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手术入路的选择

合集下载

垂体瘤的手术治疗及适应症

垂体瘤的手术治疗及适应症

垂体瘤的手术治疗及适应症垂体瘤手术一般根据肿瘤特征和病人情况以及蝶窦发育程度选择经颅或蝶窦入路。

20 世纪30 年代普遍用经颅入路摘除肿瘤。

近年来随着经蝶窦手术技巧的提高和经验积累,注意到肿瘤鞍上扩展部分常为非浸润性生长,绝大多数质地脆软,有些出血坏死、囊性变,容易在显微镜下被摘除,故对有视路受压的大腺瘤甚至巨大腺瘤也采用经蝶入路。

由于手术方法不断改进及快速发展,目前主要采用经蝶窦术式,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操作,对肿瘤进行选择性摘除,对向鞍上膨胀性生长及鞍旁、海绵窦内发展大腺瘤,进一步改进经额下--翼点、眶--额下联合入路切除大型巨大腺瘤。

近年来又进一步改进术中应用内镜经单侧鼻孔入路、经眉切口眶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

眶上锁孔入路以及神经导航系统蝶窦切除垂体瘤,由于照明系统和手术器械的发展,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系统等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已成为微创手术治疗垂体瘤的较佳手段之一。

神经导航系统是使传统立体定向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影像学技术及微侵袭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其为无框架的立体定向技术,它利用计算机工作站,电脑屏幕和显微镜叠加影像,实时向神经外科医生反馈手术进程。

神经导航可弥补C 臂X 光机应用于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横向定位不足缺点,安全而有效地进行手术。

术中实时导航定位功能不仅提高了病灶切除率,而且减少了手术中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19 ] 。

注意:放射治疗无论是经颅入路或是经鼻--蝶入路进行垂体瘤切除术,其残留率均较高,尤其是巨大型无功能腺瘤,术后残留率高达50 % 。

伴随着手术和药物治疗的进步,放射治疗技术也不断发展。

垂体瘤手术后,一般都主张给予常规放射治疗,以控制或延缓肿瘤复发。

放射治疗可阻止肿瘤进一步生长并最终致分泌增多的激素水平下降,其类型较多,包括常规X 线放疗、直线加速器X 刀、γ刀以及放射源钇[90 Y]或金[ 198Au]作垂体内照射等。

目前已广泛应用等剂量γ刀和直线加速器X 刀切除单个直径大于1. 5cm 的圆形垂体肿瘤,部分拒绝或不适于经蝶窦手术患者首选γ刀治疗也取得等同手术治疗的效果。

垂体腺瘤质地手术入路临床论文

垂体腺瘤质地手术入路临床论文

垂体腺瘤质地与手术入路的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063-02【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腺瘤质地与手术入路的关系,分析和选取手术入路的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实性垂体腺体肿瘤患者,根据其垂体腺瘤的质地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并对手术进行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垂体腺瘤质地较软易切除者共有63例,其中,生长激素腺瘤28例,泌乳激素腺瘤21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4例,采用经碟手术;垂体腺瘤质地较韧者有10例,其中,生长激素腺瘤1例,泌乳激素腺瘤5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4例,采用经颅手术,手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

结论:根据垂体腺瘤的质地可以指导垂体腺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对指导临床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垂体腺瘤手术入路临床分析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一般较高,约占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12%。

因其位置特殊且周围结构复杂,手术切除肿瘤风险较大。

因此,在进行手术切除前通过预测垂体腺瘤质地,术前评估手术风险,对于合理制定手术方案和选取手术方法,保证手术安全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实性垂体腺体肿瘤患者,通过进行垂体腺体肿瘤质地预测合理安排手术方案,确定手术入路方式,并对手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经临床分析表明,垂体腺体质地预测可指导临床手术入路选择。

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垂体腺瘤患者73例,其中男35例,女38例,均均为侵袭性垂体腺瘤。

所有患者均经过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可清晰地显示肿瘤大小、形态及向鞍上、鞍旁伸展情况和与周围结构关系,而且可反映出肿瘤的质地。

