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创业致富故事

合集下载

大学生创业成功故事10个

大学生创业成功故事10个
“你是学校的英雄!”
网上商城就是个大型的虚拟市场,只有深入其中,才能发现商机。杨甫刚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泡在这个市场里,看看人家的店铺都在卖什么。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网络销售排行第一的是化妆品,于是,他决定再次转方向卖化妆品。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杨甫刚其实对化妆品一窍不通,但他天天泡相关的论坛、在网上寻找资料,硬是把自己“泡”成了化妆品专家。
成绩平平的学生,这超出了很多老师的预料。
大学生创业的“带头大哥”
更大的变化接踵而来。贾少华开始在各种公开场合提倡学生创业。“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及时抓住这个机会!”通过杨甫刚的成功经历,贾少华认为:这一低门槛、低投入、低风险、回报快的创业模式易于操作和推广,加之学校就处在义乌这一全球小商品批零中心,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贾少华于是拍板,在全校举办“明日网商”淘宝网店大赛。2008年4月的这场比赛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业热情,在义乌这个“60%的家庭都拥有营业执照”的城市里,义乌工商学院的大学生创业蔚然成风。
2007年4月,在朋友的推荐下,杨甫刚开始转战淘宝,而他所拥有的创业成本只是1辆自行车与500块生活费。在淘宝网申请了账号后,他拿出了身上仅有的500元钱,又向同学借了1000元钱,凭着这1500元钱,来到商贸城进货。开始经营自己的网上店铺。
杨甫刚先是找到了同学的妈妈,在她那里进了五六百元的健身球、瑜伽垫。还有一个供货商是在网上认识的,是义乌人,比他大一岁,他告诉那个供货商人自己是学生,没有钱。那个供货商倒也直爽,告诉他说去拿货就好了。
而杨甫刚则认为父亲的想法已经过时了。在他读高中的2003年,被称为“扩招就业元年”,媒体上开始出现“失业大学毕业生达50万”的悚人报道,北大毕业生街头卖肉亦掀起轩然大波,高学历不再必然意味着体面工作和精英身份。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例子精选3个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例子精选3个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例子精选3个创业是成功的过程,成功也是一辈子的过程,看看那些大学生的创业经历,学习他们的方法,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创业成功之路。

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例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例子篇1柯焱:大二男生自做手工艺品5万元开女士精品店入2万男生做的手工艺品竟让众多女生自叹不如,还被女生们疯狂抢购,在武汉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大二男生柯焱因此成为名人(如图)。

最近,凭借打工、众筹得来的5万块钱,柯焱在学校附近开办的女生精品店,在黄家湖大学城周边已小有名气。

黑色衬衫搭配休闲裤,再加上一副黑框眼镜,柯焱是同学眼中标准的文艺青年,而最让大家惊叹的是他做手工艺品的好技术。

大一入校,面对众多社团招新,柯焱就对桌上摆满手工艺品的手工社感兴趣,很快成为少有的几个加入手工社的男生之一,一有机会就找学姐学手工,从最简单的纸花、塑花、丝网花,到用串珠勾勒动物、卡通人物形象,用竹签、筷子等日常用品制作埃菲尔铁塔、吉他等。

柯焱表示,他从小喜欢做手工,加入社团后他从最简单的纸花、塑花、丝网花做起,到用串珠勾勒动物、卡通人物形象,后来还用竹签、筷子等信手拈来的物品创作埃菲尔铁塔、吉他等,期间他挑战了对男生来说最难的针线活,自己裁制了一款6寸大的不织布蛋糕……一年多时间里,柯焱做了100多个各种手工艺品。

柯焱表示,因为经常和女生一起讨论手工艺品的制作,他发现具备文艺气息、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品最受女生欢迎,同时精品店装饰也采用了蔓藤绿叶、旧桌布、丝网花等自己原创的设计。

随着手艺越来越纯熟,今年4月,柯焱萌生了开一家精品店的想法。

柯焱告诉记者,高考(微博)结束后他曾瞒着家人独自去上海一家餐厅当服务员,两个月挣了7000多元钱;大一寒假期间,他又在武昌火车站附近找了一家餐馆做服务生,挣了6000多元钱。

