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首次病程记录.pdf
首次病程记录

石家庄XXXXXX医院姓名科室中医病室床号病案号首次病程记录2013年月日时分患者,男性,岁,主因双膝关节间断性疼痛半年,加重1周入院。
患者缘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间歇性疼痛,上下楼梯或长时间行走疼痛加重,遇寒则重,得暖则减,下蹲困难,行走时关节弹响,屈伸不利,就诊于“当地某诊所”给予贴膏药、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理想,1周前双膝关节疼痛加重,为明确诊治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双膝骨性关节炎”收住院,患者自述自发病以来饮食及睡眠可,二便可,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2年,最高180/100mmHg,平素口服“复方利血平1片日2次”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病史,10年前有阑尾炎手术史。
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
体温:36.0℃脉搏:7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65/90mmHg 神志清楚,表情自然,面容及面色自然,步入病房,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头颅无畸形,双目有神,白睛不黄,黑睛无云翳,耳鼻无异常。
口唇暗红,口角不歪,喉核不大,颈项无青筋暴露,无瘿瘤瘰疬。
胸膺无畸形,无鸡胸,虚里搏动应手。
腹平坦、柔软,无青筋暴露,胃脘无压痛,未触及症瘕痞块。
双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双下肢无水肿。
语言流利,声音无嘶哑,气息均匀,未闻及咳嗽、呻吟、谵语等声。
未闻及异常体气及口气。
皮肤弹性可,无癍疹及出血点。
尺肤不热,颈腋鼠蹊部未扪及瘰疬。
舌淡红,少苔,脉沉紧。
专科情况:双膝关节屈伸度150°-10°-0°,双髌骨摩擦音(+),浮髌试验(+),双膝内侧压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血分析:白细胞8.2×109 /L,余未见异常;尿分析:未见异常;凝血四项:未见异常;血糖:6.5mmol/L(随机)CR片:双膝退行性骨关节病。
辨病辩证依据:患者年老体衰,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之邪乘虚而侵入双膝关节,气血凝滞,经络不通,故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弹响,寒邪性凝滞,故而得寒则疼痛加重,得暖则气血畅通故痛减,符合痹病风寒湿痹的诊断。
中医科首次病程记录模板

中医科首次病程记录模板姓名:年龄:性别:入院日期:入院时间:科室:病历号:床位号:入院诊断:主治医师:记录日期:记录者:职称:11 上级医师查房意见111 查房医师姓名:职称:查房时间:查房地点:查房医师对病情评估:1111 根据患者当前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病情。
1112 对患者主要症状、体征进行详细描述及原因分析。
1113 综合分析患者各项指标变化趋势及其可能影响因素。
112 治疗方案建议1121 针对患者目前状况提出具体治疗措施调整建议。
1122 包括但不限于药物剂量调整、辅助治疗手段增加等。
1123 对于可能出现并发症提前预防措施建议。
1124 需要会诊或转科情况说明。
113 注意事项1131 提醒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
1132 针对患者饮食起居等方面给予指导性意见。
1133 嘱咐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114 近期随访计划1141 制定近期随访时间安排。
1142 明确下次复查项目及目的。
1143 告知患者如有不适随时联系就诊事宜。
115 预后评估1151 对患者预后做出初步判断。
1152 分析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
1153 提出改善预后建议措施。
12 初步诊断121 根据患者入院时提供信息结合体格检查化验结果等资料得出初步诊断结论。
122 列出所有可能诊断并按照主次顺序排列。
123 对于疑难杂症需注明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13 诊疗计划131 治疗原则1311 针对主要疾病制定治疗原则。
1312 结合患者身体条件选择最适宜疗法。
1313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时需注明各自适用范围。
132 检查项目1321 列出入院后需要进行哪些常规特殊检查。
1322 对于每项检查其目的意义进行简要说明。
1323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增加额外检查项目。
133 护理措施1331 针对患者护理需求提出具体措施。
1332 包括但不限于卧床休息翻身拍背等基础护理工作。
1333 对于特殊护理需求如吸氧输液等需详细交代注意事项。
中医首次病程记录

中风病又当明辨中经、中络、中腑、中脏,患者神昏不知人,伴见偏瘫,当
诊为中脏。喘促,腹胀便闭,口中气臭,肢体强直,当下为闭证,非手撒冷汗、
二便自遗、鼻息低微之脱证。发病一日,中脏闭证,为中风病急性期。
