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十项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尿液分析实验报告

尿液分析实验报告

尿液分析实验报告《尿液分析实验报告》尿液分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对尿液中化学成分、微生物、细胞和物理特性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尿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下是实验报告的详细内容。

首先,我们对尿液的外观进行了观察。

正常情况下,尿液呈黄色,透明度较高,无异味。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样本的尿液颜色正常,透明度良好,无异味,符合正常尿液的特征。

其次,我们对尿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通过尿液分析仪器的检测,我们得到了尿液中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胆固醇、亚硝酸盐、白细胞等化学成分的含量。

通过对比正常值,我们发现有部分样本中含有异常高的蛋白质和白细胞,这可能是由于尿路感染或肾脏疾病引起的。

此外,我们还对尿液中的微生物和细胞进行了观察。

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一些样本中存在细菌和红细胞,这也与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相符,提示可能存在尿路感染或其他疾病。

最后,我们对尿液的物理特性进行了检测。

通过测定尿液的酸碱度、比重和离子浓度,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肾脏功能和水盐代谢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有部分样本的尿液比重异常偏高,这可能是由于脱水或其他肾脏问题引起的。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得出结论:部分样本存在尿路感染或肾脏问题。

这些实验结果将为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通过本次尿液分析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尿液检测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尿液分析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我们的实验报告能够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尿液的检验实验报告

尿液的检验实验报告

尿液的检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尿液的检验一、实验简介本实验旨在学习和掌握尿液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对尿液样本进行各项理化指标的检测,进一步了解人体健康状况,同时培养科学实验操作技能以及数据分析与解读能力。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尿液分析的基本检测方法。

2. 了解尿液中常见的理化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3. 掌握尿液分析结果的判断与解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尿液样本2. 尿液分析试纸3. 显微镜4. 尿液离心机5. 酚醛试剂6. 尿液比重计7. 培养皿8. 安全手套、安全镜等实验室常用器材四、实验步骤1. 收集尿液样本,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检验。

2. 取一部分尿液样本,使用尿液分析试纸进行简单的快速检测,如尿比重、pH 值、蛋白质、葡萄糖、酮体、亚硝酸盐、白细胞酯酶、红细胞及白细胞等。

3. 使用尿液比重计测量尿液的比重。

4. 使用显微镜观察尿液样本的沉淀物,如红细胞、白细胞、细菌等。

5. 使用酚醛试剂进行沉淀物的染色,并观察细菌的数量和形态。

6. 将尿液样本置于培养皿中,观察培养是否有细菌增殖。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 尿比重:正常人的尿比重通常在1.010-1.025之间。

较高的尿比重可能表示脱水,而较低的尿比重则可能表明肾功能异常。

2. pH值:正常人的尿液pH值大约在5-8之间。

酸性尿液可能与高蛋白饮食、肾小管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有关。

碱性尿液可能与饮食、药物等因素有关。

3. 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蛋白质。

若测得有蛋白质出现,则可能与肾疾病、尿液感染、高血压等有关。

4. 葡萄糖: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葡萄糖。

若测得有葡萄糖出现,则可能与糖尿病或其他代谢异常有关。

5. 酮体: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酮体。

若测得有酮体出现,则可能与糖尿病、长期饥饿或高脂饮食有关。

6. 亚硝酸盐: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亚硝酸盐。

若测得有亚硝酸盐阳性,则可能与尿液感染有关。

7. 白细胞酯酶:白细胞酯酶阳性可能表明尿液感染或肾小管损伤。

尿液检查实验报告

尿液检查实验报告

尿液检查实验报告尿液检查实验报告尿液检查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分析尿液中的成分和特征,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在医学实验室中,尿液样本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分析,最终形成一份尿液检查实验报告。

本文将以尿液检查实验报告为主题,介绍尿液检查的常见项目和意义。

一、尿液外观尿液外观是尿液检查的首要指标之一。

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和气味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人体的水分代谢和肾脏功能。

