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处理常见心电图心得
心电图心得体会

最近因为身体不适去了医院做了一次心电图检查,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心电图,整个过程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我对心电图的一些体会和感受。
一、了解心电图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之前,我并不清楚心电图是什么以及其作用。通过医生的解释,我了解到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间接反映心脏的功能和性能的一种检查方法。这让我对心电图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心电图检查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
在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时,护士带我进入一个小房间,要求我脱掉上衣,并贴上电极,然后静静地躺在床上。随后电子仪器产生的嗡嗡声响起,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快捷,没有任何痛苦感,让我感到很放心。
三、心电图结果的解读
在完成心电图检查后,医生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并详细解释了每个波形的意义。通过医生的讲解,我了解到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的起搏、传导、复极等功能,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六、心电图检查的建议
在我自己的体会中,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尤其是那些心脏疾病家族史的人群,以及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通过定期的心电图检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心脏问题,保护自己的心脏健康。
七、总结体会
通过这次心电图检查,我对心脏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心电图这一检查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将会继续关注自己的心脏健康,并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确保自己的心脏健康。希望通过我的体会,也能够提醒更多的人关注自己的心脏健康,珍惜健康,珍惜生命。
四、对心电图结果的反思
通过对心电图结果的反思,我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运动量、压力管理等方面。我意识到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心脏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通过心电图可以及早发现心脏疾病,避免疾病恶化。
五、心电图与心脏健康
心电图心得体会

心电图心得体会
医学是一个积累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不断地去练习和实践才能变得熟练。
在医学诊断的过程中,心电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也是我们医学生常见的检查。
通过心电图,医生可以了解患者心脏的情况,判断是否患有心脏疾病。
在我进行心电图检查的过程中,我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心电图检查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检查。
在检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情况。
在检查之前,要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病史、症状等等。
在检查的过程中,也要保持耐心,不能着急,不能出现失误。
其次,心电图检查需要细致的操作。
在操作心电图时,我们需要将导电贴片固定牢固,不要让导电贴片位置产生移动,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
在调节心电图机器时,要记得调节好机器参数,保证机器正常工作。
第三,心电图检查需要正确的分析结果。
在得到心电图检查结果后,需要根据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
对于不同的心电图波形,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含义和反映,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最后,心电图检查是需要经常实践的。
心电图检查不是一次性
学会,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练习和实践,才能够得到检查准确度的
提高。
总之,心电图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检查手段,掌握心
电图的操作和诊断技巧,对于我们医学生和医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才能让我们对心电图检查有更多的
心得体会。
心电图实习心得体会

心电图实习心得体会在我的医学实习过程中,我有幸有机会参与到心电图实习中。