经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风善行而数变,故而内风暗动,气机逆乱是发
膜下腔的诊断,但呕吐没有喷射性的特点,只有部分患者血压增高;③头颅
CT明确可以排除本病。
6.其他原因导致昏迷的相关疾病:无糖尿病病史,且发病时血糖正常,有偏瘫
,可以排除糖尿病相关的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的诊断。无慢性阻塞性肺病
病史,虽然动脉血气分析为酸中毒,CO₂潴留,结合其他临床特点,可以排除
肺性脑病的诊断,动脉血气异常的原因可以用呼吸道梗阻导致的通气障碍来解
源,支持脑栓塞的诊断;②临床表现和体征:定位大脑中动脉主干急性闭塞,
查体未发现明显脑干神经核相关神经损伤的证据,可除外急性脑干梗死的诊断;
③头颅CT未见明显病灶,可排出急性脑出血。因此,患者具有脑栓塞诊断
的依据,但需要进一步观察防止出现梗死后灶性出血的诊断,可查弥散加权核
磁共振(DWI)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5.留置胃管,给予中药及营养食品。
6.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重点在于支持,调节水电解质,液体治疗;根据
血压及颅内压的情况给予必要的脱水降颅压。中医辨证治疗,据其为腑实内结,
邪闭清窍证。拟用通腑息风,醒神开窍之法。静脉用药选用清开灵注射液、醒
脑静注射液,以开窍醒神;方选三化汤加味,拟方如下:
生大黄15g枳实20g(冲服厚)朴20g羌活3g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
首次病程记录

博士肛肠专科医院首次病程记录姓名:黄智性别:男年龄:19岁科室:肛肠科床号:13 住院号:200700021记录时间:2017-06-11 10:10患者:黄智,男,19岁病例特点:患者因“肛周溃口间断流脓水2月余”入院,患者自述于2月前因食辛辣食物后出现肛门肿块疼痛,继而肿块破溃反复间断流脓水,一直未予治疗,1日1次大便,质软成形;病期中无发热、胸闷、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伴随。
今为求进一步诊疗遂来我院就诊。
门诊以"1、肛瘘 2、肛乳头肥大 3、内痔"收入我科入院治疗。
病期,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体健,否认输血史;否认外伤史;否认食物过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重要药物(如:激素、抗癌药、强心剂)应用史;否认传染病史。
PE:T:36.1℃,P:70次/分,R:18次/分,BP:110/70㎜Hg,神清,精神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颈软,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肾区叩击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肠鸣音正常。
截石位:1、视诊:肛门发育正常,11点位肛缘距肛门约4cm可见一黄豆大小溃口;2、肛门指诊:肛门括约肌肌力正常,11点可触及一条索状通向肛内,按压可见脓性分泌物溢出,8点齿线处可触及肿物,质韧、活动度小,齿线上1、3、7、9点直肠粘膜肥厚,质软,指套无血染。
3、肛门镜检:齿线处8点可见乳白色肿物, 1、3、7、9点齿线上可见0.6×0.9cm、0.5×0.7cm、0.8×0.6cm、0.7×0.5cm暗红色肿物,肿物表面无破溃,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质韧,活动度小、无压痛。
门诊资料:电子肛门镜示:无初步诊断:1、肛瘘2、肛乳头肥大3、内痔诊断依据:病史小结:1) 患者黄智性别:男年龄:192)肛周溃口间断流脓水2月余。
3)PE:T:36.1℃,P:70次/分,R:18次/分,BP:110/70㎜Hg,神清,精神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颈软,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肾区叩击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肠鸣音正常。
中医科首次病程记录精选文档

中医科首次病程记录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年—月—日,时间病程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要症状和时间,入院时间(如今日9:00入院)。
病情特点:简明扼要不要重复入院记录内容1、病因与诱因,发病急缓,主要症状、时间及演变,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外院诊治过程要精简。
2、查体所见:主要记录阳性体征和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体征,其他内容可省略。
3、辅助检查结果:主要记录与本次疾病相关的辅助检查异常结果,正常情况而无鉴别诊断意义的检查结果可省略。
西医初步诊断:包括可能性最大的主要及次要疾病、已证实或未证实者西医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断明确的先写诊断名称,然后简明扼要地提出诊断依据,不必作分析讨论。
如有数个诊断,应按主次分别书写各个疾病的诊断依据。
