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在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浅谈猪饲料组成与猪的营养研究

浅谈猪饲料组成与猪的营养研究

浅谈猪饲料组成与猪的营养研究 李志威(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1 国内养猪业发展现状中国是传统的养猪大国,7 000多年以前就将野猪驯化作为家畜饲养,猪肉自此成为人类主要的优质动物蛋白来源[1]。

2000年我国的生猪出栏量已经超过5亿头,到2015年出栏量已经超过7亿头,国内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量非常大。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生猪生产国,猪肉产品占全国肉类产品的50%,是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国内对猪肉的需求缺口仍然很大。

目前国内生猪养殖产业已经形成独立完善的产业体系,并在国家号召下向规模化、集约化及标准化的方向发展[2]。

在国内对猪肉产品的高需求下,养猪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养殖模式、健康环保、猪肉质量、产品安全成为目前行业的关注焦点,在此背景下,我国在猪的养殖与饲料科技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快速发展。

提高饲料原料的利用率、提高猪肉的质量一直是猪营养研究和饲料研发的重点方向。

目前国内的养猪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国内猪的生长环境较差,管理水平较低,导致猪的健康水平较低、繁殖性能低下、疾病发生率高,限制了猪的生长潜力。

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学者开展了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综合养殖技术、仔猪肠道健康的营养调控技术、无作者简介:李志威,1995年,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摘 要:我国是传统的养猪大国,同时也是猪肉产品消费大国,每年的生猪出栏量都位居国际之首。

国内对猪肉的需求量居高不下,促进了国内养猪行业的迅速发展。

目前国内的小型养猪场正逐渐减少,大型养猪场的数量正逐渐上升,养猪业正走向集约化养殖的道路,猪场对饲料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

在当前环境的刺激下,猪饲料和猪营养的研究进展也在高速发展。

文内主要从目前猪饲料组成和营养研究进展进行介绍,以期为养猪业提供参考,促进养猪业的发展。

关键词:猪;饲料;营养抗猪肉与饲料营养和安全保障技术、饲料资源评价与饲养标准研究,带动了全国猪营养饲料研究的发展方向[3]。

小麦次粉在畜禽生长中的作用研究

小麦次粉在畜禽生长中的作用研究
C i ig n L u aJ jg i n n i J
Ab t a t u — p wd r i a b p o u to e t p o e s g wh c s man y c mp s d o sr c :S b o e s y r d c fwh a r c s i , ih i n i l o o e f c u h n e tb a n o n o p r r s i g wh a r n a d s me e d s em. S b—p wd r u e n a i lfe l b e e u o e s d i n ma e d wi e a n w r - l s a c ed i e f t r .T i a t l r vd st e c n i e ain n ovn t o s o s g e r h f l n t u u e i h hs r ce p o i e h o sd r t sa d s li g meh d f i i o u n
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 近年来我 国
畜牧业 获得 突 飞猛进 的发 展 , 饲料原 料 的需求 也
用率简单有效的方法 。次粉添加木聚糖酶后 J
的消化 能水 平相 当于 玉米 , 性价 比显 著高 于玉 但
越来越大。我国的粮油副产品资源丰富, 为发展 配 ( ) 饲 料、 价饲 料创 造 了有 利 物质 条 混 合 全 件 ¨ 。将 次 粉 用 作 畜 禽 饲 料 , 够 提 高 畜 禽 产 J 能
工工艺不同, 制粉程度不同, 出麸率不同, 次粉的 组成差异很大 , 次粉量一般为小麦籽粒总量 的 应用越来越广泛 , 淀粉 、 、 糖 乙醇、 赖氨酸等行业 都是以玉米为原料 , 玉米的供应 日 紧张 , 趋 造成

猪饲料的常见种类及合理营养的搭配方法 - 养猪技术

猪饲料的常见种类及合理营养的搭配方法 - 养猪技术

猪饲料的常见种类及合理营养的搭配方法-养猪技术猪体维持生命、生长、发育、繁殖和进行各种生理活动都需要能量,而猪体所需要的能量则由饲料提供。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充分的掌握猪常见的饲料以及其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这对于科学合理的配制猪饲料非常重要,可为猪提供适宜的营养,从而使猪健康生长发育,保持强健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饲料的常见种类及合理营养的搭配方法。

