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在猪饲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资料
饲料原料大麦

饲料原料大麦一、引言饲料原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麦作为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在畜牧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介绍大麦的基本情况、营养价值、适宜动物种类以及在饲料配方中的应用等方面,为畜牧业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大麦的基本情况1. 大麦概述大麦(学名:Hordeum vulgare L.)是禾本科植物,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其籽实可作为人类食品和家畜饲料,茎叶可用于制纸、编织和燃料等。
2. 大麦的分类根据形态特征和经济用途,大麦可分为六个亚种:普通大麦(Hordeum vulgare subsp. vulgare)、裸大麦(Hordeum vulgare subsp. nudum)、小穗大麦(Hordeum vulgare subsp.distichon)、长颖大麦(Hordeum vulgare subsp. elongatum)、四粒大麦(Hordeum vulgare subsp. tetrastichon)和野生大麦(Hordeum vulgare subsp. spontaneum)。
3. 大麦的生长习性大麦适应性强,能在寒冷、干旱、高海拔等环境中生长。
一般在春季播种,秋季收割。
其生长周期短,一般为100-110天。
三、大麦的营养价值1. 大麦的化学成分大麦籽实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可达10%-14%;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含量约为60%;脂肪含量较低,仅有1%-2%;维生素主要有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矿物质主要有钙、磷、铁等。
2. 大麦的营养价值(1)促进消化:大麦中富含可溶性纤维素和不溶性纤维素,能促进消化道蠕动,改善便秘情况。
(2)降低胆固醇:大麦中的β-葡聚糖可以结合胆固醇,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3)调节血糖:大麦中的β-葡聚糖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4)提高免疫力:大麦中的多糖类物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外来侵袭。
大麦营养特点及利用(精)

大麦的利用
1.酿造啤酒
我国目前啤酒产量居世界第2位,1998年产量达1998
万吨,需啤酒大麦330万吨。随着我国啤酒质量和产量的 提高,对啤酒大麦籽粒的外观、色泽、品质的要求越来越 严格。自1989年以来,我国啤麦进口量占总用量的46%~ 71%,年用外汇3亿多美元。提高国产啤麦的质量和数量
是麦芽厂家多年的愿望和要求。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大麦的利用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大麦的利用
3.食用
大麦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他们把裸大麦炒熟磨
粉,做成糌粑食用。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人民习惯用裸大麦 做粥或掺在大米里做饭。大麦仁还是“八宝粥”中不可或 缺的原料。裸大麦中β-葡聚糖和可溶性纤维含量高于小 麦,可做保健食品。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大麦的利用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பைடு நூலகம்
大麦的利用
2.饲用
大麦籽粒的粗蛋白和可消化纤维均高于玉米,是牛、
猪等家畜、家禽的好饲料。欧洲、北美的发达国家和澳大 利亚,都把大麦作为牲畜的主要饲料。 我国南方用大麦喂猪,在育肥期增加饲料中的大麦的 比例,可使猪肉脂肪硬度大,熔点高,瘦肉多,肉质好。 大麦还可以做青贮饲料,在灌浆期收割切段青储,是奶牛 的好饲料。
此外,“大麦茶”是朝鲜族人民喜欢的饮料。饮料
“旭日升暖茶”的原料中也有大麦。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大麦的利用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大麦营养特点及利用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大麦的营养特点
大麦,是一种重要的能量饲料。别名牟麦、饭麦、赤 膊麦,与小麦的营养成分近似,但纤维素含量略高。
饲料大麦的应用价值及开发前景

料 ,在 国际上有广泛 的应用 。在我 国,大麦未能获得规模 化利 用 ,主要原 因在 于 大麦种植缺 乏相 关政 策支持 、饲料 应用研
究与 市场 需求结合 不 紧密 以及缺 少质量 管理。最后 ,提 出了相应 的政 策建议。
关键词 :饲 料大 麦;畜牧 业 ;饲料粮 ;建设专项资金 ( 项 目编号 :C A R S , 5 ) ;中国农业科 学院科技创 新工程项 目 ( 项 目编号 :C A A S — A S T I P — I A E D -2 0 1 5 .
调查分析 [ J ] . 疾病监测与控制 ,2 0 1 2 , 6 ( 5 ) : 2 9 8 — 2 9 9 .
