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内SN10-10少油断路器检修规程正文

合集下载

SN10

SN10

SN10-10型户内高压少油断路
器SN10-10I/630A,SN10-10II/1000A,SN10-10III/1250A
品牌:JCH
型号:SN10-10
更新时间:2010-7-10 14:37:16
浏览次数:123
SN10-10型户内高压少油断路器
■用途
SN10-10型户内高压少油断路器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10KV的电力系统中,作为各种高压开关柜配套的控制和保护达到开关设备使用.
■结构特点
SN10-10户内高压少油断路器由柜架、传动系统及油箱三部分组成.
柜架是用角钢和钢板焊接而成,其上装有分闸弹簧、分闸缓冲、合闸缓冲及绝缘子.
传动系统包括大轴、轴承及绝缘拉杆.大轴、轴承装在柜架上,绝缘拉杆将大轴与油箱上的转轴连接起来.
油箱固定在绝缘子上,油箱的下部是用球墨铸铁制成的基座,基座内装有转轴、连杆和导电杆,导电杆顶端装有铜钨合成的动触头,基座下部装有油缓冲和放油螺旋;油箱中部是绝缘筒,筒内装有灭弧室.基座与绝缘筒之间装有下出线,下出线内装有滚动触头,通过滚动触头将导电杆与下出线连接起来.油箱上部是上出线和上帽,上出线装有静触座和油标.上帽内装有油气分离器,静触座上装有普通的指型触头及镶着铜钨合金的弧触指.
断路器导电回路是:由上出线经静触座、导电杆、滚动触头到下出线.
当操动机构动作时,通过框架上的大轴带动绝缘拉杆,绝缘拉杆推动基座内的拐臂,使导。

少油断路器大修

少油断路器大修
少油断路器大修
年 月 日
检修项目 内容及标准 大修前的 查阅上次大修记录,查看有无遗留问题,根据设备缺陷情况准备必要的备品、材料及工具。 准备工作 学习本检修规程,明确质量标准,安排好工作进度,订好安全措施。
分解前的测量与外部检查。 1 手动分合闸,测量开关和机构的各项技术数据。如开关全行程、刀形触头上部至导电板的距离 、三相样板、同相及相间油箱的距离、机构支持器和滚轮轴的间隙等。 2 检查绝缘提升杆、指形触头、导电杆、跳闸弹簧、油缓冲器及传动机构、操作机构等部位动作 的正确和灵活性。 按下列顺序分解开关 1 用棉纱或破布将油箱支持瓷瓶包好,防止检修时碰伤瓷瓶。 2 从放油门放出油箱内全部变压器油,同时监视油标内油位变化是否正常。 3 分解的部件均应作好标记,放在干燥的地方,以防受潮。 5 松开排气管压紧螺丝,用管子钳卸下开关上部的排气管。 6 拆下油气分离器在油箱上的固定螺丝,拧松油气分离器上部的闭紧螺丝,取下分离器,取下时 不应碰坏瓷套管,并防止顶盖脱落,用红钢纸板将箱盖上排气孔管暂时堵死。 7 拆消弧导电杆,拆下螺帽和铝矽合金横梁之夹紧螺丝,将导电杆插入油箱内。这时应专人扶住 提升杆,以防扭伤。 8 取出提升杆与传动机构连接销,然后拿下横梁。 9 从导电杆上部测量同相、邻相油箱距离,测量导电杆从梅花触头中拨出的力,应为245 N~ 295 N,同时取下导电杆,不合格者,在检修中处理。 10 拆下油箱两侧引线和油箱顶盖的四个大螺丝,抬下油箱顶盖,这时应采取措施,以防碰伤人或 摔坏设备。 11 依次取出油箱内压环、上绝缘筒、消弧室、支持绝缘筒、绝缘衬纸筒,用专用搬手松开梅花触 头固定螺丝,取出梅花触头。 消弧装置的检修 1 检查对横吹消弧室的油吹道、排气道、吹弧道、油气缓冲室等有无烧伤、裂纹及变形,烧伤轻 微可用细挫打磨处理。当烧伤严重、变形裂缝以及槽沟截面变化时,应进行更换。 2 检查绝缘筒、衬筒,发现有裂纹、穿孔及纸层剥落等现象,应更换新体。 3 对受潮的消弧室、绝缘筒、衬筒应放在烘箱或变压器油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不超过90 ℃。 4 检修过的消弧室、绝缘筒、衬筒应放在合格的变压器油中清洗,并用白布擦拭干净,不许沾有 棉花绒毛。

