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的自然条件
黄山的气候特点有哪些特征

黄山的气候特点有哪些特征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黄山的气候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黄山的气候特点黄山地处皖南山区,北望长江,南眺天目山,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
海拔高度一般在500m左右。
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三大主峰高度均在1800m以上,劈地摩天,气冠群山。
在海拔高度、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的共同作用影响下,黄山地区既有华东北亚热带气候的特色,又有山地垂直气候变化的规律。
(一)高山全年无夏,山脚四季分明以候平均气温稳定大于22℃为夏季,小于10℃为冬季,10〜22℃为春、秋季的划分标准。
在黄山地区,自海拔高度1340m(半山寺)以上全年只有冷季(冬季)和暖季(春、秋季)之分,在此高度之下则四季分明。
半山寺及以上髙度各点入春曰期均在5月18日左右,暧季的结束日期差异也不大,除半山寺于10月 3日结束外,玉屏楼及以上各点都在9月24日或25日结束。
半山寺以下随着高度的下降,入春、入夏时间迅速提前,平均每下降100m入春时间提前4 d左右, 入夏时间提前6d左右;反之,半山寺以下随髙度下降100m,入秋、入冬时间―般推迟3d左右。
因此,山顶和山脚的冬季日数要相差10d左右。
半山寺夏季通常只有11d,由此往上终年无夏,是人们避暑的好去处;由此往下夏季越来越长,在海拔高度200m处夏季的长度与冬季接近。
(二)气温垂直递减,夏季甚于冬季就年平均气温而言,山上(光明顶)为7.8℃,山下(太平)为15.4℃,两地相差7.6℃,虽然一年各季均为海拔愈高气温愈低,但夏季海拔每升高 100m,气温降低0.6℃;冬季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36℃。
因此,隆冬季节山上平均气温为-2.8℃,山下为2.9℃,两者只相差5.7 ℃;在酷暑季节山上山下的平均气温分别为17.5℃和27.5℃,两者相差10℃;七八月份山上最高气温只有20℃左右,山下则髙达34℃左右,两者相差14℃左右。
黄山的气候特点及地貌特征_中国地理华山科普

黄山的气候特点及地貌特征_中国地理华山科普黄山的气候特点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
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
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平均温度差仅20℃左右。
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年均气温7.8℃,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
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mm。
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
黄山的地貌特征黄山经历了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峰林结构。
黄山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花岗岩洞穴与孔道。
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
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
从距今约8亿年的震旦纪开始,海水绕过晋宁运动中形成的江南古陆,从东南方向进入黄山地区,黄山一带被淹没在海水之下。
在距今5.7-4.4亿年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壳处于裂解的高潮时期,导致了海平面的最大上升,在长达1.3亿年的时期里,黄山地区基本稳定,但仍是一片汪洋。
到距今约4.1亿年的志留纪末期,地壳活动加剧,晚加里东运动使黄山地区上升而成为陆地,海水全部退去,这是黄山地区在地质历史上首次露出海面。
在经历了5000万年的相对稳定后,到了石炭纪,柳江运动又引海水,黄山地区又重新沉入海平面以下。
地质专家曾在黄山脚下谭家桥等地发现三叶虫化石,证明黄山地区4亿年前确为海洋(古扬子海)。
在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划时代的印支运动使地壳隆起而成为陆地,海水退出安徽境内,最终结束了黄山地区海侵历史和海相沉积,进入了陆相地史发展的新阶段。
黄山市的地形地貌

黄山市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
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洗清沏,溪水迥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明代汤显祖)。
多少文人曾对他产生了念慕之情,有的游客甚至“爱其山水清彻,遂久居。
”天目山和黄山山脉是我省,也是徽州同浙江、江西省的天然分界岭。
主要座落在歙县东北部的清凉峰(海拔1787米),耸立在祁门县境内的牯牛降(海拔1728米),拔起于休宁西北部的白岳齐云山(海拔580米),都是壮丽神奇的“天造画境”。
横贯歙县、黄山区、休宁、黟县之间的黄山,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0米),峰峦峻峭,劈地摩天,重岩叠嶂,宏博富丽,是著名的风景胜地。
