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xuesheng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学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日常交流和写作。
3.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明表达:介绍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避免冗长和啰嗦。
2. 连贯表达:讲解如何使语言表达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让听者或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3. 得体表达:教授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体现尊重和礼貌。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语言表达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和领悟。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不同的情境,进行语言表达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和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表现。
2. 角色扮演表演: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得体性。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回家巩固所学内容,并监督其完成情况。
五、教学计划:1. 节课:介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第二节课:讲解如何进行简明表达,分享一些简明表达的技巧和案例。
3. 第三节课:讲解如何进行连贯表达,分享一些连贯表达的技巧和案例。
4. 第四节课:讲解如何进行得体表达,分享一些得体表达的技巧和案例。
5. 第五节课:综合练习,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资源:1. 案例库:收集各种语言表达的案例,包括优秀的和需要改进的例子。
2.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
3. 教材支持:提供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课后自学和参考。
七、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案例或故事引入新的教学内容。
2.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和技巧。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沟通。
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案例,用于教学示例和分析。
2.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用于角色扮演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思考。
2. 讲解:讲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原则和技巧,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沟通。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角色扮演中的体会和感悟,总言表达的技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沟通,并写下自己的体会。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了解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语言表达是否简明、连贯、得体,并讨论为何如此。
2. 角色扮演:设计不同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在特定情境下使用得体的语言。
3. 小组竞赛:设立小组竞赛环节,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语言表达,增加课堂互动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角色扮演表现: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是否简明、连贯、得体。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根据不同情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言表达简明的原则和方法2. 语言表达连贯的技巧和策略3. 语言表达得体的标准和要求4. 不同情境下的语言表达实践5.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评价标准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原则和方法。
2. 情境教学法:创设不同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师生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解答学生疑问,及时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原则和方法。
3. 情境练习:创设不同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成果:评估学生在情境练习中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中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运用情况。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方面。
六、教学内容1. 日常交流中的简明表达举例说明日常交流中如何做到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啰嗦。
练习设计:模拟日常对话,要求学生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 连贯表达的技巧讲解句子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保持表达的连贯性。
练习设计:让学生编写故事或议论文,注意句子和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七、教学内容3. 得体表达的场合分析不同场合(如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网络交流等)的语言表达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学历案

《简明、连贯、得体》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简明、连贯、得体”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2、掌握使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和技巧。
3、能够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做到简明、连贯、得体,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语言简明的方法,删除冗余信息,避免歧义。
(2)学会运用恰当的衔接词和语序,使语言连贯。
(3)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做到表达得体。
2、难点(1)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判断并修改不简明、不连贯、不得体的语句。
(2)综合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原则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
三、知识链接1、简明简明指语言简洁明了,不啰嗦,不冗长,没有多余的词句,同时要表意明确,没有歧义。
