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制度

合集下载

我对人大制度的认识

我对人大制度的认识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确立的?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确立的?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第一届全体 年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第一届全体 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 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是 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普选, 在1953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普选,自下 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普选 而上逐级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 而上逐级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年 月 胜利召开,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胜利召开,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 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根本法的形式正式确立。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根本法的形式正式确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 第二,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 权力的统一。在国家事务中, 权力的统一。在国家事务中,凡属全 国性的、 国性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做出统一 决定的重大问题,都由中央决定; 决定的重大问题,都由中央决定;属 于地方性问题, 于地方性问题,则由地方根据中央的 方针因地制宜的处理。 方针因地制宜的处理。这既保证了中 央集中统一的领导, 央集中统一的领导,又发挥了地方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央和地方形成 坚强的统一整体。
我国为什么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为什么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与这种政权性质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与这种政权性质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既 不能采用旧民主主义的议会制, 不能采用旧民主主义的议会制,也不能照搬 俄国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制, 俄国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制,而只能吸收革 命统一战线内各革命阶级、各方面代表人物 命统一战线内各革命阶级、 共同参加人民代表会议, 共同参加人民代表会议,最后形成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只有这样的制度, 大会制度。只有这样的制度,才具有最广泛 的社会基础, 的社会基础,才能充分反映各方面的意志和 要求, 要求,才会极大地焕发各族人民的民主意识 和革命热情, 和革命热情,也才能最有力量去完成革命和 建设的各项任务。 建设的各项任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我国,凡属全国范畴内的重大问题,以及 重大的方针、政策,中央国家权力机关制定通过 之前,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将那些积极的、合理的,能反映问题本 质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领导的意见、决 策或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 集中
民主
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
民 主 从人大代表 人民选举代表, 与人民的关 受人民监督 系看 集 中 由人大代表代 表人民行使权 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
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
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中制的定义 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 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极少数人对大多数人的绝对服从
实 行 制人 度民 的代 原表 因大 会
(2)实践证明,是人民奋斗的 成果和历史的选择,符合我国 国情,必须坚持和完善。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身具有 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注意区分
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决定
国体
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
反映
2、人民代表与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这个国家权力机 关的组成人员,一般任期为5年,具有审议权、 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权力。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从人大与其 其他国家机关在职 由人大产生其 他国家机关 责上明确分工,各 他国家机关, 的关系看 司其职,避免权力 对它负责、受 过分集中 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 地方分权,发挥其 中央集权,进 国家机构的 积极性、主动性、 行统一领导 关系看 创造性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③从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的意义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 人民的选择。它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和 完善,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
于社会主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 转;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基础过关】
1.2011 年 11 月 16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正案(草案)》。
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
是因为全国人大常委会 )( A.拥有决定权 C.拥有立法权 [答案]C B.拥有审议权
D.拥有提案权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组织和活动原则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 ___ 民主集中制 4.优越性 人民当家作主 (1)保障了__________________ 。 (2)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保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运转。 国家机关协调高效 民族团结 (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 ______________。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我国是指国务院和地方各
(5)司法机关是指专门行使司法权的机关。狭义
广义还包括检察机关。一般理解,我国的“司法机
“公、检、法、司、安”机关,即:公安机关、检
检察院)、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国
★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人大代表的权利、 的职能和公民的政治权利
(1)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立法权、决定权、任免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含义
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 ____________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件)一、定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人大)制度的原则: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也就是说人民是一切权力的根源和所有者,只有人大等国家机关可以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由我国的性质决定的。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健全和加强人大制度的保证。

3、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的制度,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在集中的前提下发扬民主,所以民主集中制的重点在集中制。

它既是一种组织原则,又是一种活动原则。

4、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体现在有适当的少数民族代表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组成和任期①、地位: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第57条)这就表明了全国人大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②、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按照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

各代表团分别推选代表团的团长和副团长。

团长一般由各个省级地方和军队的最高一级的中共党委书记或地方人大的常委会主任担任,副团长一般由各个省级地方或军队的最高一级的地方人大的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担任。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③、任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①、最高立法权这主要体现在只有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其只要包括刑事、民事的基本法律。