再加上他在大学生众筹网上筹集的2万元创业资金,以及向同学、朋友借的钱,柯焱顺利筹得了5万元启动资金。

8个大学生创业故事鼓舞你勇往直前

8个大学生创业故事鼓舞你勇往直前

8个大学生创业故事鼓舞你勇往直前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创业的道路,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造了一个个惊艳的创业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让人们看到了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勇气,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和启发。

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8个大学生创业故事,相信这些故事能够鼓舞你们勇往直前,追逐自己的梦想。

故事一:从零到一,一代创业者张明是一个普通大学生,他没有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也没有特别出众的才华。

但是正是因为他有着一颗不服输的心,他决定创业,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利用学校里的资源,开办了一家小小的餐馆,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把这家小餐馆做大,最终成为了当地有名的餐饮企业。

张明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成功就一定会属于你。

故事二:大胆尝试,获得成功刘磊是一位大学生,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音乐制作人。

尽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但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是选择了创业。

他成立了一家音乐制作公司,通过自己独特的创意和才华,他成功地为众多歌手制作了一系列火爆的音乐作品,最终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

刘磊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敢于尝试,成功就在前方等待着你。

故事三:借势创业,抓住机遇李娜是一名大学生,她利用自己所学的IT知识,发现了一种新的商业机会。

她开发了一款具有创新功能的手机应用程序,并成功地推出市场。

这款应用程序瞬间受到了年轻人的热爱,用户量迅速增长,并为她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李娜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敏锐地抓住机遇,成功就指日可待。

故事四:团队协作,创造奇迹王涛是一位大学生创业者,他与几位朋友合作创办了一家初创公司。

他们共同分工合作,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专长,共同努力实现了公司的腾飞。

通过他们的努力,公司的业务得到了迅速的扩张,并成功上市。

王涛的故事告诉我们,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创造奇迹只是时间的问题。

故事五:利用社交媒体,打开市场张军是一位大学生,他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与公司进行合作,为他们设计产品。

大学生成功的创业故事

大学生成功的创业故事

大学生成功的创业故事大学生成功的创业故事一张伯的儿子水生读完大学回农村来了,消息传开之后,村里可是炸开了锅。

现在农村里稍有点劳力的谁不外出打工挣钱,留守在家里的可都是些老弱病残。

村里人都说水生这小子没出息,怕是在城里混不下去了。

回乡当“地主”张伯听了这些话一直生闷气不理睬水生。

张伯的老婆死得早,他一个大男人含辛茹苦把水生拉扯大,还供他上了大学,原指望儿子毕业后能在城里找份体面的工作,出人头地,可水生却偏偏倔着性子要回农村来种地。

水生对张伯说:“爹,我的事你别操心,现在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几百万,大家都挤破脑袋想留在城里,可现实是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处处皆有,相反,农村荒了那么多的地没人种。

可惜啊!你老人家是不知道,现在的土地可是宝,可以说一寸土地一寸金,我回来可是要当地主的。

”一听这话张伯更气了:“村里现在到处都荒着地,你娃有本事就全拿去种了。

”水生笑了:“这些地我打算都租了,不过我不种,我要让那些高高在上的城里人交钱来种……”水生讲得眉飞色舞,张伯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心里却开始打起鼓来:水生这娃该不是读书读傻了吧?让城里人下乡交钱来种地,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水生这边可没有闲着,他找到村支书要求把全村人召集起来开会。

水生说:“乡亲们,你们种一亩地一年纯收入也就300来块钱吧,何况现在还荒着没有劳力种,我决定以每亩每年500块钱的租金把你们的荒地全租了。

”水生一句话把会上的人全惊得目瞪口呆,半天没有人出声,全不知水生那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最后村支书站出来表态:“行,你要都拿去,我们村少说也有300亩的荒地,大家可不都为这些荒着的地犯愁呢,不给钱都让你种,可是你小子种得了吗?”“是啊,这么多的地你怎么种啊?”“你可要想好了,全村荒地整打整的按300亩计算,你一年就得要付15万块啊,这些地里可没有金娃娃!”好心的村民们都为水生算着账,为他担心着。

