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质地手术入路临床论文

合集下载

脑垂体瘤的手术治疗方式与临床预后情况分析

脑垂体瘤的手术治疗方式与临床预后情况分析

脑垂体瘤的手术治疗方式与临床预后情况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脑垂体瘤的手术治疗方式与临床预后情况。

方法:选择77例垂体瘤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经鼻蝶入路手术,对照组给予经颅入路手术。

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8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10%(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为23.08%(P<0.05)。

结论:脑垂体瘤患者采用经经鼻蝶入路手术,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脑垂体瘤;经颅入路;经鼻蝶入路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clinical prognosis of pituitary adenomas. Methods:77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adeno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38 cases)and control group(39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perated by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and the others operated by transcranial approach.Results: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oper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86.84%,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control group(64.10%,P< 0.05);the bleeding volum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the complication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5.26% and that in control group was(23.08%,P < 0.05). Conclusion:Transsphenoidal surgery for pituitary adenoma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Key words] Pituitary adenoma;trans cranial approach;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垂体瘤是颅内良性肿瘤,其发生与垂体功能缺陷、下丘脑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激素分泌异常及垂体周围组织压迫导致的症侯群[1],该病以青壮年期多见,手术是治疗垂体瘤的常用方法。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临床体会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临床体会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方法27例经临床表现及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垂体腺瘤患者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予以切除。

结果27例患者中全切20例,近全切7例。

术后3例出现一过性脑脊液鼻漏,尿崩6例,7例内分泌检查正常。

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能提供良好的暴露、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神经内镜;单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垂体腺瘤是一种较常见的颅内肿瘤,占颅内肿瘤的8%~10%[1],其发病率仅次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

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经鼻蝶入路手术已成为治疗垂体腺瘤的首选术式。

随着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技术和手术设备的不断更新,垂体腺瘤的手术方式亦不断改进。

神经内镜以它独特的优势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

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方法,济源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5月~2015年4月实施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27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27例垂体腺瘤患者,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37.5±9.8)岁,病程15 d~2年,平均病程(9.8±4.7)个月。

临床表现:头痛10例、视力下降9例、视野缺损5例、闭经6例、性功能减退4例、肢端肥大3例、Cushing综合征2例、多饮多尿7例。

1. 2 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鞍区CT和MRI扫描确诊,CT检查包括鼻腔及鼻窦的轴位、冠状位,以了解鼻腔内结构、蝶窦气化程度、分隔及对称情况。

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垂体微腺瘤(直径3 cm)5例。

肿瘤局限于鞍内8例,破入蝶窦4例,从鞍内向鞍上生长15例。

1. 3 内分泌学检查血生长激素(GH)增高3例,血泌乳素(PRL)增高10例,血皮质醇(Cor)降低4例,血泌乳素+血生长激素(PRL+GH)升高3例,内分泌功能正常7例。

48例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分析

48例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分析

48例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分析目的总结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经验及治疗体会。

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48例行经蝶手术的垂体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并结合目前国际文献报道。

结果本组患者肿瘤全切39例,次全切7例,部分切除2例。

所有患者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头痛症状均消失,视力、月经紊乱、向心性肥胖、多尿多饮等症状有所改善。

结论显微镜下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因其创伤小、脑保护好、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垂体瘤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

标签:垂体瘤;经蝶窦入路;显微镜;临床分析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10%~15%[1]620-634。

外科手术是治疗垂体瘤最主要的方法之一,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方法。

2008年4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48例行经蝶手术的垂体瘤患者,在此进行治疗总结,探讨其临床诊疗特点及预后。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8例,男22例,女26例,年龄22~70岁,平均49岁。

病程为1个月~6年,平均为36个月。

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28例,视力下降22例,其中合并视野缺损13例,女性闭经19例,男性不育性欲减退9例,肢端肥大9例,向心性肥胖6例,合并高血压5例,多尿多饮4例,黏液性水肿1例。

