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大脑皮质分区教案

合集下载

第四讲大脑皮质构筑及功能分区(格式整齐)

第四讲大脑皮质构筑及功能分区(格式整齐)
Golgi染色法可以染出少许神经 元,但可以看到神经元的胞体和 突起结构
Nissi染色法只能看到神经元的 胞体和突起的近端结构
Weigert染色法则通过对髓鞘的 染色显示神经元轴突的结构
6层结构:分子层、外颗粒层、
外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内锥
体细胞、多形细胞层
高级材料
32
Ⅰ分子层(molecular layer): 约占皮质厚度的10%,细胞 较少,以水平细胞为主,而水 平纤维较多。这些纤维系由水 平细胞的突起、深层马氏细胞 的轴突终末、各层锥体细胞顶 树突的终末以及传入纤维的终 末分支组成,故又称丛状层。
高级材料
5
脑 brain (encephalon) 端脑
位于颅腔内,由胚胎时期神经管 前部分化发育而成
脑分为六部分: 端脑 间脑 小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延髓
中脑
高级材料
脑桥 延髓
间脑 脑干 小脑
6
脑干 brain stem
在大脑、脊髓和小脑间进行信息传递;
调节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呼吸、意识、体温。
高级材料
10
端脑telencephalon
脑的最高级部位
由左、右大脑半球借胼胝体连接而成。
端脑由前脑泡演化而来,在演化过程 中,前脑泡两侧高度发育,形成端脑 即左、右大脑半球,遮盖着间脑和中 脑,并把小脑推向后方。
表面有脑沟和脑回,内部有髓质、基 底核和侧脑室
高级材料
11
部分术语
神经元胞体集聚 神经纤维集聚
灰质 皮质 神经核
白质 髓质 纤维束
白质 灰质
髓质
纤维束 神经核
皮质
高级材料
12
二、端脑(telencephalon)

大脑皮质结构与功能分区4讲课文档

大脑皮质结构与功能分区4讲课文档

多形层 锥体层 分子层
CA1 CA3
齿状回
现在二十三页,总共三十一页。
★边缘系统组成:
边缘叶பைடு நூலகம்与之相关皮质下结构(如杏仁核、隔核、下丘脑、 丘脑前核、缰核、中脑被盖等) ★边缘系统功能: 个体与种族保存,记忆与高级精神活动,如情绪反应和性活 动。
现在二十四页,总共三十一页。
★联络区: 额叶-- 躯体运动、语言、高级思维等,与智力和 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 顶叶-- 躯体感觉、语言等
速示实验表明,对文字性材料大多数人以 左半球为优势,而对非语言文字的图形材 料以右侧半球为优势。双耳分听试验显示 ,言语性刺激的听觉能力以左侧半球(右 耳)为优势的人居多,右侧半球(左耳) 对音乐性刺激的分辨能力为优势者居多。
现在二十八页,总共三十一页。
小儿在2-3岁之前,如果发生左侧大脑半球 损害时,其语言功能的紊乱和右侧大脑半 球损害时的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别,说明这 时候尚未建立左侧优势,双侧大脑半球均 与语言活动功能有关;7-12岁时,左侧优 势逐步建立,但在左侧大脑半球损害后, 有可能在右侧大脑皮层再建立起语言活动 的中枢;在发育成年后,左侧优势已经形 成,如果发生左侧大脑半球损害就很难在 右侧大脑皮层再建立起语言活动的中枢。
▲视觉性语言中枢(39区,阅读中枢):角回,如损
伤表现“失读症”(看不懂)。 ★优势半球:
左半球---语言、意识、数学分析,抽象思维等; 右半球---非语言信息、音乐、图形、时空概念,形象
思维, 情感性 信息处理。
现在二十七页,总共三十一页。
一些人沉着稳重,善于思考,言语逻辑性 强,但缺乏生动性,可能与其左半球功能 优势有关;另一些人情感丰富,言语形象 生动,富有感染力,可能与其右半球功能 优势有关。

大脑皮质分区教案

大脑皮质分区教案

大脑皮质分区教案第一章:大脑皮质简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脑皮质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让学生了解大脑皮质的重要性和功能。

1.2 教学内容:介绍大脑皮质的概念和位置。

介绍大脑皮质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介绍大脑皮质的重要性和研究领域。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大脑皮质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采用示例法,通过图片和案例展示大脑皮质的功能和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大脑皮质概念和结构的理解程度。

