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病程记录

合集下载

首次病程记录示例

首次病程记录示例

首次病程记录示例
首次病程记录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患者姓名:李XX
性别:男
年龄:42岁
职业:商人
主诉:间断性胸痛,气短,咳嗽,咳痰,且症状日益加重。

现病史:患者自述近3月来,间断出现胸痛、气短、咳嗽、咳痰症状。

胸痛为闷痛,咳嗽为干咳,无痰液。

最初上述症状间断出现,但近一月来症状逐渐加重。

胸痛在活动后加重,咳嗽在变换体位时加重。

患者自述夜间睡眠质量下降,且睡眠时间缩短。

既往史:无慢性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T:37.5℃, P:90次/分,R:18次/分,BP:130/90mmHg。

患者一般状况良好,但面色苍白,且肺部叩诊浊音。

肺部听诊发现湿啰音,心脏无明显异常。

诊断:根据患者症状及体征,高度怀疑为急性支气管炎。

初步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建议采取以下治疗方案:
1)休息:避免劳累,充分休息,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

2)药物治疗:给予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类药物。

同时给予祛痰、止咳、退热等对症治疗。

3)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患者免疫力。

4)预防措施:预防感冒,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粉尘。

以上为患者李XX的首次病程记录,后续将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首次病程记录范本

首次病程记录范本

首次病程记录范本彭州友康中医医院病历记录姓名:XXX 科别:X 科床号:X 床住院号:XXXXXX 2023-00-00 00:00 首次病程记录患者,XXX ,男女,XX 岁,农夫。

患者因“----------------------- ”于20xx年--月--日收入我科住院治疗。

一:其病史病例特点如下:1.XXXXX性患者;2.起病--、病程--;3.临床特点:-------------------------------------------------------------------------------------------------------------------------------------------------------------------------------------------------------------------------------------------------------------------------------------------------------------------------------------------------------------------------------------------------------------------------------------------------------------------------------------------------------------------------------------------------------------------------------------------------------------------------------------------------------------------------------------------------------4.平素体健;5.体征:入院时T:XX℃ P:XX次/分R:XX次/分BP:XX/XX mmHg发育正常,养分中等,体型中等,无病容,步入病房,查体合作,神志清晰,精神较差。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患者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50岁住院号:XXX 科室:XXX入院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 日主诉:右侧腹痛、恶心、呕吐三天。

现病史:患者于三天前出现右侧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症状。

疼痛程度逐渐加重,伴有食欲减退。

患者未就诊,自行口服止痛药缓解,但症状未完全缓解。

近期患者腹痛加重,出现右下腹压痛,拒食,呕吐胃内容物,呕吐物中无胆汁呈黄色。

门诊体检发现右下腹压痛明显,腹肌紧张,反跳痛阳性。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稳定。

无其他特殊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患者意识清醒,体位自如,面色稍苍白,精神状态良好。

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疹、出血点、瘀斑。

头颈:颈软,无抵抗,颈部淋巴结未触及。

胸部: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

心脏:心率80次/分,心律齐,未闻及心杂音。

腹部:腹壁平坦,无明显肿块,压痛点位于右下腹,反跳痛阳性,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

四肢:无浮肿,无压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5%。

肝功能:ALT 25 U/L,AST 22 U/L,TBIL 12 μmol/L,DBIL 6 μmol/L。

肾功能:尿素氮4.5 mmol/L,肌酐80 μmol/L。

电解质:钠140 mmol/L,钾3.5 mmol/L,氯105 mmol/L。

血糖:6.2 mmol/L。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均在正常范围。

影像学检查:腹部彩超:右下腹可见一直径约5cm的囊实性占位,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

诊断:急性阑尾炎。

治疗方案:1. 术前准备:禁食禁水,静脉补液,预防感染。

2. 手术方式: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3. 麻醉方式:全麻。

4.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监测术后疼痛控制,预防术后并发症。

5. 术后饮食:术后6小时开始逐渐给予流质饮食,观察患者耐受情况。

术后病情观察: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无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

病程记录病程记录是指继住院志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

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家属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生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首次病程记录××××年××月××日××时姓名×××性别×年龄×族别×入院时间××××××本例特点:(对病人主诉及主要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高度概括,突出特点)诊断依据:1、××××××××××2、××××××××××3、××××××××××鉴别诊断:1、××××××××××2、××××××××××诊疗计划:1、××××××××××2、××××××××××3、××××××××××(包括治疗方案及具体用药)医师签字(全名):×××日常病例记录日常病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