是啊,在这个村子里,可从来还没有人见到过15万块这么多的钱呢。

水生说:“谢谢大家为我算这一笔账。

大学生自主创业年赚百万的故事

大学生自主创业年赚百万的故事

大学生自主创业年赚百万的故事一个大学生自主创业如何月盈利高达几十万,而且还是在校大学生,他们这些大学生是如何白手起家创业的呢?为此由店铺为大家分享大学生自主创业年赚百万的故事,欢迎参阅。

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年赚百万故事昨日上午10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新闻传播系大二学生胡紫光,正在寝室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

他可不是在玩游戏,而是在忙着打理自己的茶杯网店。

记者翻阅胡紫光的销售账本发现,他从去年6月创业以来,累计已卖出了约180万元的茶杯,利润高达30万元。

“很多人羡慕我创业的成功,他们不知道我也走过弯路呢!”忙完前晚到昨晨的订单处理后,胡紫光笑着讲起自己的创业故事。

胡紫光出生于孝感一个普通家庭,母亲是名裁缝,父亲则以打工为生,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

胡紫光的姐姐开了家茶叶店,兼卖茶杯,因此从高中毕业的暑假开始,胡紫光就常在姐姐的店里帮忙。

“这孩子懂事、聪明,很有经济头脑,会根据客人的身份向他们推销产品。

”胡紫光的姐姐说,去年6月份,她建议胡紫光开网店帮忙卖茶杯。

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故事“开网店并不难,难的是赚钱啊!”胡紫光笑着说,自己开网店的第一个星期,一个茶杯都没卖出去,网店访问量也非常低。

“当时我急得觉都睡不着。

”虽说是姐姐的店,但从茶杯品牌商那里铺货也是下了血本的。

巨大的压力下,胡紫光坐不住了,他想了很多办法,诸如竞价排名、微博微信推广、诚招合作伙伴、分销商加盟等,甚至还包括一些“歪招”。

“刚开始创业时,我把自己的店名改得跟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网店名字接近,这样就能吸引一些顾客。

我还会在百度知道等网站上,自己提问咨询我网店的产品如何,然后再用另一个号回答,说店里的东西不错。

”回忆当时的那些“歪招”,胡紫光不好意思地笑了。

他说,虽然这些“歪招”确实给网店增加了不少点击率,但真正购茶杯的仍是寥寥。

万般无奈之下,胡紫光只能破釜沉舟,采取“赔本赚吆喝”的办法——进价30元的茶杯,他只卖35元,刨去运费还要亏点钱。

8个大学生创业故事让你相信奇迹可行

8个大学生创业故事让你相信奇迹可行

8个大学生创业故事让你相信奇迹可行在中国的高校中,创业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大学生追求的梦想和目标。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造了一个个引人注目的创业故事,带给我们无限的启迪和勇气。

今天,我就为大家盘点了8个令人振奋的大学生创业故事,相信这些故事会让你相信奇迹可行!第一位主人公是英勇的杨帆。

他是某高校的计算机系学生,对于编程充满了兴趣和热情。

在大学期间,他创立了自己的软件公司,并研发了一款备受欢迎的APP,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线上购物体验。

杨帆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打破了传统的购物方式,成功地引领了一股线上购物的潮流。

第二位主人公是勤奋的刘慧。

她在校期间就对美妆行业充满了热情。

为了追寻梦想,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一份优秀的工作机会,创办了自己的美妆品牌。

通过巧妙的产品定位和精心的市场推广,她的品牌迅速风靡了全国,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了一家上市公司。

刘慧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和勇气,我们都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第三位主人公是坚持不懈的王明。

他热爱运动,对健康生活有着执着的追求。

在大学期间,他创办了一家健身中心,并开设了一系列的健身课程。

王明将自己对运动和健康的热情传递给了更多的人,帮助他们改善身体状况,提升生活质量。

他的坚持和努力不仅为自己创造了财富,也让更多人享受到了健康的福祉。

第四位主人公是敢于创新的陈海。

他是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于环保建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大学期间,他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环保建材,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这种建材不仅具有优秀的环保性能,还具备了极高的建筑强度。

