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桔子变变变

合集下载

幼儿园艺术领域教案 节奏游戏《橘子变变变》

幼儿园艺术领域教案  节奏游戏《橘子变变变》

幼儿园艺术领域教案
节奏游戏《橘子变变变》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知节奏和橘子数量的关系
2.喜欢和他人一起玩节奏游戏,体验节奏游戏的快乐
3.乐于挑战较高难度的节奏游戏
【活动准备】家长:4个碗8颗橘子1根筷子
教师:游戏教学视频(资源来源于网络)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你要和爸爸妈妈合作完成一个游戏挑战,游戏的名字叫做《橘子变变变》,是不是很想知道这个游戏怎么玩呀?请看视频吧!(发送游戏教学视频,等待2-4分钟,让幼儿看完视频)
二、就规则提问
师:细心的小朋友,你有没有注意到视频中,老师在念些什么呀?
幼:(Ta还有Ti)
师:准确的来说是Ta和Ti Ti。

其实到底是念Ta还是Ti Ti,跟碗中放的橘子的数量有关系,再看一遍视频,你能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幼:(碗里1颗橘子就念Ta,碗里2颗橘子就念Ti Ti)
三、亲子游戏
第一关:
师:小朋友,你是不是知道什么时候念Ta,什么时候念Ti Ti了呢?现在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玩游戏吧,先来挑战第一关。

(发送图片)
师:请爸爸(妈妈)将橘子如图摆放,和幼儿一起来念2遍Ta Ta Ta Ta
师:如果增加难度,一边念Ta Ta Ta Ta,一边用筷子敲碗,你还能做到吗?
第二关:
师:恭喜爸爸妈妈和小朋友顺利通过第一关!按照上面的玩法,来挑战第二关吧!先念一念,再一边念一边敲。

(发送图片)
师:恭喜你们,第二关也顺利通过了~我们的游戏还有第三关和第四关,小朋友要和爸爸妈妈课后完成哦,记得把你挑战成功的视频发送给老师看。

(发送图片)。

幼儿园托班科学活动教案桔子变变变(三篇)

幼儿园托班科学活动教案桔子变变变(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托班科学活动教案桔子变变变(三篇)目录:幼儿园托班科学活动教案桔子变变变一幼儿园托班科学活动教案种颗黄豆二幼儿园托班科学活动设计教案详案动物睡觉三幼儿园托班科学活动教案桔子变变变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知水果的变化。

2、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1、桔子、桔子汁、桔子罐头等。

2、刀子、盘子、剪刀、彩笔、抹布、牙签、即时贴等。

3、音乐。

【活动过程】一、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水果吗?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种水果——出示桔子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我就是这个会变的桔子娃娃,你们猜一猜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引导幼儿自由的想象桔子的变化。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桔子变变变”的游戏。

1、教师请幼儿给桔子喊“变变变”的口令,然后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自己的身体,取出一盒桔子罐头。

提问:“桔子娃娃变成了什么(桔子罐头)它是怎么变成的?”2、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当桔子娃娃,一起喊:“变变变”的口令的同时幼儿要原地旋转,老师取出一盒桔子汁。

提问:“桔子娃娃变成了什么?”(桔子汁)它是怎么变成桔子汁的?3、请幼儿再次给桔子娃娃喊:“变变变”的口令,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取出桔子制成的食品。

提问:“桔子娃娃真会变呀?它都变成了什么?桔子还会变成什么呀?”三、剥桔子、品尝桔子。

教师与幼儿一起剥桔子,保留桔子皮,说一说桔子的形状、口味、吃桔子有哪些好处?桔子皮有没有用处?四、出示桔子。

师:“今天,我们也来一个桔子大变身的比赛,看一看这些好看、好吃的桔子在小朋友的手中会变成什么样子呢?”1、分别向幼儿介绍提供的两组材料。

第一组:利用桔子皮进行装饰活动,利用粘贴即时贴、牙签等辅助材料。

第二组:将桔子制作成水( )果拼盘。

2、请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活动,教师指导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五、让幼儿分别品尝和欣赏各自的成果,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延伸】小朋友我们有好吃的时候要怎样做呢?幼儿自由讨论,得出结论——分享。