通过影像学检查显示,垂体腺瘤质地较软易切除者共有63例,其中,生长激素腺瘤28例,泌乳激素腺瘤21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4例;垂体腺瘤质地较韧者有10例。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27例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27例

1 4 内分泌及 病理 检 查 手术 前后 均接 受 血液 内分泌 检 .
查, 术后 常规病 理及 免 疫 组化 检查 , 中功 能性 腺 瘤 1 其 7例
( 泌乳 素瘤 9例 , 生长激素腺瘤 6例 , 促肾上腺皮 质激素腺 瘤
2例 ) 非 功 能 性 腺 瘤 1 , 0例 。 15 手术方法 . 全 麻 下 经 翼 点 入 路 开 颅 。 平 卧 位 , 架 固 头
成功的关键 。恰 当的手术 人路 , 分暴露 肿瘤 , 充 尽量 减少 脑
牵 拉 伤 是 肿 瘤 全 切 除 、 防并 发 症 及 死 亡 的 重 要 措 施 。 垂 体 预
例, 巨大腺瘤 ( 直径 >4e 1 m) 1例 。肿 瘤 均 向鞍 上 、 旁 生 鞍
长。
腺瘤的开颅手术人路主要有额下入路 、 经颞 叶入路 和翼 点人 路等 。翼 点入路 通过对侧裂池 、 鞍上池等脑池 系统 的解 剖, 释放脑脊 液 , 使额叶和颞叶获得充分 的松解和退 缩 , 对脑 组织的牵拉轻 , 区重要 结构 显露充 分 ; 鞍 且能 够早期 发现 同
对同侧颈 内动脉和视神经 的内侧显露不 良, 不能早期 发现 亦
对 侧 视 神 经 和 颈 内动 脉 , 易 误 伤 ; 外 , 窦 和 鞍 内是 本 手 故 另 蝶
塌陷 , 自动牵开器牵 开额 叶和颞 叶 , 充分暴 露 鞍区 的解剖 间
隙, 显微 镜下进一步解剖颈动脉池 、 视交叉 池及鞍上 池 , 心 小
路 已被 广 泛 采 用 。 2 1 手 术入 路 和 侧 别 的 选 择 . 选 择最佳 手术 入路 , 手头颅 C T和 MR 检查 , I 拟诊 为垂 体
腺 瘤 。肿 瘤 直 径 3 0~7 0e 最 大 者 为 7 0e ×5 0e . . m, . m . m X 50e 其 中 根 据 G o . m, rt 准 J 大 腺 瘤 ( 径 1~4 e 1 e标 : 直 m) 6

手术讲解模板: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讲解模板: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层而在内外两层间进行分离,则可误入静 脉窦内造成出血。硬脑膜切口边缘电凝后 可收缩成圆形。一般正常垂体与硬脑膜无 粘连,两者间容易分离,在显微镜下垂体 被膜稍有闪光,容易辨认。垂体微腺瘤 (Ⅰ级)生长于垂体内,未突破垂体被膜, 硬脑膜切开时仍保留硬脑膜下间隙,垂体 表面被膜完整,仅在靠近肿瘤处
手术资料: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分离鼻中隔粘膜-骨膜层亦可以从左侧 鼻孔进行(图4.3.1.2.1-7A~G)。
手术资料: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2)进入蝶窦:完成上述操作后,便可开始在显微镜下操作。用骨凿或 微型钻切除部分骨性鼻中隔,看清蝶窦前壁及犁骨隆突。将粘膜-骨膜层从 蝶窦前方骨面向外剥离,在上方中线两侧1至数毫米处可见蝶窦开口,于 其下方用骨凿或微型钻打开蝶窦腹侧的前壁骨质便可进入蝶窦。
手术禁忌: 3.蝶窦气化过度,视神经与颈内动脉可暴 露在蝶窦粘膜下,术中易致损伤。
手术资料: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禁忌:
4.冠状位CT扫描见鞍上与蝶鞍内的瘤块呈 哑铃状,示鞍隔口较小,经蝶窦手术不易 达到鞍上,且鞍内瘤块切除后,鞍上瘤块 不易在颅内加压时降入鞍内。
手术资料: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经蝶窦入路垂 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蝶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 切除术
科室:耳鼻喉科 部位:鼻子 麻醉:全麻
手术资料: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概述:
垂体瘤的手术途径曾有许多变更,大体上 可分为经额颞开颅与经蝶窦入路两种。其 中经蝶窦入路始于Schloffer(1906), 同年Hirsch采用鼻小柱切口,经鼻中隔蝶窦入路;1911年Chiari创用经典的眶旁 切口,经筛窦-蝶窦入路;此3种入路采用 者众多。Cushing于1907~