②、最高任免权选举、决定和罢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领导人和有关组成人员。

③、最高决定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国家管理形式、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一、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基本内容、优越性,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及表现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2、我国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3、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统一;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业和民族团结。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内容: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在普选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能。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5、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义务: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6、民主集中制:(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表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民主选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少数服从多数;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3)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集中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3)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且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5)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代行全国人大部分职权。

从属于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不设常委会。

人大监督权的主体是人大常委会。

(6)全国人大的专门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若干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不具有权力机关的性质,是在权力机关的领导下担负某种专门任务的机构。

(7)人民代表大会的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基层的权力机关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不设常委会。

我国的政权体系则不仅包括权力机关体系,也包括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体系。

(8)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

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及其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

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

解读:立法权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立法权;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③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职权;④国务院的部委:制定行业法规的职权。

5.2课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2课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怎么办
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③坚定制度自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B、我国的政体
C、审判机关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人民民主专政
D、检察机关
E、基层民主管理形式
1.决定因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 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
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 人大代表 组成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作为 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 其他国家机关, 依法 行使各自的职权;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3、2011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走 过了57年的历程,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 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这一制度( )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②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保障了人民在国家机关直接行使管理国家 的权力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探究:材料是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的? 材料一:2015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中华人 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 次会议。与会代表来自全国各地,他们都 是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来,在大 会上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人 民主 人大 组成 国家 代表人民 权力 统一行使 民 选举 代表 机关 民主 集中 国家 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 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包括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2、关于全国人大: ①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机构中最高地位③职权: ②地位: 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关于人大代表:①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 国家权力机关 的组成人员。②权利: 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质询权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2011· 四川卷)一位从事基层民政工作的全 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坚持走访当地居民家庭,记了 70多本“民情日记”和“民心日记”,一次次地在人 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这表明, 该人大代表 ①履行了严格执法行政的义务 ②履行了反映群 众意见的义务 ③行使了依法提出议案的权利 ④履 行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人大代表坚持走访、记“民情日记”“民心 日记”,体现了选项④;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 体现了选项③;所提议案旨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体 现了选项②。严格执法行政不属于人大代表权利或义 务范畴,选项①不选。答案为D。
2.人大代表 ⑴性质和地位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⑵产生方式——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①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全国、省、市级的人大 代表) ②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乡级的人大代表) ⑶任期——五年 ⑷职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审议、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发言表决免责权 ⑸义务—— ①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②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 求; ③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④接受人民监督。
表1反映 A.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在逐步增加 B.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发生改变 C.全国人大的组织原则发生变化 D.全国人大代表的结构进一步优化
【解析】 表格体现了全国人大代表结构的变化,与全国人 大的职权、职责、组织原则无关。故选D。
3.(2013· 上海卷)“实行民主集中制,就是要求充分 发扬民主,集体议事,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和反映,在此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使人民的 意愿和要求得以落实和满足。”(《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白皮书)对这段话概括最全面的是 A.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集体议事和集体决策 B. 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落实和满足人民的意愿和要 求 C. 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充分表达和反映人民的意愿 和要求 D. 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集 中正确意见 【解析】 材料主要体现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国家的决 策。ABC尽管都对,但都片面,只有D全面概括了材料的观 点。故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代表视察制度一、人大代表的视察活动是代表依法行使职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全体代表应积极参加视察活动。

二、代表视察按年度视察计划进行,必要时可增加专题视察。

三、认真做好视察前的准备工作,搞好视察前调查,拟定视察计划,并提前通知代表和被视察单位做好准备。

四、代表视察主要围绕法律、法规的实施;镇人民代表大会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等进行。

五、代表视察按照视察内容和便于组织活动的原则组成视察小组,视察时可以邀请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同时邀请驻镇的上级人大代表参加。

六、被视察单位要热情接待代表视察,实事求是地介绍情况,认真听取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七、代表视察时必须遵守视察纪律,可以向被视察单位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但不直接处理问题。

八、对视察中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由人大主席、副主席交政府及有关单位办理。

承办单位应规定时间内将办理结果报告人大主席团,并答复代表。

代表接待信访制度1、代表小组在代表活动日安排两名代表共同接待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