幼儿园小班科学《桔子》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桔子》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桔子》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能够认识桔子,了解桔子的外观和特点。

•能够说出桔子的颜色、形状、味道等。

•能够描述桔子的生长过程和收获方法。

2. 教学重点•认识桔子的外观和特点。

•掌握桔子的颜色、形状、味道等描述词汇。

3. 教学难点•描述桔子的生长和收获过程。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篮桔子。

•为每个孩子准备一份桔子。

•准备PPT或图片展示桔子的外观和相关知识。

三、教学活动1. 导入教师向孩子们展示桔子,让孩子们观察桔子的外观,让孩子们说出桔子的颜色、形状等。

2. 桔子的特点教师引导孩子们描述桔子的味道、口感以及里面的颜色等。

3. 桔子的生长和收获教师通过图片或PPT展示桔树的生长过程,向孩子们介绍桔子的生长环境和收获方法。

让孩子们了解桔子是从哪里来的。

4. 听故事教师讲述关于桔子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对桔子有更深入的了解。

5. 制作桔子手工让孩子们用颜色纸等材料制作桔子的手工作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6. 小结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化印象,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发现孩子们对桔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描述桔子外观和味道时表现积极。

但在生长和收获环节,有些孩子还不够了解,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

可以通过更多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桔子的种种奥秘。

五、延伸活动1.组织实地参观果园,让孩子们亲眼看到桔子生长的过程。

2.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制作桔子饮品或点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关于桔子的更多知识。

通过这些延伸活动,可以进一步深化幼儿对桔子的理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托班活动教案:桔子的变化(2)

幼儿园托班活动教案:桔子的变化(2)

幼儿园托班活动教案:桔子的变化(2)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桔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培养幼儿对植物的认知能力。

2.帮助幼儿感受不同的桔子的质感与美感,培养幼儿的感官能力。

3.让幼儿学习对比、观察,培养幼儿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活动准备•桔子5个、刀子2把、大量牙签、小盆子、手纸、水、细盐、罐子•幼儿有手纸或擦手巾2. 活动步骤第一步:引出活动1.加强桔子生长发育教育,和幼儿谈一谈桔子的变化。

2.称赞幼儿对桔子的认知能力,让幼儿高兴起来。

第二步:升温部分1.将桔子放在儿童桌上,让幼儿分享桔子的美感。

2.由老师示范如何用刀子将桔子切成8瓣,旁边的幼儿可以自己动手尝试。

3.让幼儿想象一下桔子的味道,询问幼儿桔子的味道、口感。

第三步:活动核心1.将桔子瓣切成小块,让幼儿观察桔子的质感,和老师一起尝试各种口感的桔子。

2.让幼儿借助牙签、水及细盐等物学习清洗桔子和去渣的小技巧。

3.然后,让幼儿自己用手握住桔子屑,将桔子的油汁涂抹在手背上,感受到桔子的香味与其它体感变化。

4.借助桔子皮的颜色,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比较和归类桔子,分辨桔子不同的品种。

第四步:总结部分1.小组共同总结桔子活动的经验和学习成果。

2.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教学心得活动中,让幼儿尝试各种桔子的口感并解锯桔子油汁的香甜,幼儿们都特别开心,活动效果非常好。

同时,此活动能够培养幼儿们动手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的后期,我引导幼儿说一下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让幼儿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了桔子的故事,从而更爱桔子。

托班活动教案:桔子的变化

托班活动教案:桔子的变化

托班活动教案:桔子的变化1500字活动名称:桔子的变化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观察和理解桔子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性。

3. 提供幼儿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活动准备:1. 桔子。

2. 大图画纸和彩色笔。

3. 放大镜。

4. 小刀和砧板。

活动过程:1. 导入(10分钟):1. 引导幼儿回顾他们之前学过的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例如种子发芽、植物生长过程等。