少油断路器试验程序作业指导书

少油断路器试验程序作业指导书

少油断路器试验程序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少油断路器试验作业,包括交接验收试验、预防性试验、大修后试验项目的引用标准、仪器设备要求、作业程序和方法、试验结果判断方法和试验注意事项等。

该试验的目的是判定少油断路器的绝缘状况,能否投入使用或继续使用。

制定本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范高压试验的操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设备运行、监督、检修提供依据。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作业指导书达成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GB 1984 交流高压断路器
GB/T 3309 高压开关设备常温下的机械试验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3试验前准备工作安排
3.1准备工作安排
3.2人员要求
3.3仪器仪表和工具
3.4危险点分析
3.5安全措施
4 试验程序
4.1开工
4.2试验项目和操作标准
4.3原始记录与正式报告
4.4竣工
附录A:少油断路器试验标准化作业卡。

《断路器拆装检修实训》指导书

《断路器拆装检修实训》指导书

少油断路器的检修第一节少油断路器的检修周期、项目及修前准备(一) 检修周期目前,我国不少地区和单位都开展了状态检修的研究和试点,提倡“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检修新思路,在科学监测判断的基础上,延长了检修周期,同一种设备不同地区和单位所掌握的检修周期不尽相同。

所以,设备检修周期应以各单位或者国家有关检修规程的规定为准,以下常规检修周期仅供参考。

1. 大修周期(1) 普通新安装的少油断路器投入运行一年后应进行一次大修。

(2) 12〜40. 5kV 少油断路器普通3〜4 年进行一次,60〜252kV 少油断路器一般4〜6 年进行一次,可根据设备的健康情况延长或者缩短周期。

淘汰型号或者老旧产品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缩短周期。

已按大修项目进行暂时性检修的断路器,可从该次暂时性检修日期算起。

2. 小修周期普通每年一次。

可根据设备的健康情况或者生产厂要求适当延长或者缩短周期。

3. 暂时性检修(1) 断路器开断短路需进行暂时性检修的开断次数按照各单位规定进行,单位无规定时按部颁检修规程或者创造厂的规定执行。

(2) 当断路器存在严重缺陷,影响继续安全运行时。

(二) 检修项目1. 大修项目(1) 断路器的外部检查及修前试验,放油。

(2) 导电系统和灭弧单元的分解检修。

(3) 绝缘支撑系统(支持瓷套等)的分解检修。

(4) 变直机构和传动机构的分解检修。

(5) 基座的检修。

(6) 更换密封圈、垫。

(7) 操动机构的检修。

(8) 复装及调整试验(包括机械特性试验和电气、绝缘试验)。

(9) 除锈刷漆,绝缘油处理注油或者换油。

(10) 清理现场,验收。

2. 小修项目(1) 断路器外部的检查和清洁,渗漏油处理。

(2) 消除运行中发现的缺陷。

(3) 检查外部传动机构和弹簧等。

(4) 检查所有螺栓、螺帽、开口销。

(5) 清扫检查操动机构,加润滑油。

(6) 预防性试验。

3. 暂时性检修项目按照断路器需处理的问题、缺陷或者改造方案确定。

(1) 根据运行、试验发现的缺陷,确定重点检修项目,编制技术措施方案。

少油断路器试验指导书

少油断路器试验指导书

少油断路器试验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少油断路器试验作业,主要为预防性试验项目的引用标准、仪器设备要求、作业程序、试验结果判断方法和试验注意事项等。