正常情况下,尿液呈淡黄色或无色,透明度良好,无异味。

如果尿液呈浑浊、红色或发黑,可能提示存在尿路感染、肾脏疾病或其他疾病。

二、尿液化学成分尿液化学成分是尿液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常见的化学成分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红素等。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类和酮体等物质含量应该很低或不存在。

如果尿液中出现异常的化学成分,可能提示存在肾脏疾病、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

三、尿液沉渣检查尿液沉渣检查是尿液检查的重要环节。

通过离心法将尿液分离成上清液和沉渣,然后对沉渣进行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在尿液沉渣中,可以发现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细菌等。

如果尿液沉渣中出现异常的细胞或微生物,可能提示存在尿路感染、泌尿系统肿瘤或其他疾病。

四、尿液PH值和比重尿液的PH值和比重是尿液检查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尿液的PH值应该在5-7之间,比重应该在1.005-1.030之间。

如果尿液的PH值偏高或偏低,可能提示存在酸碱平衡紊乱或其他疾病。

而尿液比重的异常可能提示存在肾脏功能异常、脱水或其他疾病。

五、尿液微量元素检查尿液微量元素检查是尿液检查的一项扩展内容。

通过分析尿液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可以评估人体的营养状况和代谢功能。

常见的微量元素包括钙、镁、铁、锌等。

如果尿液中某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异常高或异常低,可能提示存在营养不良、代谢紊乱或其他疾病。

综上所述,尿液检查实验报告是一份关于尿液检查结果的详细记录。

通过分析尿液的外观、化学成分、沉渣、PH值、比重和微量元素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

尿的定性实验报告(3篇)

尿的定性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定性实验,检测尿液中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比重等,以了解尿液的基本生理状态和可能存在的病理情况。

二、实验原理尿液是由肾脏通过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形成的,其成分可以反映肾脏的功能状态和体内代谢情况。

本实验通过化学试剂与尿液中的特定成分发生反应,观察颜色变化、沉淀形成等现象,以定性检测尿液中的主要成分。

三、实验材料1. 尿标本:新鲜晨尿,约50ml。

2. 实验试剂:- 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

- 斐林试剂:用于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

- 醋酸锌试剂:用于检测尿液中的酮体。

- 邵氏试剂:用于检测尿液中的胆红素和尿胆原。

- 尿比重试剂:用于检测尿液的比重。

3. 仪器:试管、试管架、酒精灯、滴管、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蛋白质定性检测- 将尿液样本加入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 结果分析:出现紫色反应,说明尿液中含有蛋白质。

2. 葡萄糖定性检测- 将尿液样本加入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 结果分析: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3. 酮体定性检测- 将尿液样本加入试管中,加入醋酸锌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 结果分析:出现绿色或蓝色反应,说明尿液中含有酮体。

4. 胆红素和尿胆原定性检测- 将尿液样本加入试管中,加入邵氏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 结果分析:出现绿色或棕色反应,说明尿液中含有胆红素或尿胆原。

5. 尿液比重检测- 使用尿比重试剂,按照说明书操作,测定尿液比重。

- 结果分析:尿液比重在正常范围内(1.005-1.030),说明尿液浓度正常。

五、实验结果1. 蛋白质定性检测:出现紫色反应,说明尿液中含有蛋白质。

2. 葡萄糖定性检测: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3. 酮体定性检测:出现绿色反应,说明尿液中含有酮体。

4. 胆红素和尿胆原定性检测:出现棕色反应,说明尿液中含有尿胆原。

5. 尿液比重检测:尿液比重为1.020,说明尿液浓度正常。

尿的检验实验报告

尿的检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尿的检验实验目的:了解尿液的基本性质,掌握尿液的检验方法,学会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蛋白质、葡萄糖等指标,并对异常尿液进行分析。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0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量筒、pH试纸、尿比重计、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显微镜、盐酸、氢氧化钠、葡萄糖试剂、蛋白质试剂等。

实验步骤:1. 观察尿液的外观:将尿液样本倒入试管中,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等。