1、能量饲料玉米。

玉米是生猪养殖中常用的能量饲料,有饲料之王的美称。

玉米的营养特点是能量含量高,主要成分是淀粉,消化率较高,但是粗蛋白质含量较低,约为7.2%-8.9%,并且品质较差。

氨基酸的含量不足,尤其是赖氨酸、色氨酸以及蛋氨酸的含量较低。

玉米中的脂肪含量较高,约为3.5%-4.5%,亚油酸的含量约为2%左右,在所有谷物饲料中含量最高。

对于饲喂生猪的玉米用量占总日粮的50%时即可满足其对亚油酸的需要量。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胡萝n素和叶黄素,同时维生素E的含量也较多,但是其他类维生素的含量很低,尤其是不含有维生素D;玉米中钙的含量较低,虽然磷的含量较高,但是多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对猪的利用率低。

因此在饲喂时要注意搭配其他类蛋白质类、维生素类以及矿物质类饲料,才可使猪获得充足的营养。

玉米在收割、贮存以及加工的过程中易发生霉变而产生赤霉烯酮和黄曲霉素,对猪产生较为严重的危害,因此要禁止饲喂发生霉变的玉米,在玉米的加工过程中需添加脱霉剂。

麦麸。

麦麸又称为麸皮,是小麦加工的副产品,主要的成分是小麦的种皮、糊粉层、少量的胚和胚乳。

麦麸的营养价值取决于生产面粉时对面粉质量的要求,如果对面粉的质量要求较高,则麦麸中含有的胚乳与胚、种皮等的含量就高,因此营养价值高,如果对面粉生产的质量要求不高,则面粉中胚乳、甚至糊粉层的含量增多,麦麸中该类物质的含量减少,营养价值降低。

因此麦麸的营养价值的差别较大,在购买时要注意鉴别。

麦麸中粗纤维的含量较高,约为8.5%~12%,粗蛋白质的含量约为12.5%-17%,氨基酸的组成良好,并且B组维生素的含量较高,但是钙的含量少,磷的含量多,比例极不平衡。

浅谈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

浅谈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

243浅谈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李旋亮(盘锦市双台子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盘锦 124000)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酵饲料作为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适口性好的一种绿色环保型的饲料。

它的应用可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提高饲料利用率等,同时也可以改善肉质。

在饲喂的同时就起到了防病的效果,因此,它的发展前景很大,有待于人们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发酵饲料;有益菌;微生态;肠道发酵饲料是利用微生物等为发酵剂菌种,在饲料原料中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并逐渐积累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等为一体微生物饲料。

1 常用发酵的微生物菌种1.1 乳酸菌特点及种类乳酸菌能够在乳糖或葡萄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属革兰氏阳性菌。

它们形态不一,有杆状和球状,有单个、成对和链状的。

在动物体内通过产生大量乳酸、乙酸降低胃肠道的pH 值,促进肠道绒毛生长,从而增加小肠的吸收面积;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乳酸菌可用于哺乳和断乳期动物的饲料中(王海珍等,2005;杨汝德等,2003;刘海军等;2005)。

青贮饲料中常见的乳酸菌有:干酪乳杆菌、弯曲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屎肠球菌;短乳杆菌、绿色乳杆菌、类肠明串珠菌、发酵乳杆菌。

1.2 芽孢杆菌特点及种类芽孢杆菌属于需氧芽孢杆菌中的不致病菌,吕道俊和何明清(1994)的研究发现芽孢杆菌可以产生芽孢,耐受胃内的酸性环境;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繁殖;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可以分泌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提高动物生长速度促进消化吸收。

目前生产中应用的有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及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及迟缓芽孢杆菌(Bacillus lentus)等有益菌种类。

