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纳米填料改性聚丙烯的研究进展2

合集下载

无机填料填充聚丙烯体系的研究

无机填料填充聚丙烯体系的研究

无机填料填充聚丙烯体系的研究作者:张迪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第26期摘要:在无机填料填充聚丙烯体系中,存在了很多的无机物质,例如CaCO3、K4O4Ti、BaSO4、云母粉等物质,为了使人们对这一体系更好的了解,文章重点讨论了这些物质在该体系中的作用。

根据实验表明,CaCO3的使用提高了聚丙烯的耐热性,K4O4Ti对聚丙烯的冲击强度作用最小,BaSO4对聚丙烯光泽度的作用最低,云母粉对聚丙烯光泽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无机填料;聚丙烯;体系;研究引言在当前阶段中,社会中使用塑料品越来越多,而聚丙烯就是其中之一。

聚丙烯由于生产原料丰富,操作工艺较为简易,并且,与另其他塑料相比,其成本价格比较低廉,具有更高的综合性能,在加上其没有毒性以及较大的气味,因此,在当前阶段中被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汽车、电子等高端的行业中。

而随着聚丙烯的使用,其具有耐老化等缺点也逐渐的体现出来,这时就加入了无机填料来增加其性能,因此,在当前阶段,为了使聚丙烯更好的发展,加强对无机填料填充聚丙烯体系进行研究成为了一项重要内容。

1 实验部分1.1 原材料在实验进行之前,首先就要对实验的材料进行选取。

在选择聚丙烯时,我们使用的是湖北邦盛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聚丙烯;在选择CaCO3时,选取了两种类型的产品,一种为河南新密生产的轻质CaCO3,易溶于水,另一种为四川新都生产的重质CaCO3,这种类型的CaCO3几乎不溶于水;在选择K4O4Ti时,使用的是江苏金坛程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K4O4Ti;在选择BaSO4时,我们选择的是山东天昊射线防护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BaSO4;选择云母粉时,选择的是深圳市海扬粉体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云母粉。

1.2 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将样品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到一起,将其加入到混合机中,将温度设定到190~230℃,转速120r/min,高速搅拌3min后将机器停止,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将混合物挤出;在进行聚丙烯冲击强度试验时,首先需要将样品冲击出一定的缺口,这时使用的是美国生产的ASN型冲击试验机铣,使用的试条为上海纪威生产的CWI-160型注射机[1]。

无机填料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流变学研究进展

无机填料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流变学研究进展

无机填料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流变学研究进展夏少旭;曹新鑫;曾桂华;韩云峰【摘要】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无机填料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流变学行为的研究进展,为无机填料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流变学研究提供了参考;并展望了流变学研究在无机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 Research progresses in rheological behaviors of inorganic filler /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 are summarized. Reference for the rheological studies of inorganic filler modifi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 are provided. Prospect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rheology in inorganic filler /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 are predicted.【期刊名称】《上海塑料》【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7页(P15-21)【关键词】无机填料;聚丙烯;复合材料;流变学;研究进展【作者】夏少旭;曹新鑫;曾桂华;韩云峰【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浙江省科技资讯中心,浙江杭州3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066+30 前言聚丙烯(PP)综合性能优良、价格低廉,已成为五大通用热塑性树脂中增长最快的品种之一。

但PP韧性差、成型收缩率大,限制了其作为结构材料和工程塑料的应用。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长足发展,PP的粉体填充技术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纳米碳酸钙(nano-CaCO3)、碳纳米管(CNT)、黏土(clay)等填料被添加到PP基体中以满足不同的性能改进和应用需求。

聚丙烯酸与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丙烯酸与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丙烯酸与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 PAA)是一种重要的聚合物,其独特的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材料用于制备纳米颗粒复合材料。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聚丙烯酸与纳米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本文将从纳米颗粒的制备、聚丙烯酸与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性能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探讨聚丙烯酸与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首先,纳米颗粒的制备技术是聚丙烯酸与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研究的关键之一。

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还原法、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热解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制备出形貌各异、尺寸可调的纳米颗粒,为后续的复合材料制备提供了基础。

