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创伤与战伤) PPT

合集下载

创伤和战伤PPT

创伤和战伤PPT

伤 趋势。生产安全和交通安全,要

组织和训练专业和非专业的抢救

人员,建设外伤急救中心和急救

室,装备专门的救护车和直升飞 机等,以提高创伤防治工作效率。
23
治疗创伤的目的是修复损伤的组
织器官和恢复生理功能,首要的
则是抢救生命。
( 一 ) 急
急救注意事项:①抢救积极,但 不慌乱,保持镇定,工作有序; ②现场有多个伤员,组织人力协 作。不可忽视沉默的伤员,因为


14
( 三
组织修复的基本过程:

3、组织塑形阶段
组 织 修
经过细胞增生和基质沉积,伤 处组织可以初步修复。新组织如纤 维(瘢痕)组织、骨痂等,在数量 和质量方面并不一定都适宜生理功

能的需要。如瘢痕内的胶质和其他

基质有一部分被转化吸收,使瘢痕

软化又仍保持张力强度。骨痂,一
伤 愈
部分被吸收,而新骨的坚强性并不 减弱或更增加。
反 应
等)、白介素(IL)、肿瘤坏死 (TNF)、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 等。
5

创伤性炎症有利于创伤修复。如渗 入伤口间隙内的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
一 白,可充填裂隙和作为细胞增生的网架;
) 中性粒细胞能对抗侵入伤口的细菌,单
创 核细胞变为巨噬细胞有清除颗粒、加强
伤 的
免疫监视等作用。损伤后炎症反应抑制 (如受体克或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 响),会延迟愈合时间。炎症反应强烈
一 )
局部充血、血管通透性增高使血浆 成分渗出,并有中性粒细胞、单核、 巨噬细胞进入组织裂痕。在临床上表

现局部的红肿疼痛,还可能引起发热

创伤和战伤课件

创伤和战伤课件
吞噬细胞—吞噬、趋化、杀菌功能下降 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功能下降,尤其T-CELL,T-h 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降低(IgM)、补体耗竭
创伤并发症
1、感染 初期为局部感染,重者可迅速扩散成全身感染。 污染较重者,应注意发生厌氧菌感染。 2、休克 早期为失血性休克,晚期由于脓毒症,可发生感 染性休克。 3、脂肪栓塞综合症 常见于多发性骨折,病变部位是肺。 4、应激性溃疡 发生率高 5、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物质消耗、缺乏,抗凝血系统活跃。 6、器官功能障碍 MODS 7、挤压综合征 肌肉丰富部位受压严重,致肿胀、坏死、肌 红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为特征的病理过程。

在致伤因素的作用下,机体迅速产生各种局部和全身
性防御性反应,目的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局部 反应和全身反应往往同时存在。

局部轻微软组织损伤,一般以局部反应为主,全身反
应较轻和持续时间较短;严重的局部损伤,局部组织 损伤较重,不仅局部反应较重,全身反应也较明显, 持续时间较长。两者还可形成恶性循环。 较重的创伤引起剧烈的反应又能损害机体。

创伤病理--局部反应



是组织结构破坏、细胞坏死、微循环障碍、病 原微生物入侵及异物残留的反映; 表现为红、肿、热、痛局部炎症; 反应强弱与损伤性质及程度、作用时间、污染 轻重及是否有异物残留有关; 是非特异性防御反应。
创伤病理—全身反应
一、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轴 肾素-血管加压素-醛固酮系统
CA、ACTH、 GH、胰高血糖素、 ADH
来调节各组织、器官功能与物质代谢间相互关系
创伤病理—全身反应
二、代谢变化---呈高分解、高代谢状态
基础代谢率增高 能量消耗增加 糖、蛋白质、脂肪分解代谢加速 糖异生增加