陈海的公司在市场上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了一家颇具竞争力的企业。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身处传统行业,只要有创新的思维,也能够实现非凡的成就。

第五位主人公是乐于奉献的李斌。

他在大学期间参加了一次实践活动,深受到一位老人生活困难的事情触动。

为了帮助老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创办了一家提供养老服务的公司。

通过为老人提供高品质的生活服务和关怀,李斌的公司深受老人和家属的喜爱,逐渐发展成为了一家知名的养老机构。

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

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

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大学生自主创业此起彼伏,涌现了一批创业成功案例。

下面Sara小编给大家分享了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的相关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11980年,钱俊冬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赫店镇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

他从小就立志要考上重点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改变家庭贫困的生活。

1999年,父母做生意借来的8万元钱被人骗走,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由于家庭经济拮据,钱俊冬随父母来到天津大港。

靠着父亲做卤菜的手艺,全家人在一个偏僻的小巷子租住下来,省吃俭用,挣钱还借款。

刚到天津时,钱俊冬特别向往大学生活,所以,一有空闲他就去附近的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转悠,并结交了一些大学生朋友。

通过与大学生的交往,他知道了大学生毕业后将会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于是,他就有了上大学后一定要自己挣钱的想法。

钱俊冬把自己整天关在屋里,除了复习功课,数百本从旧书摊上购来的杂志被他一页一页地翻过,大量成功人物的创业故事刺激着钱俊冬活跃的大脑,特别是那些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改变自己命运的文章,让他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单靠找一份好工作是实现不了的,必须从底层做起,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开学一周,掘得第一桶金2000年,钱俊冬考上了陕西长安大学。

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送到家里时,父母既欣喜又发愁,生意的失败使他们债务缠身,已经没有能力支付儿子上学所需的费用。

最后,全家人东借西凑好不容易才弄到2000多元钱。

开学报到的那天,钱俊冬攥着2000元现金,在报名的长队里他一次一次退到最后面。

后来他鼓起勇气找到辅导员,终于争取到了缓交学费的机会。

安定下来后,钱俊冬的心中萌发出一种坚定的信念:越是日子困窘,越要咬紧牙关,想办法去改变命运。

开学第三天的下午,钱俊冬正独自在寝室里翻阅新课本,一位师兄推门进来推销随身听。

正在这时,几位室友也回到了寝室。

结果,这位师兄没费多少口舌,4部随身听以每部80元的价钱被室友买下。

这件事情使钱俊冬隐约地觉得一种商机和一个比较大的消费群就在自己身旁。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故事10个_励志故事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故事10个_励志故事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故事10个大学生就业状况不是很,所以许多大学生都选择创业来实现就业。

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也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故事篇1:陈欧聚美优品的CEO陈鸥也是一名标准的大学生创业者,他的大学生创业经历要追溯到他的上一个创业项目GG游戏平台。

陈鸥16岁的时候考上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作为一个资深游戏爱好者,在大四的时候陈鸥决定在游戏领域创业,凭着有限的资源做出了后来影响力巨大的GG游戏平台。

作为当时没有任何资源的大学生创业者,那时的创业经历是非常艰苦的,据陈鸥回忆,那时候他为了节省成本,不得不每天都吃最便宜的鱼丸面,最后吃得都有些“脑残”了。

后来,陈鸥出售GG平台,获得了千万级别的收益,也为自己后来的创业道路做了极好的铺垫。

而他创造的GG游戏平台,仍然是现在东亚地区最受欢迎的游戏平台之一,全球拥有超过2400万用户。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故事篇2:郭敬明郭敬明,这个伴随着80后长的的名字,如今他的小说也影响着90后,并开始被00后所喜爱,我们在这里不评判小四的文学水平,导演水平,以及身高,单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来看,他是极其成功的。