诊断尚不明确,或病情比较严重复杂者,应行分析讨论,简明扼要地提出拟诊理由及鉴别诊断,分条列出支持点与不支持点,提出进一步检查内容以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初步诊断:有几个病(证)就写几个病(证),包括主要与次要、已证实与未证实者。
除写病(证)外,还要写证侯,加括号写在病(证)后。
中医辨病辨证分析:①辨病:诊断明确的提出诊断依据,诊断尚不明确者,应行分析讨论,提出拟诊理由及鉴别诊断;②辨证:除进行辨病分析外还要作辨证分析,这是中医的重点内容,不辨证就不能论治,要根据四诊资料作综合分析,归纳出其所属的证候。
诊疗计划:1、检查计划,包括一般常规检查和针对性的有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的检查两部分,检查项目书写要具体,最好提出完成的时间。
2、中西医治疗计划①西医治疗计划包括治疗原则和措施,拟定治则和措施要具体,重要的治疗要写药名、药量、用法和疗程。
②中医治疗计划应按辨病辨证结果拟定出治则治法,要写明方药、煎服方法和注意事项。
南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科修定2 0 0 5 年 9 月。
中医颈椎病的住院病历首程

中医颈椎病的住院病历首程姓名:XXX住院号:.08.22 11:20首次病程记录患者XXX,男,49岁,以“颈项疼痛伴头晕1年”为主诉,经门诊诊查后以“颈椎病”为诊断收住入院。
1年前劳累后出现颈项部僵硬疼痛,伴发头晕,经治(具体不详)症状无好转,呈进行性加重,今求治我院,门诊检查后以“颈椎病”收入我科。
现症见:颈项部僵硬疼痛伴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肢体障碍,无法自主站立、行走。
患病以来,精神欠佳,食欲减少,睡眠差,二便可,体重无明显改变。
专科检查:颈项部僵硬,活动不利,转动头项时候可诱发头晕;颈椎3-4、4- 5椎间及椎旁压痛(+),屈颈试验(+),压顶叩顶试验(+),双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辅助搜检:颈椎MRI示:颈椎骨质增生,C3-C7椎间盘突出(2011.09.30信阳市肿瘤病院)。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及鉴别诊断:1、患者男,49岁,以“颈项痛苦悲伤伴头晕1年”为主诉出院,故中医诊断为“项痹病”。
2、“劳则气耗”,患者从事体力劳动,真气耗衰,气为血之帅,气血则不能行血,以致血行缓慢,瘀滞脉中,不通而痛,而为“气虚血瘀”之证。
3、气不足以行血,故动则痛剧;神疲乏力,面色晄白,语声低怯,舌质暗,苔薄白,脉象沉涩,亦为“气虚血瘀”之象。
4、本病与中医骨痹可鉴别:骨痹属五体痹之一,好发于满身诸大关节,发于中枢关节者可见颈项部痛苦悲伤,从主症能够区分。
西医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1、患者劳累后出现颈项部僵硬疼痛,既往无类- 1 -姓名:XXX住院号:似病史。
2、专科搜检见颈项部僵硬,举动不利,转动头项时候可诱发头晕;颈椎3-4、4-5椎间及椎旁压痛(+),屈颈试验(+),压顶叩顶试验(+),双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3、辅助搜检:颈椎MRI示:颈椎骨质增生,C3-C7椎间盘突出(2011.09.30信阳市肿瘤病院)。
按照病史及现症状,专科搜检及辅助搜检,本病西医诊断为“颈椎病”。
4、本病应与“落枕”相鉴别,二者均于姿势不妥时急性起病,但“落枕”无头晕症状及体征,联合颈椎CT搜检,二者易于鉴别。
中医首次病程记录

漯河清福护理院病程记录姓名:张惠珍科室:综合病区床号:15住院号:201800056首次病程记录2018年07月06日09时55分患者张惠珍,女,49岁,以"头晕,恶心欲吐2天余。
"为主诉,以"1.周围性眩晕;2.颈椎病;3.左侧股骨头坏死;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诊断,于2018年07月06日09时50分经门诊收入院。
一、病例特点:1、病史: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出现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欲吐,颈部僵硬疼痛不适,在当地诊所口服药物治疗(所服药物及剂量不详),症状未见好转,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1.周围性眩晕;2.颈椎病;3.左侧股骨头坏死;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诊断入院。
入院症见:意识清,言语流利,头晕,视物旋转,恶心欲吐,颈部僵硬疼痛,下腹部疼痛,纳眠可,二便正常。
2、四诊情况:神疲体倦,面色如常,双目有神,白珠不黄,肌肤无斑疹、白㾦,形体适中,扶入病房,语言流畅,发声自然,言与意符,无异常气味,呼吸匀称,深浅适中,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3、查体:T 36.6℃ P 90次/分 R 21次/分 BP 115/70 mmHg 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
心前区无隆起,浊音界无扩大,心率9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4、辅助检查:颈椎正侧位平片:1.颈椎退行性改变;2.双侧髋关节退行性改变;3.考虑左侧股骨头坏死。
二、拟诊讨论(一)诊断依据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中年女性,发病以头晕、恶心欲吐为主,中医辨病属"眩晕"范畴。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浊阴不降,引起眩晕。