其次,聚丙烯酸与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性能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调节聚丙烯酸与纳米颗粒的比例、交联度以及添加其他功能性材料等方法,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候性能等。

同时,聚丙烯酸与纳米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被广泛研究,包括静电相互作用、范德华力、氢键等。

这些相互作用对于调控纳米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和界面结合力具有重要影响。

另外,聚丙烯酸与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一方面,该复合材料在医药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如药物传输、组织工程和生物成像等。

纳米颗粒可以为药物提供载体,并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可用性。

另一方面,聚丙烯酸与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在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中也有重要应用,如废水处理、催化剂载体和锂离子电池等。

这些应用领域的拓展将为聚丙烯酸与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更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另外,聚丙烯酸与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如何实现纳米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均匀分散和稳定固定仍然是一个挑战。

当前主要的方法是通过表面改性或添加分散剂来改善纳米颗粒在聚丙烯酸基质中的分散性。

其次,纳米颗粒与聚丙烯酸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此外,聚丙烯酸与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问题也需要解决。

纳米材料改性丙烯酸酯涂料研究综述

纳米材料改性丙烯酸酯涂料研究综述

纳米材料改性丙烯酸酯涂料研究综述主要对纳米材料改性丙烯酸酯涂料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效果作了综合论述,并对丙烯酸酯涂料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标签:丙烯酸酯涂料;纳米材料;改性;应用对“健康、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认识和渴求,使人们逐渐对涂料安全使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市面上传统的涂料都含有大约50%的溶剂,其中铅、汞、苯等重金属,长期挥发于室内空气中将直接对人体产生巨大的伤害,降低人体免疫力。

因此。

越来越多的建材涂料厂家开始研发绿色新品,以适应行业需求。

近年来,随着聚合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完善,利用纳米材料改性丙烯酸系涂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了人们重视。

其中由于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光学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尺寸效应等特殊性质,除了可以使丙烯酸涂料改性后的获得防霉抗菌、净化空气、长期释放负离子以外,还具有手感细腻、色彩柔和、遮盖力好的特性以及优异的防水、防油、抗老化、阻透性、热稳定性、抗氧性、拉伸性和抗低温性,而且无毒无味,不含重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

此外,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特殊的纳米材料,使得该功能性丙烯酸酯涂料的成膜性能显著改善,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柔韧性和耐擦洗性。

产品成膜后也不会由于环境的温度、湿度的起伏变化而导致裂开、剥落、脱粉等现象。

1 纳米材料的概念纳米材料是一种超细的固体材料,在涂料、塑料加工、陶瓷化妆品、玻璃等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丙烯酸酯涂料中加入纳米材料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涂料的一些性能,如纳米材料紫外线屏蔽功能,提高了耐老化性,长久不褪色,使用寿命可长达十几年;独特的光催化作用、自洁功能,可防霉杀菌,净化空气。

2 各类纳米材料改性丙烯酸酯涂料的研究现状涂料行业因为纳米材料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和挑战,将两者的结合运用,不仅能提高传统涂料的的一些特殊性能,而且能实现涂料涂层功能的一大跨越。

(1)纳米CaCO3改性丙烯酸酯涂料。

作为软质填料的纳米CaCO3广泛应用于各类涂料中,它无毒无味、无刺激,很容易和各类聚合物相容,具有补强、填充、调色、改善加工艺和制品的性能及降低加工成本,是最常用的原料之一,在成膜物中起着骨架作用。

