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传染病(实验室)

合集下载

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

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

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传染病是指能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引起他们发生相同或类似疾病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以及其他传染病等。

1.细菌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主要由各种细菌引起,包括结核病、霍乱、鼠疫、炭疽等。

这些疾病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发热、毒性等。

细菌性传染病多通过空气、食物、容器、昆虫等传播途径。

上报要求:(1)及时发现和诊断疫情,包括对订购菌苗、菌种、化学试剂和培养基等实验室试剂及物品的购置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2)及时报告病例和疫情信息,包括每季度报告传染病、食物中毒病例,以及每月报告其它疫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3)对商业集体食品加工、批发批零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就诊,并第一时间上报。

2.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由各种病毒引起,包括流感、肺炎、乙肝、艾滋病等。

这些疾病的特点是易感染、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

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垃圾污水等途径传播。

上报要求:(1)要加大病毒性传染病集中发病的监测和预报力度,及时发现传染病疫情,做到有效防范和控制;(2)每出现一起病例,应立即报告国家疾病控制中心;(3)公众对可能传染病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就医并向医生提供完整病史,及时上报。

3.寄生虫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主要由各种寄生虫引起,包括疟疾、血吸虫病、包虫病等。

这些疾病的特点是寄生虫的卵或幼虫引起人体感染。

寄生虫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食品、水源、土壤等途径传播。

上报要求:(1)发现寄生虫感染病例,应进行适当的检疫和治疗,并及时上报;(2)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和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寄生虫感染;(3)对从疫情流行区返回的人员,进行密切监测、隔离,并进行适当检疫措施。

4.真菌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主要由真菌引起,包括念珠菌病、三色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等。

这些疾病的特点是真菌感染引起人体的炎症和病变。

病毒性传染病快速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发展趋势 答案

病毒性传染病快速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发展趋势 答案

病毒性传染病快速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发展趋势人副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规律1、HPIV的治疗中()只能在早期使用B、利巴韦林、干扰素和蛋白酶抑制剂2、下列有关于HPIV的说法中,错误的是()E、HPIV已成为能够导致最沉重疾病负担及影响经济的病毒之一3、HPIV的实验室检测手段有()A、LLC-MK2(恒河猴肾细胞)4、有关HPIV的病原学特征说法错误的的是()B、病毒粒子呈多形性、无包膜,直径约125~250nm5、下列关于几个亚型的HPIV的季节流行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HPIV2的几乎每年均可检出,发病高峰期为春夏季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规律1、下列选项中()属于HRSV的实验室检测B、Hep-2细胞单层2、()是目前临床上唯一用于治疗HRSV感染的药物A、利巴韦林3、下列关于HRSV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B、大多数病儿可并发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4、HRSV的致病机包括()E、以上都是5、HRSV的病原学特征不包括()B、HRSV病毒粒子呈球形和棒状两种形态,病毒颗粒约120~300 nm 人禽流感病毒及实验室检验技术1、血凝(HA)试验原理是HA能与人或其它动物多种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B、N-乙酰神经氨酸酶2、中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至少有()个国家级网络实验室A、603、人禽流感病毒检测接种鸡胚,样本需要在温度33-35℃、湿度40-60%条件下孵育()A、2-3天4、以下哪项不属于人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方法()D、鸡胚接种5、微量血抑(HI)试验应制备相应亚型的()个血凝单位的抗原B、8H7N9等禽流感病毒及实验室检验技术1、以下哪项不是人H7N9病例的临床特征()C、激素治疗有效2、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的缺点是()E、重复性不好3、甲型流感病毒根据HA和NA的抗原性不同可分为()个HA亚型和()个NA亚型A、18;114、微量血抑试验需制备相应亚型的()个血凝单位的抗原D、85、普通PCR与实时荧光PCR的比较,认识错误的是()A、实时定量PCR容易被污染。