郭敬明大学时期便开始创业,虽然他常年霸占着中国作家收入排行榜榜首,但是他在商业上的成功甚至让他的作家身份也黯然失色。

如果你只是觉得这个瘦弱的男人只会玩弄一些小女生喜欢的华而不实的文字,那么你就太小看他了,郭敬明绝对有着惊人的商业嗅觉。

郭敬明在大学时便成立“岛”工作室,出版一系列针对自己小说受众的杂志与期刊,而后成立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版图。

而且,以今天各个期刊杂志纷纷转型产业链服务来看,郭敬明早在20xx年就察觉了这一点,从那时起他就为刊物读者提供“立体服务”,例如推出音乐小说《迷藏》,推出小说主题的写真集,拍摄《梦里花落知多少》偶像剧,在读物的基础上打造了一条属于自己受众的文化消费产业链,开始深耕产业布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自主创业致富故事本文是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致富故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大学生自主创业致富故事篇1卖蜂蜜2年开十家分店父母都是地道农民周明是江山市长台镇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父亲从16岁开始养蜂,靠手中的技术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周明的童年,家里条件不好。

那时他们一家人住在山里,周明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妹妹刚生下来,就扔给了奶奶带,因为家里实在困难,弟弟被寄养在朋友家里。

几年后,家里条件好一些了,弟弟才被抱回家。

周明的父亲养蜂技术相当好,只要看一种花就能知道今年的蜜好不好。

除了养自家的400多箱蜂以外,他还是村里合作社的技术员。

每年冬季,母亲都要带着帐篷到杭州来采蜜,白天采蜜,晚上就在杭城的城郊支个帐篷。

等周明上高中以后,家里条件才有所改善,弟弟妹妹也上了大学。

学校经商创下第一桶金20xx年,周明考进了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投资理财。

大一第二个学期,周明和几个同学合开了一家公司。

当时公司没有具体的定位,做的业务也很杂。

看到什么赚钱,他们就做什么。

周明觉得,在学校经商一方面能赚下学费和生活费,另一方面能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学以致用。

公司主要的业务是搞培训,英语培训、成功学培训、考研培训等等,还给学生提供兼职服务。

新东方和李阳疯狂英语进校院都是周明他们公司推广的。

他们找到了各大高校活动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通过社团、各校的学生会结交认识他们,有时在各大校园贴海报,有同学会主动联系他们。

有了这些同学的加入,培训课在各大校园的宣传工作就不成问题了。

一两年下来,周明他们公司搞的培训课业务扩展到了20多个学校。

周明所在的学校在杭州下沙附近,下沙没有鲜奶供应。

于是,周明便主动联系了光明集团,拿下了杭州高教园的总代理。

通过已经有的关系网,在下沙地区8个校园内,每个学校建起了100至200人的大团队。

这些同学都是勤工俭学的,送牛奶帮他们提供了一条助学之路。

一年多时间里,周明一个人平均每月也能分到20xx块钱。

后来,合办公司的同学听说做电话卡生意利润高,周明他们一下开了很多卡,但短时间没有卖掉,亏了很多钱。

多动脑是创业的关键公司卖电话卡亏钱之后,周明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熟悉的行业,生意不能做。