通过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大脑皮质的重要性和功能的理解。

第二章:大脑皮质分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脑皮质的分区情况和各个区域的功能。

2.2 教学内容:介绍大脑皮质的分区情况,包括前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和岛叶。

介绍各个区域的功能和特点,如语言、感知、运动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大脑皮质的分区情况和各个区域的功能。

采用互动讨论法,让学生参与讨论大脑皮质分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2.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大脑皮质分区情况和各个区域功能的了解程度。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大脑皮质分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的理解。

第三章:大脑皮质分区功能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脑皮质各个分区的具体功能和作用。

3.2 教学内容:介绍前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和岛叶的功能和作用。

举例说明各个区域在人类行为和认知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大脑皮质各个分区的功能和作用。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验结果来展示各个区域的作用。

3.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大脑皮质各个分区功能的了解程度。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大脑皮质分区作用在人类行为和认知过程中的理解。

第四章:大脑皮质分区障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脑皮质分区障碍的表现和影响。

4.2 教学内容:介绍大脑皮质分区障碍的类型和原因。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障碍对人类行为和认知能力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大脑皮质分区障碍的类型和原因。

大脑皮质功能分区

大脑皮质功能分区

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中的应用
要点一
认知心理学
要点二
情绪和行为研究
大脑皮质功能分区与认知心理学密切相关,它有助于理解 人类的感知、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过程。
通过研究大脑皮质功能分区,有助于深入了解情绪和行为 的神经机制,为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06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深入探索大脑皮质功能分区的机制
深入研究大脑皮质功能分区的神经生理学机制
通过研究神经元、突触等微观结构,深入了解大脑皮质功能分区的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
探索大脑皮质功能分区的动态变化
研究大脑皮质功能分区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认知任务中的动态变化,揭示其发展规律和 可塑性。
跨物种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大脑皮质结构和功能,揭示大脑皮质功能分区的进化过程和适应性。
3
大脑皮质功能分区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大脑的 工作机制,为神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 支持。
研究意义
揭示大脑的工作原理
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通过研究大脑皮质功能分区,可以深 入了解大脑如何处理信息、调控行为 以及与环境互动,从而揭示大脑的工 作原理。
大脑皮质功能分区的研究可以为人工 智能、心理学、认知科学等领域提供 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推动这些领域 的发展。
拓展大脑皮质功能分区的应用领域
神经科学基础研究
01
利用大脑皮质功能分区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神经系统的基本
原理和机制,为神经科学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医学诊断和治疗
02
将大脑皮质功能分区的研究应用于医学领域,如脑部疾病的诊
断、治疗和康复,提高医疗水平。
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
03
借鉴大脑皮质功能分区的研究成果,开发更加智能化的机器学

大脑皮质分区教案

大脑皮质分区教案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案讲授题目:端脑T e l e n c e p h a l o n授课对象:临床医学课时数:2课时(100分钟)作业习题中枢神经系统一.名词解释1.马尾2. 锥体交叉3.脑桥小脑三角4. 前髓帆5.内侧隆起6. 小脑扁桃体7.背外侧束8. 室底灰质9.内侧丘系交叉10. 小脑下脚11.黑质12. 内侧纵束13.穹隆14. 垂体门脉系15.基底核16. 优势半球17.边缘系统18. 上运动神经元19.下运动神经元20. 核上瘫21.核下瘫22. 锥体外系23.硬膜外隙24. 海绵窦25.终池26. 蛛网膜粒27.脉络丛28. 大脑动脉环二.填空题1.脊髓上端在________处与延髓相连,下端逐渐变细为________,再向下延为无神经织的________。

2.人类脊髓可藉脊神经根的出入范围划分为________节段,其中颈髓_______节、胸髓________节、腰髓________节、骶________节和尾髓________节。

3.脊神经前根在脊髓的_________出脊髓,主要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纤维成分)。

4.延髓与脑桥之间腹面的界限为________,在沟中自内向外依次排列的三对脑神经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延髓与脑桥之间背面的界限为________。