传染病学 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十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病学 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十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V进入血液,通过病毒血症或受感染的B淋巴细胞进行播散,继而累及周身淋巴系统。受 感染的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发生改变,引起T淋巴细胞的强烈免疫应答而转化为细胞毒性T细 胞(主要是CD8+T细胞,TCL)。
TCL细胞在免疫病理损伤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杀伤感染EBV的B细胞,另 一方面侵犯许多组织器官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患者血中的大量异常淋巴细胞(又称为 异型细胞)就是这种具有杀伤能力的胞。
七、并发症
1. 神经系统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膜脑炎或周围神经炎等。 2. 心包炎、心肌炎。 3. 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症。 4. 其他少见的并发症:间质性肺炎、胃肠道出血、肾炎、自身免疫性 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及血小板减少。 脾破裂虽然少见,但极严重,轻微创伤即可诱发。
2. 咽峡炎:咽部、扁桃体、腭垂充血肿胀,可见出血点, 伴有咽痛,部分患儿扁桃体表面可见白色渗出物或假膜 形成。咽部肿胀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
扁桃体及悬雍垂充血肿胀、扁 桃体被覆分泌物
六、临床表现
3. 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均可肿大,在病程第1周就可出现。以颈部最为常见。肘部滑车 淋巴结肿大常提示有本病可能。肿大淋巴结直径很少超过3cm,中等硬度,无明显压痛和 粘连,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时,可引起腹痛。肿大淋巴结常在热退后数周才消退,亦可数 月消退。
二、病原学
EBV 是 本 病 的 病 原 体 。 1964 年 由 Epstein 和 Barr 首 先 从 患 恶 性 淋 巴 瘤 (Burkitt Lymphoma)非洲儿童的瘤组织中发现,1968年由Henle等报道为本病的 病原体,并在此后众多的研究中得到证实。
EBV属于疱疹病毒属,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的DNA病毒,具有潜伏及转化的 特征。电镜下病毒呈球形,直径约150~180nm。EBV基因组呈线状,但在受染 细胞内,病毒DNA存在两种形式,一是线状DNA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中; 另一种是以环状的游离体游离于宿主细胞DNA之外。这两种形式的DNA,因不 同的宿主细胞而可独立或并存。

病毒性传染病的检测与预防

病毒性传染病的检测与预防
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头痛 、肌肉疼痛等,易在冬季流行。
艾滋病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 传播和母婴传播,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崩溃。
肝炎
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引起,主要症状包 括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可通过消化道传播。
03
病毒性传染病的检测方法
病原学检测
分类
根据病毒的种类和特性,病毒性传染病可分为呼吸道病毒、消化 道病毒、血液病毒等几大类。
传播方式与特点
传播方式
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 消化道传播和血液传播等。
特点
病毒变异速度快,容易产生抗药 性;病毒可在人体内长期潜伏, 一旦发作症状严重;病毒传播途 径多样,难以预防。
常见病毒性传染病介绍
01
02
03
04
直接观察
通过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 病毒形态。
分离培养
将病原体在特定细胞或培养基 中培养,观察病毒生长情况。
动物实验
将病原体接种到实验动物中, 观察动物发病情况。
检测抗原
利用特异性抗体检测病毒抗原 ,快速确定病毒种类。
血清学检测
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过 某种病毒。
预防措施
预防COVID-19病毒的传播主要采取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 措施,以及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社区防控等措施。疫苗接种也是预防 COVID-19感染的重要手段。
其他常见病毒性传染病的检测与预防
流感病毒
检测方法包括核酸检测和抗体检 测,预防措施包括接种流感疫苗、 加强个人卫生和减少人群聚集等。
段。
对病毒基因组进行测序, 分析病毒变异情况。