无机填料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流变学研究进展

无机填料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流变学研究进展

P P的粉体 填充技术也 引起 了人们广 泛的关 注 。纳 且对材料 的成 型加 工及 产 品最终 性能 都有 着直 接 因而研究无 机改 性 P P复合 材料 的流变 行 米 二 氧 化 硅 ( a oS0 ) 纳 米 碳 酸 钙 ( a o n n —i 2 、 n n — 的影响 ,
( . c o l f tr l c n ea dE gn eig 1 S h o ei i c n n ier ,He a oyeh i Unv ri , o Ma a S e n n nP ltc nc ies y t
Ja z o 4 4 0 Ch n ; io u 5 0 0, i a
p e it d r dce .
K y wo d : o g n c f lr o y r p ln ;c mp st t r a ;r e l g ;r s a c r g e s e r s i r a i i e  ̄p l p o y e e o o i ma e i l h o o y e e r h p o r s n l e c
摘要
关键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综述 了近 几年 国内外无机填料 改性 聚 丙烯复合材料 流变学行 为的研 究进展 , 无机 填料 改性聚 丙 为
无机填料 ; 聚丙烯 ; 复合材料 ; 变学 ; 究进展 流 研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0 95 9 (0 2 0 —0 40 1 0—9 3 2 1 )20 1—6
2 Z ei gS in ea dTeh oo yC n ut gC n e ,Ha g h u3 0 , hn ) . hj n ce c n c n lg o s l n e tr a i n z o 0 4 C ia 1 0

纳米粉体改性聚丙烯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纳米粉体改性聚丙烯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6 2 9 4 . 2 0 1 3 . 0 1 . 0 0 2
Pr o g r e s s i n Me c ha n i c a l Pr o p e r t i e s o f Po l yp r o py l e n e Mo di ie f d b y Na n o — — Po wd e r
p o w d e r ( n a n o — C a C O 3 、 n a n o - S i O 2 、 n a n o - T i 0 2 、 mo n t m0 r i l l 0 n i t e ( MM r r ) 、 c a r b o n n a n o t u b l e s ( C N T ) , e t a 1 . ) w a s s u m-
Zh a o Yun q i
Xi a S h a o x u Da i Ya h u i ’ Ca o Xi n x i n ’
f 1 , S c h o o l o f Ma t e r i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 He n a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Un i v e r s i t y , J i a o z u o , 4 5 4 0 0 0 ;
能高 , 自身极 易 团聚 。 因此 二者 相容性 差l 4 I 。 通过 对 n a n o — C a C O 表 面改性 I 5 - 6 ] , 然后 填充 P P , 可使 P P材
料 力学 性能 得到较 大改 善 。 E i r a s a D a n i e l [  ̄ 将 含 量 分别 为 3 %( 质量分数 , 下 同) 、 5 %、 7 %和 1 0 %的 n a n o — C a C O 3 与 P P在 双

表面改性剂处理纳米SiO2填充改性聚丙烯研究

表面改性剂处理纳米SiO2填充改性聚丙烯研究

t e P / a o S (2c mp st s Va t d e y me h n c l r p r is i e e t ls a n n a o i ty ( S h P n n i o o i V S s u id b c a ia p o e t ,d f r n i c n i g c l rme r D C)a d s a n n lc ) e e f a n c n i g ee
Ab t a t sr c :Si 2 a pa tce r a e t ur a e t e ig a ntK H 5 0 w e ei O n no ril st e t d wih a s fc —r atn ge 6 r nve tg t d by BET nd FT— R. Ther s ls siae a I e u t s ow ha he s fc — r a i g a e o fe o Si) na opa tcesha n s r ge fe t T h ir tuc u e a d pr pe te h t tt ura e te tn g ntm diid t ( n r il sa ton re f c . e m c os r t r n o ri sof
Ion m ir s op ( r c o c e SEM ) Ther s t n c t d t tt ec . e ulsidia e ha h om p iew ih 2 ost t t e e no Si) r atd na — ( ha hebe tm e ha c lp op r is d t s c nia r e te .
S u n op r is ofPo y o l ne Fild wih N a - O2M odiid by Sur a e tea i t dy o Pr e te l pr py e le t no Si fe f c - r tng Age nt