Ep i de mi o l o g i c I nv e s t i g a t i o n An a l y s i s o f A Ma s s Ba c t e r i a l Fo o d Po i s o n i n g
Z HO U J u — p i n g ,WA N G B a o - q i a n g ,Y I N X i a o - j u a n
( D 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 a n d P r  ̄ e m i o n C e n t e r o fD i n g x i ,D i n g x i 7 4 3 0 0 0 ,C h i n a )
驻马店市大麦产业优势及发展建议

和营销理念才能使沾化冬枣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可持续健康发展。
4.2打造“体验型”冬枣产业大力推动生态种植、赛枣赛园、休闲体验、采摘、观光旅游等冬枣产业新业态,能够促进“冬枣+旅游”业态创新。
4.3打造“智慧型”冬枣产业立足科技进步和模式创新,继续引导发展智慧冬枣产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能够助力打造地方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推广新模式,助力滨州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典型。
基金项目: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CARS-05);河南省甘薯杂粮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郜战宁(1979-),女,本科,副研究员,从事大麦育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电话:135****6070大麦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禾谷类作物,其以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和用途广泛而在全世界广为种植,在全球种植面积和总产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为第四大谷物[1]。
大麦栽培面积广、适应性强,在世界范围内覆盖面大,分布在南纬50°到北纬70°,海拔1~4750m 的广阔地带。
其分布趋势与小麦近似,多分布在小麦分布带边缘较干旱和寒冷的地区,如欧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带和非洲干旱地区。
据统计资料表明,大麦广泛分布在除南极洲之外的六大洲。
其中欧洲和亚洲大麦种植面积占世界大麦面积的2/3,总产占世界产量的4/5。
大麦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晚播早熟、耐瘠薄、腾茬早等特点,是重要的啤酒工业原料和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的最佳能量饲料之一,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2]。
1驻马店市发展大麦的产业优势驻马店市具有悠久的大麦种植历史,历史上大麦种植面积达150万亩,据市农业部门统计,驻马店2015年大麦播种面积达29万亩。
驻马店市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雨适中,优越的地理环境及自然生态条件适合优质大麦生产发展,种植的大麦产量高、品质优,是我国大麦生产优势产区,无论面积还是总产量均居全省首位。
猪生命周期中饲料添加剂应用最新进展

猪生命周期中饲料添加剂应用最新进展Robert A.Easter博士动物营养学教授美国伊利诺大学动物科学系饲料添加剂是一类在猪日粮中添加量很少、用以纠正由于主日粮成分中的缺乏而导致的营养缺乏症或在猪的生长中起特殊作用的物质。
广义上说,饲料添加剂可分为四类:(1)维生素;(2)微量元素;(3)氨基酸;(4)生长和/或效益促进剂。
最近几年在这些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下面对一些关键性的发现进行综述。
维生素随着1948年维生素B12的发现(瑞克斯等1948)。
1949年阐明了它对猪的必要性(霍根&安德森)。
有资料证明:在以谷物为基础的日粮中,仅添加饼粕类饲料、必需微量元素和工业生产的维生素,就能够使猪表现出最高的生长率和最佳的繁殖性能。
到五十年代中期,人们发现可以将所有的动物性和鱼类产品从谷物——豆粕型日粮中去除而并不影响生产性能(卡罗&克里得,1956)。
这使猪饲料的生产大为简单化,也使农场和乡村有可能生产更经济的优质配方。
近二十年来,研究工作者首先考虑的是鉴定那些必须添加到谷物一—豆粕型日粮中、使畜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的维生素;其次是研究这些维生素的添加量。
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即并非所有鉴定出的维生素都需添加到日粮中去。
除维生素B12外,以植物性饲料为基础的日粮多数都合有某一种维生素。
但有时这些维生素的存在形式不能为猪很好地利用。