20xx年,周明读大二。

虽然公司亏了钱,可他手上还攒了一些钱。

那年,母亲又来杭州采蜜了,依然在城郊支着帐篷。

周明有空就会去陪母亲。

他发现,在城郊锻炼的中老年人很多,学校的从商经历,给了他灵感。

来这里的人那么多,蜂产品又是针对中老年人的,为什么不在城郊开家卖蜂产品的店面呢?而且原料由父亲把关肯定没问题,东西好,回头客肯定多。

周明向学校提交了申请,提早一年离开了学校,在家里自学课程,参加学校的毕业考试。

周明的想法得到了家里的支持,父亲也拿出了积蓄,支持儿子创业。

周明就在母亲支帐篷的杭州玉泉青芝坞租下了一间店面,这里的店面价格全年只要一万多,是杭州市区店面价格的十分之一。

“我创业所用的钱都是最少的。

”周明给自家的蜂产品取了名——江山百姓,自己设计商标,进行了注册。

产品的说明书也是自己设计,自己写的。

靠良好的人缘,周明找同学建起网站、找朋友印说明书、印包装盒等等。

周明发现杭州人喜欢打折,于是在开业前几天,印了打折宣传单发给到这里来锻炼的人。

一切准备就绪,20xx年,周明的第一家蜂产品店开业了。

开业第一天,生意出奇的好,从早忙到晚,一天卖出了4000块钱的产品。

周明说,他自己都没想到。

隔了4个月,周明的第二家蜂产品店又开业了,这次店铺照样设在城郊,中老年人经常去锻炼的地方。

不久,周明又开了第三家店。

通过朋友的介绍,通过网络,到现在,山东烟台、江苏泰州和浙江宁波等地,已经开出了江山百姓共7家加盟店。

周明现在已经顺利地拿到了大学毕业证,在杭州买了房,买了车。

周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要把我写得太好,我现在刚起步,生意做得很小,等以后,我回衢州办厂时,再来写我吧。

”大学生自主创业致富故事篇2大学生兼职开宠物店开店一年赚30万小伙兼职开宠物店开店一年赚30万!29岁的阿俊有两份工作,“正业”是在武昌一家网络公司从事设备采购和管理工作,而副业则是和朋友一起创办宠物用品店。

“一个是我的专业特长,一个是我的兴趣所在。

”行走在主副业之间,阿俊做起了兼职创业一族。

开宠物店赚钱吗?利用专业特长,宠物迷网上卖狗粮20xx年,他大学毕业。

学计算机专业的他,很快在一家网络公司找到一份工作。

从基层员工做起,一干就是5年,如今已做至管理层。

20xx年,非常喜欢宠物的阿俊利用自己的网络知识,做了个宠物网站。

开宠物店以网站为平台,他结识了不少爱宠物的朋友,大家经常带着自己的宠物聚会。

开宠物店赚钱吗?聚会上,阿俊的狗狗总是非常显眼:毛发梳洗得很干净,而且还穿着最新潮的宠物服装,佩戴最流行的宠物饰品。

于是,就陆续有网友向他打听这些宠物配饰在哪里购买,有时还让他代为选购。

次数多了,阿俊的心里打起了小算盘:开宠物店何不利用休息日,做点宠物用品的小生意呢?不久,他利用长假到外地考察,与外地的供货商取得了联系,然后在网站上登出狗粮、猫粮、宠物衣服等宠物用品信息,开始通过网络做起了生意。

他白天上班,利用八小时之外的时间为顾客送货上门。

这些看上去很繁琐的事情,他却乐在其中:“我可以有机会去亲近更多的小动物,也能趁机去和爱狗的朋友多交流,学到更多的养狗知识。

挺享受的。

”他说,其实,开网上商店的最初目标很简单,就是想赚点钱,让自己的狗狗有条件吃好一点的食物。

当然,在送货上门时,也有些不和谐的小插曲,一次,一位家住汉口吴家山的顾客,因错将生产日期看成截止日期,而让家住南湖的阿俊来回跑了三趟,当时正好是夏天,何俊每次都跑得衣服湿透,但他没有丝毫怨言,最终,开宠物店良好的服务态度,让对方成为他的铁杆顾客。

大学生自主创业致富故事篇380后大学生创业淘金500万拖延学费,负债两万,租7万块的门面开店,作为一名大三学生,你敢这么做吗?但是云南小伙子苏建益做了。

“我正好赶上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好时候。

”苏建益说,“‘xx’马上就来了,我计划在全国开500家店。

”昨日下午,苏建益坐在自己办公室的阳光里,信心满满地说。

家乡特产觅到大商机苏建益家在云南乡村,父母靠种地和养奶牛供他读书。

20xx年,考取长春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后,他便开始了在长求学生涯。

初来长春,南北的地域差距让他既新奇又有点不适应,但正是这种地域差距,让他抓到了商机。

大一寒假结束后,苏建益从家乡带回一些饰品,没想到,引起了班上不小的热潮,很多人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苏建益尝试搞起了小生意,他把饰品做成海报贴出,留下寝室电话,竟不断有人来询问。