该试验的目的是判定少油断路器的状况,能否继续使用。

制定本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范试验操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设备运行、监督、检修提供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GB1984 交流高压断路器GB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3安全措施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在进行绝缘电阻、直流泄漏测量后应对试品充分放电;进行直流泄漏等高压试验时,要求必须在试验设备周围设围栏并有专人监护,负责升压的人要随时注意周围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刻断开电源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排除后方可继续试验。

4工作程序4.1试验项目少油断路器试验应包括以下试验项目:a)少油断路器整体和断口间绝缘电阻b)导电回路电阻c)断口并联电容器的电容量和tgδd)少油断路器的泄漏电流4.2试验方法及主要设备要求4.2.1少油断路器整体和断口间绝缘电阻4.2.1.1使用仪器:测量少油断路器整体和断口间绝缘电阻使用2500V兆欧表。

4.2.1.2试验结果判断依据:1、对整体绝缘电阻参照制造厂规定或自行规定。

2、断口和有机物制成的提升杆的绝缘电阻(MΩ)不应低于下表数值(20℃时):4.2.1.3注意事项试验时应记录环境温度。

4.2.2导电回路电阻4.2.2.1使用仪器:回路电阻测试仪(要求不小于100A)或双臂直流电桥。

4.2.2.2测量要求:将少油断路器合闸,将导电回路测试仪试验线接至断路器一次接线端上,注意电压线接在内侧,电流线接在外侧。

10少油断路器及电磁操作机构施工

10少油断路器及电磁操作机构施工

标题:少油断路器及电磁操作机构施工作业指导书标准编号:Q/JH121.10503.10-2004第2版第0次修改归口部门:工程管理部批准人:梁凤山修订时间:2004.041 总则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SN10-10系列少油断路器及CD10型直流电磁操动机构的安装与调试的施工操作工艺及质量标准。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厂矿、企业的变配电装置,自备电站的本系列油开关及操动机构的安装与调试。

2 设备或材料要求2.1 引用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辽宁省锦州新生开关厂技术规范及产品标准。

《交流高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JB519-64)2.2 材料要求2.2.1 SN10-10少油断路器及CD10型直流电磁操动机构的标准工作条件。

2.2.1.1 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米。

2.2.1.2 环境温度不高于+40℃,不低于-5℃。

允许在-30℃时储运。

2.2.1.3 相对湿度日平均不大于95%,通常日平均不大于90%。

2.2.1.4 无火灾、爆炸危险,无严重腐蚀金属及绝缘材料的化学气体和蒸汽的场所。

2.2.1.5无剧烈振动的场所。

2.2.2 SN10-10少油断路器及CD10型直流电磁操动机构的技术数据。

2.2.2.1 主要技术数据如下表为50KV,热稳定电流为20KA。

**SN10-10 III型当操作顺序为“O-0.5S-CO-180S-CO”时,额定开断电流为31.5KA。

2.2.2.2 CD10-10型直流电磁操动机构的技术数据。

操动机构合闸线圈的额定电压有直流110V、220V两种。

电磁脱扣器线圈分成两段,其额定电压为直流110/220V、24/48V两种。

操动机构的主要技术数据列于下表。

2.2.2.2.1 CD10-10型直流电磁操动机构在额定电压时消耗电流见表2注:电磁操动机构的分合闸线圈系按其短时通电设计的。

2.2.2.2.2 分闸线圈电压工作范围。

见表3表33主要机具水平尺、钢板尺0~200mm 0~500mm、内六角扳手、活板手8~12时、油开关检修专用工具4作业条件4.1 凡所使用的设备材料均应符合国家或部颁布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出厂合格证书。