病毒性传染病

病毒性传染病
(3)阴津耗伤(疹回期)
主症:皮疹出齐,发热渐退,神安疲倦,咳嗽减轻,胃纳增加,皮疹依次渐回,皮肤可见糠麸样脱屑,并有色素沉着,舌红少津,舌苔薄净,脉细无力或细数。
治法:养阴益气,清解余邪。
例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用药: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白扁豆、桑叶、甘草。
方解: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滋养肺胃津液;桑叶清透余热;白扁豆、甘草养胃益气。
加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加地骨皮、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纳谷不香,加山药、炒谷芽、炒麦芽健脾开胃;大便干结,加瓜蒌子、火麻仁润肠通便;神倦自汗,加太子参、五味子益气养阴。
2.逆证
(1)邪毒闭肺
主症: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咳嗽气促,鼻翼煽动,喉间痰鸣,唇周发绀,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皮疹稠密,疹点紫暗,或疹出未齐,或疹出骤没,舌质红赤,舌苔黄腻,脉数有力。
(2)邪入肺胃(出疹期)
主症:壮热持续,起伏如潮,肤有微汗,烦躁不安,目赤眵多,皮疹泛发,疹点由稀少而逐渐稠密,疹色先红后暗,压之褪色,抚之稍碍手,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质红赤,舌苔黄腻,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透疹达邪。
例方:清解透表汤加减。
用药: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蝉蜕、西河柳、紫草、葛根、升麻。
(2)邪毒攻喉
主症:咽喉肿痛,或溃烂疼痛,吞咽不利,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喉间痰鸣,咳嗽重浊,声如犬吠,甚则吸气困难,胸高胁陷,面唇发绀,烦躁不安,舌质红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清热解Biblioteka ,利咽消肿。 例方:清咽下痰汤加减。
用药:玄参、射干、牛蒡子、金银花、板蓝根、葶苈子、全瓜蒌、浙贝母、荆芥、马兜铃、甘草。
用法:每次5粒,每日2次,用芦根、薄荷煎汤或温开水空腹送下。3岁以下酌减。

传染病实验室检查

传染病实验室检查

传染病实验室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1)血液常规大部分细菌性传染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唯伤寒减少,布鲁氏菌病减少或正常。

绝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白细胞部数减少且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但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总数增高。

血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见于流行性出血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原虫病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

(2)尿常规、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尿内有蛋白、白细胞、红细胞、且前者尿内有膜状物。

黄疸型肝炎尿胆红质阳性。

(3)粪常规菌痢、肠阿米巴病,呈粘脓血便和果浆样便;细菌性肠道感染多呈水样便或血水样便或混有脓及粘液。

病毒性肠道感染多为水样便或混有粘液。

2.病原体检查(1)直接检查脑膜炎双球菌、疟原虫、微丝蚴、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及包囊,血吸虫卵,螺旋体等病原体可在镜下查到及时确定诊断。

(2)病原体分离依不同疾病取血液、尿、粪、脑脊液、骨髓、鼻咽分泌物、渗出液,活检组织等进行培养与分离鉴定。

细菌能在普通培养基或特殊培养基内生长,病毒及立克次体必须在活组织细胞内增殖,培养时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择不同的组织与培养基或动物接种。

3.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是一种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广泛用于临床检查,以确定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血清学检查可用已知抗原检查未知抗体,也可用已知抗体检查未知抗原。

抗体检查抗原的称反向试验,抗原抗体直接结合的称直接反应,抗原和抗体利用载体后相结合的称间接反应。

测定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需检查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滴度需超过病初滴度4倍才有诊断意义。

免疫学检查包括:(1)特异抗体检测:①直接凝集试验;②间接凝集试验;③沉淀试验;④补体结合试验;⑤中和试验;⑥免疫荧光检查;⑦放射免疫测定,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2)细胞免疫功能检查常用的有皮肤试验,E玫瑰花形成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血液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计数及用单克隆抗体检测T细胞亚群以了解各亚群T细胞数和比例。

4.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同位素32P或生物素标记的分子探针可以检出特异性的病毒核酸。

传染病学 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五节 水痘和带状疱疹

传染病学 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五节 水痘和带状疱疹
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1~2天后疱 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 皮疹特点:斑丘疹、水疱疹、痂疹同时出现
六、临床表现
(三)特殊型水痘 1.出血型水痘:病情极严重。此型全身症状重,皮肤、黏膜有淤点、淤斑
和内脏出血 2.坏疽型水痘:皮肤大片坏死,可因脓毒症而死亡
水痘躯干部皮疹,病程1~2天
➢ 皮疹的病理改变:水疱疱液开始时透明,当上皮细胞脱落加之炎性细胞 浸润,使疱内液体变浊并减少,最后下层的上皮细胞再生,形成结痂, 结痂脱落后一般不留痕迹
六、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10~21天,以14~16天为多见 (二)典型水痘:临床分为两期 1.前驱期:婴幼儿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可有低热、烦躁易激惹或拒乳 2.出疹期:皮疹首先见于躯干部,以后延及面部及四肢,为向心性分布,
传染病学
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五节
水痘
一、 概述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 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 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 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 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水痘躯干部皮疹,病程4~5天
七、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 2.血清学检查:常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或补体结合试验检测特异细胞中的病毒DNA
八、并发症
1.皮疹继发细菌感染 2.肺炎 3.脑炎
九、诊断
➢ 典型水痘根据临床皮疹特点诊断多无困难 ➢ 典型患者须依赖于实验室检查确定