黄山市中低山地大部分为黄壤,山地黄棕壤,土层较厚,石砾含量较高,透水透气性能良好,肥力较高,有利于木、茶、桑和药材生长。
丘陵地带多为红壤和柴色土,质地粘重,酸性,肥力很差,但光热条件好,适宜栎松、没茶等生长,山麓盆地与平原地多砂壤土、溪河两岸多冲积土,适用于农业耕作。
本英目厂区为园区用地。
厂区周围无岩溶洞穴及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一般认为:建造一般工厂房,应属良好地质条件。
4、生态环境黄山市具有优越自然条件,蕴孕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全市自然分布着七百多种树木,加上引种培育的树种,共有1000多种之多。
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约有1000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树种有香果树,红楠,花榈木,红椿;省定保护木种有金钱松,南方铁彬,三尖杉,银杏,掌楸,黄山木兰,樟树,天目木姜子、连香权、领春木、天女花、青钱杉和中华猕猴桃等15种;还有黄山松、华东黄杉、红豆杉、光皮桦和青檀等树种、都很名贵,属于优良建筑用材的树种,约有一百余种,主要为杉、松、檫、樟、楠、楮、栲等。
毛竹主要分布在休宁、黄山区和祁门,其它杂木主要分布在牯牛降和清凉峰,以及祁门、黟县、歙县和黄山区。
全市森林覆盖率为73%,木材蓄积量为2400万立方米,毛竹约5000万根,年产茶叶2.5万吨左右,是华东木材的重要产地和著名的茶叶产区。
文化遗产知识:走近黄山——感受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独特美景和历史意义

文化遗产知识:走近黄山——感受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独特美景和历史意义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的南部,是一个以奇峰怪石和云海飘渺为特色的著名旅游胜地。
其自然景观独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信仰的重要胜地。
黄山有着灿烂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的重要自然文化遗产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部分。
本文将带领读者走近黄山,感受其独特的美景和历史意义。
自然遗产:奇峰山水黄山的天然美景,诗人们常常用“奇峰”、“奇石”、“云海”的形容词来形容。
黄山的主峰莲花峰由三个大小不一的花瓣形峰峰顶组成,尤为壮观。
黄山还有“观音菩萨”、“飞来石”、“迎客松”等正在看的石头,它们错落有序地排在山上,看起来非常有趣,令人惊叹。
此外,黄山的自然风光还表现在其独特的云海景观上。
在早上,看到山顶的云海五彩斑斓,象征着绕山而行的昊天宝辇,神秘而隆重。
云海是黄山的中心景观,也是黄山最美的景观之一,使黄山的山水景色可以加倍美化。
除了奇峰和云海之外,黄山还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天然的植物园。
太平湖、翡翠谷、松谷庵等地,树木繁茂,鸟语花香,是休闲的好去处。
而在八奇之一的鲫鱼洞,可以欣赏到黄山独有的冰瀑和积雪景观。
文化遗产:儒释道的圣地在中国历史上,黄山是一个文化地标。
它曾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重要道场之一,尤以“黄山三宗”(儒、释、道)为主。
在这儒释道三宗的文化氛围下,建筑、雕刻、书画、文学、民俗等均有沉痾。
道教文化的重要代表是黄山的较高区域,如玉屏峰和天都峰;佛教文化的代表是黄山寺、卢宅,袁家村等。
这些景点是中国道教和佛教的重要瑰宝,为世人所瞩目,也吸引了大批的信徒来此朝拜和学习。
同时,黄山还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建筑风格的代表,如唐代的光明顶、明代的半山亭,均为黄山建筑的典型代表。
其中最为著名的则是庙谷栈道和九曲栈道,是唐代的丝绸之路长途大道在山西等地之间的重要温州朱家尖的中间点,这是黄山的重要建筑遗产。
黄山的文化遗产,从艺术、文学、宗教和建筑等方面均有所体现,是中华文化的珍贵的有机组成。
中国的黄山神奇秀丽的自然奇观

中国的黄山神奇秀丽的自然奇观中国拥有许多自然奇观,其中黄山堪称最为著名和神奇的地方之一。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脉之一,以其壮丽的山峰、奇特的岩石、独特的云海和温泉而闻名于世。
让我们一同探索中国的黄山,领略它所独有的神奇秀丽之美。
黄山的壮丽山峰是其最大的特色之一。
其五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飞来石和螺蛳峰,各自独特而又壮观。
尤其是螺蛳峰,其形状像螺蛳壳一般,引人入胜,供人们探索和徒步。
当云雾缭绕时,山峰似乎漂浮在云中,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让人沉浸其中。
除了壮丽的山峰,黄山还以其奇特的岩石而闻名。
在山脉中,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岩石,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松谷寻幽”。
在这里,参观者可以欣赏到各种形态的岩石,有的像仙人,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树木,每一处都充满了意境和灵性。