少油断路器检修工艺及标准

少油断路器检修工艺及标准

少油断路器检修工艺及标准1检修周期与项目1.1大修周期周期性大修一般可3-5年一次,对新投入的断路器应在投运后一年内进行大修。

投运后第一次大修时,必须全面的检查调整。

1.2大修项目1.2.1灭弧室与导电回路的分解检修。

1.2.2中间机构的分解检修。

1.2.3支持瓷套与提升杆的分解检修。

1.2.4传动主轴的分解检修。

1.2.5分闸缓冲器的分解检修。

1.2.6操动机构的分解检修。

1.2.7其他部件的分解检修。

1.2.8更换绝缘油。

1.2.9断路器调整测试。

1.2.10整体清扫,除绣刷漆。

1.3小修周期每年可进行一至两次,根据运行情况可适当增减。

1.4小修项目1.4.1消除运行中发现的一般缺陷。

1.4.2清扫检查上下瓷套及密封部件。

1.4.3检查底架固定螺丝是否松动。

1.4.4检查主、副分闸弹簧是否及水平拉杆。

1.4.5检查、清理操动机构,添加润滑油。

1.4.6清扫修理直流接触器的触点,并检查动作情况。

1.4.7检查组合转换开关HZ2及组合开关F2的动作是否灵活,位置是否正确。

1.4.8作联动试验1-2次。

1.5临时性检修依安装地点的短路容量而定:一般短路容量为断路器容量的80%以上时,则切除故障2-3次;50%以上时,切除3-5次后进行检修。

50%以上时,根据具体情况,由各单位决定。

2 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2.1断路器本体的分解检修2.1.1灭弧室与导电回路的分解检修(图a,b)。

2.1.1.1分解步骤:a)将灭弧室放由阀门④及下放由阀门(图六(12)打开,放出变压器油(每箱约150公斤);b)卸开铝帽(18)6个M10的螺栓(41)取下盖子(21);c)卸开上盖板(19)8个M12的螺帽(42),取出上盖板(19);d)卸开压油活塞压板(34)与静触头座(33)连接处的2个M14螺丝(35),取出压板(34)与油活塞弹簧(37),压油活塞(12);e)卸开静触头座(33)与铝帽凸台(32)连接处的4个M12的螺帽(36),取出静触头(11)(注意连接处垫有锌片,装时不要遗忘!);f)专用工具二(附录1),卸开压圈(22)取出上衬筒(10),调节垫(9),隔弧片(8),衬环(29),调节(7)及下衬筒(6);g)用专用工具一(附录1),卸开铁压圈(16)6个螺栓(38),再用专用工具三(附录1)卸下铝法兰(17),取出铁压圈(16),铝压圈(14),再取下铝帽(18),密封橡皮垫(13);h)吊下灭弧室瓷套(24),卸下玻璃钢筒(5);i)卸下中间触头(图二)上由缺口反时针方向数起的1,3,5三个固定在下由缺口反时针方向数起的1、3、5三个固定在下铝法兰(27)上的M8螺丝,取下中间触头(25)。

断路器的维修规程

断路器的维修规程

断路器的维修规程
Sn10—10Ⅰ、Ⅱ、Ⅲ型
一·检修计划的提出:
外观检查有渗漏油现象,油标油位指示在非正常区间,油色浑浊有沉积物,切断最大断路电流3次后,根据开关的维修项目分别制定检修计划及工艺。

二·检修的技术规范要求:
三·检修工业:
1,拆下放油螺丝,将油放出。

2,打开帽子,拆下静触头,检查弧触指及触指的烧损程度,严重的更换。

3,检查绝缘套筒,擦去表面的碳化层。

4,拆下螺纹压圈,取出隔弧板检查,烧损严重的进行更换。

5,检查动触头的烧损程度,用细砂纸进行打磨处理,烧损严重的进行更换。

6,打开油标清洗干净。

若下面的传动机构无异常现象可以不用检查,用清洁的变压器油对待装配的零部件进行清洗擦拭干净,安照拆卸的顺序逆向安装完毕后,加入合格的清洁变压器油,分别参照断路器的技术参数分别进行测试。

