或不同疾病状态下的心电图特征和表现,使研究人员能真实地了 解心电图检测技术对某种疾病的诊断所能提供的信息。
心电图数据库的价值
2.建立正常人群的心电图数据范围
正常人群心电图数据库可以导出不同性别及各个年龄组的正常心 电图数据(心电图图形特征及测量参数)。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的正常心电图数据库是研究心电图种族 差异的重要资料。
研究人员还可以利用正常心电图数据库资源开发某些参数值(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