2、连贯连贯指语言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3、得体得体指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要注意交际对象、交际场合、交际目的的差异,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四、学习过程(一)简明1、删繁就简阅读以下句子,找出冗余的词句并删除,使句子更简明。
例:他大约四十岁上下,身材魁梧。
“大约”和“上下”表意重复,可删除“上下”,改为“他大约四十岁,身材魁梧。
”练习:(1)这篇作文的语言基本上全部通顺。
(2)他的家里有许多的书籍,有古典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
2、消除歧义分析下列句子产生歧义的原因,并修改使其表意明确。
例: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此句可理解为“他行走了一个多钟头”,也可理解为“他离开一个多钟头了”。
可修改为“他行走了一个多钟头了”或“他离开一个多钟头了”。
练习:(1)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2)我要炒肉丝。
(二)连贯1、保持话题统一阅读下面的段落,分析话题是否统一,若不统一进行修改。
例:我们学校的运动会即将举行,同学们都积极报名参加。
有的参加跑步比赛,有的参加跳远比赛,还有的参加跳高比赛。
体育老师认真地指导大家训练,希望能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第一章:简明表达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简明表达的基本原则,学会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1.2 教学内容:简明表达的定义和重要性简明表达的基本原则简明表达的技巧和策略1.3 教学活动:讲解简明表达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明表达的基本原则练习题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简明表达的技巧和策略第二章:连贯表达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连贯表达的概念,学会如何使自己的表达内容连贯有序。
2.2 教学内容:连贯表达的定义和重要性连贯表达的基本原则连贯表达的技巧和策略2.3 教学活动:讲解连贯表达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连贯表达的基本原则第三章:得体表达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得体表达的含义,学会根据不同情境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3.2 教学内容:得体表达的定义和重要性得体表达的基本原则得体表达的技巧和策略3.3 教学活动:讲解得体表达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得体表达的基本原则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练习运用得体表达的技巧和策略第四章:语言表达中的逻辑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中的逻辑性,学会如何让自己的表达内容有条理和逻辑性。
4.2 教学内容:语言表达中逻辑性的定义和重要性逻辑性的基本原则逻辑性的技巧和策略4.3 教学活动:讲解语言表达中逻辑性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逻辑性的基本原则第五章:语言表达中的修辞手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学会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效果。
5.2 教学内容:修辞手法的定义和重要性常见修辞手法的介绍和例子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和策略5.3 教学活动:讲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练习题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效果第六章:倾听与反馈6.2 教学内容:倾听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有效倾听的技巧积极反馈的策略6.3 教学活动:讲解倾听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角色扮演和模拟练习,让学生体验有效倾听和给予反馈的过程分组讨论,分享倾听和反馈的心得体会第七章:非语言沟通技巧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非语言沟通的形式和重要性,学会如何运用非语言手段增强沟通效果。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xuesheng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学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二、教学内容1. 简明表达: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避免冗长和啰嗦。
2. 连贯表达:使语言表达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使他人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观点。
3. 得体表达: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尊重他人,体现礼貌。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原则。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原则进行语言表达。
3.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实际操作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
4. 课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进行课堂练习,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案例时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3.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得体性。
4.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的练习成果,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简明表达原则及案例分析。
2. 第3-4周:连贯表达原则及案例分析。
3. 第5-6周:得体表达原则及案例分析。
4. 第7-8周:角色扮演及课堂练习。
5. 第9-10周:教学评估及总结。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简明表达训练:设计一些简短的场景,让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2. 连贯表达训练:给出一些混乱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对其进行整理,使其变得连贯。
3. 得体表达训练: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时要注意礼貌和尊重。
七、教学资源1. 案例库:收集一些典型的语言表达案例,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用于模拟不同场景下的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注意语言连贯,避免语病,使语言表达更加得体。
4.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做到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例,理解并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原则。
2.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讲解。
2. 准备各种实际情境,用于学生实践练习。
3. 准备评价标准,用于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思考。
