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绕线方法及其习题解析
中考热点透视(解析):滑轮组绕线作图

滑轮组绕线作图一.作图题(共8 小题)1.(2018•凉山州)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来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法。
2.(2018•青海)如图所示,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并作出重物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2017•遂宁)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4.(2016•贺州)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滑轮组,要求人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5.(2016•东营)如图所示,某人在A 处提起物体,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6.(2014•衡阳)如图所示,某人站在A 处通过一根绳和两个滑轮匀速提起物体B,所用的拉力F=100N,物体B 重300N (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力),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7.(2013•日照)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绕法。
8.(2006•徐州)如图所示,小强要用滑轮组吊起箱子,请你用笔画线帮他组装一个向下拉绳的滑轮组。
二.解答题(共8 小题)9.(2018•六盘水)如图所示,请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
10.(2015•钦州)如图所示,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最省力的绕法。
11.(2015•天水)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沿水平地面拉动物体A,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12.(2015•黔东南州)一位同学站在地面上,要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物提升到10m 高的楼上,请你帮他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且省力的绳子绕法。
13.(2015•佛山)工人站在地上利用滑轮组把货物提起来,请你把图中绳子的绕线方法补充完整。
14.(2015•眉山)如图所示,在A 处或B 处的虚框内添加一个滑轮,利用三个滑轮组成滑轮组,要求使用时最省力。
添加滑轮并完成滑轮组绕法。
15.(2015•铜仁市)请在图中画出滑轮最省力的绕法。
16.(2015•毕节市)请在图中用笔画线,画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最省力的绕法。
高考物理专题训练07 滑轮问题及解题方法和技巧

1. 如图5.06所示,将一根不可伸长、柔软的轻绳左、右两端分别系于A 、B 两点上,一物体用动滑轮悬挂在轻绳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1θ,绳子张力为1F ;将绳子右端移到C 点,待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2θ,绳子张力为2F ;将绳子右端再由C 点移到D 点,待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3θ,绳子张力为3F ,不计摩擦,并且BC 为竖直线,则( )A. 321θθθ<=B. 321θθθ==C. 321F F F >>D. 321F F F >=解析:由于跨过滑轮上绳上各点的张力相同,而它们的合力与重力为一对平衡力,所以从B 点移到C 点的过程中,通过滑轮的移动,2121F F ==,θθ,再从C 点移到D 点,3θ肯定大于2θ,由于竖直方向上必须有mg F =2cos2θ,所以23F F >。
故只有A 选项正确。
2. 如图5.07所示在车厢中有一条光滑的带子(质量不计),带子中放上一个圆柱体,车子静止时带子两边的夹角∠ACB=90°,若车厢以加速度a=7.5m/s 2向左匀加速运动,则带子的两边与车厢顶面夹角分别为多少?解析:设车静止时AC 长为l ,当小车以2/5.7s m a =向左作匀加速运动时,由于AC 、BC 之间的类似于“滑轮”,故受到的拉力相等,设为F T ,圆柱体所受到的合力为ma ,在向左作匀加速,运动中AC 长为l l ∆+,BC 长为l l ∆- 由几何关系得ll l l l 2sin sin sin γβα=∆+=∆-由牛顿运动定律建立方程:mg F F ma F F T T T T =+=-βαβαsin sin cos cos , 代入数据求得︒=︒=9319βα,3. 如图5.08所示,细绳绕过两个定滑轮A 和B ,在两端各挂一个重为P 的物体,现在A 、B的中点C 处挂一个重为Q 的小球,Q<2P ,求小球可能下降的最大距离h 。
初中物理 滑轮组绕法小结

