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6课《散步》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6课《散步》课件(共25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课件(共25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散步
莫怀戚
重点:能抓住人物的描写语句分析人物特点。 会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难点: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考点:景物描写的作用。
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2014),重庆人,作家。 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发表各类 作品近500万字。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
代表作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小说《大 律师现实录》《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研读第二部分第二层,回答问题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 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 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 西——生命。
1.这一段描绘了什么景色?有什么作用?
描绘了初春的田野——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 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万物复苏的生命感慨。既展 现了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景,又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的 幸福心情。
初读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①):开门见山,交代事件、地点、人物。 第二部分(②~⑧):写散步的过程。 第一层(②),写散步的原因,交代母亲态度的转变,为 下文由“我”决定走哪条路埋下伏笔。 第二层(③~⑤),写田野的春色和一家人散步的乐趣。 第三层(⑥~⑧),写散步路上的分歧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2.概要地说说散步的过程。 散步的起因 散步的快乐 产生分歧 分歧圆满解决
因为母亲、妻子、儿子都听“我”的,一 切都取决于“我”。如果“我”处理不好, 会破坏家庭的和谐。体现了“我”强烈的责 任感。
3.面对分歧,“我”是怎样解决的?体现了 “我”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我”最终决定委屈儿子,选择走大路。 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间还长,伴同母亲 的时间已短。这体现了“我”对母亲的尊敬 和孝顺。
加油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PPT课件(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PPT课件(共42张PPT)

),
终不愿意。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经过反复推敲,我们终于找到了消除双方分.歧.的一套方 案。
B.这篇论文不但言之成理,而且言之有序,令人信.服.。 C.这次的活动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仅有一小部分 人不是很满意。
D.长大了我才明白,母亲的絮.絮.叨.叨.是对我最深沉的爱。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1)请从上述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个关于汉字书写的关键信 息。
①源远流长(传承民族文化) ②蕴含着为人处世的规矩
(2)材料二中说汉字书写“像一种修行”,请结合自己的知识 积累,说一说你在书写“和(忠、信)”字时,所想到的中华 经典故事及其影响。 示例一:和——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谱就了一曲中华 文化的和谐之歌。示例二:忠——岳飞精忠报国,成为中华 民族忠义精神的化身。示例三:信——曾子守信杀猪,他诚 实守信的人生态度令后人敬仰。
1.面对散步中的分歧,“我”做出了怎样的决定?从 “我”的决定中可以看出“我”怎样的性格特点?
“我”决定委屈儿子,不走小路,走大路。可看出“我”对 母亲的孝顺和尊重,以及对家庭富有责任感。
2.任选一句做批注。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2)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 有意思…… 我选( )句,批注:
章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
课前 自学
一、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
人物
地点
总起:交代散步的

散步→分述散 田步 野原 春因 色及散步乐趣
分歧
产生
及解决办法
尊老爱幼
2.作者写“散步”一事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为了表达关于家庭伦理的理想,反映作为承前启后一代应有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课件(共39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课件(共39张PPT)

嫩芽 nèn 拆散 chāi 分歧 qí
霎时 shà 熬过 áo 水波粼粼 lín
2020/7/3
7
sǎn 散文 散
sàn 分散
bèi 背心 背
bē 背负
2020/7/3
8
分歧:(思想、意思、记载等等)不一致,
有差别;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水波粼粼:形容水波十分明净;
每一个人或者事物都得到合适
莫怀戚,1951年出生,重庆 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 周平安、章大明。1982年毕业于 四川大学中文系。著有小说集 《诗礼大家》、《大律师现实 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 《透支时代》。
2020/7/3
5
读文章,悟感情
自读 老师示范读 指明学生读 音频跟读 指导学生读
2020/7/3
6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还 是走小路吧!”
2020/7/3
20
• 儿子—调皮、活泼可爱、聪明、 听话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
子”;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时,儿子并没有哭闹,
对此变现出非常地听话和理解;
2020/7/3
21
• 妻子——贤良、孝顺、家庭责任感
•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贤良
什么样的家庭?
温馨 和美
2020/7/3
13
第二课时
2020/7/3
14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体 会文章中流淌着的浓浓的亲情。 3、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欣赏文章优美的语言。
2020/7/3
15
2020/7/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6课《散步》(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6课《散步》(共17张PPT)