这些岩石构成了黄山的独特风景,也是摄影爱好者们的天堂。
在黄山,云海是不可或缺的景观之一。
由于黄山海拔较高,常年云雾缭绕,形成了壮观的云海。
当云海出现时,整个山脉仿佛被包裹在云雾之中,给人一种飘渺、神秘的感觉。
特别是在日出和日落时分,当阳光透过云雾洒在山脉上时,景色更是壮丽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黄山还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
黄山温泉被誉为“温泉之王”,其水质清澈,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泡温泉不仅可以舒缓疲劳,还对皮肤有良好的保养作用。
在黄山旅行中,泡温泉已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体验之一,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得到了放松和滋养。
总之,中国的黄山以其壮丽的山峰、奇特的岩石、独特的云海和温泉而闻名于世。
来到这里,你会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深吸引,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无论是登山徒步、观赏云海还是享受温泉,都能让你远离尘嚣,放松身心。
黄山不仅是中国的自然奇观,也是人们探索和享受大自然美好的一座宝藏。
安徽黄山云海之美奇松怪石

安徽黄山云海之美奇松怪石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素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誉。
这座山脉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云海之美而闻名于世。
其中,云海和奇松怪石是黄山最引人注目的景点之一,它们彰显了自然的神奇和壮丽。
黄山的云海被誉为“天下第一云海”,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云海是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形成的,通常出现在早晨或黄昏的时候。
当大气湿度较高时,水蒸气会凝结成云雾,而黄山的地势特殊,使得云雾常常缭绕在山脉之间,形成了一幅幅壮丽的云海画卷。
黄山的云海变幻莫测,有时如波浪般翻滚,有时如瀑布般翻腾,给人以无限遐想和美感。
登上黄山的高峰,远眺云海,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宁静。
这种壮丽景观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他们来此捕捉云海的美丽瞬间,留下了许多令人赞叹的作品。
除了云海之美,黄山还以其独特的奇松怪石而闻名于世。
黄山的松树生长在高山陡岩之上,经历了风吹雪打的洗礼,形成了奇特的造型。
这些松树被称为“云松”,因为它们常被云海缠绕。
这些云松傲立在山顶之上,犹如仙人栖息的巢穴,给人以凌厉和独特的美感。
此外,黄山还有许多怪石,它们由于长期的风化和侵蚀形成了奇特的形状。
这些石头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物,有的像物品,它们的形态各异,令人惊叹。
最有名的怪石之一是“狮子峰”,它的形状酷似一头张牙舞爪的狮子,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黄山的云海和奇松怪石是大自然的奇迹,也是人们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敬仰。
而正是这些自然景观的存在,使得黄山成为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在黄山的云海中徜徉,如同置身于仙境;在黄山的松林中徜徉,如同进入了另一片世界。
每一位游客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心灵的净化和灵感的启发。
总之,黄山的云海和奇松怪石给人们带来了触动心灵的感受,让我们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创造力。
无论是国内外游客,还是摄影师和艺术家,都会被黄山的美丽所吸引。
云海和奇松怪石的存在让我们体验到大自然的奇迹,也唤起了对自然美的敬畏之情。
庐山与黄山对比分析

庐山与黄山对比分析姓名班级学号时间引言庐山与黄山作为屹立于中国中东部地区的两座名山,因具有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一直以来为众多游客所向往,是国内外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
以往对于这两座山各个方面的比较有很多,以下我将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对庐山与黄山进行对比分析。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东临鄱阳湖,北濒长江,又称匡山,或匡庐,地处东经115º30′~116º20′,北纬29º20′~29º50′。
庐山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宜人,盛夏季节是高悬于长江中下游“热海中”的“凉岛”。