手术入路

手术入路

手术入路一、手术入路选择的原则:1.路径最短,创伤最小;2.避开重要功能区;3.美观;4.手术医师的个人经验。

二、手术入路各论Ⅰ、冠切开颅额下入路:1.暴露范围外侧到外侧裂,内侧到对侧视神经和颈内动脉。

同侧的眶顶、嗅沟、蝶骨平台、鞍结节以及视交叉池和终板池显露良好。

2.适应症:A:前颅窝病变(前颅窝底和嗅沟脑膜瘤);B:鞍区病变(垂体瘤、鞍结节脑膜瘤、鞍内颅咽管瘤);C:前循环动脉瘤;D:前颅窝底脑脊液漏的修补;E:视神经管减压:F:额叶胶质瘤。

3.手术切口起自一侧耳屏前方的发际前缘到对侧耳屏前方的发际前缘,两侧对称,呈蝴蝶状。

Ⅱ、翼点入路:1.主要是鞍旁和鞍上的病变或鞍上向外侧生长到前、中颅窝以及生长的鞍上病变更适应于翼点入路。

如:A:视交叉池及鞍上池的肿瘤,视神经及视交叉的肿瘤;B: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瘤,基底动脉分叉处及其上部分支动脉瘤;C:眼眶上部、后部和外侧部肿瘤;D:蝶骨嵴及前床突周围的脑膜瘤;E:额颞叶脑内病变;F:上斜坡的肿瘤和桥中脑腹侧的暴露。

2.切口:始于颧弓上缘,耳屏前0.5-1cm处,止点是向后横过颞区,弯曲向上,经顶结节前或后方,弯向前达额部发际与中线交点处。

3.鞍区四个解剖间隙:第Ⅰ间隙即两侧视神经和鞍结节构成视交叉前间隙;第Ⅱ间隙即视神经与颈内动脉构成视神经外侧间隙;第Ⅲ间隙为颈内动脉和动眼神经之间的间隙;第Ⅳ间隙位于终板池内。

Ⅲ、颞枕入路:1.适应症:A:颞叶脑内病变;B:中桥脑腹侧病变;C:横跨岩尖中后颅窝颅底的病变,岩斜区脑膜瘤、三叉神经鞘瘤、中上斜坡脊索瘤、小脑幕切迹脑膜瘤等;D:海绵窦后外侧病变;E:癫痫颞叶及海马的切除。

2.手术切口:颞枕马蹄形切口,围绕耳廓上方,切口前端起自颧弓中点,后缘终点达横窦中外1/3交界处。

Ⅳ、乙状窦后入路(CPA开颅):1.桥小脑角区:上达小脑幕,下与小脑延髓池相连,内侧界是脑桥前外侧面,外侧界是岩锥后面,后界是小脑半球。

2.适应症:CPA区的听神经瘤、脑膜瘤、三叉神经鞘瘤、表皮样囊肿。

垂体瘤经鼻蝶手术

垂体瘤经鼻蝶手术

通常正常垂体组织呈淡黄色,质软带韧性,不易被刮除或吸除,相反瘤体组织,多呈白色或暗红色,质脆易于刮除或吸除,对于大腺瘤或巨大腺瘤,在切除鞍内瘤组织后,一般鞍上瘤组织通过脑搏动可自行落人鞍内,如不能自行落人,为使突人鞍上的瘤体获得彻底切除。