创伤与战伤课件

创伤与战伤课件
❖重伤:危及生命或治愈后有严重残疾者
第二节 创伤的病理生理
❖局部反应 ❖全身反应 ❖组织修复与创伤愈合 ❖并发症
一、创伤的局部炎症反应
❖与受伤种类、作用时间、损伤程度和 性质、污染轻重及是否异物存留有关
❖非特异防御反应:清除坏死组织及异 物,杀灭细菌,促进组织修复
创伤性炎症对组织修复的作用
❖积极作用:吞噬细菌,局部清除,组织 间隙支架,提供营养
❖损伤作用:大量渗出、血容量下降、组 织受压、 血循环受阻、损伤其他器官
二、全身反应
❖神经内分泌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应 激反应
❖神经内分泌系统及物质能量代谢改 变,高分解状态
神经内分泌反应
❖ 交感-肾上腺 髓质系统:应 激性刺激 下丘脑 交感-肾上腺 髓质释放儿 茶酚胺.
儿茶酚胺
心血管功能调节
动员体内能源
❖战伤:在战斗中由武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损伤 以及因战斗或战争环境而造成的机体损伤。
二、致伤因素
❖擦伤 ❖撕裂伤 ❖挤压伤 ❖挫伤 ❖刺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切割伤 ❖火器伤 ❖冲击伤 ❖爆震伤
擦伤
三、受伤部位
❖颅脑伤 ❖颌面部伤 ❖颈部伤 ❖胸背部伤 ❖腹腰部伤
❖骨盆伤 ❖四肢伤 ❖皮肤、软组织、
骨质、内脏
❖脊柱脊髓伤
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反应
伤后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
垂体前叶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意义
❖使血糖升高 ❖脂肪分解产生能量 ❖减轻炎症损害
下丘脑-垂体后叶轴反应
创伤后低血容量
ADH分泌增加
肾远曲管和集合管 对水的吸收增加 维持循环血量

创伤与战伤PPT课件

创伤与战伤PPT课件

全身改变
局部改变
第一期 垂 体 - 负氮平衡、血糖 、体 温 高 、 脉 快 、以变质渗出 (1-4日) 肾 上 腺 糖 元 异 生 、 钠 和 尿 少 、 精 神 差 、为主
激 素 分 水储留、钾排出 、无食欲 泌增加 脂肪消耗
第二期 垂 体 - 氮代谢开始转为 体温、脉搏逐 以肉芽组织
(5-8日) 肾 上 腺 正 平 衡 , 钠 排 出 渐 恢 复 正 常 , 增生为主
实用文档
13/100
致伤因子 结构破坏、细胞失活
局部炎症反应
全身反应
并发症
炎症介质 细胞因子
体温
神经 内分泌
代谢
免疫 功能
感染 休克
创伤性炎症反应
创伤性炎症有利于创伤修复:
➢ 渗入伤口间隙内的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可 充填裂隙和作为细胞增生的网架
➢ WBC、补体、抗体吞噬和杀灭细菌 ➢ 巨噬细胞清除组织碎片、死菌、异物颗粒 ➢ 局部血流灌注增加,提供细胞增生的营养成分
实用文档
20/100
2.影响损伤愈合的因素
损伤愈合取决于:
➢ 损伤的程度和组织本身的再生能力。
抑制损伤性炎症:
➢ 如抗癌药、类固醇、放射线等。
破坏或抑制细胞增生:
➢ 如感染、缺血等。
干扰胶元纤维形成:
➢ 如感染、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 维生素C缺乏、肝功低下等。
抑制伤口收缩:
➢ 如糖尿病。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12/100
四.创伤的病理
创伤直接造成的组织破坏和功能障碍,
主要是创伤性炎症、全身反应。
创伤炎症反应:
➢ 包括组织变质、渗出和增生。 ➢ 局部肿胀 —充血渗出 ➢ 疼痛—组织内压增高、缓激肽释放 ➢ 临床症状多在48~72h达到高峰 ➢ 创伤性炎症有利于创伤修复。 ➢ 有许多介质参与炎症反应。