5.在髓纹的上方,内侧隆起上有一圆形的隆凸为________,内隐_______核。

前庭区的外侧有一小隆起为听结节,内隐_________核。

舌下神经三角的深方隐________核,迷走神经三角的深方隐________核。

6.小脑位于________,以三对小脑脚连接于脑干的背面。

其中主要进入小脑的纤维是 ________和________;主要出小脑的纤维是________。

7.间脑的室腔称为_______,呈________方位,经________与第四脑室相通,向外经_______ 与侧脑室相通,其顶部是________。

大脑皮质结构和功能分区课件

大脑皮质结构和功能分区课件
水平细胞(horizontal cell)位于分子层,是 小梭形细胞,由胞体各极各发出一条树突, 轴突分为两支,与皮质表面平行延伸一定距 离,并与锥体细胞顶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分支形成突触。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Martinoti细胞分布于大脑皮质分子层以外 的各层(主要是Ⅳ层),胞体小,为多角形, 树突甚短,构成局限性树突野,轴突较长, 行向皮质表面,沿途发出侧枝分布于皮质各 层,其终末分布于分子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大脑皮质的Ⅰ- Ⅳ层主要接受传入冲动。从丘脑 来的特异传入纤维(各种感觉传入的上行纤维) 主要进入Ⅳ层与星形细胞形成突触,星形细胞的 轴突又与其他细胞建立广泛的联系,从而对传入 皮质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作出反应。起自大脑 半球同侧或对侧的联合传入纤维则进入Ⅱ和Ⅲ层, 与锥体细胞形成突触。
大脑皮质的分层——
大脑皮质的神经元呈分层排列。原皮质(海马和 齿状回)和旧皮质(嗅脑)为三层结构,新皮质 基本为6层结构。一般将6层型皮质称为同型皮质; 而其他区域称为异型皮质。
新皮质6层结构:分子层(Ⅰ)、外颗粒层 (Ⅱ)、外锥体细胞层(Ⅲ)、内颗粒层(Ⅳ)、 内锥体细胞层(Ⅴ)和多形或梭形细胞层(Ⅵ)。
外颗粒层(external granular layer):此层较厚,主要由 许多星形细胞和少量小型锥体细胞构成。
外锥体细胞层(external pyramidal layer):此层较厚,由许 多中、小型锥体细胞和星形细胞组成。
内颗粒层(internal granular layer):细胞密集,多数是 星形细胞。
粒下层则主要借传出的投

初中生物大脑结构分区教案

初中生物大脑结构分区教案

初中生物大脑结构分区教案
主题:大脑结构分区
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大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大脑的主要分区及其功能;
3. 能够通过实例说明大脑各个分区的功能。

教学内容:
1. 大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大脑的主要分区及其功能;
3. 大脑分区的示意图。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大脑模型;
3. 实例案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大脑结构示意图,向学生介绍大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大脑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讲解大脑的主要分区(15分钟)
1. 大脑皮层:负责思维、语言、记忆等高级功能;
2. 大脑底部:包括丘脑、下丘脑、大脑松果体等,调节体温、代谢等生理功能;
3. 中脑:主要负责视觉和听觉的传导;
4. 小脑:协调运动和平衡。

三、分组讨论与展示(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讨论和研究,选择一个大脑分区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实例案例说明该分区的功能。

最后,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总结(5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总结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强调大脑各个分区的重要性和作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结合实例案例,分析大脑各个分区的功能。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大脑结构分区的知识。

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高,但需要在带领学生讨论方面做更多改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大脑皮质功能分区精品(课堂PPT)

大脑皮质功能分区精品(课堂PPT)