正常尿液呈淡黄色,透明。

2. 测定尿液的pH值:用pH试纸测定尿液的酸碱度,正常尿液的pH值在4.5~8.0之间。

3. 测定尿液的比重:将尿比重计放入尿液中,读取比重值。

正常尿液的比重在1.005~1.030之间。

4. 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取少量尿液样本,加入蛋白质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正常尿液不含有蛋白质,若出现阳性反应,则可能存在蛋白尿。

5. 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取少量尿液样本,加入葡萄糖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正常尿液不含有葡萄糖,若出现阳性反应,则可能存在糖尿病。

6. 观察尿液沉渣:取少量尿液样本,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正常尿液沉渣中可见少量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等。

7. 分析异常尿液:根据实验结果,对异常尿液进行分析,如蛋白尿、葡萄糖尿、细菌尿等。

实验结果:1. 观察尿液的外观:尿液呈淡黄色,透明。

2. 测定尿液的pH值:pH值为6.5。

3. 测定尿液的比重:比重值为1.015。

4. 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阴性。

5. 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阴性。

6. 观察尿液沉渣:白细胞0~5/HP,红细胞0~2/HP,上皮细胞0~3/HP。

7. 分析异常尿液:根据实验结果,尿液各项指标均正常,无异常发现。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尿液的基本检验方法,了解了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蛋白质、葡萄糖等指标。

实验结果显示,尿液各项指标均正常,无异常发现。

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尿液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对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尿液分析实验报告

尿液分析实验报告

尿液分析实验报告引言尿液分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通过对尿液中化学成分、微生物、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本实验旨在探究尿液中一些常见指标的检测方法和意义,以及如何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1.尿液样本:收集自健康志愿者2.尿液分析试纸:包括pH试纸、蛋白质试纸、糖试纸等方法1.收集尿液样本:请志愿者使用干净的容器收集新鲜的尿液样本,尽量避免外界污染。

2.尿液测试:将尿液样本分成几份,分别进行不同指标的测试。

–pH值测试:将pH试纸蘸取尿液样本,根据试纸变色判断pH 值。

–蛋白质测试:将蛋白质试纸浸入尿液样本,根据试纸变色判断蛋白质含量。

–糖测试:将糖试纸浸入尿液样本,根据试纸变色判断糖的存在与否。

3.记录结果:将每项测试的结果记录下来,可以使用表格或列表的形式整理。

实验结果与分析pH值测试结果我们测得的尿液样本的pH值分别为6.0、6.5和7.0。

根据常规的尿液pH值参考范围,我们可以得出这些尿液样本的酸碱度处于正常范围内。

偏酸性或偏碱性的尿液可能与饮食、药物或某些疾病有关。

蛋白质测试结果我们测得的尿液样本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阴性、阴性和阴性。

根据常规的尿液蛋白质参考范围,我们可以得出这些尿液样本中没有异常的蛋白质含量。

异常的蛋白质含量可能与肾脏疾病或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糖测试结果我们测得的尿液样本均未检测到糖的存在。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含有糖分。

如果尿液中出现糖的检测阳性结果,可能表明患者患有糖尿病或其他代谢障碍。

结论通过对尿液样本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这些健康志愿者的尿液pH值、蛋白质含量和糖的存在均处于正常范围内。

2. 尿液分析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临床检测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3. 如果尿液分析结果异常,可能与特定疾病或身体机能障碍相关,需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总结尿液分析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验方法,通过对尿液中化学成分、微生物、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实验报告 尿液检验

实验报告 尿液检验

实验报告尿液检验实验报告:尿液检验尿液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分析尿液中的成分和特性,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尿液样本的检验,探究尿液中的各种成分及其意义,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尿液样本、尿液检验试剂盒、显微镜等。

2. 实验方法:首先收集患者的尿液样本,然后使用尿液检验试剂盒对尿液样本进行化学分析,包括测定尿蛋白、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尿酮体、尿潜血等指标。

接着使用显微镜对尿液沉渣进行形态学检查,观察尿沉渣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结晶体等微观结构。