纳米粒子改性聚丙烯酸树脂的研究

纳米粒子改性聚丙烯酸树脂的研究
逐级缩小生产装置, 以至最后直接由 人类按需排布原子以制造产品。 这在当时只 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个梦想正在逐
步 现实冈 。 9 年, 的伪e r 成为 1 4 8 德国 i 教授首先制成纳米粉金属粒子[ 1 e t j 9 s 9 ; 0
年 7月在美国召开了第一界纳米科学与技术会议 ( 如o a c e N s es n c ic i n ad
川 9 沉 俪cm t a . aoale c b otndl m s r m osI t a 到 sN P c a e b l 全 e a e d . h el n r l n t s a e o vl t h n e
p s t t y t s 一 l e o a ue. h o g p c i o st r e sd, o g m t dw s Tl 卜 e幻 u h l e e h s d ss e r s nl h l o e vv e e
把 u l do加 a o 0 即d加 t l 川 o i ( o udr it 加bt o为t 山t 卫 劝 y i e 加e y o五 sc h l i 毗 住 s ne a dy ) c i cn 石 P S T M , r ue t l e 掀 山 p i i , 劝 bd 皿d o由 o c 阳d E 肥e d n 拓9 。 e a c z d r uo L I s o v t r 怡s ei i n
允 ntno cl e 耐 c 5 o s u0 n ao f o d P 加 扮 l o 石幻助dao s w e P拍 r yU s i h nl l w 拓 确m e 加es 1i n s ’ e W i e n ah 州 he外 】g i P l 由 h g 侧勺 hm gno m ea Te h 以 a宜 加r l o oee s ti u a r 七nt g c g C l e n 月 a n hbd a石 s e 拼 y石 m ea wr 印眼d t is p】 eZtn t s t se s s t l e y e t b h n i o y r i ih yh i d o U m i o n e n ez o r a l 勿 b ni t s s hp f e p】 e d.U. l d g o 初t 此 r d y r icy enhl e o m o ms r C o i l al 助d a a c w it 吐 pr s s c P i s l o d 。a t e l c l i t er r le s t se 丘 mbd l tn y h id 刀 yry 1 o n ez oZ Of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纳米填料改性聚丙烯的研究进展作者:薛颜彬, 邱桂学, 段予忠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421.期刊论文丁超.何慧.薛峰.郭宝春.贾德民.DING Chao.HE Hui.XUE Feng.GUO Baochun.JIA Demin增容剂对聚丙烯/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热分解动力学的影响-高分子学报2006,""(3)采用三单体固相接枝聚丙烯作为增容剂制备了聚丙烯粘土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和TEM表征了其纳米结构.利用动态TGA方法研究了聚丙烯和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分别采用Flynn-Wall-Ozawa和Kissinger法研究了聚丙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结果都表明,蒙脱土的加入明显提高了聚丙烯的起始热分解温度,纳米复合材料热失重10%时的温度比聚丙烯提高40 K左右;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区间明显比聚丙烯的窄;纳米复合材料热分解表观活化能明显增大,与聚丙烯相比提高50%以上.2.学位论文邵伟国固相剪切碾磨方法制备聚丙烯/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2006插层复合法是制备高性能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当前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但是插层复合制备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面临一些挑战,如层间距小,不具备离子交换功能的层状无机物难以通过有机化处理扩大层间距实现插层聚合;制备非极性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有困难等。

本文针对插层复合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采用固相剪切碾磨方法制备聚丙烯/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

利用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独特的三维剪结构提供的强大剪切力,实现具弱层间结构无机物的固相剪切层间滑移与剥离及与聚丙烯的纳米复合,成功制备了聚丙烯/有机蒙脱土、聚丙烯/蛭石、聚丙烯/滑石粉、聚丙烯/蒙脱土、尼龙6/蒙脱土等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固相剪切碾磨方法制备聚合物/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系统研究了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结晶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

为制备综合性能优良的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提供新途径和理论依据。

1.发展了固相剪切碾磨方法制备聚丙烯/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新技术。

利用层状无机物的弱层间结构和聚合物的粘弹性特点,在磨盘碾磨剪切力场作用下,通过聚合物和层状无机物的共碾磨,实现层状无机物层间剥离及与聚丙烯的纳米复合。

研究结果表明,固相剪切碾磨方法实现了有机蒙脱土在聚丙烯基体中的良好分散,在不加增容剂的情况下,制备了部分剥离型的聚丙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2.考察了不同层状无机物、层状无机物不同层间距、不同聚合物等对固相剪切碾磨方法实现层状无机物剪切剥离的影响。