2、接待来信来访时,要认真听取、记录来信来访人的陈述,并做好必要的宣传、解释工作,态度要热情、诚恳,用语要文明,规范。

3、接待中,如遇反映重要情况和重大建议的,可约请有关单位或部门的负责同志共同接待,直接听取陈述或转交有关部门处理,认真、及时答复来信来访人。

4、对重要的信访件,应及时向主任会议汇报,由主任会议研究处理,或及时以代表书面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形式,转交有关部门处理。

5、代表接待来信来访,不直接处理问题6、做好来信来访的保密工作,保护广大选民的正当权益。

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制度1、为了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确定每单月10日为代表接待选民日。

2、代表接待选民日活动的地点一般安排在“人大代表之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其他地点。

3、每次的代表接待选民日活动,由“人大代表之家”内的各级人大代表轮流参加接待。

4、在代表接待选民日的前五天,分别在各社区(村组)发布代表接待选民日公告,告知具体的接待时间、地点和代表名单。

5、代表在接待选民时应佩戴(或携带)代表证;在接待过程中,要认真听取选民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并作好记录,但不直接处理问题。

6、代表在接待选民过程中,对于选民反映的问题和意见,需要进行解释和说明的,应当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工作。

7、代表在接待选民后,对于选民反映的问题和意见,需要有关部门或单位办理的,要认真进行归纳整理,并交由镇人大主席团进行处理。

8、对于接待中选民反映的问题和意见是属于人大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或者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问题,代表可以提出议案或建议、批评和意见,促进问题的解决。

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一、按照便于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原则建立代表小组,每个代表小组推选出代表小组组长。

二、代表小组在人大主席团的具体组织下开展活动,主要内容是: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检查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开展扶贫帮困、联系选民等活动。

三、代表小组活动的形式应当因地制宜,讲究实效。

可以采用学习、座谈会、走访选民、调查视察等形式开展小组活动。

四、代表小组活动一般每年安排4 次。

具体的活动时间,由各小组根据年度小组活动计划和实际情况安排。

五、每次代表小组活动前,代表小组长应当将小组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等通知本组全体代表,以便代表安排好本职工作,做好有关准备,准时参加活动。

如果代表因故不能参加活动的,应当向小组长请假。

六、代表小组活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邀请部分上级人大代表和有关方面的负责人一起参加。

七、代表小组在活动中可以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由镇人大主席团交政府和有关组织研究处理,但不直接处理问题。

八、代表小组活动结束后,应当将活动情况及时向人大主席团汇报。

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1、县镇人大代表述职按选区进行,每位代表在一届任期内都要向原选区的选民述职一次。

2、代表的述职活动由县人大委托镇代表组和镇人大主席团组织。

3、代表述职的主要内容:(1)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宪法、法律、法规,以及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的情况;(2)参加人代会期间审议议案和各项工作报告,以及提出代表议案与建议、批评和意见等情况;(3)参加闭会期间各项代表活动的情况;(4)联系接待选民、参加“统一见面日”活动和“民情绿色通道”活动,听取和反映选民意见和要求,为群众办实事的情况等。

4、述职代表应当按照述职内容的要求,认真总结履职情况,撰写好述职报告。

5、代表述职会议由原选区选民代表参加,人数一般不少于50人。

6、代表在述职会议上应口头向选民述职,述职后由选民对其进行评议,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测评。

测评结果应当场公布。

7、选民评议意见和测评结果应汇总后书面反馈代表本人。

8、代表的述职报告,以及汇总后的选民评议意见和测评结果等材料应报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主席团留存。

代表小组长会议制度二、代表小组长会议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

根据工作需要也三、代表小组长会议向县人大常委会或乡镇人大主席团反映社情民情,为县、乡镇人大召集人民代表大会,开展代表活四、代表小组长会议对每次集中进行的代表活动,如视察、评议、执法检查等,所涉及的重大事项和问题,进行商议,根据群众的要求,提出意见,由县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主五、代表小组长会议对代表小组和代表个人开展活动,代表六、代表小组长会议对先进代表小组和优秀人大代表进行民主评议。

人大代表学习宣传制度1、学习的主要内容:宪法和法律、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事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代表的民主权利和应尽义务;与代表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等。