例如:豆粕中胆碱含量比较丰富,但利用率仅65%(莫利特&贝克,1976)。
玉米中含有的尼克酸实际上足以满足猪的需要,但其利用率相当低(路斯等,1967)。
维生素A在黄玉米中以胡罗卡素形式存在,含量相当丰富。
但由于贮存而使活性降低,(成恩瑞特等,1969)。
此外,其它的因素也影响维生素的添加量。
如由小肠微生物合成的维生素K通常能满足猪的需要。
然而饲料的霉变可提高对这种维生素的需要量,况且在这种情况下,添加这种维生素会有明显的效益(里茨恩等,1971)。
全球广泛的研究和大量田间试验得出了日粮中应添加的维生素的种类;它们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尼克酸、泛酸、核黄素、维生素B12、。
关于粗饲料在养猪生产中的科学合理应用

粗饲料是一种含有高质量纤维素或者木素的饲料。
粗饲料口感较硬,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其营养物质含量少,猪对其利用率低。
在粗饲料当中含有大量的木素,木素使得猪消化道当中的消化酶不易与这些纤维、半纤维等物质发生反应,从而使猪对这些粗饲料的消化吸收变得缓慢。
部分经营者在给猪喂食时,会加大粗饲料的投入量,以节省饲养费用,同时促进猪肠道内的蛋白、脂肪等物质可以有更多积累,从而提高猪肉质量。
在粗饲料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真菌,能够调整猪肠道微生物系统加速其生长发育,极大地提升猪对食物的利用率。
经营者要认识到粗饲料的功能,并在养猪生产中正确使用粗饲料。
在现实的养殖过程中,对粗饲料应进行合理的利用,这样既能保证猪的生长,又能节约一笔可观的饲养费用,从而为养殖场带来更高的效益。
一、生猪饲养过程粗饲料的作用猪在饲养的过程中要按照不同的成长时期选择不同的饲料,以适应猪机体的生长发育。
由于精饲料的体积较小,并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所以在猪采食后,精饲料较易于被消化吸收。
然而,含有一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精饲料如果存放很长的一段时间,会导致这些营养物质流失,从而会对猪健康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而粗饲料具有很高的纤维素或者木素,用粗饲料喂养可以让猪有一种饱腹感,使其得到充分的睡眠,同时也能减小互相撕咬的概率。
此外,粗饲料还能促进猪肠道的生长,促进饲料中其它养分的消化与吸收。
由于粗饲料中的纤维素含量较高,所以在被食用之后,猪很少会出现便秘的情况,特别是在妊娠母猪在生产之前,如果出现便秘将会导致难以生产和乳腺炎等情况,对仔猪的健康成长不利。
因此,在母猪生产之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加大粗饲料饲喂,让母猪更好地进行生产。
此外,有些粗饲料中,还包含了很多的维生素,它们的适口性好,易于被消化和吸收,特别适用于仔猪和泌乳母猪。
粗饲料还能够促进仔猪消化系统成长和发育,在母乳喂养期间,饲喂粗饲料,能提高母猪的产奶率,为小猪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二、生猪养殖过程粗饲料的科学应用1、粗饲料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由于高营养饲料喂食,怀孕的母猪常出现分娩困难和哺乳功能下降的现象。
大麦营养价值

大麦营养价值及应用注意事项1.大麦玉米营养价值比较大麦作饲料与玉米相比,大麦籽粒的饲用价值相当于玉米的95%,淀粉含量低于玉米,蛋白质含量比玉米高10%,可消化蛋白质含量高。
并且大麦必需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玉米,特别是赖氨酸含量高于玉米近一倍,蛋氨酸含量高于玉米。
大麦烟酸含量高于玉米,分别为44-64.5mg/kg、16-26mg/kg,有利于动物生长。
玉米的碳水化合物通常由 65%到 70%的淀粉和 11%至 14%的纤维组成,纤维中包含低水平的非淀粉多糖,如β- 葡聚糖,木质素和纤维素。
相比之下,大麦通常含有 60%的淀粉和 22%的纤维,此外,大麦纤维中含有较高水平的非淀粉多糖。
大麦养分含量与品种、种植环境等有很大关系。
一般大麦含52-60%淀粉,普通大麦品种含有约27%的直链淀粉和73%的支链淀粉,而蜡质淀粉品种含直链淀粉较低(2-10%)和支链淀粉较高(90-98%)。
淀粉结构直接影响谷物淀粉降解的难易程度,含低直链淀粉的大麦品种中淀粉要比含正常含量或高含量直链淀粉的大麦品种更容易被降解。
支链淀粉比直链淀粉更容易被消化。
蜡质淀粉的消化率比普通淀粉的消化率高10%。
遗憾的是蜡质大麦颗粒比非蜡质颗粒偏小,且淀粉含量也偏低,通常含有更高的β- 葡聚糖。
在大多数谷物中,只在大麦中发现了其脂肪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间存在正相关,大麦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一般在2-3%,以亚油酸为主,个别品种能达到7%,其含量和直链淀粉相关。
2.大麦主要抗营养因子大麦含有22%的粗纤维,其中含有较高水平的非淀粉多糖,主要是β-葡聚糖。
并非所有的β-葡聚糖都是相同的,酵母和大麦β-葡聚糖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侧链不同,酵母细胞壁中包含(1→3)和(1→6)-β-葡聚糖,而大麦β-葡聚糖包含(1→3)和(1→4)-β-葡聚糖。