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查

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查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71 <71->60 60-40
*胆碱酯酶(CHE)(U/L〗 >5400 ≤5400->4500 ≤4500
注:*有条件开展CHE检测的单位,可参考本项指标。
★ 三、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检测及意义
(一)甲 肝
●抗HAV-IgM是诊断急性甲肝最可靠方法。 ●抗HAV-IgG检测:主要用于人群感染率的调查
在部分抗-HBe阳性者中,DNA仍阳性,ALT异常, HBeAg阴性 --- 前C基因变异(G1896A)
易加重病情、易演变为肝硬化
α-干扰素疗效差
HBeAg阴性的慢乙肝
(5)HBcAg
乙肝
一般血清学方法检测不到HBcAg
肝组织免疫组化技术: 可检查肝细胞内HBcAg
(6)抗-HBc
抗HBc-IgM:是HBV急性或慢性感染者病毒活动标志
4. 免疫学检查
用已知Ag/Ab检测血清或体液中的相应Ag/Ab
①特异性抗体检测
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4倍以上升高 意义 4倍以下升高提示回忆反应
近期感染:IgM型抗体阳性
方法
凝集反应(肥达氏反应) 补体结合:病毒感染 免疫荧光:快速诊断 酶链免疫吸附测定:灵敏度高,操作简便
②特异性抗原检测 诊断意义较抗体可靠;方法多样。
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1991年归为黄病毒科丙 型肝炎病毒属
2. HCV基因组结构 HCV RNA全长约10 kb
5’NC C E1 E2/NS1 NS2 NS3 NS4 Ns5 3’NC 两侧为5’和3’非编码区,中间为ORF 。ORF依次为:C(核
心蛋白区,高度保守)-E1- E2∕NS1(包膜蛋白区,极易变异) -NS2-NS3-NS4-NS5(非结构蛋白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狂犬病毒对下列哪种消毒剂不敏感( ) A.45%-70%乙醇 B.甲醛 C.肥皂水、氯仿、丙酮 D.碘制剂 E.酚或来苏尔 11、甲型肝炎全世界有几种血清型?(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E.5种 12、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已被正式命名的肝炎病毒有几种?( ) A.7种 B.6种 C.5种 D.4种 E.3种 13、在病毒分类上,甲型肝炎病毒属于( ) A.小RNA病毒科 B.嗜肝DNA病毒科 C.黄病毒科 D.卫星病毒科 E.杯状病毒科( ) 14、在病毒分类上,乙型肝炎病毒属于( ) A.小RNA病毒科 B.嗜肝DNA病毒科 C.黄病毒科 D.卫星病毒科 E.杯状病毒科 15、在病毒分类上,丙型肝炎病毒属于( ) A.小RNA病毒科 B.嗜肝DNA病毒科 C.卫星病毒科 D.黄病毒科 E.杯状病毒科 16、ELISA 的中文名称是( ) A.免疫电镜技术 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C.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D.放射免疫试验 E.免疫印迹 17、人体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血清甲型肝炎IgM高峰出现在( ) A.发病1周内 B.发病1~2周 C.发病2~3周 D.发病3~4周 E.发病6周 18、人体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血清甲型肝炎IgG高峰出现在( ) A.发病后2~3天 B.发病后2~3周 C.发病后2~3个月 D.发病后2~3年 E.发病5年 19、肝功能检测中,ALT的中文名称是( ) A.碱性磷酸酶 B.乳酸脱氢酶 C.谷草转氨酶 D.谷丙转氨酶 E.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 20、用于核酸检测的PCR技术,其中文名称是( ) A.蛋白电泳 B.核酸电泳 C.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D.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E.聚合酶链式反应 21、Dane 颗粒是指( )
或者煮沸3分钟 B. 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 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 C. 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 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D. 对污染地面、墙壁用含有效氯(溴)1000mg/L消毒剂溶液喷洒 消毒,作用15min。 E. 污水按每升加4g漂白粉或2片消毒泡腾片搅匀,作用60min。
