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教学设计公开课

合集下载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教案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教案

课题:地理必修3第三章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图表和网络资源解决问题的技能。

2.学会独立分析和合作探究自主解决问题。

3.学会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来分析思考问题。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通过网络搜集有关尼罗河的地理信息,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筛选,并把它们用于学习过程。

2.小组合作,尝试提出探究方案,并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组织参与辩论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辩证思维,提高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良好习惯,通过辨析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2.增强学生理性思维,用辩证的观点正确看待修筑大坝等工程建设的利弊,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3.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做懂法知法的好公民。

教学重、难点1.探究问题的方法与态度。

地理问题很多,课堂或课后能探讨的问题只是一小部分,而课文中作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研究的必定是带有普遍性或特殊性,需从一个问题的研究中把握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或特殊方法。

同时探究问题深浅可依学生个体而异,但探究问题的态度须是统一的,即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须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养成。

2.在学习中培养基本的法律意识。

引导学生在本节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能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来分析思考问题。

教具准备相关资料、教材等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以尼罗河的阿斯旺大坝为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析修建阿斯旺大坝带来的经济效益及消极影响。

从而使学生掌握问题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但仅列举该案例比较单一,对修建大坝的利弊分析也不是很详尽,学生不易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对水利工程的了解不是很多,甚至没有,而且由于条件限制,大部分学生不能通过多种渠道查阅资料,能获取的仅仅只是教材内容而已。

因此本节问题研究可能开展不理想。

教学策略活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辨析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流域的综合开发》,使我们知道人类文明与起源都与河流密切相关,河流为人类生存、生活、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教学设计-教育文档

《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教学设计-教育文档

课题:人教版地理必修3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学习目标1.了解河流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式,并根据典型地区河流综合开发,了解所产生的效益和消极影响。

2.学会运用综合思维的方法,依据典型河流综合开发的方式及影响,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试着提出探究问题的方案和解决问题的对策;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

3.学会从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重点难点1.学会和理解河流综合开发研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分析典型案例资料,辩证的去看待河流上该不该修建大坝这一地理现象。

3.探究问题的方法与态度。

地理问题很多,课堂探讨的问题只是一小部分,引起大家思考、研究的必定是带有普遍性或特殊性,需从一个问题的研究中把握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或特殊方法。

同时探究问题深浅可依学生个体而异,但探究问题的态度须是统一的,即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须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养成。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以美国的“建坝与拆坝行为”为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析修建大坝带来的效益及消极影响。

从而使学生掌握问题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但仅列举该案例比较单一,对修建大坝的利弊分析也不是很详尽,学生不易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对水利工程的了解不是很多,甚至没有,而且由于条件限制,大部分学生不能通过多种渠道查阅资料,能获取的仅仅只是教材内容而已。

教学策略:案例分析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辨析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类开发利用河流的主要方式是在河流上建水坝,而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建设的胡佛水坝开创了世界大型水坝的先河,是世界土木工程的奇迹,也是人类强大意志力的体现,引入美国掀起的世界建坝风潮;再引入美国20世纪70年代掀起拆坝运动,碰撞出建坝与拆坝的矛盾,让同学们产生到底河流上该不该建坝的思考。

[研究过程]探究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材料一:科罗拉多河流域自然背景位于美国西南部,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全长约有2333千米,向西南注入加利福尼亚湾,流域面积63.7万平方千米;上游水量较丰(降水量200-500mm),中、下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100mm)加上蒸发量大,水量渐少,水位季节变化大;干支流多峡谷,河流落差大,富水力资源,是美国最深、水流最湍急的河流;流域内矿产丰富,主要矿产有铜、金、银、石油等。