滑轮组的绕法小结
初中滑轮绕法的基本假设:每个滑轮只能让绳绕过一次。
一、滑轮总数为偶数个(上下滑轮数相等)
1.绕绳方向关系
第一根绳绕行的方向和最后一根绳出滑轮的方向相同。
2.滑轮个数与绕绳段数的关系。
绳子总段数=滑轮数+1
绕过动滑轮绳子段数:若最后一根绳从动滑轮上出,等于绳子总段数,若最后一
根绳从定滑轮上出,等于总段数减1
3.最后一根绳子绕出的规律
第一根绳从哪个滑轮开始,最后一根绳从哪个滑轮出。
二、滑轮总数为奇数个(上下滑轮数不相等)
1.绕绳方向关系
第一根绳绕行的方向和最后一根绳出滑轮的方向相反。
2.滑轮个数与绕绳段数的关系
绳子总段数=滑轮数+1
绕过动滑轮绳子段数:若最后一根绳从动滑轮上出,等于绳子总段数,若最后一
根绳从定滑轮上出,等于总段数减1
3.绕绳规律
●
●从哪个滑轮开始绕就从另外一个滑轮绕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第二节滑轮之滑轮组的绕线课件(共8张PPT)

N
. F=60N T A
f
对于物体A
G
1:竖直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N和G G=N=80N
2:水平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T和f f=T=120N
F
小结:
F
一、定滑轮:轴固定不动 G
G
1、特点:不能省力,但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2、实质:等臂杠杆
二、动滑轮:轴与重物一起移动 1、特点:能省力一半,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F
注意:横向装配的滑轮组,拉力克服的不
是物重,而是地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
N F
. T
f
G
如图所示,若动滑轮重、轴间摩擦和绳重
。
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力下匀速 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__N.
(滑轮及绳子自重与摩擦不计)
对于滑轮组 T=2F=120N
第2节 滑轮 滑轮组的组装
组装滑轮组 画出图中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
画出图中滑轮组能改变拉力方向
F
的绕法。
F 1G 3
F F 1G
2
改变方向
在图中,用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
滑轮组提升重物A,要求作用在绳自由端的
拉力方向向下,有三段绳子承担物重,请在 图中画出绳的绕法。
F
要用最小的力将汽车拉动,试完成绳子 的绕法.
滑轮组的特点:
1可以省力: F=
1 n
(G动+G物)
2费距离: S = n h
3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改变力的方向绳最后从定出 不改,从动出
绕线起点:
奇动偶定 最省力绕法:绳 子拴在动滑轮挂钩上,绕 定滑轮
最新滑轮、滑轮组析图绕线练习

1.分析下图,并完成填空(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自重)。
2.按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线(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自重)。
3.原题: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120N 的物体,若忽略绳重及摩擦,也不计动滑轮重,则作用在绳端的力为 N 。
(一变)用动滑轮提升重为120N 的物体,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动滑轮重为20N ,则作用在绳端的力为 N 时,物体可匀速上升。
(二变)若使动滑轮用100N 的拉力匀速提起了重180N 的物体,
若忽
1
F 1=
G F 2
F 2=
G
F 3= G
F 4=
G F 5= G F 6= f
F 7= f
F 8= f
F 9=
G B = f A
F = 1
2
G F= 15
G
F= 13 G F= 14
G
F= 13
G
F= 14 G
F= 1 f
F= 14
f
F= 13
f
略绳重及摩擦,那么动滑轮重为 N。
(三变)如图所示,细绳的一端固定在地上。
若忽略滑轮重及摩擦,B物
体重12N,在力F作用下匀速上升,则F = N;若考虑滑轮重,滑轮重1N,则F = N。
4.如图所示,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物体B的质量是1kg,A的质量是10kg,如果不计滑轮摩擦及绳重。
则A对地面的压力为 N(g取10N/kg)。
滑轮组绕线的方法

滑轮组绕线的方法
滑轮组绕线的方法有两种常见的方式:直接绕线法和平衡绕线法。
1. 直接绕线法:该方法适用于滑轮组较小、滑轮相对较简单的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
a. 找到滑轮组中心轴线的位置,并在该位置固定一个滑轮(第一个)。
b. 从滑轮组中挑选一个滑轮,将线从滑轮的一侧通过滑轮,再从另一侧穿出,保持线的松紧适度。
c. 将线固定在滑轮组的一个固定点上。
d. 对于剩下的滑轮,按照相同的方式进行线的绕制。
2. 平衡绕线法:该方法适用于滑轮组较大、滑轮较复杂的情况。
它通过使单个滑轮达到平衡,利用滑轮组的互相支撑来完成绕线。
具体步骤如下:
a. 找到滑轮组中心轴线的位置,并在该位置固定一个滑轮(第一个)。
b. 将线从滑轮的一侧通过滑轮,再从另一侧穿出,保持线的松紧适度。
c. 将线固定在滑轮上的一个固定点上。
d. 对于剩下的滑轮,根据需要调整滑轮的位置和角度,使其达到平衡状态,保持线的松紧适度,并逐个将线固定在每个滑轮上。
无论是哪种方法,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确保线绕制的顺序和方向正确,以保证滑轮组的正常运行。
- 绕线时要保持线的松紧适度,既不要过于松弛也不要过于紧绷,以确保滑轮组
的顺畅运转。
- 确保线的固定牢固,避免出现滑动或脱落的情况。
- 确保滑轮组的结构可靠,滑轮与轴线的连接固定牢靠,以保证滑轮正常运作。
滑轮绕线