浅析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制约因素和对策

浅析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制约因素和对策
马洪君 , : 等 浅析 中草药饲 料添加剂在畜牧业 中的应用 、 制约 因素 和对 策

l l—
j j
i i i; i
÷
浅 析 中 草 药 饲 料 添 .n a
在 畜 牧 业中 的 应 用 \ 制 约 因 素 和 对 策
马洪君 殷巧 玲
( 州市 畜牧 局 , 青 山东 青 州
工 艺 离 子 交 换 树 脂 分 离 高 速 逆 流 分 配 色 谱 连 续 逆 流 萃 取 超 临界 萃 取 微 囊 化 包 合
冷 冻 干燥
应 用 举 例
辛 弗 林 、 杉 碱 甲 石
大 孔 吸 附 树 脂 分 离 银 杏 叶提 取 物 、 豆 异 黄 酮 大 茶叶 E C GG 绿 茶 提 取 物 、 车 轴 草 提 取 物 红 芳 香 油类 、 然 维 生 素 E 天 当归 提 取 物 ( 含 挥 发 油 ) 包
MaHo g n Y nQ al g n j i i i u on
Absr c : I e e ty a s Chn s e b 1m e ii e u e s f e d i v e o s a rs a c t a t n r c n e r , ie e h r a d cn s d a e d a dt e b c me e e r h i
HL P C应 用最 为广 泛 , 同时 G H C G C、 P E、 C—M 、 S
黄 芪 中 除蛋 氨 酸 、 胱 氨 酸 和 酪 氨 酸 外 的 其 它 半
1 4种氨基 酸 的 含 量 均相 对 较 高 , 别 是 山 楂 中 特
谷氨 酸 、 氨 酸 和 天 门 冬 氨 酸 的 含 量 分 别 为 精 4 2 % 、.4 和 14 % ; . 3 19 % .4 当归 中精 氨 酸 的 含 量 远高 于其它 中草 药 , 2 2 % , 些 测定 结 果 为 达 .6 这

猪饲料的调制方法

猪饲料的调制方法
( 三y 青 贮
青 贮 是 将 新 鲜 可 饲 喂 的 青 绿 植 物 填 装 入 青贮 窖 内 , 经 过 相 当 长 的 发酵 过 程 制 成 一 种 优 良饲 料 。 在 青料 常年 供 应 中 占主 要地 位 。青 贮 能常 年 保 存 , 扩 大 了饲 料 来 源 , 随 时 供给 猪 只 以青 绿 多汁 饲 料 , 填 补 冬 季 和 青 黄 不 接 时 青绿 饲 料 的不 足 。
业科学, 2 0 1 3 ( 2 ) : 7 8 — 7 9 .
[ 8 ]洪平, 邬本成, 刘春雪, 等. 小麦与玉米 的营养价值差异及小 麦替代玉米的可行性 [ J ] .

●<: > ●◇
●◇
●◇
●◇
●◇
●< : > ●◇
浅谈猪 日 粮 中小麦替代玉米的可行性一曹崇海
广东饲料, 2 0 1 3 ( 3 ) : 2 4 - 2 7 . [ 5 ]王修启, 张兆敏, 李春群, 等. 高比例小麦 日粮添 加不 同水平 木聚糖酶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I 『 ] . 动物营养学报, 2 0 0 2 , 1 4 : 6 0 .
[ 6 ]武英, 郭建凤, 王诚, 等, 小 麦 代 替 部 分玉 米 饲 养 母猪 和 商 品 瘦 肉猪 试 验 [ J ] . 山 东农 业 科 学, 2 0 0 3( 1 ) : 3 9 — 4 0 .
畜牧 技 术
・ 1 7・
[ 7 ]司马博锋. 小麦替代玉米在猪饲料 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J ] . 猪
1 . 青 贮 的 原 料
利用 青玉米秸 、 西粘谷、 南瓜 、 大 头菜 、 白菜帮、 胡萝 卜 、 甜菜和薯类秧蔓 、 树 叶等进行青贮 , 都取得 良好效果。 青贮要有适宜 的含水量 。 青贮原料水分过多 , 酪酸菌 易于生长 , 常 引起腐臭 。 过酸或水分流失, 猪不爱吃; 水分过少, 压 实不好 , 易透空气, 适于霉菌的繁殖, 可能霉烂 。青贮原料适宜含水量为 7 0 %  ̄7 5 % 。含水少的可适量加水 , 水 多的可晾晒一