四·检修过程的注意事项:
1,灭弧隔板的顺序不要放错。

2,排气孔的安装方向。

3,断路器未注油前禁止电动分合。

4,安装完毕后先用手动分合几次,确定正常后可以电动分合闸。

5,通电前应分合15次,去掉油杂质形成的氧化膜,使断路器运行处于有利状态。

五·检修的实施:
1,与设备管理人员确定维修计划,并且对维修的设备确认退出运行,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2,准备好进行维修更换的备件图纸及其工具。

六·验收确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1.5 办理工作票手续,作好现场安全措施。
4.3.2 停电后的外部检查、测试及其它事项
4.3.2.1 根据存在问题,检查有关部位测定必要的数据。
4.3.2.2 检查各部密封情况,查看渗漏油部位,作好记录。
2
4.3.2.3 检查断路器外观,如接线端子、绝缘筒、柜架、接地线等。 4.3.2.4 进行手动及电动分、合闸操作,检查各传动部件的动作是否正常。
8
4.2.3.2 根据需要确定的临时性检修项目。
4.3 检修的准备工作
4.3.1 检修前准备工作
4.3.1.1 根据运行和试验中所发现问题,明确缺陷和检修内容、重点项目及技术措施等。
4.3.1.2 准备所需工具、材料、配件等。
4.3.1.3 讨论落实任务,作好人力、进度安排。
4.3.1.4 准备好施工用交、直流电源、检修记录等。
Q/SJS-105-04-2014
5 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5.1 断路器的分解检修 5.1.1 断路器的分解:拧下底部放油螺栓,将没班出拆扑上、下接线端子引线,用内六角板手拧下、 下帽装配与上接线座间的四只内六角螺栓,取下上帽装配,静触座装配及绝缘套筒,旋下上压环,取出 灭弧室装配,用专用工具拧下下压环上的四只内角螺栓,取下绝缘筒装配及下接线座装配,拆开绝缘拉 杆与基座外拐臂的连接,提起导电杆,并卸下与基座内部连板连接的连接销,抽出导电杆装配,必要时 拧下固定基座装配的螺栓,将基座装配从支持绝缘子上取下,一般可不拆卸。 5.1.2 上帽装配检修:取下排气孔盖取下油气分离器拧下回油阀,如回油阀密封不严,可用小锤轻敲 一下,使其有可靠的密封线,质量标准:各排气孔道畅通,回油阀动作灵活,钢珠密封可靠,两边相上 盖的定向排气孔与中间相定向排气孔间的夹角为 45 度。 5.1.3 静触座装配检修: 分解静触座并清洗、检查,触指如有轻微烧伤可用细锉 O#砂布修整,烧伤严重时更换,检查触头架与触 座的接触面及触座与触指的接触面有无烧伤痕迹。