临床复查激素水平异常43例。

内分泌学:PRL瘤28例,CIPA瘤5例,ACTH瘤6例,GH瘤9例。

MRI检查:均提示有鞍区占位,位于鞍内或向鞍上生长,其中6例为垂体微腺瘤<10 mm,大部分患者肿瘤直径为10~20 mm,3例达到甚至超过20 mm。

1.2 手术方法常规术前准备,用抗生素滴鼻,清洁口腔3 d,术前1 d修剪鼻毛,完成常规检查后手术。

常规全麻、气管插管后取仰卧位,头后仰下垂约30°,躯干应抬高大约20°,颈部轻度后伸。

消毒后,右侧鼻腔鼻前庭、中隔注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收缩黏膜扩大鼻腔,减少出血。

垂体瘤经单鼻蝶入路手术20例分析

垂体瘤经单鼻蝶入路手术20例分析

垂体瘤经单鼻蝶入路手术20例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了探讨经单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收治20例垂体腺瘤患者,其中5例患者为微腺瘤,15例患者为大腺瘤,8例患者为泌乳素腺瘤,6例患者为生长激素腺瘤,5例患者为泌乳素和生长激素混合性腺瘤,1例患者为无功能性腺瘤。

结果所有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完全切除18例,次完全切除2例。

手术后有10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尿崩症,经过3 d治疗后患者基本恢复。

手术无死亡病例,无术区出血以及脑膜炎等并发症。

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为6~12 d,平均住院7 d,20例患者手术过程中没有输血患者;随访1~6年,无复发病例。

结论经单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疗效显著,且手术创伤较小,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垂体腺瘤;微创手术;疗效;并发症垂体腺瘤是一种来源于垂体前叶细胞的腺瘤。

目前对其发病机理的研究尚不清楚,可能与垂体细胞的功能缺陷或者下丘脑激素分泌紊乱有着重要的联系。

垂体腺瘤的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患者一般年龄在25~55岁之间1,2]。

治疗垂体腺瘤常用的方法是手术治疗。

近年来,随着影像生物技术以及内分泌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微创手术被广泛用于垂体腺瘤的治疗,特别是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3,4]。

该技术以普遍得到了临床医生的好评。

我院于2010年开始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垂体腺癌,临床结果显示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垂体腺瘤患者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46±6.9)岁。

发病时间1个月~8年,平均25个月,中位病程30岁。

临床症状:10例患者有前额及双侧额角为主的头痛,8例患者视力下降,3例患者视野严重缺损,2例患者有溢乳现象,1例患者为多饮多尿,1例患者有肢端肥大症,1例患者性欲明显减退,2例出现闭经,1例为不孕不育,2例为高血糖,1例为尿崩症,2例有癫痫症状。

显微切除垂体腺瘤三种手术入路的选择

显微切除垂体腺瘤三种手术入路的选择

【 关键词】 垂体腺瘤;显微手术 ;手术入路
垂体腺瘤是一种属于内分泌系统的 良性肿瘤 , 起源于垂体的前叶( 腺垂体 )以 2~ 0岁的人群多 , 05 见, 男女均等 , 发病率在 1 0万 ~ / 万 , / 1 71 0 占颅 内肿 瘤 的 1%, 0 仅次于胶质瘤 和脑膜 瘤 , 居颅 内肿瘤 的 第三位【。 l 垂体腺瘤的治疗主要有手术 、 l 放射治疗和 药物治疗三种 , 手术 目的为消除肿瘤、 视神经减压
和恢复垂体功能。我们通过对 4 例垂体腺瘤患者 5
采用的三种不同手术人路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现报 道 如下 。
资 料与方 法
3 术式选择 : . 依据不 同的个体及肿瘤 的生长情 况, 本组 4 例患者中 ,3 5 2 例选择经额下人路 ,0 l 例 选择经翼点人路 ,2 l 例选择经单鼻孔 一 蝶窦入路切 除垂体腺瘤。
维普资讯

3 6・
主垦
堡垒志 20 年 1 2 日 0 第 1 07 月 5 第3 卷 期综合版 CiJogd e,na t 20,o 0N. h P taMdJ u y5 07VL ,0C n sr a r2h 3 1