一、组装滑轮组
二、数n
三、滑轮组实际组装
1、自由端绳子拉力方向已知类
2、自由端绳子拉力方向未知类
人站在地上拉绳,请在图中用笔画线, (1)用图5所示的两个滑轮组成一个滑轮
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滑轮组绕线。
组提升重物,要求拉力为物重的二分之一 (忽略摩擦以及绳和滑轮的重力)请在图
中画出绳子的绕法
(2)用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成一个 (3) 欲利用图8所示的3个滑轮组 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绳子的自由端拉过 成滑轮组,请补画出最省力的绕线 3 m 时,重物升高1m , 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
三、滑轮组实际组装
1、自由端绳子拉力方向已知类
2、自由端绳子拉力方向未知类
人站在地上拉绳,请在图中用笔画线,(1)用图5所示的两个滑轮组成一个滑轮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滑轮组绕线。
组提升重物,要求拉力为物重的二分之一
(忽略摩擦以及绳和滑轮的重力)请在图
中画出绳子的绕法
(2)用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成一个(3)欲利用图8所示的3个滑轮组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绳子的自由端拉过成滑轮组,请补画出最省力的绕线
3 m时,重物升高1m,
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
一、组装滑轮组
二、数n。
滑轮、滑轮组析图绕线练习

滑轮、滑轮组专项练习
1.分析下图,并完成填空(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自重)。
2.按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线(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自重)。
3.原题: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120N 的物体,若忽略绳重及摩擦,也不计动滑轮重,则作用在绳端的力为 N 。
(一变)用动滑轮提升重为120N 的物体,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动滑轮重为20N,则作用在绳端的力为 N 时,物体可匀速上升。
(二变)若使动滑轮用100N 的拉力匀速提起了重180N 的物体,若忽略绳重及摩擦,那么动滑轮重为 N 。
(三变)如图所示,细绳的一端固定在地上。
若忽略滑轮重及摩擦,B 物体重12N ,在力F 作用下匀速上升,则F = N;若考虑滑轮重,滑轮重1N,则F = N.
4.如图所示,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物体B 的质量是1kg ,A 的质量是10kg ,如果不计滑轮摩擦及绳重。
则A 对地面的压力为 N (g 取10N/kg )。
G F 1
F 1=
G G
F 2
F 2= G
G
F 3
F 3= G
F 4
G
F 4=
G G
F 5
F 5=
G F 6
F 6= f
F 7
F 7= f
F 8
F 8= f
F 9
A
B
F 9=
G B = f A
G
G G G G F = 1
2
G F= 15
G
F= 13 G F= 14
G
G F= 13 G
F= 14 G
F= 12
f F= 14
f
F= 13
f
F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的说就是:奇动偶定,先里后外,一动配一定。
偶定:指的是当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在定滑轮上
奇动:指的是当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在动滑轮上
解决简单滑轮组组装问题时,在承重的绳子股数确定以后,如何根据要求设计滑轮组的方法不唯一。
下面介绍“偶顶奇动”的简单法则:
当承重的绳子股数n为偶数时,顺子的固定端应栓在定滑轮上(即“偶定”)。
如不改变作用力的方向,则需要的动滑轮为n/2个,定滑轮为(n/2—1)个,如果要改变作用力的方向,则需要定滑轮为n/2个,动滑轮个数=定滑轮个数=n/2个
当承重绳子的股数n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应栓在动滑轮上(即“奇动”)。
如果不改变力的方向,则需要的动滑轮个数=定滑轮个数=(n—1)/2个,如果改变力的方向,则需要动滑轮个数为(n—1)/2个,定滑轮个数为(n+1)/2个
第一类:自由端绳子拉力方向已知类
对于自由端绳子拉力方向已知的滑轮组绕线问题,一般采用从自由端绳子处入手,逆着拉力方向由外向里的绕线方法。
例1 如图1所示,要求滑轮自由端的绳拉力方向向上,请在