庐山的年降水量可达1950—2000毫米,而山下的九江则为1400毫米左右,故山中温差大,云雾多,千姿百态,变幻无穷。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区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东经118°1',北纬30°1',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有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平均温度差仅20℃左右。
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也包含多种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
小结:庐山与黄山都处于中亚热带北部季风区,基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带,基带土壤为红壤、黄壤,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
二、交通1、景区外部交通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的九江市庐山区内,紧邻南昌、九江等城市,水、陆、空交通均十分发达:最近的庐山机场位于九江县内,距市区33公里,距庐山南山门9.8公里;庐山周围有九江站、庐山站、南昌站等铁路始终点站;从九江长途汽车站到庐山大巴车费15元,约1小时;自驾去庐山亦是选择之一,可先到九江,然后由庐山北门入庐山风景区。
黄山位于黄山市黄山区,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黄山市对外交通非常便利:黄山市机场是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市区内还有一个火车站,与安徽省内外铁路网串联;黄山有两个汽车站,公路交通便利;黄山的北面是长江,走水路也可抵达黄山;黄山市内有公交车和出租车。
黄山简介

简介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地跨市内歙县、休宁、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
黄山风景区自然景观秀丽,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四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
黄山7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
黄山风景区(Huangshan Mountain)黄山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
主峰莲花峰,海拔1867m。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
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
黄山集名山之长。
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著称于世。
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
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
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
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
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
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蜚声中外,令世人难忘。
古今有很多黄山诗词流传于世。
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黄山之美,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意境之美,有着让人产生太多联想的人文之美。
无论是艳阳高照下显现出的铁骨峥嵘之阳刚之美,还是云遮雾绕下若隐若现的妩媚之美,亦或是阳春三月里漫山遍野盛开的鲜花透出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纷飞的严冬处处银妆素裹下的圣洁之美,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地区的自然条件
概况:
黄山市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
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沏,溪水迥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明代汤显祖)。
多少文人曾对他产生了念慕之情,有的游客甚至“爱其山水清沏,遂久居。
”天目山和黄山山脉是我省,也是徽州同浙江、江西省的天然分界岭。
主要座落在歙县东北部的清凉峰(海拔1787米),耸立在祁门县境内的牯牛降(海拔1728米),拔起于休宁西北部的白岳齐云山(海拔580米),都是壮丽神奇的“天造画境”。
横贯歙县、黄山区、休宁、黟县之间的黄山,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0米),峰峦峻峭,劈地摩天,重岩叠嶂,宏博富丽,是著名的风景胜地。
土壤:
黄山市中低山地大部分为黄壤,山地黄棕壤,土层较厚,石砾含量较高,透水透气性能良好,肥力较高,有利于木、茶、桑和药材生长。
丘陵地带多为红壤和紫色土,质地粘重,酸性,肥力很差,但光热条件好,适宜栎松、油茶等生长,山麓盆地与平原谷地多砂壤土、溪河两岸多冲积土,适用于农业耕作。