可请麻醉师增加胸腔内力,利用相应增高的颅内压将瘤组织挤人鞍内。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功能性微腺瘤的早期诊断成为现实,垂体腺瘤的手术不再仅满足于视神经减压为目的,而要求达到减少激素的分泌亢进,因而,垂体腺瘤经蝣人路手术方式受到极大重视,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对于非机能性和机能性垂体腺瘤的手术目的有所不同,前者旨在解除肿瘤的占位效应使视神经和垂体区获得充分减压,后者在于将肿瘤切除后,尽快恢复神经内分泌功能,认为在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的同时,对于大腺瘤还应考虑非机能性和机能性腺瘤之手术目的,作相应的处理。

对向鞍上扩展的大型腺瘤,应先将鞍内瘤组织切除,然后采用增高颅内压的方法促进鞍上瘤组织下移,以利切除;术中无CSF溢出者一般无须修补鞍底,有CSF溢出者必须用肌肉组织及骨片,用医用胶粘合,行鞍底修补,防止CSF鼻漏。

电灼鞍底硬膜,试穿刺无出血后,“十”字切开硬膜,通常即可见灰白或黄色肿瘤组织涌出,用取瘤钳留取标本后,以环形刮圈和吸引器分次切除肿瘤。

对向鞍上发展的大、中型肿瘤,先切除鞍内部分,待肿瘤下陷入鞍内后再予切除。

肿瘤切除顺序为:先后方,再两侧及前方。

肿瘤切除后,可见蓝色鞍隔呈球形降至鞍底。

术中可将内镜置于鞍内近距离观察肿瘤切除情况,肿瘤切除后鞍内残腔填塞止血纱布及明胶海绵.鞍底以明胶海绵加EC耳脑胶封闭,鼻中隔黏膜复位,局部少量填塞油纱条,于72h内取出。

经鼻蝶入路内镜下垂体腺瘤手术切除垂体瘤,手术创伤小、安全、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目前已成为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主要术式。

内镜的优点有①对鼻腔正常结构骚扰小,分离黏膜范围小。

②手术入路每一步均有标记,可以显示视神经管隆起,颈内动脉隆起,鞍底及斜坡凹陷。

15个神经外科常规操作规范

15个神经外科常规操作规范

肿瘤科惯例操作规范第一节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适应证】病人浑身状况可耐受手术,且征生病人及家眷赞同的状况下,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包含:1.垂体微腺瘤。