2. 准备展示桔子,让幼儿观察桔子的外观并说明桔子是一种水果。

3. 询问幼儿对桔子的了解,并引导他们提出一些问题,例如桔子是如何生长的、桔子的种子在哪里等。

2. 实践观察(20分钟):1. 将桔子切开,让幼儿仔细观察桔子内部的果肉、果核和果皮,并感受桔子的气味和口感。

2. 引导幼儿使用放大镜观察桔子内部细节,并一起探讨果肉为什么是橙色的、果核的作用是什么。

3. 将桔子的种子取出来,放在砧板上,让幼儿仔细观察种子的形状和颜色,并说明种子是用来生长新植物的。

3. 桔子生长绘画(20分钟):1. 布置绘画区域,给每个幼儿一张大图画纸和彩色笔。

2. 引导幼儿用彩色笔画出桔子的外形,并让他们绘制桔子生长的过程,可以包括桔子的发芽、植物上长出小树苗、树苗长大并开出花朵等。

3. 鼓励幼儿用他们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来完成绘画,可以向幼儿提供一些参考图片作为辅助。

4. 桔子制作(30分钟):1. 准备一个小育苗盘和适量的土壤,将桔子种子埋入土壤中。

2. 引导幼儿参与制作,让他们依次将土壤填入育苗盘,并将种子埋入土壤中。

3. 在种植完成后,放置育苗盘在一个适合生长的环境中,例如窗前,让幼儿亲眼见证桔子的生长过程。

5. 总结(10分钟):1. 向幼儿复述桔子的生长过程,并帮助他们总结桔子从种子到植物再到结果的变化。

2. 引导幼儿思考其他水果或植物也有类似的生长过程,并与他们分享一些有趣的水果和植物的变化故事。

小班活动教案橘子变变变反思

小班活动教案橘子变变变反思

小班活动教案橘子变变变反思教案标题:小班活动教案橘子变变变反思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橘子变变变活动,提升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学生能够理解橘子变变变活动中的变化过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橘子2. 刀具(教师操作)3. 盘子4. 彩色纸张5. 胶水6. 彩色笔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橘子,并问学生是否知道橘子的变化过程。

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活动步骤:1. 教师将橘子切开,并将切开的橘子放在盘子上展示给学生。

2. 教师向学生解释橘子的变化过程,包括从橘子的外观到内部结构的变化。

3. 学生观察橘子,并用彩色纸张和胶水制作一个橘子的模型。

4. 学生在橘子模型上用彩色笔标出橘子的不同部分,如果肉、果皮等。

5.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橘子模型,并向其他同学解释模型上的不同部分。

反思和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问题如下:- 你观察到了橘子的哪些变化?- 你制作的橘子模型和真实的橘子有什么相似之处?- 你在活动中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2. 学生逐个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其他水果的模型,比较不同水果的外观和内部结构。

2. 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橘子模型,如黏土、纸板等。

教案反思:通过这个教案,我发现学生对于观察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感兴趣。

他们通过参与橘子变变变活动,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还学会了用彩色纸张制作橘子模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和总结。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引入这样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橘子变变变小班科学教案

橘子变变变小班科学教案

橘子变变变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引导幼儿了解橘子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新鲜的橘子2.透明塑料袋3.面包袋4.瓶子5.放大镜6.图画教具:橘子的生长过程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给每位幼儿分发一个新鲜的橘子,鼓励他们仔细观察橘子的外观,并用放大镜观察其细节。

然后提出问题:“橘子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橘子的外观特点,如:橘子是圆形的,表皮是橙色的,有坑坑洼洼的凹凸感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手绘的图画,向幼儿们介绍橘子的生长过程,包括从橘子的种子开始,经过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同时,教师通过简单的语言诱发幼儿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想象橘子从小种子长成大橘子的过程。

3.探究(30分钟)第一部分:种子的发芽教师将橘子的种子分发给每位幼儿,然后引导他们将种子用湿纸巾包裹好,放入透明塑料袋中。

放入室温环境观察一段时间。

激发幼儿对种子发芽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并记录下观察到的变化。

第二部分:橘子的生长教师给每位幼儿分发一个面包袋和一个小的橘子,引导他们将橘子放入面包袋中。

然后询问幼儿们:“你们认为橘子是怎么长大的呢?”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假设。

接下来,教师引导幼儿们一起进行实验,将橘子放入面包袋内,并将面包袋系在瓶子的枝干上。

观察一段时间后,让幼儿再次观察橘子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4.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们回顾和总结整个实验的内容和观察结果,帮助他们获得对橘子生长过程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们展开更多的思考,比如橘子生长需要哪些条件,为什么橘子要通过发芽和生长才能长大等等。