日间病房入院及首次病程记录

日间病房入院及首次病程记录

日间病房入院及首次病程记录引言概述:日间病房是一种特殊的医疗服务模式,它提供给那些需要住院治疗但不需要长期留院的患者。

本文将详细介绍日间病房入院及首次病程记录的相关内容。

一、日间病房入院1.1 入院准备- 患者在入院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入院所需的医疗证明、个人物品、病历等。

- 患者需要提前与医院预约入院时间,并了解日间病房的相关规定和流程。

1.2 入院登记- 患者到达医院后,需要前往日间病房进行入院登记。

登记时,患者需提供个人信息、病历资料等,并签署相关的入院手续。

- 医院会为患者安排床位,并向患者介绍日间病房的设施和服务。

1.3 入院评估- 入院评估是确保患者能够适应日间病房治疗的重要环节。

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病情评估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入住日间病房。

- 在评估过程中,医护人员还会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需求和治疗计划。

二、首次病程记录2.1 病情描述- 首次病程记录是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详细描述和评估。

医生会记录患者的主诉、病史、体格检查结果等,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 病情描述应准确、清晰,并包括病情起因、症状表现、疾病进展等信息。

2.2 检查结果- 医生会记录患者在入院前进行的各项检查结果,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这些结果对于确诊和制定治疗计划非常重要。

- 检查结果应详细列出,包括检查项目、结果数值以及医生的分析和建议。

2.3 治疗计划- 针对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应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 治疗计划应具体、可行,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沟通,以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三、病情观察与护理3.1 病情观察- 医护人员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持续观察,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病情变化的观察。

- 病情观察应及时、准确,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以便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调整治疗计划。

3.2 护理措施- 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及格式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及格式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及格式一、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一)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

(二)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三)书写首次病程记录时,第一行左顶格书写记录日期和时间,居中书写“首次病程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1、病例特点:应当在对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本病例特征,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

2、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根据病例特点,提出初步诊断,写出对诊断的分析思考过程,阐述诊断依据。

诊断已经明确者不需进行鉴别诊断。

未明确诊断时写出需要鉴别的疾病名称和鉴别诊断的依据,并进行分析;必要时对治疗中的难点进行分析讨论。

3、诊疗计划:针对病情制定具体明确的诊治计划,体现对患者诊治的整体思路。

不要写不属于诊疗计划的内容,避免在诊疗计划中写出“完成病历书写”、“择期手术”、“请示上级医师”等套话。

(四)首次病记录应高度概括,突出重点,不能简单重复入院记录的内容。

抓住要点,有分析、有见解、充分反映出经治医师临床的思维活动情况。

二、首次病程记录的格式年-月-日,时:分首次病程记录病例特点: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对诊断不明确者):诊疗计划:医师签名:三、首次病程记录示例2010-03-09,19:00首次病程记录病例特点:1、老年男性,原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波动在180/95mmHg之间。

2、发病急。

3h前患者用力后突发胸骨后痛,为针刺样,且向左肩背部及上肢放射,伴冷汗淋漓,无恶心呕吐,含化硝酸甘油片未见效。

3、体检:P100次/分,R18次/分,BP108/80mmHg,精神差。

两肺呼吸音粗,肺底部闻及细小水泡音,心率100次/分,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4、ECG示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初步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2级(killip分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诊断依据:1.原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波动在180/95mmHg 之间,突发胸骨后痛3小时。

日间病房入院及首次病程记录

日间病房入院及首次病程记录

日间病房入院及首次病程记录标题:日间病房入院及首次病程记录引言概述:日间病房是一种医疗服务模式,患者在白天接受医疗治疗后,晚上回到家中休息。

日间病房入院及首次病程记录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日间病房入院及首次病程记录的相关内容。

一、日间病房入院的准备工作1.1 病史采集:入院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的发病过程、治疗经过等。

1.2 体格检查:入院时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1.3 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检查等。

二、日间病房入院的流程2.1 登记入院:患者到达日间病房后,需进行登记入院手续,包括填写入院登记表、签署知情同意书等。

2.2 安排住院床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安排适合的住院床位。

2.3 介绍病房规章制度:入院后,医护人员应向患者介绍病房的规章制度,包括用餐时间、就诊时间等。

三、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3.1 病情描述:首次病程记录应详细描述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3.2 诊断与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记录医生的诊断意见和制定的治疗计划。

3.3 护理措施:记录护士对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观察生命体征、定时给药等。

四、日间病房入院后的管理4.1 医疗监护:患者入院后需接受医生的医疗监护,定期观察病情变化。

4.2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4.3 安全防护:病房内应保持清洁整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五、日间病房出院准备5.1 治疗效果评估:患者在日间病房接受治疗后,应进行治疗效果评估,确定是否可以出院。