A. 双抗体夹心法 B. 双抗原夹心法 C. 间接法 D. 竞争法 E. 离子捕 获法 17、检测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核酸,可采用的方法有( ) A. PCR B. Real-time PCR C. 逆转录PCR D. 巢式PCR E. 逆转录套式PCR 18、使用双波长法检测ELISA结果时,通常采用的波长是( ) A. 300nm B. 360nm C. 450nm D. 540nm E. 630nm 19、下列属于中和性抗体的是( ) A. 抗-HCV B.抗-HBs C. 抗-HAV D.抗-HBc E. 抗-Hbe 20、HbsAg 见于( ) A.急性乙肝的潜伏期、急性期 B. 慢性乙肝 C. 无症状HBV携带 D. 无症状HbsAg携带 E. 与HBV感染有关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 癌 21、用于抗原检测的鼠肺组织,在无菌采集后应保存于( ) A.室温 B.4℃ C.-20℃ D.-70℃ E.液氮 22、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人血清出血热IgG抗体需要的主要实验 材料有( ) A.细胞抗原片 B. 阳、阴性对照 C. pH7.2~7.4PBS、伊文思兰 D. 荧光显微镜 E. 羊抗人(或兔抗人)IgG荧光抗体 23.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是:( ) A. 肠道病毒71型 B. A组柯萨奇病毒 C. B组柯萨奇病毒 D. 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 E. 肠道病毒70型 24. 关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的抵抗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 B. 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 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 灭活 C. 对紫外线及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 D. 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 可以灭活病毒。 E. 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25、 手足口病以下消毒方法正确的是( ) A. 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
三、是非题(判断对错,正确者在括号内打√,错误者在括号 内打×)
1、乙肝病毒的小球形颗粒和管型颗粒不具有传染性。( ) 2、抗-HCV阳性是机体对HCV产生免疫力的标志。( ) 3、血清HBsAg阳性者都有传染性。( ) 4、抗-HBs阳性是对HBV产生免疫力的标志。( ) 5、抗-HBc IgM阳性是急性乙型肝炎的重要诊断依据。( ) 6、血清HBsAg和抗-HBs绝对不会同时阳性。( ) 7、血清HBsAg和抗-HBs偶尔会同时阳性,提示感染了不同型别的 HBV。( ) 8、HBeAg阳性是传染性强的标志。( ) 9、抗-HBc IgG阳性是急性乙型肝炎的重要诊断依据。( ) 10、抗-HAV IgG阳性是急性甲型肝炎的重要诊断依据。( ) 11、抗-HAV IgM阳性是急性甲型肝炎的重要诊断依据。( ) 12、接种甲肝疫苗后有时也可产生IgM抗体。( ) 13、Dane颗粒是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传染性。( ) 14、汉坦病毒是有包膜,分节段,双股负链的RNA病毒。( ) 15、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汉坦病毒(除病毒培养物外)运输包装分类为 B类,编号为UN3373。( ) 16、引起流感病毒变异的抗原是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 ) 17、流感病毒分型的依据是根据NP和M2蛋白的不同。( ) 18、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分型的依据是根据NP和NA蛋白的不同。( ) 19、鸡胚是最常用的一种动物宿主,可用来分离流感病毒,且对所有流 感病毒毒株均敏感。( ) 20、开展肾综合征出血热鼠间疫情调查时,对捕获的鼠类必须消毒后,