头晕,恶心,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均为痰浊中阻之象。
2、西医诊断依据:1、患者中年女性,急性起病,既往股骨头坏死、颈椎病、冠心病病史。
2、入院症见:意识清,言语流利,头晕,视物旋转,恶心欲吐,颈部僵硬疼痛,下腹部疼痛,纳眠可,二便正常。
中医首次病程记录

首 次 病 程 记 录住院号: 2018-12-2 11:30AM患者姚泽荣,女,70岁。
因“肛门肿痛6天”入院。
患者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左侧肿痛,不能端坐,进行性加重,无恶寒发热等其他不适,自行口服抗生素无效,为求进一步治疗,遂于今日来我院门诊求治,门诊以“急性肛脓肿”收住入院,入院时症见:神清,精神可,大便日行一次,尚通畅,肛门左侧肿痛,不能端坐,小便调,纳可眠欠安。
既往有肝炎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病史,否认有结核等其他传染病病史,否认外伤、中毒及手术史,否认地方病、职业病病史,否认输血史。
出生生长于武汉,居住生活条件可,无潮湿、燥热之弊,否认异地久居及疫水接触史,平素无烟酒辛辣等不良嗜好,预防接种史不详。
否认药物、食物及花粉过敏史。
适龄婚育,大生2胎,132843 39,配偶去年去世,儿女均体健。
否认家族遗传病及传染病史。
体 格 检 查T 37 °C P 82次/分 R 20次/分 BP 160/86 mmHg神清,精神可,营养中等,发育正常,表情痛苦,体位自动,体检合作,皮肤、粘膜未见黄染,扁桃体不肿大,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头颅无畸形,五官端正,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紫绀,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颈静脉不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2次/分,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腹部无手术疤痕,肝脾肋下未及,莫菲氏征阴性,双肾叩击痛(-),肠鸣音正常。
双下肢不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
专科检查:肛门居中无畸形, K-C 位9点位距肛缘2cm 有一4×5cm 2大小红肿区,皮温增高,波动感明显,触痛(++),肛镜下见相应位肛窦充血,凹陷增宽变大,指检直肠下段未扪及异常包块,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可。
辅助检查:结果待报。
辨病辨证分析:患者姚泽荣,女,70岁,因“肛门肿痛6天”入院。
入院时症见::神清,精神可,大便日行一次,尚通畅,肛门左侧肿痛,不能端坐,小便调,纳可眠欠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漯河清福护理院
病程记录
姓名:张惠珍科室:综合病区床号:15住院号:201800056
首次病程记录
2018年07月06日09时55分
患者张惠珍,女,49岁,以"头晕,恶心欲吐2天余。
"为主诉,以"1.周围性眩晕;2.颈椎病;3.左侧股骨头坏死;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诊断,于2018年07月06日09时50分经门诊收入院。
一、病例特点:
1、病史: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出现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欲吐,颈部僵硬疼痛不适,
在当地诊所口服药物治疗(所服药物及剂量不详),症状未见好转,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
“1.周围性眩晕;2.颈椎病;3.左侧股骨头坏死;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诊断入
院。
入院症见:意识清,言语流利,头晕,视物旋转,恶心欲吐,颈部僵硬疼痛,下腹部疼
痛,纳眠可,二便正常。
2、四诊情况:神疲体倦,面色如常,双目有神,白珠不黄,肌肤无斑疹、白?,形体适中,扶入病房,语言流畅,发声自然,言与意符,无异常气味,呼吸匀称,深浅适中,舌质
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3、查体:T 36.6℃ P 90次/分 R 21次/分 BP 115/70 mmHg 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
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
心前区无隆起,浊音界无扩大,心率90次/分,律齐,各瓣
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4、辅助检查:颈椎正侧位平片:1.颈椎退行性改变; 2.双侧髋关节退行性改变; 3.考虑左侧股骨头坏死。
二、拟诊讨论
(一)诊断依据
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中年女性,发病以头晕、恶心欲吐为主,中医辨病属"眩晕"范畴。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浊
阴不降,引起眩晕。
头晕,恶心,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均为痰浊中阻之象。
2、西医诊断依据:
