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九年级语文《沁园春雪》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沁园春雪》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沁园春•雪》含答案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完成后面小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下阕评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伟大的抱负和无产阶级必胜的信心。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竞”,争着。
“折腰”低头弯腰,与陶渊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中的“折腰”,意思相同。
C.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D.这首词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写景、抒情、议论紧密融合,构成雄浑博大的意境。
(2)下阕中“惜”字意味丰富,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B(2)“惜”引出这种对历代帝王的评价。
作者评古为论今作铺垫,起烘云托月的作用,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说服力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详解】(1)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B.有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折腰”指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中的“折腰”指鞠躬作揖,句中意思是屈服;故选B。
(2)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结合“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可知,由“惜”字领起,纵论古代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些历史英雄人物,“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
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之意。
“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第1课《沁园春·雪》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同步练习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分外妖娆折腰稍逊今朝成吉思汗2.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沁园春(qìn)上阕(jué)惟余(只剩下)B. 莽莽(mǎnɡ)妖娆(ráo)莽莽(无边无际)C. 折腰(zhé)稍逊(xùn)略输(稍差)D. 滔滔(tāo)风骚(sāo)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
B. 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
C. 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
D. 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福州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 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 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B.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D.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6.结合语境,指出下列有误的一项是()A.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 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
(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及制品。
)C. 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 雪》复习练习附答案

沁园春·雪1.给加点字注音①莽莽()②分外()③妖娆()④风骚()⑤成吉思汗()⑥大雕()⑦数风流人物()2. 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红 zhuāng 素裹( ) 顿失 tāo tāo()江山多 jiāo( )一代天 jiāo(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诗中的含义①惟余莽莽②须晴日③折腰④稍逊风骚⑤俱往矣⑥数风流人物4. 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2)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欲与天公试比高。
()5.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 )A.望/长城内外B.数/风流人物C.山/舞/银蛇D.欲/与天公试/比高6. 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阅读并完成第7-13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起过渡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统领上阕景色描写诗句的字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阕写到不少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对他们的情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词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雪》经典习题(附答案)

《沁园春.雪》经典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沁.园春(qìn)风骚.(sāo)分.别(fēn)分.外(fèn)B、妖娆.(ráo)稍逊.(xùn)可汗.(hán)汗.青(hàn)C、素裹.(ɡuǒ)今朝.(zhāo)竞.赛(jìnɡ)竟.然(jìnɡ)D、屈指可数.(shǔ)数.见不鲜(shù)腊.月(là)奔chí驰.()2、下列朗读节奏停顿标志完全正确的一项()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对偶、互文、夸张)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对偶)C、欲与天公试比高。
(拟人)D、只识弯弓射大雕。
(借代)4、下列对沁园春雪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片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作为革命领袖对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片还是下片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片各有一个领字上片是“望”字,下片是“惜”。
二、填空:1、毛泽东,字,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
“沁园春·雪”的体裁是,也称。
一般分为上下两(也称片)。
2、“沁园春”是名,“雪”是。
3、《沁园春·雪》上阕写景,融入之情,下阕评论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五位帝王,抒发了颂扬之情。
4、这首词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5、“略输文采”指的历史人物是;“稍逊风骚”指的是;“只识弯弓射大雕”指的是。
6、这首词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7、“风骚”原指里的《国风》和里的《离骚》。
8、诗中写想象之景的句子是。
9、用互文见义手法概括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沁园春雪》中考习题及答案