临 床 论 著 ・
1.)岁,其 中 < 0 9 ,0 4 岁 2 例 ,6 6 1 3 3 岁 例 3- 5 - 3 4 ~0 岁 1例 , 6 1 > 0岁 2 ; 例 病程 085 年 , . . ~ 2 平均( .± 31
1) ; . 年 复发性垂体腺瘤 4 , 6 例 垂体卒 中 5 。 例
术中额窦开放 9 , 例 下丘脑损伤如高热 、 嗜睡 3 , 例 脑脊液漏 3 例。 选择经翼点人路 l 例患者中, 0 肿瘤
症状 可大部分治愈 ; 取头高位 , 多次腰穿放液后脑

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

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

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并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进行比较。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患者采用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A 组),32例患者采用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B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A 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力改善、月经恢复、泌乳停止、激素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对于传统显微手术,神经内镜手术在视野、手术创伤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两者均能有效切除肿瘤、缓解症状,因此均应熟练掌握,以根据术者或患者情况灵活选择治疗方式。

标签:垂体腺瘤;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神经内镜手术;临床效果垂体腺瘤是神经外科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垂体腺瘤的发病率为7.4%~8.2%[1]。

垂体腺瘤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开展比较广泛,主要术式有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及神经内镜手术。

研究报道显示,神经内镜手术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2],有学者认为,神经内镜下经蝶切除垂体腺瘤成为神经外科手术发展的方向,并将逐步取代显微手术[3]。

对此本文收集本院垂体腺瘤患者资料,比较显微手术及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72例,均为首次接受治疗,肿瘤均局限于鞍内,入院明确诊断前未进行药物或放射治疗。

72例患者中,40例患者采用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A组),32例患者采用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B组)。

A组患者中,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龄(31.2±10.5)岁,肿瘤直径(24.5±6.7)mm,病程(11.6±3.2)个月,其中视力下降伴视野障碍22例,泌乳25例(其中月经紊乱或闭经22例)。

单鼻孔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方法研究

单鼻孔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方法研究
维普资讯
30 9


医 学



第2 3卷
3 讨 论
为低阻力型。宫外孕 的血流变化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
与经腹超声检查 比较 , 经阴道超声检查具有 分辨 率高、 更贴近病变组织、 不受肥胖及肠气干扰等优点。 结合血流早期诊断宫外孕 , 出率明显高于经腹 超声 检 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确诊率 10 0 , 0 . % 与相关文献 报 道一致 J且 比经腹 部 超声 对 宫外 孕 的诊 断早 一周 , 左右 , J为成功保守治疗创造了条件。药物保守 治疗 后的生殖结局与保守手术相 同- , 患者痛苦小 , 3且 】 费 用低, 保留了患侧输卵管, 增加了以后受孕机会 , 越来 越多地被临床应用。
2 结果
1 1 临床 资料 本组 2 . 2例 , 为 20 年 1月 一 9例 01 20 06年 1 2月本院住 院患者 ,3例 为 20 1 03年 2月 一 20 04年 2 月解放军部院住 院患者。其 中男 1 , 0例 女 1 , 2例 年龄 2 7 2~ 0岁 , 均 4 平 6岁 , 均采 用 单 鼻孔 人 路
14 治疗 方 法 . 术 前 检 测 垂 体 功 能 , 正 常 。手 术 均
步骤 : 口插管全麻后 , 经 仰卧头正 中位 , 消毒、 巾, 铺 麻
本人通过 2 例经单鼻孔人路手术切除垂体瘤的病例 , 2 总结 了该种人 路遇 到 的一些具 体 问题 , 现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本组病例无 死亡。复查 内分泌水平除 2例 P L R 仍高外 , 余均在术后第 1 天即开始下降, 周后恢复正 2 常 。并发 尿崩症 者 1 6例 , 院期 间经 治疗均痊 愈。 住 AT C H腺 瘤术 后 2周 内 电解 质 紊 乱 消失 , 乏力 纳差 缓 解 。视 力 障碍及视 野缺 损者 术后 清醒 即有 改善 。本组 无术后长期垂体功能低下者 , 只有 2例术后 出现短期 垂体功能低下 , 给予 激素治疗后好转 。术后 5~ d出 7