不同饲料配方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不同饲料配方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不同饲料配方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作者:闫同山来源:《农家科技》2020年第05期摘要:文中主要探讨肥育猪生长过程中采用不同的饲料配方进行喂养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

将300头杜、长、大仔猪作为研究对象,体重均为16kg左右,设置成3组,采用不同饲料配方进行喂养,观察不同饲料配方对生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不同饲料配方;生猪生长;性能;影响一、试验材料(一)试验动物将300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作为研究对象,体重均在16kg。

(二)饲料添加剂甜叶菊提沉物(以下称提沉物),主要为维生素C以及生物碱和糖甙,同时还有活性因子和鞣质等;纤维素酶以及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是复合酶的重要成分组成,复合酶和甜叶菊提纯物配合形成饲料添加剂。

(三)试验日粮Ⅰ组猪饲料配制过程当中能量饲料选择小麦为主,并将复合酶和甜叶菊提纯物添加到其中;Ⅱ组猪饲料配制过程当中,能量饲料选择大麦为主,并将复合酶和甜叶菊提纯物添加到其中;Ⅲ组猪饲料配制过程当中,能量饲料选择玉米为主,没有进行饲料添加剂添加。

试验过程当中,各组生猪养殖生长不同阶段,具体饲料配方如表1,小猪料(适宜15~30kg)、中大猪料(适宜30~120kg)都自行配制,配置饲料过程当中增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四)试验器材应用的器材主要包括电子秤标记笔以及自封袋等。

二、试验方法(一)试验设计此次试验过程中,主要通过单因子组间对比设计,选择仔猪(7d),合理地设置成3组(Ⅰ、Ⅱ、Ⅲ),每组生猪100头,每组仔猪的公母比例以及日龄都类似,对各仔猪进行称重,设定120d的试验期。

(二)饲养管理试验过程中通过育肥猪高床养殖方式进行饲养,通过漏粪板清除猪粪,并对猪粪自然发酵,每个周期开展二次猪粪清理工作,整个过程自由的采食、饮水,并加强仔猪的接种免疫,加强药物保健,每个试验组都在统一时间进行免疫接种,并提供统一的药物保健方案,严格地消毒,包括生猪养殖畜舍以及各种饲养用具,并及时地清除漏粪板上的猪粪,确保猪舍干净卫生,对每组仔猪生长情况仔细观察,有疾病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对于各组中病猪发生情况以及死亡情况认真地进行记录,对各组在猪的取食量每日进行称取与记录。

小麦次粉简介

小麦次粉简介

小麦次粉的简介小麦次粉又可以称为黑米或黄粉。

它是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磨成面粉后所获得的副产品中的一个。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行业都以玉米为主要原料来进行生产产品,比方说,赖氨酸行业,淀粉行业和糖行业等。

因此,造成玉米供应紧张,其价格居高不下。

也就此推广了小麦次粉饲料在畜牧业当中的应用。

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小麦次粉饲料的优缺点:一、小麦次粉的优点:(1)小麦次粉的外观好,颗粒小,方便猪的咀嚼,有利于猪的消化(2)小麦次粉与玉米相比,价格便宜,容易获得,富含的营养水平高,比如说,蛋白质的含量。

另外,小麦次粉还富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

(3)小麦次粉中含有较高能量的B族维生素,这有利于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还有,猪容易吸收小麦次粉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等。

(4)用小麦次粉养育出的猪,体重增加,皮肤红润有光泽,食欲增强,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二、小麦次粉的缺点1.小麦磁粉的热能量较高,比例大,颗粒小会出现黏嘴现象,适口性较差,还有可能产生便秘等症状。

如果在喂家畜干粉饲料时,容易造成粉尘,咳嗽,抛撒,会造成浪费。

2.在运输,饲喂等过程中,颗粒较小的小麦次粉在进行与其他颗粒混拌时,会出现自动的分级,破坏了其匀质性和散落性,这样,将造成家畜挑食,发挥不了混合饲料的优越性。

3.小麦次粉中的高能量低于玉米。

但是。

猪在后期的生长中需求能量会有所提高,并且提高增重的速度,在冬季时,猪所需求的能量是用来维持体能和温度,如果缺少了能量就会导致冬季时节的猪,背上的毛会变长并且背上会被毛发镶嵌,导致猪在后期体重增重速度受到严重影响!1/ 2当然,对于小麦次粉的缺点,专家们已经制定出其对策,并且已经通过了实践的检验,可以解决小麦次粉的缺点。