“我”
孝顺,善良
母亲
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妻子 儿子
贤惠 聪明、懂事
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了什么样 的情感?
① “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 ② “我”和妻子之间 ③ 母亲和儿子之间
母子情 夫妻情 祖孙情
互敬互爱、珍爱亲情、尊老爱幼
齐读最后一段:
“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
⑦我要如何解决: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
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 说:“走大路。”
⑧最后是如何选择的: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
地方,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 稳稳地走了过去。
⑨为什么选择了小路: 母亲改变了主意。
课文解读
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分别概括出母亲、 妻子、儿子、“我” 是什么样的人?
6散步
R ·七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它是我 们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 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今天,让我们步入莫怀戚的美 文《散步》,一起去感受一个四口之家浓浓的亲情。
作者名片
莫怀戚(1951—2014),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重庆人,当代作家。发表各类作品近500万字。 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著有小说《诗礼人家》 《透支时代》《花样年月》等。
二、根据理解选择答案 1、“母亲”开始想走大路,后来为什么改变主意要走小路了? [ ]
A、因为小路有意思,好玩。 B、因为她看见孙子要走小路。 C、她溺爱孙子。 D、因有儿子在身边,可随时背她。 2、“母亲”改变主意,说明了这个家庭的关系是: [ ] A、老人总爱迁就孙子,原则性不强。 B、老人本来没什么主见,总爱听别人的。 C、表现了祖孙三代相互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 3、“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理解是: [ ] A、世界就是由“母亲”和“儿子”构成的。 B、“我”上有老,下有小,因此责任极其重大。 C、在家庭生活里,“母亲”和“儿子”是最重要的两代人。 D、“母亲”是老一代,“儿子”是新一代,他们代表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

第6课《散步》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9
根据人物性格特征,朗读课文,体会 各个人物形象。
“我”
孝顺、沉稳
儿子
聪明、活泼、 懂事
母亲
和蔼慈爱、 善解人意
妻子
贤惠、温柔
10
三、品味语言:
《散步》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 耐人寻味,如同橄榄一般,越嚼越有滋味。
请自主寻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对人 物间的情感进行品读、赏析。
11
语言特色:
(2)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第4段: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了熬过严
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第7段:烘托了散步的温馨和快乐14
四、总结
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记叙了一家四口在田野上散步的事, 生动表现了家庭的和美温馨,体现了 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以孝为先的传统 美德,也点出了中青年人承前启后的 人生责任和使命。
lín 水波粼粼
5
释词:
信服:相信并佩服。 霎时: 极短时间
分歧:(意见、思想)不一致,有差别。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 安顿。
委屈: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 难过。这里指使儿子受到委6 屈。
2、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内容
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2)、从这个故事中你感觉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温馨、和睦、甜蜜、幸福
(3)课文的题目是《散步》,他们为什么去散步呢? 初春的景色很美,而母亲也熬过了一个严冬,
出去走走还可以唤醒母亲心中的活力,所以一家四 7
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年出生,重庆人,中国作家协 会会员。笔名:周平安、章大明。1982年毕业 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重庆师范学院中 文系。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 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 代》。