若轻微烧伤可用 O#砂布打磨处理;检验逆止阀密封情 况,检查弹簧片有无变形和损坏等,质量标准:触指导电接触面应光滑平整,触头架与触座间接触应紧 密,触座与触指接触应紧密,不应有烧伤痕迹,弹簧片弯曲度不超过 0.2mm,在装复时 SN10-10IⅠⅡ断 路器弧触指必须装在隔栅压有特殊标志处,如隔栅上无特殊标志,则必须将弧触指装于对准横吹弧道的 方向。 5.1.4 灭弧室装配检修:用合格绝缘油清洗灭弧片等,如有烧伤用 O#砂布轻轻擦拭弧痕,严重时更换, 质量标准:灭弧片表面应光滑平整,无裂纹及损坏,灭弧片孔径合格,绝缘件无烧伤损坏。 5.1.5 绝缘筒装配检修:分解并清洗绝缘筒各部件,检查下压环与绝缘筒连接用弹簧有无变形,质量 标准上接线座不应有砂眼、裂纹及渗油等现象,下压环应完整无损,弹簧应无压扁变形。 5.1.6 下接线座装配检修:分解并用合格绝缘油清洗下接线座各部件,检查导电条与下接线座接触是 否紧密,是否有烧伤痕迹,检查滚动触头轴杆两端铆固情况及滚轮动作情况。质量标准:滚动触头的滚 轮转动应灵活,轴杆不应弯曲,两端应铆固,各部件齐全。 5.1.7 导电杆装配检修:在动触头卸下时,应检查导电杆的螺纹及内部弹簧是否变形,检查导电杆与 缓冲器的铆接是否牢固,缓冲器下端口有无严重撞击痕迹。如有严重撞击痕迹,应查出原因予以消除, 质量标准:紫铜部分不应有烧伤,连接紧密牢固,弹簧应无断裂及严重锈蚀。 5.1.8 基座装配检修:拧下正面突起部位的特殊螺栓,用专用工具打下转轴上的弹性销,慢慢旋出转 轴,然后取出基座的内拐臂、连板等,用专用工具拧开转轴密封的螺纹套,取出铜垫圈及骨架密封圈,
4
附表 1 SN10-10 少油断路器技术数据
Q/SJS-105-04-2014
序号
名称
单位 SN10-10Ⅰ
数 SN10-10Ⅱ
据 SN10-10Ⅲ
1 额定电压
kV
10
2 额定电流
A
630 1000 1000
30 250 2000
00
3 最高电压
kV
11.5
4 额定频率
Hz
50
5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 kA
60
mm
1.0~1.5
mm
5~10
mm
31 0 -1
mm
25 0 -1
mm
0.5~1
要同时满足最低 分闸电压的要求
mm
>2
主触点接通后再断开
6
附表 3 CD10 电磁操动机构主要调试数据
Q/SJS-105-04-2014
附表 4 SN10-10 少油断路器技术数据
7
Q/SJS-105-04-2014
附表 2 CD10 电磁操动机构主要调试数据
序号