Volman 等人报道,在动物和人类的研究中,来自真菌和酵母菌的β-葡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但是大麦β-葡聚糖被认为是抗营养因子。
进口大麦用途

进口大麦用途大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进口大麦是指从国外进口的大麦种子或大麦制品。
进口大麦在我国有着多种用途,涉及农业、食品加工、饲料生产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进口大麦的主要用途。
一、农业领域的用途1. 种植用途:进口大麦可以用作农业种子,用于大麦的种植。
大麦种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耐寒性好等特点,适合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
进口大麦种子的引进可以丰富我国大麦的品种,提高大麦的产量和质量。
2. 技术研究用途:进口大麦在农业科研领域也有重要的用途。
科研人员可以利用进口大麦进行新品种的培育和改良,提高大麦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二、食品加工领域的用途1. 食品加工原料:进口大麦可以用于食品加工领域,制作大麦食品。
大麦可以磨粉制成大麦粉,用于制作大麦面包、大麦粥等食品。
大麦食品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人体健康。
2. 酿造酒精饮料:进口大麦还可以用于酿造啤酒和其他酒精饮料。
大麦是啤酒的主要原料之一,其淀粉可以发酵产生酒精。
进口大麦的引进可以丰富我国啤酒市场的品种,提高啤酒的口感和品质。
三、饲料生产领域的用途1. 动物饲料:进口大麦可以用于动物饲料的生产。
大麦是一种优质的饲料作物,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适合用于牛、羊、猪等畜禽的饲养。
进口大麦可以满足我国饲料需求,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
2. 宠物饲料:进口大麦还可以用于宠物饲料的生产。
现代人对宠物的需求越来越高,宠物饲料市场不断扩大。
大麦可以作为宠物饲料的原料之一,为宠物提供丰富的营养。
进口大麦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用途。
不仅可以用于农业种植和科研,还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等领域。
通过引进进口大麦,可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
同时,进口大麦还能满足人们对食品和饲料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动物生产性能。
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扩大进口大麦的规模和种类,为我国的农业和食品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麦在猪饲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谢申伍,田姣云南东恒经贸集团有限公司大麦属禾谷类作物,在畜牧业中大麦作为能量饲料用于饲料生产。
文章对大麦的资源状况、营养特点及其在猪饲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大麦是我国主要谷物之一,其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与玉米相近。
与玉米相比,大麦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但是粗纤维和非淀粉多糖(NSP)等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因此对单胃动物来说,能值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稍低。
国内外对于大麦替代玉米作为猪饲料的研究主要包括有大麦在日粮中的最佳添加量,不同加工方法对大麦饲用价值的影响,大麦替代饲粮中的玉米对猪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大麦日粮中加入专用复合酶制剂后对猪的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1大麦的资源状况大麦属禾谷类作物,栽培面积占全世界谷类作物的第6位,主要产地包括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国家及北美洲的广阔地带。
我国也有广泛种植,年产量已达700多万吨,种植面积遍及全国,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
大麦可用于酿造啤酒,也是畜牧业的重要饲料。
我国用于饲料生产的能量饲料主要还是玉米和小麦,但小麦的价格随季节变化较大,大多情况下比玉米价格高,而我国玉米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但产量区域分布不均,不能满足饲料生产需要。