外科学(总论)_王柏群_第十三章创伤和战伤PPT课件

外科学(总论)_王柏群_第十三章创伤和战伤PPT课件

4、创伤检查的注意事项 1).发现危重情况必须立即抢救 2).检查步骤尽量简捷 3).重视症状明显部位 4).不可忽视异常安静的病人 5).一时性难以诊断清楚的损伤
应密切观察
二、创伤的处理
1、急救 1).复苏 2).通气 3).止血 4).包扎 5).固定 6).搬运
2、进一步救治 1).判断伤情 2).呼吸支持 3).循环支持 4).镇静止痛和心理治
擦伤,表浅的小刺伤和小切割伤,可 用非手术治疗。其它的开放性创伤均需手 术处理。
7、康复治疗 包括物理治疗和功能练习,特别是对
骨折和神经损伤更有必要。
二、病理 (一)、局部反应 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 (二)、全身反应 是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 1、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共同 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和代谢,动 员机体的代偿能力,以对抗致伤 因素的损伤作用。
3、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1)局部
2)全身
(四)、创伤并发症
1、感染
2、休克
3、脂肪栓塞综合症
4、应激性溃疡
第一节 创伤概念
一、概念和分类 广义,指机械、物理、化学或生物等
因素造成的机体损伤。 狭义,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
所造成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 1、按致伤因素分类 烧伤、冷伤、挤压伤、刀器伤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按受伤部位分类 颅脑伤、颌面部伤、颈部伤等
3、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 闭合伤、开放性
4、按伤情轻重分类 轻、中、重伤
5、凝血功能障碍
第二节 创伤的诊断与治疗
一、创伤的诊断 1、受伤史 1).受伤情况 2).伤后表现及其演变过程 3).伤前情况
2、体格检查 1).全身情况的检查 2).根据受伤史或某处突出的体征,详

〖医学〗创伤和战伤

〖医学〗创伤和战伤
• 但增加了一种伤式分类,即大出血、窒息、 休克、昏迷、骨折、气胸、截肢、抽搐和 其他。
• 根据战时环境和工作性质特殊,还采取收 容分类、救治分类和后送分类。
2020/10/8
济宁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
病理----------概述
– 在致伤因素的作用下,机体迅速产生各 种局部和全身性防御性反应,目的是维 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局部反应和全身 反应往往同时存在。
2020/10/8
济宁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
病理----------局部反应
• 由于局部组织结构破坏,或细胞变性坏死、 微循环障碍,或病原微生物入侵以及异物 存留导致局部反应。
• 表现为局部炎症反应。 • 创伤性炎症反应是非特异性防御反应,有
利于清除坏死组织、杀灭细菌,促进组织 修复。
2020/10/8
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浏览。
1、 病 毒 性 肝 炎:由病毒造成的肝炎按照其病毒系列不同分为甲、乙、丙 、丁、 戊和庚 共六种 类型病 毒性肝 炎。能 引起肝 脏细胞 肿胀, 是世界 上流传 广泛, 危害很 大的传 染病之 一。
1908年,才发现病毒也是肝炎的致病因 素之一 。1947年,将 原来的 传染性 肝炎(i nfectious hepatitis)称为甲型肝炎(Hepatitis A, HA);血清性肝炎(serum hepatitis)称为乙型肝炎(Hepatitis B, HB)。1965年人类首次检测到乙型肝 炎的表 面抗原 。
2020/10/8
济宁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
组织修复基本过程
• 2) 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形成阶段 炎 症开始不久,即有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 等增殖、分化、迁移。分别合成、分泌组 织基质和形成新的血管,并共同构成肉芽 组织浅表的损伤一般通过上皮细胞的增殖、 迁移,可覆盖创面而修复;但大多数要通 过肉芽组织生成完成。