2. 讲解:讲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通过实例学会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
4. 实践练习:创设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实践练习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和技巧。
在实际应用中,学生能够更加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评价,以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语言表达的书籍,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
3. 组织学生参加语言表达相关的比赛或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简明、连接、得体〞教案教学目的:1、掌握语言表达连接的方法;2、灵敏准确地解答各类语言连接题3、平时练笔时力求做到用语连接,语意贯穿教学重点:1、掌握语言表达连接的方法;2、灵敏准确地解答各类语言连接题教学难点:进步学生语言题解答的才能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明确考点与及做到简明的要求〔2〕明示简明的考题类型及应试技巧教学过程:一、知识要点何谓简明?“简〞即“简洁〞。
不啰嗦重复,不说多余话。
它是指“量〞的要求,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明〞即“明了〞。
表述要明晰,明白易懂。
它是指“质〞的要求,是表达的效果最正确,是表达的明晰的度最高。
反之,即是晦涩、有歧义、啰嗦、无条理。
而“得体〞指的是可以恰当地使用语言表达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由此可见,语言的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的需要去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
详细包括:内容得体、目的得体、对象得体、手段得体、场合得体等。
二、语言不简明主要表现〔一〕、不罗嗦例1: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罗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1998年高考第32题〕一个人之所以①会变坏的原因②,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③,更重要的④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己⑤,受了坏人的影响⑥,才逐渐变坏的⑦;假设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⑧,能抵抗多方面的⑨各种⑩坏的影响,那么,他还会变坏吗?“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中,“之所以〞和“的原因〞都表示原因,显得赘余,必须任删一个。
由于③处已经说了“受到坏的影响〞,所以⑥处“受了坏人的影响〞显然是重复了,又必须删除。
⑨处“多方面的〞和⑩处“各种〞都有表示不止一种的意思,有些重复,因此这两处也必须删去一处。
这样,答案应该是:①〔或②〕、⑥、⑨〔或⑩〕。
例2: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
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存的?〔2000高考卷第25题〕记得在①一次②期末③考试④中⑤,在⑥考完⑦了⑧语文⑨后⑩,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河三中高三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
2.掌握使“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3.掌握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试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教学重点理解“简明连贯得体”的内容与掌握“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语言简明一、释义简明就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递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收到最佳、最大的表达效果。
简――提炼内容,排除冗余信息;推敲语句,删除多余词语。
明――消除歧义,避免费解。
二、题型示例(一)学会刪削多余词语,确保用语简要例: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流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2000)记得在(1)一次(2)期末(3)考试(4)中(5),在(6)考完(7)语文(9)后(10),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好长时间。
必须保留的词语:_________(二)学会区分歧义,确保语意明确1.产生原因A词语的多义性B指代不明 C语意不明 D句中的停顿E层次划分2.消除歧义方法A 设置具体语境B增加标点区分C明确指代内容D调整句内语序例:在下面句子的相应位置标出停顿,使括号内外的意思相符。
(1)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两个人都得说)(2)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一个人说)例:下面两句都有歧义,试分析之。
A 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B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例: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请就文意写出三种不同的理解。
第二课时:语言连贯一、分类解说1、看陈述对象,考虑话题叙述的一致性统一的话题是保持语言连贯性的首要条件。
一般说来,同一主旨的话题,陈述对象是明确集中的,围绕同一陈述对象所展开的话题,前后衔接紧凑,思维顺势而下,转换了陈述对象,话题的一致性因素就遭到破坏,语句也就不连贯。
例:(2000年春季高考试题)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D)A 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 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 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全部赃物和赃款。
D 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2、看语气语脉,考虑语意的粘连性语言运用的连贯问题,实际上是语气相承、语流通畅的问题。
大凡表达效果好的句子句群,不仅上下文衔接连贯,逻辑关系严密,读起来也决不会聱牙。
因此语气语流的相承,音节的和谐也是语言连贯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分别比较下面三组句子,上下句衔接恰当的是( B)(1)以前文明曾服从于武力,以后,文明将服从于思想,王权和宝剑折断了,光明取而代之。
(2)以前,文明曾服从于武力,以后,王权和宝剑折断了,光明取而代之,文明服从于思想。
(3)过去的切割工艺劳动強度大,效率低,很不安全。
工人们早就迫切要求改进这种落后的工艺(4)过去的切割工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很不安全。
对于这种工艺,工人们早就迫切要求改进。
(5)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吴天祥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人们,他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6)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在场的人民被吴天祥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他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A、⑴⑶⑸B、(1)(4)(6)C、(2)(4)(5)D、(2)(3)(6)3、看前后句式,考虑句子结构的一致性一组在统一话题下的句子,对多种事物或一个事物的多个方面进行叙述时,他们各自的内部语法结构往往有组合上的一致性。