《沁园春雪》练习题一、选择1.给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惟余莽莽()A.只有我B.只剩C.只有(2)惟余莽莽()A.景色迷茫B.草木茂盛C.无边无际(3)顿失滔滔()A.立刻B.停顿C.安顿(4)须晴日()A.必须B.须要C.等到(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A.弯腰B.折服C.鞠躬倾倒,这里是称颂、赞颂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
B、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
C、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
D、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
3、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福州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4、结合语境,指出下列有误的一项是()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
(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及制品。
)C、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二、填空。
1.《沁园春·雪》,作者__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名,“雪”是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_。
《沁园春雪》中考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精心整理《沁园春雪》练习题一、选择1.给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惟余莽莽()A.只有我B.只剩C.只有(2)惟余莽莽()A.景色迷茫B.草木茂盛C.无边无际(3)顿失滔滔()A.立刻B.停顿C.安顿(4)须晴日()A.必须B.须要C.等到(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A.弯腰B.折服C.鞠躬倾倒,这里是称颂、赞颂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
B 、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
C 、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
D 、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
3、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福州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 、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 、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4、结合语境,指出下列有误的一项是()A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 、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
(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及制品。
)C 、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二、填空。
1.《沁园春·雪》,作者__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名,“雪”是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_。
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沁园春_雪》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沁园春·雪》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学习诊疗1.沁园春·雪一、累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①莽莽()②格外()③妖娆()④风骚()⑤ 成吉思汗()⑥ 大雕()⑦ 数风流人物()2.依据诗歌原文在横线上正确书写汉字,注意别写错别字。
原________蜡 ________红 ________素裹江山这样多________________折腰略输文 ________一代天 ________3.指出以下诗句使用的修辞方法。
①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②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4.解说以下句中加点词语在诗中的含义。
① 惟余莽莽② 须晴天③ 折腰第1页/共4页⑤ 俱往矣⑥ 数风流人物5.从下边两组诗句中精选一个仿写的句子,在横线上创作你的诗句(只需修辞方法同样即可)。
①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我的创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我的创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天,看红装素裹,格外妖娆。
江山这样多娇,引无数英豪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6.点明全词要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7.起过渡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8.统率上阕风景描绘诗句的字是“ 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沁园春雪》习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初中语文《沁园春雪》习题及答案1、沁园春雪练习题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素裹(guǒ)折腰(yāo )谦逊(xùn )风骚( sāo ) 红 zhuāng 素裹(装)顿失 tāo tāo(滔滔)江山多jiāo(娇)一代天 jiāo(骄)2.根据意思写词语①莽莽:无边无际。
②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
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
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蜡象,白色的象。
④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
⑤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
3.文学常识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代表作有《论持久战》《反对党八股》《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自由主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沁园春·雪》练习题姓名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分外()妖娆()折腰()稍逊()今朝()成吉思汗()二、解释下列词语:(1)顿:(2)须:(3)输:(4)惜:(5)逊:(6)河:(7)折腰:(8)妖绕:(9)风骚:三、填空:1、毛泽东,字,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
“沁园春·雪”的体裁是,也称。
一般分为上下两(也称片)。
2、“沁园春”是名,“雪”是。
3、《沁园春·雪》上阕写景,融入之情,下阕评论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五位帝王,抒发了颂扬之情。
4、这首词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5、“略输文采”指的历史人物是;“稍逊风骚”指的是;“只识弯弓射大雕”指的是。
6、这首词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7、“风骚”原指里的《国风》和里的《离骚》。
8、诗中写想象之景的句子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雪》同步练习1
达标训练
1.《心园春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
全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上阕中具体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_______,
2.下列几组词语中字形和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沁(qìn)园春原弛蜡象分(fèn)外妖娆
B.江山多骄稍逊风骚(sāo)惟余莽莽
C.一代天骄略输文彩还看今朝(zhāo)
D.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竞折腰
3.《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
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
()
A.望/长城内外 B.数/风流人物
C.山/舞/银蛇 D.欲/与天公试/比高
5.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能力提高
阅读词的下阕,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1.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________,句中指________。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______,全句表达的感情是________。
3.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
B.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
D.承上启下。
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
4.依次写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其中一个简述你对他的看法。
5.体会“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中的“略”和“稍”的准确性________________。
开放探究
阅读毛泽东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试与《沁园春雪》就内容及写法上的异同
作一些比较。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1930年2月)
毛泽东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弥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达标训练】
1.词词牌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2.D 3.D 4.D 5.C
【能力提高】
1.《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文学才华
2.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对无产阶级革命者和人民大众的赞美之情。
3.D
4.嬴政刘彻李世民赵匡胤
简述看法(略)
5.“略”“稍”都是程度副词,“略微”“稍微”的意思。
在句中分别修饰“输”和
“逊”,表示程度较浅,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具有很强的分寸感。
【开放探究】
两首词都描写了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
《沁园春雪》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景,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
《沁园春雪》上阕写景,下阕议论;《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上阕写景,下阕叙事。
《沁园春雪》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像;《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写的是南国雪景,虽有气势,但只是展现眼前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