医学课件外科学总论13创伤和战伤

医学课件外科学总论13创伤和战伤
脱水或手术
29
开放性创伤的处理
• 清洁伤口 (cleaning wound) • 污染伤口 (contaminated wound
清创术 • 感染伤口 二期(延期)愈合
异物存留
30
浅部软组织创伤 •挫伤 •刺伤 •切割伤
31
清创术 debridement
• 清洗去污 汽油/乙醚 肥皂液 盐水/冷开水
切口类型
Ⅰ类切口 Ⅱ类切口 Ⅲ类切口
切口愈合
甲级愈合 乙级愈合 丙级愈合
17
不利于创伤修复的因素
• 局部因素 : 伤口特点 (血运障碍
感染 异物存留或失活组织过多 缝合技术和材料 制动不够
• 全身因素 (年龄、营养、维生素、
(慢性疾病、 (激素水平 (心理压力
18
(四)创伤并发症
• 1.感染 • 2.休克 • 3.脂肪栓塞综合症 • 4.应激性溃疡 • 5.凝血功能障碍 • 6.器官功能障碍
25
治疗
• 体位和局部制动 • 镇痛镇静和心理治疗 • 感染的防治 • 休克的防治
26
治疗
• 维持体液平衡和营养代谢 • 开放性创伤的处理 • 闭合性创伤的处理 • 功能练习
27
(三)急救程序 (四)批量伤员的救治
28
闭合性创伤的治疗
软组织挫伤----冷敷、中药外敷 骨 折----复位、固定 脏 器 损伤----手术或观察 头 部 伤----包扎(穿刺)降温
3%双氧水 碘酒 酒精 01%洗必泰 新洁尔灭 碘伏
• 清理伤口 • 缝合伤口 Ⅰ期缝合 Ⅱ期缝合 • 包扎伤口
32
感染伤口的处理
• 呋喃西林外敷 • 苯氧乙醇/磺胺米隆 • 高渗盐水 • 10%硝酸银

新版第十三章:创伤和战伤课件.ppt

新版第十三章:创伤和战伤课件.ppt
全身--- 发热 若无感染及异物,3-5天趋向消退
精选
5
创伤的全身性反应
体温反应:炎症介质,并发感染,并发休克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下丘脑-垂体轴
维持生命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
代谢:分解代谢亢进,需要适宜的营养支持
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可能
精选
6
创伤的并发症
感染 常见并发症 开放性创伤---外源性细菌 闭合性创伤---消化道,呼吸道受损
营养不良 使用皮质激素等 免役功能低下性疾病
精选
11
创伤愈合类型
一期愈合(原发愈合):组织修复以本 来细胞为主,愈合功能良好
二期愈合(疤痕愈合):组织修复以纤 维细胞为主,愈合功能不良
精选
12
四、创伤的诊断
(一)病史 (二)体检 (三)辅助检查 (四)注意事项
精选
13
致伤原因
病史
伤后症状及其演变
既往史
精选
14
体格检查
全身情况 局部详细检查 开放性创伤应注意伤口或创面
精选
15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穿刺和导管检查 影像学检查
精选
16
创伤检查注意事项
抢救窒息、大出血的危重情况 检查应简洁、快速、轻巧 不忽视隐蔽的损伤 不忽视不出声的病人 不能明确诊断应积极对症治疗
精选
17
五、创伤的治疗
(一)急救 (二)治疗
颅脑伤、胸部伤、腹部伤、肢体伤等 皮肤完整性
闭合性创伤、开放性创伤等 伤情轻重 轻伤、重伤等
精选
3
二、创伤病理
(一)创伤性炎症 (二)创伤的全身反应 (三)创伤的并发症
精选
4
创伤性炎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救
治:
迅速撤离现场 分清主次 循环呼吸支持 抗感染 治疗合并伤
创伤的分类
➢按伤后皮肤是否完整分类
闭合性损(closed injury)
皮肤完整
开放性损伤(opened injury)
➢按受伤部位分类
皮肤有破损
颅脑伤、颌面部伤、颈部伤、胸(背)部伤、
腹(腰)部伤、骨盆伤、脊柱脊髓伤、四肢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按伤情轻重分类
重伤、中等伤、轻伤
创伤的病理
创伤有共同的病理变化,在机械因素的作用下 机体迅速产生各种局部和全身性防御反应。
创伤的诊断
➢病
史: 受伤情况、伤后表现及其演变、伤前情况
➢体格检查: 全身情况的检查
详细检查局部体征
开放性损伤的检查 大小、形状、深度、污染、出血、
外露组织、伤道位置等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穿刺和导管检查、影像学检查、器官功
能检测、手术探查(严格掌握探查指征)
➢创伤严重程度的测定: 多种评分方法
➢创伤的愈合类型:
一期愈合 细胞修复为主、结构功能恢复良好 二期愈合 纤维修复为主、结构功能恢复受限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影响创伤修复的因素:
局 部 因 素: 感染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异物存留或血肿 局部制动不够
全身性因素: 营养不良、大量使用细胞增生抑制剂、
免疫功能底下及全身严重并发症等
➢局部反应: ➢全身反应:
即创伤后炎症 1.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2.代谢变化 机体处于分解代谢状态 3.免疫反应变化 免疫功能降低
➢创伤的并发症:
感染、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征 应激性溃疡 凝血功能障碍 器官功能障碍 挤压综合征
➢组织修复过程三个阶段:
局部炎症反应阶段 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成阶段 组织塑形阶段
创伤的救治
➢目的与原则:
挽救生命 治愈创伤 保存功能
➢处理好两个关系: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救命第一的原则
不同脏器损伤的关系 先后、重轻
创伤的救治
➢急
救:目的是挽救生命,常用的技术有复苏、通气、止血、
包扎、固定、搬运。(详见后述)
➢一般处理:体位和局部制动、软组织损伤的处理、防治感染、营养
支持、维持体液平衡、对症处理。
伤型、伤情和伤势综合分类。
➢分级救治: 战术后方(作战区)救治、战役后方(兵站区)救治和
战略后方救治。
➢火线急救: 必须在火线现场实施,主要包括五项基本技术,即
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通气:
指抠口咽法
击背法
托颌牵舌法
战伤的救治
止 血 图 示
战伤的救治
绷 带 包 扎 法 图 示
战伤的救治
后继处理
包括更换敷料、引流、延期缝合、植皮、手术等
冲击伤
炸弹、炮弹、气浪弹、鱼雷、核武器等在爆炸瞬间所 形成的高压和高速的冲击波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各种损 伤,称冲击伤(blast injury)或爆震伤。
➢颅脑冲击伤 ➢听器冲击伤 ➢眼冲击伤 ➢胸部冲击伤 ➢腹部冲击伤
创伤复合伤
➢特
点:
休克发生率高 感染发生早而重 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高 死亡率高
三 角 巾 包 扎 法 图 示
战伤的救治
固 定 方 法 图 示
战伤的救治