因此,能量饲料的就地解决对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麦作为南方的能量饲料资源,霉坏率低、适口性好,适合猪饲料生产,具有开发前景。
大麦粗纤维和NSP含量较高,但可以通过粉碎、膨化、制粒等方式,并添加专用复合酶制剂以提高大麦饲喂效果,用于猪饲料中替代部分或全部的玉米,对降低饲料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大麦的营养特点大麦与玉米的营养指标见附表。
大麦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玉米,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含量也高于玉米。
但皮大麦粗纤维含量达4.8%,是玉米的200%,裸大麦约为2%,比玉米稍高。
皮大麦粗纤维含量高是影响其作为单胃动物饲料有效能值偏低的主要因素之一。
皮大麦与裸大麦的无氮浸出物含量均>67%,主要成分是淀粉,但均<玉米(71.8%)。
影响大麦用于猪饲料饲喂效果的另一个因素是NSP含量较高。
大麦的NSP主要为β-葡聚糖、木聚糖和纤维素,其中β-葡聚糖含量达4.0%~8.0%,木聚糖含量为6.6%,纤维素含量达4.0%~8.0%,平均达6.0%。
附表玉米与大麦部分营养指标大麦与玉米相比,营养物质消化率较低,饲喂价值相当于玉米的90%,原因是大麦中抗营养因子的存在。
可溶性NSP是大麦的主要抗营养因子。
抗营养因子会增加食糜黏度,营养屏障,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降低饲料能量。
欧秀琼等通过消化试验测定猪对大麦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5.0%、66.42%、39.22%、32.11%、83.16%和43.91%;皮大麦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的猪氮校正回肠消化率分别为94%、90%、77%、90%、91%、69%、91%和93%;与玉米相比,各氨基酸氮校正回肠消化率差异不大,其中异亮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氮校正回肠消化率高于玉米。
3加工方法对大麦饲用价值的影响将大麦磨至中等细度喂猪可提高饲用价值。
且碾压和冷制粒也可改善猪对大麦蛋白质和能量的消化率。
用水处理过的大麦饲喂肉仔鸡,其营养价值与玉米相似;原因可能是大麦经水浸泡时,抗营养因子部分溶入到水中,提高了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我国近年来对大麦的加工方式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刘宗慧等用36头体重约15kg的长×荣F1肉猪,通过饲养和消化试验研究大麦粉料日粮(1组)、膨化大麦粉料日粮(2组)、制粒大麦日粮(3组)和膨化大麦制粒日粮(4组)对15kg~90kg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1组相比,2、3、4组日增重分别提高2.67%、1.53%和9.00%;饲料转化率分别改善8.18%、6.39%和13.3%;粗蛋白质分别提高3.94%、2.29%和1.68%(P>0.05),干物质分别提高4.72%(P<0.05)、-1.69%(P>0.05)和4.83%(P<0.05),粗脂肪分别提高26.22%(P<0.05)、43.89%(P<0.01)和44.26%(P<0.01),粗纤维分别提高21.86%(P<0.01)、11.52%(P<0.05)和22.01%(P<0.01),大麦型饲粮制成颗粒料的饲养效果明显优于粉状料,将大麦膨化或膨化再制粒有加性效应。
欧秀琼等以含45%大麦的日粮(粉料)作为基础日粮(对照组),试验2、3、4组日粮配方与对照组保持一致,加工方法分别为大麦膨化、日粮制粒、大麦膨化+日粮制粒,饲喂体重约为15kg的长×荣杂交断奶仔猪(36头)至90kg,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3、4组日增重分别提高2.67%、1.53%和9.00%;料肉比分别改善8.18%、6.39%和13.3%;但各试验组在日采食量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试验2组粗蛋白质、干物质、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94%(P>0.05)、4.72%(P<0.05)、26.22%(P<0.01)、21.86%(P<0.01)和6.12%(P<0.05);试验3组分别提高2.29%(P>0.05)、-1.69%(P>0.05)、43.89%(P<0.01)、11.52%(P<0.05)和1.5%(P>0.05);试验4 组分别提高1.68%(P>0.05)、4.83%(P<0.05)、44.26%(P<0.01)、22.01%(P<0.01)和2.89%(P>0.05)。
4大麦对猪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我国学者对大麦替代饲粮中玉米对各生长时期猪的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影响的研究比较深入。