心电图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判断心脏功能的状态以及是否存在心脏病变。
心电图实习不仅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心电图的原理和临床应用,还让我对医学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在实习中我明确了心电图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依靠肢体和胸壁导联电极将心脏电信号转化为纸上的波形图进行观察和分析。
这让我体会到了医学技术的发展给临床诊断带来的便利,也让我明白了医学实践需要依靠科学的手段和仪器设备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心电图的基本判断方法和波形图的解读。
通过观察心电图波形的变化,医生可以了解心脏的大小、位置、功能和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存在与否。
在实习中,我经常跟随导师一起观察和分析心电图波形,学习如何辨认正常波形和异常波形,学习如何通过波形的变化来判断心脏病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这让我意识到了医学实践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准确的判断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和知识来支撑。
再次,在实习中我学习了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心电图可以用于诊断和监测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并指导临床治疗和药物选择。
通过实际操作和导师的指导,我了解到不同类型的心脏病变在心电图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比如心肌梗死常常会出现ST段抬高和Q波增宽,这对于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
同时,我还学习了心电图在日常健康检查中的应用,例如用于体检和运动员心电图筛查,以及心功能评估和心脏电生理检查的辅助手段。
除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心电图实习还让我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习中,我需要与其他实习生和医务人员合作,共同完成心电图检查和分析的工作。
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对于准确和高效地完成任务非常重要。
通过实习,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通过分工合作和信息共享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在实习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医生的责任和使命感。
2024年心电图实习心得体会

2024年心电图实习心得体会在2024年的心电图实习中,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心电图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它能够记录和分析心脏的电活动,为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悟。
首先,正确的操作技巧是获得可靠心电图结果的基础。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断学习和练习如何正确地清洁和粘贴电极,使其紧密贴合患者的皮肤,以减少干扰信号和提高信号质量。
我还学会了调整和使用合适的放大倍数,以确保心电图波形的清晰显示。
这些技巧的掌握对于正确解读心电图结果至关重要。
其次,对心电图波形的认识和理解是分析和诊断心脏疾病的关键。
在实习中,我通过观察和学习不同心脏疾病的心电图表现,逐渐提高了对心电图波形的识别能力。
例如,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表现为无规则而快速的心室电活动,而心肌梗死则表现为特征性的ST段抬高和T波倒置。
通过对波形的认识和解读,我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心脏状况,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此外,在实习中我还学会了如何正确记录和报告心电图结果。
心电图报告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记录心电图的时间和设备信息以及对心电图结果的解读和分析。
准确和详细的记录对于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决策非常重要。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专业术语和标准格式来描述心电图结果,以确保医生和其他工作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解读。
在实习中,我还与其他医护人员进行了密切合作。
心电图实习通常是在医院内的心电图室进行,我需要与护士和医生一起工作,协调好患者的安排和操作流程。
我学会了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病情和需求,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怀。
与其他医护人员的合作使我更好地理解了多学科团队的重要性,也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最后,通过实习,我对心脏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得到了深入。