实验结果:1. 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偏高,可能存在肾脏疾病或泌尿系统感染;尿液中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等指标均为阴性,未见异常;尿潜血呈阳性反应,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出血。

2. 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尿沉渣中存在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及上皮细胞较少,结晶体呈无色透明状,未见异常结晶。

实验结论:通过尿液化学分析和形态学检查,我们发现患者尿液中存在蛋白质、潜血等异常指标,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患者可能患有泌尿系统感染或肾脏疾病。

尿液检验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临床检查方法,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建议:尿液检验是临床常规检查方法之一,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重视尿液检验的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也应该重视尿液检验,及时进行检查,以保障自身健康。

尿常规诊断实验报告

尿常规诊断实验报告

尿常规诊断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尿液常规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尿液中常见成分的检测和分析。

实验原理尿液常规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手段,通过对尿液样本的检测和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

尿常规检验一般包括观察尿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外观特征,以及检测尿的比重、PH值、蛋白质、葡萄糖、酮体、亚硝酸盐、潜血、白细胞等指标。

实验方法1. 采集尿液样本:清洁完全的干净容器中收集尿液样本。

2. 外观特征观察: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外观特征,并进行记录。

3. 尿比重测定:使用尿比重计或尿液比重计测定尿的比重值,记录结果。

4. pH值测定:使用pH试纸或电极计测定尿液的pH值,记录结果。

5. 蛋白质检测:使用比浊法、尿蛋白试纸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记录结果。

6. 葡萄糖检测:使用尿液糖试纸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记录结果。

7. 酮体检测:使用酮体试纸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液中酮体的含量,记录结果。

8. 亚硝酸盐检测:使用亚硝酸盐试纸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记录结果。

9. 潜血检测:使用潜血试纸或免疫测定法检测尿液中隐血的含量,记录结果。

10. 白细胞检测:使用白细胞试纸或显微镜观察法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的含量,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检测了10名实验对象的尿液样本,以下为实验结果:1. 外观特征观察:尿液颜色均为浅黄色至琥珀色,透明度都为清澈,气味正常。

2. 尿比重测定:尿比重范围为1.015~1.025。

3. pH值测定:尿液pH值范围为5~7。

4. 蛋白质检测:所有尿液样本均未检测到蛋白质。

5. 葡萄糖检测:所有尿液样本均未检测到葡萄糖。

6. 酮体检测:所有尿液样本均未检测到酮体。

7. 亚硝酸盐检测:所有尿液样本均未检测到亚硝酸盐。

8. 潜血检测:所有尿液样本均未检测到潜血。

9. 白细胞检测:所有尿液样本均未检测到白细胞。

结果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所有实验对象的尿液样本在外观特征、比重、pH值、蛋白质、葡萄糖、酮体、亚硝酸盐、潜血和白细胞等指标上均属于正常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液干化学分析(尿十项)
目的要求:1、了解尿十项测定项目的实验原理;
2、掌握尿十项测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时间:
实验内容和原理:
1、尿蛋白定性试验原理:尿液中蛋白质在一定的pH范围内与试带上的溴甲酚蓝、四溴酚蓝二酯结合,蛋白质离子吸引带相反电荷的指示剂,形成复合物,发生显色反应,蛋白质浓度越大,变色程度就越大,蛋白质含量的多少与颜色深浅的变化成正比。

2、尿糖定性试验原理:尿中葡萄糖在试纸上的葡萄糖氧化酶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内酯和过氧化氢,试纸中的过氧化物酶又催化过氧化氢使色素原(邻甲苯胺、碘化钾)氧化而显色,根据颜色深浅判断葡萄糖含量,此法称葡萄糖氧化酶法。

3、胆红素反应原理:在酸性条件下,重氢盐作用于胆红素的中央,使其断开并与重氮盐偶合形成2分子的偶氮胆红素,从而产生颜色变化。

4、尿胆原的反应原理:尿胆原分析试纸的反应原理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尿胆原在酸性条件下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尿胆原与醛缩合生成红色的缩醛化合物,即常见的欧氏试剂)。