第6课《散步》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示例: 我选择的是“我的母亲” 第2段中“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 样”
体现出母亲年迈对儿子的依
从,包含着对儿子的爱
交流分享
请同学说一说找到的句子
(第5段)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 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儿子:儿子有趣的发现并叫出来,表现出他的天真、可爱、聪慧。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性格,体会文章主题(重点) 学习以小见大、结尾升华主题的写作方法;领悟本文用细节描写表现
人物感情的方法(难点)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莫怀戚
• 1951年出生,重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笔名:周平安、章大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 曾任教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 • 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大律师现实录》,长篇
字词
信服 分歧(qí) 取决
积累
一霎(shà) 两全 粼粼(lín) 各得其所
①分歧:思想/意见/记载不一致②一霎:一会儿,一下子③各得其所:每个人/物都得到恰当安置
自主预习|读课文填空
《散步》一共8 段,讲的是祖孙三代田野散步 的故事。里面的人物,有“我”儿的子 母亲、 以及“我”和妻子。
文本感知
散步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小徐老师的教育研究院使用HUAWEI MateBook E 2019&HUAWEI MatePad Pro联合创作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与家人或朋友一起散步的经历 ?散步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难忘的事情吗?你有什么感受 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qī)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 家三代去散步,分享他们之间那浓浓的亲情。

部编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课件(共30张PPT)(完美版课件)

部编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课件(共30张PPT)(完美版课件)
“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 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 庭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
体现了“我”(对家庭)强烈的责任感。 中年人的责任重大。
“我说:‘走大路。’”
当母亲和自己的儿子发生分歧的时候,决定 委屈儿子,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老人家的想法,走大路。表现出 “我”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
细节描写。母亲想让孙子高兴,也不想让儿 子为难。反映了母亲对孙子疼爱,为儿子着想, 是一位善解人意、慈善、呵护小辈的老人。
衰老的生命
幼小的生命
尊敬 爱护
使责 命任
成熟的生命
就让我们带着孝心、责任心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 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 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 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 世界。”
散步
作者介绍
【莫怀戚】(1951—2014),笔名 周平安、章大明,重庆人,当代作家。 发表各类作品近500万字。 1994年获 全国庄重文文学奖。 著有小说集《诗 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大律 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 《透支时代》等。
识文辩词
分歧( qí ) 煎熬( áo ) 咕咕( ɡū ) 粼粼( lín ) 莫怀戚( qī )
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说:“走大路。”
当“我”做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 蛮横无理的态度,非常乖巧。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尊重自己的丈夫,为了这个家的和谐、 温暖而尽心尽力。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 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第6课《散步》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9
教师心语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 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 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无 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 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 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20
21
作业布置:真诚行动
回忆一下,父母的关爱,长辈的 呵护,往往体现在如本文的平凡小事 中,细细回顾你曾经历过的一幕幕往 事,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或者亲身 经历的亲情故事用100个字写下来。
6
检查生字词
嫩芽(nèn )
熬 (áo )
霎时(shà ) 分歧(qí )
拆散(chāi ) 水波粼粼( lín )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 安顿。
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 有差别:~点ㄧ理论~ㄧ消除~
7
A、散步的人有: 母亲、我、妻子、儿子 B、散步的地点是: 田野 C、散步的季节是: 初春 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 分歧
请你找出几个。
1. 有的浓,有的淡。 2.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
面。 3.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
子。 4.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
小路,小路有意思。
15
接上页:
5.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 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 大的父亲。
6.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 背起了儿子。
22
8
1、面对母亲和儿子的分歧,我做出了什么决 定?
2、“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定?
3、为什么最终选择走小路?
4、为什么说“我”的背上和她的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
9
1、面对母亲和儿子的分歧,我做 出 了什么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1/2020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 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 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这一细节描 写表现了什么? 明确: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很会替母亲的 健康着想,非常孝顺母亲。如果把母亲一 个人冷落在家,母亲会很孤独、寂寞。这 儿写出了母子之间浓浓的亲情。
假如有一束花,你最 想送给文中哪个人物? (并说明原因)
2020/11/21
孝敬善良的我 慈爱亲切的妈 温柔贤惠的妻 聪明乖巧的儿
2020/11/21
• “好马配好鞍”,好文章除了有好主题,还须有好 的语言与之配合,才能珠联璧合。请找出你认为 最妙的一个词、最美的一句话,最精彩的一段文 字,读一读,品一品。如生动的景物描写;贴切 的修辞;特殊的句式;含义深刻的语句;精当的 用词……
一霎( shà)时 水波粼粼( lín ) 拆散(chāi )信服(xìn fú)
嫩( )芽 2020/11/21
nèn
讷讷( nè)
词语解释
信服:相信并佩服。 严冬:寒冷的冬天。 分歧:不一致,有差别。 霎时:短时间,一会儿。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 适的安顿。 时日:时间和日期.
2020/11/21
11/21/2020
1.这篇文章有很多处语句含义深 长,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试着 理解分析。
2.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一个怎 样的家庭?
2020/11/21
示例一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 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 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2020/11/21
这里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以及富 有表现力的词语,表现了我对母亲健康 的担忧,体现了我的一片孝心。
11/21/2020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 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 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 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一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对初春田野的景物描写,表现了春天蓬勃 的生机。由“铺”字我们会想到铺地毯,地毯踩上去 柔柔的,软软的。说明这草是新生的芽,很嫩。由 “密”字让人感觉春的气息正越来越浓。“咕咕地” 拟声词,让人似乎听到了春的动人旋律。春回大地,万
2020/11/21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 样。” 应如何理解这句话?
母亲懂得尊重儿子,儿子懂得关心老人。母子之间 的感情亲切、和谐、始终如一。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应如 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早已习惯”写得是上一代母子关系;“还习
(“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 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 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一个家庭是这样,一 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 年人、孩子组成。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从字面上看,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 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的,非稳当不可。
散步
叙事散文
2020/11/21
莫怀戚,重庆人,中 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重 庆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 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 《大律师现实录》、长篇 小说《经典关系》、《透 支时代》等。
2020/11/21
请给下列括号里的字注音: 散(sàn)步 莫怀戚(qī) 很累(lèi)
熬( áo)
咕咕(gū) 分歧(qí)
“母亲”又为什么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
疼爱孙子,满足他的想法 相信儿子,能够背她过去
2020/11/21
3.议一议 从他们的选择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尊老爱幼的浓浓的亲情,家庭的温馨和睦!
2020/11/21
散步 莫怀戚
尊老
母亲
我爱幼妻子儿子背背
主题:表达了尊老爱幼、
孝顺第一的家庭伦理思想。
2020/11/21
惯”写得是下一代父子关系。同是一个“我”,在母亲眼里 是强壮的,而在儿子眼里是高大的。用词符合实际,准确
恰当。 包含着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如同子女幼小 时2020对/11/2父1 母的依赖这样的人生哲理。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为 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3.散步的人有 我 、母亲、妻子、儿子