扶持法

抱持法
背负法
拖行法
战伤的救治
双 人 搬 运
椅式搬运法
担 架 搬 运
担架搬运法
平行托运法 脊柱骨折搬运法
火器伤、冲击伤和复合伤
火器伤
➢病
理: 原发伤道
挫伤区 震荡区
➢处 理: 初期处理
防治休克、抗生素应用、早期清创
创伤与战伤

学习要点
➢掌握:创伤的概念、分类、病理、诊断及救治。 ➢熟悉:战伤的分类与急救;火器伤的概念及处理;
冲击伤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治疗。 ➢了解:清创术的概念、目的、适应证及操作步骤等。
创伤概论
创伤的概念
创伤(trauma)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 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或器官结构完整性的破 坏或功能障碍。
➢伤口处理:清洁伤口 直接缝合后可一期愈合
污染伤口 感染伤口
可采用清创术处理(见后述) 须经过换药后达到二期愈合
清创术
概述
临床上通常把将污染伤口通过一般的外科处理 转变成为清洁伤口的方法称为清创术,是处理开放 性损伤最重要、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 ➢清创目的: 是将污染的伤口,经过清洗、切除失活组织、清除伤口
内异物、制止出血等措施使之变为清洁伤口,以加速组 织修复,争取达到一期愈合。
➢清创时机: 清创在伤后8小时内进行;血运丰富部位(如头面部)的伤
口、沾染较少、失活组织不多,伤后12小时或更多时间 仍可施行清创。
操作步骤
清洁伤口
修剪皮肤边缘
战伤的分类和急救
战伤的救治
➢伤员分类: 有组织有计划抢救工作的前提,须依据伤因、伤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