另一种是重氮盐法,即尿胆原在酸性条件下,与重氮盐偶联生成紫红色的偶氮化合物。

5、酮体反应原理:尿酮体包括乙酰醋酸、丙酮、β-羟丁酸,后者虽不属于酮类,但经常与前两者伴随出现,因而统称为酮体。

反应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尿中的乙酰醋酸、丙桐与硝普钠反应,生成紫红色的复合物。

这种测试方法对乙酰醋酸的敏感度为5-10mg/dl,对丙酮的敏感度为40~70mg/dl,并且不与β-羟丁酸反应。

6、尿比重SG反应原理:尿液比重试纸的反应原理是离子交换法,聚电解质——甲基乙烯基醚和顺丁烯二酸的共聚体是弱酸性(一COOH基)离子交换体,而尿液中以盐的形式存在的电解质(M+X-),在尿液中离解释放出M+阳离子(以Na+为主),与离子交换体中的氢离子置换释放出H+离子,而H+离子使pH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产生颜色变化。

(颜色由绿到黄的变化)
7、尿液潜血反应原理:尿液潜血分析试纸的反应原理是利用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的假过氧化物酶活性催化分解过氧化物,产生新生态的氧,氧化指示剂,使指示剂显色,从显色的强度可以得知尿液中血的浓度。

8、尿pH测定原理: pH试纸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pH的反应原理是基于pH指示剂法,目前,一般的尿液pH分析试纸中含有甲基红[pH4.2(红)~6.2(黄)],溴甲酚绿[pH3.6(黄)~5.4(绿)]溴百里香酚蓝[pH6.7(黄)~7.5(蓝)],这些混合的酸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以反映尿液pH4.5~9.0的变异范围。

9、亚硝酸盐测定原理:尿液中的亚硝酸盐与试纸块中的对氨基苯砷酸或磺胺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生成的重氮盐再与试纸上的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或四氢苯并喹啉-3-酚偶合生成红色的偶氮化合物(盖氏试剂法)。

10、尿白细胞测定原理:尿液中白细胞测定的反应原理是利用中性粒细胞内酯酶催化水解吲哚酚酯水解,产生游离酚,游离酚氧化偶合或与试纸中的重氮盐偶合而显色。

实验材料:尿十项试纸条、尿十项分析仪。

实验步骤:首先将试带浸入尿中3-5秒,注意试带上所有的模块都要浸入尿中;其次在容器边缘或滤纸上除去多余尿液;然后放入尿十项分析仪进行检测;最后打印结果。

实验结果和分析:
胆红素(BIL):1+; 蛋白(PRO):2+; 亚硝酸盐(NIT):阳性;白细胞(WBC):3+
思考题
1.NIT阳性有何临床意义?
答:亚硝酸盐检测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快速筛查,与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符合相关性很高,阳性结果常表示有细菌存在,但阳性程度不与细菌数量成正比。

2.简述血尿的定义及分类。

答:血尿是指尿液中排出大量的红细胞,即新鲜晨尿离心后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

根据能否被肉眼发现分类: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根据血尿发生的解剖部位可分为初血尿、终血尿和全血尿。

血尿,根据是否来源于肾小球,分为肾小球性血尿、肺肾小球性血尿和混合性血尿;根据血尿有无症状,分为无症状性血尿和症状性血尿;根据血尿其持续的时间,可分为持续性血尿和间歇性血尿;根据血尿其原因可分为感染性血尿、运动性血尿和癌性血尿。

3.为什么尿潜血阳性但镜检无红细胞?
答:可能是女性月经血污染;还有可能尿中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出血红蛋白;
或者是标本含有可干扰化学反应的物质以及仪器的灵敏度过高而产生假阳性。

4.为什么尿白细胞阳性但镜检无白细胞?
答:有可能上皮细胞引起;也有可能时间过长,白细胞破坏,中性粒细胞酯酶释放到尿液导致的。

5.维生素C为什么会干扰尿糖检测结果?
答: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会与葡萄糖竞争酶,产生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