(三)、视觉皮质区
❖ 位置:枕叶的距状 沟皮质(17区)
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
.
1
.
2
.
3
大脑的概述
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 人 类 大脑又称端脑,由左右两侧半球组成,
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 能的高级神经中枢。主要包括大脑皮质 、大脑髓质和基底核等三个部分。大脑 皮质是被覆在端脑表面的灰质、主要由 神经元的胞体构成。皮质的深部由神经 纤维形成的髓质或白质构成。髓质中又 有灰质团块即基底核,纹状体是其中的 主要部分。
左右交叉,即一侧运动 区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
身体各部投影区的大小 与各部形体大小无关, 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 和复杂程度
.
25
(2)运动前区
Brodmann 6区 (4区前方,中央前回 上部和额上回后上
部) 参加皮质脊髓束组成的 28%。电刺激6区可引起 头和躯干转向对侧,四肢 屈伸运动。
(3)头眼运动区
.
20
大脑皮质Brodmann 分区的名称、部位和主要功能
.
21
.
22
注:13、14、15、16、48、49、50、51仅存在于m.onkey大脑。
23
3、大脑皮质的主要机能定位
(一)、躯体运动区
(1)第一躯体运动皮质
--Brodmann 4区 (中央前回和旁中央
小叶一部)
特点
-锥体细胞多,其中特大 者称为 Betz巨锥体细 胞。此区构成皮质脊髓束
.
5
大脑皮层
人类的大脑皮层平均厚度为2.5~3.0毫米, 皮层表面高度扩展、卷曲,形成许多的 沟和裂。下凹的叫沟,凸出的叫回、如 果把皮层剥离下来并全部展平,形成的 灰色物质层有四张A4打印纸大小。而黑 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一张A4打印纸那么 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案讲授题目:端脑T e l e n c e p h a l o n授课对象:临床医学课时数:2课时(100分钟)作业习题中枢神经系统一.名词解释1.马尾2. 锥体交叉3.脑桥小脑三角4. 前髓帆5.内侧隆起6. 小脑扁桃体7.背外侧束8. 室底灰质9.内侧丘系交叉10. 小脑下脚11.黑质12. 内侧纵束13.穹隆14. 垂体门脉系15.基底核16. 优势半球17.边缘系统18. 上运动神经元19.下运动神经元20. 核上瘫21.核下瘫22. 锥体外系23.硬膜外隙24. 海绵窦25.终池26. 蛛网膜粒27.脉络丛28. 大脑动脉环二.填空题1.脊髓上端在________处与延髓相连,下端逐渐变细为________,再向下延为无神经织的________。

2.人类脊髓可藉脊神经根的出入范围划分为________节段,其中颈髓_______节、胸髓________节、腰髓________节、骶________节和尾髓________节。

3.脊神经前根在脊髓的_________出脊髓,主要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纤维成分)。

4.延髓与脑桥之间腹面的界限为________,在沟中自内向外依次排列的三对脑神经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延髓与脑桥之间背面的界限为________。

5.在髓纹的上方,内侧隆起上有一圆形的隆凸为________,内隐_______核。

前庭区的外侧有一小隆起为听结节,内隐_________核。

舌下神经三角的深方隐________核,迷走神经三角的深方隐________核。

6.小脑位于________,以三对小脑脚连接于脑干的背面。

其中主要进入小脑的纤维是 ________和________;主要出小脑的纤维是________。

7.间脑的室腔称为_______,呈________方位,经________与第四脑室相通,向外经_______ 与侧脑室相通,其顶部是________。

8.在脑的底面,下丘脑视交叉的后方是________,其后方有一对________,前者向下移行为________,下端与________相连。

9.大脑半球外侧观,顶下小叶分为两部分:包绕颞上沟末端的脑回为________;包绕外侧沟后端的脑回称为________。

颞上回转入外侧沟的下壁上,有两个横行的脑回为 ________。

10.前角运动神经元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细胞组成,前者支配________完成 ________(功能);后者支配________,完成________ (功能)。

11.前角运动神经元的配布分两群,内侧群支配________和________,见于_______(节段);外侧群分布于________和________(节段),支配_________。

12.脊髓后角主要接受后根纤维的传人,细胞分群较多,由浅人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后角基部的________。

13.脊髓中央管的前方有纤维横行越边,称为________。

在白质前连合越边的纤维有________ 和________。

14.脊髓侧角的中间外侧柱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节段);后角基部的胸核位于________; 骶髓的副交感核位于________。

15.Rexed根据脊髓灰质细胞构筑的层次,将脊髓灰质从背侧向腹侧划分为10个板层: I层相当于______;Ⅱ层相当于______;Ⅶ层内有______和______;前角运动细胞群位于______层;X层相当于________。

16.薄束起自________,楔束起自________。

脊髓后索损伤后病人出现伤面水平以下 ________和________丧失。

17.脑干内以界沟为界,界沟以内为________性核团; 界沟以外为________性核团。

与脊神经相连的脊髓灰质有________种成分。

与脑神经相连的脑神经核有________种成分。

18.脑干内与三叉神经相联系的核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前三者属于________(功能柱),后者属于________(功能柱)。

19.脑干内的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的核是________,其头端接受________纤维,其余部分接受--纤维,因此脑干内共有________个功能柱。

20.自疑核发出的纤维、出脑后分别加入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神经,支配_______。