4.散步过程中发生了 分歧

(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5、结局如何?
一家人在田野里温馨地散步。
11/21/2020
1.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样 的事情?(用一句话概括)
整 体 感 知
文章记叙了一家祖孙三
代四口人在南方初春的田野 散步的事情。
2020/11/21
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朗读过程中的感情基调、语速、停顿、
重音。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1.两分钟速读课文,快速抢答(投影
出示): a散步的季节?b散步的地点?c课文中出现了哪几 个人物?d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11/21/2020
抢答
1.散步的时间是 初春

2.散步的地点是 田野 。
这个形象又有其象征意义:中年的责任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 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一个家庭是这样,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2020/11/21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 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 在严重历史关头,民族领袖的决策影响着民族的命运。 “我”是家庭主脑,如果处理不好母亲、妻子、儿子三 者间的“分歧”,也会影响家庭和谐。“我”把这种“分歧” 的处理想象成“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可 见“我”对家庭的重大责任感,表达了“我”对母亲、妻 子、儿子三人浓浓的亲情,显得既夸张又幽默。
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 一个怎样的家庭?
11/21/2020
和美
1.说一说:
你能具体地说说散步的时候 发生了怎样的分歧吗?
2020/11/21
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顺 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
2020/11/21
2.想一想
“我”为什么会选择走大路?
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我要尽可能多的孝顺母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