“问题研究:河流的上该不该建大坝”教学设计

“问题研究:河流的上该不该建大坝”教学设计
结合地形、水系指出尼罗河的水系与水文特征,说明其定期泛滥的情况。
介绍阿斯旺大坝的前世今生,联系已有知识,指出阿斯旺大坝建成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根据课本资料指出阿斯旺大坝的消极影响。
结合自然状况,讨论尼罗河为沿岸人民从事耕作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比较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分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其经验能否用于其他河流,如何看待修建水库和大坝?
教学重点
综合分析修建水库大坝的利弊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情况论证某河流修建水库大坝的利弊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讨论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环节
用时
教学行为
学生活动
导入
3分钟
简单介绍尼罗河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联系之前的流域基本概念,认识尼罗河的自然地理概况。
问题研究:河流的上该不该建大坝
25分钟
10分钟
引申到我国长江三峡大坝,简要介绍三峡大坝的概况。
应用:长江三峡大坝修建的利弊分析。
课堂小结
2分钟
从库区本身、上下游总结修建水库大坝的不利影响。
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1.知识储备不够,三峡工程的信息给学生的太少,能描述出来的也太少。
2.可以拓展“蓄清排浑”相关知识。
3.讨论阿斯旺大坝与三峡大坝的利弊略显重复。
“问题研究:河流的上该不该建大坝”教学设计
教师郑高培
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教学目标
1.回顾河流合作讨论,从自然与社会经济的综合角度比较分析阿斯旺大坝的利弊,加强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3.分析评价三峡大坝的现实人地关系问题,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措施与政策,增加对人地协调观的认识。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教学课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教学课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教学课件 —【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比一比,谁画得快又好?)
根据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完成该地各 月降水量柱状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毫米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比一比,谁画得快又好?)
根据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完成该地各 月降水量柱状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毫米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教学课件 —【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4
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
200毫米,以25毫米为单
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教学课件—【精 品课件】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教学课件— 【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问题探究: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2004年专门做了一期“建坝与 拆坝”专题,“在河流上该不 该建大坝呢?”为什么有的国 家建坝热火朝天,而有的国家 正在悄悄地拆坝呢?
学习目标: 1.根据尼罗河阿斯旺大坝的资料,归纳出阿斯旺 大坝的建成后的利与弊。 2.分析资料,比较阿斯旺大坝带来的利与弊;讨 论并说明是否建坝的理由。 3.通过对阿斯旺水坝建成后利弊的分析,迁移扩 展到其他河流的建坝(或水库等),体会对河流开 发利用进行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多年平均 最大(1959年) 最小(1869年)
644毫米
1406毫米
242 毫米

2022年 《知识拓展在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呢》优秀教案

2022年 《知识拓展在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呢》优秀教案

知识拓展:在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呢社会舆论对大坝与生态问题的步的表现。

关注生态,是经济社会高度开展后人们思想认识的升华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作为水利水电工,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因此,我们应该比以往、也应该比任何人都更加重视生态和环境问题。

对社会各界关于大坝和水利水电工程的不同看法,我们应持欢送态度。

但同时,对偏激的、全盘否认大坝的错误观点也决不能苟同。

开展是第—位的,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开展中应牢记新的可持续开展的理念,以科学的开展观来统领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实现可持续开展。

1长期以来,水利工作着眼于江河流域的治理开发。

现在我们要转换立场。

作为流域机构。

要站在河流的立场上,做河流的代言人;要着眼于人类开展的未来,保护生态,保护河流的生命。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开展;要把保护生态、保护河流的生命作为工作的制高点。

而不能把开发资源作为流域机构工作的制高点。

2国际上对大坝建设看法不同,是经济社会开展不同阶段的客观反映。

一般而言,国际上对大坝问题的看法主要有两种观点:兴旺国家不同意修大坝,认为人坝建设将对生态造成影响:开展家主张修大坝,认为不修大坝经济无法开展:我国是开展家,我们赞成建坝,并在赞成修大坝的同时提出要十分注意生态问题。

国际上的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是有其原因的。

当前,大多数兴旺国家的水电开发率极高。

有的国家共至高达90%以上,水电资源开发已接近饱和,而开展家的水电资源开发水平极低,一般在10%左右,按最近水能资源普查结果看,水能资源开发业只到达百分之十几。

另外,兴旺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耗远远高于开展家,以美国为例.其人均用电量是的十几倍,水库拦蓄水资源量的比例.远远高于我国。