结果表明:固相剪切碾磨方法制备聚合物/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普适性。

固相剪切碾磨方法实现了蛭石的剥离和插层,使之更均匀地分散在聚丙烯基体中,得到了部分剥离和部分插层型的聚丙烯/蛭石纳米复合材料;固相剪切碾磨方法可以实现具有弱层间相互作用,且不能离子交换的滑石粉片层的剥离以及聚丙烯在滑石粉片层中的插层,制备剥离/插层型聚丙烯/滑石粉纳米复合材料;在不加增容剂和没有有机化蒙脱土的情况下,固相剪切碾磨方法的引入,大大改善了蒙脱土在聚丙烯基体中的分散,制备了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固相剪切碾磨尼龙-6和蒙脱土混合物,可以实现蒙脱土片层的部分剥离,制备部分剥离型的尼龙-6/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3.研究了固相剪切碾磨实现层状无机物片层剥离的过程和机理。

研究表明,聚合物和层状无机物在碾磨过程中,首先被粉碎,且两者在固相实现良好的混合。

堆积的层状无机物片层通过与聚合物的相互镶嵌、包复,实现层状无机物片层的滑移和错位。

当外界力场达到一定程度时,滑移错位的片层可从层状无机物边缘被剥离,形成更小堆积度的片层,很多剥离片层尺度达到纳米级,复合粉体经熔融加工后,可进一步加大层状无机物片层的剥离程度。

固相剪切碾磨方法制备了具有良好分散的聚丙烯/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

4.固相剪切碾磨可以改善纳米复合材料中聚丙烯的结晶性能。

采用DSC研究了聚丙烯及聚丙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聚丙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随着冷却速率增加而增加。

但在同一冷却速率下,纳米材料的结晶速率与聚丙烯相比略有下降。

采用POM研究了聚丙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

聚丙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球晶尺寸随着结晶温度提高而增大,球晶生长速度却随着结晶温度提高而下降。

在同一结晶温度下,纳米复合材料的球晶生长速度小于聚丙烯球晶的生长速度。

根据Hoffman和Lauritzen成核理论计算出,纳米复合材料的折叠自由能(σ<,e>)与聚丙烯相比略有下降,表明蒙脱土有一定的成核作用。

排除增容剂的影响,首次报道了蒙脱土对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影响。

蒙脱土的剥离片层与小的团聚体均匀分散在聚丙烯基体中,构成了受限空间,导致聚丙烯分子链的运动受到限制,从而使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球晶的生长速度变慢。

虽然蒙脱土颗粒仍有一定的成核作用,但是这一作用的影响小于由于聚丙烯分子链受限而对生长速度的影响,因此,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总速度略有下降。

5.固相剪切碾磨可以提高纳米复合材料中聚丙烯的耐热性能。

在相同层状无机物含量下,固相剪切碾磨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高于常规熔融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

如,当蛭石含量为2wt%时,与纯聚丙烯相比,常规方法和固相剪切碾磨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其初始热分解温度分别提高了73℃和100℃,固相剪切碾磨方法比常规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提高了27℃。

6.考察了聚丙烯/层状无机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固相剪切碾磨方法制备的聚丙烯/层状无机物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高于常规熔融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但冲击强度有所下降。

动态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固相剪切碾磨方法制备的聚丙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储能模量为纯聚丙烯的近两倍,有效地提高了聚丙烯的刚性,使材料在高温下的热机械稳定性能提高。

但蒙脱土的加入使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略有降低。

3.期刊论文丁超.贾德民.何慧.郭宝春.李慧勇.颜莉.Ding Chao.Jia De-min.He Hui.Guo Bao-chun.Li Hui-yong.Yan Li聚丙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以聚丙烯固相接枝共聚物为界面改性剂制备了聚丙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用透射电镜表征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研究了接枝物对纳米复合材料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以及流变行为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纯聚丙烯相比,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动态弹性模量、损耗模量和复合粘度,力学损耗因子则降低,纳米复合材料的复合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略高于聚丙烯;界面改性剂的加入增强了有机蒙脱土与聚丙烯的界面作用,与聚丙烯相比,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动活化能提高约15%,结晶峰温度提高10K左右.4.学位论文赵丽娟超声挤出过程中聚丙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变化的研究2006熔融法制备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制备方法己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该过程的一些理想化模型和理论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但熔融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时,纳米粒子的分散是一个难题,尤其是聚烯烃类等非极性聚合物。