图中用笔画线,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滑轮组绕线。
解析:题中已明确要求滑轮自由端的绳拉力方向向上,则自由
端的绳一定是从动滑轮处出来的。
于是可以从自由端绳子处入手,
图1图2
逆着此拉力方向,按照图2中的①、②、③的顺序,由外向里绕线,最后将绳子固定在动滑轮的挂钩上,从而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滑轮组绕线,如图2所示。
例2 住楼上的瑞瑞同学家最近正在装修房子,需要搬运装修材料,但有些材料由于楼道过窄不方便搬运,于是瑞瑞建议采用如图3所示的滑轮组,这样站在地上就可以把材料运上楼。
请你帮助瑞瑞画出滑轮组的绕线示意图。
解析:从题意可知,滑轮自由端的绳
头一定是从定滑轮处出来,人站在地上向
下拉绳。
于是可以从自由端绳子处入手,
逆着此拉力方向,按照图4中的①、②、
图3图4
③的顺序,由外向里绕线,最后将绳子固定在定滑轮的挂钩上,从而设计出图4所示的滑轮组绕线方式。
第二类:自由端绳子拉力方向未知类
对于自由端绳子拉力方向未知的问题,通常采用由里向外的绕线方法。
此类问题又可细分为两小类:
1.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可确定类
当题目已知被提起重物的重G及自由端的绳拉力F,或者已知自由端的绳移动距离S 及重物被提升的高度h时,可先根据题目的具体条件,运用n=G/ F或n=S / h确定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然后依据“奇动偶定”(当绳子的段数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当绳子的段数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定滑轮的挂钩上)的规律确定出绳固定端的位置,然后从绳固定端开始,由里向外进行绕线。
例3 用图5所示的两个滑轮组成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拉力为物重的二分之一(忽略摩擦以及绳和滑轮的重力),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
解析:由n=G/ F可知,所要求的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2,依据“偶定奇动”规律,绳子的固定端应系在定滑轮的挂钩上。
于是从定滑轮的挂钩处开始,按照图6中的①、②、③的顺序由里向外绕线,便得到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如图6所示。
图5图6图7
例4 用图5所示的两个滑轮组成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绳子的自由端拉过3 m时,重物升高1m,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
解析:由n=S / h可知,所要求的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3,依据“偶定奇动”规律,绳子的固定端应系在动滑轮的挂钩上。
于是从动滑轮的挂钩处开始,按照图7中的
①、②、③的顺序由里向外绕线,便得到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如图7所示。
2.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不可确定类
自由端绳子拉力方向未知,且根据题意不容易确定绳固定端位置时,由于绳的固定端不外乎在动滑轮的挂钩上或在定滑轮的挂钩上这两种情况,因此可以采取尝试的方法得到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
例5在图5中画出使用滑轮组提起物体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解析:先用铅笔尝试画图。
当绳固定端在定滑轮的挂钩上时,从定滑轮的挂钩处开始,由里向外绕线,得到绳子绕法如图6所示;当绳固定端在动滑轮的挂钩上时,从动滑轮的挂钩处开始,由里向外绕线,得到绳子绕法如图7所示。
因为图6所示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2,图7所示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3,于是可将图6所示画法否定,最终画出符合要求的绕绳方法如图7所示。
例6 欲利用图8所示的3个滑轮组成滑轮组,请补画出该滑轮组完整的绕线。
解析:先用铅笔尝试画图。
当绳固定端在动滑轮的挂钩上时,从绳固定端开始,由里向外绕线,会发现最下面的那个动滑轮用不上(同学们可自己画一画),不符合用3个滑轮组成滑轮组的要求。
于是改为把绳子固定在定滑轮的挂钩上,从绳固定端开始,由里向外绕线。
进而得到符合题目要求的绳子绕法如图9所示。
图8 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