心脏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心电图则是其诊断和监测的关键工具。
通过观察和解读不同病例的心电图结果,我对心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心电图实习心得体会

心电图实习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心电图实习,我对心电图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下面,我将就本次实习的学习内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我的收获和体会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学习内容在本次实习中,我主要学习了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心电图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心电图的解读及诊断、心电图的相关仪器和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等内容。
同时,我还学习了心电图的常见病理变化和临床意义,以及相关的心电图辅助检查和处理方法。
二、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心电图仪器的操作和维护工作,学习了心电图的采集和记录方法。
我了解和掌握了心电图仪器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包括正确连接导联和贴好电极、调整传输线和强度控制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能够熟练地操作心电图仪器,获得良好的心电图信号质量,并将其实时传输到计算机上进行记录和分析。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观摩了实验室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心电图的解读和诊断工作。
他们根据心电图的特征和变化,准确地判断了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给出了相应的诊断和处理意见。
我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学习,提高了心电图的解读能力和诊断水平,学会了如何根据心电图的特征判断心脏病变和其他心血管疾病。
三、问题与解决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与指导老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交流和讨论,我很快找到了解决方法。
首先,我在操作心电图仪器时遇到了信号干扰的问题。
通过检查仪器的连接线和电极的贴附情况,调整传输线和强度控制,我解决了信号干扰的问题,保证了心电图信号的准确和稳定。
其次,我在心电图的解读和诊断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复杂和不典型的心电图变化。
针对这些情况,我向实验室的技术人员请教,并通过查阅相关的心电图解读书籍和参考资料,加强了对心电图特征和变化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践和学习,我逐渐克服了解读复杂心电图的困难,提高了诊断能力和水平。
四、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心电图的知识和技术,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电图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心电图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在参加心电图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医疗技术的重要性和对患者生命的保护意义。
通过亲身操作心电图仪器,我意识到心电图对于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性,也更加了解了心脏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首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了解了心电图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然后,我们进行了实践操作,亲自操作心电图仪器,给予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
从检测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因为心电图一般是作为检查心脏病的辅助手段,而心脏病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在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正确地摆放电极和调节心电图仪的参数。
这些细小的步骤都需要我们保持细心和耐心,以确保心电图结果的准确性。
而且,我们还需要在操作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患者进行交流,尽量减少他们的紧张情绪。
通过实践操作,我深刻认识到了心电图在诊断心脏疾病中的重要性。
心电图可以发现心脏的异常节律和传导,并且可以评估心肌缺血和心肌损伤的程度。