因此,开展家要进—步开展,要解决电力能源问题。

不修大坝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我国提出2021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21年翻两番的目标,据测箅,届时国家需电力装机亿W,其中水电装机要在当前根底上增加亿W。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教学设计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以雅鲁藏布江为例》教学设计
光谷第二高级中学张建杰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问题研究。

通过对《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的学习,问题探究旨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并且能够用辩证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看待“河流上该不该修建大坝”这一问题,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比较弱,通过投入到探索性的学习中,以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读图认知雅鲁藏布江流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概况。

(2)能够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怒江大坝带来的利和弊。

(3)能够知识迁移,分析其他河流因修建大坝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网络搜集有关的地理资料,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筛选,将它们应用于学习过程。

(2)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探究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理性思维,用辩证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确看待修筑大坝等工程建设的利弊,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雅鲁藏布大坝的利弊在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表现
难点:探究问题的方法与态度
【教学方法】探究式与合作学习、辨析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

3.3.3 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教案.doc

3.3.3 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教案.doc

3.3.3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教案
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从容说课
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学习了田纳西河的综合开发,围绕着河流的梯级开发,河流上该不该建坝这一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关注,本节课主要从问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基本方法(一分为二)使学生对如何展开问题研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借助网络及其他媒体的资源,学会搜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资料、信息,并对它们进行筛选、整理、分析,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教学重点
探究问题的方法与态度。

地理问题很多,课堂或课后能探讨的问题只是一小部分,而课文中作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研究的必定是带有普遍性或特殊性,需从一个问题的研究中把握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或特殊方法。

同时探究问题深浅可依学生个体而异,但探究问题的态度须是统一的,即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须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养成。

教学难点
同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
电脑、打印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图表和网络资源解决问题的技能,同时学会独立分析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网络搜集有关尼罗河的地理信息,并尝试用所学
知识和技能有效筛选,并把它们用于学习过程。

2.与人合作,尝试提出探究方案,并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良好习惯,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2.增强学生理性思维,用全面辩证的观点正确看待修筑大坝等工程建设的利弊,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附件下载。

《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教学设计(4)

《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教学设计(4)

《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教学设计s一、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利用的对策措施。

二、教学目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尼罗河流域的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基础等地理条件。

2.收集并整理尼罗河阿斯旺的资料,归纳出阿斯旺大坝的建成后的利与弊。

3.分析资料,比较阿斯旺大坝带来的利与弊;讨论并说明是否建坝的理由。

4.通过对阿斯旺水坝建成后利弊的分析,迁移扩展其他河流的建坝(长江三峡)体会对河流开发利用进行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方式:探究学习法、讨论法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分析资料,比较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2.难点:阿斯旺大坝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五、教学资料的处理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现有资料2.收集非洲及尼罗河流域的地图及其背景资料3.补充阿斯旺水坝带来消极影响的资料4.补充三峡水利工程的有关资料,拓展学生评价河流开发利用工程的能力。

六、学情分析1.需铺垫的知识:尼罗河流域的地理背景: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基础等。

2.对建水坝后的有利影响有所了解,对其消极影响知之甚少。

3.已具备的知识:地理必修1有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要素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

4.已具有的能力:必修3第三章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方法。

七、教学课时 2课时八、教学流程1.介绍尼罗河流域及阿斯旺水坝的地理背景;2.组织学生查找有关资料;3.指导学生归纳分析阿斯旺水库的利与弊;4.引导学生总结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进行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九、板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以雅鲁藏布江为例》教学设计
光谷第二高级中学张建杰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问题研究。

通过对《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的学习,问题探究旨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并且能够用辩证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看待“河流上该不该修建大坝”这一问题,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比较弱,通过投入到探索性的学习中,以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读图认知雅鲁藏布江流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概况。

(2)能够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怒江大坝带来的利和弊。

(3)能够知识迁移,分析其他河流因修建大坝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网络搜集有关的地理资料,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筛选,将它们应用于学习过程。

(2)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探究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理性思维,用辩证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确看待修筑大坝等工程建设的利弊,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雅鲁藏布大坝的利弊在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表现难点:探究问题的方法与态度
【教学方法】探究式与合作学习、辨析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