21.皮质核束在脑干下行过程中,陆续离开________,止于双侧的脑神经运动核;但_______和________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的支配。

22.延髓内部结构与脊髓相比出现很大变化,后索中出现了________核和________核;腹侧前正中裂两旁有粗大的________纤维下行,后者的背外方有________核;中央管背移并开敞为________。

23.脑桥的内部结构以横行的________前缘为界。

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24.中脑大脑脚的背侧部是________,腹侧部为________,来自大脑皮质的下行纤维_______和________在此通过。

25.脑干内,面神经的核团包括支配面肌的纤维起自________核,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等腺体分泌的纤维起自________核,接受舌前2/3味觉的纤维止于________核。

26.在脑干内,舌咽神经支配腮腺分泌的纤维起自________核,支配咽肌的纤维起自_______核,接受舌后1/3味觉及一般粘膜感觉的纤维止于________核,接受耳后皮肤感觉的纤维止于________核。

27.下橄榄核位于________的深方,主要接受_________纤维。

28.小脑下脚是由________侧的________纤维和________侧的________纤维。

29.小脑各部皮质的结构是相同的,由浅入深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层。

Purkinje细胞胞体位于________层。

30.内髓板是位于________内的"Y"字形纤维板,位于背侧丘脑外侧的一层纤维称为 ________,后者的外侧是_________。

31.背侧丘脑外侧核群可分为背腹两层,腹层的核团从前向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后者又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32.下丘脑为________以下的第三脑室旁壁和室底的结构,前界为________和________,后界为________的后缘。

33.侧脑室中央部位于大脑半球的________,前角伸入大脑的________叶,后角伸入大脑的 ________叶, 下角伸入________,室间孔位于________。

34.新纹状体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旧纹状体是指________。

35.苍白球的传出纤维主要止于________ 和________。

36.大脑髓质可分为三类纤维,即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其中连接两侧半球的称 ________系,比较重要的有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37.大脑皮质按种系发生的早晚分为古皮质、旧皮质和新皮质,新皮质具有________层结构。

Brodmann分区法将大脑皮质分为________区。

38.第1躯体运动区位于Brodmann________区和________区,其第________层的________ 细胞的轴突是锥体束中最粗大的纤维,支配________。

39.按Brodmann分区法,第一区体感觉区位于________区;视区位于________区;听区位于________区。

40.感觉传导通路中,第一级神经元胞体在脊神经节的传导通路有________和________。

41.感觉传导通路中,第三级纤维经过内囊后脚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的通路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2.皮质脊髓束起于________,纤维向下经内囊的________、中脑的的________、脑桥的 ________延髓的_________,至延髓下部,大部纤维经________越至对侧下行;小部分纤维仍在同侧下行入脊髓。

43.纹状体是________系中的重要核团,它的传出纤维经背侧丘脑核团的中继后,对大脑皮质________区的功能进行调节。

44.由小脑皮质发出的冲动,经齿状核发出的________出小脑,纤维交叉后小部分止于 ________,大部分止于背侧丘脑的________和________,此两核再发纤维投射至 ________,完成小脑对大脑皮质发出运动冲动的调节和修正。

45.脑和脊髓外面均包有三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6.硬脑膜的内层在某些部位褶叠成双层,其中伸人大脑纵裂内的称________;伸入到大脑半球枕叶与小脑之间者叫________。

硬脑膜的两层分开处,内衬内皮细胞形成 ________。

47.主要的硬膜窦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

________与________在________处汇合成窦汇。

48.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________之间有一间隙,称________。

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为________,隙内充满________,它在小脑与延髓背面之间扩大为________。

49.脑的供血动脉来源于________和________。

脊髓的供血动脉来源于________和 ________。

50.颈内动脉的分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51.大脑前动脉由颈内动脉发出,向前内伸入大脑纵裂,沿_______背侧后行,其皮质支分布于大脑半球内侧面________以前的部分及额叶、顶叶外侧面的________。

52.大脑中动脉由颈内动脉发出,沿________后行,其皮质支分布于大脑半球________ 和________。

53.大脑后动脉由________动脉发出,绕大脑脚向后,终支沿________向后上方延伸,其皮质支分布于________和________。

54.总体来看,颈内动脉的血液供应大脑半球的________和间脑的________;椎动脉的血液供应大脑半球的________、间脑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