这些都对诊断和治疗心脏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中,我也学到了通过观察心电图波形和诊断心脏疾病之间的联系,提高了我对心电图结果的解读能力。
参加心电图社会实践活动,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医疗技术和医护工作的责任与意义。
心电图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为人们的健康护航。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感医护人员的工作之重要,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的健康和幸福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总结而言,心电图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通过实践操作,我学到了心电图的基本操作技巧,也对心脏疾病的诊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我也深感医疗技术和医护工作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作为社会实践的一员,我将始终保持谦虚、认真的态度,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患者的健康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心电图个人总结

心电图个人总结心电图经验总结(个人修改版)本人在心电图室上班将近一年,心电图做了将近五千份,许多类型的心电图都见过,现在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分享。
相信对。
不管任何原因引起的心室率(即QRS波的频率)明显减慢或RR 间期延长,且有泵血不足的症状(晕厥、心绞痛等),均属危重,有条件要紧急安装临时起搏器。
(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教材写得不详又不好,但临床上较常见。
文献示:病窦实际就是窦房结缺血、损伤、坏死致起搏细胞(P 细胞)减少,心率减慢,严重的因供血不足出现晕厥等症状。
个人意见:只要窦缓<50次特别是有症状的均须考虑病窦的可能。
阿托品试验阳性(后面讲)有助诊断。
病因大多因冠心病-右冠供血不足,或心肌炎心肌病损伤窦房结。
因此病窦常发于冠心病病人。
(二)窦性停搏“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发生”,作为国内内科学最权威著作(《内科学第7版》),如此含糊的“显著”令莘莘学子很愤怒!显著?就是几秒!?其他文献均未查及。
已咨询我院心电图科。
答:“P-P>2S,心率快时P-P>1.7s时算窦停。
”(科内标准,不代表全国)上图极佳,因为R-R间期最长也就2S左右,范文TOP100此患者未必有晕厥;但假若这个人窦停后交界区亦无逸搏心律(窦房结、房室结双结病变可致无交界逸搏),只能由心室代偿,出现室性心率,但若心室都无冲动,那便是一条9S的直线,必死无疑。
(三)三度及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1、二度II型:PP一直恒定,但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
就这么简单。
2、三度(下图):要用双规量,P波一直规律出现,QRS波也一直规律出现,二者无任何关系,即心房不能下传到心室。
注:有时P波刚好落在QRS 上而不能看清楚。
三度和二II治疗方面无争辩,安装永久起搏器才能救命。
当已有阿-斯综合征时也可先装临时起搏器,临时起搏器保护下装永久。
(四)长R-R间期不管任何心律失常,只要ECG、心电监护、Holter之一看到有长R-R间期(R-R>2S)均有临床意义,窦停而无逸搏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是房颤伴长RR间期。
心电图实习的心得体会

心电图实习的心得体会首先,心电图实习的过程中我学习了心电图的基本操作。
在实习的最初阶段,我通过观摩和实际操作,学会了心电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正确佩戴导联、调整仪器参数、操作软件等。
同时,我还学会了对患者进行准备工作,包括询问患者病史、协助患者脱衣服并正确贴附导联等。
这些基本操作对于获得清晰的心电图数据非常重要,而且也培养了我的观察细致、操作细心的能力。
其次,心电图实习的过程中我学习了心电图的解读方法。
实习期间,我通过观摩老师的解诊和自己的实践,逐渐掌握了心电图四肢导联和胸导联的解读方法。
例如,通过判断P波、QRS波和T波的形态和时序,来判断心房、心室的起搏传导情况。
而通过分析ST段和T波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病变。
此外,还通过对心电图各项指标的测量,来计算心率、测定心房、心室传导时间等参数。
这些方法对于正确、快速地判断心电图的异常情况非常有帮助,也对我的临床诊断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再次,心电图实习的过程中我学习了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对心电图进行了操作和解读,还深入了解了心电图在临床诊疗中的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心电图可以判断心脏节律的情况,发现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心律失常情况;通过心电图还可以评估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肥厚等心脏病变。
通过实习,我了解到了心电图不仅可以用于常见心脏病的诊断,还可以应用于体育医学、职业健康监测等领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心脏健康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心电图实习的过程中我还积累了一些关于实践技巧和临床经验。