断路器分闸状态下主 1
轴拐臂与垂线间夹角
机构处于合闸状态时水平 2
连杆拐臂与垂线间夹角
3
合闸过冲间隙
4
合闸铁芯空程
5
分闸铁芯行程
6
分闸铁芯空程
分闸连板中间轴中心线 7
低于“死点”的距离
合闸回路 合闸后断开距离 8
辅助触点 合 闸 时
单位


41
备注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3 传动部分轴销检查,加油及螺栓紧固。
4.2.2.4 绝缘子及绝缘筒外壳清扫、检查,接线端子螺栓紧固。
4.2.2.5 根据存在缺陷进行针对性处理。
4.2.2.6 传动检查和操作试验。
4.2.2.7 测定最低分闸电压。
4.2.3 临时性检修项目
4.2.3.1 根据开断路器次数及开断正常负荷的次数,检查动静触头并换油。
SN10-10 断路器允许短路开断次数
断路器型号
短路容量与断路器额定开断容量之比值
1
Q/SJS-105-04-2014
0.8~1.0
0.5~0.8
0.5 及以上
SN10-10ⅠⅡ
6
12
SN10-10Ⅲ
3
6
9
4.1.3.2 开断正常负荷达 200-300 次时,应进行临时性检修。
4.1.3.3 当存在严重缺陷,影响断路器继续安全运行时,应进行临时性检修。
3
Q/SJS-105-04-2014
卸下油缓冲器活塞杆,清洗各部件,检查轴销、开口销是否齐全完整,内拐臂、连板是否有变形,铆钉 是否牢固,橡胶制动块是否完整,更换骨架密封圈时应将内唇翻过来仔细检查有无破损,质量标准:转 轴与外摇臂上的销轴不平行度≤0.3mm,骨架密封圈不应损坏。 5.2 框架装配检修 5.2.1 主轴和轴承加注润滑油,如轴向窜动过大时,可用垫圈调节,检查主轴与垂直连杆拐臂的连接 是否良好;检查绝缘拉杆表面有无放电痕迹,漆膜有脱落时应重涂 1032 绝缘清漆。 质量标准:拐臂不应松动,8×60 弹性销(或 8×70 圆锥销),不应有退出现象,不许用止钉或螺栓代 替弹性销及圆锥销。 5.2.2 框架及分闸限位器检修:检查框架各组件的焊接是否牢固,安装是否正确完好,如焊口有开裂 或假焊应进行补焊,框架安装不正应重新调整找正,检查分闸限位器及支架是否完好,装配是否正确。 质量标准:分闸限位器支架不应变形,橡胶板与钢垫片用隔片交替相间安装。 5.2.3 分闸弹簧及合闸缓冲弹簧检查:分闸弹簧及合闸缓冲弹簧应无严重锈蚀及永久性变形、损坏等。 5.2.4 传动连杆检修:检查垂直连杆上下接头焊吸螺纹是否完好,焊口不良时进行补焊,螺纹损坏的 应更换。 检查水平连杆与拐臂的连接是否牢固,拐臂有无裂纹及损坏,检查各轴孔、轴销、轴承等有无严重磨损 现象,质量标准:连杆及接头无弯曲变形,两端紧固螺栓帽应齐全,螺纹不应乱扣;水平连杆不应弯曲, 拐臂与水平连杆的连接必须用圆锥销不许用止钉或螺栓代替,且连接必须牢固,圆锥销不应有退出现象, 拐臂应无裂纹、损坏,轴孔、轴承、轴销无严重磨损。轴孔及轴承与销、轴的配合间隙不应超过 0.3mm。 5.2.5 电磁操动机构的检修: 5.2.5.1 连板系统检修:用汽油清洗各零件、检查拆下的各轴销、连板、支架、滚轮、拐臂、扭簧等 有无弯曲、变形、磨损等,将机构置于合闸位置后,检查滚轮轴在支架上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支架两 脚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如两脚不平时,可锉磨支架和机座的接触面或加点焊调平。质量标准:各零件应 无变形损坏,焊缝无裂纹,双连板铆钉不应松动,轴销与轴孔配合间隙不应大于 0.3mm,各轴销窜动量 不应大于 1mm,滚轮轴扣入深度应在支架中心±4mm 范围内,支架两侧上端应同时接触滚轮轴,两脚应 同时接触机座。 5.2.5.2 调整与试验:如果 H 尺寸不合格,可调整绝缘拉杆及副筒连杆的长度,使 H 尺寸达到上限值。 将断路器进行手动慢分、测量导电杆行程,必要时增减限位器垫片数量进行调整,使之达到下限值,并 有一定的高度。将各相基座注满合格绝缘油,进行电动分、合闸操作,复测动触杆行程及 H 尺寸,不合 格时再次进行调整,质量标准参见 SN10-10I“少油”断路器主要调试数据。主要试验项目有:每相导 电回路电阻,断路器分、合闸时间,合闸接触器的最低动作电压、最低分闸电压,断路器分、合闸速度, 质量标准参考“SN10-10I 少油断路器主要调试数据”。
年应进行一次 A(B)级检修,已按 A(B)级检修项目进行临时性检修的断路器的 A(B)级检修周期,可从该
次临时性检修日期起计算。
4.1.2 C(D)级检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C(D)级检修。断路器 A(B)级检修后未超过半年者,可进行 C(D)
级检修。
4.1.3 临时性检修。
4.1.3.1 开断路器的次数达到下表规定时,应进行临时性检修。
0.65Ue

12 分闸时间
s
Ue
≤0.1 ≤0.06
≤0.1(主筒) ≤0.07(主筒)
1.2 Ue
≤0.06
≤0.07(主筒)
13 操 作 顺 序
分 -180s – 合 分 – 分-0.5s–合分–180s–合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