1、患者中年女性,急性起病,既往股骨头坏死、颈椎病、冠心病病史。
2、入院症见:意识清,言语流利,头晕,视物旋转,恶心欲吐,颈部僵硬疼痛,下腹部
疼痛,纳眠可,二便正常。
3、查体: BP115/70 mmHg 神志清,精神欠佳,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无胸膜摩擦音。
心前区无隆起,浊音界无扩大,心率9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下腹部压痛阳性。
4字试验阳性。
病理征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闭目难立征阳性。
4、辅助检查:颈椎正侧位平片: 1.颈椎退行性改变; 2.双侧髋关节退行性改变; 3.考虑左侧股骨头坏死。
(二)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本病应与中风病鉴别,中风病中风病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斜不遂为特征。
中风昏仆与眩晕之仆倒相似,且
眩晕可为中风病先兆,但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及舌强语謇等表现。
2、西医鉴别诊断:本病应和急性迷路炎鉴别,急性迷路炎多因中耳炎所并发,症状与内耳眩
晕症相似,伴有眼球震颤与患侧肢体共济失调,很快发生听力减退,进展急速。
常有耳部疼
痛与发热。
可并发脑膜炎或脑脓肿。
三、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眩晕
证候:痰浊中阻
西医诊断: 1.周围性眩晕
2.颈椎病
3.左侧股骨头坏死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四、诊疗计划
1、内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留陪护一人,低盐低脂饮食,进一步完善各项相关检查,
患者下腹部疼痛明显,查体压痛明显,查泌尿系、消化系、子宫及附件排查下腹部病变情况。
2、西药给予抗血小板、抗炎稳定斑块、前庭抑制剂等应用。
3、中成药针剂给予盐酸川芎嗪活血化瘀,改善内耳循环。
4、中药汤剂拟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以益气化痰通络,具体方药:
半夏 9g 天麻12g 炒白术24g 茯苓24g
黄连3g 泽泻15g 泽兰15g 干荷叶18g
蔓荆子10g 代赭石10g 炙甘草6g
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服400ml
5、中医特色疗法给予电针、中频脉冲、推拿、中药硬膏热贴敷治疗等辅助治疗。
经治医师:胡洋
2018-07-06 10:00 张庭辽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今日张庭辽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一般,头晕、恶心较前好转,颈部僵硬
疼痛,纳眠可,二便正常。
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查体:BP120/70 mmHg 神志清,精神一般,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
心前区无隆起,浊音界无
扩大,心率9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腹部无压痛。
4字试验阳性。
病理征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闭目难立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示:肝功能:总胆红素26.53umol/L 直接胆红素7.61umol/L 乳酸脱氢酶220.0U/L 羟丁酸脱氢酶203.3U/L。
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等无异常。
心电图:大致正常。
彩超示: 1.左室舒张功能减低,2.双侧椎动脉走形迂曲, 3.子宫内低回声(考虑子宫肌瘤), 4.胆囊壁毛。
张庭辽副主任医师查房后指出:患者以"头晕,恶心欲吐2天余。
"为主诉入院,中医诊断:眩晕痰浊中阻证,西医诊断: 1.周围性眩晕;2.颈椎病;3.左侧股骨头坏死;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本病中医属“眩晕”范畴,患者中年女性,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
弱,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浊阴不降,引起眩晕。
痰浊闭阻
清窍,故见上述症状,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均为痰浊中阻之象,内科护理常规,二级
护理,留陪护一人,低盐低脂饮食,进一步完善各项相关检查。
西药给予抗血小板、抗炎稳
定斑块、前庭抑制剂等应用。
中成药针剂给予盐酸川芎嗪活血化瘀,改善内耳循环。
中药汤
剂拟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以益气化痰通络。
中医特色疗法给予电针、中频脉冲、推拿、
中药硬膏热贴敷治疗等辅助治疗。
患者病情稳定,继续原方案治疗,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情况。
张庭辽/胡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