病毒性传染病(实验室)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关于甲肝病毒的抵抗力错误的说法是( ) A.对酸碱有较强的耐受力 B.60℃1小时可灭活 C.98℃1分钟可 灭活 D.对甲醛、氯及紫外线敏感 E.对各种有机溶剂有较强抵抗力 2、不能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检测到的是( ) A.HBsAg B.抗-HBs C.HBcAg D.抗-HBc E.HBeAg 3、必须与其他病毒共同感染才能感染人类造成疾病的肝炎病毒是( ) A.HAV B.HBV C.HCV D.HDV E.HEV 4、发生甲肝暴发疫情时应采集的患者标本为( ) A.咽拭子 B.血清 C.咽拭子和血清 D.咽拭子和含漱液 E.以上均不正确 5、肾综合征出血热特异性抗体最早出现的时间是( ) A.第1-3病日 B.第5-6病日 C.第7病日 D.第10病日 E. 10日以上 6、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是( ) A.一种DNA病毒 B. 单股正链RNA病毒 C. 与丙型肝炎病毒一样 D. 单股负链RNA病毒 E. 双股负链RNA病毒 7、采集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早期血是指( ) A.1-7日 B. 8-10日 C. 11-15日 D. 15日 E. 30日 8、流感病毒的分型依据是( ) A.HA和NA蛋白的不同 B.NP和HA 蛋白的不同 C.NP和PA 蛋白的不同 D.NP和M2 蛋白的不同 E.HA和M2蛋白的不同 9、甲型流感病毒的分型依据是( ) A.NP和PA 蛋白的不同 B.NP和HA 蛋白的不同 C.HA和NA蛋白的不同 D.NP和M2 蛋白的不同 E.HA和M2蛋白的不同
A.血清HBsAg阳性 B.血清HBV DNA阳性 C.HBsAg滴度由高到低,HBsAg消失后抗-HBs阳转 D.肝内HBcAg和/或HBsAg阳性,或HBV DNA阳性 E.急性期抗-HBc IgM滴度高,抗-HBc IgG阴性或低水平 8、丙型肝炎病毒的特点是( ) A.有包膜,故对有机溶剂敏感 B.具有高度变异性,为疫苗研制带来困难 C.容易发生慢性感染 D.血液中抗原含量很低,用常规方法检测不到 E.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 9、在检测出血热病毒时,无菌采集的鼠肺组织应保存于:( ) A. 室温 B. 4℃ C. -20℃ D. -70℃ E. 液氮 10、有关流感病毒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正粘病毒科 B.基因组为单股RNA C.甲、乙、丙型流感病毒基因组均由8个分节段的RNA组成 D.根据核蛋白和膜蛋白抗原性不同分为甲、乙和丙3型 E.甲型流感病毒根据NP和NA抗原性的差异可分为不同亚型 11、狂犬病毒可用下列哪种方法灭活?( ) A.紫外线 B.56℃30~60分钟 C.100℃2分钟 D.干燥或反复冻融 E.巴氏消毒法 12、常用的ALT检测方法有( ) A.改良赖氏法 B.连续监测法 C.改良微板速率法 D.快速干式生化法 E.丙酮酸氧化酶法 13、乙型肝炎“两对半”包括( ) A.HBsAg B.HBsAb C.抗-HBc D.HBeAg E.HBeAb 14、我国流行的HBV血清型主要是( ) A.adrq+型 B.adw2型 C.ayw1型 D.ayw3型 E.ayr型 15、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人血清IgG抗体需要的主要实验材 料有:( ) A.细胞抗原片 B.阳、阴性对照血清 C.pH7.2~7.4PBS、伊文 思兰 D.荧光显微镜 E.羊抗人(或兔抗人)IgG荧光抗体 16、目前HBV血清学标志检测中,常用的ELISA 试验方法有( )
A. 免疫球蛋白 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C.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D.乙型肝炎e抗原 E.完整的HBV 22、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感染调查,首选采集的动物组织是( ) A.肝脏 B.脑 C.肺脏 D.心脏 E.皮肤 23、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抗原,冷冻切片的厚度是( ) A.2-3μm B.4-5μm C.6-7μm D.8-9μm E.10-12μm 24、鼠肺切片经紫外线减毒后,应用冷丙酮固定的最佳时间是( )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E.30分钟 25、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是( ) A.一种DNA病毒 B.单股正链RNA病毒 C. 双股负链RNA病毒 D.有包膜的分节段负链RNA病毒 26、采集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早期血是指:( ) A.1-7日 B. 8-10日 C. 11-15日 D.15日
再进行解剖。( ) 21、 采集的手足口病人的咽拭子样品可以在常温下保存并运输。( ) 22、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 ( ) 23、 手足口病患儿主要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 率最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