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45例临床分析

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45例临床分析

垂 体腺 瘤 是 鞍 区最 常见 的肿 瘤 . 占颅 内肿 瘤 的 1% ~1% ̄。我 院 自 20 0 5 1 ] 0 4年 5月 至 20 06年 9月采 用 锁孔 入路 显 微手 术 切除 垂体 腺 瘤 4 5例 ,现 总结 报
告 如下 。
1 临 床资 料
池、 颈动 脉池 , 露 肿瘤 及 鞍 区重 要 结构 , 显 以下 操 作 同 前述 眶 上锁 孔人 路 。 15 结 果 经 眶上 锁 孔 手 术 1 . 1例 , 切 9例 , 全 全 次
作者单位 :4 0 1 湖北 省襄樊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4 12
如何 以最 小 的 手 术 创 伤 和 最 低 的 医疗 费 用 来 取 得最佳的手术疗效 ,是临床医生及患者最为关心的 事 . 前越来越多 的患者要求进行微创的神经外科手 目 术治疗。于是 针对传统入路进行改 良, 遵从一定的原 理 , 可 能 地 减 少 各层 面如 : 肉 、 骨 、 尽 肌 颅 脑膜 及脑 组 织 的 创 伤 . 而 形 成 了今 天 的“ 孔 手术 ” “ 骨孔 从 锁 或 微 手术 ” 锁 孔 ” 。“ 的概 念 , 只 反 映在 颅 骨骨 窗 大小 上 , 不 也体现在对手术中所遇到的各种组织的精细操作上 , 如剃头范围, 皮肤切 口位置和长度 , 分离和剥离肌肉、 骨膜 瓣 , 骨瓣 位 置 和大 小 . 膜切 口位 置 和长度 , 硬 经蛛 网膜下腔 、 经皮层 、 经脑室 , 经颅神经和血管问操作 , 脑组 织 牵拉 程序 , 以及最 终 的靶 组 织切 除 。 我们近年通过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 取得 了较 好的临床效果。 笔者体会到锁孔人路手术切除垂体腺 瘤 的 优点 有 :1手 术 切 口小 , 组 织 剥 离 面积 小 , () 软 术 后无 皮 下积 液 。开 颅 出血 明显减 少 , 降低 手术 输 血率 及相 关 风险 。 2 骨窗 更加 接 近颅 底 , 一步减 轻 脑组 () 进 织 的牵 拉损 伤 。 3 术 野小 , 少 了不 必要 的脑 组 织暴 () 减 露, 有利于降低手术感染率和因脑组织干 燥等造成的 损 伤 。4 手术 方 法 简捷 , 短 了手 术时 间 。5 术 后反 () 缩 () 应小 , 后 卧 床 治疗 的 时 间缩 短 , 后 平 均住 院 时 间 术 术 减少 , 一步 减 少住 院费 用 。 ( ) 孔 入路 不剃 发 , 进 6锁 不 剃眉 。 对患者心理影响小。 7 传统人路常因出现皮下 () 积液 ,严 重 者需 要 穿刺 抽 吸并 加 压 包扎 方 可 消除 . 明 显 延 长 了术后 住 院 时间 , 锁孔 人 路无 皮下 积液 。 而 同时 ,我 们也应 该 认 识 到锁 孔 手术 有 骨 窗小 、 操 作空问有限的特点 , 故要求术者必须具有娴熟的显微 神 经 外科技 巧 和 坚实 的显 微解 剖 知识 。 当然锁 孔人 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体腺瘤质地与手术入路的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063-02
【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腺瘤质地与手术入路的关系,分析和选取手术入路的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实性垂体腺体肿瘤患者,根据其垂体腺瘤的质地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并对手术进行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垂体腺瘤质地较软易切除者共有63例,其中,生长激素腺瘤28例,泌乳激素腺瘤21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4例,采用经碟手术;垂体腺瘤质地较韧者有10例,其中,生长激素腺瘤1例,泌乳激素腺瘤5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4例,采用经颅手术,手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

结论:根据垂体腺瘤的质地可以指导垂体腺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对指导临床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垂体腺瘤手术入路临床分析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一般较高,约占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12%。

因其位置特殊且周围结构复杂,手术切除肿瘤风险较大。

因此,在进行手术切除前通过预测垂体腺瘤质地,术前评估手术风险,对于合理制定手术方案和选取手术方法,保证手术安全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实性垂体腺体肿瘤患者,通过进行垂体腺体肿瘤质地
预测合理安排手术方案,确定手术入路方式,并对手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经临床分析表明,垂体腺体质地预测可指导临床手术入路
选择。