所以,用小麦次粉的养殖户对于这一点是不用担心的。

小麦次粉的广泛推广运用,有效地缓解了玉米供需紧张的现状,也帮助养殖户解决因饲料紧缺的问题。

闫海涛整理编辑郑州闫海涛2014年7月11号2/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在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时间:2014年3月3日作者:周某信息来源于一览饲料英才网小麦作为能量饲料在猪饲料中应用已有很长的历史。

在前苏联,欧洲(法国)和北美(加拿大)等小麦主产区,畜禽饲料中多使用小麦作为主要能量饲料-。

在我国,小麦能否在猪日粮中应用主要取决于小麦与玉米的营养价值与价格的比值。

当小麦的营养价值特性好于玉米时,用小麦部分或全部代替玉米喂猪能取得很好的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

然而,对于小麦对猪的营养价值的评价,提高小麦的饲用价值的科学加工手段,小麦在动物饲料中使用的合理比例,以及培育适合于饲料应用的新品种小麦一直都是国内外动物营养和饲料工业界深入研究的课题。

1 小麦化学成分与对猪的营养价值小麦按种植时间分为冬小麦、春小麦;按皮色分为红小麦、白皮麦、花麦;按麦粒质地分为硬小麦和软质麦。

小麦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小麦品种、土壤类型、环境状况、肥育状况的影响.硬质小麦的蛋白质含量(l%-16%)比软质小麦(8%~10%)高,但于物质、能量及蛋白质利用率两者相差不大。

小麦赖氨酸含量为031%~0.37%,相当于玉米赖氨酸含量(0.25%~0.27%)的1.24%~1.48%。

猪饲粮易发生不足的色氨酸与苏氨酸,小麦分别含0.15%~0.16%与 0.33%~0.38%,分别相当于玉米含量(0.07%~0.08%与0.32%~0.34%)的200%与103%~119%。

就三种氨基酸的猪的表现消化率而言,小麦和玉米有着相同的苏氨酸消化率,小麦的赖氨酸消化率比五米高(71%:69%),色氨酸的消化率则要更高一些(78%:67%)。

小麦的能量大致与玉米相等,其喂猪的消化能含量为 14.23 MJ/kg左右,相当于玉米消化能含量(1423~1448 MJ/kg)的 98%~100%。

小麦粗脂肪含量(1.6%~2%中亚油酸(0.58%~0.70%咱含量仅为玉米含量(3.6%~42%和1.62%~1.82%)的45%左右和37%左右,这对肥有猪而言是一优点,但对幼猪而言是值得注意的缺点。

小麦的钙和磷含量较玉米高,且小麦中含天然植酸酶,磷有较高消化率,用小麦代替玉米、高粱时,可降低豆粕和磷酸氢钙的使用量小麦除了不含胡罗卜素,维生素 E的含量低于玉米外,各种B族维生素的含量均高于玉米,特别是烟酸对猪的生物学效价比玉米高。

小麦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非淀粉多糖(NSP),主要包括纤维素、戊聚糖、混合链一葡聚酶,果胶多糖,甘露聚糖,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和木葡聚糖等。

小麦NSP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两类,不溶性NSP主要是纤维素和木质素,对小麦营养价值影响不大。

水溶性NSP(主要是戊聚搪)被认为是小麦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其抗营养作用主要与其粘性及对消化道生理。

形态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有关。

由于水分含量低,猪消化液粘稠度同其他家禽相比相对较低,因而通过戊聚糖酶降低消化食糜粘稠度的效果较差。

而且,猪盲肠微生物区系对能量代谢有较大影响,它可以将猪本身不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可用来满足动物的部分能量需要。

另外,胃液的PH值降低会削弱添加酶的作用。

有些研究报道加酶可改善猪的生产性能。

但是,Mavromichalis 1997年没有发现加酶小麦田粮可有效改善仔猪和有成猪的生长性能。

Bach等人研究表明酶处理对真消化率和生物学效价的提高在大多数情况下受到限制,只有在果皮部分经酶处理后二者会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