气候:
黄山市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征。
年平均气温15°――16°C,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无霜期236天。
平均年降水量1670毫米,最高达2708毫米。
降水多集中于5-8月,水热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多种林木、茶叶、果树及农作物生长。
水系:
新安江是全市的主要河流,属于钱塘水系。
它源出休宁冯村五股尖(海拔1618米)北侧,上源流经祁门县,复入休宁以后称率水,它在屯溪纳横江后,称为渐江,江面展宽,流
至歙县城南朱家村又有练江来汇,始称新安江。
“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
”新安江东流至街口附近,便直奔浙江省而去,干流自歙县流至街口,长约44公里,其集水面积有5944平方公里。
除新安江以外,境内还有发源于黄山北坡的青弋江,北流入长江,发源于黄山南坡西段的阊江,南流入鄱阳湖,均属长江水系。
位于青弋江上游的太平湖,波光潋滟,山色空蒙,恬静,明丽,妩媚而动人。
植物:
黄山市具有优越自然条件,蕴孕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全市自然分布着七百多种树木,加上引种培育的树种,共有1000多种之多。
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约有1000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树种有香果树,红楠,花榈木,红椿;省定保护木种有金钱松,南方铁彬,三尖杉,银杏,掌楸,黄山木兰,樟树,天目木姜子、连香权、领春木、天女花、青钱杉和中华猕猴桃等15种;还有黄山松、华东黄杉、红豆杉、光皮桦和青檀等树种、都很名贵,属于优良建筑用材的树种,约有一百余种,主要为杉、松、檫、樟、楠、楮、栲等。
杉木多分布在休宁流口和溪口,松树多分布于祁门、黟县和黄山区,毛竹主要分布在休宁、黄山区和祁门,其它杂木主要分布在牯牛降和清凉峰,以及祁门、黟县、歙县和黄山区。
全市森林覆盖率为73%,木材蓄积量为2400万立方米,毛竹约5000万根,年产茶叶2.5万吨左右,是华东木材的重要产地和著名的茶叶产区。
动物:
高山密林、崇山峻岭中活跃的飞禽走兽二百多种,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珍贵鸟兽有20多种,溪河塘坝中的鱼类有120多个品种,其中包括金丝猴、大灵猫、熊、蕲蛇、短尾猴、猕猴、香狸、獐、白颈长尾鸡、八音鸟、相思鸟等。
矿产:
黄山市地下埋藏着多种矿物,大量的石灰岩、花岗岩、瓷土、石英岩,蛇纹石和石煤等
建筑材料,金、铜、钼、钨、锑、铍、铅、铌、钽、铀等有色金属矿和稀有金属矿物,还有膨润土、砩石、硫、重晶石、水晶、等非金属矿产资源。
茶叶:
黄山市所辖三区四县是闻名中外的茶叶之乡,近年恢复、开发的新老名茶有30多个品种,其中祁红、屯绿多次荣膺国际金、银奖;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顶谷大方均在中国十大极品名茶之列;黄山银钩、祁红工夫茶等四个品种,被选为国家外交名茶。
歙县年产茶叶1万多吨,在全国各县名列前茅。
香菇:
有平菇、厚菇、花菇之分,以野生花菇为上品。
香菇肉厚味鲜,营养丰富,是食物中的珍品。
香菇有多种特殊功效,民间常用来辅助治疗小儿天花、麻疹及解毒、降血压。
石耳:
黄山之“山珍”,形状与木耳相似,稍大,既可佐食,亦可药用。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石耳性甘平无毒,能明目益精。
”煨肉或炖鸡,鲜美可口。
笋衣、笋干:
烧肉、炖鸡、炖鸭的好配料,鲜嫩味美,可增进食欲。
蕨菜:
是黄山市有名的山菜,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蕨菜是一种野生植物,生长在山区草坡、林间空地和林缘地带,当其嫩叶还处于卷曲未展时,采摘下来,可作鲜食,也可盐腌,还可干制。
黄山蕨菜营养丰富,并具有多种药用功效。
徽州贡菊:
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既可泡茶饮用,也可配药,具有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凉解毒的功效,可治伤风感冒、疔疮肿毒、血压偏高及动脉硬化等症。
徽州贡菊,原产于歙县金竹
岭一带,民间传说是宋代徽商从浙江德清县作为观赏艺菊引发的。
以后发现药用价值,这一带农户广为种植,金竹岭由此闻名远近。
清光绪年间成为贡品。
徽州雪梨:
主要产地在歙县,栽培始于宋代,历代均被列为贵重果品。
徽州雪梨外形美观,皮薄肉细,汁多香甜,脆嫩可口,曾在1934年的国际博览会上获银质奖章。
三潭枇杷:
歙县早在宋代就有枇杷栽培,经历代繁衍培育,逐渐形成以该县境内新安江沿岸的漳潭、绵潭、瀹潭三个自然村为著名产地的“三潭枇杷”这一优良品种。
三潭枇杷,果大肉厚,味甜多汁,外形美观,是素享盛名的传统佳果。
黄山猕猴桃:
野生水果,民间称作“杨桃”,黄山市境内山区均产,资源十分丰富。
黄山风景区猕猴桃果香味重,汁多而甜。
据医学研究,黄山猕猴桃的营养价值比柑桔高5-10倍,比苹果高19-83倍,比梨子高32-139倍,被誉为“水果之王”。
歙县金桔:
柑桔中的一个独特品种,桔形小于黄岩蜜桔,大小同四川红桔相似,颜色呈金黄色或金红色。
歙县金桔比红桔甜,因香气足,素有“一树金桔十里香”之称。
歙县街口、溪口、正口等乡镇出产的“三口金桔”是歙县金桔的后起之秀。
黟县香榧:
主要产地在黄山西南群峰中的泗溪。
这里的香榧分为两种:一种是个头大,一头尖的;另一种是个头小而圆的,被称为“和尚榧”。
“和尚榧”壳薄,榧衣易脱落,果仁香酥可口,还可以切成片,这种榧的果仁历史上曾作为贡品。