例如,虽然我们操作心电图仪器和解读心电图都是在有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的,但实际操作中还是需要切实练习和充分观摩才能提高技能和诊断水平。
另外,在实践中我还了解到了心电图的各种异常情况和误诊病例,这对于我诊断和处理心电图异常情况时也有了重要的帮助。
在心电图实习的整个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心电图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实习不断提高了专业技能和临床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处理常见心电图...| 分类:执业医师一、概述(一)本文看懂本文后临床医生可达到的水平:能迅速诊断心内科绝大部分心电图的主要问题,并做出相应处理;能看一眼心电监护机上的图形就大概判断ECG危重程度。
(二)阅读前须懂的几个基本问题:1、各波形的意义(1)P波:代表心房除极过程:故P波的异常常是代表心房的问题,例如一个COPD患者II导联P波振幅>0.25mv,诊断右房肥大。
(2)PR间期:不等于PR段,而=P波+PR段。
代表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开始除极,故其时间延长可见于房室传导阻滞。
(3)QRS波群:心室除极全过程。
正常的QRS波群大家有目共赌,若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常代表心室出问题。
如室早表现为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而作为房早,只要不伴室内差传,QRS形态是正常的。
心脏泵血靠的就是心室,而QRS波就是心室活动的表现,心房出问题不会马上出人命,但心室会,一份ECG若连异常的QRS波都找不到,说明心跳已经停止了。
(4)ST-T:心室复极全过程:故其异常亦多为心室的问题。
其临床地位极高,但其改变特异性欠佳。
(5)QT间期:整个心室活动过程。
主要看QTc间期,即校正后的QT间期,因心率慢QT间期必长,为使各种心率下的QT间期具有可比性,故产生QTc间期[=QT间期/(根号R-R)],其中R-R单位为S,一般只能由看电脑打出或查表获得,或靠感觉),QTc间期才是有意义的值。
2、作为非心电图专科医生,若从生理学的原理上去研究心电图,结果定是痛不欲生,一无所获。
临床医生只要能看懂这是一个什么图,危不危重,就够了。
3、心电图诊断的二个注意点:(1)一份ECG有几个诊断时,顺序是有一定讲究的,未查到明确标准,但肯定的是心律一定写第一位,如窦性心律、房性心律、房颤,而电轴左右偏写第二位,其他标准不详。
(2)ECG诊断内容分为三类:①A类:多指解剖、病理生理诊断:主要有各房室肥大、心肌梗死、缺血、冠脉供血不足、各电解质紊乱等,必须依赖临床资料。
例如对一个异常Q波+ST段弓背型抬高+T波改变的典型心梗ECG,患者无胸痛胸闷等病史,一般是不能诊断心梗的,心电图报告完全可以卑鄙地写:异常Q波、ST-T改变,请结合临床,但这种报告外科医生看得懂吗?若负责任一点,可以写考虑急性心梗可能,请结合临床;单靠ECG一般是不够资格直接认为心梗(病理生理诊断)。
再例如对于一份左室高电压的ECG,若有高血压或其他可致左室大的病史,可直接诊断“左室肥大”(解剖诊断),但若无,只能诊断“左室高电压”(无临床意义)。
如此等等。
②B类:单看心电图不须病史就能直接诊断的,各类心律失常是主力,例如房颤、预激综合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只看图便可,不须任何病史。
③除上述二者外的其他情形,例如ST-T改变,如心脏顺钟向转位,如电轴左偏。
4、看图的方法:对于危重的病人,肯定是要求看一眼马上看出主要问题,其他小问题先不理;而一般情况下看图,要求从头到尾,从P波到T波一个个看,看时间、振幅、形态有无异常,从I导联到V6导联一个不漏地看。
故必须牢背常用的正常值才能谈看图。
其实须牢背的最主要其实就几个:P波时间应<120ms,若延长和或成双峰,要注意有无左房肥大,II导振幅应<0.25mg,若增高,注意有无右房肥大或肺动脉高压;PR间期应120-200ms,若>200,注意是否各类房室传导阻滞,若<120,看看有无预激综合征;QRS波应<200ms:若宽大畸形,看看是干扰还是室早还是房早伴室内差传;若>200ms常用以判断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束支阻滞。
还有QTc间期,正常是<430ms的,若明显延长,>500ms,要看是否QT间期延长综合征、电解质紊乱等。
二、危重心电图临床医生懂看危重ECG是当务之急!不是每个科都自己做心电图,但每个科都可以有心电监护机,特别是外科医生一定要注意了!当没文化的医生面对一个危重病人的心电监护上的持续性室速而不懂,还假装表情凝重地分析着心电监护的内容,请你马上脱下白狼衣,弃医从演,以免危害人间!但你看懂本文后,就可以继续做医生了。
临床所见,笔者认为,危重ECG主要以下五大类:A:[急性心梗]对于有高危因素(如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DM、高血脂等)的患者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胸闷/胸痛/心悸/上腹痛/甚至左肩背痛均应查ECG以鉴别急性心梗。
临床诊断急性心梗主要依靠三个标准:(1)上述症状持续,特别是持续剧烈胸痛的(2)ECG有心梗表现且动态变化(3)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
废话一下:心肌坏死标志物其实主要指肌钙蛋白(+肌红查一个¥300左右),特异性极高,只要高,基本确定有心肌坏死(但并非100%是心梗所致坏死,可以是其他原因所致心肌损伤如心脏介入手术损伤,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微量升高,>正常3倍心梗意义较确定),肌红、CKMB也很有价值,但特异性不如肌钙;其他的心肌酶如CK、LDH特异性欠佳,仅参考。