5.拓展活动(10分钟)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橘子的认识,可以进行相关的拓展活动。

比如播放有关橘子生长的动画视频或音频,再次引导幼儿们加深对橘子生长过程的理解。

探究科学奥秘:桔子变变变托班活动的教学设计

探究科学奥秘:桔子变变变托班活动的教学设计

探究科学奥秘:桔子变变变托班活动的教学设计桔子变变变托班活动的教学设计引言科学是一门开发儿童智力的课程,也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然界的规律,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认为在幼儿园中,科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桔子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对于幼儿来说也是比较熟悉的。

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种教学设计,让幼儿通过“桔子变变变”这一活动,了解桔子的结构、营养和特性等方面的知识,探究科学奥秘。

教学目标本教学通过“桔子变变变”这一活动,让幼儿探究桔子的结构和特性,了解桔子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以及桔子的作用等。

并且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本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桔子的结构和特性;2.了解桔子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3.学习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4.增强对生活及环境的关注。

教学内容活动一:桔子是什么教育目标:让幼儿了解桔子的基本特征、产地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步骤:1.播放一段有关桔子的视频,介绍桔子的基本特征、产地等方面的知识。

2.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展示桔子,引导幼儿观察桔子的外观,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桔子是什么,它长成什么样子,有哪些颜色等等。

3.幼儿围坐在一起,用语言描述桔子。

讨论中引导幼儿发现桔子的特性。

活动二:桔子的结构教育目标:让幼儿了解桔子内部的结构,探究桔子为什么能够吸收水分。

教学步骤:1.通过拆开桔子的方式,让幼儿观察桔子内部的结构,将桔子分成整个、半个、三等份,让幼儿紧张地观察半个桔子的核、木质部、种皮、茎、汁液等结构,并加深幼儿对这些结构的理解和记忆。

2.切开桔子,将其中几片取出,准备放在渗透压浓度不同的溶液中,观察水分的流向。

在放置一段时间后,让幼儿遵循某种方法记录各组的差异。

3.引导幼儿总结,其实桔子的水液主要来自桔子的根、叶、茎和果实等部位的吸收。

活动三:桔子中的营养成分教育目标:让幼儿了解桔子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并知道这些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桔子变变变【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水果的变化。

2、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动手水平。

【活动准备】
1、桔子、桔子汁、桔子罐头等。

2、刀子、盘子、剪刀、彩笔、抹布、牙签、即时贴等。

3、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水果吗?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种水果——出示桔子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我就是这个会变的桔子娃娃,你们猜一猜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引导幼儿自由的想象桔子的变化。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桔子变变变”的游戏。

1、教师请幼儿给桔子喊“变变变”的口令,然后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自己的身体,取出一盒桔子罐头。

提问:“桔子娃娃变成了什么(桔子罐头)它是怎么变成的?”
2、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当桔子娃娃,一起喊:“变变变”的口令的同时幼儿要原地旋转,老师取出一盒桔子汁。

提问:“桔子娃娃变成了什么?”(桔子汁)它是怎么变成桔子汁的?
3、请幼儿再次给桔子娃娃喊:“变变变”的口令,随着幼儿的喊
声旋转取出桔子制成的食品。

提问:“桔子娃娃真会变呀?它都变成了什么?桔子还会变成什
么呀?”
三、剥桔子、品尝桔子。

教师与幼儿一起剥桔子,保留桔子皮,说一说桔子的形状、口味、吃桔子有哪些好处?桔子皮有没有用处?
四、出示桔子。

师:“今天,我们也来一个桔子大变身的比赛,看一看这些好看、好吃的桔子在小朋友的手中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1、分别向幼儿介绍提供的两组材料。

第一组:利用桔子皮实行装饰活动,利用粘贴即时贴、牙签等辅
助材料。

第二组:将桔子制作成水果拼盘。

2、请幼儿分成小组实行活动,教师指导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五、让幼儿分别品尝和欣赏各自的成果,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延伸】
小朋友我们有好吃的时候要怎样做呢?幼儿自由讨论,得出结论——分享。

幼儿同老师们一起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