后来,苏建益干脆在学校的书屋租下一角,不定期从家乡进货。

懒散的午后,书屋一角,半壁墙面挂满了云南饰品,墙下摆放着一张圆桌,三两好友稀疏围坐,品酒、吹牛、畅想未来。

苏建益说,那时候,每个月能净赚1000元左右,这对于每月生活费只有500元的苏建益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别看店小,将来准能发展成大的连锁公司。

”苏建益说,那时候,哥几个相比,他吹的牛皮最大。

但事实证明,苏建益的理想并不是空谈,通过精心经营,他打出了自己的招牌,并且在两年后,拥有了自己的店面。

“借鸡生蛋”掘第一桶金20xx年,苏建益大三下学期,为了保证资金链的完整,苏建益已经拖欠了两年学费。

而此时,由于赚不到钱或不敢铺入更大成本,校园内一起创业的同伴越来越少,可就在这时,这个云南小伙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借钱到桂林路开店,店名就叫“茶马云南”。

苏建益说,大学生创业一直受到国家支持,他看好了这个方向,再一个,光提“云南”两个字就已经让无数人神往,在东北地区销售云南饰品,他看好了这个市场。

店面的启动资金就要10万,除从亲戚处借来2万,自己1万多块的积蓄外,钱远远不够。

苏建益想到了“借鸡生蛋”的办法,他拉来了自己的一位老师和同学入股,凑够了剩下的6万块投入资金。

苏建益说,那时,他从没见过两万,却已负债两万。

后来,拿着7万块去交房租的时候,他手都在抖。

20xx年,苏建益通过这家店,挖来了人生第一桶金。

他说,当时长春还没有云南方面的饰品出售,茶马云南开业后,营业额扶摇直上,并逐渐打出了品牌,开始有商家咨询加盟的事。

5年拼搏创富500万谁也没想到,短短5年之内,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竟成了拥有上百万资产的大老板。

阳光透过玻璃投入办公室,厚厚的一摞文件形成参差的阴影,苏建益喜欢放松地靠在椅背上,听《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这个在创业道路上披荆斩棘,在商战中聪慧果断的创业新锐,今年只有28岁,穿着短风衣,戴着眼镜的他很斯文,还没有完全褪去身上的男孩气。

经过5年的发展,“茶马云南”店已覆盖吉、黑两省,知音店和加盟店共计80多家。

在苏建益公司走廊的行程表上,还有多家店面即将开业,店面总数在年底将达到100家。

苏建益说,20xx年是一个起步,现在公司迈上了一个台阶,已拥有资产500万左右。

目前,虽然长春已有20多家店面,但这并不是茶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展的本部。

在云南,他们已经建立自己的公司负责采购。

苏建益说,长春是他的第二故乡,是茶马云南的发源地,并且他的爱情之花也在长春盛开。

坚持学习引进管理人才苏建益把“平凡的人也有伟大的梦想”设为电脑桌面,他不懈地去追梦,也拥有普通人该有的爱好和困惑。

苏建益不抽烟,偶尔喝酒,酒后话略多。

他喜欢打羽毛球,喜欢自由,喜欢听《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偶尔会怀疑自己不擅管理……苏建益说,如今公司的员工上百人,他一个人根本管理不过来,于是便拉来了亲人帮忙管理。

“但这种模式不会持续太久”,苏建益认为,在企业发展初期,家族管理模式会有一定好处,但绝不是长久之计。

目前,苏建益不但坚持学习,增强自己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引进中级管理人才。

每次面对手下上百名员工,苏建益知道自己肩上的重量,这不再是大学校园内喝酒侃大山的光景。

8年以后酝酿公司上市“5年以后,茶马云南店面将达到上千家。

”提起未来,苏建益信心满满,他预计,茶马云南发展的大目标在中国东部和中部,四川、重庆还可以,云南、贵州、西北、新疆、西藏没有多大发展前途。

他说,全国的潜力在20xx家左右,他要做的是做好每一个知音店和加盟店,控制好步伐,踏实地实现品牌升级,实现精品化。

苏建益说,8年以后,他将准备融资四五千万,运作茶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上市,那时,茶马云南将实现另一个飞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