2.大型垂体腺瘤,但肿瘤主体位于鞍内并向蝶窦内入侵者。

3.大型垂体腺瘤瘤休主要位于鞍内,鞍上扩展部分不呈哑铃形,未向鞍旁扩展,最狭小处 >1cm 。

4.巨大垂体腺瘤须分期手术,可首选经蝶窦人路手术切除部分或大多半肿瘤以减少或缓解视神经压迫,为二期再经蝶或开颅手术创建条件。

【禁忌证】1.浑身状况不可以耐受手术者。

2.彝咽及彝旁窦各样慢性炎症 .3.肿瘤主体位于鞍上且呈哑铃状,最狭小处 <1cm 。

4.蝶窦气化不良,如甲介型蝶窦为相对禁忌证。

5.肿瘤向鞍旁、鞍后或颅前窝扩展为相对禁忌证。

6.病人及家厲拒绝手术者。

【术前准备】1.内分泌检查:包含垂体各样内分泌激索的放射性免疫学测定。

影像学检查:应尽可能进行蝶鞍部薄层CT 及 MRI 扫描。

头颅冠状 CT 扫描有助于显示蝶鞍发育状态、蝶窦鼻中隔地点及鞍底骨质有无损坏。

3.药物准备:术前有垂体功能显然低下者,应于术前 3d 合适增补所需激索。

4.术前 3d 用抗生索溶液滴鼻、漱口,术前1d 剪鼻毛。

【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与体位全麻下手术。

气管插管固定在吵嘴。

口咽腔内填塞纱布条以防备液体吸入气管。

病人半坐位,头后仰25 °,右旋15°?30°,术中应用 C 形臂 X 线机神经导航定位。

2.剥离鼻中隔黏膜经鼻蝶窦入路(鼻孔较小者可用经唇下入路),惯例消毒铺巾。

在左边鼻前庭黏膜与皮肤交界处切开,软骨膜下分别左边鼻中隔黏膜至蝶窦前壁 ,离断鼻中隔软骨与骨性部分连结处,沿筛骨垂直板右边连续分别直至蝶窦前壁。

布置手术显微镜,沿筛骨垂直板双侧置入扩充器,牵开双侧黏膜。

咬除筛骨垂直板,显现蝶骨嘴。

3.切除蝶窦前壁切除蝶窦前壁以充分显现鞍底。

蝶窦前壁的前端双侧可见蝶窦张口,是蝶窦前界,勿高出此界,防备进人颅前窝。

垂体瘤手术入路ppt课件

垂体瘤手术入路ppt课件
垂体肿瘤手术治疗的入路问题
垂体的位置
• 垂体位于蝶鞍中央的垂体窝内,借垂体柄及漏斗穿过鞍膈与第三脑室底的灰 结节相连。
垂体的毗邻
• 顶为硬脑膜形成的鞍膈,鞍膈的前上方有视交叉和经视神经管入颅的视神经 • 垂体窝的底,仅隔一薄层骨壁与蝶窦相邻 • 垂体窝的前方为鞍结节,后方为鞍背 • 垂体窝两侧为海绵窦
• 单侧额颞部发际内弧形切口骨瓣开颅,磨除蝶骨嵴及眶板外侧的骨质, 经侧裂分离额颞叶间的蛛网膜,形成锥形的操作空间以达到鞍区。
翼点入路经典切 口标记
• 可不用或仅用很小牵拉、抬起额叶和颞叶,便可显露颅前、中凹底,能 充分解剖各基底池,利用鞍区四个解剖间隙充分显露鞍内、鞍旁、鞍前
、鞍后、脚间窝内的病变结构,对鞍区周围重要结构和垂体柄、下丘脑
手术入路
• 内镜引导下 ,将肾上腺素盐水浸泡过的棉条沿总鼻道填塞至蝶筛隐窝,收缩 中鼻甲、总鼻道及蝶筛隐窝粘膜
• 采用特制的撑开器扩张总鼻道 ,鼻腔明显狭窄者可人工脱位或部分切除中鼻 甲后部 ,充分暴露蝶筛隐窝 ,开敞手术空问 ,中鼻甲残端出血 ,可用积极 电凝器 电凝止血 ,肾上腺素棉条压迫止 血。
• 蝶窦前壁和鞍底骨质切除的面积应足够大,以利于切除肿瘤,同时便于止血。 蝶窦前壁和鞍底同手术路径垂直,应用侧方开口的旋转咬骨钳向侧方连续咬 除骨质较为方便
• 切开鞍底硬膜时,有时可造成前、下海绵问窦破裂 ,出血汹涌,特别是肿瘤 较小时多见。此时应 以吸引管吸净出血,于内镜 直视下,电凝缩小漏 口后, 明胶海绵填塞、压迫止血
、视神经、视交叉、颈内动脉及其分支以及各穿支动脉可在直视下加以 保护。能充分利用四个解剖间隙切除肿瘤,不易发生残留,效果良好。
翼点入路所显示的
经蝶窦入路
• 采用在内镜照明、观察下,经一侧鼻腔.蝶窦人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深部照明好,切除肿瘤彻底,鼻腔 结构损伤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经内眦-筛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1)优点: 达到肿瘤的路径最 短 2)缺点: 影响美观 术野暴露差 一侧嗅觉丧失 鼻泪管破坏
18
经幕上开颅垂体瘤切除术
1)适应症:凡不适合经蝶入路均可行幕上开颅垂体 瘤切除术 2)常见五种手术入路: 经额底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经翼点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经前纵裂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肿瘤巨大时往往需切 除一侧额极 额下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视交叉前置型 以上两种入路联合