也就是说白在备选句中,如果有结构上与前后句结构相同的句子也就往往是能保持连贯的句子。
例:(20001年春季高考试题)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D )(1)每逢深秋时节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a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b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c白云缭绕,层林叠翠d层林叠翠,白云缭绕A acB adC bcD bd4、看词语照应,考虑语脉是相承性语脉的前后相承,必定有显性或隐性的词语与之相应,前面或后面出现了某一词语,再寻找相对应的词语,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确定其先后顺序,使其语脉的链条相承衔接。
例: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挡眼有石塑一尊,近似昨夜见到的神貌。
___,皆先生手迹。
___,罗池东侧有柑香亭,___,祠北有衣冠墓,这些名目,只要粗知柳宗元行迹,皆耳熟能详。
(1)《荔子碑》《剑铭碑》镌于石塑底座(2)石塑底座镌《荔子碑》《剑铭碑》(3)罗池就在石塑背后不远处(4)石塑背后不远处是罗池(5)西侧乃柳侯祠(6)柳侯祠在罗池西侧A (2)(4)(5) B(1)(3)(6) C(1)(4)(5) D(2)(3)(6)5.看画面色调,考虑情景的相融性遇到写景抒情性的描写文字,不管它是写的什么景抒的什么情,也不管是先写景后抒情,或先抒情后写景,抑或是景就是情景就是情,都应考虑情景的相融性。
一定要依据“情景交融”的原则来选择与文段画面色调相一致的句子。
例:(1988)为划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B )______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的季节,伏在江里的势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 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烤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 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洪泽一代崖壁十分痩削C 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 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上游下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面的峭壁上。
6、看逻辑顺序,考虑思维的走向性思维的逻辑性,在语言连贯中的体现一般是时间先后、空间方位、深浅大小、意识行为等。
任何一种逻辑思维角度,其外显语句所显示的语意都不可能出现较大的裂痕或极大的阻隔,思维走向呈现主干型或流线型而不是干枝型或断流型。
例: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是( D )老师和父母都劝他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他也想这样做,可就是管不住自己,______________。
A 既不认真做作业,也不注意听课,以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思想压力越来越大。
B、既不认真做作业,也不注意听课,以致思想压力越来越大,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C、既不注意听课,也不认真做作业,以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思想压力越来越大。
D、既不注意听课,也不认真做作业,以致思想压力越来越大,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第三课时:语言得体一、考点要释语言表达“得体”,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由此可见,语言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的需要去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
语境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主要指上下文,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下。
得体在很大程度上要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
所谓外部语境主要包括内容、目的、场合、对象、手段。
语体——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科学语体和文学语体,政论语体和事务语体。
语气主要指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不同身份、辈分、地位和文化修养,而使用的或上对下,或下对上,或平辈间说话(写作)的语气。
二、分类解说1、根据目的的差异调整语言无论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言语形式要服从表达的目的。
要实现表达的,必须对言语行为进行自我控制,使语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应围绕表达目的的要求,选取最重要的信息为基本内容并作为表达的核心。
例1、阅读下面文字,然后按要求作答。
百货大楼于元月十日上午十时举行开奖仪式。
百货大楼这次开奖仪式,电视台已决定现场直播。
百货大楼这次开奖仪式上开出的是金奖。
把以上三句合成一个单句,不能改变原意,不能添减成分(1)强调这次开奖重要,该怎样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强调要及时了解开奖情况,该怎样表达?2、根据对象的差异调整语言要根据对象的思想水平、认知能力、社会环境、心理状况等综合因素,实行语言调整控制,选择最妥贴的语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1)明确与对象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写法给爸爸的一封信亲爱的爸爸:您好!自送你乘“长风”号远离码头,我就赶紧回到家里写信。
您一定会感到奇怪吧。
有什么事不能当面说,非玩弄这文字游戏不可呢?爸爸,与您谈这种“正儿八经”的事,我似乎还缺乏足够的勇气。
只好趁您这次去青岛疗养,把我早就憋在肚子里的话倾注笔端吧!…“海风轻轻地吹,海浪轻轻地摇”,愿我亲爱的爸爸睡个好觉。
(2)抓住对象的特征,并用适当的话语突出这种特征1988年10月,美国汽车工业巨子艾柯卡飞到北京。
……艾柯卡离开中国前专门提出要去长春看看一汽,看看厂长耿昭杰。
……在欢迎也是欢送艾柯卡的宴会上,艾柯卡举杯对耿昭杰说:“用我们美国人的话说,你天生是干汽车的家伙。
你和我一样,血管流的不是血,而是汽油……”例:矿业公司经理胡建遗失了重要的公文包,被出租车司机小王拾到送回。
胡去致谢,小王不在。
下面是留言条,请找出应修改的五处。
小王同志:您好!今天,我于百忙之中,光临府上致谢,正巧您不在,真是不幸。
丟失了公文包,我日夜不安,左右的人也是焦急万分。
多亏您拾金不昧,才使物归原主。
我由衷地感谢您,并望你能再接再厉。
今略备薄礼,聊表谢意,尚望笑纳!3、根据场合调整语言场合指由说话双方关系以及时间、空间、社会条件等综合因素构成的语言环境。
根据场合说话要求学生准确掌握词语含义、适用范围以及感情色彩等。
善于抓住有利于语言表达的相关因素闻一多先生在四十年代一次“五四”纪录念大会上作演讲时说:“我们的会开得很成功。
朋友们,你们看(他指着从云中钻出的月亮),月亮升起来了,黑暗过去了,光明在望了但是乌云在旁边,随时还会把月光盖住”……4、根据表达方式调整语言基本掌握各种语体特点,并据此选词造句成章,使语言形式与所要表达的内容相协调。
例:修改下列文句中用的不得体的语句。
(1)妈妈坐在床头,边缝衣服边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你工作这样无恒心,一暴十寒,到时候评级评不上,多丟人现眼……”(2)各科室请注意,五月像彩蝶似的,白天如多情的姑娘久久不愿离去。
所以,从五月十日开始,作息时间改为上午七点半上班,下午五点下班,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時。
(3)由于(1)那架飞机上的机组人员被劫机(2)歹徒打伤,飞行总队第三大队接到上级命令(3),迅速派人前往汉城接机(4)。
高宗福(飞行大队大队长)(6)偕同(7)三名机组人员今早(8)已经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