研究发现: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与分散不仅与纳米粒子的化学改性、基体与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加入的相容剂有关,而且与加工条件及其共混过程密切相关,纳米粒子的分散形态直接影响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本论文以聚丙烯为基体,以纳米碳酸钙、纳米蒙脱土和凹凸棒为填料组分,通过超声挤出熔融制备聚丙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详细讨论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凹凸棒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重点研究了超声振动对聚丙烯/碳酸钙纳米复合材料、聚丙烯/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和聚丙烯/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超声作用使纳米粒子在PP基体中的分散更加均匀,减小了纳米粒子在基体中的团聚程度,纳米粒子集中分散粒径在100nm以内,制备了性能优异的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

(2)超声作用对于Ommt的插层作用较小,但可以使硅酸盐片层的堆积减小,并出现部分剥离。

由于凹凸棒特殊结构,表面处理和挤出加工都不能使凹凸棒的层间距变大。

(3)DSC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和超声作用对基体的结晶行为均有较大影响。

由于纳米粒子的异相成核效应,基体的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都有所提高,施加超声后,体系的开始结晶温度提高8~12℃,结晶峰值温度也提高了7~ 11℃。

通过对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分析,结晶成核速率和基体生长速率竞争结果使纳米复合材料结晶速率比纯聚丙烯快。

(4)研究了聚丙烯,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加入纳米OMMT可以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

经超声辐照后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比纯聚丙烯提高了50℃,比未施加超声的纳米复合材料提高约20℃。

(5)对纳米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研究发现,超声作用可以抑制融体的不稳定流动,改善制品的外观质量,降低熔体粘度,有利于聚合物的加工。

(6)动态力学性能分析表明,由于基体与纳米粒子紧密结合,导致在动态力学谱中,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较大,而耗能模量较小。

即与未施加超声的纳米复合材料比较,施加超声后,纳米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Tan δ变小。

(7)超声振动有效地分散了基体中的纳米粒子,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比纯PP有所提高。

与碳酸钙纳米粒子和层状硅酸盐纳米粒子填充的复合材料比较,凹凸棒纳米材料对聚丙烯的增强增韧效果最好。

5.期刊论文曹杨.孙友谊.CAO Yang.SUN You-yi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塑料2008,37(6) 以马来酸酐接枝低分子量聚丙烯为相容剂,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法,制备插层型聚丙烯/有机钠基蒙脱土、聚丙烯/酸化有机化钠基蒙脱土、聚丙烯/钠基蒙脱土3种纳米复合材料,发现有机钠基蒙脱土、酸化有机化钠基蒙脱土和钠基蒙脱土对PP力学性能和燃烧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经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有机钠基蒙脱土片层间距增幅最大,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也有很大提高.6.期刊论文杨科芳.黄英娟.董金勇聚丙烯基体原位功能化对插层聚合制备的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科学通报2006,51(19)将MgCl2/TiCl4催化剂插层于有机蒙脱土(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钠-蒙脱土)中, 配合三乙基铝(AlEt3)助催化剂及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DS)外给电子体, 催化丙烯与5-己烯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的共聚合反应. 在实现蒙脱土纳米片层有效剥离的同时, 在聚丙烯基体上同步引入反应性硼烷基团. 在温和条件下(40℃, 3 h), 产物在四氢呋喃中进行硼烷基团的水解反应, 从而在保持蒙脱土纳米片层剥离状态下, 聚丙烯基体原位引入羟基功能基团. 与基体未功能化的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对比, 聚丙烯基体中羟基的原位引入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纳米结构稳定性.7.学位论文刘显勇多单体原位接枝插层法制备聚丙烯/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2007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是近年来高分子材料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但目前有关该类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