很显然,在此方面应做更多的研究。

小麦的容重在 680~800 g/L时,不会影响其能量浓度。

当容重低于680g/L时;才会影响其能量浓度。

小麦对猪的消化能可由其化学成分推算:DE( MJ/kg干物)=3,584+38.3CP(%干物)-16.0NDF(%干物)式中:DE为消化能;CP为粗蛋白质;NDF为中性洗涤纤维。

2 小麦的饲养特性小麦对猪的适口性很好。

让猪分别选食小麦和玉米,其对小麦的采食量明显多于玉米。

但是,由于小麦淀粉的粘性比玉米高,如将小麦粉碎过细,猪采食时就会产生糊口而使其适口性变得很差。

小麦麸具有良好的消化调养性,使小麦易于被猪消化利用。

小麦用于肥育猪饲粮可增进胴体的硬度和脂肪白度。

在猪饲料中,小麦可部分或全部替代玉米及高粱上不影响生长性能。

Magowan和Aherne1987年在仔猪饲料中添加 0%- 6%小麦,发现各处理间的日增重,饲料采食量及饲料效率没有差异。

欧洲国家一般用小麦代替玉米作能量饲料。

当小麦作猪的主饲料时,应粗粉碎,破碎效果更佳。

小麦粉碎过细时消化率下降,直接影响猪的生长性能。

小麦含量过高(30%以上)时,应添加相应的消化酶,以防止饲喂小麦为主的饲料时发生排软便现象。

小麦的营养价值为玉米的92%~100%,同燕麦和高粱相比,小麦的可消化能分别高10%、15%和5%。

Scholten,RHT等人1996年研究小麦型日粮对育成猪的生长性能等指标的影响。

每组30头杂交猪,初始体重24.7kg,73日龄,在平均体重为108.5kg时屠宰,标准配合料包含木薯、高蛋白(118%)碾制小麦(Vivant)和一种浓缩饲料,低蛋白(10 8%)碾制小麦(fotlno)和一种浓缩饲料。

其他组从25kg到45Kg阶段,25%的配合料被碾制小麦代替,从45到屠宰阶段50%的配合料被小麦代替。

小麦类型和其蛋白含量高低不影响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健康状况。

用25%或50%小麦代替标准配合料在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健康状况方面无明显差别。

从25kg到45和45kg到75kg,只喂碾制小麦和补充饲料的猪生长较慢,效率较低,从45kg到屠宰,饲喂碾制小麦和补充饲料较对照组生长较快,效率更高(P<005)。

3小麦在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3.1猪饲粮中小麦加工方法的研究Seely等人1988年对小麦在猪饲料中应用时的粉碎粒度进行了6个试验,结果表明,断奶仔猪饲粮中小麦的粉碎粒度以0.8~0.98 mm 为好; 30~55 kg的生长猪采用 0.86~ 0.89 mm的细粒和 1.41~1.7 nun的中粒均可;而55~100 kg育肥猪宜采用1.72~2.30mm的粗粒。

Mavromichalis 1997年进行 3种小麦粉碎粒度(1.300mm,0.600mm,0.400mm对断奶仔猪断奶后第一周增重效率和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0.600mm粒度具有最好的增重效率(P <0.04=和于物质消化率(P>0.15)。

而在35 d的整个实验期间,0.600mm粒度具有最好的增重效率(P<0.01=和干物质消化率(P >0.12)。

对育肥猪实验中,1.300mm粒度与0.600mm的粒度对生长性能没有影响,尽管后者的营养物消化率有所改善。

而在另一项实验中,小麦粉碎为0.400mm与 0.600mm的粒度相比,增重效率提高了3.5%,干物质营养物表现消化率提高了2 5%,氮的消化率提高了41%。

但应注意的是,当饲料粉碎粒度小于0.600mm时,将显著降低粉碎效率,粉碎物会在料仓或喂料器部位结拱。

由于猪产生胃溃疡的应激因素有多个,没有证据显示小麦粉碎至0.600mm~0.700 mm会导致猪产生胃溃疡。

Huang S X等人1997年研究了微波对小麦能量、淀粉、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6头 Canabrid和 Camborough杂交猪在21日龄断奶,在23或24 d时在回肠末端处装一简单的T型瘘管,饲喂3种日粮,分别是粉碎小麦和豆粕日粮、微波处理小麦和豆粕日粮、玉米淀粉和豆粕日粮,按拉方法设计重复试验方案。