2、学习的主要形式:集中学习讨论;专题讲座;个人自学;交流学习体会和代表履职工作经验等。

3、根据代表小组开展的视察、专题调研,以及参加的执法检查等活动内容,组织代表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

4、学习活动由代表小组召集人(“人大代表之家”召集人)主持;每次活动要安排人员做好记录。

5、代表要按时参加学习,认真做好笔记;要联系自己的履职实际积极思考、参与讨论;要注意抽出时间安排好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6、代表要高度重视人大宣传工作,积极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

人大代表考勤制度为促进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进一步增强代表的责任意识,提高代表履职的自觉性,更好地处理好代表职务与本职工作的联系,认真履行好代表职责,不辜负人民的重托,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代表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和闭会期间各项活动必须记录考勤。

二、人代会期间,代表因事或生病不能到会,必须书面向代表团团长请假,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

三、代表在闭会期间,应当参加市人大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街道人大代表工作委员会的学习、培训、会议及履行职务的其他各项活动,如确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参加活动的,因向活动组织者或街道人大代表工作委员会请假。

四、市人大各工作委员会于每年年底前将各位代表的考勤记录交给街道人大代表工作委员会。

五、代表履行职务的考勤记入本人的履职档案,作为评选优秀人大代表的重要依据。

督办工作制度为进一步促进人大议案和代表建议、批评、意见(以下简称建议)办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办理工作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市人大常委会《宣城市办理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暂行办法》,制定本制度。

一、办理范围(一)市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经大会主席团决定作为议案处理的。

(二)市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提出的建议和市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经大会主席团决定作为建议处理的。

(三)市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提出的经市人大人事代表选举工委交办的书面建议。

二、办理职责(一)市政府负责办理人大议案。

(二)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负责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

(三)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办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承担办理工作的领导责任,其他相关人员承担工作责任。

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人具体负责办理工作。

三、办理程序及要求(一)交办。

建议由市政府交办,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承办。

建议内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承办单位的,可由交办机关确定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

(二)改办。

承办单位发现确不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的人大代表建议,应在收到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交办机关书面说明情况,经交办机关同意后,退回交办机关及时改办。

各承办单位不得放置延误或自行转交其他单位处理。

(三)承办。

各承办单位应将人大代表建议作为正式公文认真清点、逐件登记。

对应由本单位办理的,要及时提出办理方案,经本单位主管领导阅批后,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

承办单位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时,一般应先征求建议人的意见,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建议的意图和要求,对有条件解决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对因财力、物力等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纳入工作计划,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对涉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或超出职权范围以及受客观条件限制而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向人大代表说明情况,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努力提高办理质量和满意率。

协办单位对协办件应与主办件一样对待,认真办理,在收到人大代表建议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协办意见送交主办单位,由主办单位综合协办单位意见后统一答复。

协办意见不直接答复人大代表。

(四)答复。

各承办单位一般应在接到人大代表建议之日起3个月内办理完毕并作出答复。

对个别办理难度较大、情况特殊的人大代表建议,在上述规定时间内不能办理完毕的,必须向代表说明情况,经交办机关同意,可适当延长办理时间,但最迟不超过6个月。

1.市人大代表建议由市政府工作部门和县市区政府行文答复,并分别抄送市人大人事代表选举工委、市政府办公室及有关协办单位。

2.答复函要求内容完整、用语准确、文字精练,统一格式。

答复函应以文件形式书面答复,并加盖公章。

对人大代表两人以上联名提出的建议,应逐一将答复函寄送联名附议的所有人大代表。

内容相同的建议,可以并案办理,但必须分别答复代表。

3.人大代表对答复不满意的,各承办单位必须查明原因,认真研究,重新办理,再次函复。

4.为便于办理工作分类统计,总结办理成果,各承办单位应在答复函件最后标明办理效果。

(1)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用“A”标明;(2)所提问题正在解决或已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用“B”标明;(3)所提问题因客观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需以后解决的,用“C”标明;(4)所提问题因政策法规无法解决只能留作工作参考的,用“D”标明。

(五)督办。

市政府督办室要定期检查各承办单位办理进度和办理质量,掌握总体办理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