同时,对日粮中大麦替代玉米的最佳比例也进行了研究,指出饲粮中大麦含量为15%~20%为宜,也有学者认为可达到45%。
4.1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许光峰等用0、10%、20%、30%、40%、50%、60%和75%的大麦等量替代配方中的玉米(其他原料用量不变),饲喂大约克×三江白二元杂交育肥猪(80头)60d,结果表明,以饲粮含20%大麦效果最好,其次是10%大麦组;与不添加大麦组相比,20%大麦组日增重高11.53%,料重比低9.09%,增重成本低8.31%;大麦添加比例>30%则增重降低、料重比上升,单位增重的饲料成本提高,在大麦添加比例达75%时,与不添加大麦组相比,日增重低29.48%,料重比高39.39%,增重成本高13.86%,试验结果表明,在此阶段肉猪饲粮中以10%~20%大麦替代玉米在日增重、料重比和增重成本等指标上均能取得较好效果。
赖长华等分别用0、15%、30%、45%和60%的大麦等量替代日粮中的玉米(分别为1、2、3、4和5组)饲喂长×荣杂交断奶仔猪,结果表明,在仔猪阶段(9kg~30kg),各添加大麦组的日增重和采食量均比不含大麦组的高,料重比均比不含大麦组的低,综合来看,以第2组(含大麦15%)最好;在生长阶段(30kg~60kg),各大麦组的日增重和采食量比不含大麦组均有下降(P>0.05),综合全期(9kg~60 kg)来看,1、2、3、4 和5组日增重分别为548g、562g、545g、547g和541g;料重比分别为3.24、3.13、3.25、3.13和3.28。
日增重以第2组(含大麦15%)最好,比对照组提高2.51%(P>0.05),其余大麦替代组日增重与不含大麦组很接近(P>0.05);料重比以2和4组最好,均为3.13,比不含大麦组降低3.39%。
欧秀琼用0、15%、30%、45%和60%的大麦等量替代配方中的玉米,饲喂长×荣二元杂交断奶仔猪,结果表明,在仔猪阶段,与对照1组相比,试验组日增重均比对照组高(P>0.05),而以第2组(日粮含15%大麦)最好,比对照组提高6.04%,日采食量也是第2组最高,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15%的大麦比例效果最好;在生长阶段,玉米被不同比例大麦替代后日增重和采食量均有所下降(P>0.05),其中第5组(日粮含60%大麦)的日增重最低,在各试验组中以第2组(日粮含15%大麦)日增重最高,与对照1组很接近。
综合考虑,如果玉米市场价格高,大麦价格有优势时,在添加专用酶制剂的情况下,大麦等量替代玉米的量也可以提高到45%。
有研究表明,在仔猪阶段的日粮中添加<20%的大麦能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采食量。
在生长阶段的日粮中添加大麦反而使日增重指标有所下降,原因是猪在生长后期对能量需求提高,而大麦的有效能值低于玉米。
4.2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欧秀琼等以含大麦45%的试验日粮与传统的玉米型饲粮(对照组)做比较,研究大麦对猪胴体及肉质的影响,结果发现,试验组猪胴体瘦肉率增加3.0%,6肋~7肋膘厚降低9.48%,肩、腰、荐三点均膘厚降低3.59%(P>0.05);在肉质方面,试验组大理石纹评分低于对照组,肌肉粗脂肪含量低于对照组24.78%,肌肉干物质含量低于对照组3.69%(P>0.05)。
5酶制剂在大麦日粮中的应用影响大麦饲喂效果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β-葡聚糖等,在大麦日粮中添加以β-葡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制剂,可以消除抗营养因子的影响,提高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同时改善肠道健康,提高大麦的饲喂效果。
5.1对猪肠道健康的影响大麦日粮中的水溶性NSP能结合大量水分,导致食糜黏度增加,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同时延长食糜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有利于病原菌(如大肠杆菌等)的繁殖,从而影响肠道健康,导致腹泻等问题。
俞颂东等研究发现,在仔猪大麦日粮中添加NSP复合酶制剂,仔猪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葡萄糖和胆汁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48.91%和73.50%(P<0.01);空肠内容物黏度比对照组显著降低6.31%(P<0.05);空肠黏膜绒毛高度提高0.17mm,极显著提高50.00%(P<0.01),微绒毛高度提高0.69μm,极显著提高55.91%(P<0.01),同时黏膜层变薄,厚度比对照组极显著降低28.00%(P<0.01);此外,试验组粪便中大肠杆菌数和仔猪腹泻率比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69.80%和62.59%(P<0.05)。
此外,许梓荣等研究发现,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用大麦替代玉米,猪空肠黏膜绒毛高度低0.18cm,添加NSP酶后,恢复到0.3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