每天饲喂3次,每次间隔8h,每次饲喂量相同,饲喂日粮量为体重的5%。

猪的平均初始体重92kg,试验结束时体重为 16.5 kg。

第6、7 d内 48 h连续收集粪便,第9d时连续24h收集回肠消化液。

Cr2O3作为消化示踪剂,用回差异的方法测粉碎小麦和微波加工小麦的表现氨基酸消化率。

微波加工小麦中必需氨基酸消化率较磨碎小麦高 2.2%(精氨酸)到12.2%(苏氨酸),组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差异显著(P<0.05=。

微波处理使小麦回肠消化率从93.1%提高到99.3%,差异显著(P <0.05=。

微波处理可提高小肠中能量的消化吸收,降低大肠中微生物发酵,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对饲喂小麦的青年猪的氨基酸和能量的消化起到正面效果。

Luce W G等人1996年进行实验,470头杂交猪分别饲喂4种试验日粮,包括玉米(中度粉碎),硬质红冬小麦(细或中度粉碎),或干碾小麦。

饲喂小麦的猪增重较慢,平均日采食量较低,但较饲喂玉米的效率高。

结果表明饲喂细粉碎小麦田粮较中度粉碎小麦田粮增重快且效率高。

同饲喂细度或中度粉碎小麦田粮相比,饲喂干碾小麦田粮可提高饲料效率。

放对生长育成猪而言,细粉粹和平碾小麦田粮较中度粉碎小麦日粮更佳。

Peet- Schwing,C M C Van der等人 1997年研究报道了锤片粉碎和碾碎小麦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的影响。

4组对日龄猪分别饲喂标准生长育肥日粮(Ⅰ)、含40%(Ⅱ)或10%(Ⅲ)锤片粉碎小麦、或含10%碾碎小麦(Ⅳ)的日粮。

Ⅱ组和Ⅲ组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而Ⅰ组的生长性能较试验组差。

饲喂含10%碾碎小麦的R粮的试验组较饲喂含4O%锤片粉碎小麦的日粮的试验组有更高的生长速度和更好的饲料转化效率。

同其他组相比,饲喂锤片粉碎小麦更易出现严重的肠道消化功能障碍。

而最具成本效益的饲料是含10%碾碎小麦的日粮。

3.2 小麦在仔猪料中的应用研究Rodas B Z De等人 1996年用 144头猪19±2日龄,6.35kg活体重)进行试验以评价一种硬质红冬小麦作为早期断奶猪第二阶段(断奶后 10~38 d)日粮的能量和蛋白质源的效果。

断奶后前 10 d 的第一阶段,所有猪均饲喂含赖氨酸15%的日粮。

在第二阶段,猪活体重8℃kg,分别饲喂玉米一豆粕日粮,用小麦取代扣%玉米的日粮、用小麦取代100%玉米的日根。

试验日粮饲喂4周(断奶后 10~38 d),均含14%赖氨酸,0.90%的Ca,0.76%的。

第二阶段第一周,平均日增量(ADG)和饲料转化率(FCE)随日粮中的小麦含量增加而增加;但在第二周,无处理效果;第三周,饲喂50%玉米和50%小麦的效果较好。

但是,摄食量随日粮中小麦增加而减少,随小麦含量升高饲料转化率呈线性升高。

在整个4星期的试验阶段里,ADG和FCE随日粮中小麦含量增加而增加。

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在早期断奶猪的第二饲养阶段用硬质红冬小麦代替日粮中的玉米。

Broekman, E J A J.等人1997年用 120头猪(21d;6.45 kg 活体重)进行试验,确定饲喂硬质红冬小麦一豆粕日粮(SBM)仔猪第二阶段(断奶后 1038 d)最大生长性能时的日粮赖氨酸需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