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垂体腺瘤患者73例,其中男35例,女38例,均均为侵袭性垂体腺瘤。

所有患者均经过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可清晰地显示肿瘤大小、形态及向鞍上、鞍旁伸展情况和与周围结构关系,而且可反映出肿瘤的质地。

通过影像学检查显示,垂体腺瘤质地较软易切除者共有63例,其中,生长激素腺瘤28例,泌乳激素腺瘤21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4例;垂体腺瘤质地较韧者有10例。

其中,生长激素腺瘤1例,泌乳激素腺瘤5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4例。

1.2 临床特征:在73例垂体腺瘤患者中,出现头痛者有37例, 临床上头痛多表现为双颞胀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女性患者月经改变7例, 包括月经量少、停经等;性功能减退者24例; 肢端肥大5例。

1.3 手术入路方式选择: 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可推测垂体腺瘤质地。

根据垂体腺瘤质地选择手术入路方式。

主要按如下原则选取手术入路方式:对于垂体腺瘤质地软者采用经蝶入路的手术方式,对于垂体腺瘤质地较韧者采用经颅入路的手术方式。

其中,经蝶入路手术者有63例,经颅入路手术者有10例。

1.4 观察指标:观察手术后垂体腺瘤的切除情况、手术时间、手
术死亡等情况,依此评价手术入路方式选择的合理性。

2 结果
经过手术切除后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73例患者垂体腺瘤全部切除57例,次全部切除16例。

平均手术时间为63min,全部患者恢复良好,无1例患者死亡。

1例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经临床手术处理后逐步好转。

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步好转。

这说明采用垂体腺瘤质地指导手术入路方式,对患者康复和保证手术安全性具有指导作用。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垂体腺瘤的手术一般有经蝶和经颅入路两种。

但对于这两种手术入路方式需要根据垂体腺瘤的质地来选择。

术前比较准确地预测垂体腺瘤质地,可评估术前手术风险,对制定手术方案有着重要意义。

经蝶入路手术适用于大部分垂体腺瘤患者[1]。

一般适用于鞍区肿瘤,但不是所有的鞍区肿瘤都适用。

对于肿瘤大部分位于鞍上的哑铃状巨大腺瘤或肿瘤质地较韧、血供丰富、钙化明显、与鞍上组织粘连紧密者,选择经颅手术入路较适宜。

如对已有明显视神经和视交叉受压的大、中型垂体腺瘤而言,如遇到肿瘤硬韧时采用经蝶手术很难刮除肿瘤以解除对视路的压迫,在经蝶手术中约10%的肿瘤质地坚硬不能被满意切除。

主要原因是由于腺瘤发生纤维化,不能随着体积的缩小陷入鞍内致鞍上残余肿瘤太多,达不到手术目的。

因此,需要经颅入路进行切除。

此外,对于经蝶入路手术,为较为准确的确定垂体腺瘤的质地,
术前应对蝶鞍区ct及核磁共振检查,以明确鼻腔、蝶窦的情况并推测垂体瘤质地和性质。

据报道,核磁共振检查是术前预测肿瘤质地的可靠方法之一。

如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和沁乳素型垂体瘤均可体现不同的核磁共振检查信号[2]。

若tl呈等信号往往意味着肿瘤质地韧或偏硬,而t2信号强度越高则意味肿瘤质地越软[3]。

总之,腺体肿瘤质地是选择手术入路方式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临床垂体腺瘤患者的病情差异较大,还需要结合患者病情综合考虑各种入路的适应证以及优缺点,要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生长方向,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选择不同的手术人路,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海霞,经鼻蝶向鞍底两侧扩大切除侵入海绵窦的垂体
腺瘤手术的术中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1.7(8):14-15[2]吕金发,罗天友,石军,等.垂体瘤mr信号强度与组织
类型的关系[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2,7(4):475-477。

[3]王集生,谢坚,罗世琪.垂体瘤质地与手术人路的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17(2):161-169]。

作者单位:476400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