5.2 出院指导: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提供出院指导,包括继续治疗的建议、注意事项等。

5.3 随访安排:出院后,应安排患者进行随访,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总结:日间病房入院及首次病程记录是患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第四章 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第四章  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第四章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病程记录是指继入院记录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

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证候演变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第一节首次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一、首次病程记录书写要求1.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

2.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3.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1) 病例特点:应当在对病史、四诊情况、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本病例特征,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

(2) 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根据病例特点,提出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对诊断不明的写出鉴别诊断并进行分析。

鉴别诊断包括中医鉴别诊断与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包括疾病鉴别与证型鉴别,若无可资鉴别疾病只进行证型鉴别。

并对下一步诊治措施进行分析。

诊断依据包括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与西医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包括中医鉴别诊断与西医鉴别诊断。

(3) 诊疗计划:提出具体的检查、中西医治疗措施及中医调护等。

4.首次病程记录应高度概括,突出重点,不能简单重复入院记录的内容。

抓住要点,有分析、有见解、充分反映出经治医师临床的思维活动情况。

二、首次病程记录格式年-月-日,时:分首次病程记录病例特点:初步诊断:中医诊断:疾病诊断证候诊断西医诊断:诊断依据: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2.西医诊断依据:鉴别诊断:1.中医鉴别诊断:2.西医鉴别诊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三、首次病程记录示例2010-07-20,15:00 首次病程记录病例特点:1.老年男性,慢性乙肝病史15年、肝硬化5年。

2.发病急,1小时前出现胸闷、恶心,口中咸味,随即反复吐出大量鲜血约1000ml,伴冷汗、心慌,四肢发凉、出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次病程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2015年05 月09 日病例特点:患者xxx, 男, 57岁 1.主诉:.间断性头痛5天,加重一天。

偶发心慌20年。

2.现病史:病人于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颞顶部头痛,呈阵发性闷痛,时间不固定,休息后稍缓解,无眩晕,微有清涕,无发热,不伴恶心、呕吐;无咳喘、无呼吸困难。

未作任何处理,今感头痛加重且伴心慌一小时,休息后心慌缓解头痛无改善,遂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做心电图示:1.窦性心动过缓波平坦
3.轻度ST段压低。

综合头痛、心慌症状以1.头痛原因待查:上感?2.冠心病?收入院。

本次发病以来,精神差、饮食一般、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3.既往史:平素身体状况一般。

6年前曾因腹痛、黑便以“胃溃疡并胃出血”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
12天好转现未复发。

11年前发现患“慢性乙肝小三阳”至今,自述因每季度查肝功能正常未予治疗。

无肺结核病史,无高血压病史,无重大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4.入院查体:T:℃P:59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烦躁,步入病房,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未见肝掌与蜘蛛痣。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结膜不充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唇无紫绀,伸舌居中,扁桃体Ⅰ度肿大,咽后壁粘膜炎性增生变厚,充血。

右下第一磨牙龋齿,周围组织肿胀。

颈软,无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59次/分,心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

腹壁静脉未见曲张,腹平软,肝脾肋下示及,墨菲氏征阳性,麦氏点无压痛及反跳痛。

余未引出异常征。

5.辅助检查:门诊做心电图示:1.窦性心动过缓波平坦
3.轻度ST段压低。

初步诊断: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牙周炎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缓心功能Ⅰ级
4.慢性胆囊炎
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依据:1. xxx, 男, 57岁,间断性头痛5天,加重一天;偶发心慌20年 2.查体:P:59次/分扁桃体Ⅰ度肿大,咽后壁粘膜炎性增生变厚,充血。

右下第一磨牙龋齿,周围组织肿胀。

墨菲氏征阳性。

3.病史:11年前发现患“慢性乙肝小三阳”至今。

4.辅助检查:门诊做心电图示:1.窦性心动过缓波平坦 3.轻度ST段压低。

鉴别诊断:1.肺炎本病例无发热咳嗽、咳痰等肺炎的典型症状,基本可排除,可在入院后拍胸片进一证实。

2.血管神经性头痛其疼痛性质为胀痛或搏动性痛,本例为闷痛,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及牙周感染症状和体征,若行抗感染治疗后头痛消失可排除血管神经性头痛。

3.心脏神经官能症本例心电图检查有实
质性改变基本可排除。

于本院条件有限,建议患者出院后去上级医院做冠脉造影确诊。

诊治计划:1.抗感染(牙周炎情况必要时请牙科会诊) 2.改善心肌血液供应 3.对症支持治疗4.若病情变化及时转上级医院诊治。

医师签名:x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