另外,标志物出现需要时间,2小时以上不等,有时肌钙不高可能是未出现,注意复查。
上述三个条件只要符合二个,临床基本诊断急性心梗了。
临床医生要知道,实际上ECG诊断心梗的价值是毕竟有限的,因为一些仅有(1)+(3)的表现而ECG无很明显改变的病人,CAG(冠脉造影)表明他是严重冠脉病变甚至某支完全闭塞,心梗很严重的。
故,不要以ECG轻易诊断或排除急性心梗。
临床还将心梗分为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因临床最常见的,致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死亡的心梗主要是ECG很典型的STEMI,这里只讲它。
典型急性心梗ECG:(1)病理性Q波(2)ST段明显抬高特别是弓背型(3)T波改变(倒置或与ST融合成单向曲线)。
若出现如此典型ECG,且是相邻二个以上导联出现,心里(仅是心里)便可想:这个病人急性心梗跑不掉了。
而若仅有ST段很明显抬高,亦要注意心梗可能,可能较早期病理Q未出现,须动态查ECG。
但若只有相邻二个以上的病理Q而ST-T无改变,一般认为是陈旧心梗。
废话一下:病理性Q波(异常Q波),不是很多人都懂的:(1)时间>=0.04S(2)振幅>=同导1/4R波。
除了aVR和III导,以后你只要看到符合其中一项,你就可以当众大声说:它是病理Q!须注意的是:(1)III、aVR和V1正常亦可如此,而且实际上的aVR常常就是QS。
(2)临床常见一些rS图与QS波有点难分辨,特别是干扰较大时,一般前面只有有一点点尖尖的r波,我们就说它是有小r的,暂不认为它是病理Q,难以分辨时,主要看ST段,若无抬高,不属危重ECG,最多陈旧心梗。
(3)另有标准(并非诊断学)认为:时间>=0.03S、振幅>=1mm、Q波上有切迹,符合之一即为病理Q。
心梗的定位有重要临床意义:(1)不同部位、范围的心梗危重程度及愈后不同(2)我们平时诊断心梗不可能只写“急性心肌梗死”,这样显得很没水平,正确的应该是“急性广泛前壁心梗”等。
但是莘莘学子看了什么“前间壁”、什么“高侧壁”可能很反感,实际上《解剖学》也没有这些概念。
没有关系,现在就能懂了。
若看《内科学》的表就死定了,要看的是下面这二张图。
实际上临床最常的心梗部位是:(1)广泛前壁(前降支供血)(2)下壁(右冠或回旋支供血)(3)前壁(前降支供血)(4)前间壁(前降支供血)。
其他XX壁就先不管了。
左上图涉及六轴系统,嫩娃不需知道为什么这样画,只要看了就行了。
图示:II、III、aVF最靠下面,因此当上述三导有表现时,为下壁心梗。
左下图涉及我们做心电图的部位。
只要根据各导在体表的位置就可判断了。
如图:V1-V5都出现在胸廓的前面,故其有表现时,是广泛前壁心梗;若只有V3-V5就是前壁;相应的,若V7-V9(做心电图时部位在背后),则是正后壁心梗;V1若再靠右一些,就是18导联里的右室了,因此V1、V2、V3是间隔在左右室之间的,若其有表现,则是前间壁心梗。
我们将18导联里的V7-V9称为后壁,将V3R-V6R称为右室,故若V3R-V6R有表现(右室正常可有Q波,主要看ST段有无明显抬高)时,就是右室心梗。
临床上最容易出现心源性休克、死亡的是广泛前壁心梗。
临床还常见下壁+广泛前壁一起梗,这种常可发生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衰最严重类型)。
此外,只要有心梗均应常规查18导。
与血管解剖有关,单纯右室或后壁梗死少见,多是般是有了其他壁的梗死的同时才会出现右壁或后壁梗死,当然也有单纯右室、右壁梗的。
若发现多壁梗,可能愈后更差。
遇到急性心梗明确的,外科医生自然请心内急会诊;而内科医生除请会诊还应该懂得,无论要急诊PCI还是溶栓还是保守,都应该立即给予拜阿司匹灵300mg+波立维300mg口服。
不少急性心梗若没处理,必是心源性休克或恶性心律失常而死。
上图为典型急性广泛前壁心梗的心电图;下图为陈旧性下壁心梗。
B:[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有心血管、呼吸系统基础病的,不管任何心律失常,只要平静状态心室率很快(160啊170啊、180啊或以上)的,都应考虑为危重的ECG,若有心悸(明显快速心率一般都有)、胸痛、气促等症状,则更严重,须紧急处理,控制心室率。
可达龙(胺碘酮)是治快速心律失常的王牌,具有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但没事不要乱用,其并非非常安全。
(一)室性心动过速看室速前须先懂室早,懂得室早后再谈室速,因为室速就连续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室早。
再说白一点,就是连续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室速的可怕之处在于其有恶化为室扑、室颤的趋势。
特别是持续性室速(持续超过30S)。
上图上宽大畸形QRS前无P波,故诊断短阵室速,若有P波(或与前的T波融合令其增高),应考虑房速伴室内差传。
室速时常要跟房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后者常不危重)鉴别。
有时难以鉴别,则宁愿当是室速从而积极处理。
无症状短阵室速者不须紧急处理,可予口服可达龙0.2Tid,主要是寻找病因(常是冠心病)治疗。
持续性室速若无症状,可以可达龙300mg+5%GS50ml微泵,若有心绞痛、肿水肿、低血压者,应该100J同步电复律。
无脉室速同室颤,直接360J电除颤。
(二)室上性心动过速ECG说的“室上性”实际就是包括房性和交界性,因有时难以区分,直接称室上性,治疗一样。
室上,即心室以上的传导冲动,这里的室上速不包括窦性。
因此,室上速就是房速或交界速之一。
若心室率绝对整齐,心室率>160均应考虑室上速可能,若无法找到明显窦性P波,基本可以诊断;若还找到房性P波,那房速应该是很能够明确了。
室上速心室率有时可达180甚至200以上,患者多会有心悸表现。
其跟2:1传导(?)的房扑常常难以鉴别,但没有关系,紧急处理就是用可达龙微泵控制心室率,其他的病因治疗啊,导管消融啊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