11
术中图片(一)
12
术中图片(二)
13
术中图片(三)
14
术中图片四)
15
手术录像
16
经蝶手术的常见并发症
1)颅内出血:发生颅内出血,首先表现症状是 双眼视力下降,此时必须急诊开颅,清除血 肿,挽救患者视力 2)脑脊液漏:发生后卧床,腰穿置管。如两周 仍有脑脊液漏,则需经蝶或开颅修补 3)感染 4)尿崩
2)垂体瘤治疗效果评价: CT、MRI影像学治愈 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激素水平下降至正常
25
19
经幕上开颅垂体瘤切除术 常见优缺点
经额底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除经蝶入路外使
用最广泛 经翼点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肿瘤向一侧生长 者,鞍内肿瘤不易彻底切除 经前纵裂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肿瘤巨大时往 往需切除一侧额极 额下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适用视交叉前 置型,易发生脑脊液漏
20
垂体瘤其他治疗措施
垂体瘤手术入路的选择
1
垂体瘤常用手术入路
经幕上开颅垂体瘤切除术 经内眦-筛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2
经蝶手术的三种入路
1)经口-鼻-蝶入路 2)经单鼻孔中隔粘膜下入路 3)经单鼻孔蝶窦入口入路
3
经蝶手术入路(解剖图)
4
术前准备
头CT、MRI
蝶窦冠状CT 视力、视野和眼底检查
关于垂体瘤的一些特殊问题
1)垂体微腺瘤的治疗问题: 未婚、未生育年青女性尽量减少手术干扰; 泌乳素瘤可先服溴隐亭,观察效果,如服药 后下降持续服药2年,2年后可试验停药,有 的泌乳素可不再上升;如再上升,可终生服 药。 已婚生育后妇女:服溴隐亭、手术、 γ刀
23
24
关于垂体瘤的一些特殊问题
1)γ刀治疗:身体一般状况差,不适宜接受手 术治疗,并且肿瘤与视神经关系不密切 2)药物治疗加放疗(γ刀) 巨大侵袭性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患者,可先服 用溴隐亭治疗,肿瘤缩小后再放疗或手术治 疗
21
侵袭性垂体瘤药物治疗
治疗前
服药3个月后
10个月后
经蝶手术
患者因双眼视力下降3年余,于外院行开颅手术未切除后即关颅。复查MRI示侵袭性垂体瘤, PRL>150mg/ml,先口服溴隐停治疗。因伴有促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而行口服 甲状腺片(40mg bid)、强的松(7.5mg/日)治疗,症状明显改善,但服药10个月后出现右侧股骨 头坏死,复查磁共振示肿瘤明显缩小至鞍内、蝶窦内,PRL >150ng/ml, 遂开始停药(强的松、溴隐亭)行经蝶手术治疗。 22
9
不适合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
10
经蝶手术入路手术要点
寻找蝶窦开口位置(中鼻甲、舟状骨)
进入蝶窦后,根据术前冠状CT,准确识别鞍
底 打开鞍底后先行肿瘤穿刺 刮瘤时注意肿瘤的两侧,肿瘤刮干净的标志 是鞍隔下降,前面看到垂体 如发生脑脊液漏需要修补,最有效的修补是 取大腿内侧肌肉配生物胶
性激素6项
5T
血浆皮质醇
生长激素
5
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适应症:
1)蝶窦发育良好 2)鼻腔及各副鼻窦无炎症 3)肿瘤无明显鞍旁生长,无突破鞍隔后形成的 环形狭窄,最好肿瘤主要位于鞍内
6
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前)
7
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后)
8
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禁忌症:
1)肿瘤巨大,向上级两侧发展过大,术前视力 障碍严重者 2)蝶窦发育不好 3)炎症鼻窦炎者 4)术前考虑肿瘤硬度较大者,尽量不经蝶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